允许问下问题,休闲游戏怎么样把流量变现现如何精细化运营,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本报记者 吴清编者按/ 自从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流量就成为一个关键词,因为这意味着关注度、影响力和变现能力;而近年来,随着微信等自媒体、直播的兴起,私域流量的概念开始火爆。私域流量,可以说萌芽于线下门店和线上电商,崛起在微信时代,近期又因为直播电商成为各方关注和发力的一个焦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总体规模超过10亿,手机网民渗透率已高达99.6%,网民的人均每周上网时长约为 26.9 个小时,互联网进入存量用户运营时代。新用户拓展空间有限,挖掘老用户潜力价值凸显。开启精细化用户管理,通过私域流量运营来降低营销成本逐渐成为主流趋势。如今,私域流量已经成为存量流量时代营销变现的重要平台,小到个人的公众号和朋友圈,大到公司平台的流量池,都需要重视和掌握。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正在或者已在搭建私域流量生态,但大多数人对这个概念仅限于了解和感兴趣,却往往不知道如何更好地玩转私域流量及变现。本期商业案例,《中国经营报》记者和你一起探究这个热门概念的来龙去脉,挖掘私域流量背后的秘密。 1.道
何为私域流量? 所谓私域流量,通俗地说,是指个人或企业平台拥有支配权的粉丝、客户及流量,这是可以直接触达、反复利用的流量。它的盛行源于流量红利的消失和流量价格的越来越贵。相关资料显示,2010年,一个卖家在线上的平均获客成本约是37.2元,此后连年攀升,到2019年已达486.7元,涨了10多倍。由此也滋生一种强烈渴求:如何低成本甚至免费地获取流量和触达客户。在有赞联合哈佛商业评论发布的《2021年度私域经营洞察报告》中,提到了私域经营的四个趋势:私域已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用户触达及运营阵地;用户长期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零售商的线上线下场域正快速实现一体化融合;私域正成为新品牌/产品孵化的最佳试验田。这些趋势都在凸显私域的价值和火热。在新榜社群运营总监张恒看来,私域流量的主要特点有三个:属自己所有、可免费触达、可反复使用。而有赞CMO关予则认为,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的核心目标是要从产权的高度上真正去重视和拥有“客户”这个最有价值的资产,并不断提升自己为每个客户创造更丰富价值的能力。“如果把消费者比作一笔资产的话,过去商家只能通过租借的形式短期使用,而通过私域经营,这笔资产则会变成商家的自主产权。”关予说。私域流量是相对公域流量而言的,公域流量通常来说有三类,一是以淘宝、京东、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二是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信息流平台;三是以抖音、快手等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这些平台都各是一个完整的生态和巨大的流量池,但流量多由平台掌控,很难为个人和企业直接所用。这里面,微信朋友圈、用户群和企业微信、App等可算作真实意义上的“私域”,可以自由和反复触达;而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和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以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还有微博、头条等信息流平台,虽然各账号也可以拥有很多的粉丝,但流量分发的主导权依然掌握在各个平台手中,并不能算是真正的私域流量,而多被算作公域和私域都有的“混合域”。“虽然是相对应的概念,但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间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有些像‘大河无水小河干,小河有水大河满’的关系,大河就是公域流量,小河是私域流量,前者是后者的流量来源。”一个曾运营私域电商业务的企业品牌营销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和个人通过有效的维护、运营,把用户留在自己的小河里,不断产生复购,并通过引流和顾客社交网络扩散,不断把更多人引入小河。打造自身的私域流量池,好处明显:相对于公域流量,私域流量对客户的黏性和转化率都高得多,你分享的内容信息和产品信息也能方便、高效地触达流量池里的人群;你的粉丝和用户就从生客变成熟客,熟客可能化身推广员,实现裂变营销;而这些流量池的人和数据,还可以挖掘出更多的商业价值,如推送广告和直播带货等。比如用户在线下或者淘宝平台上购买了一个商品,如果企业没有主动沟通“链接”,购买完成后,这个顾客就“消失”或者重归淘宝等平台,竞品推出更优产品和更大折扣顾客就走了。但如果加了微信、入群或成为粉丝,并建立信任和情感的链接,就相当于多了一个便利免费的推广渠道。新品、广告、折扣等信息可以较方便、高效地触达顾客。虽然可能当时没有下单,但在朋友圈、直播等渠道看到实际效果、促销信息后,可能就默默地下单了。“一般来说,你的私域流量池越大,链接的用户越多,你的营销成本就越低,转化率越高。”张恒表示,跟用户情感链接和互动越多,客户的稳定性就会越强,流失越不容易。腾讯和BCG的一份报告显示,许多线下门店的CRM(客户关系管理)从传统的电话+门店+短信转到社交私域运营,有效互动客户数量可以翻1.5~2倍,沟通效率提高3~4倍,单次平均互动时长提高2~3倍。原来需要不断打电话“骚扰”对方才能跟你聊几句,现在只要发个朋友圈或通过直播就能让对方主动找上门。从原来“打500个电话,20个有回馈”变成了“500个好友,50~80个常互动”,从“经常打不通电话,打通后没说几句就挂断”变成了“随时随地,形式多样地聊”。 相较于原先的骚扰,现在的交互更像是朋友在分享互动,更亲切也更高效。 2.法
如何运营私域流量? 既然私域流量的好处多多,无论是个人还是平台,都想经营好自己的私域流量,那又该如何玩转私域流量呢?关予认为,做好私域运营,关键在于三个环节。首先是私域流量的积累,可称之为“私域产权力”;其次是客户创造价值的程度,可称之为“单客价值度”;最后是老客户的推荐效果,可称之为“客户推荐率”。三者环环相扣,组成有赞提炼的“私域三角”模型。“首先通过文章、笔记、短视频、直播等口碑内容,不断和更多目标客户间建立‘兴趣连接’,扩大私域连接的‘广度’积累流量;其次通过社群运营、会员运营等手段和顾客间反复建设‘信任连接’,促进客户复购,提升运营‘深度’,也就是‘单客价值度’;最后通过分销、优惠、裂变等手段,跟顾客间建立‘利益连接’,形成二次、多次传播,提高‘顾客推荐率’。”关予表示,最终让私域三角的面积不断变大,企业对于客户资产的经营能力不断增强。先是明确个人和企业的目标及客户群,再有针对性地在各相关渠道平台上进行各种活动来吸引沉淀流量。通常引流的方式,个人和各种平台会有差异。比如个人账号平台,大多会通过优化提升内容、提供有价值的观点信息来沉淀粉丝;而商家和企业,则是通过促销、折扣、秒杀、抽奖、新品试用等各种利益诱导方式引流。还有一种通用的引流方式,就是通过竞价排名、广告位等方式直接花钱买流量。一般来说,每个平台都有各自的流量分发机制以及平台推广期,所以针对各个平台的算法机制,利用不同平台的推广窗口期,借助名人效应,策划关键词、热点及内容,会达到更好的引流效果。以靠私域运营崛起的完美日记为例,其首先是通过与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的KOL(关键意见领袖)合作,通过少量头部KOL首发带动声势、大量腰部和初级KOL接力形成平台现象级声量,营造明星、达人、素人都在使用完美日记产品的热卖盛况。同时其在线下体验店里的售货员除了日常卖货,还通过优惠福利引导到店顾客添加微信好友;同样在线上下单后,用福利引导买家加微信。线上线下相互引流,把偶尔和潜在交易的顾客不断沉淀在私域。把流量导入池子只是第一步,因为私域流量池很多,各种活动优惠也很多,没有好的流量日常运营,好不容易拉进来的流量也会分分钟流失。某品牌营销负责人告诉记者,打造私域流量关键不是用什么载体和方式去做,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思维模式的转变。从老板到运营团队员工都要接受新零售模式,从产品思维转向用户思维。因此,私域流量的运营首先要明确,你拉进来的私域流量不仅仅是一个个潜在客户,还是一个个有各种需求想法的人。“私域流量的核心是用户关系管理,要让他们相信你,并愿意看你的朋友圈和信息,不认为那是天天推送广告和促销信息的机器,而是一个专业有价值、懂生活、有情感的好友。”上述品牌营销负责人表示,提供给他们专业有价值的产品服务及解决方案,这样才能沉淀真正优质的流量。这需要人性的洞察和社群的精细划分和运营,也需要活动信息和价值内容的微妙平衡。以朋友圈这个典型的私域为例,在《私域流量》联合作者、上海微原那CEO朱中域看来,盘活微信朋友圈需要打造一个IP化的人设,朋友圈的信息要有分层规划,第一类是有意思的轻信息,第二类是知识类信息,第三类是客户反馈信息,第四类才是广告促销信息,这样对用户有趣、有价值的信息,才能不会被用户屏蔽删除,才能有效地触达用户。假设A的私域流量有100个人,都是高度活跃的,那私域流量的有效率就是100%;假设B的私域流量有1000个人,只有50人是活跃的,其他都是“僵尸”,那私域流量的有效率只有5%。所以对私域流量而言,质量要比数量更重要。这就需要对每个用户和粉丝做好标签分层,比如电商平台上可分为重度用户、购买用户、潜在用户、关注用户。再进行精准触达和促销,做到触达效果的最大化。“这里面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好日常维系的工作。”朱中域表示,不管大小平台和个人都可以做好私域流量运营,不过不同的私域玩法会有差异。通常,目前私域流量的玩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购物助手,通常适合初创品牌、百货商店等销售端,适合高性价比、高频次购物的消费品,比如屈臣氏的线下店日常促销。第二种是私人顾问,一般更适合客单价高的珠宝玉石、超跑、豪宅奢侈品领域,以及教育、健身、保险等行业。这些领域个性化要求高、私密性高,忠诚顾客价值高,注重一对一专业服务、权威指导和信任关系,容易达到一次交易、终身复购的效果。第三种是领域专家,适合各类有明显特征的消费群体,如各种“专业性/生活方式”的品类,基于共同兴趣、领域等形成各种社群,在社群里传播专业建议和活动信息,组织线上线下群活动,最终变成销售单子和品牌扩音器。当然,这只是大致的一种划分,现实情况会更加复杂,实际生活中,都是多种玩法并行,只不过各有侧重。 3.术
私域流量的变现 对于绝大多数个人和企业平台来说,搭建和运营好私域流量池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变现。其实反过来说,变现是你运营好私域流量后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和回报。就通常的变现方式而言,个人和企业会有所差异。比如个人的私域流量池变现方式,包括软文、信息流广告、微店、直播带货等。而对于商家和企业品牌来说,更多地通过提升品牌曝光率和品牌形象价值,以及提供产品优惠信息等,指向引导顾客消费下单,包括植入广告、售卖商品及服务、知识付费、直播变现等等。《高阶运营》作者龙共火火认为,必须满足信任感、需求和购买力这三个要素,才能产生真正的成交(流量变现)。因此在第一阶段,要通过系列的爆款视频解决两件事情:建立信任感和刺激需求。这就需要你提供的内容和信息足够精良、专业,定位的目标人群属性足够清晰和精准。具体到诱导用户下单变现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各种优惠折扣、拼团抽奖、限定秒杀、新品体验、生日折扣等。但有些内容标准依然可以统一,比如需要线上线下活动互动,线上的促销要强化引导顾客到线下消费体验,统一输出内容和形象完成IP化打造,同时通过社群链接线上线下,建立以复购率和下单量等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完成私域流量闭环。最终形成可复制、可自驱的操作体系。同时,在搭建好私域流量池后,引入和运营好各种交易平台是提升变现能力的重要一环。这些平台很多,对企业和商家来说,有淘宝、京东、抖音快手等平台上的品牌店铺,也可以是微博、小红书等信息流平台上的大号,还可以是比如美团、饿了么等O2O交易平台上的账号。这些平台上都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各自的客户群,无论是企业还是商家个人都可以充分地运用。据朱中域介绍,一个“90后”率领20人团队,利用100个微信个人号给用户提供预订酒店的服务,他们的私域流量最早是从各公域流量池吸引过来的,打的就是价格比携程等还便宜、专人服务等诉求,把微信个人号建设成一个订房的呼叫中心,一对一提供服务。其给的酒店价格和携程等差不多,特别之处在于提供免费早餐券,甚至是任性退房券,有时候也有优惠券。基于这种个性化的服务和优惠,这个小团队实现了一年流水8000万元,复购用户占比达80%。同样以日常生活中的经常场景餐饮店为例,以往客户吃完饭走人,以后只能守株待兔,等回头客自己上门。但店长通过折扣优惠等,引导顾客添加微信和加入社群后,可以通过更新朋友圈内容等,把各种新菜品、折扣促销的专属福利信息触达给这些顾客,而且通过活动本身强化点赞评论等互动,一来二去,新客户逐渐成了回头客,陌生人变成了自己人。这样,一方面增加了在客户中曝光,相当于经常唤起顾客的消费记忆,回来吃的概率高了;而且在餐饮店的低峰和空闲时段,给予群友、粉丝更多的优惠,不仅缓解了高峰的用餐紧张情况,也增加了营收。太二老坛子酸菜鱼作为近几年崛起的一个互联网餐饮品牌,也正通过这种私域运营实现快速增长。据介绍,2020年,通过这种运营活动,他们一共送出15万份小菜,按平均客单价88.4元来计,仅此一项就给他们带来1300多万元收入。此外,除了传统的引导消费下单,利用私域流量进行直播带货变现,越来越成为一种共同的选择。目前,直播带货平台可以粗略分为淘宝直播等传统直播平台、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直播平台、酒类等各种垂直类直播平台三大类。平台间的差异也会造成玩法和变现上的差异。例如,淘宝直播等属于中心化的电商平台,以往中小商家和主播较难获得流量倾斜,一般流量运营的模式有三种,一个是与达人合作,通过达人的影响力和粉丝来引流和带货变现;二是找MCN机构(网红经纪机构)代运营,培养自有细分品类的达人;三是店铺自己直播,需要店铺自身有一定私域流量沉淀和品牌效应,通过优质产品和折扣优惠引流和变现。关予认为,围绕着私域三角,最基础的核心能力还是创造更好产品和更好服务的能力。每一位重视产品和服务的商家,每一个品牌主理人最重视的一定永远都是产品和服务,大家也都拥有自己的方法和最佳实践。朱中域表示,私域流量运营最终是要加强付费用户的转化、复购和裂变,背后有一些共通的模型和方法论,私域流量的前提是先要有人情味和人格化IP,通过日常互动与客户建立强信任关系,没有不投入就产出的捷径。 观察
私域流量大火背后 私域崛起的背后,是企业的增长焦虑和流量红利的消失。同时,它代表着企业开始从流量收割到用户经营的思维转型。私域流量的兴起也意味着,用户的管理从“粗犷式”进入“精细化”运营时代,无论是平台、商家还是个人,都需要更精细化的运营来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可以说,在这个流量的存量竞争年代,新用户增长天花板隐现,不断挖掘老用户的价值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私域流量运营肯定不是所有企业标配,但一定是所有企业都需要学习和了解的。因为它是存量流量时代营销变现的优化策略,也是未来品牌和个人必须重视和掌握的战术打法。抽丝剥茧之后,私域流量的本质可能还是客户关系管理,不过相比于以前的客户管理更多基于客服的沟通服务,私域流量运营更加需要的是专家,因为用户需要的是更加专业有价值的信息分享引导,更为专业的答疑解惑,因此需要私域流量的专业IP形象打造,它们可能是健康顾问、美妆达人、理财专家等。而私域流量的销售转化,是建立在客户信任、产品靠谱、服务高效的基础上的。所以加客户微信、建微信群或粉丝拉新等只是第一步,后续的运营、服务才决定销售是否可转化和长久。归根结底,私域流量的运营变现更多是术层面的东西,而好的产品和模式才是根基。无论是知识付费、专业服务还是实物产品,最核心的还是产品、服务本身是不是够好和吸引人,这里面包括产品和服务本身的质量、价格、品牌等。产品和服务本身不好,流量再多、运营再好,也会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本,转化和复购的效果也不会好。所以,私域流量的运营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仅仅是一个部门或者一群人的事情,在整个过程中,商品和服务的好坏,自身品牌价值、宣传造势、运营转化等因素都很重要,因此私域流量的运营需要公司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也需要社会各方的协作推动。 本版文章均由本报记者吴清采写 }
本期看点腾讯的企鹅号是一个什么样的平台?它怎么用?“芒种计划”两亿元分成怎么一个分法?在版权屡被侵犯的当下,企鹅号将如何保护原创者的权益? 腾讯企鹅平台还在酝酿什么大招?一.注册Q:用户反馈“激活邮箱”总是收不到,这个是什么原因?怎么解决呢?A:前几天服务器开小差了,目前这个问题已经解决,如果再遇到类似问题,可以用邮箱帐号登录一次,会自动引导到发送激活的页面。前期发现用户获取不到邮件,就再进行注册。此处用户不必再次注册,登录om.qq.com,重新获取激活邮件即可。二.后台编辑和发文 Q:苹果系统safari浏览器传组图时为何会经常登录失效?A:safari比较高大上,测试MM的机器都是windows,所以没有覆盖到。safari的有些较低的版本会出现传图有问题的情况,这个已经在修复了,很快就会上线。 Q:为什么不能选择字体大小,没有居中居右,没有颜色选择,没有下划线?还限制标题字数,标题还不能带符号或者字符?A:字体目前支持黑体(粗体),我们研究了下主流资讯app的阅读场景,左对齐阅读效率和体验更好,所以目前是按照左对齐来支持的。标题字数确实需要限制,太长了用户读不懂,毕竟是分发平台,精简的、好的标题有利于用户点击阅读。符号字符目前对常用的是支持的,有些不常用的容易被小广告主利用,所以做了一些限制。Q:有时用户在编辑图文时会出现图文混排的情况,比如正文居左,图注居中,重点信息加粗、下划线等的需求,这些需求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优化?A:正文居左,重点信息加粗这些可以的,下划线还不行,图注居中我们在考虑了。 Q:上传组图时经常“丢图”或者“丢文字”是怎么回事? A:这里有误伤,目前平台遇到了不少坏人,他们利用平台资源肆意发各种广告,包括图片广告,所以这里我们对这些重点在清洗,有些图片带QQ号或者微信号的,可能被误伤了。已经在着手优化这里,如果有图片上传失败的情况可以联系我们。 Q:上传组图,图说不到100字,为什么系统也会提示超字?而且限制字数有点太少了,很多图片故事类图说100字写不清楚,这个问题怎么解决?A:我们会调整下这个字数限制,不过也不能太长,太长了也会影响用户的阅读体验,毕竟还是图片是主体内容。以iphone大屏为例,最好图片和文字在一屏内能看全,下滑动最多也不要超过半屏。我们会观察下这里的字数和体验,综合考虑放开的字数。Q:不影响阅读体验又能满足摄影师的需求的情况下,预计的字数上线大概是多少? A:之前初略估算的是150-180字,具体我们再看看实际场景来优化。 Q:同步的微信发文,为什么部分内容会丢失,比如图片和文字,无广告和二维码?A:非常理解大家想推广微信公号二维码的心情,不过有一个问题,微信二维码在我们的主要 推荐产品腾讯新闻、天天快报客户端上,都是无法识别的,等于是一个无效的导流,我们在努力用一些其他方式帮大家导粉,比如媒体名片页展示大家的微信公号、文章中,也欢迎大家在不影响阅读体验的前提下,以文字形式推广自己的微信号。这是此前一个客户端的策略引起的,应该已经修复了,如果还有问题,欢迎反馈给我们来跟进快速解决。Q:为什么发出来的文章在快报上显示无图说呢? A:快报客户端对于图片页卡的考虑目前主要以展示图片为主的,这块我们也考虑下大家的意见。在访问量最大的“快报”页卡(我们称之为主timeline),图片的展示形式是没有问题的,确保大家的内容能被正确推荐出去。但是“图片”频道之前更多考虑的是读图,这儿确实也是要听下大家的意见。或许,我们以后专门为“摄影”开一个有图注的频道也不一定。因为图片频道目前的设计确实是以纯看图为主。 Q:图片大小设多大合适? A:图片大小这个建议要兼顾下图片效果和用户的阅读流量问题,平台目前限制是5M,平台会自动匹配不同网络环境下的清晰度,但不建议传超大图片。 Q:发文后显示的时间,能不能使用发布时间,而不是创建时间?A:发文时间这个是有问题,我们已经在调整了;大家在发布之后刷新下,可以看到是按发布时间来展示的,后续我们加上自动刷新。Q:发文之后不能修改,每次发现错误都要删除重新发文,非常不便,能否设置发布后修改的选项?A:关于不能发文不能修改的问题,这里有几点原因。1、自媒体也是媒体,就像大家的作品提交印刷了就没法改了,所以希望大家还是认真对待,不是写blog的态度。2、从产品逻辑上来看,如果写了一篇内容没问题,但是如果有人随随便便修改,加点黄赌毒的内容就很不好了,所以修改后的内容需要重新进行内容审核,流程较为麻烦,推荐算法也要根据内容重新再排一次重,再推一次。改了之后基本可以肯定会直接影响到推荐效果,所以这里我们也比较慎重。3、未来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是允许修改的,但我们确实不建议修改。Q:在终端上传照片以后,为什么只能选去五张照片而且不能翻页?A:这个我们在优化了,后期就不翻页了,直接滚动。马上会发布新版,会解决这个问题。Q:有时发布文章都不知道选择哪个分类,比如重庆一突发事件,是选择本地,还是新闻,或者社会?A:如果你只想本地推荐就发本地。这个确实是有误解,不过建议选社会。新闻这个分类未来只会针对有资质的媒体开放。其实发文选择最好的分类是按内容来分类,而不是按形式来分类,比如图片是一种形式,但是内容可以是社会、漫画、体育、娱乐等等。所以我们希望作者提交的时候都是根据内容来选择分类。三.原创和版权Q:图片上传时不能自动加水印,容易被盗图,怎么办?A:保护版权是必须要的,我们规划了,后续版本加上。除了水印之外,版权保护我们也联合新榜和平安保险推出了一系列服务。版权独家对创作者和平台都很重要,这个我们一直在想办法保护创作者的利益。目前的困难在于,发现、取证不难,难的是具体维权过程。这一块我们也一直在摸索,也在和第三方推出尽可能减少自媒体作者损失的举措。Q:能给我们介绍下运营时针对“原创”的具体认证保护措施么?A:原创维权存在成本高流程长的问题,平安原创险就是想帮助大家尽可能降低成本。后续我们还会推出法律专家咨询援助等等措施。原创作者是我们宝贵的资源,除了水印在考虑中,我们最近在做原创媒体标识,对原创的作者文章标示保护起来,对疑似抄袭的文章,也会由机器识别出来,列给大家,方便大家举报,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罚、处理。原创标签逐批放开申请具体细则Q:“对疑似抄袭的文章也会由机器识别出来”,后台对识别出来的文章会干涉发布吗?A:如果您的文章已经打上了原创标识,那么算法会把其他高相似度的文章都判断为转载,做不予推荐处理。对有原创标识的媒体,我们的推荐系统也会加权推荐。这个开发已经到尾声了,大家应该很快可以在后台分批看到申请的按钮了。主要的产品逻辑是这样:入驻超过30天的作者,原创文章占比超过7成的,会逐批放开申请。Q:原创保护申请为什么要限制在30天之后?比如我今天发的图片,忘记打LOGO了,就会有人质疑是盗图。A:从作者的角度上来看,主要是看用户需求。我们做互联网产品的经常讲是用户视角。从标题、内容、形式等角度去和用户的阅读兴趣、品位匹配。算法需要一点时间去沉淀内容,判断历史文章的原创度,对是否具备原创资格进行甄别也需要一段时间,加上观察原创度和原创能力,就需要30天以上的观察期。Q:我们的原创文章,是不是尽量不要同步,手动发布比较好?A:目前我们只有对您手动发布的文章,才会打上“原创”标识,但做历史文章是否原创的资质认定时,会综合看所有的历史文章。平台是鼓励大家手动发文的,希望大家多上后台来看看,多和用户接触互动和彼此打磨:)腾讯企鹅媒体平台不要求独家,但是独家首发,我们肯定会有更大的支持力度。四.推荐和分成Q:“系统自动推荐”的依据是什么?会推送到哪里?在哪里去找到?A:企鹅号的推荐终端,是腾讯旗下的主要资讯产品腾讯新闻、天天快报(我们还在打通更多资源比如手腾QQ浏览器等),大家注册完企鹅号,在天天快报→订阅→更多企鹅号,腾讯新闻→关心→订阅,都可以搜索到自己的账号。关于推荐,企鹅媒体平台并不是只有快报一家推荐,腾讯新闻客户端也会使用。如第三方监测,目前市场上最大的新闻客户端是腾讯新闻客户端,第三是天天快报。如果编辑手动推向新闻客户端,那么数据量肯定要比单纯在快报推荐要大。后续会扩展到腾讯旗下的大部分产品,到时数据会更大。机器自动推荐推荐的原理,是把您的文章按照类别、关键词等信息,推荐给感兴趣的用户,比如我订阅了@XX,机器就会自动给我推,我对@XX的内容类型有兴趣,机器也会自动给我推,主要的推荐场景是在快报的首页,以及腾讯新闻的关心页卡。如果您的文章点击率很高、阅读完全率也很高、时新度的因子、评论量等数据都很好,机器就会加权推给更多人。这也是为何每篇文章推荐量都不一样的原因。Q:是不是手动推荐阅读量,点击率上去后也会影响自动推荐,提升自动推荐权重?A:不会。当然我们的算法也一直在优化中,如果数据一直不高,那可能我们的算法确实还需要优化,这儿可以把具体的案例提交给我们,我们负责去查和调整。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当天的数据得第二天才能看到。Q:“流量分成”和“原创分成”具体是怎么回事呢?什么时候能开通“流量”和“原创标签”,标准是什么,大概分成有多少?A:广告分成的基本条件:1.入驻满30天 ,正式运营(后台右上角状态为“企鹅号”)2.发文被推荐满20篇 (文章推荐量大于0)3.文章质量优,发文与媒体定位一致4.无违规记录原创补贴的基本条件:1.开通“流量主”2.取得原创标签资质3.符合平台扶持方向最终收益都和阅读量正相关。流量主是基于文章阅读产生的所有广告收入,100%分成。原创补贴大概会是流量主的数倍。细节请移步链接:“芒种计划”广告分成和原创补贴启动Q:企鹅号和今日头条的推荐机制是不是一样的?A:个性化推荐产品的大原理和算法基础是万变不离其宗的,都是基于用户兴趣与文章本身的匹配,基于用户阅读场景的理解。但在具体的算法打磨上,各家就各显神通了,谁能更深刻地理解用户阅读需求、作者需求,谁就能留住用户。大家的反馈,都会更好地帮助我们去打磨推荐算法。把好的内容,推给需要的人。此外,我们还有腾讯新闻客户端,保持和快报、头条的差异,坚持走高标准的原创路线,也是想给大家的内容更多的出口,更多的推荐。Q:手机和后台数据显示的阅读量不同步是怎么回事?A:手机和后台数据显示的阅读量不同步。 这个已经搞定了, 数据都以OM展示的数据为准。Q:企鹅将来会不会也有向微信一样的广告植入收入?A:会!我们有一个信念,能让大家赚到钱的平台,才是有生命力的平台,我们会在平衡用户体验和作者收益的原则下去努力的:)Q:我运营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半年多了,企鹅号刚9天,感觉企鹅的曝光推广都非常高,一直想以企鹅号来做平台增加微信的粉,这样可以吗?A:适当的文字给自己微信号引粉,平台允许的,文字引粉需要和内容本身相关。平台禁止不相关的引粉和牛皮藓小广告。粉的概念不同,已经设置同步,公众号可以同步企鹅号,反之不可以。Q:运营企鹅号所得利益,会不会比运营微信公号有所损失?A:收益的问题,看您对两个平台的理解了,推荐机制适合快速触达用户,微信的订阅机制适合做粉丝运营。我建议,大家可以同时运营微信公众号和企鹅号,根据两者不同的定位来分别运营不同的内容。相比较而言,简单地说,微信公众号更适合建立和粉丝更紧密的联系,但也较为封闭,企鹅媒体平台则是有更大的开放的平台,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主要长处在于内容的传播。腾讯企鹅媒体平台就是单纯为媒体/自媒体服务的。我们会把新闻客户端排名第一的新闻客户端、第三的快报,和手机浏览器排名第一的QQ流量器、手机门户中流量第一的手机腾讯网都进行开放,后结还会包括一些流量巨大的产品,包括微信里的“腾讯新闻”插件、手机QQ里的“腾讯新闻”插件等等,而企鹅媒体平台则是接入这些终端的唯一媒体平台。内容和运营我们自己也在摸索,后续我们争取定期给大家做线上集中答疑,年中也会有线下沙龙,大家不要着急。Q:现在腾讯出了很多自媒体的平台,能透露一下我们的发展方向吗?A:腾讯【并没有】出很多自媒体平台,实际上微信公众号也【并不只是】自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起到连接【服务】和【用户】的一个渠道,至于【服务】是自媒体提供,还是商家提供,还是政府提供,还是个人提供,还是媒体提供,都是用同一个连接通道。所以大家不要把微信公众号单纯理解成一个做自媒体吸粉的渠道啊,微信公众号还是很强大的!!但微信公众号并不只是为自媒体服务的,它的场景适用于连接用户与服务。但是腾讯企鹅媒体平台就是专注于做媒体开放平台。我们会把新闻客户端排名第一的新闻客户端、第三的快报,和手机浏览器排名第一的QQ流量器、手机门户中流量第一的手机腾讯网都进行开放,后结还会包括一些流量巨大的产品,包括微信里的“腾讯新闻”插件、手机QQ里的“腾讯新闻”插件等等,而企鹅媒体平台则是接入这些终端的唯一媒体平台。我建议,大家可以同时运营微信公众号和企鹅号,根据两者不同的定位来分别运营不同的内容。相比较而言,简单地说,微信公众号更适合建立和粉丝更紧密的联系,但也较为封闭,企鹅媒体平台则是有更大的开放的平台,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主要长处在于内容的传播。}
2019年,媒体融合已走入第五个年头,媒体融合正步入下半场,“融媒体”的发展从理念确立、模式探讨,进入到具体路径和业态探索的操作实施阶段。融媒体时代,当前全国各级广电也正处在变革前行的重要关口,中央、省、市、县等四级广电不断催生出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和新案例。2019中国广电融媒调研报告从内容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业态创新、理念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等维度把脉中国广电融媒新格局,调研报告范围覆盖全国31省市各级广电机构融媒发展情况,从内容、产品、服务、技术、传播、影响等维度全面考量广电融媒进程。转型升级成为广电媒体的首要任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新发展研究中心成立、技术局成立、总经理室成立、央视频融媒体公司成立、新闻中心组建完成、5G+4K+AI媒体应用实验室落地。上海广播电视台整合娱乐频道和星尚频道,打造全新“都市频道”;整合炫动卡通频道和哈哈少儿频道打造全新的少儿频道“哈哈炫动卫视”。北京广电的频道整合拉开大幕,地面的体育频道与上星的纪录片频道启动了合并,形成北京冬奥纪实频道;深圳广电集团组建卫视中心、融合媒体中心、广播中心和专业频道运营中心“四大中心”,由频道制改为中心制。市级媒体资源整合进入加速跑阶段今年以来,张家口、鄂州、绍兴、珠海等地密集掀起了市级媒体改革。无论是张家口、鄂州市整合日报,广电组建融媒体中心(新闻中心),还是绍兴和珠海组建传媒集团,实现企业化运营,均是采用“报业+广电”整合资源模式。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再次提速,在北京、天津、上海、福建、江西、新疆已实现全覆盖的当下,县级融媒体中心正朝着“一中心多功能”的方向努力。借助5G布局4K、8K视听产业,在中国广电获得5G牌照后,广电行业积极借助5G布局4K、8K视听产业。各地广电机构正积极联合5G运营商及设备提供商建立广电5G应用实验室。省级广电篇:如何打造平台化、智能化融媒平台?对于省级广电来说,如何真正融入到移动互联网中?如何围绕移动互联网用户进行内容生产、渠道分发、产品设计?如何重构传播逻辑进而推进媒体生产的供给侧改革?如何在人工智能的应用中迈入智能媒体门槛?这些都是亟需破解的问题。“内容+”创新融合方法手段融媒体时代,重塑了媒体格局,也改变了传统的广播电视内容生产制作形式,打造契合时代、符合自身实际的创新性融媒作品,成为必然选择。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旗下看看新闻Knews推出的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大型直播特别报道《城市荣光》;浙江广电集团旗下新蓝网推出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家乡话说家乡美》微视频征集活动;芒果TV策划推出的《看“我”七十二变》 H5;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的大型原创科技挑战节目《机智过人》第三季 “智敬中国”系列直播等作品结合网络直播实时、高效、互动等传播特点,带来了全新的节目形态、运营模式和内容生产方式,碰撞出全新的火花。融媒体时代,“内容为王”并不简单地意味着媒体只要做好内容便可以获得受众和影响力。我们应该认真地考虑,究竟是哪些因素使人们在接触海量信息时愿意去点赞、转发和评论,要以互联网思维从受众的角度去分析新闻内容的有用性,重视内容的可分享性。以产品思维,重构用户关系,广电移动新闻客户端成重要突破口从目前各大省级广电媒体融合实践来看,各大平台都立足自身实际,根据各自对融合发展的理解和目标,打造出了一批具有广电特色的APP平台。比如上海广播电视台看看新闻Knews;湖南广播电视台 “芒果新闻”;浙江广电集团旗下新蓝网以及新媒体客户端“中国蓝新闻客户端”;山东广播电视台闪电新闻客户端;江苏广播电视总台荔枝新闻客户端等广电APP平台办的有声有色。他们的共性在于:顺应移动化趋势,强化移动优先意识,创新移动新闻产品,重点在“准”、“新”、“微”、“快”上下功夫,抢占第一时间、第一落点,实现重要新闻在移动新闻客户端的首发快发。视频、直播是广电媒体的天然优势,要做好新闻客户端,必须发挥好这一优势。新媒体时代,受众参与信息传播更为主动,更希望直接表达自己的个性化观点,这对新闻客户端的互动性体验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保证新闻资讯的高效到达和读取方便,还要让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参与互动,丰富用户的阅读体验,让用户享受阅读带来的互动、分享乐趣。打造融媒体聚合平台今年以来,各大省级广电积极投身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探索融合发展路径,大力发展新媒体业务,基于各自体制机制纷纷打造融媒体平台。上海广电打造Xnews全媒体融合生产平台;浙江广电着力做强“中国蓝新闻”“中国蓝TV”;湖南广电构建芒果TV生态矩阵;江苏广电立足“荔枝云”平台和“调度指挥中心”;北京广电统一新媒体出口资源;山东广电成立融媒体资讯中心;河南大象融媒着力打造融媒体“新闻岛”;天津海河传媒中心整体经营趋向平稳。内容为王,趋向平台化、智能化、数据化各大媒体的自身情况不同、体制机制有异,融媒体平台的打造重在突出效果导向,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和办法。对于将要打造或正在打造融媒体中心平台的广电媒体而言,有三方面问题值得重点考虑。首先,内容为王在当前新的传播格局下仍然有效;其次,移动媒体将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第三,智能化驱动媒体新变革,智能生产和精准传播成为方向。地市级广电篇:全面进入“上半场”2019年地市级融媒改革全面进入“上半场”,较早进行融媒体建设的东部省份地市级广电机构,实现了内容产品化思维转变、加速了融媒产品的迭代,正朝着联动政府、打造城市品牌与服务模块升级的方向发展,并逐步探索可行性的商业模式。中西部城市台发展相对缓慢,随着当地政府越来越重视,部分城市已完成融媒改革方案,进入落地实施阶段,更多的西部城市台正在加紧探索,积极赴多地取经。地市台融媒现状如下:建立全媒体融合生产模式,整合全流程资源,实现广播、电视、新媒体三位一体的同网、同平台制作。重视品牌打造与定位升级,多个地市级融媒客户端都与政府部门保持了密切合作,在政务服务、百姓问政、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比如济南台“天下泉城”新闻客户端定位于官方政务发布平台;嘉兴台“禾点点”新闻客户端主动介入嘉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放活”,探索工作室模式。比如无锡广电为激励员工投入融媒建设,建立以兴趣专长为纽带的媒体人工作室——“百室千端 智慧联盟”。紧跟移动视频直播行业风口。积极开拓多种经营思路。以“无线苏州”为例,该客户端一方面积极服务政务电子化、移动化工作,根据各个部委办局的不同职能,为其量身定制应用模块。比如,食药监的食在苏州、司法局的E同说法、文明办的志愿苏州等,提升了政府部门的在线服务能力和公众形象。媒体融合是一场大规模的传统媒体改革,如果分成三个阶段,东部地区处在中间阶段,中西部地区处在初级阶段,进入后期更高更深入的发展阶段需要时间成本、科技改造和人力培养等多方面的持续投入。目前,从多地的发展动态来看,呈现四个方面的走势:城市内部将构建融媒信息网融媒科技建设投入持续加大融媒管理向事业化体制倾斜城市台融媒改革存在不可复制性县级融媒体篇:全面进入快车道2019年以来,媒体融合的下半场继续有序推进,着重发力地市级融合,尤其是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全面铺陈。据了解,2019年将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关键之年,全国将有34个省级、334个地级、2850个县级行政区陆续展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既是中央的要求,也为广电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动力:中宣部、广电总局发布的多项县级融媒体系列标准和规范,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定了操作指南和建设规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规范要求》;中宣部新闻局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联合发布了《县级融媒体中心网络安全规范》《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行维护规范》《县级融媒体中心监测监管规范》。中央加大财政支持,地方纳入财政预算当前,中央正加大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财政支持。从各地公开报道中,可以发现各地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支持力度,而将“县级融媒体建设”纳入财政预算成为不少地方的通行做法。融媒云进入发展快车道,从国家、省级全面铺向市县级;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国县级融媒体智慧平台”正式上线;河南省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已正式通过了《支撑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平台规范要求》的国家标准验收;随着中央层面对融媒体建设的高度重视,融媒体建设也从国家、省级全面铺向市县级。无论是中央媒体层面,还是省级媒体层面,都在着力发布更为标准化的县级融媒体平台,在广电系统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中央、省级平台起支撑作用的主导模式;二是市县媒体主动出击模式;三是与民营技术企业共同合作模式,以广电为代表的省级云媒体平台为标杆复制带动县级融媒体建设,成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全国有34个省级、334个地级、2850个县级行政区,由于每个地方媒体发展的情况不同,这也就决定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主体和合作渠道的不同,随着全国各地各级融媒体中心陆续建成,全国已诞生了大量县级融媒体建设模式。北京延庆模式延庆融媒体中心对内层面,整合延庆报、延庆电视台、延庆广播中心和新媒体等传播资源;对外层面,延庆融媒体中心与人民网、光明网等中央媒体合作,借鉴其媒体融合经验与其在人才、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推动自身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浙江长兴模式长兴传媒以建设移动端为优先战略,推出了短视频、掌心传媒、掌心音频、微直播、微游戏、VR等多种类型的融媒体产品。在技术创新上,利用直播、无人机等技术探索融合传播,并自主研发了融眼智慧系统等媒体融合软件。广播融媒篇:收听终端不断优化5G技术、人工智能,赋能广播融合发展进入大格局时代。《中国广播及音频应用发展报告(2018)》显示,广播仍是规模最大的媒体之一,全国广播接触率为 30.73%,合计听众规模为4.2亿。全国一至三线城市中,音频接触率超过45%,呈现上升的发展态势;在音频行业,广播也仍是重要主体,占比超过70%。事实上,随着收听终端地不断优化升级,广播整体收听市场表现为提质增效、重品牌、展年轻化的发展趋势。外加在“融媒体”时代环境的加持下,以智能、数字、技术为依托,整个广播生态更加注重垂直细分、可视化、场景传播,且不断整合资源、优势共享,迈入其发展的新阶段和新形态。广播融合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呈现出明显的变化特征,而这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层面。主推“中央厨房”“可视化”“媒体联动”等多元化传播途径,为广播新媒体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真正实现广播融媒体的目标愿景。“融媒体”繁荣发展态势之下,广播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也在发生着明显变化。在人才培养上,需要复合式的内容生产人才和内容管理人才。诸如,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旗下的“大蓝鲸”APP,主打和塑造主持人IP,促使主持人成为平台颇具辨识度的引流标志。技术创新与云平台建设。就目前移动传播时代而言,“融合”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而这也主要体现在技术上的支撑和建设。尤其是对于广播来说,从内容的设计、制作、编排,到渠道的分发和传播路径,其中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创新营销新机制,释放最大经济价值。某种程度上来说,如何实现新的可持续创收,决定了广播融媒会发展到怎样的深度和广度。短视频篇:正成为媒体融合主战场短视频平台凭借着“先天基因”和“核心内功”,将短视频优势的有效转化成主流报道的崭新动能,探索重大主题短视频报道新形式。比如,广电跨媒体矩阵暨“我们的70年”系列短剧活动将联合快手首次在广电跨媒体矩阵推出“我们的70年”系列短剧活动,形成多形态、立体化、多层级跨媒体传播矩阵,多领域联动提升正能量传播声量,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激发传统广电媒体新活力。“私域流量”助力机构媒体光速成长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如何借力短视频社交“私域流量”实现融媒体转型升级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据了解,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将进一步探索商业的边界,进一步探索“私域+公域”流量的双重变现路径、公益广告合作计划等商业模式。商业赋能解决传统媒体变现痛点短视频生产模式无外乎PGC和UGC两种,PGC模式注重内容高品质生产,UGC强调用户关系,短视频平台正加大对PGC等机构媒体的扶持,为主流媒体融合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引领媒体传播4.0时代到来从报纸、杂志、网站的图文单向发布,到以图文+视频为传播形式、面向微博微信用户的自媒体,再到以图文+视频的新闻聚合为主的智能分发平台,如今,短视频正引领的媒体传播4.0时代到来,媒体可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凭借优质的内容与更广泛的人群建立社交互动关系。助力县级融媒体平台建设地方媒体应当明确“新闻+政务+服务”的建设重点,以综合性、服务性为主打,把融媒体中心建设运行与服务群众结合起来,快手等短视频平台通过打造 “新闻+政务”“新闻+服务”模式,“新闻+电商”的服务综合体,破除行业壁垒,搭建服务新平台,积极助推地市级媒体融合转型。技术篇:5G+8K将带来哪些变革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了5G商用牌照,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面对5G的到来,广电行业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抢抓机遇,在加紧5G布局中兼顾新技术创新与主业坚守,让新技术真正为行业赋能。不止是清晰度提升 “5G+8K”应用更是颠覆今年以来,5G和8K对广电行业产生的了“双击效应”。5G技术带来了更快、更宽的传输渠道,让8K等更精细画质为用户带来极致的视觉和听觉体验,这种看得见的革命,让广电行业上下游各个环节都为之兴奋。构建融媒体云平台,探索一云多屏制播体系当前,广电行业重点在推进高清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转型,积极向媒体融合方向发展,特别是加快构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融合媒体制播云平台、探索构建一云多屏制播体系、提升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成为各级广电融媒的着力点。如何深挖OTT、IPTV大屏价值?当前,大屏端IPTV、OTT已跨过追求用户规模增长的1.0时代进入精细运营的2.0时代;用户增值服务及广告市场开启IPTV、OTT从1到10的新成长。IPTV、OTT具备双向互动的特性,能够实现用户观看数据的回流,使得基于大数据的精细化运营成为可能,增值服务收入有望随之提高。5G、大数据、云计算、全息投影、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现,推动广电媒体形态、传播方式加速演变。从机器人写稿到媒体人工智能平台、AI合成主播,都已成为现实。有远见的媒体,一定会把最新最好的技术运用到信息采集、生产、传播、反馈各环节,深度拓展传播领域,实现网络化、数字化发展。总结篇:广电融媒体整体发展思考转型、变革、协同、相融,已经成为如今中国媒体赋予旧平台新生命、开拓原有商业模式边界、全面迈向品牌高地的必由之路。融合模式的借鉴陷阱:没有最好 只有适合机构融合是媒体融合在物理空间场域下的核心环节,也是实现进一步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当各地融合建设成为常态,一些陷阱也开始显现。最典型的就是对成功案例的照搬照抄。媒体融合,尤其是地方媒体融合还必须注意踏实做好本地受众群体的画像分析、社会整体媒介素养的田野调查,切忌贪大求全、高估或者低估受众对本地媒体的信息依赖度。只有适合本地区发展现状的,才是最好的。融合链条的利益协调:矛盾难解 环节割裂媒体融合进入第六个年头,在外部机构整合上已经不再有较大的变动,融合的资金投入到达一定水平时,对内部的关系梳理就应该提上核心日程。如今很多广电媒体既想要守住自己的既有利益,拼深度、拼内容,又想要在更广的领域开拓商业市场,拼流量、拼产能,这种矛盾冲突得不到缓解,很容易使得生产线路不明晰。固化思路的打破有着一些利益冲突的难度,但若是不将其颠覆重构,也失去了融合生产的初衷,仅仅完成了外表的融合而已。媒体机构需要科学设计,尤其是职责关联与利益共享机制的设计。融合内容的生存困境:编导思维 难赢流量无论是重大活动的融媒产品设计,还是常态化的融媒平台运维,都需要明确质量第一的重要性。盲目投入大体量人力物力,却没有充分思考产品投放后能够产生的反馈空间,流量、效益均低的结果也就在所难免了。当然,摆脱融合内容的生存困境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需要立足自身的地域情况、平台的建设战略、人才的实际能力寻求突破口。但有一个共识是可以明确的:融合时代,传统编创思维一定行不通。融合生产的调动瓶颈:人是核心 但须善用比较具指导性的建议是:一要完善激励制度、薪酬体系,平衡衡量标准与实际业态的关系,打破传统的身份束缚,通过有效手段调动现有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给新的编创思路在政治正确的前提下足够的生产空间、宽松环境,激活其内在的专业创造潜能。鼓励年轻员工把立足互联网思维的想法干出来,付诸视觉化呈现的融合产品。在这一方面要有一定的容错成本与“敢为天下先”的胆识。三是细化人才招聘的岗位需求,设立更多专项岗,实现人与岗位的精准匹配,重点招募一批懂得用户思维方式、懂得融合时代信息真谛的人才。这不仅有利于融合时代对人才的善用巧用,也有利于学界按照新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比如今年4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大规模新媒体人才招聘中,就已经开始贯彻这样的理念。岗位明确到移动直播制片人、社交媒体运营编辑、5G及数字通讯研发工程师等具体职责。融合效果的本质思考:媒体融合传播效果评估体系亟待完善在媒体融合效果评估机制的建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扩大受众监测的场域,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于转发分享这种二次渠道的关注上,要关注受众深层次思维的影响与转变,细化多个维度权重的分配,对统计范围进行合理把握。二是要恪守数据的真实,媒体融合评估体系涉及的元素与变量都比较复杂,在一些商业利益驱使的人为干预下,一些数据存在失信情况,如果不做好精准排查,可能会导致最终的评估结论存在偏颇。三是现行媒体融合背景下,评估体系应该融入更多非内容传播本身的要素,比如商业模式是否通畅、传播附加值是否存在、平台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是否取得质的飞跃等等,以此体现出更动态、更多元的媒体融合传播效果评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样把流量变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