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挑选商用扫地机器人清洁机器人???

缘起关于扫地机器人,笔者写了不少攻略,也帮到了非常多的朋友:直到我收到越来越多的小白用户的留言和私信,有些是刚开始了解扫地机器人、有些是被广告营销吸引、有些受营销号的影响对扫地机器人有误解。这些朋友的苦恼是,刚接触这个行业,连一些基本的参数都不懂,机型之间对比也看不出差异,小白到底该怎么选一款扫地机器人呢?我才意识到之前写的文章,基本默认阅读者对扫地机器人有基本认知,对小白用户不太友好。本文适用于小白、以及刚开始做扫地机器人攻略的朋友。和营销号不同,每一点我都会做一定的展开,并纠正某些看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文字比较干,基本是纯文字表述。本文系作者原创!已同步至本人公众号,未经授权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转载、洗稿。一经发现,直接举报!若您觉得有用,欢迎点赞、收藏、转发!一、几个预热的问题先提几个关于扫地机器人的基础问题,给大家预个热,让大家有一个观感:1、有了扫地机器人,我就不需要扫地了?视你对家庭环境干净程度的要求而定。扫地机器人只能清洁浮尘、小颗粒和毛发,对稍大一些的垃圾无法回收,另外普遍来说机器沿边清洁有死角,一小段清洁不到。对干净程度要求高的朋友,有必要进行人工补强。但扫地机器人的确可以大幅减少原本人工清扫的时间,还能进入床下和沙发底下等死角(对这类死角有要求的朋友,需要关注机器的高度)。2、全局规划机器人是否必须?是否一定是最佳方案?做了一些攻略的朋友,肯定看到很多文章提到随机规划和全局规划,建议选择全局规划等描述。简单说一下,早期扫地机器人都是随机式的(随机式其实也不是完全随机,还是遵循一定的算法的),直到Neato推出了激光导航机型,可生成地图并规划路径,扫地机器人的清洁效率和覆盖率大大提升。目前市场主流机型几乎都是规划型,低价位的机型(多数千元以下)才是随机导航(使用陀螺仪)。全局规划机型是否是必须呢?对于地面情况较为复杂的话(或者对于大多数家庭的情况),回答是肯定的;对于地面情况简单、并且面积较小的话,也可以考虑随机式机型。只需要多一些时间,机器可以弥补覆盖率的问题。比如清洁面积就10-20平,你也不想使用吸尘器,那么一台低价的随机式机型,也足够了。另外再提一点,由于没有定位功能,随机式机型是无法『断点续扫』的,不过这正好和『适用面积小』相吻合,清洁面积低就不用太担心电池续航的问题,也不存在断点续扫的需求。3、扫地机器人的吸力越大越好?扫地机器人的语境里,针对吸力,各个品牌商只会公布静压,而不像吸尘器那样公布空气流量以及气动功率。市面上最高吸力的扫地机器人的吸力为5000pa出头,普通机型基本在2000、3000pa左右。如果换算成气动功率,扫地机器人最高也就30AW左右。如果是普通的地板、地砖的清洁,在边刷、滚刷的配合下,扫地机器人20、30AW的吸力其实足够用。那么扫地机器人弱在哪儿呢?弱在体验静压的地毯场景。当机器人清洁地毯时,尘口和地毯充分接触,这时候哪怕5000pa+也不太够用。所以,如果家里有大面积地毯的,建议还是配一个吸尘器比较合适。最后,吸力越大,是否代表扫地效果更好?扫地效果好不好,我们需要看除尘率这个指标(需要看实测)。4、扫拖一体机型可以完全替代人工拖地?不,顽固污渍、厚重干湿垃、甚至一大滩水,扫地机器人均无能为力。扫拖一体机器人的拖地模块有不同的设计,比如平板非震动、平板震动、平板振动、对旋拖布、滚刷(滚筒或者履带)等。受限于机器的下压力和拖布的扭矩,对于一般的地面灰尘和普通污渍,扫地机器人可以拖得比较干净的,对上面提到的顽固污渍和大面积湿垃圾,扫地机器人会将垃圾涂抹开。这类垃圾适合用洗地机清洁。5、市面上扫地机器人的避障到底什么水平?避障性能是扫地机器人的重要参数之一,不少新款机型都有主动避障功能。之前老款的扫的机器人是怎么做的?受到传感器的限制,原先的扫地机器人并没有环境感知能力,算法集中在碰撞之后采取不同的策略。遇到电线、数据线等怎么办呢?考验的是机器的脱困能力,比如iRobot双胶刷遇到障碍物反转脱困。从理念上看,这样的好处是机器会最大程度保证覆盖率,不漏扫,只要脱困足够好就ok,不足是机器会一直碰撞路径上的障碍物。如今新款机型开始配备Tof、视觉、结构光等传感器,对环境有了3D感知能力,遇到低矮物体尝试避开(绕行),对不同形状的物体采用不同的避让策略。我们会发现,如果避让策略保守的话,就会导致较多面积漏扫,和扫地机器人的覆盖率矛盾。较为理想的避障,自然是离障碍物贴得越近越好,尽量贴着障碍物绕行并降低障碍物附近漏扫的区域,对不同形状 的障碍物有不同的策略,但这样的阈值是不好控制的。市面上有没有完美的避障表现的机型呢?显然是没有,也不可能有。避障较好的机型首先是硬件传感器配置要上去,比如结构光、AI(摄像头)、Tof等,主流的做法是融合避障,比如结构光+摄像头、TOF+摄像头等。在硬件ok的前提下,还要看算法。即便是市面上避障最出色的机型,也不排除边刷会扫到障碍物、不排除第一次避开第二次又撞到、甚至不排除对某些低矮障碍物无法识别的情况出现。请记住避障永远是一个概率问题,只有相对好,没有绝对好。而很多消费者,特别是国外消费者,依旧对主动避障有所疑虑,优先考虑覆盖率和脱困能力。6、扫地机器人有多解放双手?相信大家都听过,扫地机器人是最解放双手的清洁电器。但严谨地说,扫地机器人和吸尘器、洗地机相比,电器相对解放双手,但扫地机器人依旧有大量需要维护的地方,比如:当机器被困住或者卡住,需要你去解救它机器的尘盒满了、清水箱空了或者污水箱满了,需要你定期倾倒、加水和倒水;机器的主刷、边刷、主轮、万向轮上极容易缠绕毛发,请注意及时清洁;基站基座用了几次就会非常脏,请注意及时清洁基座;耗材请及时更换,具体消耗比例可以app查看所以,千万别认为扫地机器人只要让它工作不去管它就ok了,解放双手是相对的,机器还是要经常性维护的。二、如何选择一款扫地机器人1、确定预算和扫地机器人的类型在进入选择的环节,首先需要确定自己的预算并确定好机型的类型。对于小白来说,请先了解国内市面有哪几种类型的扫机机器人,大致分为:纯扫地机器人:目前国内已经不多见,最典型的是美国的iRobot,但是已经几乎淡出国内市场。国内主流品牌基本都是扫拖一体机型;iRobot Roomba 980纯拖地机器人:纯拖地机器人(无扫地模块的)市面上也很少,除了iRobot Braava系列(纯拖地机)推出了几款拖地机之外,国产品牌直到2022年中才由360推出了一款360小章鱼拖地机,有4块拖布;普通扫拖一体:这里的『普通』指的只有主机+一般充电桩的机型,也就是大家印象中最初级的那种扫地机器人。需要自己倾倒垃圾、手洗拖布。售价范围是几百到3000不到。扫拖一体+集尘座:世界上首款自动集尘机型是iRobot的i7+,2018面世。和普通扫拖一体相比,带集尘座的机型可以不用频繁倒垃圾,只需2-3个月换一次集尘袋即可。这样的机型售价范围在1999~4000左右。扫拖一体+自动洗拖布:世界上首款自动洗拖布机型是云鲸J1,2019年面世。可以实现自动回洗拖布,避免了一块拖布拖全家的尴尬。这样的机型售价范围在2000+至6000不到。扫拖一体+自动集尘+自动洗拖布:这类机型也被称为『全能基站』机型,世界上首款全能基站机型是科沃斯X1 OMNI,2021年面世。这类机型既可以自动集尘、也可以自动回洗拖布。这样的机型售价范围在3999至6000不到。我们可以看到,基本上一分硬件一分价格,配置越高成本越高。目前市场主流的机型是自动洗拖布机型、以及全能基站机型(截止2022年年中),但也不是一定需要入手自动洗拖布机型。比如你的预算不高,仅1000~2000,或者你的家里面积非常小,那么一台普通的扫拖一体机型就够了。2、如何选择品牌个人建议尽量选择头部品牌机型,比如科沃斯、石头、小米、云鲸、追觅等。当然并不是头部品牌所有的机型都值得入手,翻车的也不少,要看具体机型。排名再往后的是白色家电品牌美的、海尔、Yeedi。几个品牌里,小米机型的价格和竞品比偏低,预算有限的话可以考虑3、如何筛选机器的参数不同品牌机型的官宣往往令人眼花缭乱,大家可以适当做减法。另外,再强调一下,硬件仅仅是硬件,最终表现还是要结合软件算法来看。导航和定位:优选激光导航,慎选视觉导航,即便视觉导航的天花板iRobot的较新机型,导航效率也不如激光导航机型。国产使用视觉导航的机型更是弱一些;路径规划:通过实测,观察机器在扫地或拖地时是否有漏扫吸力:基本高于2000pa就够用,较新款机型吸力高于5000pa;主刷:主流使用毛胶刷(绝大多数机型)、胶刷(石头较新款、iRobot)、纯吸口(云鲸)。毛胶刷是主流,工作噪音低,但毛胶刷缠绕毛发后处理起来很麻烦;胶刷主刷对毛发缠绕比较友好,一缕就掉;纯吸口没有缠绕的问题,但深度清洁能力较弱。边刷:单边刷还是双边刷不是考虑的重点,转速是否动态调整更加重要。主流新款机型的边刷在沿边时会提高转速、不沿边时降低边刷转速减少打飞垃圾的概率。另外要注意,在看主刷是否容量毛发缠绕时,别忘了边刷注定会发生毛发缠绕需要定期清洁。避障:相对来说融合的方案效果更好,比如Tof+AI、结构光+AI等,不过这类配置一般在较贵的机型上才有。单一的避障配置,结构光、Tof相对效果较好,纯AI次之,纯机械最弱。再强调一下,避障永远是概率问题,没有完美的避障。拖地:对于普通扫拖一体机型、自动集尘机型,拖地基本是平板方案(还有一些模仿洗地机的方案),又分为震动/振动和非震动方案,前者强于后者。对于自动洗拖布或者全能基站机型,对旋拖布是主流,少数是平板拖布方案,清洁效果上前者略好一些。再次强调,拖地也要看算法,比如某机型在走弓字时竟然对旋拖布有漏扫。基站:这里主要指带自动洗拖布功能的基站。关注几方面,基站是否有物理按钮,带较多物理按键的话对老人友好;基站底部的基座是否容易清洁也很重要,有些机型清洁叻可以取出,有些不行;基站热烘、自动添加清洁液、给机器水箱补水、上下水扩展功能,都是值得考虑的。请记住,扫地机器人的耗材需要定期更换,app一般会显示消耗的百分比。除了耗材,扫地机器人也需要定期维护,比如倾倒尘盒(自动集尘袋的话就不用)、清理主刷/边刷/万向轮上缠绕的毛发(最频繁的工作)、基站水箱加水和倒水(每工作3-4次一般就需要做,如果加了上下水就不需要)、定期清洁基座底部等。好了,关于小白如何选择扫地机器人,就分享到这里,具体的机型,可以移步:如果你对清洁电器有兴趣,欢迎关注我,我是Z先生。以上笔者曾深度参与多个清洁电器合作项目,接触大量研发、算法、产品经理等人员、参与撰写多份行研报告、曾第一时间参与多个品牌的主流机型测试。【扫地机器人】综合攻略:扫地机器人全品牌全系攻略
自动洗拖布扫地机器人攻略
3000以内扫地机器人攻略
电商节扫地机器人攻略(618/818/双11/双12/年货节)
小白扫地机器人攻略真机实测:科沃斯X1 Pro OMNI
科沃斯X1 OMNI
科沃斯T20
科沃斯T10 OMNI
科沃斯T10 TURBO
云鲸J4
云鲸J3
云鲸J2
追觅X10
追觅S20 Pro
追觅S10热水版
石头G20
石头P10
石头G10S Pro
石头G10S Pure
美的小黑盒V10
睿米EVA
萤石RS2
艾加R10
iRobot Roomba s9+品牌横评:4000价位追觅/科沃斯/石头热门机型横评
3000价位追觅/石头/科沃斯热门机型横评
科沃斯全系
石头全系
小米全系
追觅全系
iRobot全系【洗地机】综合攻略:洗地机全品牌全系攻略 | 3000以内洗地机攻略 | 3000以上洗地机攻略|2023年上半年洗地机攻略
水尘循环洗地机攻略 | 烘干/风干洗地机攻略 真机实测:添可芙万空间站station
添可芙万3.0
添可芙万2.0 Pro LED
添可芙万2.0 Slim
添可芙万Pro
云鲸S1
追觅H12 Pro Plus
石头A10 Plus
米博V6
西屋洗地机3.0
西屋洗地机2.0
以内Z3 Pro
米多A8| 恰度P300 |悠飞W31
小米履带洗地机品牌横评:添可5款热门洗地机测评
3000以内添可/追觅/石头热门机型横评
添可全系横评 |追觅全系横评 |必胜全系横评
西屋/滴水/小米履带横评|添可 vs 必胜怎么选【吸尘器】综合攻略:戴森吸尘器攻略真机实测:戴森 V15 Detect Absolute
戴森V8 Absolute
追觅V16 Pro vs 戴森V12
小狗T12 Max Rinse
小狗升级款T11 Cyclone Rinse【空气净化器】真机实测:352 X88C【小家电/厨电】真机实测:自用厨电分享
空气炸锅攻略
500价位低音破壁机横评
松下小锤子
6台手持挂烫机横评
5台筋膜枪横评
爱丽思干衣机KC10
爱丽思布艺清洁机RNS-P10
柏翠空气炸锅PE7920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用扫地机器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