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英国人的恋爱方式建立婚姻关系?

引言:一提起都铎王朝最后一任君王,很多英国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那个给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带来辉煌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一位将终生都奉献给了帝国的“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按惯例而言,每个王朝的末代君主治下的国家都应当是风雨飘摇的,但伊丽莎白一世却是历史的例外。她接手的时候,英国深陷天主教和新教的纷争,法国和西班牙相互倾轧不可避免地波及到英国,英国在四分五裂的边缘徘徊。与以往昏庸的末代君王不同,伊丽莎白一生审时度势,小心谨慎,避免了自己的统治被宗教倾覆,又避免国家成为大国斗争的牺牲品,她甚至将自己的婚姻变为了一场外交游戏,在各国间周旋,45岁之前,伊丽莎白碰到过高达20多次的求婚,王公贵族纷纷为她倾倒。伊丽莎白一世的婚姻外交持续了21年,却从未和任何一个外交对象缔结真正的婚姻关系,她独特的外交政策,为英国争取了宝贵的发展机会。那么伊丽莎白是怎么样利用自己的外交政策,在内忧外患之下为国家取得一线生机的呢?苏格兰玛丽女王一、社会背景都铎王朝建立之初,兰凯斯特家族的亨利七世与约克家族的伊丽莎白联姻,将约克与兰凯斯特家族合并,结束了断断续续三十年的蔷薇战争。次子亨利八世与教皇反目,推行宗教改革,取代罗马教皇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将土地和财产、税赋统统收归王室,王权达到顶峰,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已经基本确立,宗教和封建势力形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当时的英国企图对苏格兰完成进一步的统治,于是亨利八世企图效仿前任国王的联姻政策,强迫刚出生不久就继位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嫁给自己的儿子爱德华六世,但这一要求很快遭到了苏格兰方面的拒绝,于是英国立刻陈兵边境,打算用武力征服苏格兰。法国亨利二世他们一路打到了福斯湾,并希望能攻占爱丁堡俘获还是婴儿的玛丽·斯图亚特,但军事上的胜利并没有实现英国的战略构想,反而把苏格兰的女王送到了法国的手上,并且让双方缔结了娃娃亲,玛丽·斯图亚特嫁给了法国国王亨利二世的儿子,弗朗西斯二世。而且,英国后续的统治者并没有维护王朝初立时收获的成果,反而在其软弱的政策之下,把英国的发展拖入了低谷。在爱德华六世时期,王权旁落,外戚干政,加上宽容的宗教政策,将各个国家的牧师和神学学者引入英国传教,国内不同区域内形成了不同派别的宗教团体,把英国再次卷入了欧洲复杂的宗教战争之中。玛丽一世 (英格兰)之后掌握实权的瓦里克伯爵仍然推行错误的外交策略,忽略了英国的海洋实力,不给海军提供足够的供给,撤回了在苏格兰的军队,以及通过金钱交易的方式将领地还给法国,这使得英国抵抗外敌的能力大大下降,同时降低了英国的国际地位。而伊丽莎白一世的姐姐,玛丽·都铎(又被称为玛丽一世)在继位后的所作所为,更是缺乏远见。作为虔诚的天主教徒,玛丽一世加冕后,颠覆了之前都铎王朝君主拥护新教的局面,拒绝承认父亲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的分裂,并且无情地镇压了新教徒,引得国内的新教徒怨气沸腾。费利佩二世同时为了避免王位落入信仰新教的妹妹手中,她还与当时西班牙国王的儿子费利佩二世联姻,让其得到了英格兰国王的称号,而这一下子让英国成为了西班牙治下的附属国,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的矛盾。但是玛丽一世终其一生都没有生下任何子女,皇位的继承权顺理成章地归到了她同父异母的妹妹头上,于是伊丽莎白一世就在此时加冕成为了英国女王。当时英国国内四分五裂,经济萧条,军队弱小,而在国际中的话语权微弱,在她把新教重新确立为国教后,使得英国又一次成为了一众老牌天主教国家的眼中钉。在法兰西长大的苏格兰女王与法国国王已经形成联姻,对王位虎视眈眈,而这时的伊丽莎白只有25岁。伊丽莎白一世毫无疑问,伊丽莎白的开局是举步维艰的,甚至一不小心就会带着整个英国落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中。二、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女王之争作为新教徒的伊丽莎白一世在执政之初,为了避免因为过于张扬而沦为天主教国家的众矢之的,她选择了一条中间路线。在根基未稳的时候,她仍然和罗马教廷保持温和的关系,派驻罗马使节,尽量避免同教廷、其他国家爆发直接冲突,另一方面,她在公告中禁止在宗教上做改变,维持现状,将宗教政策稳定到国内的天主教徒和新教徒都能接受的地步,逐步将自己统治的根基从宗教和法理转移到普罗大众的支持上。尽管行事谨慎小心,但伊丽莎白一世还是引起了法国吉斯家族的注意。苏格兰玛丽女王由于伊丽莎白一世的父母是以新教教规结合的,因此被天主教视为异端不被承认,所以在她刚出生就被天主教认为是私生女,无权继承王位。尽管她的父亲在后来通过继承法案重新赋予了她继承王位的权利,但就法理上而言,她仍然是一个私生女,处处遭受排挤。而吉斯家族养育多年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不仅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而且还是亨利七世的重外孙女,从法律上来说,她不仅是苏格兰的女王,也同样有着英格兰王位的继承权,长年在法兰西的生活使得玛丽·斯图亚特倒向了法国。在法国贵族的撺掇之下,她向英格兰王位发起了挑战,不仅公开宣称自己对英格兰王位的继承权,还公然将英格兰王室的纹章用于自己的军队中,这对伊丽莎白一世而言,是极为严重的挑衅。法国王后凯瑟琳·德·美第奇不过变数很快就发生了,玛丽·斯图亚特的丈夫,弗朗索瓦二世在继位成为法国国王后才刚过一年就突然暴毙,而玛丽在法国宫廷中遭到凯瑟琳·德·美第奇的冷落。再加上当时苏格兰国内局势复杂,卡尔文教派正在冲击法国和苏格兰天主教同盟的统治,意图建立属于苏格兰民族的教会,而部分苏格兰贵族也对天主教的腐败深恶痛绝,也自发地组织起“圣会贵族”,旨在将玛丽及其背后的法国势力驱逐出苏格兰,很快反对变成了反抗,变成起义的烽火。伊丽莎白一世在苏格兰的内战中,扮演着幕后推手的角色。伊丽莎白一世在苏格兰内部动荡不安的时候,她趁机与卡尔文教派结盟,苏格兰爆发内战时,她第一时间通过驻外使节掌握了国内外的政治形势,果断派出军队支持苏格兰的新教起义。海军在佛斯海口打败了法国支援苏格兰的援兵,使得玛丽不得不答应起义军的条件而撤离苏格兰,将政权移交给由12人组成的苏格兰委员会,他们在1560年7月正式签订了《爱丁堡条约》,承认伊丽莎白一世为英格兰女王,保证了伊丽莎白一世政权的合法性。但玛丽并没有死心,她在1961年重返苏格兰并拒绝承认《爱丁堡条约》,仍然以英国王位的假定继承人的身份,派遣使者前往伦敦重申继承权,并且威胁伊丽莎白一世,如果不让她成为英国继承人,她就要与欧洲的天主教王子联姻,通过天主教国家的武力来争夺王位。亨利·斯图亚特但伊丽莎白一世并没有被玛丽的警告吓倒,她向玛丽承诺,只要玛丽嫁给一个英国贵族,她就有作为英国王位继承人的机会,并且伊丽莎白一世替玛丽挑选了英俊迷人的达德利公爵——亨利·斯图亚特。新教信徒亨利只要和玛丽结婚,就会得到苏格兰和英国天主教的双重支持,这样玛丽在争夺英国王位的时候,新教就不会因为她是天主教徒而感到排斥,因为她的丈夫是信仰新教的新教徒,而英国天主教也不会因她来自苏格兰而感觉到被外族夺权,因为她也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在外人看来,伊丽莎白的引狼入室是极为冒险的,伊丽莎白没有子嗣,只要她一死,王位的继承权自然就会落到玛丽头上。伊丽莎白一世但伊丽莎白在行这一招险棋的时候,做出了极为明智的举动,她既不指定王位继承人,也不通过联姻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因为她知道,一旦指定了继承人,天主教势力就会产生谋杀英王,然后扶持容易控制的幼主上位的想法,在当时联姻求保成风的欧洲贵族环境里,她不婚不育的策略反而成了她保护自己的盾牌。接下来她只需要继续等着事情发生转机就是了,因为达德利公爵从来就不是个安生本分的人。他在迎娶了玛丽之后,很快对自己有名无实的国王身份感到了厌倦,不但要求玛丽赋予他实权,而且还大肆打击女王的宠臣,甚至刺杀了玛丽的私人秘书,这使得玛丽对达德利的仇恨日益加深。苏格兰玛丽女王之死1567年2月初,在外的亨利·斯图亚特被玛丽召回,9日他的尸体就被人发现。拙劣的解释无法掩盖玛丽参与谋杀丈夫的事实,她的行为引起苏格兰人民的强烈不满,于是苏格兰又一次爆发了起义,此时的玛丽已经无力镇压,只能被迫逃亡英国,向伊丽莎白一世请求出兵镇压起义,夺回王位。对伊丽莎白来说,如果她出兵镇压起义,那么就意味着将苏格兰拱手相让给天主教,而她如果把玛丽引渡回国,她必将因为杀夫罪而被处死,但英国并不能从中得到什么切实利益,而要是将玛丽送去法国,虽然看上去将这烫手山芋丢开,但时间一长必将给法国重新干涉苏格兰的机会,养虎为患。伊丽莎白一世但此时的伊丽莎白一世已经在双王的争夺战中取得了主动权,她力排众议,将玛丽软禁了起来,只要对方活着,就能够利用她来牵制周围天主教大国的野心。这样一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坐稳了她的宝座,开始推行她的政策。三、婚姻外交:法西两国之间的周旋者伊丽莎白一世与苏格兰女王的争端,背后总是影影绰绰地藏着两个天主教大国:法国和西班牙的身影。玛丽·斯图亚特的在前期步步紧逼,实际上就是法国对英国的压迫,在面对迫近的威胁,伊丽莎白将结盟的目光转向近邻西班牙。此时作为西班牙国王的费利佩二世,推行了积极又富有野心的对外政策,他决心将整个欧洲都统一到西班牙的旗帜之下,持续性地对外进行扩张掠夺,将西班牙的势力推向了顶峰。尼德兰革命战略示意图但随着扩张的进行,他不可避免地碰上了法兰西帝国,两者相互牵制,而西班牙后来又因为尼德兰问题与法兰西帝国陷入敌对。在此基础上,他是绝对不愿意看到由法国扶持的玛丽女王进入英格兰夺取王位,进而威胁自己的统治的。于是费利佩二世对英国的女王使用了传统的结盟手段——求婚,当时深陷危机的伊丽莎白立刻接住了费利佩二世抛出的橄榄枝,摆出一副完全倒向西班牙的姿态。但伊丽莎白心中却非常清醒,她深知无论是法国还是西班牙,其目的都是想通过扶持傀儡的方式来对英格兰进行统治,她要是通过联姻的办法彻底加入西班牙,那只会步了她姐姐玛丽·都铎的后尘。费利佩二世当时玛丽·都铎与费利佩的婚姻,将整个英国拖入了与法国的战争泥潭中,而结果是英国替西班牙做了代理人,自己什么好处都没捞着,反而失去了在大陆的最后一块战略要地加莱。而且作为新教徒,伊丽莎白一世也不会背弃自己的信仰而信奉天主教,她幼年时期作为不被天主教承认的私生女,可没因此少吃苦头,再加上即位以后教廷对她的攻击,内心刚强的女王也绝不会真正地向其屈服。在和费利佩二世虚与委蛇的联姻游戏中,伊丽莎白成功阻遏了法国使用武力强行干涉英国内政的念头。也不知是真情还是假意,费利佩二世下令阻止了一个正准备为难伊丽莎白的教皇特使,拖延了教廷的报复行动,当整个欧洲都在攻击这个新教的女王时,他还是保护了这朵铿锵玫瑰。尼德兰革命画像但随着英国和西班牙宗教、政治和经济上的矛盾逐渐加深,英西两国初期友好的外交关系逐渐演变成了对立,而尼德兰地区就变成了引爆这一切的导火索。尼德兰是欧洲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囊括了西班牙的对外贸易业务,法国对此地也早有吞并之心,但无论尼德兰落到法国还是西班牙手中,都一定成为他们反对英国的桥头堡,因此在解决这片土地的争端时,伊丽莎白希望西班牙维持对尼德兰统治的同时,让尼德兰实现自治,为英国的大陆贸易打通节点。但这对推行海上霸权的西班牙而言是不可接受的,费利佩二世决不能忍受有别的国家在自己最重要的贸易地上发展势力,于是他卸下了对伊丽莎白一世的温情和伪装,决心用暗杀等暴力方式推翻伊丽莎白。伊丽莎白一世但是伊丽莎白再次玩起了她的联姻外交,她开始向法国的阿朗松公爵暗送秋波,这位美人再次在王公贵族之间起舞,贴近又从未真正靠近,而是保持着一段暧昧的距离,直到解决了西班牙的战争威胁,甚至变向挫败了法国在尼德兰限制英国贸易的阴谋。四、女王外交政策的深远影响伊丽莎白一世的外交政策,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置于首位,她牺牲自己,利用自己的婚姻外交让英国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从任人摆布的傀儡到值得争取的对象,最后反过来成为那些大国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她的联姻战术显然就是当时英国外交政策的缩影。西班牙无敌舰队她让英国避免了当时围绕在欧洲各个国家之间的大规模争战,在宗教的纷争中仍然保持了自己国家的自主性,作为女王外交的受益者,民众对她感激爱戴,衷心拥护她的统治。在伊丽莎白治下,英国开启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军事、文化、政治多方面蓬勃发展,英国的国力很快一跃而起。有传记作者如此评论道:“这只凶狠的老母鸡一动不动地坐着,孵育着英吉利民族,这民族初生的力量,在她的羽翼下,快速地变成熟,变统一了。”1588年,伊丽莎白一世终于带着羽翼丰满的英格兰走入了欧洲国家的纷争场中,在多年的积累之下,英国海军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成为海上新生的霸主,挫败了西班牙的霸权统治。伊丽莎白一世出巡她谋求大陆地缘政治均衡,将国家的扩张对象投向海外,完美地符合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契合历史的进程,对英国后来的外交政策影响深远。结语:作为末代的君主,伊丽莎白一世是不幸的,她从出生就不被承认,三岁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而在同父异母的弟弟出生后又成了他的佣人,姐姐玛丽一世也未曾善待她。而当她走上王位时,面对的是姐姐和弟弟留下来的烂摊子,北方有虎视眈眈的女王,海的对岸是坐拥无敌舰队的西班牙,周围一众天主教国家都在斥责这个“异端”女王。端在王座上,她要日夜直面这些明里暗里的威胁,甚至不得不牺牲个人幸福,用自己的美色以及背后的国家利益,与野心勃勃的国王和公爵周旋。伊丽莎白一世册封德雷克为爵士为了政治考量,她的个人需求被完全磨灭了,她一生未婚,她是否也有喜怒哀乐,也有曾经恋慕的对象,这一切都不得而知,伊丽莎白一世的身份,只剩下那个端坐在王座上不怒自威的英格兰女王。但她又何其有幸,在她的带领下,英国一转之前的颓态,如跃出海面的鲸鱼,掀起涛涛巨浪拍向欧洲,她见证了英国新生资产阶级的崛起,是封建社会最后变革的领头人,巾帼不让须眉。她不曾跟谁远走高飞,而她的子民却能站在她的肩上乘风飞翔,伊丽莎白一世,英格兰的君主,都铎王朝的末代君王,她是终生未嫁的“童贞女王”,也是英国人人称颂的“荣光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用她的人生,将英国这艘海上的舰船开向了更远的地方。参考文献:《论伊丽莎白一世的外交政策》——杨玉林《伊丽莎白一世外交政策刍议》——刘季富《试论伊丽莎白一世的婚姻外交》——朱青海《试论伊丽莎白一世的“婚姻外交”》——董杨}
在战国林立的欧洲,论“人际关系”复杂性,绝不亚于那些高门深宅的职场办公室。穿梭其间混圈子、玩关系学、搞平衡术,英国认老二,恐怕没谁能当老大。正如丘吉尔在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所言:英国四百年来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大陆上出现最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英国总是)参加不那么强大的一方,同他们联合起来,打败和挫败大陆上的军事霸主,不管他是谁,不管他所统治的是哪一个国家。丘吉尔的话简单来说,就是坐山观虎斗,还拉偏架,看谁占上风,就绊一脚,看谁要扑街,就拉一把,始终维持“大陆均势”,保证自家利益。这套玩法说来简单,却需要足够的眼光和手腕,才能操作好。时间倒退回丘吉尔所说的“四百年”之前,也就是16世纪中叶,一位名叫伊丽莎白的美妇人,正是以这样的眼光和手腕,开创了近代英国独立自主的均势外交传统之先河。没错,她就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一个终身未婚,却屡屡以婚姻为筹码,在大国博弈之间争取生存空间的人,也开辟了近代英格兰的“大国崛起”之路。伊丽莎白所接手的英格兰,远远不是日后那个雄霸天下的“日不落帝国”,恰恰相反,漫长的英法百年战争、红白玫瑰战争,使英国国力人力受到重创,前任女王玛丽一世的血腥统治和不恰当的外交政策,将英格兰推向分裂的边缘,对外则四处树敌……总之,国家正处于内外交困、民穷国弱的历史谷底。引用当时枢密院官员的话来说:女王经济拮据,国家财源耗尽……军队缺少优秀官兵;国内法纪废弛,物价昂贵,商品滞销;法国国王一只脚站在加来,一只脚站在苏格兰,骑跨在我们的王国上;我们在国外有不共戴天的仇人,却没有坚强忠实的盟友。刚刚登基,年仅25岁的伊丽莎白,是如何破局的呢?若问当时的欧洲,挖掘机技术哪家强?正是英格兰隔海相望的两个强邻:西班牙和法国。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还有一个分支,控制着名义上的神圣罗马帝国和意大利北部地区。可以这么说,只要两家联合起来欺负“无知少女”,伊丽莎白和她的英格兰也就玩完了。不过好在,这两家人存在利益冲突,不久前还在意大利打得不可开交,现下正怒目相对。此时,假如非要选边站的话,伊丽莎白会选谁呢?女王登基不久,就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位求婚人: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伊丽莎白见机行事,乘势结交西班牙以对抗法国,拉开了自己职业生涯中漫漫“婚姻外交”的第一幕。为什么不是法国?当时,法国瓦卢瓦王朝的王储弗朗索瓦迎娶了苏格兰女王玛丽。但此玛丽并非伊丽莎白已逝的异母姐姐、前任英格兰女王玛丽·都铎,而是伊丽莎白姑姑玛格丽特的独生女、现任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和伊丽莎白是表姐妹关系。看名字太拗口,二话不说,直接上图:伊丽莎白家族关系简图因为这层关系,伊丽莎白上台之初,时任法王的亨利二世便宣称,伊丽莎白只是私生女,无权继位,自家儿媳妇(苏格兰女王玛丽)才是英国王位的继承人。太子弗朗索瓦和玛丽夫妇,更是自称为苏格兰、英格兰及爱尔兰的国王和王后。加之英法两国对于加来地区的激烈争夺,对于伊丽莎白来说,她与法国瓦卢瓦家的矛盾不可调和,必须选择联西抗法。伊丽莎白热情接待了西班牙使者,以此为契机,全方位提升两国关系,在国际国内做足了姿态,但就像咱们中国人打太极一样,就是推挡拖延、不入正题。这场联姻谈判持续了近四个月之久,最后实在不好搪塞了,女王干脆厚着脸皮说,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此生恨不能成双对,但分手了,还可以做朋友,咱俩通过联姻得到的好处,也一样可以从良好的友谊中获取。腓力二世也像后世的那些直男一样,被灌了迷汤,确实在其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与伊丽莎白保持着“难能可贵”的友谊,多次为其撑腰或是挡枪。但早知如此,伊丽莎白为何还要吊人家四个月的胃口?原来,就在英西蜜里调油玩暧昧的时候,英法也在就加来地区的归属紧张谈判。伊丽莎白正好“狐假虎威”,借西班牙之势要挟法国。她高呼“朕决不能白白放弃自己的属地”,背靠西班牙,给了法国人虚晃一枪,做一拍两散状。结果也真没“白白”放弃,1559年4月,英法签署《卡托—康布雷锡合约》,其中规定:加莱在名义上仍是英国领土,允许法国暂时占领8年,到期后归还,如不归还,则以50万克朗抵押。英吉利海峡咽喉要地:加来地区加来地区位于欧洲大陆,是扼守英吉利海峡的门户,其实早被法国实际控制。但在条款中,保留了英国在以后形势有利时,随时收回加莱的法理依据,又在现实基础上清理了历史遗留问题,还挣足了面子——在一个并不宽裕的时间窗口,快刀斩乱麻,干得实在漂亮。就在1559这一年,伊丽莎白如法炮制,脚踩两只船,还跟苏格兰的阿伦伯爵搞了一场缠绵的婚姻外交,借此扶植了一个以阿伦伯爵为代表,亲英格兰的新教贵族集团,展开了一场反叛女王玛丽和天主教的内斗。内有阿伦伯爵捣蛋,外有腓力二世施压,两位“有情人”大力相助,那边玛丽女王终于低了头,到1560年,英法《爱丁堡条约》妥妥地签了下来,最大亮点是:法国承认伊丽莎白继承英国王位的权利,弗朗索瓦和玛丽夫妇,将不再使用英格兰国王的纹章和称号。就在这年12月,刚继位一年多的法王弗朗索瓦二世突然去世,王弟查理九世接班。随后不久,寡居的玛丽在她的婆婆,也就是著名的美第奇王太后的排挤下,失意地回了苏格兰。法国和苏格兰对英格兰的包夹,特别是对伊丽莎白王位迫在眉睫的威胁,终于缓解下来。然而短短几年后,随着尼德兰革命和法国内战,形势竟再度翻转……尼德兰包括今天的荷兰和比利时大部地区,是当时欧洲商贸业最发达的膏腴之地,十足的大款暴发户。当时,这位大款名义上归西班牙,但却高度自治,只要给老大多交保护费,其他事务一律自理。——那就不如抛开“太上皇”,自己开门立户喽!没错,商人们也是这么想的。1566年,尼德兰终于闹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次年,腓力二世派出阿瓦尔公爵率军镇压,想要借此机会,吞下这块肥肉,确立实际统治。尼德兰的位置这一下,同时动了英法两国的奶酪。尼德兰是英国的新教盟友,又是重要商业伙伴;法国的痛点如上图所示,一旦尼德兰不保,就面临被西班牙帝国南北夹击的危险。于是,法国试探性地发出了信号,要与英国改善关系。随即,伊丽莎白心领神会,明确向法国大使表示:欢迎与法国王室联姻,同意与查理九世之弟,王储安茹公爵展开联谊谈判。两国关系迅速升温。不过,精明的法国人可没有腓力二世那么好对付,1571年4月,法国开出了一长串总共是六点联姻条件,涉及宗教信仰、财产分配、王位继承等方方面面。伊丽莎白则虚与委蛇,大打太极推手。三个月后,急性子的安茹公爵主动拒绝了这门婚事。但与上次一样,买卖不成仁义在,在一片谈婚论嫁的祥和气氛中,1572年4月,英法两国签定了共同防御联盟性质的《布鲁瓦条约》,结成了事实上是针对西班牙的战略伙伴。就在这一年,法国美第奇皇太后又推出了自己的小儿子阿郎松公爵小弗朗索瓦,要与伊丽莎白共结连理。此子是苏格兰女王玛丽之夫、也就是前任法王弗朗索瓦二世的幼弟,在此称小弗朗索瓦,以示区别。王室关系复杂,二话不说,直接上图:法国瓦卢瓦王室家族关系简图这位小弗朗索瓦生于1555年,时年仅17岁,妥妥的小鲜肉一枚,比伊丽莎白足足小了22岁。显然,美第奇老太太这是乱点鸳鸯谱,居心叵测。然而强中自有强中手,伊丽莎白反过来用自己的魅力和手腕,将阿郎松公爵把玩于指掌之间,十二年中三度分合,为英国捞足了好处……1574年法王查理九世去世,伊丽莎白曾经的追求者安茹公爵继任,称亨利三世;伊丽莎白现任的追求者阿郎松公爵小弗朗索瓦,则担任法国处理尼德兰事务的全权代表。亨利三世是狂热的天主教徒,当年屠杀法国新教徒的“圣巴托罗缪之夜”的刽子手之一,他在台上,自然要对信奉新教的尼德兰不利,而王弟小弗朗索瓦的政策就温和的多。因此,伊丽莎白尽力和小弗朗索瓦缠绵,甚至动员他忤逆自己的兄长亨利,不要干涉尼德兰事务。时任法王亨利三世热恋中的小弗朗索瓦,确实这样做了,但对于一场没有结果的爱情长跑,“小鲜肉”也确实按捺不住了。1576年,在苦苦追求了四年后,他停止了求婚行为,与伊丽莎白第一次分手。然而两年之后,小弗朗索瓦却突然派出圣马可男爵,再次向女王求婚。除了旧情未泯之外,也许是因为,男孩已经长大,变得世故机巧起来——他分管尼德兰事务,立志要搞出点明堂来,而没有英国的支持,这显然是行不通的。老辣的伊丽莎白来者不拒,她知道小弗朗索瓦思想开明,支持尼德兰革命,这一点很符合英国的国家利益,于是两人马上又如胶似漆起来。1579年8月,小弗甚至来到伦敦与女王约会,一起共度了13天。二人是否发生过什么?这就不得而知了。事后,伊丽莎白也许真的动了情,召开枢密院会议讨论联姻事宜,结果是5票赞成、7票反对。在以新教为国教的英国,引进一位天主教夫君,看起来,臣民们确实很难接受,冷静下来的伊丽莎白,也只好对小弗的求婚冷处理。两人就这样,莫名其妙的第二次分了手。1580年之后,法国国内新教徒与天主教徒的内战愈演愈烈,后来王室一度连巴黎都丢了,自顾不暇。那边厢西班牙又吞并了葡萄牙,一时国势极盛。欧洲大陆均势已经严重失衡,甚至不排除法国被迫与西班牙结盟的可能。见势不妙,伊丽莎白再次打出“婚姻牌”,于1581年5月与法国重启联姻谈判,对象自然还是小弗朗索瓦。这一次,女王对小弗灌输的策略,发生了180°大转弯,从力阻法国干涉尼德兰,变为力促小弗出兵,打击尼德兰的西班牙势力。以局外人的视角来看,这一招满险恶的,将法国拖入和西班牙的战争,彼此消耗,英国就能抽身事外了,还杜绝了两国联手,威胁自家安全的可能。当然法国人也不傻,小弗8月份攻下了北部边境的康布雷,待要继续进军,经略尼德兰,法王亨利三世当即就把军费给他停了。你哥不给钱,女朋友给!伊丽莎白乘机出手,给了小弗3万英镑贷款,支援他继续追梦——注意是贷款,不是援助,连本带息要还的,这位女朋友真是公私分明!尽管如此,雪中拿了炭的小弗还是感激不尽,“就这样被你征服”。影视作品中的伊丽莎白形象接下来的几个月,也许是伊丽莎白一生中最接近婚姻殿堂的时光。伊丽莎白给小弗写去情书,小弗来到伦敦的宫廷,女王当众亲吻了他,二人互换了戒指,伊丽莎白告诉法国大使:“你可以给巴黎写信了,就说,阿郎松公爵将成为我的丈夫”。1582年2月,小弗从英国启程前往尼德兰,伊丽莎白派出三艘皇家战船、100位绅士、300名侍从陪同前往——看得出来,真是把“小王子”当作“自己人”来照料了。这样的姿态做给世人,高调宣示了英法联盟的牢不可破,断了法王亨利三世的二心,也绝了西班牙腓力二世的轻举妄动,决战时刻再次延后。然而危机过后,婚礼一如既往地拖延。1584年,年仅29岁、被吊了12年胃口的可怜的阿郎松公爵小弗朗索瓦去世,时年51岁的伊丽莎白,也是红颜老去,从此再玩不起“婚姻外交”的手段了。1588年,在利益驱动下,曾经的求婚者腓力二世组织了“无敌舰队”,准备一举吞并英格兰。借助前期纵横捭阖的“婚姻外交”,英格兰已经韬光养晦,度过了整整三十年和平岁月。在大名鼎鼎的海盗惯匪:德雷克船长的指挥下,英国人火烧加来,大败无敌舰队,拉开了西班牙帝国衰落的序幕。当年的西班牙,殖民地遍布全球,曾号称“日不落帝国”。然而正是从伊丽莎白时代开始,一个“日不落帝国”开始衰退,另一个更加强盛的“日不落帝国”冉冉升起。作为一个女人,伊丽莎白孤独一生,应当说是不幸的。但作为一代女王,她开创了英国大陆均势原则的基本国策,最大限度发挥女性优势,摸索出了一套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职场关系学”,无论对于国家崛起还是个人成长,虽然不可能照搬,但也有足够的借鉴意义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人的恋爱方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