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平台的全球化发展对达托机器人平台有哪些(DRB)有何影响?


<被访者> James Katz教授
<翻译> 杨虹艳、杨颖
摘要&关键词
伴随可移动设备的广泛推广,社交媒体及其应用日益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际沟通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它的迅速发展与革新,不仅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形成并丰富了一种社会文化形态,甚至深刻影响了一个国家的政治运作模式与公民政治参与的可能性。除此以外,移动媒体及社交媒体的普遍使用,还塑造了包括视觉传播在内的各种传播活动中的个人身份认知,带来了用户群体间的代际差异与使用鸿沟等问题。2017年9月,美国知名新兴媒体研究专家James Katz教授受邀访问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就以上话题阐述观点与见解。
关键词:社交媒体;公民新闻;政治制度;数字鸿沟;自拍
被访者简介
James Katz教授现任美国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传播学院新兴媒体研究部门主任。在此之前,他曾在美国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任教,并享有该校最高教职荣誉。他的研究兴趣涉及社交媒体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新兴媒体包括移动媒体的社会影响、视觉传播的兴起与发展、自动化和虚拟现实穿戴设备等方面。Katz教授目前已发表70多篇同行评议的学术文章,出版著作The Social Media President; Magic in the Air: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Life; Social Consequences of Internet Use: Access, Involvement, Expression; Handbook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Studies等,拥有两项专利。他现任国际上多家顶级学术期刊编委,获得过美国社会学学会2011年Ogburn学术生涯成就奖等诸多荣誉。除在学术界颇有建树外,Katz教授还曾在美国参议院及听证会、贝尔通信公司研究专利部工作,拥有丰富的业界经验。
2017年9月18日,应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金兼斌教授邀请,Katz教授访问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并举办讲座。讲座中,金兼斌教授与Katz教授围绕“社交媒体影响社会和政治运作的方式和逻辑”这一主题展开对谈。对谈结束后,现场观众就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向Katz教授提问。以下为对谈及问答环节的全部内容。

学术表达与概念辨析
问:首先和您探讨一下“新兴媒体”(Emerging media)的表述。中国学术界现在常用的表述是“新媒体”,英文为newmedia,在您的著作中您更多地使用“新兴媒体”,即emerging media,相比较而言,这样的表述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答:谢谢您的问题,您问我为什么选用“emerging”而不是“new”,原因有如下几个:其一,当我受波士顿大学邀请就职,负责他们这一项目时,他们已经使用新兴媒体(emerging media)这样的表述了。我当时想应该会有一个比新兴媒体这个术语更加合适的表达,但想来想去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我请教了一位品牌专家,可是我们思前想后,也没有找到能替代“emerging”这个词的更好的表述。相较于“new”,“emerging”的确有一些优势。为什么这么说呢?譬如,20世纪50年代我们所谓的新景象或者新事物,到了2000年就不可能是新的了,而是变旧了。事实上,现在人们谈论的不是新媒体,而是媒体和旧媒体。所以,并不存在什么(永恒的)新媒体。其二,“emerging”含有不断更新、不断变化、不断改变的意思,我非常喜欢这种内涵,所以我想没有其他更好的替代说法。其三,这样的表述使我们可以研究媒介和其他技术,例如电信业。中国电信业在运行方面经历了很大的变革。一些学生包括我的学生,在以它作研究对象,研究社会如何变革时,可以将其囊括在新兴媒体的范畴内。另外,我今天把google眼镜带来了,它还处于试验阶段,算不上大规模的成功。它尚未运用到专门的如手术、机械等领域中,社交应用snapchat现在研发了新款,我认为它们最终都会成功。再如,过去多年来,人们不喜欢开视频会议进行视频对话,他们觉得这是令人不安的,但如果你总是这么想,就永远不会成功。当然,如果大家对这个概念有更好的表述,我非常愿意聆听。

公民新闻与新闻真实
问:您在2011年发表的文章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s on Social Networking and Citizen Journalism Challenges to Traditional Newspaper(《传播学视域下社交网络和公民新闻对传统报纸的挑战》)中,论断公民新闻和社交媒体的出现将对媒介产业和当代政治产生巨大影响。根据您目前的观察,所谓的“公民新闻”是否真的改变了现有的新闻实践和人们的新闻消费行为?您认为在像中国这样的社会中,存在哪些可能显著影响公民新闻充分发挥其潜力的障碍和因素?
答:我认为,从非正式的意义上看,公民新闻对美国人的生活影响巨大。这么说是基于市民(采用新兴媒体)记录各种社会行为的形式,这些行为通常包括警察逮捕、开枪及干预事务等。这些录像对社会运动(如白人和黑人之间的冲突)的减少和监管有利,这取决于人们看到由公民生产的新闻片段之后的行动力,我认为这种积极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另一个效果,也是令我很惊讶的效果,是正在出现的整合现象。十年前,当我们开始关注到微博时,曾有很多有着高质量读者群的微博。这些读者群渐渐地从当时那些微博转移到数量越来越少,但读者越来越多的微博中。对此,我们有许多理论是关于媒介(对社会的)影响的,其中之一就是我们所说的长尾效应。一端是数量庞大的、具有众多读者群的微博;另一端是快速增长的,(微博数量)越来越少,(而读者数量却)越来越多的微博,甚至还有减弱延长尾巴的趋势。我认为现在的公民新闻还处在中间位置,还不发达,要跟随互联网的领导思维。更广泛而言,互联网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它一方面允许许多小本经营、小规模运营的存在;但另一方面也培育了强大得多的商业,如阿里巴巴。互联网允许它们继续成长,几乎涵盖了所有事物。所以我认为公民新闻的生产大致会有这样两种。
最后一个维度是,对于不断增加的本土事件,人们恐怕不总是那么感兴趣。所以就公民新闻在中国的影响而言,你们会发现有更多机会让公民对本地形势进行探索,那些需要纠正的事情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我对中国的情况不是那么了解,不确定这是否正在发生,但至少这样的操作技术是已经具备了。那么,现在是否已经建立监管制度对公民新闻发放许可?公民新闻的消费注意力何在?个人在进行公民新闻报道时会遇到哪些难题?这就是我对公民新闻的界定。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因为提升我们各地人民生活质量的良机就在眼前,我们发现,每个人都希望看到一些改变,尽管可能什么都没发生。我所说的是一个前景,而不是对当前形势的分析。
问:以前我们很依赖官方消息源,最近几年社交媒体兴起并迅速传播,两者提供的信息有时候存在差异。例如,对于车祸等悲剧,官方消息可能说有一百人死亡,而社交媒体上,有人发布照片说有两百多人死亡。所以我想知道,在当下公民新闻兴盛的情况下,社交媒体用户是否有办法知道到底什么才是真实的信息?
答:这个问题关乎“假新闻”和“真消息”,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可信的?这是一个永远存在的问题,因为作为非当事人,你并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真实的,你必须依赖别人提供信息。从媒体的角度来说,事实像是一场交易。你必须依靠另一个人获取信息,另一个人再依靠下一个。在这个程度上,无论你相信与否,他们会被认为是在持续给你提供好的信息,直到他们停止这样做。一旦政府缺乏信任,他们会被认为是在向公众撒谎,这很难掩盖。社交媒体可能会阻止政府说假话,但无论如何必须得有底线。一边,政府一直说他们说的都是实话;另一边,社交媒体说政府在说谎,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斗争,答案获取也不简单。这有点像科学研究,涉及科学的问题你需要确认,需要可靠性,需要可重复的多渠道验证,才能保证获得一幅真实的图景。

社交媒体与美国政治
问:您在2013年出版了The Social Media President:Barack Obama and the Politics of Citizen Engagement(《社交媒体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和公民参与的政治》)一书,那是基于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如今已过去八年多了,当我们关注特朗普竞选时,我们也可以称他为“社交媒体总统”。和奥巴马相比,特朗普身上是否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答:选举结果出来之前,美国很少有人认为特朗普会赢,我本人也没想到。我认为他赢得选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交媒体尤其是Twitter的使用。奥巴马之前也经常使用Twitter、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媒体不间断地发布各种信息,例如他为美国民众做了什么、为什么说在野党是不好的等。他很善于运用这些,由此引发人们广泛的议论和讨论。而特朗普使用Twitter发布内容的方式很不一样。他用Twitter哗众取宠,震惊甚至惊吓大众,干扰人们对话题的思考。作为领导者,这种社交媒体私人使用方法是非常“不总统”的。过去,如果政治领袖说了一些什么不得体或不合时宜的话,他们需要马上将它收回或者删除。但由于性格使然,特朗普的做法很过火,非常令人震惊,这使他在人们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有人支持他?有人会认为是意识形态的原因,当然这很重要,但还有另外的原因。这就是,你越出名,人们越有可能会选你。这不是我们理想的民主,不是我们理想的选举,不是选举的真谛,很可悲,这是人类大脑反应及心理特点。你听到某事越多,你越可能投它的票,这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你有可能是想选特朗普的对手希拉里·克林顿,可是你十天内每天听到特朗普的次数超过3000次,你就有可能会选特朗普,反之亦然。我刚才说的是不执着效忠任何人物的民众,他们的选举行为具有前述的特性。此外,社交媒体在选举中为特朗普和他的想法做了数以亿计的广告,希拉里则没有。据说希拉里为选举花费了上亿美元,她是民主党不可阻挡的候选人。当然她也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物,人们经常说这两个候选人他们都不喜欢。不过要记住,希拉里最后是赢得了普选,她得到的票数比特朗普多。但根据美国的选举机制,特朗普得到了选举人团的支持。这是一种保障小州选举权益的机制,如果你们注意到美国的全名“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表述的是联合的州,而不是联合的人,你就会明白是不同的州(而不是人)联合在一起构成了美国。根据美国宪法,州是非常有力的一个政治体系组成部分。
问:我的问题是有关美国的选举人团制度。我曾看过一个视频,希拉里·克林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选举人团制度应该被淘汰,因为在过去,技术无法保障一人一票,但现在可以实现,那为什么还要坚持这一制度?您认为新媒体、社交媒体及新技术会改变美国的政治制度吗?
答:基于美国宪法的美国政体的运作以规范和规则为基础,防止疯狂的人在街上乱跑、焚烧或摧毁东西。美国的开国先驱们研读罗马、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历史,他们发现人民的巨大情绪在被释放时非常可怕,因此有必要制定一套制度保卫道德规范,防止多数人暴力。他们做了很多决定,并花了数月时间探讨出最佳方案。我认为,选举人团制度堪称天才之作。例如,如果农村和城市人口数量差不多,城市人民代表其他人进行投票的话,那农村地区将会被拖累。尽管有机会选择一种方式取代选举人团制度,但我认为坚持这一制度是正确的做法。此外,政治参与者了解选举人团制度,他们需要举行实地的竞选活动。我认为,如果变革能使他们赢得胜利,失败者将会大力推崇变革。很少见到赢家抱怨规则,而允许其他人获胜。这对希拉里而言也一样,其实人性本就如此。由特朗普的胜选可以看出,社交媒体同样潜藏着深远的危险,因为它能够制造并传播令人难以置信的谣言。2016年的总统大选引发了诸多关注,其中也有传言关乎俄罗斯对选举的干预,尽管现在一般的看法是,那些因素没有产生太大影响。如果使用电子投票方式的话,病毒将有可能入侵各个环节。这让我想到了ATM存取款机,有些人建造假冒的ATM机,把卡插进去并取出来钱,并说如果卡丢了,他们会与你联系。40年后,我预言社交媒体投票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今,报纸、电视、广播走向衰落,我相信,当社交媒体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时候,我们会找到好的办法。
问:Katz教授,我从您的著作中了解学习到一些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观念和理论。我的问题与您在《社交媒体总统》一书中提出的观点有关。我基本上完全同意您所说的,社交媒体在总统竞选中发挥了突破性作用。但我认为它在动员或组织公共协商方面实际上是无效的,即保持公众对社会公共议题的思考、批判和讨论方面。我认为这是一个基于话语过程、人际沟通和信息处理的一个很好的论点。忙于社会事务和协商的人可能会认为这项工作很费时且需要密集讨论,因此人际沟通受到限制,这也是社交媒体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杨国斌教授曾经用三个词来形容中国的社交媒体版图,即轻(低成本利润,lightness)、失控(wildness)和矛盾(ambivalence)。我个人认为这些词汇很好地描述了当今中国甚至世界的情况。如果政治领袖无法像预期的那样领导和劝说公众而是极具破坏性和颠覆性,那么下一步我们的路在何方?在这个社交媒体时代,人们有没有可能根本不参与如此严肃深度的协商呢?
答:您担心社交媒体是否难以深入推动政策协商。我在研究中发现,美国几任总统包括前任总统奥巴马在任期间经常使用社交媒体。当然也还没有达成任何共识让我改变我的结论,即社交媒体不利于公共协商。那么,问题转变为,到底什么才有利于协商。我举一个新英格兰地区的例子,大约在250年到300年前,这里是首批开创当地协商的地方之一,权力被下放,最终便利美国革命反对集权。但是社会上很少出现整日探讨事务的知情公民,危险使之非常罕见,其中的原因还有很多。为了找到理想的解决方案,人们不断地辩论、开会、发表文章和声明。现如今,人们在社交媒体如Facebook上争论。然而,这种参与也让人回避,原因之一是很难将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完全分开。正如希拉里在竞选失败后,认为选举人团制度是个坏主意。我推测,如果反过来,她可能就不会这样说,即使她不是总统,她也不会反对选举人团制度,当然这不太可能。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很多哲学家已经意识到,即你如何做决定?有一些哲学家可能建议不需要人们去协商审议。我认为从历史上来看,这种建议并不好。美国宪法基于个人不能为自己谋利的原则,无论是反对或追求什么,人们都需要将自己的利益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就是分权与制衡的天才之处。最高法院负责司法,国会负责制定法律,总统负责执行,通过相互制衡来推出好的政策。现在特别是在学术界看来,完美的理想的政策很难实现,但我认为,不丢失希望和梦想,通过临时的理想主义结合实用主义,着眼于现实,是我们一步一步实现目标的最佳方式。

文化认知与社会形态
问:在您关于自拍的研究中,您认为“自拍作为一种对话,构成了当代文化中视觉传播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在您看来,自拍只是社交媒体时代的一种自恋表现,还是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意涵?您觉得像自拍以及在微信上发朋友圈等行为,将如何影响人们对个人社会身份的认知及其与社会的互动方式?
答:五十年前,人们愿意的话,可以用当时的相机来自拍,但人们几乎不曾这样做。原因是什么呢?我们现在有非常好的镜头、非常精致的相机可以进行自拍,现在人们还可以在社交媒体上使用语音发布内容。这些都和个人有关,通过视频获取人脸,这很特别。可视化组件是很有趣的,更不用说可以自己操作了。人们当然喜欢把自己置身于令人兴奋的场景中,譬如,“我现在在长城”“我现在在故宫”,诸如此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在个人交流活动中能力强大,尤其是用眼睛。我们的大脑在同一个距离里更容易辨别眼睛。也就是说,我们喜欢看人的眼睛和脸并做出辨别。从某种程度上说,自拍是一种强调个人多面的技术。我刚才谈到人们在某种场景里拍照,这就是将你个人放在一个产生信用的情境中。自拍证明了你要去参加一场大活动,你和一群人玩得很开心,这就是你的生活。我在研究中发现,如果你正在和一个人交往,自拍可能会使你们的关系变得糟糕。自拍后,你可能会变得自恋,看着自己的美照,你会觉得自己很好,在收获了很多点赞以及赞美的评论后,你的自我感觉也会非常好。这时,当你的伴侣让你做煮饭、收拾房间这类的家务事时,你就会不屑一顾。这是我们发现的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如果你和伴侣两个人在一起自拍,你们的关系则会随着时间愈加巩固。现在的技术使我们可以成为“国王”“上帝”或者非常有能力的人,使我们可以完成百年前人们无法做到的事。
问:一般而言,媒体使用造成的社会影响,可能会为更多的人赋权,或使他们有更多机会改善生活品质和职业发展路径,但也可能使人们沉浸在娱乐之中,以至于产生不利于职业发展的负面结果。就您对美国年轻一代的观察,哪个趋势占主导?
答:我自己正在上高中的孩子,他们上网主要是玩游戏。在上学前花几个小时玩游戏,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有害的。我先谈谈中国的社交媒体使用情况,然后再说美国的情况。根据我的统计,今年(2017年,编者注)上半年,中国人在社交媒体上花了398亿个小时。结构工程师曾经帮我计算过,在埃及建造一座金字塔所需的劳动力,以及398亿小时可以建造多少座金字塔。假设算进去每个使用社交媒体的中国人,结果是可以建109座金字塔,当然我无意真的这么去做。人们通过社交媒体可以接触新事物、新想法等。现在在美国,人们除了花时间玩游戏、看电视剧外,应该做些真正有益的事,例如收看网络教育视频、登陆免费教育站点等。人们至少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到一些东西,提升所谓的软实力。我知道相比较娱乐片,没有太多的免费教育资源。总的来说,这是人们真正应该选择的,而不是那些不好的资源或可恶的谣言。可能最好的做法是把资源上传到网上,人们再下载。
问:随着移动传播日益成为主流,曼纽尔·卡斯特尔(Manuel Castells)提出的“网络社会”已呈现出另一新维度,即移动的网络社会,这是您在Handbook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Studies(《移动传播研究手册》)中提出的概念。您能否向我们解释一下这个概念?尤其是与Castells曾经提出的“网络社会”概念相比,这个概念有何独特之处?
答:我从Manuel Castells的著作里受到了很多启发,读他的书让我很享受,他对我的著作也颇有贡献。一方面,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移动化了,也就是说,地点不再成为限制人们获得信息和技术的因素。对于正在出现的移动商业、移动传播,我们都觉得很好。不过,这让我想起了一个需要追溯的问题,即自拍作为一种对话和交流方式,也就是说,图片被用作传递各种不同的声音。现在,在某些场合中,我们只是通过发送图片进行交流,以此取代用语言来评价“你这张照片很好看”的表达。我们自己先发送一张图片,而对方则也用图片来回答。这是基于我们在美国的研究,我们有整场交流都是用发送图片来进行的,这表明图片蕴含着丰富内涵和交流能力。
回到移动社会这个话题,我认为我们忽视了很多新出现的具有创意的东西。我们都不够重视图片装饰的重要性。例如,Snapchat(阅后即焚)是美国Snapchat公司推出的一款照片分享应用,用户发送的图片会在发送十秒后自动消失。这个公司致力于这个领域,基本想法是人为制造稀缺。我再举一个例子,George Larenstein在我们大学进行了一项研究,他准备了20部会在一个月后消失的影片,20部可供人们永久保存的影片。有多少人观看了那些可以永久保存的影片?几乎没有!那些会在一个月后消失的影片,人们几乎全部都看了。也就是说,那些会消失或者容易失去的东西,是人们最容易被激发去消费的,不论是电影还是图片。虽然我认为是这样,但是我忽视了它的市场潜力。
现在我们讨论另一种正在兴起的技术——虚拟现实。当人们戴上某样东西,譬如人脸识别设备,我们就可以知道他从哪里来,他的GPA成绩等。不管是否成功,我们会对他有所了解。Manuel Castells和我都关注隐私的内涵。当前,例如在中国上海,我知道一些人横穿马路(当然这是不被允许的),照片会被拍下来予以公开批评。
在美国,人们之前觉得要特别小心在Facebook上发布信息,比如你最好不要发布醉酒的照片,因为这有可能让你找不到工作。但现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呈现出相反的势头。如果你在Facebook或其他社交网站上发了喝酒或者喝醉的照片,人们或许觉得没问题。而另一方面,如果你不用Facebook,人们则会有所怀疑。例如,在波士顿的法国领事馆,一位科学家谈到他想要在波士顿租房,但是房东查看Facebook后没有找到他。房东说,我不能把房子租给你,你可能是个骗子,因为我没有在Facebook上看到你过去的轨迹。这人说,那我开一个账号吧;可房东说,现在已经太迟了,我现在知道你有可能是个骗子。事实上这人是和法国领事(外交官)一起去的,但由于没有使用过社交应用,他居然租不了公寓。

技术属性与人机关系
问:您在著作中曾提到过“机器精神理论”(Apparatgeist theory),或者说机器具有独立精神和感情的可能性。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曾有过著名的论断“媒介是人的延伸”。现今人工智能的发展,尤其是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嵌入,是否会导致我们与媒介之间的关系范式发生变化,即在人与媒介间形成一种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
答:我们在脑海里创造了机器具有的精神,我认为最好的一个例子就是在伊拉克的美国士兵。IED(简易爆炸装置)导致了许多伤亡,为了减少人的伤亡,美军投放了很多小机器人(小狗)解除IED装备,去保卫士兵们的性命。但有一个例子是,当这些机器人出去执行任务解除IED时,敌军对他们展开疯狂扫描,一位士兵因此奋不顾身冲到战火中营救这些机器人,使他们免受敌军摧毁。也就是说,他非常在乎这些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被造出来是为了挽救士兵们的生命,而他却为了这些机器人愿意牺牲自己。这在逻辑上是说不过去的,但从情感上,我们可以理解。日本有一款人工智能管家产品(随即Katz教授播放了产品视频),现在我们在Facebook等社交媒体上也有自动回复、标准回复的一些功能,这是技术发展的一个大方向,关键在于人们想要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问:关于刚才我们观看的人工智能管家的视频,我想知道,这种技术长远来看是否会对使用它的人产生负面的心理影响,例如使用户的社交能力退化?
答:有一点是,即便人们知道有一些信息是错误的,他们也有可能选择去相信它们是真实的。如果视频中那个人认为这个程序是真人,那么它就会被认为和人类一样有情感,可以帮助人们料理生活。这其实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人们对机器人的创造由来了如指掌。事实上,如果老年人拥有这些可爱的玩具陪伴,例如会移动的机器狗与他们互动,这是非常合适的,他们也会越来越依赖它们,甚至甚于自己的孩子。比起人,我们更容易将一个机器人伙伴留在身边,做一些辅助工作,例如帮我们取袜子,如果我们不喜欢正在播的电影,就帮我们关掉它。机器人的存在,还会让我们免于与外界的冲突。事实上,与外界打交道使我们有机会去审视自己,为自己设清界限,以至于不会疯掉,在社会学家看来也是如此。从周围的人那里获取反馈,让我们明白自己是谁,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自大。这也是社交媒体如此重要的原因,我们喜欢他人对我们的情感、想法和处境的反馈和回应。作为社会动物,我们喜欢与他人交流,这也是我们胜于其他动物的原因。
问:我们每天都在谈论大数据,但是当我们使用社交媒体时,我们发现数据并不总是那么友善。例如,我们很可能被社交媒体或其他平台上的数据所欺骗或影响,有时候,我们甚至会发现我们无法处理或理解数据。请问您如何看待人与数据之间的关系?在数据时代或未来,数据的主要价值是什么?
答:数据是抽象的,没有任何物质实体。正如在人类出现之前,也没有“温度”这一概念,在有摄氏度之前,也没有摄氏度的范围值,所以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抽象。问题集中在:(1)谁在收集数据;(2)为什么要收集数据;(3)谁知晓数据收集这一行为;(4)谁主导了数据,有什么目的,在被销毁之前数据会留存多长时间。在欧洲,有一个很流行的说法,叫“互联网会遗忘”。如果你做出了些不道德的事,例如毁坏雕像,你的这一举动将被记录下来,通过谷歌便可以检索到。欧洲人会说每个人都有权获得第二次机会,网上的这些信息会妨碍一个人找到好工作,这太不公平。还有很多原因,会致使这些数据被公开。你可以想象一个人深陷其中是多么痛苦。如果你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过不真实的信息,发表过反政府言论或者辱骂过别人,即便一段时间以后,你已经完全改正过来,这些数据还有可能被收集起来用于针对你。此外,数据也可能有相反的用途,所以有必要设定一些规则来保护个人权益以及维护社会稳定,那么由谁来设定?这又是一个非常棘手却需要被提出的问题。

公众接受与数字鸿沟
问:您在Social Consequences of Internet Use:Access,Involvement,and Interaction(《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影响:上网、参与和互动》)一书中提到,阻碍美国居民接触互联网技术的主要是心理和文化因素,而并非结构性和技术性因素。我对此的理解是,数字鸿沟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使用鸿沟”取代所谓的“获取不平等”成为主要问题。考虑到新兴媒体的赋权潜力,您能否根据西方国家如美国的经验,为解决互联网渗透率相当高的国家(如中国)的数字鸿沟问题提出建议?
答:有趣的是,关注数字鸿沟的人,可能是那些对数字鸿沟不太熟悉的人。在美国,关于政治上活跃的人利用互联网做什么,有一个理想化的愿景。尽管有很多例外,我愿意谈谈一个普遍的现象。一般来说,低学历的互联网使用者在政治上容易被煽动,他们可能追求一种比官方更符合利益的方式。这是数字鸿沟关注的一个强有力的趋势。关注互联网和相关技术的人,可能会看一些无意义的娱乐节目,例如将馅饼扔在别人脸上。我关注的是,谁将真正服务于政治活跃阶级的利益或被互联网连接的人群的利益。当然,互联网访问曾被认为是属于有特权的人,现在它被认为很平常。我认为,未来通过互联网访问信息资源将很容易,每个人都可以接触到。无论人们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富裕还是贫穷,健康还是身患残疾,没有理由不向他们提供技术,关键是他们利用技术来做些什么。我想起在美国做过的一项研究,当孩子们接触到互联网时,他们不是去学习几何、数学或语言,而是去玩游戏。当然玩游戏没有什么问题,只是相比较网上娱乐,需要有更具吸引力的东西。另一项在斯堪的纳维亚开展的分组研究显示,无法接触互联网的学生比接触互联网的学生学习成绩更好,原因可能是他们不会被网上娱乐分心。我认为,使用互联网有很多好处,每个人都应该有权访问,但网络上的一些资源致使用户被煽动。当人们观看娱乐节目时,他们会非常高兴,但如果他们被要求观看政治内容,他们可能就没有那么高兴。创造一些令人满足的内容,将是网络可获取的目的之一,而并不仅仅是一些没有特别意义的娱乐。
问:您的研究比较关注青年一代和儿童是如何使用社交应用的,而我个人比较关心老年人的情况。在中国,长辈们也会使用社交应用,相比较年轻人,他们更关注健康信息,尽管一些信息被证实是谣言,或者说是完全错误的。我比较担心的是,两辈人很难就从社交媒体上获取和关注的内容进行沟通,请问在美国情况是否相同?
答:在我看来,中国中老年人的社交媒体使用能力比美国的要高,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社交应用程序更直观、更易于使用。因为不太了解信息来源于何处,他们确实非常容易轻信谣言。我觉得应该开通一些公众教育渠道,为他们解答疑惑,他们的孩子和所在社区的负责人,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与他们共享信息。在美国,就有一些人专门从事谣言澄清工作。例如,如果有人说,服用抗生素对你的身体有好处,你应该每天都吃(显然我们知道这是错误的),那么会有人去检测这条消息的真实性并作出回应,比如让你观看一个短视频去了解实情。事实上,很多长辈从他们孩子那里学习使用社交媒体。我了解到,美国16岁以下的青少年中,有16%会给父母设置“地理陷阱”,就是说他们知道父母身在何处。曾有一个笑话是,孩子的父母发现他们的车钥匙被偷走,孩子们随时可以了解父母在何处,于是偷偷地请他们的朋友来家里玩、喝酒,当他们看到父母在回来的路上时,他们迅速把朋友送走,并把垃圾清理干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八月中旬啦,想必有很多同学已经着手整理专题了,不知道大家做的还顺利吗?记得小编自己做专题的时候,处处碰壁,做了很多无用功,也浪费了不少宝贵的复习时间,那时候就想,如果有人把做好的专题送给我就好了。但想法可以偷懒,行动可不能偷懒。专题,还是那句话,必须得自己做。那自己梳理专题应该怎样做呢?当然是看大佬们在关注什么啦!上知网一逛,就发现陈力丹老师、喻国明老师已经为我们指好了方向,马新观、媒介融合、算法等专题呼之欲出。所以,根据大佬们今年上半年的论文,小编为大家整理出了这十大专题:分别是马新观、媒介融合、短视频、人工智能、VR、新型主流媒体、算法、银发数字鸿沟、国际传播和舆论。纯干货,可即食。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真题导航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论述题,北京大学334,2019)2.你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什么?(简答题,郑州大学334,2020)3.如何理解马新观,如何继承和发扬马新观(论述题,南航440,2020)4.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辩证法,坚持对立统一原则对新闻工作者做出了哪些要求。(论述题,新疆大学440,2020)0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形成的关于新闻的看法,马克思主义新闻认识论、新闻价值论、新闻方法论的统一观念,从根本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广义)的本质是什么、应该是什么、应该如何做新闻"的系统看法。0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国家领导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1)明确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属性、定位、工作宗旨。总书记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2)明确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3)明确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真实性原则。(4)强调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03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挑战(核心知识点)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产生了结构性的变革力量,原有的社会传播格局被打破,新的传播生态逐渐成长,新的传播现象和传播业态层出不穷,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更为复杂的形势与挑战。(1)真实性要求与虚假信息泛滥之间的冲突在新的技术背景下,网络媒介大容量、高速度、超文本、互动性、多媒体的特点,使得它在揭示新闻事实的真相过程中具有传统媒体无法相比的优势。但与此同时,网络传播技术的自由性,不可避免地导致互联网空间中谣言与假新闻肆意蔓延,在所谓“注意力经济”的导向下,使得部分网络新闻盲目追求猎奇、吸引眼球,丧失职业操守。(2)舆论阵地要求与新传播格局之间的冲突大众传播时代,传播媒介在新闻信息传递中处于主导地位,通过对信息的筛选和过滤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而受众更倾向于被动地接受新闻信息。网络媒介的出现则为民众扩散自己的声音提供了一种共享的、即时的沟通平台,形成平行网络化的信息互动呈现格局,使得每个人都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传播权力在新场域从权威向大众进行让渡,带来了整个传播格局的巨大变化。(3)人民性要求与商业逻辑之间的冲突新媒体时代开放交互的网络平台创造出了多元化的公共讨论场域,为人民诉求的表达提供了更多途径,但在商业逻辑的支配下,互联网对于技术门槛的限制使得每个个体获取信息、表达意见的机会并不均等,拥有绝大部分信息资源的一方可以垄断舆论甚至迷惑大众,网络信息的传递和意见的表达却要受到技术和资金的制约,使得民众的参与感和创造性受到压制。04.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和发展(核心知识点)(1)创新话语表达体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其生命线就在于坚持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在新媒介技术发展迅速的当下,新闻工作者仍然要做好“喉舌”工作,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2)创新新闻报道方式,维护受众主体地位作为党的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新闻媒体必须始终意识到自己承担着联络人民、动员人民的重要责任,在不断实践中挖掘人民群众的利益关切,给予他们发声的机会,并培养他们发声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3)推动理论创新,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来都不是封闭保守的,根据新的时代特点不断调整具体要求是其作为一个科学理论体系的题中之义。除了总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考点,从丹爷的论文也可以看出,《新莱茵报》、列宁的《火星报》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所以,大家可以按照前文知识点梳理的框架,一一整理这两份报纸的考点哦~二、媒介融合真题导航1.从国家高度论述媒体融合对国家的战略意义(山西大学,论述题,2021)2.如何进行媒介深度融合(论述,南昌大学440,2021)3.我国传统媒体深度融合的基本原则和举措。(简答题,清华大学,618,2021)4.为推进媒体融合,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做了什么建设和哪些工作(湖南大学,论述题,2021)01.媒介融合是什么?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教授普尔提出,指的是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广义的媒介融合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媒体融合是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一种媒介发展理念,是在互联网迅猛发展基础上的传统媒体的有机整合。02.媒介融合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在此,我们借鉴黄楚新老师发表在《人民论坛》上的论文《当前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特点、问题及趋势》媒体融合发展现状与热点聚焦(1)由上至下打通融合各个关节,县级融媒发展瞩目(2)存量市场引发内容深度竞争,融媒产品持续创新(3)平台聚合互动激发融合活力,平台服务属性日显(4)智能交互引领内容生产升级,高新技术日益普惠(5)创新经营模式拓展生存空间,跨界融合普遍开展(6)监管强化整肃网络传播环境,良性生态持续生成媒体融合问题分析与传播影响(1)体制机制束缚仍在,持续变现路径待探索(2)媒体分发平台过剩,入驻平台自主程度低(3)短视频囿于娱乐向,自媒体劣币驱逐良币(4)融合水平差异明显,县级融媒发展盲目化对策建议与态势展望(1)加速资源合并整合,深化体制改革(2)追踪用户需求变化,重视长尾需求(3)发力内容优势深耕,拓展技术应用(4)完善内容产业链条,消弭产业边界(5)监管完善自律增强,完善评价体系03.推动媒体融合的三个关键性问题(1)媒体融合应该以非内容、跨行业要素的连接整合为其发展的主流融合模式(2)未来媒体的发展必须基于开放性范式才能将互联网技术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为我所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引领潮流的主流媒体(3)未来专业媒体的功能和价值凝聚的重点应 从直接的内容生产转型为内容生产提供数据与技术的支持者,新技术、新功能、新形式与新空间的开拓者以及从全社会的高度上为传播的总体平衡提供支持的保驾护航者。(喻国明 2021)三、短视频真题导航1.短视频(名词解释,郑州大学440.2020;名词解释,中央民族大学,334,2021;名词解释,上海大学,847,2021)2.简述网络短视频的类型和特点(简答题,暨南大学707,2019)3.短视频传播的特点是什么(简答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334,2020;论述题,西南大学629,2020)4.短视频平台发展的现状(简答,南大334,2021)01.短视频是什么?SocialBeta网站对短视频的定义是“短视频是一种视频长度以秒计数,主要依托于移动智能终端实现快速拍摄与美化编辑,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实时分享和无缝对接 的一种新型视频形式。”它融合了 文字、语言和视频,可以更加直观、立体地满足用户 的表达、沟通需求,满足人们展示与分享的诉求。02.短视频行业的机遇和挑战并存(1)短视频平台的“底层化”和直播业态的“标配化”随着“5G+AI”时代的到来,短视频越来越凸显出“底层性”特点。“底层性”不仅体现为用户规模的普及化,也表现在内容创作的全民化,很多网民使用短视频和剪映等衍生工具能轻松拍摄并剪辑 出优质的视频内容,“拍个抖音”的行为已成为网民的日常生活习惯。“5G+AI”技术发展的趋势将进一步推动短视频与直播的融合发展,直播将成为短视频平台的标配 和“承重墙”。有数据显示,短视频平台上直播用户的消费能力要高于非直播用户,而5G网络环境下直播所拥有的更广泛应用将拉动平台业务和 信息消费迎来新的增长。(2)短视频面临用户时长争夺、终端形态变化和业务纵深化的挑战随着5G网络商用化的成熟,中长视频播放卡顿、大流量资费偏高等问题有望得到解决,中长 视频的潜力将因此而得到更大程度的释放,长视频将成为新业务的“风口”,长短视频原有的用户时长争夺态势可能出现新的转折。同时,智能终端出现的新变化将对未来短视频业务的展现方式、使用习惯和核心功能等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平台需要根据新的变化提供与终端相匹配的高质量内容和服务。在 5G 商用的中长期和万物互联的环境下,短视频还会面临从“注意力争夺”转变为“纵向深化产业链价值”的挑战。这个挑战,需要平台能提升垂直技术与服务能力,深度满足特定领域的特定需求,并基于内容和数据优势提供体系化的深度信息和服务。03.短视频存在的问题(1)用户过度异化梅尔文.德弗勒曾经把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高级趣味内容、低级趣味内容、无争议内容,其中传播面最广的为低级趣味内容,用户在泛化的娱乐内容中被即时满足“涵化”成为单向度娱乐的用户,丧失理性思考的能力。(2)内容良莠不齐抖音上的内容多数是属于UGC的范畴,即用户生产内容,由于用户本身的资金能力有限加上缺乏专业素养,虽有部分优秀内容,但多数内容称为“工业废水”。(3)盈利模式不成熟互联网时代下的粉丝经济虽然打破二次售卖模式的局限,通过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来打赏变现,但是用户的注意力依然是争夺的资源。根据施拉姆的媒介或然率公式,用户在观赏视频时付出的努力是较少的,因此用户粘性不强,容易流失,盈利模式也亟待转型,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04.破解之策(how)(1)短视频商业模式的再创新流量转化方式的单一是短视频商业模式探索的一个天花板,一直遵循“内容的生产——流量的收割——流量的转化“这个原则。面对资金等问题短视频流量转化要遵循三板斧原则:平台分成、电商、做广告,真正赢得市场与利润。(2)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在美拍的原创视频榜单中,papi酱今年1月份还能排到第2名,但6月份已经下降到第35名。模式的固定使papi酱的吸引力逐渐降低,进而造成了流量留存的困难。而短视频平台必须垂直深耕,打通平台精品内容,用有趣、有质量、有价值的内容吸引用户。(3)走向社交化的新方向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短视频的迅速爆发显示了社交媒体已经从文字——图文,来到了视频社交时代。短视频基于关系的视频社交,无论对于用户的内容消费还是作为社交载体都体现出了更强的生命力,从更长时间来看,视频社交也将是用户更为青睐的社交形式,可以说走向视频社交的时代已经到来了。四、人工智能真题导航1.请简述智能媒体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简答题,上海大学,874,2021)2.请谈谈你对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关系的看法(论述,厦门大学440,2021)3.人工智能对网络传播的影响(简答,华中科技大学334,2021)4.人工智能对传媒业的影响。(论述题,上海大学,334,2021)01人工智能的定义与特点尼尔逊教授对人工智能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人工智能是关于知识的学科――怎样表示知识以及怎样获得知识并使用知识的科学。”而另一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温斯顿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其特点有万物皆媒:过去的媒体是以人为主导的媒体,而未来,机器及各种智能物体都有媒体化可能。人机合一:智能化机器、智能物体将与人的智能融合,共同作用,构建新的媒体业务模式。自我进化:人机合一的媒介具有自我进化的能力,机器洞察人心的能力、人对机器的驾驭能力互为推进。02.人工智能给新闻媒体带来的变化或影响生产端:迈进自动化门槛,带来新的传播速度。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生产主要依靠专业机构和新闻记者(PGC)。进入互联网时代,新闻生产不再是职业媒体人的专属,受众也开始自主或众包生产内容(UGC)。人工智能时代,随着机器计算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新闻生产实现的一个新突破则是“机器人写新闻”(CGC)。所谓“机器人写新闻”,实际上是一套程序算法,通过垂直领域开放平台的接口或平台授权,机器人可以快速抓取、生成、发布和推送资讯。尤其在证券交易、体育赛事、地震信息等方面,机构网站提供信息接口,机器就可快速抓取而后生成并推送新闻。分发端:形成新的分发机制,打造个性化阅读。智能分发和个性化推荐是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内容分发环节的变革。过去,无论是报纸版面还是门户首页,主要由编辑根据新闻价值和媒体定位来筛选稿件,考虑的是大众的普遍需求,而非用户的个体兴趣。如今,越来越多的媒体平台开始采纳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兴趣推荐”模式,即基于用户阅读新闻的倾向性和个性偏好,通过算法为不同的用户推送和呈现他们所感兴趣的内容,这种分发机制为内容与用户间的匹配提供了一个新的传播方式——让内容主动“找到”对它感兴趣的人。接收端:改变传统阅读方式,打造新的阅读体验。运用人工智能,新闻呈现方式可以更加互动化,可以尝试做出智能化的交互体验。皮埃罗·斯加鲁菲在《2017 未来媒体报告》中就曾预言,未来的新闻是用来体验的,而非仅仅用来阅读。近年来,随着语音识别、语音处理技术的不断成熟,中外互联网公司推出了一系列“语聊机器人”产品,比如苹果“Siri”、微软“小冰”和百度“小度”等。不少媒体也将此应用到新闻报道领域,推出智能新闻机器人。03.案例积累(1)2006 年,美国的汤姆森公司就利用计算机程序完成了金融方面的新闻写作。近年来,国内也出现了腾讯“dreamwriter”、今日头条“张小明”、第一财经“DT 稿王”等机器人新闻写作应用。2017年8月8日晚四川九寨沟发生 7.0 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的机器人就用时 25 秒写作发布了地震快讯。(2)美国数字新闻网站Quartz旗下的Quartz移动新闻客户端,其APP界面打开后就出现一个聊天窗口,Quartz会以聊天的方式向用户推荐新闻,如果用户感兴趣可以点击了解详情,或者通过窗口下方的选项与 APP 进行互动和追问,这个过程中不时还会穿插各种有趣的表情包。聊天式新闻大大提高了用户黏度,用户停留的时间变长了。目前,国内媒体也出现了不少相关的应用。如人民日报客户端在两会期间上线的两会知识机器人“小端”、新华社的“小新”和光明日报的“小明”等。用户可以通过点击,与机器人实现文字和语音交互提问,并获得相关回答,类似的技术运用将新闻从传播变成了对话,把过去单纯的“看新闻”“点新闻”变成了“问新闻”“答新闻”。五、VR/AR真题导航1.简述虚拟现实技术及其特征(简答题,中传334,2020)2.新闻生产中虚拟现实技术的伦理风险(简答题,清华大学618,2020)3.有学者提出:虚拟是多么让人沉醉的向往,它可以带来快感,创造邪恶,它与善和恶都无关,它不该属于现代社会任何一种观念。结合实践以传播伦理对此进行分析。(论述,华南师范大学440,2021)01.VR是什么?VR是Virtual Reality的缩写,即虚拟现实。该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1993年,G.Burdea和P.Coffet提出了VR的“3I”特征,即沉浸感、交互性、想象性。02.VR新闻VR技术的出现,一定意义上催生了VR新闻的诞生。VR新闻是指运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在新闻领域创造出的一种新闻形态,具有沉浸式、多感官、交互性、非线性叙事等特点。与传统新闻以提供报道内容为主相比,VR新闻更注重提供新闻体验。03.VR新闻面临的挑战(1)现实与虚拟的博弈李良荣在《新闻学概论》中提到,新闻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真实,二是新鲜,这两点是新闻最基本、最核心的规律。新闻的真实性不仅是一个业务问题,也是一个道德伦理问题。当用户在这种虚拟环境中佩戴VR设备时,在直接的听觉、视觉、触觉和嗅觉的影响和冲击下,从而产生很强的沉浸感。通过这种沉浸感,VR新闻的报道方式突破了传统的“第三人效果”的藩篱,使每一个受众都转变成为“第一人”。这种视角的转变,极大地增强了对新闻事件的“真实”感知。如果不加节制地滥用,则会致使观众沉溺在超真实的“表象”中,难以对新闻事件作出客观、准确的认知和判断。这会造成真实与非真实的界限愈发模糊,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传统新闻理念中的真实性。(2)隐私泄露的风险随着技术的革新,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俨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随着VR技术的发展,无疑是催生了隐私泄露的发展,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传播学教授Kathleen Bartzen Culver警告说,“隐私问题是虚拟现实新闻目前最大的伦理考量”。04.案例积累(1)十九大召开前夕,光明网推出了“VR虚拟体验‘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人们即使不到现场,也可自由选择不同场景和角度,观看和感受到现场展览现场的热烈气氛以及我国过去五年所取得的重大成就。(2)2016年的“两会”期间,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在内的媒体,也是充分运用VR技术,制作了包括《VR带你进会场 政协大会这样开幕》、《政协新闻发布会VR实况》等多部VR新闻作品,以全新形式传递了“两会”信息。六、新型主流媒体真题导航1.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简答题,北京大学传播学,2020;分析,云南大学440,2021)2.新型主流媒体的内涵与特征(简答,武汉大学440,2021)3.主流媒体如何加强引导力?(论述题,兰州大学334,2020)4.新型主流媒体怎么提高竞争力(论述题,西南财经大学334,2020)01.新型主流媒体的定义与特征从内涵上看,指具有先进的传播技术,现代化的平台和融媒体渠道,运用多种传播形式进行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媒体,具有较强的舆论影响力和竞争力。从外延上看,既包括以传统媒体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媒体机构,无论是广播电视集团,还是报业集团。其特征有(1)兼具新兴媒体和主流媒体的功能与属性(2)拥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3)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02.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存在的问题(1)很多主流媒体在“两微一端”方面都做了尝试,但收效有限。“两微一端”之所以给媒体带来的收益非常有限,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很多媒体在“两微一端”发布的内容与在传统媒体发布的内容并无二致。其次,一些媒体通过“两微一端”的内容和服务创新聚集了一定规模的用户,但却没能有效利用这些用户资源,其价值自然难以彰显。(2)建设区域性生态级媒体平台面临着资金匮乏、技术缺陷等问题,更严重的问题还包括媒体经营理念的落后,缺乏体制机制的支持等。03.新型主流媒体未来发展建构路径(1)坚持大融合的发展路径所谓大融合,就是跨行业的整合与发展,运用媒介逻辑、媒介模式和媒介的机制为各行各业的线上重构提供媒介方案,起到促进和穿针引线的作用。(2)内容领域开放模式的选择在我国,内容领域一直属于意识形态的敏感领域,传统主流媒体无论是市场发展的过程,还是与资本结合的过程,乃至互联网化的发展进程中,都存在相对的封闭性,以至于媒体自身所能整合的资源在当下内容生产的社会总量中只占了很小的比例。因此,要推动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就要着力解决封闭模式的问题,而这种由封闭模式转型为开放模式的关键在于包括体制机制在内的制度创新。(3)传统主流媒体在未来发展中的角色定位:提供服务在未来的社会运作中如果没有数据作为标准配置的内容、产品和服务,就无法实现其自身价值。掌握好数据资源,提供好的算法,可能是未来主流媒体扮演好自己角色更加重要和关键的位置。同时,新型主流媒体要成为全社会信息传播健康有序发展的平衡者和守护者。(4)牢牢做实新型主流媒体影响力发挥的价值基础——赢得人心红利实现的路径主要有二:一是通过内容服务实现关系资源的整合,掌握圈层和营造粉丝;二是借鉴小程序模式实现基于场景的价值引领。这篇文章有更详细的新型主流媒体知识点梳理哦必考!李良荣为它改书!喻国明为它发C刊!!七、算法真题导航1.算法新闻的内涵与特征。(简答题,中央民族大学,440,2021)2.分析说明算法推荐的利弊(简答题,北京邮电大学,617,2021)3.理想中的智能推荐算法是什么。(简答题,北京邮电大学,334,2021)4.谈谈对算法新闻的看法(论述题,上海交通大学,440,2021;简答,苏州大学440,2021)01.算法是什么?在计算机专家看来,算法是“一种有限、确定、有效并适合用计算机程序来实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通俗地说,今天的算法可以看作是用计算机程序实现的、基于数据分析、面向特定目标的一套指令或方案。算法即是规则,它不仅确立了机器所试图实现的目标,同时也指出了实现目标的路径与方法。在人们的信息获取中,推荐算法成为了信息过滤的一种重要手段。02.算法对人及社会的影响(1)影响人的认知与判断、决策从内容或产品推荐角度看,作为中介的算法本身就是为用户提供一个过滤器,这种过滤在减少用户的认知负担的同时,也可能局限用户的视野。对于个体来说,当他接受算法推荐的内容、产品时,某种意义上也是在借助算法作出判断与决策,也就是把对内容与产品的价值判断建立在算法的评价上。(2)深入影响人的社会位置“在算法决策中,个体被赋予一种新的身份,即‘算法身份’,一旦将个体算法身份贴上某种易于被歧视的标签,就会产生双重累积劣势。”人们往往因为自身的身份和原有的社会位置等,而被决策算法打下某种标记,原来处于优势地位的人往往会获得有利的标记,因而有获得更多资源和向上流动的可能性,而原来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则因标记而处于更不利地位,从而失去就业、获得投资等相应机会。(3)人的劳动被算法隐性控制平台算法之所以能对人们的劳动产生直接的控制,一个重要原因是平台将劳动者与消费者直接连接,消费者可以通过平台反馈、评价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者的结果可以直接量化,并成为评价劳动的主要指标,而这是算法最适合做的事。(4)强化对人的监控在数据收集的基础上,算法可以进一步对个体进行计算,从而发现数据背后个体的更深层的秘密,并以此对其进行控制。算法对人的控制是全程的控制,人们的每一个活动和行为都可能成为当下算法的依据,也会累积起来影响到未来的算法计算结果。在外部力量通过算法等强化对个体的控制的同时,个体自身在数据和算法的导向下,也可能会在自我传播或社会互动中强化自我审查。03.算法素养是什么?算法素养(algorithmic literacy)是指媒介使用者在面对算法时的认知、知识、想象和可能采取的策略。算法素养就是要培养人们与算法的共存能力。从长远来看,算法素养的培养有很多具体目标,但有两大基本面向会贯穿始终,那就是算法社会所需要的思维培养和风险教育。思维培养强调,算法的全面应用,为人们理解与运用计算思维提供了契机,这种思维也会成为算法素养的基础之一。在更基本的层面上看,算法思维也是一种数据思维,即用数据来描述、解释客观或主观对象、关系以及过程等。风险教育则是指帮助人们认识算法可能带来的风险,提高防范、对抗风险的能力。帮助人们认识这些风险,提高反囚禁能力。对于彭兰老师的算法专题,这里有更详细的梳理彭兰连发3篇论文!这可能是你没了解过的算法!八、银发数字鸿沟真题导航1.今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1)从数字鸿沟的概念出发,分析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为何日益凸显。(20分)(论述题,北京工商大学,440,2021)(2)从传播学的角度,如何缩小、改善、提供建议。(20分)(论述题,北京工商大学,440,2021)2.谈谈老年人的“数字生活”特征。(简答题,山西大学,334,2021)3.老年人在疫情期间很难学会使用健康码。技术发展是否会加剧数字鸿沟?我们该如何帮助在数字鸿沟中“被数据遗忘的人”?(30分)(论述题,同济大学,615,2021)在整个社会都被数字化包裹的时候,有些群体被悄然拉下。老年群体的数字化使用障碍,体现出老年群体在数字媒介时代与年轻人的代际断裂和较难弥合的“数字鸿沟”。这些使用障碍,在彼得·米尔伍德(Peter millward)看来,就是“银发数字鸿沟”,即老年人在使用互联网方面存在的问题。由于数字认知能力有限、受教育水平大相径庭、精准为老服务程度低、社区环境和管理缺乏年龄意识等现实原因,即便有一部智能手机,老年人也面临着出行不易、就医不便、交往不畅等“数字融入”障碍。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加剧了老年人等“数字弱势群体”所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彭兰,2020)。01.银发数字鸿沟的解决措施:数字反哺面对这种代际鸿沟,年轻人可以进行“数字反哺”。“数字反哺”指的是年轻世代在数字接入、使用和素养上对年长世代的教辅行为。数字代沟与数字反哺是互相依存与制约的一对概念,因此,它们的概念维度具有天然的对应关系。与此同时,这两个概念又有各自独立的理论源泉,前者来自传播学而后者来自社会学,因此,互相对应的维度下的概念内涵会有所区别。周裕琼借鉴传播学关于数字鸿沟的研究,提出数字代沟的三个维度:接入沟、使用沟和素养沟。与之相对应,数字反哺也应包含有三个维度:接入反哺、技能反哺、素养反哺。02.数字反哺的特征“数字反哺”在现代家庭中主要呈现以下关键特征:(1)反哺内容上,呈现出由器物向观念的扩散过程,但多数家庭主要集中在器物层面上,即新媒体知识、应用技能等;(2)反哺场景上,长辈向晚辈主动请教、长辈无意识受到影响同时存在,二者的比例与家庭内部人际关系和双方心态、需求紧密相关;(3)反哺效果上,反哺效果多短暂,且需要晚辈重复教学,一次教学结束后其效果往往造成长辈对新媒介态度的二次改变(强化+或拒绝-);(4)反哺主体上,“数字反哺”本身可以被看作一个人际传播的过程,晚辈为传者,长辈为受者,在这一关系中受者对传者的依赖性强,但受者也可以选择其它信息源(如同辈、工作场所里的年轻人)。03.影响数字反哺的两大因素数字反哺受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的影响。就个人因素而言,包括:(1)常见的人口特征:亲子单方或双方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收入等(2)影响亲代新媒体采纳与使用的主观感知:对新媒体特征、流行程度和需求的感知等(3)亲子两代的心理期望:子代的反哺意愿以及亲代的接受意愿等。就家庭因素而言,研究者强调成员居住距离(比如共同居住能创造更便利的反哺条件)、家庭沟通方式、家庭交流水平、父母教养方式、家庭亲子关系对数字反哺的影响。总体来说,家庭越和谐,反哺越深入,而另一些研究也证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互为因果,即反哺越深入、家庭越和谐04.案例积累(1)2020年8月,黑龙江哈尔滨,一名老人因没有手机扫健康码,遭到公交车司机拒载和满车乘客的愤怒谴责。民警赶到现场后,对老大爷说不扫码不让坐公交车,将老人带离。(2)湖北广水,一名年事已高的老人在中国农业银行一网点办理社保卡相关业务,期间,因为需要进行人脸识别,家人只好将行动不便的老人抱起来,使其膝盖弯曲,双手撑在柜机上,勉强完成人脸识别。九、国际传播真题导航1.疫情下,面对美国的抹黑,我国国际传播面临的困境以及改进方案。(论述题,北京印刷学院,334,2021)2.媒介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和作用(论述,湖南师范大学717,2021)3.脱贫攻坚任务完成,从国际传播视角,如何讲好脱贫攻坚故事?(论述题,北京外国语大学,440,2021)01.国际传播是什么?国际传播(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是在民族、国家或其他国际行为主体之间进行的、由政治所规定的、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国际传播与国家利益相关联,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国际传播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国际传播包括所有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外交往来行为,例如双边会谈、地区间峰会以及其他相关事务。广义的国际传播活动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狭义的国际传播是随着大众传媒的出现和发展以及信息全球化的逐步展开而兴起的,在大众传播基础上所进行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例如开设国际广播电台,向其他国家发送广播节目等。无论是广义的或是狭义的国际传播,都包括两个部分:由外向内的传播——将国际社会的重要事件和变化传达给本国民众;由内向外的传播——把有关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传达给国际社会。02.国际传播目前存在的问题(1)中国与外部世界话语体系差异。长期以来中国和西方世界处于不同的话语体系之中, 双方的概念、范畴和表述缺乏充分有效的融通和对接。在对外传播中目前对一些重大问题还没能给出“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有力解释。(2)当代国际传播形势日趋复杂。转型和发展中的中国自身所具有的复杂、多样和多元, 客观上给西方一些心理不太“健康”的人以另一种解读, 这背后时隐时现地会看到某些种族主义和“欧洲中心论”的影子。(3)故事讲述方式、手段以及知识和技能不足。(4)传播渠道和传播能力有待提高。03.如何做好国际传播?做好国际传播,首先要讲好中国故事(1)遵循指向性原则,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秉持的不同态度,精心设计并用心讲好不同的中国故事(2)遵循普遍性原则,把中国故事进一步讲全面、讲深入、讲透彻(3)遵循差异性原则,坚持用国际化思维来讲好中国故事(4)遵循进取性原则,积极实施文化传播战略,在传播各种文化产品过程中讲好中国故事(5)遵循适用性原则,在全力办好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的过程中讲好中国故事(6)遵循合作性原则,主动寻求国外知识界和文化界精英的帮助来共同讲好中国故事04.未来我国对外传播的重点(1)把握时代节点,推进扶贫传播首先阐释好扶贫理念:对中国扶贫传播而言,首先要建构具体、简洁并且能被传受双方理解、接受的理念——即“善于提炼标识性的概念”。在传播过程中,我们要关注理念的命名及其转译,避免在不同文化语境下发生误读误译。其次,讲述好扶贫故事。在内容层面,要进一步挖掘扶贫素材,以人为本,以故事为媒,使用“软包装、硬内核”的传播策略,将鲜活故事与创新经验相结合,规避直白的政策宣介和枯燥的数据堆砌。在渠道层面,主动试水新技术,多使用视频、直播、图片、H5等视觉传播的新形式,探索与海外媒体推进合作传播,动员与扶贫工作有关的多方主体一齐参与,形成合力,共同“出海”。(2)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传播一方面深化内生阐释。按照文化接近性原则,针对不同国家地区受众的“期待视野”进行精心阐释、精准施策。另一方面深化外向传播。比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广受国际舆论关注的“爆款”都是以产品思维和合作传播探索中国对外政治传播新路径的有益尝试。(3)推进媒体融合,推动国际传播高质量发展要加强技术融合,媒体内融合,媒体间融合,媒体外融合。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如“视频媒体”“沉浸媒体”和“智能媒体”。(4)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提升道义感召力与灵活性首先加强新闻发布的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新闻发布的体制机制建设;其次提升话语感召力和战术灵活性。在传播策略上,无需刻意突出媒体标识,而以第三方多平台、短视频碎片化的方式先行推广。国际传播有更详细的梳理哦官方发话这是今年重点!所有出题可能及答案都整理好了!十、舆论真题导航1.新媒体的舆论、舆情与现实社会的舆论与舆情的关系?(论述题,东北财经大学,334,2021)2. 谈谈当前网络舆情的现状与问题(简答题,南昌大学334,2019)3. 网络传播下舆情的变化(要有数据,案例,及文献等支撑)(论述,广州大学847,2021)4. 新闻舆论工作的原则 (简答题,山西大学,334,2021)媒体革新(技术发展)与风险社会下,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的关系。(论述题,华东政法)5. 网络赋权之下,个体公共舆论表达的力量强弱之变化。(论述题,南开大学,440,2021)01.舆论的定义舆论指特定群体或特定机构围绕泛公共议题以各种方式开展的关注、表达与聚集活动,体现出情感倾向的一致性。(郭小安 2021)02.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存在问题(1)舆论引导滞后(2)舆情报道存在同质化现象(3)舆论引导形式较为单一03.提高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的对策(1)重塑媒介公信力,构建良好舆论生态公信力是媒介形象的一个重要影响指标,关系着媒介的权威性,媒介的权威性关系着人们对该媒介的信任程度及对其所传播内容的认知度。(2)拓宽传播渠道,提高媒体竞争力拓宽主流媒体传播渠道的目的,在于使其能在第一时间回应舆情,抢占舆论制高点,这关系到舆论引导工作的成败。这要求主流媒体在热点舆情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核实消息源,跟进舆情动态,并采用多样化的报道形式,以满足不同平台用户的阅读需求,及时与民众沟通、交流,以便更好地开展后续的调查和报道工作。(3)培养网络意见领袖,准确回应舆论诉求在热点舆情事件发生后,主流媒体工作者要深入网络社会,主动挖掘并约见各方“意见领袖”,将他们作为与民众沟通、互动的桥梁,这有利于媒体获知民众最真实的想法,从而准确地把握舆论诉求,提高舆论引导的有效性。以上就是大佬们上半年关注的十大专题考点啦,细看下来的小伙伴会发现,真题范围远超文章中涉及的知识点梳理,这也是小编的小心机啦,既然已经打好了样,大家也就知道专题要怎么梳理啦,只要是与之相关的知识点,都可以放到一个版块中。所以,小编没有梳理的部分,就要交给大家去完成啦。毕竟,专题梳理,还是要自己动手哦!点赞此文,私信任一小助手,即可免费获得论文包!参考文献[1] 陈力丹.马克思恩格斯论著及传播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影响[2] 喻国明.新型主流媒体:不做平台型媒体做什么?——关于媒介融合实践中一个顶级问题的探讨[3] 喻国明.新型主流媒体未来发展的三个关键性操作[4] 喻国明.洞察中国视频产业的未来发展:机遇、挑战与对策[5] 喻国明.推进媒体深度融合需要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6] 彭兰.如何实现“与算法共存”——算法社会中的算法素养及其两大面向[7] 张志安.平台社会语境下中国网络国际传播的战略和路径[8] 郭小安.新媒体环境下对舆论核心要素的再思考主编:羽生生编辑:南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器人平台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