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2.5米宽度1.6米厚度0.88米的一个长方体水箱,长50厘米,宽40厘米容器能装多少吨水?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9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认识小数(教材P88~89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一的第1、2题)  教学要求  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读写小数.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认知结构在比较、归纳中探索小数.  3.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  理解分母为10和100的分数与小数的联系.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新情境,主体准备  1.用多媒体课件呈现食品商店的一角.  (1)你有什么想说的?  (2)这些商品的价格用元、角、分怎样表示?  2.引入小数.  (1)像这样表示商品价格的数叫做小数.介绍小数点.  (2)课件出现聪聪的提问.  ①你会读这些小数吗?试一试.  ②出示用纸币组成的钱数,请学生回答还可以怎样表示?  5元4角1分  ________元  ③你还在哪里见到过小数?  二、主体探究  1.认识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和小数的关系.  (1)由“你的身高是多少”引出问题,只用米作单位如何表示?  ①先让学生猜一猜.  ②验证.  出示一组学习材料(小黑板出示).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  1分米=( )米(填分数)=( )米(填小数)  3分米=( )米(填分数)=( )米(填小数)  6分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怎样用小数表示?  3厘米=( )米=( )米  18厘米=( )米=( )米  (2)归纳、比较.  ①这些分数有什么相同地方?你有什么发现?  ②东东身高1米30厘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同桌讨论.  [学法尝试:1.分母是10、10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两位小数表示,1米30厘米用小数表示可能是0.30米.2.不对,它超过1米,这个结果不合理,30厘米改成0.30米,再与1米合起来,应是1.30米.]  2.练一练.  教材第89页“做一做”.  说明: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让他们说说是怎么想的.  [学法反思:元、角、分与小数有着密切关系,如2元5角,用小数表示为2.50元;分母为10、100的分数分别可用一位、两位小数表示,在读写小数时,注意小数点写时不要漏写,要书写规范.]  三、巩固强化  练习二十一第1、2题.  四、全课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对小数有哪些认识?是通过什么方法获得这些知识的?  五、课后作业  统计教科书的价格,并与同伴说一说.  教练创新  课后练习指导  练习二十一第1题.  此题是看图写小数和分数,旨在巩固对小数含义的认识,如果学生有一定难度,教师应加强对小数含义的理解,并以不同形式出题加强训练.  练习二十一第2题.  此题是读小数的练习,题目的内容富有知识性,且为儿童所喜闻乐见.  补充习题及解答  1.看图写出合适的分数或小数.  2.下面是某市部分年份人均绿化面积表.  (1)读出上表中的小数.(任选其中三个数据)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测量爸爸、妈妈和自己的身高.  我的记录:我的身高_______米;爸爸的身高_______米;妈妈的身高_______米.  4.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并试着写出几个.  如:我50米赛跑的成绩是8.3秒.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略]  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小数大小的比较(教材P90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一3~5题)  教学要求  1.在熟悉情境中进行小数大小比较,并会用自己的方法比较小数大小.  2.通过看图、比一比等多种方法比较小数大小.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求异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感悟小数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用具  小黑板,卷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一组商品的单价.  (1)请学生谈一谈.  (2)哪种商品贵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2.谈话导入:整数有大有小,同样小数也有大小,今天我们共同研究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二、探究  1.出示材料.  下面是光明小学三(1)班四名男生参加学校秋季运动会跳高项目的预赛取得的成绩.  (单位:米)  出示问题:  (1)请给他们排出名次.  (2)用什么方法知道他们成绩大小?  (3)小组合作,比一比,看谁的方法好.  2.学生自主探究.  [学法尝试:1.可以把他们的成绩都化成厘米来比较,0.9米=90厘米,1.2米=120厘米,1.15米=115厘米,0.88米=88厘米,所以小刚第1,小强第2,小明第3,小林第4;还可以这样想,1.2米是表示l米2分米,0.9米表示9分米,1.15米表示1米15厘米,0.88米是8分米8厘米,这样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名次了;我们还可以用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直接看大小,先比较小数点前面的数,再比较小数点后面的数.如1.2、1.15肯定比0.88、0.9大,而1.2与1.15的小数点后面“2”比“1”大,所以1.2>1.15,而1.15>0.9,这样就可以比较小数大小了.]  3.评价与反馈.  (1)及时肯定各组的比较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2)可借助皮尺去验证.  4.巩固练习.  (1)完成P90页“做一做”.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知道的.  (2)比一比. 2.45元○1.83元 3.50元○3.5元  试写出比6.5元小的钱数_________.  [学法反思:我们可以结合整数的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单位或看图等来比较小数的大小,也可以用比整数大小的方法,一位一位比,不过要注意先比小数点前面,即高位的大小,再依次类推,比后面的数.]  三、强化运用  练习二十一第3、4题.  四、全课小结  五、课后作业  练习二十一第5题.  教练创新  课后练习指导  练习二十一第4题.  此题是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和以米、分米为单位的小数比大小.  练习二十一第5题.  此题练习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清楚表示跳远成绩的小数越大,名次就越在前,而表示跑步成绩的小数越小,成绩就越好.此题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审题.  补充习题及解答  1.在○里填上“>”、“<”或“=”.  2.填一填.  (1)在( )中填上合适的小数.  (2)把它们按顺序排一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三种色拉油的价格.  比较它们的价格.  4.在□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1)1.5<□<1.6  (2)0.4<□<□<□<□<0.5  5.到哪个商店买毛巾便宜?  小熊商店 小狗商店 小猫商店  你想买的是:__________,到_________商店去买,是因为_________.  [解答:3.35.90<37.25<40.60  4.(1)□里可填1.51、1.52等(答案不唯一)  (2)0.4<0.41<0.42<0.44<0.48<0.5(答案不唯一)  5.(1)到小熊商店买便宜.  (2)选择商品后再比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三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巩固练习(教材练习二十一第6~10题)  教学要求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具体情境中的小数意义,会比较小数大小.  2.初步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总是意识.  教学重难点  小数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  一、忆一忆  1.出示明明到附近超市调查3种商品的价格.  (1)小数在现实中有广泛应用,像这些商品价格的表示方法,请学生读出上面小数.  (2)你还能举出你在哪里见到过小数?7.85元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2.小小调查员.出示P93第6题.  到商店去调查价钱,注意收集信息.  二、练一练  1.练习二十一第7题.  (1)独立动手实践:用尺量一量课本、练习本和铅笔盒的长和宽,作好记录.  (2)把量的结果分别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  (3)同伴之间相互检查.  2.练习二十一第8题.  (1)先让学生独立试写小数.  (2)请同学把句子完整读一遍,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3.练习二十一第9题.  (1)独立思考,比较它们的价格.  (2)小组议一议,怎么比较的.  (3)注意结论可能是从大到小,也可能是从小到大.  (4)张老师很喜欢喝茶,请你出个主意,买哪一种价格的茶叶?为什么?  4.练习二十一第10题.  (1)通过提供材料,你印象最深是哪条信息?  (2)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3)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看到我国人均绿地面积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三、课后作业(略)  教练创新  课后练习指导  练习二十一第6题.  要求学生到商店了解指定商品的价钱,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促进学生注意生活中的小数.  练习二十一第7题.  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并把测量的结果用小数表示出来.  练习二十一第9、10题.  都是比较大小的综合练习,通过练习,能使学生看到我国人均绿地面积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以此增强学生的绿化、环保意识.  补充习题及解答  1.填一填.  (1)小车模型价格改用小数表示为( ).  (2)2.83米=2( )8( )3( )(填单位名称)  (3)0.56元=  元=( )角( )分  2.写出下面的小数.  (1)一只鸵鸟每小时跑五十四点三千米.  (2)湖北省神农架林区面积达七百零四点六四平方千米.  (3)这颗通信卫星重达二点三吨.  写作:(1)_______ (2)_______ (3)______  3.比一比.  (2)亮亮、欢欢、乐乐身高测量情况如下:  试比较他们的身高.  4.你会填吗?  2.8>□>□>□>□>2.0  5.下面是淘淘家近三个月水费开支情况.  (1)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通过分析数据把你的感受与同伴说一说.  (3)你试着调查自己家近三个月电费开支情况,并记录下来.  [解答:1.(1)14.5元 (2)米 分米 厘米 (3)56/100元 5角6分  4.2.8>2.7>2.5>2.4>2.3>2.0(答案不唯一)  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四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材第95~96页例3、例4,“做一做”,练习二十二的1~6题)  教学要求  1.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有关小数加减法计算问题,并会正确计算.  2.通过自主探究,领悟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一位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通过迁移,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课件展示第95页主题图(或挂图出示).  ①说一说图意.  ②说一说你买东西的亲身经历.  ③根据提供信息提一个加法和一个减法问题.  2.组织学生评价,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两个问题,并板书.  (1)买1个卷笔刀和1枝铅笔一共多少钱?  (2)铅笔比直尺贵多少钱?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出示第一个问题.(小组合作,用自己方法算一算,一共要付多少钱?)  (1)怎样列式?说一说为什么要用加法.  (2)要付多少钱?请你们自己想办法,然后与同伴交流.  [学法尝试:我是这样想的:通过收集信息,卷笔刀价格0.8元就是8角,铅笔0.6元就是6角,8角十6角是14角即1元4角;我是这样算的:用0.8+0.6=1.4,竖式算:  .计算小数加减法关键是要将小数点对齐,然后按整数方法计算就可以了.]  (3)评价与反馈.  请用竖式的同学到黑板展现出来.  ①你是怎样理解小数点对齐的?  ②为了方便,教师可在竖式上方写出元、角,感悟相同单位的数上下对齐.  ③谁能解释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2.下面我们再研究第2个问题.  (1)学生自己独立列式,并计算结果.  (2)教师巡视,并请采用不同方法的同学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  [学法尝试:我是这样算的:用1元2角-6角=6角,把它改写成元、角、分再计算;我是直接用小数相减:1.2-0.6=?,再列竖式:  .]  (3)指导与评价.  对照竖式: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①“2”-“6”不够减,怎么办?  ②它与整数减法相同的地方在哪里?  3.尝试练习.  观察上页主题图,小黑板出示两个问题:  (1)买2个练习本多少钱?  (2)小东有2元钱,能买什么东西?  先让学生独立试做,第2问是开放题,有多种结论,再要求学生根据图,试着提出其他问题,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  [学法反思:在小数加减法中,要使相同数位对齐,只要小数点对齐就行了,然后按整数加减法计算.]  三、巩固运用,强化新知  1.练习二十二第1题,直接填在书上,集体反馈.  2.练习二十二第2题.  (1)怎样列式?  (2)10元钱够不够?你是怎么知道的?  3.练习二十二第3题.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内容?(板书课题: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怎么学会的?关键要注意什么?  五、课后作业  练习二十二第4~6题.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小数的初步认识在小学教材中分两段进行,第一学段让学生结合具体生活情境,初步认识小数。第二学段要求学生是从“量”抽象到“数”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概念,即小数的意义。本节课是第一学段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和整数十进位值制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借助具体的量(元、角、分)和米尺几何直观图,直观感受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小数。学习本课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小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等学习内容打基础的。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提出: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小数,在数的认识等内容中体现发展数感。本节课,我力求联系生活实际,准备丰富素材,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中常见的小数,展开学习历程,激发兴趣,唤起已有认知。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发现、体验、感悟的基础上,迁移类推,利用长度单位多角度地完善对小数的认知。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初步渗透迁移、归纳、推理、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几何直观图认识小数,会读、写简单的小数。  2.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观察推理的过程,了解小数的具体含义,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认识具体情境中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数形结合、迁移类推,认识0.1米、1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米尺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课件播放视频,谈话导入新课。  师:那除了整数,分数,在生活中我们还常见过哪种数?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小数。(揭示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  小数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丰富的生活素材,激活兴趣,点燃学习热情。)  二、探索新知、自主构建  1.激活经验,唤起认知。  (1)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提供素材、初读小数、观察、发现并介绍小数点。  (3)引导认、读小数。  2.借助“元”、初识小数。  (1)结合商品价格标签,运用生活经验,说一说每一张价格标签表示多少元。  (2)在自主思考与语言表述中,初步体会具体情境中小数每位数字的含义。  (3)引导观察,对比发现,小数点前后的数字表示的不同含义,初步感知小数点的价值。  【设计意图】  通过大量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获得对小数的感性认识。读数中,对两位小数的读法,予以指导。不专门强调读小数,将读数任务穿插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3.数形结合、探索推理。  (1)根据经验知道0.1元=1角。  (2)借助多种直观图形,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直观演示,再现分数学习的数学活动经验,理解并发现1角= 元。  (3)推理思考并初步感悟1角=0.1元= 元。  【设计意图】  人民币的运用,是学生熟知的内容,学生有着非常丰富的购物经验,对商品的价格标签上的小数含义都比较了解。因此,从尊重学生学习数学的现实角度出发,学生的经验中以“元”作单位的小数,学生更为熟悉,易于接受,因此,借助生活经验再现0.1元=1角,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直观演示来呈现思考过程,唤起分数学习时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推理出1角= 元,感悟1角= 元=0.1元。  4.利用长度单位完善对小数的认识。  (1)根据学习经验,迁移类推出,1分米= 米=0.1米。  (2)生独立探究,写出合适的小数表示出相应长度。  (3)结合直观图,认识1.3米与1.6米,深入理解小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  【设计意图】  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基础上,借助“米尺”模型,通过迁移类推的方式,再一次深入钻研1分米= 米=0.1米,再一次的强化十分之几的分数与一位小数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写一写:涂色部分用分数和小数表示。  2.在数轴上找到每一个小数对应的位置。  【设计意图】  精心设计练习,学以致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  四、畅谈收获,升华认识  通过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你觉得自己本节课表现如何?同学表现如何?老师表现如何?  五、了解小数发展史,渗透数学文化  课件播放小数发展史,学生感受数学文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3  一、教学内容:  学习小数是认数的一次重要扩展,在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时候,往往采用小数表示。本单元初步教学小数的知识,也为第二学段系统学习小数的知识打下基础。全单元编排四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  例1、例2:认识小数  例3:小数的大小比较  例4: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  8、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一位小数;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会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会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时间:  4课时  五、教具准备:  课件和配套光盘  第1课时 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创设情境:小明家新装修了一个书房,今天他约了好朋友想自己去新开的世纪百盛购物广场买一张合适的书桌,(出示例题图)。他需要的书桌是怎样的?学生观察图片,说说书桌面的长和宽。  你以前见过这样的数吗?这样的数叫??(板书: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小数,看谁先和小数交上朋友。  0.5读作:零点五,0.5米就表示5/10米。  0.4米呢?它表示什么?  出示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各自在教材上填写后,出示答案,全班订正,指导做错的学生纠正错误。  2.教学例2。  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  创设情境:小明和小红选完书桌后又选了三样学习用品(出示:教材第87页例2的商品图)  营业员正好在为这些新上架的商品以元作单位标价。你能和营业员一起来正确标价吗?(四人一组讨论)  6角用元作单位是多少元?  为什么1元2角是1.2元?你是怎么想的?3元5角呢?  板书:1元2角 1.2元 1.2读作一点二  3元5角 3.5元 3.5读作三点五  谁来读一读这几个小数?  小结:几元几角分成两部分,几元和几角,先把几角表示成“零点几元”,再和几元合起来就是几点几元。  完成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商品图,让学生将价格写成小数,并读一读。  3.认识整数和小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88页上面的一段话,让学生自主阅读。  引导学生说一说:0.5、0.4、1.2、3.5的整数部分是什么,小数部分是什么?  师:那这些小数该怎么写呢?让我们动手试试。(教师随机报出一些小数,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来,特别强调小数点的写法)  (2)出示:说一说下面各数中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  7 0.6 1.8 38 0 1 45.2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涂色部分,再让学生汇报答案,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数轴,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把谁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多少份?1个小格表示几分之几,也就是零点几?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教师提问后,完成填空,教师巡视,注意收集错误的答案,以便全班交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辨析。  3.完成教材第89页“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先试着用小数表示课前到商店了解到的商品价格,再在小组内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2课时 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从中进一步学习简单的数学推理。  2.通过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主题图,谈话引入:今天天气真热,童童想到冷饮店买些冷饮。  请大家观察价目表,看看这里有哪些品种的冷饮,价钱分别是多少?  学生看图,教师指名说说每种冷饮的名称和价钱。  教师整理板书:雪糕0.8元,冰棍0.6元,冰砖1.5元,蛋筒2.2元。  提问:通过这些商品的价钱,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2.谈话:童童想买雪糕和冰棍,她想知道哪个贵一些,你能帮她比一比吗?  揭题: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提问:如何比较0.8和0.6的大小?  课件出示:0.8 ○ 0.6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并选派代表交流、汇报想法。  想法一:0.8元是8角,0.6元是6角,8角大于6角,所以0.8>0.6。  想法三:因为8比15小,所以0.8<1.5,雪糕便宜。  (2)谈话:同学们说得很多,这些方法都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我们还可以用数轴来表示这两个数。  (出示数轴图)提问:你能在数轴上标出0.8和1.5的位置吗?  学生在教材中的数轴上标出两个小数的位置。  学生汇报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结: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不相同时,可以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  (3)引导:在数轴上标出0.6,比较0.6、0.8和1.5这三个数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学生独立标出位置,并比较大小。  (4)任意选两种冷饮,比一比价格,再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主要比较以下四种情况:  0.8○2.2 0.6○2.2 1.5○2.2  组织学生在班级中交流比较的方法,师生共同讲评。  比一比:四种饮品,哪种冷饮最贵,哪种最便宜,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回答)  3.小结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提问:我们在比较小数的大小时,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再全班交流,最后教师总结。  (1)采用换算单位法,把较大的单位换算成小的单位。  (2)数轴比较法,先把这些数依次在数轴上标出,然后比较其大小。  (3)整体比较法,即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谁大这个数就大;位数不同,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时候,就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两条彩带各长多少厘米吗?(6厘米和9厘米)  再问:用分米作单位,这两条彩带分别长多少?  再问:你能比较这两个小数吗?(0.6分米<0.9分米)  (2)要求:先写出小数再比较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说说想法。  2.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根据图中的涂色部分写出小数,然后比较大小。  指名汇报,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比较方法。  3.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回顾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再独立完成,完成后指名汇报。  4.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先在数轴上标出数,然后按顺序把三个数填入括号内,最后集体交流,说说比较的过程。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4  一、学情分析  这__届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三年的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三、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__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四、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5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51名学生,其中男生28人,女生23人。同学们基本上对学习和常规等各方面的习惯转入正规。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松懈,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三、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奋斗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  奋斗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组合信息,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从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能积极地参加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对与数学有关的身边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感兴趣,有学好数学的愿望。  4、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初步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培养学好数学的愿望。  五、尖子生的培养和学困生的转化  1、学困生的转化  (1)课上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多留心观察他们,提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让他们回答。  (2)课堂练习中,督促他们认真完成,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大胆问。  (3)采取“一帮一、一对红”的措施,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2、尖子生的培养  (1)课上除完成课堂作业外,给他们留一些有难度、有深度的问题,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2)发展他们的智力因素,开发非智力因素,多举办课外活动。  (3)开展争做小老师活动,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展示自己。  八、课时安排  (一)位置与方向(5课时)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3课时)  1、口算除法3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9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统计(4课时)  1、简单的数据分析2课时左右  2、平均数2课时左右  (四)年、月、日(5课时)  制作年历1课时  (五)两位数乘两位数(8课时)  1、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面积(7课时)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解决问题(4课时)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6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课程改革,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制定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同学们基本上对学习和常规等各方面的习惯转入正规。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松懈,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  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烽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学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奋斗目标  1、教学重点和难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  2、奋斗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组合信息,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从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学习反思和评价。  3、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能积极地参加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对与数学有关的身边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感兴趣,有学好数学的愿望。  4、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初步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培养学好数学的愿望。  5、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有条理地思考,把握数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具体措施  1、创设一个自由、开放、安全的学习氛围,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点击,学生的创新火花。  2、课堂上引入开放性的例题,使学生在探索中促进发散和求异思维的发展。  3、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4、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拓展练习,课堂上准备一些不同层次的练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潜力。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7  (一)班级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8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22人。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成绩稳定,少数学生贪玩,学习不用心,成绩不理想。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但计算能力较弱正确率不高。因此在新学期里,我要在这些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千克与克、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解决问题的策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分数的初步认识  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主要包括: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及两步连乘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2.千克和克先教学千克的认识,再教学克的认识,然后安排了一个练习,巩固对千克和克的认识。最后还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  3.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教学各自的特征、周长的含义和周长的计算。  4.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主要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这是学生在已学过的表内除法和简单的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5.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学习列表的策略和画图策略  6.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主要是学习物体经过平移、旋转后得到什么图形,以及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7.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简单的分数,通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同时学习简单的分数的比较大小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和乘法;懂得用千克和克为单位称物体;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两面图形的周长;能用列表和画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数学思考方面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9  一、班级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2人,其中男12人,女20人,学生已使用了两年的新课标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长方体水箱,长50厘米,宽40厘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