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道士的蔑称为什么被称为牛鼻子老道?


骂道士为牛鼻子是为什么?...
骂道士为牛鼻子是为什么?
展开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骂道士‘牛鼻子’有三种说法 1、道士帽,又叫冲天管 前边有沿,上翘象牛鼻子 2、道士发髻形状,那个发型叫“牛鼻子抓髻”! 3、老子被神化后,道者一气化三青.而他的坐骑是一青牛
主要是他们都“牛逼哄哄”的}
古人为何把道士称为“牛鼻子老道”?看完改变你的认知!

古人为何把道士称为“牛鼻子老道”?看完改变你的认知!

1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衣着已经从古代的长袍大褂变为现代的西装革履,精神十足的短发取代了长发,然而在我国却有那么一批人依然是蓄着长发、身着青衣道袍、脚踏十方布鞋,他们就是道士。

“人行大道,号为道士;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道士是道教的神职人员,他们严格遵守道教戒律,期望通过刻苦修行以求长生久视,同时道士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道士产生于道教,东汉中叶,教祖张道陵天师分别在龙虎山和鹤鸣山修道炼丹,最终创立了道教,距今已有一千八百余年的历史了,因此道士在华夏大地也存在了数千年的历史。

道士见证了历史的盛衰,同样也历经了道教的繁荣与没落,道教发展至今形成了以丹道修行为主的全真派和以斋醮符箓为主的正一派,


全真丹鼎派是对道教中以炼金丹求仙为主的各道派的统称,分为内丹修行和外丹修行;


而正一符箓派以降神驱邪、祈福禳灾的符箓活动为主。


全真派戒律森严,主张清修,全真道士时至今日依然保留蓄发修行,出家住观,不娶妻,不茹荤,不饮酒。


正一派的戒律相对宽松,正一道士可以选择居家修行,也可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对于荤腥也不做禁忌。


2

受到影视作品的影响,有时会出现道士的负面内容,让人们对其产生许多误解。

例如人们习惯地把女道士称为道姑,这其实是对她们的一种蔑称,隋唐时期的道士,习惯上把男性道士称作黄冠;女称道士称为女冠、女真,后来又将男道士称为乾道,将女道士称为坤道。

道教主张男女平等,一阴一阳之谓道,男女道人都可称为道长或“道爷”。

道士还有许多称谓,如“真人”、“羽士”、“法师”、“贫道”等,


古代人还会把道士称为“牛鼻子老道”,这是为什么呢?


关于这个问题,民间流传着不同的说法,其中最常见的说法是因为道士头上发髻的形状像牛鼻子,所以称为“牛鼻子老道”。

道士讲究蓄发修行,道教认为世间万物皆有“道”,修行要顺应自然规律,蓄发也是一种自然规律,同时蓄发需要日常的梳理,也起到了疏通头皮经络,活血养生的作用,这也是仙道贵生的一种体现。

道士在盘髻时先将长发扎成马尾,然后盘成一个圆,最后再用发簪插进头发里固定住,发髻的形状像与牛鼻子相似。


全真派的道士在正式成为道士时会有一个仪式名曰“冠巾”,冠巾仪式上除了师父以外,还有一位德高望重的拢发师为入道者梳发挽髻,由此可见道士盘髻的重要性。由于道士独特的发型,因此人们戏称他们为“牛鼻子老道”。


3

另一个说法与道教的修行有关,我们都知道,古人为了驯服耕牛劳作,一般会用铁环穿牛鼻子。

道教典籍《海琼白真人语录》记载:“所以昔毗陵薛真人向禅宗了彻大事,然后被杏林真人穿却鼻孔,所谓千虚不博一实。”这里提到了全真派南五祖之薜道光真人被其师父杏林真人石泰“穿却鼻孔”,借此比喻石泰祖师向薜道光真人传授修炼内丹的金丹大要。

道教修行以炼炁为主,而鼻子是气息进出的门户,道教通过牵制牛鼻子可以控制牛的行动来比喻修行者通过控制自己的气息来达到修道的目的。


最后一种说法是与道祖老子有关,传说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关令尹喜发现紫气东来,原来是老子骑青牛而来,尹喜将道祖老子请去终南山,老子传经说道,授予尹喜食气炼丹之法,并留下传世经典《五千言》。


老子得道成仙的同时青牛也跟着老子一起成了灵兽,老子也被称作青牛师、青牛翁,后来人们也把道人称作被老子“牵鼻子走”,道士也被戏称为“牛鼻子”。


不管哪种原因,道士作为道教的神职人员,“牛鼻子老道”与“道姑”一样,都是对道士的一种戏称,是对道士的一种不尊重行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道士的蔑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