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蜀魏国后期将领为什么不联合抗魏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0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subject":"[合集] 曹丕为什么不跟刘备夹击东吴?","content":"发信人: nezza (二郎·吳下阿蒙), 信区: Sanguo
标&&题: [合集] 曹丕为什么不跟刘备夹击东吴?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Jun 24 22:08:32 2009), 站内 && ☆─────────────────────────────────────☆ &&
iloveqq (iloveqq) 于
(Sun May 31 11:07:26 2009)
提到: && 错过了一统天下的好机会,让人民又在水深火热中很多年。可惜啊。。 && 或者为什么不趁机攻打蜀国,无论打哪个都有7分胜算阿 &&&& ☆─────────────────────────────────────☆ &&
skyhover (撒加大神~~一天灌水10篇) 于
(Sun May 31 11:20:50 2009)
提到: &&&&&& 因为这土鳖正陶醉在自己篡位后孙权称臣的喜悦之中(其实他在曹操统治时早称过很多次了),同时也想坐山观虎斗(完全一副弱者心态,就没想过自己才是老虎),所以。。后来发现被孙权耍了,自尊受伤,故而亲征三次,及江而还。。 && 【 在 iloveqq (iloveqq) 的大作中提到: 】
: 错过了一统天下的好机会,让人民又在水深火热中很多年。可惜啊。。
: 或者为什么不趁机攻打蜀国,无论打哪个都有7分胜算阿
&&&&&&&& ☆─────────────────────────────────────☆ &&
stonejug (石子:端午) 于
(Sun May 31 11:21:48 2009)
提到: && 因为他是野心不足胆略不足的天真公子哥~
和曹刘孙仲谋比起来 && 【 在 iloveqq (iloveqq) 的大作中提到: 】
: 错过了一统天下的好机会,让人民又在水深火热中很多年。可惜啊。。
: 或者为什么不趁机攻打蜀国,无论打哪个都有7分胜算阿
&&&&&& ☆─────────────────────────────────────☆ &&
iloveqq (iloveqq) 于
(Sun May 31 11:32:24 2009)
提到: && 曹操的“不务虚名而处实祸”这句名言,在他的儿子这里没有得到一点传承,可惜啊。。 && 所以各位能否讨论一下,在刘备攻吴的时候,魏国是打蜀好还是打吴好呢? && 【 在 skyhover (撒加大神~~一天灌水10篇)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这土鳖正陶醉在自己篡位后孙权称臣的喜悦之中(其实他在曹操统治时早称过很多次了),同时也想坐山观虎斗(完全一副弱者心态,就没想过自己才是老虎),所以。。后来发现被孙权耍了,自尊受伤,故而亲征三次,及江而还。。
&&&&&& ☆─────────────────────────────────────☆ &&
skyhover (撒加大神~~一天灌水10篇) 于
(Sun May 31 11:38:35 2009)
提到: &&&&&& 所以说曹土鳖的政治智力实在是不敢恭维,老爸一死就急急篡位,他的兄弟曹植和妹妹曹节都很不齿他。另外魏国当然是先打蜀国比较好了,虽然山多,都在陆上作战,还可以打打,而且蜀国也比较弱,说不定努力搞搞就能搞下汉中。打吴呢,吴国水师天下无敌,没有充分准备的话(比如后来西晋在蜀地造船造了N多年,据说进攻吴国前夕有些船因为放在水里太久都快烂掉了)你怎么过长江呢。。过去了也不好打啊。。估计最多能搞下江陵这样的北岸据点。 && 【 在 iloveqq (iloveqq) 的大作中提到: 】
: 曹操的“不务虚名而处实祸”这句名言,在他的儿子这里没有得到一点传承,可惜啊。。
: 所以各位能否讨论一下,在刘备攻吴的时候,魏国是打蜀好还是打吴好呢?
&&&&&&&& ☆─────────────────────────────────────☆ &&
yepiaoling (信箱全删了) 于
(Sun May 31 11:40:11 2009)
提到: && 按刘晔的判断,是打吴好 && 【 在 skyhover (撒加大神~~一天灌水10篇)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说曹土鳖的政治智力实在是不敢恭维,老爸一死就急急篡位,他的兄弟曹植和妹妹曹节都很不齿他。另外魏国当然是先打蜀国比较好了,虽然山多,都在陆上作战,还可以打打,而且蜀国也比较弱。打吴呢,吴国水师天下无敌,没有充分准备的话(比如后来西晋在蜀地造船造
&&&&&&&& ☆─────────────────────────────────────☆ &&
justhandsome (脱离战斗!Checking ETA...) 于
(Sun May 31 11:40:44 2009)
提到: && 发动大规模空袭把吴国水军炸到长江底去。
【 在 skyhover (撒加大神~~一天灌水10篇)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说曹土鳖的政治智力实在是不敢恭维,老爸一死就急急篡位,他的兄弟曹植和
: 妹妹曹节都很不齿他。另外魏国当然是先打蜀国比较好了,虽然山多,都在陆上作战,还
: 可以打打,而且蜀国也比较弱,说不定努力搞搞就能搞下汉中。打吴呢,吴国水师天下无
: 敌,没有充分准备的
&&&&&&&& ☆─────────────────────────────────────☆ &&
stonejug (石子:端午) 于
(Sun May 31 11:44:45 2009)
提到: && 这个刘晔传说得挺好的。 && 【 在 iloveqq (iloveqq) 的大作中提到: 】
: 曹操的“不务虚名而处实祸”这句名言,在他的儿子这里没有得到一点传承,可惜啊。。
: 所以各位能否讨论一下,在刘备攻吴的时候,魏国是打蜀好还是打吴好呢?
&&&&&& ☆─────────────────────────────────────☆ &&
iloveqq (iloveqq) 于
(Sun May 31 11:48:42 2009)
提到: && 可能有个气势的原因, 刘备气势汹汹,处于进攻一方,孙权处于防守一方. 在外人看来,好像是吴占劣势. 在魏国看来,肯定是联合一个次弱者打最弱者好. && 但是那个时候,真不好说哪个更弱. 汉中有魏延镇守,还吹了牛皮, 倘曹操举天下众来,保为大王据之.刘备的势力在彝陵之战前,还真不好说比东吴弱. &&&&&& 【 在 yepiaoling (信箱全删了)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刘晔的判断,是打吴好
&&&&&& ☆─────────────────────────────────────☆ &&
stonejug (石子:端午) 于
(Sun May 31 11:50:18 2009)
提到: && 刘烨不是据这个判断的,
可以先看看。 && 【 在 iloveqq (iloveqq)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能有个气势的原因, 刘备气势汹汹,处于进攻一方,孙权处于防守一方. 在外人看来,好像是吴占劣势. 在魏国看来,肯定是联合一个次弱者打最弱者好.
: 但是那个时候,真不好说哪个更弱. 汉中有魏延镇守,还吹了牛皮, 倘曹操举天下众来,保为大王据之.刘备的势力在彝陵之战前,还真不好说比东吴弱.
&&&&&& ☆─────────────────────────────────────☆ &&
iloveqq (iloveqq) 于
(Sun May 31 11:59:13 2009)
提到: && 刘晔传里面只有说该打吴,这个现在看来肯定是对的,但是他没有说为什么打吴而不是蜀. &&&& 【 在 stonejug (石子:端午)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烨不是据这个判断的,
: 可以先看看。
&&&&&& ☆─────────────────────────────────────☆ &&
Achillius (心一◇Goodbye, Captain!) 于
(Sun May 31 12:02:26 2009)
提到: && 吴比蜀好打呗,翻秦岭那么容易么
【 在 iloveqq (iloveqq)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晔传里面只有说该打吴,这个现在看来肯定是对的,但是他没有说为什么打吴而不是蜀.
&&&&&&&& ☆─────────────────────────────────────☆ &&
nezza (二郎·吳下阿蒙·郎中令蒙天賜) 于
(Sun May 31 12:09:47 2009)
提到: && 显然是打吴更好。
打蜀的话,只能从汉中那边打,秦岭不是好过的,魏延镇守的汉中更不是好打的,打蜀的最终结果就是吴蜀再次议和,刘备军退回益州去与魏军在汉中对峙,对魏有啥好处?白白便宜了孙权。
打吴的话,可以同时从襄樊,寿春合肥,徐州广陵三路出兵,再加上刘备军在夷陵,东吴的压力那可就大了,即使不能全灭吴,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削弱吴的实力,且吴在夷陵战的方略就是北线主防而针取在西线击败刘备军,这样战役结束后刘备军实力也会得到相当大的削弱。 && 孙权在吴蜀一交恶且和好无望后,就急急忙忙给曹丕请降戴高帽,说明他最怕魏蜀夹陆,反应是相当的快,可惜曹丕太弱。 && 不过,我还是认为即使曹军也同时攻打吴,吴也不是就必亡。孙权在西进之前早已安排好了沿江防线,当时陆逊军团只有五万人,吴其他的部队都在哪里呢?孙权坐镇武昌,手中也至少有五万(按他一惯的作风比如赤壁时),向西可作陆逊后援,中可以护守江陵,向东可以支援庐江濡须。而濡须和建业一带的守军守将他都没有动(如濡须督周泰朱桓,建业附近守将吕范贺齐等人)。一旦魏军南下,吴凭借水军和长江天险在东线建业和濡须一带坚守,中线江陵武昌一带对峙,待陆逊在西线击破刘备军后仍然能和魏对峙讲和。只是这样的话,吴面对的压力就不是一般的大了,所付出的代价和遭受的打击也会大狠多。 && 【 在 iloveqq (iloveqq) 的大作中提到: 】
: 曹操的“不务虚名而处实祸”这句名言,在他的儿子这里没有得到一点传承,可惜啊。。
: 所以各位能否讨论一下,在刘备攻吴的时候,魏国是打蜀好还是打吴好呢?
&&&&&&&& ☆─────────────────────────────────────☆ &&
SCLEO (石室施氏嗜食狮) 于
(Sun May 31 12:12:12 2009)
提到: && 孙权“请降”送给曹丕什么干货了吗 && 【 在 nezza (二郎·吳下阿蒙·郎中令蒙天賜) 的大作中提到: 】
: 显然是打吴更好。
: 打蜀的话,只能从汉中那边打,秦岭不是好过的,魏延镇守的汉中更不是好打的,打蜀的最终结果就是吴蜀再次议和,刘备军退回益州去与魏军在汉中对峙,对魏有啥好处?白白便宜了孙权。
: 打吴的话,可以同时从襄樊,寿春合肥,徐州广陵三路出兵,再加上刘备军在夷陵,东吴的压力那可就大了,即使不能全灭吴,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削弱吴的实力,且吴在夷陵战的方略就是北线主防而针取在西线击败刘备军,这样战役结束后刘备军实力也会得到相当大的削弱。
: ...................
&&&&&& ☆─────────────────────────────────────☆ &&
nezza (二郎·吳下阿蒙·郎中令蒙天賜) 于
(Sun May 31 12:16:09 2009)
提到: && 没啥干货,就是向他称臣了,等于承认魏代汉的正统地位了。估计当时曹丕比较看重这个。。。。。后来曹丕要孙权派质子,孙权又赖皮了。。。。 && 【 在 SCLEO (石室施氏嗜食狮) 的大作中提到: 】
: 孙权“请降”送给曹丕什么干货了吗
&&&&&&&& ☆─────────────────────────────────────☆ &&
iloveqq (iloveqq) 于
(Sun May 31 12:17:58 2009)
提到: && 然也.这个分析的好 && 【 在 nezza (二郎·吳下阿蒙·郎中令蒙天賜) 的大作中提到: 】
: 显然是打吴更好。
: 打蜀的话,只能从汉中那边打,秦岭不是好过的,魏延镇守的汉中更不是好打的,打蜀的最终结果就是吴蜀再次议和,刘备军退回益州去与魏军在汉中对峙,对魏有啥好处?白白便宜了孙权。
: 打吴的话,可以同时从襄樊,寿春合肥,徐州广陵三路出兵,再加上刘备军在夷陵,东吴的压力那可就大了,即使不能全灭吴,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削弱吴的实力,且吴在夷陵战的方略就是北线主防而针取在西线击败刘备军,这样战役结束后刘备军实力也会得到相当大的削弱。
: ...................
&&&&&& ☆─────────────────────────────────────☆ &&
DiSanFang (二月投資·獨釣寒江雪) 于
(Sun May 31 12:34:50 2009)
提到: && 记得有,什么象牙之类的 && 【 在 nezza (二郎·吳下阿蒙·郎中令蒙天賜)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啥干货,就是向他称臣了,等于承认魏代汉的正统地位了。估计当时曹丕比较看重这个。。。。。后来曹丕要孙权派质子,孙权又赖皮了。。。。
&&&&&&&& ☆─────────────────────────────────────☆ &&
DiSanFang (二月投資·獨釣寒江雪) 于
(Sun May 31 12:41:32 2009)
提到: && 我想主要是战略情势,
打蜀那很可能吴蜀联盟又来了。当蜀汉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蜀汉主动和吴和解并结盟,
以孙权心态,没什么不可以。 && 打吴显然刘乐观其成,因为他是复仇心态,
当然吴面临两面夹击,会壮大魏蜀各自的力量,魏未必占便宜。当然,假如魏占领荆州
把吴蜀隔开到东西两面,战略形势对魏国还是很有利。 && 我认为还是单军取道荆州比较好 && 【 在 nezza (二郎·吳下阿蒙·郎中令蒙天賜) 的大作中提到: 】
: 显然是打吴更好。
: 打蜀的话,只能从汉中那边打,秦岭不是好过的,魏延镇守的汉中更不是好打的,打蜀的最终结果就是吴蜀再次议和,刘备军退回益州去与魏军在汉中对峙,对魏有啥好处?白白便宜了孙权。
: 打吴的话,可以同时从襄樊,寿春合肥,徐州广陵三路出兵,再加上刘备军在夷陵,东吴的压力那可就大了,即使不能全灭吴,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削弱吴的实力,且吴在夷陵战的方略就是北线主防而针取在西线击败刘备军,这样战役结束后刘备军实力也会得到相当大的削弱。
: ...................
&&&&&& ☆─────────────────────────────────────☆ &&
pener (巴孤(成电八爪鱼)) 于
(Sun May 31 12:56:49 2009)
提到: &&&& 显然先打吴比较好,打蜀结果无非刘备赶紧撤回去,打吴的话刘备打得更来劲
【 在 skyhover (撒加大神~~一天灌水10篇)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说曹土鳖的政治智力实在是不敢恭维,老爸一死就急急篡位,他的兄弟曹植和妹妹曹节都很不齿他。另外魏国当然是先打蜀国比较好了,虽然山多,都在陆上作战,还可以打打,而且蜀国也比较弱,说不定努力搞搞就能搞下汉中。打吴呢,吴国水师天下无敌,没有充分准备的
&&&&&&&& ☆─────────────────────────────────────☆ &&
saturdays (我爱你||你想要的都给你^^) 于
(Sun May 31 13:22:05 2009)
提到: && 东吴称臣了
【 在 iloveqq (iloveqq) 的大作中提到: 】
: 错过了一统天下的好机会,让人民又在水深火热中很多年。可惜啊。。
: 或者为什么不趁机攻打蜀国,无论打哪个都有7分胜算阿
&&&&&&&& ☆─────────────────────────────────────☆ &&
stonejug (石子:端午) 于
(Sun May 31 14:10:56 2009)
提到: && 刘晔传注引傅子:
帝曰:“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来者心,必以为惧,其殆不可?孤何不且受吴降,而袭蜀之后乎?”
对曰:“蜀远吴近,又闻中国伐之,便还军,不能止也。今备已怒,故兴兵击吴,闻我伐吴,知吴必亡,必喜而进与我争割吴地,必不改计抑怒救吴,必然之势也。”
帝不听,遂受吴降。 && qq看的志是不带裴注的? && 【 在 iloveqq (iloveqq)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晔传里面只有说该打吴,这个现在看来肯定是对的,但是他没有说为什么打吴而不是蜀.
&&&&&& ☆─────────────────────────────────────☆ &&
BT (悟 空 空 悟 悟 悟 空) 于
(Sun May 31 14:20:27 2009)
提到: && 从战略上应该是对实力充分自信就攻打吴,不自信就观望吴蜀相斗 && 攻打蜀,第一个问题就是路途遥远坚信,如果蜀内部没有乱,攻蜀必然是个漫长的过程
,进军交兵一个,即便是初期获胜,后期大兵推进又是一个问题。同事如果攻蜀,相对
而言很容易促进蜀吴的迅速和解一致对魏,因为如果魏占领了蜀,对于吴的地理优势太
大,吴在对蜀战场推进多少都抵消不掉魏在上游的地理优势。 && 相反的如果攻打吴,出兵进退自如不说,对吴的侵吞不会给蜀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有
利于防止吴蜀联合。唯一的问题在于魏能不能推进,干掉吴的已有防线。因为魏面对吴
从来都不是兵力不足的问题,而是兵种适应的问题,这个相对而言从两面夹击吴这个战
略优势上获得不到太大的收益。 && 其实我觉得曹丕的一个失误是在知道刘备连营的时候光发嘲讽没用,应该是派游兵去袭
扰东吴,如果能让吴蜀的消耗战更长一些,对魏就更有利了 &&&& 【 在 nezza (二郎·吳下阿蒙·郎中令蒙天賜) 的大作中提到: 】
: 显然是打吴更好。
: 打蜀的话,只能从汉中那边打,秦岭不是好过的,魏延镇守的汉中更不是好打的,打蜀的最终结果就是吴蜀再次议和,刘备军退回益州去与魏军在汉中对峙,对魏有啥好处?白白便宜了孙权。
: 打吴的话,可以同时从襄樊,寿春合肥,徐州广陵三路出兵,再加上刘备军在夷陵,东吴的压力那可就大了,即使不能全灭吴,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削弱吴的实力,且吴在夷陵战的方略就是北线主防而针取在西线击败刘备军,这样战役结束后刘备军实力也会得到相当大的削弱。
: ...................
&&&&&& ☆─────────────────────────────────────☆ &&
business2boy (汉寿亭侯关公蜀汉五虎上将之首) 于
(Sun May 31 14:29:22 2009)
提到: && re这个。
【 在 BT (悟 空 空 悟 悟 悟 空)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战略上应该是对实力充分自信就攻打吴,不自信就观望吴蜀相斗
: 攻打蜀,第一个问题就是路途遥远坚信,如果蜀内部没有乱,攻蜀必然是个漫长的过程
: ,进军交兵一个,即便是初期获胜,后期大兵推进又是一个问题。同事如果攻蜀,相对
: ...................
&&&&&& ☆─────────────────────────────────────☆ &&
whiho (逢赌必输~~乌哈嘟里!!) 于
(Sun May 31 14:30:40 2009)
提到: && 等刘备再向东推进一点,从河南入湖北,断他后路 && 【 在 BT (悟 空 空 悟 悟 悟 空)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战略上应该是对实力充分自信就攻打吴,不自信就观望吴蜀相斗
: 攻打蜀,第一个问题就是路途遥远坚信,如果蜀内部没有乱,攻蜀必然是个漫长的过程
: ,进军交兵一个,即便是初期获胜,后期大兵推进又是一个问题。同事如果攻蜀,相对
: ...................
&&&&&& ☆─────────────────────────────────────☆ &&
stonejug (石子:端午) 于
(Sun May 31 14:33:15 2009)
提到: && 强者观望的结果,是弱者都缓过来了。
利在哪里呢?比较稳妥,没像苻坚那样一败而溃? && 【 在 BT (悟 空 空 悟 悟 悟 空)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战略上应该是对实力充分自信就攻打吴,不自信就观望吴蜀相斗
: 攻打蜀,第一个问题就是路途遥远坚信,如果蜀内部没有乱,攻蜀必然是个漫长的过程
: ,进军交兵一个,即便是初期获胜,后期大兵推进又是一个问题。同事如果攻蜀,相对
: ...................
&&&&&& ☆─────────────────────────────────────☆ &&
SCLEO (石室施氏嗜食狮) 于
(Sun May 31 14:45:27 2009)
提到: && 刘备败得太脆,估计六百里连营的情报刚到曹丕那儿同时刘备就完蛋了
谁让东吴风头正劲,就算曹丕全力上也不一定能成 && 【 在 stonejug (石子:端午) 的大作中提到: 】
: 强者观望的结果,是弱者都缓过来了。
: 利在哪里呢?比较稳妥,没像苻坚那样一败而溃?
&&&&&&&& ☆─────────────────────────────────────☆ &&
stonejug (石子:端午) 于
(Sun May 31 14:53:02 2009)
提到: &&&& 【 在 SCLEO (石室施氏嗜食狮)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备败得太脆,估计六百里连营的情报刚到曹丕那儿同时刘备就完蛋了
: 谁让东吴风头正劲,就算曹丕全力上也不一定能成
那先观望大半年,再全力上,算什么事…… &&&&&& ☆─────────────────────────────────────☆ &&
stonejug (石子:端午) 于
(Sun May 31 15:00:15 2009)
提到: && 吴对魏的布署,马上就用上了,而陆逊还在看白帝城。
当然压力是错开了。 && 【 在 nezza (二郎·吳下阿蒙·郎中令蒙天賜) 的大作中提到: 】
: 显然是打吴更好。
: 打蜀的话,只能从汉中那边打,秦岭不是好过的,魏延镇守的汉中更不是好打的,打蜀的最终结果就是吴蜀再次议和,刘备军退回益州去与魏军在汉中对峙,对魏有啥好处?白白便宜了孙权。
: 打吴的话,可以同时从襄樊,寿春合肥,徐州广陵三路出兵,再加上刘备军在夷陵,东吴的压力那可就大了,即使不能全灭吴,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削弱吴的实力,且吴在夷陵战的方略就是北线主防而针取在西线击败刘备军,这样战役结束后刘备军实力也会得到相当大的削弱。
: ...................
&&&&&& ☆─────────────────────────────────────☆ &&
fupip (麸皮-梦里有时终须有~) 于
(Sun May 31 15:57:51 2009)
提到: &&&& 孙权这样的反复小人 称臣算什么 && 何况那时他也没称帝,本来就没啥名份 && 称臣后,曹丕还封他吴王呢 && 【 在 saturdays (我爱你||你想要的都给你^^) 的大作中提到: 】
: 东吴称臣了
&&&&&&&& ☆─────────────────────────────────────☆ &&
fupip (麸皮-梦里有时终须有~) 于
(Sun May 31 15:59:30 2009)
提到: &&&& 刘晔所见是也 && 关键是攻蜀可能造成吴蜀联合 && 攻吴,刘备乐见其成 && 【 在 stonejug (石子:端午)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晔传注引傅子:
: 帝曰:“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来者心,必以为惧,其殆不可?孤何不且受吴降,而袭蜀之后乎?”
: 对曰:“蜀远吴近,又闻中国伐之,便还军,不能止也。今备已怒,故兴兵击吴,闻我伐吴,知吴必亡,必喜而进与我争割吴地,必不改计抑怒救吴,必然之势也。”
: ...................
&&&&&& ☆─────────────────────────────────────☆ &&
dddsss (Eagle of the Empire) 于
(Sun May 31 17:01:56 2009)
提到: &&&& 因为他知道刘备是个无赖 && 【 在 iloveqq (iloveqq) 的大作中提到: 】
: 错过了一统天下的好机会,让人民又在水深火热中很多年。可惜啊。。
: 或者为什么不趁机攻打蜀国,无论打哪个都有7分胜算阿
&&&&&& ☆─────────────────────────────────────☆ &&
iloveqq (iloveqq) 于
(Sun May 31 17:11:29 2009)
提到: && 如果魏攻蜀,吴国其实也可以选择趁机攻蜀. && 只是山川太多, 难以速克. 夹攻下来后,对魏国,还是吴国占劣势,没用 && 【 在 fupip (麸皮-梦里有时终须有~)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晔所见是也
: 关键是攻蜀可能造成吴蜀联合
: 攻吴,刘备乐见其成
&&&&&& ☆─────────────────────────────────────☆ &&
RicZan (Ai|哀迷) 于
(Sun May 31 18:27:59 2009)
提到: && 因为他想跟东吴夹击刘备
【 在 iloveqq (iloveqq) 的大作中提到: 】
: 错过了一统天下的好机会,让人民又在水深火热中很多年。可惜啊。。
: 或者为什么不趁机攻打蜀国,无论打哪个都有7分胜算阿
&&&&&& ☆─────────────────────────────────────☆ &&
requelme (刘邦朱元璋) 于
(Sun May 31 19:50:45 2009)
提到: && re人才刘晔
【 在 iloveqq (iloveqq)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晔传里面只有说该打吴,这个现在看来肯定是对的,但是他没有说为什么打吴而不是蜀.
&&&&&& ☆─────────────────────────────────────☆ &&
Tacchinardi (A股好,价高庄黑易套牢) 于
(Sun May 31 19:51:11 2009)
提到: && 备哥估计也是高估曹丕了,如果魏参战,估计就用冯习张南也拿下了 && 【 在 iloveqq (iloveqq) 的大作中提到: 】
: 错过了一统天下的好机会,让人民又在水深火热中很多年。可惜啊。。
: 或者为什么不趁机攻打蜀国,无论打哪个都有7分胜算阿
&&&&&&&& ☆─────────────────────────────────────☆ &&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录尚书事高秀岩) 于
(Sun May 31 20:56:42 2009)
提到: && 攻蜀不可行
1、刘备留诸葛亮守成都、魏延守汉中,都不是好惹的主
2、魏攻蜀可能导致刘备回援,与东吴议和,这样蜀国与东吴火并的事就不会发生了。 && 攻吴可以,但只需趁吴蜀对峙取得一些边境地盘即可,不可打吴过狠。因为打吴过狠,
吴很可能与蜀议和,割江陵甚至荆州于蜀,之后吴蜀再联合抗魏。对魏来讲,仍然不如让吴蜀火拼。 && 以当时魏、蜀、吴的力量对比,魏联合另外一家(态度不积极,随时可能变卦),并不
具备灭掉第三家的能力。 && 而魏坐山观虎斗的效果实际是不错的,蜀军损失四五万正规军,以及刘备、马良、冯习、黄权等经验丰富的将领,元气大伤。吴蜀火并最多也就是到这个程度了。 &&&& 【 在 iloveqq (iloveqq) 的大作中提到: 】
: 错过了一统天下的好机会,让人民又在水深火热中很多年。可惜啊。。
: 或者为什么不趁机攻打蜀国,无论打哪个都有7分胜算阿
&&&&&&&& ☆─────────────────────────────────────☆ &&
Konet (不管红黑还是蓝黑,都是黑) 于
(Sun May 31 22:00:39 2009)
提到: && 吴蜀非旦夕可灭,孙刘俱一世之雄,我觉得应该阳受吴降,阴急调北土精兵袭取荆州,观吴蜀成败。
【 在 pener (巴孤(成电八爪鱼)) 的大作中提到: 】
: 显然先打吴比较好,打蜀结果无非刘备赶紧撤回去,打吴的话刘备打得更来劲
&&&&&&&& ☆─────────────────────────────────────☆ &&
ironmind (handsomelove) 于
(Sun May 31 23:50:21 2009)
提到: && 经济问题。打蜀国没油水,打下吴国经济上无敌了 &&&& 【 在 DiSanFang (二月投資·獨釣寒江雪)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想主要是战略情势,
: 打蜀那很可能吴蜀联盟又来了。当蜀汉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蜀汉主动和吴和解并结
: 以孙权心态,没什么不可以。
: ...................
&&&&&&&& ☆─────────────────────────────────────☆ &&
elialow (yyh) 于
(Mon Jun&&1 13:33:39 2009)
提到: && 还是要安定内部的,不要想当然
【 在 skyhover (撒加大神~~一天灌水10篇)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题: Re: 曹丕为什么不跟刘备夹击东吴?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May 31 11:20:50 2009), 站内
:&&&& 因为这土鳖正陶醉在自己篡位后孙权称臣的喜悦之中(其实他在曹操统治时早称过很多次了),同时也想坐山观虎斗(完全一副弱者心态,就没想过自己才是老虎),所以。。后来发现被孙权耍了,自尊受伤,故而亲征三次,及江而还。。
: 【 在 iloveqq (iloveqq) 的大作中提到: 】
: : 错过了一统天下的好机会,让人民又在水深火热中很多年。可惜啊。。
: : 或者为什么不趁机攻打蜀国,无论打哪个都有7分胜算阿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23.127.95.*]
&&&&&&&& ☆─────────────────────────────────────☆ &&
stonejug (石子:端午) 于
(Mon Jun&&1 15:42:36 2009)
提到: && 看想实现什么目标了。
想打开局面一统天下,如谋士刘晔的,那自然要抓紧机会。
想保持现状休养生息慢慢来,如老名士王朗的,那观望也不是不行。
曹丕嘛,他两头都没听,坐视在前,扬州旅游在后,就不知道怎么想的了。 && 当时想统一,自然有不利因素:
内部还不够安定,弟弟还没杀,地方上还有军头;外部吴蜀实力还在。
但这些也没拦住年底三路出兵。 && 刘备的态度,有人赌不言和而打劫的。
即令言和,只要再割荆州,就是留下祸根,与史上几十年稳定的吴蜀同盟比,魏的机会还能多些。
统一天下这个战果太大了,当时即便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低风险尝试一次的能力还是有的。 &&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录尚书事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攻蜀不可行
: 1、刘备留诸葛亮守成都、魏延守汉中,都不是好惹的主
: 2、魏攻蜀可能导致刘备回援,与东吴议和,这样蜀国与东吴火并的事就不会发生了。
: 攻吴可以,但只需趁吴蜀对峙取得一些边境地盘即可,不可打吴过狠。因为打吴过狠,
: 吴很可能与蜀议和,割江陵甚至荆州于蜀,之后吴蜀再联合抗魏。对魏来讲,仍然不如让吴蜀火拼。
: 以当时魏、蜀、吴的力量对比,魏联合另外一家(态度不积极,随时可能变卦),并不具备灭掉第三家的能力。
: 而魏坐山观虎斗的效果实际是不错的,蜀军损失四五万正规军,以及刘备、马良、冯习、黄权等经验丰富的将领,元气大伤。吴蜀火并最多也就是到这个程度了。
&&&&&& ☆─────────────────────────────────────☆ &&
skyhover (撒加大神~~一天灌水10篇) 于
(Mon Jun&&1 16:50:50 2009)
提到: &&&& 【 在 stonejug (石子:端午)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题: Re: 曹丕为什么不跟刘备夹击东吴?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Jun&&1 15:42:36 2009), 站内
: 看想实现什么目标了。
: 想打开局面一统天下,如谋士刘晔的,那自然要抓紧机会。
: 想保持现状休养生息慢慢来,如老名士王朗的,那观望也不是不行。
: 曹丕嘛,他两头都没听,坐视在前,扬州旅游在后,就不知道怎么想的了。
&& ~~~~~~~~~~~~~~~~~~~~~~~~~~~~~~~~~~~~~~~~~~~~~~~~~~~~~~~~~~~~~~~~我觉得明显是觉得自己被孙权欺骗,老羞成怒,丧失理性思考的能力了,否则趁刘备败亡的时候进攻蜀国多好。按刘晔传引傅子,陆逊杀刘备兵八万余人,可见在魏国人眼中,蜀国损失巨大,曹丕自己又曾经预见刘备要打败仗,正好提前做好准备,趁刘备兵败或者迟一点到他病亡的这段人心惶惶的时候,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大举发兵进攻汉中,我看大有机会一举把蜀汉灭掉,至少是给以重创,怎么也比到扬州被孙权和长江羞辱要好。我之所以觉得曹丕在这里表现很土主要不在他夷陵前期不攻东吴(这个攻也可以拿点便宜但东吴十九亡不了,东吴除了陆逊带领的应付刘备的5~6万人,还颇有余力,我个人估计东吴如果来个大动员的话二十万军队不成问题,如诸葛恪伐魏时集中的兵力。而且魏蜀水军都很weak,难以在江上与东吴抗衡,蜀汉击退陆逊东进至南四郡,魏国拿到江陵,再往下与蜀汉争南四郡大概就是最好的结果了),而是在于他后期不攻蜀汉而攻东吴。
: 当时想统一,自然有不利因素:
: 内部还不够安定,弟弟还没杀,地方上还有军头;外部吴蜀实力还在。
: 但这些也没拦住年底三路出兵。
: 刘备的态度,有人赌不言和而打劫的。
: 即令言和,只要再割荆州,就是留下祸根,与史上几十年稳定的吴蜀同盟比,魏的机会还能多些。
: 统一天下这个战果太大了,当时即便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低风险尝试一次的能力还是有的。
: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录尚书事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 攻蜀不可行
: : 1、刘备留诸葛亮守成都、魏延守汉中,都不是好惹的主
: : 2、魏攻蜀可能导致刘备回援,与东吴议和,这样蜀国与东吴火并的事就不会发生了。
: : 攻吴可以,但只需趁吴蜀对峙取得一些边境地盘即可,不可打吴过狠。因为打吴过狠,
: : 吴很可能与蜀议和,割江陵甚至荆州于蜀,之后吴蜀再联合抗魏。对魏来讲,仍然不如让吴蜀火拼。
: : 以当时魏、蜀、吴的力量对比,魏联合另外一家(态度不积极,随时可能变卦),并不具备灭掉第三家的能力。
: : 而魏坐山观虎斗的效果实际是不错的,蜀军损失四五万正规军,以及刘备、马良、冯习、黄权等经验丰富的将领,元气大伤。吴蜀火并最多也就是到这个程度了。
: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 流香涨腻满晴川。
: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 佳人相见一千年。
: ※ 修改:·stonejug 于 Jun&&1 16:24:05 2009 修改本文·[FROM: 119.40.19.*]
: ※ 来源:·水木社区 ·[FROM: 119.40.19.*]
&&&&&&&& ☆─────────────────────────────────────☆ &&
EvilEast (东邪) 于
(Mon Jun&&1 20:11:05 2009)
提到: && 黄叔不肯吧
【 在 iloveqq (iloveqq) 的大作中提到: 】
: 错过了一统天下的好机会,让人民又在水深火热中很多年。可惜啊。。
: 或者为什么不趁机攻打蜀国,无论打哪个都有7分胜算阿
&&&&&& ","ajax_st":1,"ajax_code":"0005","ajax_msg":"操作成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翻江倒海倾吴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