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于人的全面...

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 “知行新说”——百名兼职思政导师进高校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摘 要:本案例是宁波高校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省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重要举措。邀请党政干部、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各界人士担任高校兼职思政导师,采用讲座、论坛、访谈、结对、社会实践等与大学生交流。活动传承王阳明“知行合一”传统文化精华,突出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以导师自身立身立德立行感悟和创业创新创造经历为主要交流内容,用“有泥土味的家常话”,呈现“有人情味的思政课”。活动成果以视频、影音等方式展现,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鲜活的资源库,并以积分制和学分制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相衔接。活动运用大学生喜欢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
【创新缘由】
宁波市委教育工委为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从更广阔的层面构建全员育人队伍,借助互联网手段推进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推动思政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有机融合,创新推出本案例。通过兼职思政导师与大学生面对面,以导师自身立身立德立行感悟和创业创新创造经历为主要交流内容,倡导鲜活灵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活动视频借助新媒体同步直播,并制作成网络教学案例库,以积分制和学分制供师生课堂教学和课外自学,活动建立了乡土气息浓厚和实践指导性强的思政课案例库,建立了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全新模式。此外,通过导师结对、互动交流、实践案例分享,搭建了大学生实践成长的新平台。
【实施过程】
一是全市范围内聘请优秀兼职思政导师。成立活动组委会,聘请来自宁波的领导干部、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社会知名人士为兼职思政导师,他们品德高尚,长期奋斗在宁波改革开放和转型发展前沿,对宁波怀有真挚的情感,在所在行业有突出贡献,是“宁波精神”的现实缩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
二是菜单式选题。每学期根据高校立德树人要求和兼职导师经历特点,进行选题策划,提供主讲人和演讲题目菜单供各高校选择,组委会统筹协调。兼职思政讲师一年进高校两次,各高校一学期开展活动两次。各高校亦可自行邀请其他兼职思政讲师来校做讲座。
三是建立宁波高校思政理论课网络教学案例库。由宁波日报社“甬派”和宁波市教育局教科所具体策划、摄制,用视频、影音、文字等方式进行新媒体直播和互联网传播,打造成宁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库,以积分制和学分制供师生课堂教学和课外自学,不断扩大受益面和影响力。
四是制定三年行动计划。2017起,通过三年的努力,形成一支含党政领导干部、各领域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社会知名人士等担任的100名高校兼职思政导师,进高校开展200讲左右的活动,推出30期左右的“知行新说”网络节目。真正让高校思政理论课实现课堂教学、导师授课、网上自学、社会实践的有机互动,成为思政理论课的有益补充。
【效果亮点】
一是内涵丰富、立意高远。“知”,是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行”,是道德践履和价值践行;“新”,是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说”,是反映宁波各界和高校师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奋力建设“国际港口名城”的火热实践和积极打造“东方文明之都”的动人场景。“知行新说”的精神内涵是指宁波教育系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传承王阳明“知行合一”精神,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活动既融合渗透了民族精神的精华,又集中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实质相融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与宁波城市精神相契合,是宁波教育系统学习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新模式和大学生实践成长的新平台。
二是乡土气息、声情并茂。活动努力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精神气质。兼职导师汇集宁波各界精英,长期奋斗在宁波改革开放和转型发展前沿,对宁波怀有真挚的情感,讲座以导师自身立身立德立行感悟和创业创新创造经历为主要交流内容,乡土气息浓郁、地域特色明显,被高校师生誉为“有泥土味的家常话,有人情味的思政课”。成为宁波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载体和亮丽名片。
三是涵育气质、提升境界。兼职导师的演讲内容可亲可敬可学,其创业创新精神不仅激励大学生在校勤奋学习,还引导他们走向人生成功之路。讲座突出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了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城市精神的教育。活动深刻影响了宁波大学生的人生、人品、人格。虽然主讲人来自不同的研究领域,但他们所讲的道理却都是相通的,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崇高精神都是青年学生学习的榜样,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启发和鼓励,使青年学生在讲座中感悟为人为事、创业创新之道。
本月阅读排行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的十九大主题开头的八个大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十九大决定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本文就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这一重要思想和要求谈谈学习体会。
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追根溯源,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由党的性质和党的指导思想决定的。
一切向前走,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初心,就是当初出发的目的和目标,即为了什么出发、所要到达的目标或所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2016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从八个方面深入阐述了“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十九大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集中概括、明确表述。
100年前,正当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在黑暗中苦苦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的先进分子组织起来,成立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不懈探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之路。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工人阶级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阶级,它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马克思主义从其问世之日起,就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而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44页)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决定了它能大公无私地认识社会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经过一个长过程发展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共产党宣言》表明,马克思主义和它指导下的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遵循“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页)社会发展规律,用每个人自由发展的联合体即共产主义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旧社会。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符合中国实际、代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社会的历史是由人们自己的活动构成的,又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因此,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从如何看待作为社会运动主体的人和如何看待社会客观规律两方面表现出来。马克思以前旧的历史理论有两个主要缺陷,一个是不懂得社会发展规律,一个是忽视人民群众的作用。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又阐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由此就决定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表现于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遵循社会客观规律,推动历史前进,实现共产主义;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为人民谋利益。所以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在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通过社会变革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是这二者的统一。1921年7月,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宣示了“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的立场,提出了“实行社会革命”,“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的纲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党的纲领和决议中最早的表达,它包括维护无产阶级和劳动者的利益、最终达到消灭一切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两个方面。96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着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奋斗。这集中体现在党的政治路线和群众路线及其指引下的实践之中。
党的政治路线也称基本路线,是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明确提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针、政策,将其高度概括起来而形成的党在一定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党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党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党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路线最终都指向一个远大目标,那就是共产主义。
党的群众路线是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根本工作路线。《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群众路线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条群众路线,是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于党的全部活动中,总结长期历史经验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回答了党的一切工作为了谁和依靠谁的问题,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指明了党的力量的来源是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规定了党根本的工作方法,回答了党如何领导群众去完成历史使命的根本方法问题。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内涵聚焦到一点,那就是以人民为中心。
党的政治路线和群众路线的统一,体现了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的统一,遵循社会客观规律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统一,党的奋斗目标和党的宗旨的统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96年来,在党的政治路线和群众路线指引下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证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忘初心,担当起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二、新时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0页)5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时再次强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句朴素的话语,深刻揭示了党的宗旨和党的奋斗目标、为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内在关联,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最终奋斗目标,都代表了人民根本利益,体现了党“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贯穿着大会主题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必须找到一条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这就是既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又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强调:“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83-84页)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就是以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方向。这一基本思想体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全文之中。报告总结过去5年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和实现的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报告阐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强调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报告提出并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任务。报告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美丽中国、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进祖国统一、推动构建人类社会命运共同体、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等各个方面做出部署,谋划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
道路和宗旨是统一而不可分的。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只有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时提出了“十四条坚持”,其中第二条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报告对这一重要命题的科学内涵作出明确阐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一段论述表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对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根本宗旨、执政理念的高度概括和继承、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在新时代新思想中的集中表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于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各个部分。 报告在论述发展问题时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论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报告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在论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时,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在论述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时,报告强调,“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前进,“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在论述建设美丽中国时,报告要求:“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论述全面从严治党时,报告指出:“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两方面紧密结合在一起,构成一条贯穿十九大报告全文的红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不忘、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核心和灵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回答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障的基本问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成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将以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其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标志载入史册。这一新思想是党在新时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庄严宣示。
三、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共产党员
坚持党的初心和使命,要靠全体共产党员共同努力。党的十九大决定,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这是新时代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政治建设、保证党不忘初心和使命的重要举措。
党在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只有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好,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始终得到人民衷心拥护,才能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永远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中央对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要求。共产党员怎样才能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呢?深入学习党章、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领会到,最重要的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
第一,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党章还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所以党的基本路线规定的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因此,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应该是每一个党员加入党组织时就确立的初心和承担的使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起草党的十八大报告时,就专门要求写上关于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的重要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多次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他批评认为共产主义虚无缥缈的错误思想,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指出:“我们现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向着最高理想所进行的实实在在努力。”(《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324页)历史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产党员只有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才能不忘初心,自觉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不懈奋斗。
第二,只有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才能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以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为依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不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就不能真正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明确要求。它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它明确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规定为党员必须履行的第一条义务,把组织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规定为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
党的十九大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43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这些论述深刻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同党的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党的事业发展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核心的世界观,它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称是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武装了工人阶级,使工人阶级认识到自己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组织起自己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树有根本,河有源头,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和源头。有马克思主义才有中国共产党,才有党领导亿万人民创造的丰功伟业。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不学习马克思主义,就不能铸成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党就会失去灵魂、失去方向。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旦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就会土崩瓦解。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重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他强调,不了解、不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到手,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特别是理解其中包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要浅尝辄止。要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在第一条中提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党中央在部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时,要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也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一个共产党员,只有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解决好“总开关”问题,才能真正理解党的宗旨和党的奋斗目标,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铭刻在心中,付诸实践,做一名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合格的共产党员。
(作者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实践是理论之源,时代是思想之母。党的十九大在理论上的最大贡献和创新,就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思想深深植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热土,回应时代课题的召唤,顺应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都有着重大理论和战略意义,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新境界
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声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紧密结合的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诞生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在这个科学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新中国成立后,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毛泽东同志进行了艰辛探索,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论十大关系》,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理论。
在毛泽东同志探索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实际出发,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出一条经济文化落后国家逐步从温饱到小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经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飞跃,其指导实践的真理性得到进一步验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如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创新精神,进行了划时代的理论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坚持这个思想就坚持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马克思主义国别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新境界,赋予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新的活力和生命力,以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大众特点载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世界社会主义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的实践探索,开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进程,锐意进取,不信邪、不怕鬼,以一往无前的创新精神,探索出一条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短短的30多年,迅速摆脱贫困,达到小康,初步实现了共同富裕,走过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100多年走过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路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成就,实现了党和国家事业的继往开来。全党把握新时代大势,回应新实践要求,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协力、苦干实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新时代,把世界社会主义推进到新阶段。
中国共产党人率领中国人民,以雄辩的事实,回答了事关世界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具有极大的制度优越性。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使世界各发展中国家人民,在后冷战时代,看到了建设和发展具有自身历史文化特点美好生活的希望。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续写了低潮中的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篇章,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低潮中艰难复兴,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极不平凡,具有里程碑意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中国人民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动力,必将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丽篇章。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秘书长)
版权所有 &copy 2016 - 2020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京ICP证130369号 新出网证(京)字029号 京公网安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