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来为什么被抓

当前位置: &
媒体解析薄熙来在济南中院受审原因
13:27:50 & & &
薄熙来案引发全球关注。图为日出版的美国《时代》杂志,以薄熙来为封面人物。红色英文的意思为“红色警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精彩高清图推荐:
传统技艺眼界眼界思想传统技艺今日网言晚间版:薄熙来案件的另类花边解读|今日网言|薄熙来|王立军_新浪新闻
&&&&&&&&&正文
今日网言晚间版:薄熙来案件的另类花边解读
薄:王立军暗恋谷开来,不能自拔。
  【新闻背景】薄熙来自辩时说,其实王立军为什么要跑,他自述的那几个理由根本不成立,他暗恋谷开来,情感纠结,他不能自拔,也向谷开来做了表白,这个他与谷开来写信时写出来了,而且自己打自己八个耳光。(薄熙来: 不能自拔)
  薄熙来案件的另类花边解读:
  (以下为网友观点)
  1、“济南故事完全符合好莱坞电影原则,起承转合,人物鲜活。依次展现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自己三大矛盾。主仆相煎,兄弟阋墙,夫妻反目,屎尿未及。天要下雨娘要嫁,逆子引火烧全家。电影名字暂定为<每个人背叛每个人>。”(via. 高晓松)
  2、“《纸牌屋》的男女主角在凌晨的窗前,共抽一支烟,对编剧们来说,这样的细节已经是极致了。而真实版的剧情,远远是你想象力达不到的地方。‘如胶似漆’‘不可自拔’‘暗恋’,然后是一句经典台词:‘一巴掌就打出来一个叛徒也不容易’。另一说法,有人把《纸牌屋》叫成《棋牌室》,这个比较贴切国产剧。”(via. 王丽萍编剧)
  3、“记得当年有媒体报道,王立军下属称王立军为老师。而在有些时候会称呼谷开来为师母,当时以为是恶搞或者搞笑来的。结果还真就是了,结局有点令人出乎意外,但似乎又在情理之中。整个案件的脉络已经很清晰了。女人啊女人,你的名字叫神马来着?”(via. 天涯烟火)
  4、“从反腐戏演变成谍战戏,再次上升到宫廷男女戏……这部跨世纪的年度大戏,如果能让张艺谋、韩三平、冯小刚联合执导,让陈宝国主演薄熙来,让范冰冰主演谷开来,让甄子丹主要王立军,让梁朝伟主演徐明,一定非常精彩,票房绝对过百亿。”(via. 毛启盈)
  5、“这几天关注审薄熙来时谷开来的证词,突然想起刘志军老婆说刘志军每晚都回家睡觉来力挺丈夫的表态,得一结论:老婆还是原配的好!”(via. 颐尚温泉-张安明)
  6、“宋江的经历告诉我们:要做江湖老大!首先就要舍得花钱!卢俊义的经历告诉我们:冤假错案,都是别人设计好的。武大郎的故事告诉我们:娶个漂亮的女人做老婆等于自杀。西门庆的经历告诉我们:斗不过人家小弟,就千万别欺负人家大哥,否则你会死得很难看。”(via. 身手矫健的小钻风)
  7、“王立军生日12月26日,摩羯座。谷开来生日11月15日,天蝎座。从星座学来讲,天蝎与摩羯终究只能错过。”(via. 财经女记者部落)
  8、“因为爱情。现在看来整个故事的脉络已经非常清晰了:所有的男主角都为谷开来倾倒,徐明是心甘情愿不求回报的买单王,立军求爱不成由爱生恨投奔敌国渔死网破,尼尔追求过于热情奔放被立军和开来联手湮灭。唯一无辜的原配男主角在法庭抗辩的最后阶段才讲出这个凄绝的爱情故事,令众法官人不禁唏嘘悲伤。”(via. 无敌破餐)
  9、“公元192年,吕布与貂蝉私会于风波亭,恰逢董卓回府撞见,大怒道“我老婆你也敢碰”,抢上前来,当胸就是一拳,吕布猝不及防,口喷鲜血,当下心生忿恨。是夜,吕布急奔关东诸侯大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via. 梦晨伤)
  10、“男人外遇的下场。薄没外遇,就没谷带着小瓜国;谷不带小瓜出国,就不会买国外别墅;不买别墅,就不会涉及海伍德;不涉及海伍德,就不会杀海伍德;王立军不暗恋谷,不会遭薄一巴掌,就不会被撤局长职务;就不会害怕调查而出逃;王立军不出逃,就不会东窗事发。所以,男人出轨,一棋不慎,全盘皆输。”(via. 落雪博报)
  11、“薄、谷、王三人星座分析,巨蟹座的男人特别重视家庭,想当年薄熙来面对凶狠前妻,数十年如一日的围追堵截,也要和现任谷开来在一起,可见薄的情真意切。摩羯座的王立军与和天蝎女谷开来注定没有缘,速配指数是零。”(via. 黄佟佟)
  12、“最近杜蕾斯佳作连连!上周广告语:光大是不行的。这周换成:薄,迟早要出事的。以为够神了,]想到还有下文:薄,不可怕,鼓开来,才可怕!今天推出下周广告语:蛮干,也是要出事的!”
  13、“选老婆一定要慎重啊。父亲决定起点,女人决定终点。”(via. 中国微观察)
  14、“唉。难怪两千年前的孔子已有体会:‘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via. 元芳时评)
  15、“唱红,原来因为厌绿! ”(via. 潇湘子)
  16、“买了雍正王朝的票结果看了场宫锁心玉。”
  17、“摇晃的红酒杯,手指上染著鲜血,那不寻常的爱,难赦免的罪,谁忠心的跟随 充其量当个侍卫,脚下踩著玫瑰,回敬一个耳光安慰,可怜,痛太美,尽管再卑微,也要你粉身碎骨的滋味。你太美,尽管再胡言,我都想用铁窗隔绝世界。我的王妃,我要霸占你的美!”(via. darkrocker)
  18、“有人对刘备说,赵云投靠曹操去了。刘备便用手戟打那人,说:‘子龙不会弃我而去。’不久,赵云果然怀抱甘夫人,保护着刘禅,归队。刘备大喜,设庆功宴。酒过三巡,夹起一个饺子到赵云碗里,笑道:‘贤弟尝尝!好吃不过饺子。’~赵云脱口而出:‘好玩不过嫂子!赵云卒’。”(via. 工小蚁)
  19、“啪!!!‘我打你这一巴掌,是想告诉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暗恋你五哥的事儿!’啪!!啪!!啪!!啪!!‘我猛抽自己这么多巴掌,是为了告诉你,一个巴掌拍不响啊,五嫂子’!”(via. 石不该)
  20、“额,以为是宫斗剧,导演说是律政剧,主角说是革命英雄剧,看到最后居然是狗血家庭伦理剧!”(via. 何小道)
  21、“猜到了开头却没能猜到这结尾,因为爱情,天蝎和摩羯只能错过。偶像爱情剧叫《重庆爱情故事》文艺片叫《因为爱情》电影叫《背叛》。”(via. RestlessTempests)
  【8月26日 今日网言 午间版】
& & 一、“某人六点钟登山遇到高僧,高僧看出他有心事,指着浮在缸中巨大的葫芦瓢问:‘如何能让其不在水面上?’某人按下瓢的一头,另一头浮了起来,只好作罢。高僧微微一笑,抓起葫芦瓢,某人顿悟:‘您是说只有脱离了环境才能不随波沉浮?’高僧一把把瓢砸到他脸上:‘我是说你嫖早晚会被抓起来的’!”(via. 劝天能猫)
& & 【,日前讽嫖微博曝光。好自为之,写好那个“V”字。】
& & 二、“领导训斥下属:跨部门沟通为什么不cc我?知道薄是怎么倒台的吗,就是他老婆杀人没有cc他!下属:我觉得主要是因为他打骂下属。”
& & 【,为让下属承认威胁辞退全部员工。有这样的老板,真的是一种悲哀。】
& & 三、“朋友的老爸去世了,我们赶去送别。一来迟的兄弟捂着太阳穴进来,气愤的说:头疼,刚从医院出来就打车来这了。途中疼得不行,就躺在后座上了,告诉司机去火葬场。那缺心眼的司机说:兄弟,不上别的医院再看看了?”
& & 【,财富为工作收入。清者自清,公道自在人心。】
& & 四、“确实很有雄才大略:驴肉和马掌不可兼得,两害相权取其轻。宁可落个‘嫖客’的好名声,也不要轮奸犯的罪名。真可谓壮士断腕,果然将才啊。”
& & 【,不公开审理。关注事件的进展已经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所关心的只不过是法律会不会被轮。】
& & 五、“出生前,一群精子比速度;出生后,一群小孩比爸妈;上学时,一群学生比分数;毕业时,一群青年比工作;结婚时,一群朋友比配偶;有小孩了,一群家长比小孩;到老了,一群老人比体格;就算是死了、还要比墓地,一辈子都不得闲!”
& & 【,网友惊叹克隆的。更像吴莫愁。】
& & 六、“女记者问农场主疯牛病的由来,场主说我一天要挤十次奶,但牛一年只能交配一回。记者不解;场主大声说:天天揉你乳房,一年只嘿咻一次,你能不疯吗?”
& & 【。正当防卫!?】
& & 七、“白雪公主的故事告诉我们,就算七个潘慷运俸茫脖炔还吒凰Ф运囊桓鑫恰!
& & 【,先忙全运再办喜事。祝愿有情人能成眷属!】
& & 八、“每次ATM取钱,取100块,取款机点钱的声音跟要给我好几万似的。”
& & 【上半年净利增12.63%,日赚6.5亿。这业绩是给力的。】
& & 九、“前几天看到有人说,a问b:‘没脚用穿鞋么?’b答:‘不用。’a:‘那你为什么穿胸罩。’b:‘......’今天如法炮制问了某小胸女,结果人家一脸鄙视的问我:‘那你为什么要戴帽子’。”
& & 【,父亲为其骄傲。胸太小,这绝对是艺术。胸大才是耍流氓!】
& & 十、“你今天流的汗和泪,都是你当初选专业时脑子进的水。”
& & 【,花200元主要用于买水。没有梦想只有空想的人是永远无法理解追求梦想的人生的。】
&&|&&&&|&&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张嘉树:想起薄熙来当年抓大连足球_评论-报纸评论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张嘉树:想起薄熙来当年抓大连足球
  新浪体育讯 记得大连曾经有一个市徽,也不知现在是否在用。市徽图案好像很复杂,但其中有一个元素我记得很清楚,就是足球。我曾经在广州《足球》报发表过一篇文章,说:“足球是大连不落的太阳,在这座城市里产生冠军,那很正常。”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1996年,那时我在万达足球俱乐部任职。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有机会直接接触和见证大连市领导层和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界对大连足球的关爱与支持。最难忘的一件事是时任薄熙来市长发表的“足球宣言”,就出自我之小手。那是1996年春节前,当时《足球》的老总严俊君通过《大连晚报》的王维民找到我,说是要请中国足球最火的两个地区四川的副省长徐世群和大连市市长薄熙来发表新年“足球宣言”。我当时请主管副市长董文杰约见薄市长,她让我晚上11点到政府316办公室等他。
  记得那天晚上将近12点的时候,薄市长从外面回到了办公室。他那天下基层脚崴了,笑着和我握手,坐下来就说:“我讲,你记。”他好像早已酝酿成熟地说了这样一段话:“大连有很多球迷,我也自认是一个足球爱好者。如果问我为什么喜欢足球,其实很简单,大连人喜欢什么我就喜欢什么。大连人对足球爱得狂热,我也看得着迷。原来我对足球了解不多,但这十年来受大连人感染,我也越来越喜欢足球。足球不仅是体能和技巧的竞争,也是士气和意志的竞争。因此,足球对大连人来说,不仅是娱乐,而且是精神。”他一面慢慢地说,我一面快快地记,记完了请他再看,他说不用了。于是,第二天《足球》报就登出了足球城市长的这篇仅有139个字的“足球宣言”。
  那一年的大连足球,不仅仅是球队常胜不败,而且是百姓周周过节。不仅娱乐得兴高采烈,而且精神得无比自豪。可以说,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群众传统都通过足球体现得淋漓尽致。
  那年春天,我随队到深圳打客场,当天晚上在酒店里吃饭,店老板听说我们是大连来的,很认真地问我们大连在山东的哪个方位,离青岛有多远。我们被他气得哭笑不得。第二天,万达队2:0战胜深圳队,比赛结束后,我们又在这个饭店吃饭,老板送了一道卤水拼盘,然后说:“实在对不起,我们昨天晚上有眼不识泰山。今天我们知道什么是大连了,大连足球太厉害了。”那一瞬间,作为大连人,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足球不是大连的专有项目,它是世界第一运动。上个月我主持大连国际高尔夫论坛,没想到演讲嘉宾龙永图却是一个足球迷。有一次,在一个活动上,主持人杨澜问他未来30年的最大愿望是什么,他说:“我就希望中国足球队能拿一次世界冠军。”在场的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一脸压力,对此表示:“有信心,但难度很大。”这真是一句有用的废话,这也是中国足球永远上不去的美丽遁词。
  越是没有希望的事情,人们越是渴望得到,就像追求最纯真的爱情一样。但是,中国足球不同于大连足球。无独有偶,龙永图的大连朋友,同样喜爱高尔夫的王川志先生在参加市党代会发言时,特意谈到了足球。他说:“足球最能体现大连的城市精神,足球作为大连的名片,一定要靓起来,足球要是抓不上去,大连人民都憋得慌,浪漫之都也不会有激情。”
  的确,足球是大连的名片。当然,大连也不应该独有足球。记得我小时候,大连还有些名牌制造,比如波浪洗衣机、海燕自行车、星海电视机、前进牌缝纫机等等,后来没有了。但是,还有足球。这样一个城市,建国以来就产生了近200位国脚,撒谎没有了。
  许多大连人都注意到,在这次大连市的党代会上,唐军书记在报告中提出:“重视足球文化建设,再创足球城市的辉煌。”我们有理由相信大连足球能够再创辉煌,并且会对中国足球作出更大贡献。这样,龙永图愿望的实现就更有希望。
  在我看来,足球要上去,不能只靠钱,也不能没有钱,它是一门综合艺术,其中四大元素缺一不可:一是领导重视,二是老板投入,三是教练高明,四是球迷支持。如果三事俱备,为何要欠东风? (张嘉树)
相关专题:专题 
更多关于&&的新闻薄熙来深受大连民众认可 八旬老太称其干脆_新闻中心_新浪网
不支持Flash
薄熙来深受大连民众认可 八旬老太称其干脆
  薄熙来和他的“粉丝”
  本刊记者/李秀平
  记者手记:对如我一样的普通人来说,薄熙来这样的人物被远远隔离在电视屏幕里。但在5年前的2005年,一次短暂的大连之行,使我从大连人对他的爱戴中,缩短了对他的距离感。
  那时,我置身其间的大连进行了一场与西方颇为类似的城市改造。老城基本保留了它原有的风貌,在老城的另一侧再造着新城。在美得如同画卷般的新城,我在不止一块绿地上发现了奔牛的造型。旅行社的大连“地接”――一位月薪只有1000余元的女孩告诉我,是因为他们的老市长薄熙来属牛。我还发现多数大连市民和那位女孩一样,并不认同那些“牛”是个人崇拜结下的果,而是他们“真心想要这样做的”。当时,薄熙来早已离开大连甚至已离开辽宁出任商务部部长了,而他留在大连人民心中的那杯“茶”,却一直没有“凉”去。
  在不久前闭幕的“两会”上,薄熙来一番“勤俭持家”的言论再次引起公众共鸣。这个“家”,就是他现在任职市委书记的重庆。在来到“新家”重庆的两年里,他和他的团队一手打击“无赖经济”,一手打造招商引资的“内陆高地”。
  大连和重庆,注定会成为薄熙来生命中最重要的两座城市。因这两座城市,他拥有了一个官员很难获得的一笔财富――大批“粉丝”。
  一杯未凉的“大连茶”
  ○一位薄熙来研究者说:在北京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的学习以及在十多年的工作中的所见所学,给了他一样十分宝贵的东西――全新的城市经营理念:“城市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用别人的钱来打造自己的城市”。
  2010年翻开新篇章之际,一手忙着抓打黑一手忙着抓经济的薄熙来没有忘记给一位名叫顾庆泰的大连“的哥”寄贺卡。他为这位普通大连的哥寄贺卡的行动,已持续了11年。此时,距离他2001年1月离开大连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已整整过去了9年时间。
  作为一位离任市长,薄熙来的心里一直装着大连的普通市民。而包括的哥顾庆泰在内的许多普通大连人,也不曾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忘记他们的老市长。
  且让时序倒转至日。
  这一天,薄熙来升任辽宁省省长,就要离开他为官16年的大连了。一大早,当薄熙来走出市委大楼时,他的同事们倾巢而出与他道别;当他走出市委大院时,立刻就被前来送行的市民“堵”住了。那一刻,市委大院前面的海军广场上,可谓人山人海。薄熙来边与市民打招呼边走,但从市委门口到他要乘坐的中巴车之间的短短200米,他竟走了半个小时。
  终于,薄熙来乘坐的车徐徐启动。此刻,更为感人的一幕发生了。100多辆披戴着大红花的出租车自行组成一支车队、打开紧急灯紧随在车队之后……
  那一刻,大连万人空巷;那一刻,薄熙来的脸上挂着微笑、眼里却噙满了泪水。
  这则真情互动的故事,并未因薄熙来的离去戛然而止。
  后来,仿佛是为了回应他离开大连时,送行的市民写在纸上、举过头顶那份“请你常回家看看”的邀约,无论是做了辽宁省省长还是商务部部长,一有机会到大连,薄熙来都会去看看他的“的士司机”等市民朋友。而大连市民,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们心中一份深情也一直追随着“老市长”而动。薄一波同志逝世的消息传到大连后,三名“的哥”开着一辆出租汽车便直奔北京吊唁。就在2009年,一批大连的哥、的姐还以旅游为名去重庆看望薄熙来。
  因为彼此间动的是真心真情,薄熙来和大连市民分别近10年来,一直不曾相忘。
  一名官员,为何能让辖区的民众如此难以忘怀呢?
  在1992年出任大连市代理市长之时,薄熙来面对的是一座普通的重工业城市。在接下来的8年多,薄熙来“宵衣旰食”地忙上了。在他和数百万大连人的共同努力下,大连变成了一座崭新而美丽的花园城市――成了联合国环境署“最适合人居住、全球环境500佳城市”中的一员。这则“大连神话”,在一位博客主人心中是这样的:“大连变绿了,豁亮了,绿油油的草坪和形态各异的文化广场星罗棋布。200万市区人口当中,有100万喜迁新居。”
  在通过外资打造大连的同时,薄熙来又利用各种交易会、展览会“推销”大连。在他离开时,大连这座没有了“那些破破烂烂的东西”、有了“宽阔的马路以及广亮的广场”的城市,人均GDP、港口吞吐量、国际知名度,都“以惊人的速度提高”了。
  这种“有目共睹、让人赏心悦目”的变化,赢得了老百姓的认可和称赞。
  有论者称,这样的成就,“使得薄熙来离开大连的时候万人空巷,临街相送”。不仅仅如此,他在大连时,对官员可谓铁面无私,对民众却亲切和蔼。据说,他出门从不带警卫和秘书,随时准备和市民交谈,对市民提出的拍照要求,他“从不拒绝”。
  虽说是铁打的城市,流水的官员,但因着上述成就和他对普通人的深厚感情,薄熙来留在大连的那杯“茶水”,被大连市民以一颗颗滚烫的心温暖着,一直不曾“凉”去。
  一个人和“五个重庆”
  ○有报道称,薄熙来在大连工作期间的同事对他非常了解,尤其是对他提出的“少睡觉,多干活”、“少享受,多奉献”、“少花钱,多办事”印象深刻。如今,他把这“三少三多”带到了重庆。
  2008年年初,薄熙来卸任商务部部长,出任中国第四个直辖市重庆的市委书记。对他能否在这个新职位上干得精彩,有人充满信心,有人则表示要“拭目以待”。
  上任第一年,薄熙来于重庆之外的人来说,近乎默默无闻。这种状态,在2009年被那场堪称“史上最大规模的打黑行动”打破了。而因这场需要极大魄力去推进的打黑行动,勇于搏击风浪的薄熙来再一次陷入了舆论的波峰浪谷之中。就在不少人担心这场以严格的法律标准去拔“萝卜”并带出大量“泥”的事情如何收场时,薄熙来的搭档黄奇帆出场了。
  黄奇帆的舞台,是2010年度的全国“两会”。
  在一次记者集体采访会后,那句“老百姓最大的冤屈是什么?是家里人被害死了,不知道是谁杀的。这次打黑,让很多案子冤有头债有主”广为流传。黄奇帆也许想不到,自己的这句话,在“危机公关”方面,效果出奇地好。因律师李庄一案笼罩在重庆上空的阴霾,几近被一扫而空。与此同时,重庆也被从打黑的舆论旋涡中解救,重庆市民为庆贺黑恶分子落网而燃响的鞭炮声再度响彻国人的心空。
  也是在同一个场合,出任重庆市市长不足两个月的黄奇帆被问及一个“敏感”问题:“和薄熙来这样一个强势、铁面的领导搭档,感觉如何?”平静地听完记者的提问,黄奇帆笑了。他用“如鱼得水,非常愉快,非常来劲”这12个字来描述和薄熙来的合作关系。他还透露,现在的重庆,整个政府和市委班子“心足气盛”。从电视画面上看,这是他发自心底的声音。
  黄奇帆那些掷地有声的话,把人们对重庆的好奇心,渐渐转移到了经济发展上来。如果说“打黑”在国人眼里是政治的话,GDP才是经济。从黄奇帆那里,公众获得两个数据:为支付“打黑”成本和通过“干部下访”解决“群众上访”等关涉稳定的问题,重庆在2009年一年内就花掉了48个亿;但是在这个国家不惜投入4万亿“保八”的年度,重庆的GDP高达14.9%。
  因黄奇帆属履新,14.9%可以看做是薄熙来交出的一张成绩单。
  人们把视线从黄奇帆那里转到薄熙来身上后发现,这位铁腕人物在重庆“打黑唱红”的同时,也在花大力气“给穷人找票子”和“给穷人建房子”。
  在主政重庆仅3个多月的2008年7月,薄熙来就提出要建“五个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这些当初听起来颇有些“口号”和“形象工程”之嫌的蓝图,正在变成有益于重庆人民的现实。在其他大城市的市民望房子兴叹的时候,重庆人能买得起房子;在别的地方因绿色流失而山体滑坡的时候,重庆人在森林底下种出了很多可换钱的植物――在有了好山好水的同时,又有了票子,这已经包含“宜居”和“森林”等几个重庆了。
  除此之外,重庆已以近年招商引资第一名的身份凸显“内陆高地”的雏形――惠普等大型企业,已在那里落户。这意味着,在一些地方大力发展“土地经济”的时候,重庆走着另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在薄熙来于2010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一如既往的谈笑风生之间,人们发现,这位政坛明星已把重庆当成了又一个“家”。
  在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他的着眼点,是几乎未被他人关注到的“勤俭行政”。他以唠家常的语调说,在全国四个直辖市中,重庆财政收入较少,发展过程中要办的事情很多,中低收入的群众也特别多,一定要把钱用在刀刃上。他还说,市委市政府“要带头勤俭干事业”,包括办公用房、用车、文件会议等各个方面,能省一点儿就省一点儿,“把日子过细过精干”。他那句“我是山西人,山西人传统上讲比四川人还‘抠门’”的话就此广为流传,被称作“薄氏幽默”。
  薄熙来原本就不是一个甘于平庸的地方长官,如今,他又幸运地有了“中国最懂房地产的市长”黄奇帆这个搭档,这让在2008年年初“拭目以待”的人们,看到了一个可以预期的未来:重庆将被带到更美好的远方去。
  一名官员和他的粉丝
  ○在以庄重为主流的中国政坛,薄熙来明星般的活泼风格如一缕清风。与众不同的风格,让他散发出独有的魅力,也让他成为一名拥有众多“粉丝”――包括一些近距离采访过他后成了“薄迷”的记者――的高级官员。
  薄熙来为何与多数官员不同,他独有的魅力从何而来呢?
  一位已年过八旬的大连老太太,多年来一直像她的孙辈追星一样喜欢薄熙来。令老人着迷的,是薄熙来“身上的干脆劲”。“他不像别的干部,一开会就长篇大论,他开会说话既少又好。”老人家说。在一位网友的眼里,薄熙来的魅力在于,他“不仅长得帅,而且有口才,最重要的是一身正气”。一位博客主人如是描写自己心目中的北京四中校友:“薄熙来的魅力不仅在于他英俊帅气的外表,高大挺拔的身躯,迷人的微笑,坚毅的目光,更在于他儒雅风趣的谈吐,大胆改革的魄力和脚踏实地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以及为百姓办实事、一切为百姓着想的工作态度。”
  薄熙来的长得帅和他的好口才,是被公认的。但是,长得帅和好口才对薄熙来这样需要拿响当当的政绩和民意做成绩单的地方长官来说,绝不是最重要的魅力。也许能力强、不贪婪、真性情,外加长得帅和有口才,才构成了一个魅力四射的薄熙来。
  作为在恢复高考的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的才子,薄熙来后来又经过了中国社科院的研究生教育。这样的文化熏陶和之后多年在基层真抓实干的双重经历,给了他思想,更给了他能力。如果仔细去品味他那些被称为“妙语连珠”的话,那其实都是他在实践中感悟与提炼出来的真知灼见和切中要害的东西。如果不是在做为重庆市民修路、盖楼、种树、打黑等大大小小的事情时,无数次地想以有限的“财政”把所有的事情都办好,“两会”上那番“勤俭持家”的话岂能说得那般真切?
  生于1949年的薄熙来,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和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多数人一样,他的心中时常怀着一腔不灭的理想主义情怀。虽然在遍地一夜暴富神话的当下,一些人的激情曾熄灭于物欲,但这样的情况很难发生在薄熙来身上。他的妻子谷开来,是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的才女子,以她的能力和家世,她只可能给丈夫的智慧添彩,而不可能成为一个靠丈夫的官位去享乐的官太太。他的儿子薄瓜瓜,是一个靠奖学金在英国读完公立中学后,以全额奖学金被牛津大学录取的80后。因为在这所全球精英云集的著名大学的出众表现,他于2009年获得“英国十大杰出华人青年”称号。面对如此优秀的儿子,作为父亲的薄熙来会不为之骄傲而为之去贪吗?
  仅从他的家庭这一个层面来看,薄熙来就有足够的底气拒那些垂涎自己手中权力的生意人于千里之外。他在重庆打黑的底气,能与自己和财富颜色不纯正的商人没有利益瓜葛无关?
  如果要问薄熙来最大的魅力是什么,答案应该是他的真实。一副真性情的薄熙来,对所担当的每个官职都全情投入,他因为敢于担当而具有了霸气;作为一向敢于说真话的人,他的声音常为普通百姓或“弱势群体”而发,因而极具震撼力;因为对为官一地的普通百姓有真感情,他时常和百姓一起开怀大笑,时常又和他们一道落泪。
  人们总爱用一个词来形容党和国家领导人,那就是“日理万机”。在一般人心目中,领导人连国计民生的“大事”都忙不过来,哪敢奢求他们理会一个小小百姓。薄熙来的亲民作风让我们发现,他用心塑造大连市民的精神气质,用情去为重庆百姓破积压的命案,哪个不是“民生”,哪件不是“大事”?
  薄熙来如同一本内涵丰富的书,其“中心思想”藏在他在“文革”中的监狱生活等经历里。他说:“五年的监狱生活,使我经受了磨难,锻炼了意志,学会了思考,懂得了公正、民主、法制对一个社会是多么重要,温饱、自由、尊严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他后来所做的,不正是不懈追求“公正、民主、法制”和“温饱、自由、尊严”吗?只不过,他追求这一切,是为了主政一方的民众,不仅仅为了他自己。
  在我们国家,公务员群体是公认的素质最高的人群。如果一个能力很强的人没有去选择比公务员更赚钱的行业,而选择了当官,当把薄熙来当做一面镜子。想想看吧,包括大连市民在内,哪个市民不迷恋一个把自己的城市打造成名城、自己又有好日子过的市长和市委书记呢?
  薄熙来想没有“粉丝”,都很困难。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引用了《旅游?客车》的部分内容,特此致谢)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4月上半月期)}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