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户口与土地改革有没有微店和微信有关系吗

广州启动户籍一元化改革逐步取消农业户口_新闻中心_新浪网
广州启动户籍一元化改革逐步取消农业户口
  本报讯 (记者/曾妮) 逐步取消粘附于户籍制度上的各种社会差别政策,逐步实现一元化户籍管理!记者从昨日正式出台的广州市《关于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获悉,广州市将逐步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划分,统一登记为广州市居民户口。
  南沙萝岗将成首批改革试点
  有专家认为,城乡一体化最核心的问题是“身份对等”。附着于户籍制度上的城乡二元管理,从根本上分裂了城镇社会和农村社会。广州的城乡一体化试验,最引人瞩目就是户籍制度的改革。
  《实施意见》明确打出户籍改革的口号:“推进一元化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消解户口的社会区隔功能。”在这个过程中,广州还将逐步改革过去粘附于户籍制度上的各种差别政策。
  据了解,广州市推进“城乡户籍一元化”将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划分,将两者统一登记为广州市居民户口,形成一元化户籍制度的“总体框架”。
  户籍虽然在形式上统一了,但针对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各种配套政策并未改革。这就需要第二步:公安部门将在广州市居民户口底册上对原农业和非农业户口人员加注相关标识,社保、劳动就业、计生、国土等各相关职能部门也相应加注标识,根据不同身份适用不同政策。
  经过第二步的“过渡期”后,各职能部门逐步改革配套政策,实现城乡“同是居民、同等待遇”,在此基础上跨出第三步,即公安部门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人员标志,真正实现“户籍一元化”。
  广州将根据各区实际情况,统筹推进各区改革进度。南沙、萝岗将成为第一批改革试点,一年内推进一元化改革。白云、番禺、花都为第二批,3年内启动改革;增城、从化为第三批,在5年内推行改革。
  在推进农业户口改革试点的同时,广州市将在一年内把全市10区2市中的非农业户口人员全部转为广州市居民户口。
  计生政策或保持连续性
  有专家指出,如果配套政策不跟上,单纯户籍上的统一,将使原农村居民争相挤占优势的城镇公共服务,这种改革将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实施意见》明确在推行“户籍一元化”的同时,广州还将逐步推进各种配套政策的“一元化”。农民和城镇居民同样享有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享有无差别的基础教育等。
  不过,在计划生育、宅基地等特殊领域,原针对农民的政策可能将有所保留。比如在计划生育政策上,人口计生局将针对农业人口的特殊情况,专门制定具体措施,保持改革前后计生政策的一致性,这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农业人口可以生二胎的,户籍改革后很有可能仍可生二胎。
  身份证将取代户口簿作为社会管理凭证
  在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划分后,户口的社会管理作用将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功能升级版”的身份证。《实施意见》指出,广州市将把个人和家庭的婚育信息、财政情况、就业收入、守法纳税记录、诚信记录、养老保险等信息登记到全市统一的身份证号数据库中。
  由于“加强版”身份证具备了种种过去户口簿不具备的功能,其在社会管理上将充当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广州市将建立以身份证信息化管理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管理机制,从制度上预防使用假身份证、假学历的情况,而偷税漏税、骗贷、骗住房保障、骗低保等行为的犯罪难度和犯罪成本也将大大提高,因为如果有以上不良行为,通过身份证一验便知。
  城乡一体化有何新变化
  城乡户籍统一、农民土地流转享受财政补助、农村失业人口可进行失业登记……继去年广州市制订城乡一体化战略之后,昨日广州城乡一体化改革再抛“重磅炸弹”。市委市政府一口气发布了7个城乡一体化配套文件,为广州市实现“城乡大同”拟定了路线图。
  农村人口也将进行失业登记
  今后,广州市农村人口也将进行失业登记,并统计农村失业人口数据,这将成为失业登记制度的一大变革。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就业压力凸显。有专家指出,单看城镇人口失业率,各大城市尚为乐观,但实际上今年受影响最大的是农村人口的就业,而国内鲜有城市统计农村失业人口,这是我国失业登记制度中的一大缺失。如果不能及时客观地掌握农村失业人口数据,城市在制订就业政策时将缺乏重要依据。
  昨日,广州市正式下发《关于推进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今后在广州市,除城镇失业人员可以进行失业登记以外,对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愿望、拟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人员可以进行失业登记。在广州市稳定就业满6个月的流动人员也可以进行失业登记。
  广州市还将分别建立农村和城镇人员失业统计制度,分别发布统计数据,实行“双轨运行”,并随着城乡就业一体化进程而逐步并轨。将来广州市将可能发布涵盖城乡的失业率数据。
  对进行了失业登记的农村和城镇户籍劳动者,政府将提供相同的就业服务。城镇和农村的失业者将同样享有免费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政策咨询等公共服务。
  流转土地50亩,财政将按亩补贴
  今后,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达到一定规模的,政府将按亩给予补助,这是为了鼓励农村土地适度集中搞规模经营。这是记者从昨日正式发布的广州市《关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土地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中获悉的。
  广州市番禺区庙贝村村民冯月珍6年前将自己家的5亩地租给香港老板投资的东升农场,6年后,冯月珍一家靠着地租和在农场打工的收入盖了新房,而东升农场也成为广东农业生产模式变革的一个样板。在广州增城、从化,现在已经出现很多农民自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农业大户、龙头企业搞规模经营的案例。
  为鼓励农户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集中土地搞规模经营。昨日出台的《实施意见》明确,对于流转期3年以上且实现连片经营的(北部山区40亩以上、其他地区50亩以上),市区两级财政按亩给农户发放补助金。而对于帮助农户成功流转土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将给予适当奖励。经营主体也将享有补助。补助和奖励的具体标准将由市农业局制订。比如一次性补助或允许使用适当比例土地作为配套设施用地。
  此外,为了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利益,今后广州市将适当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有关部门正在制订《广州市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同时制订青苗补偿标准,修订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以建立适应广州市实际、有利于保障农民长远生计的征地机制。
  农村住宅规模将受严控
  记者昨日从《关于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的实施意见》获悉,长期以来大量的农村违规建房有望得到遏制,农村建房的总量规模将得到控制,个案审批的管理权被下放给区规划分局。届时,村庄布点规划根据各区至2010年新增分户数,并按照户均用地指标推算出需要的新增村民住宅用地总规模,严格控制总量。
  农村许多违建是在新建、改建住宅过程中产生的。今后,村民新建、改建房申请程序也将更加严格规范。村民若申请在已取得合法权属的原有宅基地范围内新建、拆建、改建、原址重建村民住宅,需持农村房地产权证或其他合法权属证明等材料,向所属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村民委员会将提出初步意见,经村民会议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会议讨论同意后,向所在镇提出申请。之后,经镇政府相关部门加具符合一户一宅的意见后,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县级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再依据经批准的村庄规划核发加建、改建、扩建、原址重建的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据了解,新批准的住宅建设用地面积将按照平原地区80平方米以下、丘陵地区120平方米以下、山区150平方米以下的标准执行。至于现状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如白云区),《意见》要求建公寓式村民住宅。本报记者曾妮
电话:010-
不支持Flash
更多关于&& 的新闻友情链接申请友情请联系客服QQ:重庆晚报数字报
第004版:统筹城乡户籍改革
&&&&&&&&&&
我市户籍改革正式启动两年内338.8万农村人变城里人
  任洁 制图
  户口,终于不再是阻拦农民工实现城市梦想的障碍了。经过市户籍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的走访和调查,一个惠及千万农村人口的民生政策最终出炉———从8月15日起,全市凡是符合户籍制度改革要求的农村户口人群,均可到辖区派出所申请转为城市户籍。  昨日上午,市政府主持召开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市长黄奇帆作动员讲话,副市长刘学普就《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意见》作了说明。  昨天,全市户籍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召开,标志着重庆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工作正式全面启动,也意味着重庆在破解城乡统筹最核心命题上迈出重要一步。有关人士表示,我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对全国而言,是一次重大的改革突破和有益尝试;对重庆而言,是建设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的重要举措;对群众而言,是推动城乡居民权益公平的有力杠杆。  户籍改革分两个阶段  我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坚持综合配套、有偿自愿,分阶段推进、分群体实施、分区域布局。  改革具体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年,重点推进有条件的农民工及新生代转为城镇居民,解决户籍历史遗留问题,力争两年内新增城镇居民300万人,非农户籍人口比重由目前的29%上升到37%,实现转户人口在主城、区县城、小城镇三级城镇体系的合理布局;二是年,通过系统的制度设计,建立完善土地、住房、社保、就业、教育、卫生支撑保障机制,进一步放宽城镇入户条件,力争每年转移80万~90万人,到2020年新增城镇居民700万人,非农户籍人口比重提升至60%,主城区集聚城镇居民1000万人,区县城集聚城镇居民600万人,小城镇集聚城镇居民300万人,形成合理流动、权益公平、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体系。&  城市化过程是农民转为城市居民  黄奇帆说,农民工的户籍问题已困扰中国社会很多年,十多年前,我国户籍意义上的城市化率和常住人口意义上的城市化率差不多,都是百分之二十几,只差两三个百分点,现在我国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已经到了48%,但户籍人口城市化率还是滞留在27%~28%,中间差了20个点。现在,全世界的城市化率国际惯例都用常住人口来计算,那是因为在国外没有像中国这样捆绑着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就业方式、小孩读书方式以及住房方式的户籍制度,人在哪里就是哪里人。我们有户籍制度,有没有城市户籍是完全不同的待遇。  黄奇帆说,农民工生活在城市里,但不是城市居民,老年养老还回农村,是不对的。这个状况如果长期不改变,社会成本也很高,像每年春节全国两亿农民工像候鸟一样回归农村,春节以后再到沿海打工,这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景观就造成了很多的社会管理问题。我们说城市化、工业化的目的是什么?大家有时候说是改善城市的环境,提高城市人口的生活质量,这话既对也不对。因为不管中国还是外国,城市化过程是农民转化为城市居民的过程,不只是城市人自我拔高、自我改善、独善其身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讲,如果我们几十年的城市化、工业化,最终让进城的农民老了还回归农村,没有和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市民待遇,那我们的城市化过程是不会成功的。  户籍改革有六大好处  黄奇帆说,做好城乡统筹户籍制度改革,有6大好处:一是保护农民工权益,让农民工和城市居民有同等的城市权益,解决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二是能启动消费,扩大内需。城乡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相差近万元,300万人进城每年可增加300亿元的消费。三是提升重庆农村的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四是促进城乡资源要素一体化。五是帮助城市增加活力、让城市更年轻化。六是降低社会管理和运行成本,农民工进城落户后不再在城市与农村来来回回,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促进社会和谐,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据重庆日报  黄奇帆:  今后增加1000万个岗位  进城农民工会有工作干  大家可能担心这么多农民工进城,户籍有了,如果找不到工作,最后会不会变成城市失业人群。对此,黄奇帆说,市委、市政府早有考虑。转户籍的农民工本来就是在城里有工作的农民,加上重庆工业现在每年增长25%~30%,基本上3~4年翻一番,到2020年,至少可以到4万亿元工业销售值,净增3万亿元。据测算,净增3万亿元工业销售值至少会增加500万~600万个就业岗位,而二产和三产从来是对称的,有五六百万工业人群就有五六百万服务人群,也就是说重庆今后会增加1000万左右的就业岗位,今后10年每年进城落户的几十万农民工,是有工作干的。&&&&&&&&&&&&&
新型城镇化:土地流转和户籍改革是成败关键
E-mail推荐:&&
  从去年底的中央工作会议开始,“新型城镇化”热潮不断升级。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由发改委牵头制定的城镇化发展总体纲要《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年)》(下称《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即将对外发布。决策部门目前考虑从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住房政策完善、财税体制改革、地方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及行政区划调整六大方面着手,为今后的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体制和政策支持。  不过,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城镇化发展政策规划还正在广泛征求意见当中,短期内很难出台。  原因在于,“中国的城镇化政策面临着改革和可持续发展两大问题,这些改革并不简单。”李铁表示。  他认为,城镇化的核心问题就是农民转为城市市民的过程。既不是什么建设,也不是什么投资,就是让农民工在转化为市民的过程中,能更好地接受平等的公共服务。因此,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而并非一些市场人士所说的大型投资型城镇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也认为,新型城镇化主要是以农民市民化为重点的土地、户籍等相关改革,放弃农村的土地意味着要换来城市市民的同等待遇,这事关城镇化改革的成败。  土地流转难题  新型城镇化,土地制度是绕不开的难题。  有分析认为,城镇化最重要的载体是土地,过去30年的城市化路径,是建立在低成本的土地基础上的粗放扩张。这种低成本的粗放扩张,是以损害农民权益为代价的。农民付出了土地,却没有享受到土地增值的利益。怎样合理进行土地流转,避免“土地财政”的老路,保护好环境与身份转变中农民的利益,成为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  “土地制度改革方面,要提高农村征地补偿,逐步实现农村集体土地同权同价参与城镇开发。”李铁表示。  事实上,5年前,已经有过一轮以“土地流转”为核心的土地改革。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这轮土地改革中,全国各地先后出现过各种新型城镇化的改革尝试,例如以对土地确权颁证,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机制的“成都模式”;以乡镇政府主导的“以宅基地换房”,先解决搬迁农民的安置问题,然后通过土地集约增值的收益发展地区产业,解决农村居民就业问题的“天津模式”;以股权分红为特征的“广东佛山模式”等。  但这些模式在取得经验的同时,一些棘手的问题也暴露无疑。  全国政协委员蔡继明近几年来一直关注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改革问题,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各地进行的土地改革中,地方政府凭借“公共权力”获取了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增值的大部分。而农民在农村建设用地流转中的收益和其拥有的土地权利不对称。作为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双重身份的农民,其权益在农村建设用地流转中并没有完全实现。  “现行的农民土地被征收之后,价格上涨10倍,但补偿可能只有十分之一。这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蔡继明说,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用地跟城市用地没有做到同地、同权、同价,接下来要从法律层面上衔接平衡。李铁认为,现行的土地制度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大障碍。“土地改革应该尽快破除政府垄断征地,实行同地、同权、同利,让农村的集体建设用地能够真正入市。”李铁说,征地制度改革就是要提高农村土地的价格,而且要让土地的收益更多进入农民自己的口袋。  迟福林也建议,应尽快改革征地制度,保障农民征地谈判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为一部分农民成为中等收入者创造条件。  户籍改革的阻力  李铁对土地政策进一步分析认为,现行政府垄断征地模式,更多的是维护和支撑了城市居民的利益,让城市居民在二次分配中利益最大化。这种模式最为严重的后果是城镇居民的利益会被固化。  “这种固化的利益就是当前依托于户籍制度的行政分配资源的方式。”李铁说,真正的土地出让收益是要解决政府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国外金融是靠提高价格,通过价格机制、通过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和提高基础设施的运营效率来解决还款问题,而我们还要通过所谓的土地出让收入来维持一个低价格的运转,维持我们这种高等级城市优质公共服务的一个低价格水准和我们的城镇户籍居民的利益。  李铁认为,破解新型城镇化改革难题,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改革要联动,让低收入的“农民工”能分享城市公共服务的蛋糕。  “我国实行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已经50多年了,由于上世纪80年代未能同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现在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当务之急是把攻坚的改革和阻力较小的改革能够分头推进。”李铁说,比如,目前举家迁徙到城镇的外来农村人口就有4000万人,如果能够先让这批人真正市民化,这样,既可以减少城市户改压力,也会彻底解决长期积累的矛盾。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多次公开表示,户籍改革看似简单,但要落实与城市户口相挂钩的利益却很难,原因就在于城里的福利政策太多了,且继续和居民户籍密切相关,进城的农民很难同步获得社保、就业、教育的机会。  迟福林也认为,新型城镇化应重在解开城乡“二元方程”:一是以落实农民工就业落户政策为突破口,放开城乡二元的户籍限制;二是以农民工市民化为突破口,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  去年,有研究机构公布的一份调研报告称: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1.3%。虽然从表面上看,中国城镇化建设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背后潜藏的诸多矛盾、问题也日益凸显。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统计是以常住人口计算,按照这样的算法是已经突破了50%,但如果按照有城镇户籍的人数,按照政府提供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来说,中国的城镇化率大概只有35%-36%。远低于世界52%的平均水平。”党国英表示,而在城镇打工的2.6亿的农民工中,真正在城市购房的还不足1%;大约有1.59亿在城市工作半年以上的农民工及其家属是处于“半市民化”状态。  目前,一些地方正在试图打破城乡户籍藩篱,户籍改革逐步推进正在成为新型城镇化改革的一大方向。近日,哈尔滨和南宁两地政府发布了有关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的政策,其中就有取消农业和非农户籍划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  “打破户籍肯定是未来城镇化改革的方向,但具体操作问题十分复杂,各省差异很大,只有逐步试点逐步推开。”党国英表示,2020年若要达到50%以上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关键在于以农民工市民化为重点的相关改革到位。
&&&中国人大
1、2、3、4、5、
&&&中国政协
1、2、3、4、5、
&&&中国工会
1、2、3、4、5、
&&&中国妇联
1、2、3、4、5、
&&&播客?视频
&&&时政要闻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重要理论
&&&时政资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身高和什么有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