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革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会

站内检索:
当前位置:
老港镇志-第五章
[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 ]
& 第五章& 政权&解放前,老港地区境域属南汇县第一区,城东乡、二团乡辖地,其政权机构设区公所、乡公所等,分别配区长、乡长等职。解放后,老港地区先隶属于南汇县城区,后直接隶属于南汇县、南汇区管辖。1950年1月,老港区成立。1957年9月,撤区建乡,成立老港乡人民委员会。1958年9月,成立老港人民公社。1968年1月,成立老港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公社革命委员会撤销,恢复公社管理委员会。1984年4月,实行政社分设,建立老港乡。1995年9月,撤销老港乡建制,建立老港镇。自1953年7月至1996年6月,老港地区先后召开镇(区、乡、公社)人民代表大会12次。1999年起,全镇加强政权建设,实行政务公开。&第一节& 独立建制前的政权&一、解放前的政权解放前,老港地区一直属于南汇县第一区。其中,老港集镇以南属二团乡,以北属城东乡。第一区历任区长:顾仲超、闵怀冰、杨造时、徐竹漪、张帮堋王然君、张近鸥、张世华、戚玉麟、戚震、董锦芳、陈铭鼎、顾燕荪。二团乡历任乡长:王羽祥、钟宪曾、顾训维、顾诵言。城东乡历任乡长:倪文彬、赵国祯、赵天璧、丁蔚成、罗文彬。二、解放后至独立建制前的政权1949年5月,老港地区解放,隶属于南汇县城区,成平任区长,徐强任副区长。老港集镇以南仍属二团乡,以北仍属城东乡。&第二节& 独立建制后的政权一、区、乡、公社、镇级行政机构1950年1月,老港区人民政府成立,区政府设区长1人、副区长若干人,下辖10个小乡(现属老港镇地域的有4个小乡后并成2个大乡)。1957年9月,建立老港乡人民委员会,设乡长1人、副乡长3人,下辖15个高级社。1958年9月,老港人民公社成立,设社长(后改为管理委员会主任)1人,副社长(后为副主任)若干人,下辖11个营,后改为14个大队。自1950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区、乡、公社机关主要设办公室、武装部、民政、公安、生产、财粮、文卫等部门。1968年1月,老港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成立。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公社机关设办公室、武装部、生产组、经营管理、民政、教卫组、工业组、副业组等。1980年12月,老港公社革命委员会撤销,恢复建立老港公社管理委员会。1984年4月,实行政社分设,建立老港乡,老港公社管委会作为经济管理机构。老港乡政府设乡长1人、副乡长若干人;下辖15个行政村。1995年9月,撤销老港乡建制,建立老港镇。老港镇政府设镇长1人、副镇长若干人;下辖15个行政村。1976年至2001年,老港镇(公社、乡)机关设办公室、武装部、民政、司法、农业公司、副业公司、工业公司、经管办、财政所、教育委员会、计划生育、文卫等机构。二、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当地最高权力机构。老港乡自1984年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起设主席团常务主席、副主席,在大会闭幕期间行使人民代表大会赋予的权力和相关职能:1996年,老港镇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起设人大主席、副主席,在人民代表大会闭幕期间主持人大日常工作,行使人民代表大会赋予的各项权力和职能。老港地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1953年3月7日,老港地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由4个小乡(牛肚、港北、烟桥、港南乡)分别召开。出席代表均在50人左右。原各乡乡长作《工作报告》,并选举产生各乡新一届领导人。陶友良任牛肚乡乡长、孟野生任副乡长。徐祥官任港北乡乡长、顾春林任副乡长。杨志明任烟桥乡乡长。王安荣任港南乡乡长、蔡俊明任副乡长。 各乡均另设人民陪审员1人,委员若干人。老港地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1956年10月14日,老港地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分别在两个乡(牛肚、烟桥乡)召开。出席代表各50人。大会审议并通过上一届政府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徐祥官任牛肚乡乡长、孟雅生、袁美娣(女)任副乡长。杨志明任烟桥乡乡长、王安荣、倪根娣(女)任副乡长老港乡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5月5日,老港乡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77人。大会审议并通过顾关祥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由15名委员组成的老港乡人民委员会。大会同时选出14名南汇县人民代表。老港公社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1963年8月27日至28日,老港公社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320人,列席代表为230人 。大会审议并通过魏鉴一作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由15名委员组成的公社管理委员会。老港公社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1978年7月6日至7日,老港公社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议应到代表378人,实到361人。大会审议并通过董方棣作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由23名委员组成的老港公社革命委员会。老港公社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1980年12月18日至20日,老港公社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166人。其中,中共党员代表109人,占66.7%;妇女代表35人,占21.1%。列席代表42人。会议审议并通过奚伯官作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由15名委员组成的公社管理委员会。老港乡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1984年4月10日至12日,老港乡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应到代表103人,实到100人。大会审议并通过奚伯官作的《工作报告》;选举徐海官为人大主席,并选举产生新一届老港乡人民政府领导班子。老港乡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1987年3月23日至25日,老港乡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69人,其中妇女代表11人,50岁以下的代表64人。大会审议并通过朱宝郎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王根初作的《财政预决算报告》、赵金娥作的《议案处理情况报告》;选举产生新一届人大主席团主席和政府领导班子。老港乡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1990年3月21日至23日,老港乡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出席大会正式代表69人(其中妇女代表17人,先进模范人物代表18人,专业技术人员代表12人),列席代表72人。大会审议并通过《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决算报告》;选举产生新一届人大、政府领导班子。老港乡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1993年3月25日至26日,老港乡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78人,列席代表70人。大会审议并通过姚生官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朱伯祥作的《人大工作报告》、叶金龙作的《财政预决算报告》;选举产生新一届人大、政府领导班子。老港镇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1996年1月27日至28日,老港镇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正式代表60人。其中妇女代表13人,非中共党员代表18人,高中以上文化的代表17人。大会审议并通过陈林官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叶顺弟作的《人大工作报告》、王根初作的《财政预决算报告》;选举产生新一届人大、政府领导班子。老港镇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1999年6月22日至23日,老港镇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61人,列席代表55人,邀请代表8人。大会审议并通过倪伯清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黄建国作的《财政预决算报告》、黄金荣作的《人大工作报告》;选举产生新一届人大和政府政府领导班子。三、历届人大主席、副主席名录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徐海官(1984.4~1987.3)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常务主席:徐海官(1987.3~1990.3)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朱伯祥(1990.3~1993.3)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主&&& 席:朱伯祥(1993.3~1994.6)&&&&&&&&&&&&& 叶顺弟(兼,1994.6~1996.1)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主&&& 席:叶顺弟(1996.1~1997.2)&&&&&&&&&&&&& 乔明祥(1997.2~1999.6)副主席:黄金荣(1996.10~1998.9)&&&&&&&&&&&&& 施美英(女、1998.9~1999.6)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主&&& 席:乔明祥(1999.6~2001.12)副主席:施美英(女,1999.6~2001.12)四、区、乡、公社、镇政府领导人名录老港区人民政府(1950.1~1956.2)区& 长:刘善昌(1950.1~1950.2)许国民(1950.3~1950.6)王正明(1950.6~1951.3)浦士能(1951.3~1952.12)瞿东伯(1953.1~1953.6)浦士能(1953.6~1954.5)朱文斋(1954.5~1956.2)副区长:顾云昌(1950.1~1950.3)&&&&&&& 周牧雷(1950.3~1950.6)&&&&&&& 朱茂和(1950.6~1950.9)&&&&&&& 朱文斋(1950.9~1954.5)&&&&&&& 瞿东伯(1951.9~1952.12)&&&&&&& 瞿东伯(1953.6~1955.10)&&&&&&& 方济时(1954.5~1956.2)&&&&&&& 瞿才伯(1955.10~1956.2)&1956年2月,老港区撤销,并入城区。城区区长:庄炳楼副区长:唐继荣&老港乡人民委员会(1957.9~1958.9)乡& 长:顾关祥(1957.9~1958.9)副乡长:张林书(1957.9~1958.9)&&&&&&& 倪瑞兴(1957.9~1958.9)&&&&&&& 方济时(1957.9~1958.9)&老港人民公社(1958.9~1959.3)社& 长:顾关祥(1958.9~1959.3)副社长:徐志楼(1958.9~1959.3)&&&&&&& 方济时(1958.9~1959.3)&老港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59.3~1966.5),先设主任,后改称社长。主& 任:顾关祥(1959.3~1959.12)郭达和(1959.12~1963.2)副主任:方济时(1959.3~1959.9)&&&&&&& 徐志楼(1959.3~1959.9)&&&&&&& 魏鉴一(1959.9~1963.2)&&&&&&& 施& 锐(1959.9~1963.2)&&&&&&& 迟吉信(1959.9~1961.12)&&&&&&& 杨延修(1959.9~1961.12)社& 长:魏鉴一(1963.2~1966.5)副社长:施& 锐(1963.2~1966.5)&&&&&&& 宋正华(1963.3~1966.5)1966年5月,中共南汇县委对老港公社管理委员会领导成员进行调整。社& 长:宋正华(1966.5~&&&&& )副社长:倪桂新(1966.5~&&&&& )&&&&&&& 赵法祥(1966.5~&&&&& )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管理委员会工作基本瘫痪。&老港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68.1~1980.12)主& 任:程茂钧(1968.1~1971.5)&&&&&&& 施火根(1972.4~1977.7)副主任:宋正华(1968.1~1971.5)&&&&&&& 陆金兰(女,1968.1~1972.3)&&&&&&& 沈金初(1968.1~1972.3)&&&&&&& 朱伯祥(1968.1~1977.7)&&&&&&& 姚秋祥(1968.1~1972.2)&&&&&&& 储爱民(1968.1~1972.2)&&&&&&& 张律亚(1970.9~1977.2)&&&&&&& 袁金祥(1972.4~1977.7)&1977年7月,南汇县革命委员会对老港公社革命委员会领导班子进行调整。主& 任:丁永生(1977.7~1978.1)&&&&&&& 董方棣(1978.1~1979.12)& &&&&&&奚伯官(1980.1~1980.12)副主任:宋纪明(1977.7~1980.12)&&&&&&& 袁金祥(1977.7~1980.12)&&&&&&& 赵金娥(女1977.8~1980.12)&&&&&&& 张律亚(1977.8~1980.12)&&&&&&& 朱伯祥(1977.7~1980.12)&1980年12月,老港公社革命委员会撤销,恢复建立公社管理委员会。1984年4月,老港乡人民政府成立后,公社管理委员会不再行使行政职能,作为经济管理机构。1987年10月,公社管理委员会撤销。主& 任:奚伯官(1980.12~1984.4)&&&&&&& 金关明(1984.4~1987.3)副主任:宋纪明(1980.12~1984.4)&&&&&&& 施龙舟(1980.12~1984.4)&&&&&&& 仇才兴(1982.2~1984.3)&&&&&&& 赵金娥(女1980.12~1984.4)&&&&&&& 李德昌(1984.4~1987.10)&&&&&&& 黄振东(1984.4~1987.10)&&&&&&& 张惠平(1984.4~1987.10)&1984年4月,实行政社分设,改老港公社为老港乡,成立老港乡人民政府, 乡& 长:奚伯官(1984.4~1987.3)副乡长:赵金娥(女,1984.4~1987.3)&&&&&&& 王根初(1984.4~1987.3)&&&&&&& 朱宝郎(1985.5~1987.3)&老港乡第八届人民政府。乡& 长:金关明(1987.3~1989.11)&&&&&&& 姚生官(1989.11~1990.3)副乡长:赵金娥(女,1987.3~1990.3)&&&&&&& 王根初(1987.3~1990.3)&&& &&&&朱宝郎(1987.3~1990.3)&老港乡第九届人民政府乡& 长:姚生官(1990.3~1993.3)副乡长:赵金娥(女,1990.3~1993.3)&&&&&&& 王根初(1990.3~1993.3)&&&&&&& 朱宝郎(1990.3~1992.10)&&&&&&& 沈龙观(1992.10~1993.3)&&&&&&& 叶金龙(1992.11~1993.3)&老港乡第十届人民政府乡(镇)长:姚生官(1993.3~1994.6)陶淼鑫(1994.6~1995.7)陈林官(1995.7~1996.1)副乡(镇)长:王根初(1993.3~1996.1)沈龙观(1993.3~1996.1)赵金娥(女,1993.3~1995.11)叶金龙(1993.3~1995.3)陈林官(1995.3~1995.7)施美英(女,1995.11~1996.1)&老港镇第十一届人民政府镇& 长:陈林官(1996.1~1998.7)&&&&&&& 倪伯清(1998.7~1999.1)副镇长:王根初(1996.1~1999.1)&&&&&&& 黄建国(1996.1~1999.1)&&&&&&& 沈龙观(1996.1~1998.9)&&&&&&& 施美英(女,1996.1~1998.9)&&&&&&& 严勤国(1998.9~1999.1)&&&&&&& 庄美臻(女,1998.9~1999.1)&老港镇第十二届人民政府镇& 长:倪伯清(1999.1~2001.12)&&&&&&& 谢根明(2001.12~2002.1)副镇长:庄美臻(女,1999.1~2001.12)&&&&&&& 严勤国(1999.1~2001.12)&&&&&&& 黄建国(1999.1~2001.12)&&&&&&& 王根初(1999.1~2001.12)&老港镇第十三届人民政府镇& 长:谢根明副镇长:黄建国严勤国庄美臻(女)&第三节& 老港镇(区、乡、公社)历届政府的主要工作&一、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5~1966.5)1949年8月23日至9月8日,人民政府组织数千民工抢修海塘,用去数万工日,筑成高(吴淞0度)6.6米、底宽13米、坡度1:1.5的人民塘。1950年底至1951年初,根据中国共产党的“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限制富农,打倒地主阶级”的路线、政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规定,在老港区范围内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广大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分得了土地和胜利果实,政治上和经济上得到了翻身。1953年,中共中央先后作出《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和《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老港地区的互助组向初级社过渡。1954年9月,全区办起69个初级社。1956年2月,建立22个高级社(现老港镇辖区内为15个高级社)。同时,进行了手工业和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公私合营)。老港区成立铁木竹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联合诊所和信用合作社。1955年,实行粮食“三定”(即定产、定购、定销)。1958年9月老港人民公社成立后,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调集3万多劳动力,开挖28.8公里(中港东首人民塘至航头镇)长的卫星河,1959年2月竣工。1959年3月,全国油菜工作会议在南汇县召开,港西大队、新华场、中港一队作为先进单位出席大会。1960年,贯彻中共中央“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针,老港公社开展了以“保粮、保猪”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1961年,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老港公社实行“三包一奖”(即包量、包质、包时和超产奖励)。同时,实行农村自留地制度,老港公社人均1分1厘。是年,老港公社确定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1962年,老港公社实行干部“定工劳动、定额补贴”。1963年,学习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经验,老港公社实行干部与群众“四同”(即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1965年,老港公社开展“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的宣传、教育活动和“四好生产队”、“六好社员”的群众性竞赛活动。1966年初,老港公社广泛宣传焦裕禄事迹,开展学习焦裕禄的活动。二、“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5~1976.5)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老港公社管理委员会的工作基本瘫痪。1967年6月,老港公社建立生产领导小组。沈金初任组长,程茂均、倪桂兴、阎振起任副组长。1968年4月,老港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成立。1969年,各大队建立卫生室(又称合作医疗站)。1970年,血吸虫防治工作恢复。年底,全公社开展大面积灭螺工作,并做到水利、养鱼、积肥、治病四结合。1971年,根据上级规定,老港公社清理透支,煞住“三支”风(即透支、预支、借支),巩固集体经济。1972年,老港公社实行农村粮食大包干,将1961年实行的“一定三年”,改为“一定五年”,生产队自备粮和社员口粮均有所增加。1973年7月16日,第三号强台风袭击南汇县,海塘出现严重险情。老港公社立即成立抗灾指挥部,调动民兵和群众近2000人,抢修加固危险地段,完成土方2000余立方米。1974年,胜利塘东滩工程完工。全长34.28公里,完成土方40余万立方米(由全县25个公社共同修筑)。1975年,老港公社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大积泥肥,疏浚河道,平整土地。1976年,老港公社开展“抓革命、促生产”大检查,搞好春耕生产,力争农业丰收。三、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6.10~2001.12)1977年冬,老港公社调动数千劳动力开挖大治河。老港公社为境内4.14公里,完成土方207万立方米,至1978年底完工。1978年,老港公社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实行独生子女补贴。1979年,老港公社组织民工修筑“七?九”塘,全长32.34公里,造田1200.54公顷。1980年,全公社各生产队实行定额计酬责任制。1981年,老港公社建立文化中心。1982年,老港公社贯彻“以计划经济为主、以市场调节为辅”、“以农业为主、农副业协调发展”、“粮棉油生产、以粮食为主”(简称“三个为主”)方针,调整各项生产计划。1983年,老港公社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为加强教育工作,改善办学条件,老港乡与南汇县教育局共同新建老港中学实验大楼、中心校扩建、幼儿园筹建新校舍。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全乡工业企业全面推行“一包三改”(即包利润,改变老框框、老模式、旧的厂规厂纪),农村鼓励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1985年,全乡学习宣传中央一号文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树立市场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业投资、减轻农民负担、全力支持农业发展。全乡农副工渔牧总收入达6670.55万元,社员人均年收入为625元。1987年,积极贯彻中央5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两个基本点、城乡一体化、农副工三业协调发展”的方针,实现社会总产值1.01亿元。老港乡加强教育、卫生、体育、文化工作。小学入学率达98%以上,中学高考上线、录取率均居全县普高之首。义务献血工作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单位。1988年,老港乡努力为民办实事,扩建中心小学,整修公墓堂场地、路面,加强防病、灭鼠、改水工作;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外贸出口1597万元,7家联营企业实现利润380万元。1989年,老港乡加快集镇建设,老港农民街初步形成;重视农业科研,老港“新澄”中熟西瓜获上海市品质评比第一名;加强司法工作,调解纠纷145件,成功率90%;派出所大案破案率达100%。1990年,老港乡加快实事工程建设,集资17万元,投资30万元,翻建港北小学、烟墩小学;投资16.36万元,修建乡村公路;投资47.56万元,建造邮电大楼;对31户贫困户、186人次进行优抚。1990年,全乡存款突破3190万元,人均收入950元。1991年,全乡实行健康保险制度。;加强审计工作,完善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农副工总产值1.88亿元,人均存款1505元。1992年,围绕“保粮、增产、富民”目标,调整种植业结构;坚持“抓两头、保中间、促平衡”,调整工业小区,开发新行业、新产品;工农业总产值实现2.14亿元;加大为民办实事力度,投资100万元,修筑港北、港东两条钢渣路,修筑港西桥至日新村一条水泥大道;建立乡退休统筹基金会。1993年,老港乡建立养老保险管理所;集资建房2700平方米;全乡人均住房达34.6平方米。1994年,老港乡安置全乡15%的残疾人。1995年,老港镇农业坚持走“高、优、高”(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之路;工业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1亿元,完成利税1492万元,全镇财政收入2275万元;投资224.5万元,修建中成路、中心路、人民路3条水泥大道。1996年,老港镇加强科技工作,促进经济发展。上海申菱电子电缆有限公司“电梯专用电线电缆”、“电梯轿箱操纵盘”获上海市专利技术与博览会两项金奖,“电梯楼层指示器”获银奖。1997年,老港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农业第一产业的地位;投资269.5万元,建成上海市、南汇县农田“高、优、高”示范区;以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为龙头,发展养猪业和养鸡业(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年出栏肉猪2.8万余头,上市肉鸡100万羽,有力支持了上海菜篮子工程,总经理严国祥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加强生产、交通安全检查,查处隐患170起,限期整改率达92%。1998年,老港镇严格执行《土地法》,开展“两违”整治,查处违章户2201户,退出超占宅基地1.13万平方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全镇个体工商户达408户;全镇存款达3.1亿元,人均住房60平方米;进一步为民办实事,投资400万元,修筑水泥路,机耕路;投资138万元,修建港西大桥;投资500万元,建造中、小、幼教学楼、宿舍楼。1999年,老港镇投资1100万元,实现东水西调,完成改水工程;投资110万元(其中捐款58.8万元),完成敬老院搬迁;投资300万元,建造中港、老港两个集贸市场;投资250万元,建造中学教学楼。2000年,老港镇努力做好对困难群体的安抚、救助工作,社会救助324人,3880元;大病资助9户,9400元;64户困难户春节补助10980元。2001年,老港镇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的成绩,人口增长率首次出现负增长(-2.1‰)。老港镇被评为:上海市“移民安置”先进集体;上海市“拥军优属”模范镇;南汇县“精(精神病)防”先进镇;南汇县“防盲(色盲)”先进镇;老港镇敬老院被评为上海市“一级敬老院”;老港镇档案被评为上海市“二级先进档案室”。&附& 录&一、老港镇(公社、乡)政协委员名录1956年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汇县委员会成立。南汇县各乡镇不设常设机构,老港镇(公社、乡)各届南汇县政协委员为:张律亚& 南汇县第二届政协委员;丁步阶 &南汇县第三届政协委员;丁步阶& 南汇县第四届政协委员;丁新楼& 南汇县第四届政协委员;王伯豪& 南汇县第五届政协委员;朱大伦& 南汇县第五届政协委员;王伯豪& 南汇县第六届政协委员;严国祥& 南汇县第六届政协委员; 唐方红& 南汇县第七届政协委员;周亚明& 南汇县第七届政协委员。二、老港镇(区、乡、公社)政府工作机构及主要负责人名录1950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老港地区政府机关主要设办公室、武装部、民政、公安、生产、财粮、文卫等部门。各单位行政领导为:历任办公室主任:陆善其、朱友毅、魏文初、孙彬国、张林祥、邬光卫、周裕祥、邵春林、丁兴楼、赵法祥、储爱民。历任武装部长:金祥生、杨林祥、倪桂兴。历任民政助理:徐桂祥、袁永康、赵忠、瞿才伯、瞿东伯、朱文斋、顾关祥、宋正华、奚才根、赵法祥、钱翠琴(女)。历任公安助理:王友良、陈嘉祥、顾关祥、朱文斋、刘仲庚、施龙祥。历任生产助理:王炳舟、曹云春、沈祝堂、方济时、施龙祥。历任财粮助理:周渭滨、秦士良、方济时、蔡文楼、陈根福、曹策安。历任文卫助理:陆心良、程材、乔永安、施鸿康、沈士忠。1953年,南汇县在老港地区设南汇县人民法院第三法庭,瞿东伯(兼)任庭长。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老港公社机关设办公室、生产组、武装部、经营管理、民政、教卫组、工业组、副业组等。各单位行政领导为:历任办公室主任:储爱民、施文龙、黄志龙、周锦兴、曹策安。历任武装部长:沈金初、张律亚。历任生产组组长:沈金初、金关明、袁金祥。历任教卫组组长、文教助理:朱柏森。历任民政助理:黄志龙、瞿谦。副业组组长:倪桂兴。历任工业组组长:储爱民、刘顺根。历任多种经营办公室主任:瞿根宝、施根良。1976年至2001年,老港镇(公社、乡)机关设办公室、武装部、民政、司法、农业公司、副业公司、工业公司、经管办、财政所、教育委员会、计划生育文卫等机构。各单位行政领导为:历任办公室主任:曹策安、周根青、王国安、姚正军、冯国荣。历任武装部部长:张律亚、何锡根、梁明、曹福祥。历任经营管理、财政所长:丁根初、施龙舟、张惠明、袁金德。历任民政助理:瞿谦、潘德明、万天龙、王国安、方根初、杨德初。历任工业公司经理:刘顺根、陈松林、王亚明、徐荣贵、张惠平、王桂新、王龙根、黄建国。历任农业公司经理:袁金祥、李德昌。历任副业公司经理:倪桂兴、施龙舟、王新江、黄振东、周炎新。农副中心主任:顾历明。历任文教卫生助理:祝永寿、周根青、黄祥生、徐芳(女)、姚正军。历任教育委员会主任:赵金娥(女)、施美英(女)、庄美臻(女)。历任教育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根青、倪麟、周炎新。历任计划生育助理:金花莲(女)、黄月珍(女)、朱金妹(女)。历任司法助理:裴斐(女)、黄龙福、刘涛。三、老港镇(区、公社)基层单位行政领导人名录(一)南汇县、局驻老港派出机构行政领导名录老港派出所历任所长:朱宝生、徐光亮、施龙祥、黄金祥、宋银华、封家盛、管劲松、潘友明;指导员:陈才法、王文泰、黄金祥、殷崇兴。老港工商所历任所长:顾兆明、徐建强、徐福昌。老港土地分所历任所长:王新江、杨林根、王林海、张建春。(二)在老港镇的南汇县县属企事业单位行政领导名录老港中学历任校长:施鸿康、汪顺然、张梅祥、杨明根、瞿@德、毛家雄、卫志宏、朱连生。老港中心小学历任校长:顾丽芳、丁国拧⒘醺贰⒘踝餍恕⒔椤⑼醺隆⒀蠲鞲⑿旌9佟⒄藕1酢⑼豕瘛老港中心幼儿园历任园长:钟继芳、张世华。老港镇成人学校历任校长:朱大林、姚秋祥、丁德官。老港镇文化站历任站长:马福明、季石松、朱大林、吴林富、姚正兴。老港卫生院历任院长:黄金泉、周新祥、宋志范、朱大伦、王生伯、周巧鹰、周卫标。老港供销合作社历任主任:苏金生、陆忠义、宋正华、唐端臣、秦光元、潘金楼、徐木生、火永兴、樊月洲、朱洪祥、曹明海、唐文祥。老港粮油管理所历任主任:徐海民、沈佐良、瞿才伯、刘顺根、倪铭、张龙飞。老港食品站历任主任:严达富、黄顺根。老港广播站历任站长:瞿龙官、周德官、张永冠、姚正兴。老港排灌站历任站长:丁兴楼、季永生、朱大均、张正飞、周炎汀、沈宝良、凌正平。老港信用合作社历任主任:施根良、黄世理、倪福德、杨明初、王正九、顾丰华、沈春雷。中国人民(农业)银行南汇县支行老港营业所历任所长:张广文、朱晓峰、陶甘红、陶友良、徐六庚、邱美韵、金德兴、丁宝平、黄志龙、戴锦忠、潘家兴、裴斐、江海涛、杨才龙、王伟东、王永根、陈隽德、王斌、张华、华理然。老港邮电支局历任支局长:傅新根、瞿秋根、赵志诚、陈鸿翔、孙永官、黄惠明、王正德。老港电信支局历任支局长:徐永伟、沈春华、吴伟康。老港农具厂历任厂长:丁兴楼、韩金标、杨建明、张汉民。老港区农场(1952~1956)历任场长:赵云春、沈祝堂。(三)老港地区的小乡、高级社、大队、行政村领导名录1950年,老港地区下辖10个小乡,现老港镇辖区内有4个小乡,4个小乡的乡长分别为:港北乡历任乡长:周富根、徐祥官;牛肚乡历任乡长:瞿才伯、瞿东伯、陶友良;港南乡历任乡长:王安荣、周林祥、胡金官;烟桥乡历任乡长:杨连祥、宋正华、杨志明。1956年,并成2个大乡,两个乡的乡长分别为:牛肚乡乡长:徐祥官;烟桥乡乡长:杨志明。1957年,老港地区成立15个高级社,各社行政领导为:丰收一社(港西)社长:王俊德丰收二社(牛肚)社长:储旭芝丰收三社(横华)社长:杨金根丰收四社(日新)社长:张根初丰收五社(港北)社长:施新根丰收六社(中港)社长:丁云楼丰收七社(成一)社长:徐桂祥丰收八社(灶东)社长:沈金根解放一社(西河)社长:赵梦根解放二社(港东)社长:倪国仁解放三社(港南)社长:季仁庆解放四社(沈港)社长:王福根解放五社(烟墩)社长:季惠明解放七社(铁桥东)社长:黄林生解放八社(铁桥西)社长:吴生根1958年,老港人民公社成立,建11个营,现老港镇辖区内8个营,各营营长为:一营(日新、成一)营长:龚其海二营(灶东、横华)营长:袁金祥三营(中港、牛肚)营长:丁冬楼四营(港北、港西)营长:曹根祥五营(港东、西河)营长:曹士华九营(铁桥、桥西)营长:宣仲培十营(烟墩、新民)营长:张桂昌十一营(沈港、港南)营长:王福根&1959年2月,老港公社重新划分为14个大队。1984年4月,老港公社改为老港乡,大队改为村。各村(大队)行政领导为:日新村(大队)历任主任(大队长):姚木根、金木泉、金野毛、姚林生、姚新梅、姚妙根、潘金奎、王勤妹(女)、赵志荣、黄志军、周亚明。成一村(大队)历任主任(大队长):赵关金、徐祥官、周富根、张根初、龚其海、赵青森、黄顺根、陆才根、赵伯元、徐月海、黄龙舟、郁洪雷、高仁元、沈林初。中港村(大队)历任主任(大队长):丁云楼、丁林伯、赵龙海、顾春林、王德标、王志林、杨丙初、丁才清、陈根法、方廷良、董秀芳(女)、葛云官、乔金妹(女)、江永清。西沙村(大队)历任主任(大队长):姚正安、金关明、曹全昌、陶明仁、姚新初、赵文龙、陶金妹(女)、陆国兴、孙利根、赵勤伯、康健忠、赵文龙。牛肚村(大队)历任主任(大队长):丁仁兴、尹南兴、尹春荣、倪志彬、储龙兴、黄卫初。港西村(大队)历任主任(大队长):曹根祥、王海初、王金祥、丁新官、倪生初、赵龙官、朱金妹(女)、顾历明、曹金龙。港北村(大队)历任主任(大队长):顾银才、缪金龙、施根良、沈连舟、缪石明、黄根娣(女)、卢文龙。港南村(大队)历任主任(大队长):卫世镇、胡金官、王福根、季下弟、倪炎根、陆福官、朱阿荣、冯兴官、丁翠祥、陈根龙。港东村(大队)历任主任(大队长):倪国仁、杨新标、倪根龙、卞飞龙、曹德明、林炳岩、顾元祥、倪鹏飞、叶培波。铁桥村(大队)历任主任(大队长):杨火祥、王耀明、张才初、胡金福、王林生、吴生根、李志清、杨林根、黄龙川、储玉龙。沈港村(大队)历任主任(大队长):瞿阿根、王根法、王金舟、杨德文、王金根、杨顺官、张军华。西河村(大队)历任主任(大队长):王金香、赵梦根、朱绍良、黄根初、乔新官、王士文、倪德福、陆永明、陈应明、樊林标、耿新初。烟墩村(大队)历任主任(大队长):周金祥、赵小三、杨金根、张祥生、方文彬、周龙祥,周文来、宋树生、唐明官、周建新、顾建云、周火明。灶东村(大队)历任主任(大队长):袁金祥、沈金根、朱士平、袁金楼、朱海根、陆文莲(女)、吴林飞、储凤英(女)、沈兴龙、沈银兰(女)。东进村(大队)历任主任(大队长):周德官、耿新初、宋火根、张兰英(女)。1962年至1968年,老港公社设立过4个直属场,各场场长为:新华场场长:丁冬楼;卫星场场长:黄长生;跃进场场长:胡耕N;红旗场场长:曹根祥、倪新初。(四)老港镇(公社、乡)办企事业单位行政领导名录砖瓦厂(1962~1998)历任厂长:金新初、沈大官、丁林伯、耿妙根、丁林国、赵龙官、朱卫光。园艺厂(1958~2001)历任场长:徐祥官、唐金初、宣仲培、瞿根宝、徐荣官、黄元裳、赵祥龙、张根初、康德祥、赵正林、尹林根。机械厂(1962~2001)历任厂长:夏志荣、孙品生、王乃裳、王俊德、陶友良、杨顺初、蔡宝才、龚其海、徐来福、杨永林、孙水泉。老港服装厂(1975~1985)历任厂长:宣仲培、徐荣官、朱迪生、黄龙官。漂染、针服厂(1971~1992)历任厂长:施新根、王根法、赵洪根、朱文中、潘金才、蔡定国、赵龙官。修建队(1960~2001)历任大队长:朱文祥、赵锦初、秦平国、唐福官、夏才明、朱卫光。牧场(1973~1987)历任场长:杨火祥、王海初、赵伯元、丁才清。电瓷厂(1973~1999)历任厂长:王安荣、王俊德、周文龙、赵锦初、方伯泉、倪德龙、张新初、张祥弟。化工厂(1970~1996)历任厂长:曹根祥、曹全昌、袁金德。交管站(1958~1996)历任站长:施根良、陈松林、顾德新、吴国民。油毡、造纸厂(1974~1999)历任厂长:丁根南、朱迪生、金野毛、许建华、缪石明。农机站(1975~2001)历任站长:尹南兴、蔡宝才、冯新官。织布厂(1975~1995)历任厂长:储玉英(女)、施新根、徐荣贵、王卫初、施卫明。水厂(1983~1998)历任厂长:袁金楼、王国民、陆永明。搪瓷厂(1982~2001)历任厂长:袁金楼、朱燕山、沈惠兆、杨永官、谢党伟。车队(1983~1996)历任队长:方秋汀、蔡宝才。菌厂(1971~1991)历任厂长:曹根祥、卢应龙、沈水仙(女)。二服厂(1979~2001)历任厂长:王龙根。铁砂厂(1979~1995)历任厂长:王桂新、曹金山。 粮油加工厂(1960~1962)厂长:夏志荣。农业中学(1958~1966)历任校长:瞿才伯(兼)、朱迪生。种子场(1979~1998)历任场长:张根才、赵志明、潘金奎、李德昌、姚新梅。管理站(1979~1998)历任站长:黄正东、赵正林、张龙标、黄玉石、茅龙官。华旦厂(1985~1990)历任厂长:赵锦荣、吴春飞。塑料厂(1986~1988)厂长:姚正兴。象新厂(1986~1988)厂长:方南根。养殖场(1986~2001)历任场长:王海初、倪根法。祥欣公司(1996~2001)总经理:严国祥。青佩厂(2001~2001)厂长:黄建钧。锻造厂(1994~2001)厂长:赵祥龙。申化厂(1986~2001)历任厂长:赵勤伯、高伟鹤、李中一、赖茂林。申菱厂(1989~2001)历任厂长:赵锦荣、朱汉荣。春福厂(1995~2001)厂长:曹金山。中阳厂(1999~2001)厂长:缪石明。公墓堂(1960~2001)历任主任:丁云楼、倪国仁、施根良、王金根、赵洪根、高仁元。敬老院(1984~2001)历任院长:周龙祥、林炳岩、丁野弟、高仁元、杨仁芳(女)。液化站(1992~2001)站长:潘金奎。诚宇制衣厂(1996~2001)厂长:周德立。航空设备厂(1993~2001厂长:姚金官。一东公司(1998~2001)经理:陆明官。日一五金厂(1987~2001)厂长:周亚明。东兴灯饰厂(1994~2001)厂长:沈新龙。港福五金厂(1980~2001)历任厂长:张根才、周福官。港伟五金厂(1978~2001)历任厂长:赵正林、康德祥、赵祥龙、杨伟明;振宇医用厂(1996~2001)厂长:吴武飞。惠港石墨有限公司(1995~2001)经理:潘泽民。工具厂(1994~2001)厂长:孙水泉。诚茂制衣厂(1993~2001)历任厂长:朱福宁、何国昌。新兴医疗厂(1984~2001)厂长:张荣昌。老服厂(1986~1990)厂长:施龙海。兽医站(1960~2001)历任站长:赵祥伯、赵炳祥、丁仁兴、丁冬楼、黄根初、张海金、顾明初、陆志文。居委会(1986~2001)历任主任:张祥生、薛德祥、吴平。内河捕捞大队(1958~2001)历任队长:唐根新、杨志明、吴洪初、倪福官、张连根、张龙生。外洋捕捞大队(1958~1988)历任大队长:唐根新、甘召祥、王玉石、陈林初、陆志文。隆港工贸公司(1998~2001)董事长:曹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