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孙中山,爱因斯坦,华罗庚名言的自传为基础的,自传写作技巧比较

“布衣总统”孙中山
“布衣总统”孙中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传记文学的特点,体会课文以小见大的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收集相关资料,整体感知人物形象;由教师和学生提问质疑,学生研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解读孙中山精神,传承孙中山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解读孙中山精神,传承孙中山精神。
2.难点:掌握传记文学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对“布衣”、“剪辫”、“睡狮”的理解。
【课型】人物传记赏析课
【教学方法】品读、感悟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利用《点击链接》中的《放言述说平生事》(课本P59)了解传记的相关知识
传记是一种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体裁。它是借助于形象描写,具体生动地记载历史上或当代起过历史作用的人物的一生,以及有关的重要史实的作品。古代就有汉代的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其中就有不少人物传记,它就是通过给人物作传来反映历史的。
传记题材较广,内容繁杂,一般从体例来分,有自传体和传记体。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写的《鲁迅自传》,克林顿写了《我的生活》。我们这个单元所要学习的课文中,爱因斯坦所写的《我的回顾》就属于自传体。传记还有一种是他人撰写的,比如现在关于唐宗宋祖的传记现在是很多的,同学们如果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去找来看看。本单元的《“布衣总统”孙中山》、《华罗庚》、《罗曼·罗兰》、《留取丹心照汗青》都属于传记体。
现代的传记著作分为历史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两大类。前者记叙史实;后者用形象化手法描写各种著名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不排斥合理的艺术加工。本单元的传记文章都属于文学性传记。
了解当代传记文学的扛鼎作家陈廷一:
陈廷一,吉林大学中文系毕业,在当代文学界被誉为我国传记文学的扛鼎作家。现任中国大地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系中国文学基金会顾问、中国通俗文学研究会事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3年《名人》杂志专家述评文章说,就传记文学领域,有“南叶北陈”之说,南有作家叶永烈,北有作家陈廷一。身居上海的叶永烈写北京的“四人帮”传,而身居北京的陈廷一则以上海的《宋氏三姐妹》而闻名全国。从事创作以来,先后出版了《皇天后土》、《孙中山大传》(上下卷)、《许世友传奇》三部曲、《贺氏三姐妹》、《宋氏三姐妹》、《宋氏三兄弟》、《孔祥熙大传》、《宋庆龄全传》、《宋美龄全传》、《宋霭龄全传》、《宋氏家族全书》(上下卷)、《民国岳父》、《青年孙中山》等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他的作品代表着他的人格,他的人格融进了他的作品。日《新闻出版社》发表署名梅洁的文章,其中指出“读传记文学不读陈廷一不可;写传记文学史不写陈廷一不行”。
二、导入新课
“天下为公”,一句毫无私心、以天下为己任的响亮口号,伴随着一个高尚的名字,如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中国人心中。今天我们就跟随着作家陈廷一一起解读公认的中国二十世纪第一位伟人孙中山。近代中国充满剧变和曲折的峥嵘岁月把孙中山先生铸造成为20世纪的巨人,这位历史巨人,历尽艰难,矢志不渝,终于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政体——中华民国,并为我们留下了异常珍贵的思想财富。现在让我们近距离地触摸这个伟人的灵魂,感受他关心群众、甘于淡泊的品质,一起解读这位第一次让一个习惯于跪下去的民族站起来生活的世纪伟人永不褪色的思想情怀。(板书课题《“布衣总统”孙中山》)
三、解读文题
“布衣总统”孙中山
—————— ————
&&&&&&&&&&&&&
&—- ——
析:由文题的结构分析我们可以捕捉到哪些信息?作者要给我们介绍的传主是孙中山,而孙中山的地位是总统,而且被称为布衣总统,也就是具有布衣特色的总统,来自于布衣,又具有布衣品德的总统。因而,我们主要通过三个大问题理解全文:
1.对于孙中山你了解多少(目的为补充了解下传主的基本生平);
2.为何被称为“布衣总统”?
3.从何体现“布衣特色”——解读孙中山先生身上的“布衣”色彩。
四、解读文本
(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我所了解的孙中山——
简介:(),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孙中山一名由此得来。
◆ 出生地: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
◆ 基本政治主张: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领导过的重大革命: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时孙中山其实不在国内,但是其之前的思想主张、方针政策为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中国同盟会主要创始人。
<font STYLE="FonT-siZe: 24px" COLOR="#6F年11月12日诞生在广东省香山县(现中山市)。
<font STYLE="FonT-siZe: 24px" COLOR="#6F年在香港学医,后在澳门、广州行医。
<font STYLE="FonT-siZe: 24px" COLOR="#6F年组建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
<font STYLE="FonT-siZe: 24px" COLOR="#6F年武昌起义后,被选为临时政府总统。
<font STYLE="FonT-siZe: 24px" COLOR="#6F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font STYLE="FonT-siZe: 24px" COLOR="#6F年组织中华民国政府任非常任大总统。
<font STYLE="FonT-siZe: 24px" COLOR="#6F年改组中国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font STYLE="FonT-siZe: 24px" COLOR="#6F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59岁。纪录片《孙中山》的总编导——央视军事部主任刘效礼少将说,在北京颐和园西山风景区的百望山森林公园山顶的一座石碑上刻着这样一段文字:“为了缅怀他,孙中山先生的逝世日3月12日特定为植树节。”
赵文瑄(电视剧《孙中山》扮演者):1995年我曾在中影《宋氏三姐妹》中扮演了一次孙中山,这部电视剧是我第二次扮孙先生。赵文瑄认真地讲:演好孙先生有三大秘诀:修好一副胡子、贴好双眼皮、目光永远有神。
2.为何被称为“布衣总统”
何谓“布衣”?
我国是文明古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用麻织出来的是“布”,而相对用丝织出的是“帛”。布与帛相比,前者质粗而价低,后者质精而价高。由于古代贵族穿帛衣服居多,庶人穿不起帛而孩子能穿布,所以布衣成了平民百姓的代称。后来多以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我们在古代不得志的文人文章里常常见到这一称呼。除外,还有一种“短褐”是用粗毛或粗麻织成的,为穷人所穿。
这一称呼的由来?(主要理解课文1—4段)
文中青年孙中山的有趣故事——与两广总督张之洞的交往故事:平凡为一介布衣却怀有“傲王侯”的大志——“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
·相关知识链接
  这是对联。对联又称楹联、对子。始于五代,盛于明清,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早在秦汉以前,我国人民就有过年悬挂桃符驱鬼的习惯,到五代时人民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这种习俗到宋代以后已经非常普遍,一直到明代以后人们才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常见的春联。
对联是又律诗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古人把对对子与吟诗相提并论,有吟诗作对之称。
A.分析文中对联——“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这个对子语言凝练,对仗工整,声韵和谐,富有表现力。孙中山借此表明心迹,令张之洞刮目相看,大礼以待,真是笔力非凡。)
持(三 字)帖,见(一
品)官,儒生[妄]敢 称 兄弟
行(万 里)路,读(万
卷)书,布衣[亦]可 傲 王侯
(三字)帖,数量词名词
(一品)官,数量词名词
儒生,名词
[妄],副
兄弟,名词
&B.小结对联特点:
(1)词性相对,位置相同。(虚对虚,实对实)
(2)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3)内容相关(相近、相似、相反),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4)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3.从何体现“布衣特色”——解读孙中山先生身上的“布衣”色彩。
写总统的“布衣”本色,从住、衣、食、行四方面表现“布衣”情怀——平民化:
&&&&&&&&&&&&&
房间:不大&&&&&&&&&
&#9312;住&&&
摆设:数目少,简单&&&&&&&&&&&
&&&&&&&&&&&&&&&&
&外面:客厅兼饭厅
(摆设简单——仅仅是四把椅子、两张茶几、一张书桌、一张床和一张沙发)&
&&&#9313;衣:改学生装为中山服(中山服的由来)&&&&&
朴素整洁&&&&&
&&&&&&&&&&&&&&&
外表整洁(表里如一)
&&&&&&&&&&&&&&
正:孙中山(俭约)
&&#9314;食&&&&
&&&&&&&&&&&&&&&&&&&&&&俭约
&&&&&&&&&&&&&&
反:唐绍仪
&&&&&&&&&&&&&&&&&&
析:吃的方面更是平民化,每餐的菜金总是控制在四角钱左右,餐具不讲究,吃的是普通小菜,就连招待唐绍仪、伍廷芳这样的大客人也只是普通小菜,节俭如一普通人。
朗读9~14段(即“孙中山生活十分简朴”到“孙中山自己却吃得津津有味”),感受孙中山先生吃的方面的“布衣”色彩。
孙中山先生住的、穿的、吃的方面的“布衣”色彩大家都看到了,“行”方面呢,有没有“布衣”色彩?
&#9315;行 :总是悄悄出巡不惊扰民众,不事张扬
&&&&&&&&&&&&&
制止巡官挥刀驱人群&&&&&&&&&&&&&&&&&&&&&&&&&&&&&&&&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大总统衣、食、住、行方面的“布衣”色彩。请大家在文中找一找,看看这是孙中山先生什么思想的具体体现。
  是孙中山先生认为自己“不是皇帝,而是人民的公仆”的思想支配他的行为。
  这些行为是他平等、民主、自由、博爱的思想的具体体现。
总结:因为有平等、民主、博爱的思想,所以贵为总统甘于淡泊,生活起居诚如“布衣”。那么,孙中山总统甘于淡泊的精神在如今竞争的社会里对青少年还具有教育意义吗?(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二)研习探讨
刚才大家通过解读整体感知全文,但这还不够,我们读传记最主要的是要从传主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中读出传主的情感世界和精神内涵,而不同的人会从同一件事中读出传主不同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和禀赋。下面请大家再次阅读全文,这次,要求大家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品质,然后用“我从……中解读到的,是孙中山先生……”说一句话,把你在解读过程中所发现的、所感悟的告诉大家。
比如:我从孙中山先生就任总统之后依然生活俭朴中所解读到的,是孙中山先生甘于淡泊的高尚品质。(学生认真阅读课文,10分钟后,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并走到学生中间,微笑着与学生交流)
1.我从孙中山先生多次出巡绕道而行不愿惊扰民众中所解读到的是孙中山先生一心为民的情怀。
  2.我从孙中山先生总是悄悄出巡中所解读到的是孙中山先生遇事首先想着人民的博大的胸怀。(怕惊扰群众)
3.我从孙中山先生总是悄悄出巡中所解读到的是孙中山先生不事张扬的品性。
4.我从孙中山先生衣食住行的布衣本色中所解读到的是孙中山先生的公仆本色。(一心只想为人民服务,不讲究享受)
  5.我从“男人剪了辫子,女子裹脚的也大大减少,吸鸦片不再被认为是一种体面的事”中所解读到的是孙中山先生卓越的政绩。
  评:这说明人们的素质提高了。从细节中看到人物的卓越之处,孙中山先生卓越的政绩还在于推翻帝制。
  6.我从孙中山先生“回敬”张之洞所写的对子中所解读到的是孙中山先生一介儒生敢傲王侯的非凡气度。(不过张之洞虽摆高官架子,但也善识人才。)
7.我从孙中山先生所写的对子中所解读到的是孙中山先生深厚的文学造诣。他的对子使清末名臣张之洞因此前倨后恭,由不屑一顾到以大礼相待,真是笔力非凡。(对子“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这个对子语言凝练,对仗工整,声韵和谐,富有表现力。孙中山借此表明心迹,令张之洞刮目相看,大礼以待,真是笔力非凡。)
8.我从孙中山先生所写的对子中读出孙中山先生早怀大志,志不在小。
9.我从孙中山先生所写的对子中读出孙中山先生的平等观念,他认为王侯没什么了不起的,布衣与王侯应平等。
10.我从孙中山拜见两广总督,名片上只印有姓名、籍贯中解读到的,是孙中山先生早年便有一种强烈的民主意识,不讲究身份,做事低调。
总结:看来大家都能读出自己的发现,说明大家都能用心去读、去感悟,读书就应该这样读。
(三)点拨文中个别语句
“警钟一鸣森森森,睡狮齐猛醒”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同学们有听说过“睡狮”的来历吗?
比拟&拟声:森森森&和比喻&用警钟比喻革命,用睡狮比喻中国人民&。睡狮的来历:拿破仑说“狮子睡着了。苍蝇都敢落到它的脸上叫几声;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惊。”
用睡狮来比喻中国有两层含义:其一,中国本质是一只狮子,是强大的,无论任何时候都具有爆发的潜力;其二,中国在沉睡中还未觉醒,因而要暂时承受着被欺凌。
“许多商品换上了‘共和’、‘庆胜’、‘北伐’等新商标。在一家面摊前,人们踊跃争先剪辫子。”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剪辫”在当时象征着什么?
(说明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平等观念已深入人心,人们争着走出专制统治的束缚。《孝经》上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至也。”明代以前,汉族人都留满发,不剪也不剃。1644年满清王朝取代了明朝,要求汉人一律剃发留辫。辫子是清王朝专制统治的标志。因而辛亥革命的一个重要行为标志是剪辫子。剪辫子在这时期成了反对满清、推翻帝国、追求共和、倡导民主的一种行为象征。)
如何理解“民主、平等、权利等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这句话?
  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制定了一系列的革新政策,出巡时看到商品上换上了“共和”、“庆胜”、“北伐”等新商标,人们踊跃争先剪辫子,认为“民主”、“平等”、“权利”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但他没有意识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却未清除人们头脑中的封建思想。男人踊跃剪辫子也许只是为了“剪辫者免费供肉面一碗”的奖赏。群众把孙中山看作是他们新一轮的皇帝,高呼“大总统万岁!”。同时,上层官僚也是奢侈成风,没有从根本上与孙中山走在一起。他“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在当时是先进的,但不合当时国情。
群众见到孙中山的时候,一起高声呼喊:“大总统万岁!”你觉得这个口号表现了群众怎样的心情?这个口号妥当吗?为什么?
一方面,让人联想起过去的“皇帝万岁”,而且没有直称“孙中山万岁”是避免名讳的原因,这些都表现出了普通老百姓的封建思想还根深蒂固;另一方面,这是老百姓自发的行动,而且由于受到历史沉积千年的封建思想影响,又没有接触到新的思想新的影响教育,这是当时的老百姓所能找到的最能表达他们心情的话语。
群众见到总统高呼“大总统万岁”,表现了群众对孙中山的无限爱戴和崇敬之情。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是他带领民众推翻了封建帝制,提高了民众的社会地位和政治素质,因此,广大民众对这位“救世主”由衷的感激。
  这个口号在今天看来不妥当。它反映了当时群众经过革命后,虽然思想上有了一定觉悟,但是仍未摆脱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的束缚,辛亥革命仅仅是“革命”的开始,“民主、平等、权利”的真正实现尚需一个漫长的过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布衣总统孙中山》教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4页免费20页免费11页免费38页免费52页免费 11页免费10页免费5页免费4页免费23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3页免费5页免费34页免费4页1下载券4页1下载券
《布衣总统孙中山》教案|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我的回顾》(爱因斯坦)综合分析《我的回顾》(爱因斯坦)综合分析&&《我的回顾》(爱因斯坦)综合分析发布时间: 03:24 浏览:-《我的回顾》(爱因斯坦)综合分析&何国跻&(一)&& 综合介绍&1、& 关于作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国著名物理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日出生于德国符腾堡的乌尔姆,父母都是犹太人。1940年加入美国籍,以后一直在普林斯顿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工作,直至日逝世。他的一生为现代物理学发展做出了卓绝贡献。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毕业后即失业。在朋友的帮助下,才在瑞士联邦专利局找到工作。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1909年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大学教授,两年后任德国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柏林大学教授,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2年受希特勒迫害离开德国,1933年10月定居美国。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都有贡献,比如研究毛细现象、阐明布朗运动、建立狭义相对论并推广为广义相对论、提出光的量子概念,并以量子理论完满地解释光电效应、辐射过程、固体比热,发展了量子统计。其最卓绝的成就是他突破牛顿经典物理学的框架,创立了适用于微观高速运动领域的相对论。1922年11月,他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2、& 关于课文本文是一篇自传。自传作者一个可能的优势是它比别人更了解自己,特别是更清楚自己的思想情感与内心冲突的经历。因此,他更期望自己来完成生命历史的纪录。而科学家在书写自传时面临着一系列比其他人更多的困境,例如,写惯了科学论文的文笔如何转换成自传的散文般的文笔,如何向学术之外的人介绍他的科学发现的重要性,是写一本以自己的科学思想的形成为主的科学自传还是以自己人生经历为主的生活自传,如何在自传中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等等。爱因斯坦在67岁的时候,应一位编辑的邀请写了一篇《自述》。课文即选自这篇《自述》。爱因斯坦把自述当成讣告来写,开篇语就是“我已经67岁了,坐在这里,为的是要写点类似自己的讣告的那样的东西。”与那些写作自己一生的科学之外的事件的自传不同,爱因斯坦几乎只谈到自己的科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爱因斯坦认为科学发现的基本动力在于好奇心,在这篇自述中多次使用“惊奇”一词。惊奇是人的经验与现实中固定的概念世界发生冲突时产生的思维活动。&&& 课文编者删除了《自述》原文中一些表达作者对物理学与哲学观点的段落。这样使得文章传“记”特色更加鲜明,更利于同学们学习与理解。课文虽然基本按照人生经历的时间顺序来记叙,但文章主要是以自己思想成长的经历为主线表现作者青少年时期的科学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按照作者的思路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记叙了自己从宗教天堂走向科学天堂的过程,完成了人生的一个重大的思想与世界观的转折。第三部分(第4—7自然段),记叙了作者青少年时期的强烈好奇心和对科学的强烈兴趣,强调了培养发展自由思想和探索精神的重要性。&3、& 关于写作特色本文情感真切质朴,平易而动人,表现了对科学的满腔热情。例如,当文章回忆起12岁时一本欧几里得的平面几何小书对自己的影响的时候,这样写道:“我记得在这本神圣的几何学小书到我手中以前,有位叔叔曾经把毕达哥拉斯定理告诉了我。”“神圣”二字表达了作者对科学何等强烈的崇敬之情?并且,在已经67岁时还对曾告诉他哥拉斯定理的那位“叔叔”记忆犹新。文章语言率真,文风坦诚。为我们提供了走近并认识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的机会。爱因斯坦以其无比的诚恳,独到的明晰和特殊的睿智,在文中坦言自己的遗憾与不足。例如,“我觉得自己的处境象布里丹的驴子一样,它不能决定究竟该吃哪一捆干草。这显然是由于我在数学领域里的直觉能力不够强,以致不能把真正带有根本性的最重要的东西同其余那些多少且可有可无的广博知识可靠地区分开来。”将自己一览无遗的展示给读者。他甚至毫不讳言自己由于不听不喜欢的课,不得不借同学的笔记应付考试才大学毕业的逸事。即使对爱因斯坦甚感神秘的人,在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也能够找到爱因斯坦思想和行动的轨迹,从而感受到这位伟大人物的坦诚心灵。&(二)&& 思维分析&我已经67岁了,坐在这里,为的是要写点类似自己的讣告那样的东西。我做这件事,不仅因为希耳普博土已经说服了我,而且我自己也确实相信,向共同奋斗着的人们讲一讲一个人自己努力和探索过的事情在回顾中看起来是怎样的,那该是一件好事。(1)当我还是一个相当早熟的少年的时候,我就已经深切地意识到,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无价值的。而且,我不久就发现了这种追逐的残酷,这在当年较之今天是更加精心地用伪善和漂亮的字句掩饰着的。每个人只是因为有个胃,就注定要参与这种追逐。而且,由于参与这种追逐,他的胃是有可能得到满足的;但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却不能由此而得到满足。这样,第一条出路就是宗教,它通过传统的教育机关灌输给每一个儿童。因此,尽管我是完全没有宗教信仰的(犹太人)双亲的儿子,我还是深深地信仰宗教,但是,这种信仰在我12岁那年就突然中止了。由于读了通俗的科学书籍,我很快就相信,《圣经》里的故事有许多不可能是真实的。其结果就是一种真正狂热的自由思想,并且交织着这样一种印象:国家是故意用谎言来欺骗年青人的;这是一种令人目瞪口呆的印象。这种经验引起我对所有权威的怀疑,对任何社会环境里都会存在的信念完全抱一种怀疑态度,这种态度再也没有离开过我,即使在后来,由于更好地搞清楚了因果关系,它已失去了原有的尖锐性时也是如此。(2)我很清楚,少年时代的宗教天堂就这样失去了,这是使我自己从“仅仅作为个人”的桎梏中,从那种被愿望、希望和原始感情所支配的生活中解放出来的第一个尝试。在我们之外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它离开我们人类而独立存在,它在我们面前就象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然而至少部分地是我们的观察和思维所能及的。对这个世界的凝视深思,就象得到解放一样吸引着我们,而且我不久就注意到,许多我所尊敬和钦佩的人,在专心从事这项事业中,找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宁。在向我们提供的一切可能范围里,从思想上掌握这个在个人以外的世界,总是作为一个最高目标而有意无意地浮现在我的心目中。有类似想法的古今人物,以及他们已经达到的真知灼见,都是我的不可失去的朋友。通向这个天堂的道路,并不像通向宗教天堂的道路那样舒坦和诱人;但是,它已证明是可以信赖的,而且我从来也没有为选择了这条道路而后悔过。(3)&&&当我还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在父亲给我看一个罗盘的时候,就经历过这种惊奇。这只指南针以如此确定的方式行动,根本不符合那些在无意识的概念世界中能找到位置的事物的本性的(同直接“接触”有关的作用)。我现在还记得,至少相信我还记得,这种经验给我一个深刻而持久的印象。我想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事情后面。凡是人从小就看到的事情,不会引起这种反应;他对于物体下落,对于风和雨,对于月亮或者对于月亮不会掉下来,对于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区别等都不感到惊奇。(4)&在12岁时,我经历了另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惊奇:这是在一个学年开始时,当我得到一本关于欧几里得平面几何的小书时所经历的。这本书里有许多断言,比如,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它们本身虽然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可以很可靠地加以证明,以致任何怀疑似乎都不可能。这种明晰性和可靠性给我造成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印象。至于不用证明就得承认公理,这件事并没有使我不安。如果我能依据一些其有效性在我看来是无容置疑的命题来加以证明,那末我就完全心满意足了。比如,我记得在这本神圣的几何学小书到我手中以前,有位叔叔曾经把毕达哥拉斯定理告诉了我。经过艰巨的努力以后,我根据三角形的相似性成功地“证明了”这条定理;在这样做的时候,我觉得,直角三角形各个边的关系“显然”完全决定于它的一个锐角。在我看来,只有在类似方式中不是表现得很“显然”的东西,才需要证明。而且,几何学研究的对象,同那些“能被看到和摸到的”感官知觉的对象似乎是同一类型的东西。这种原始观念的根源,自然是由于不知不觉地存在着几何概念同直接经验对象(刚性杆、截段等等)的关系,这种原始观念大概也就是康德提出那个著名的关于“先验综合判断”可能性问题的根据。(5)在12—16岁的时候,我熟悉了基础数学,包括微积分原理。这时,我幸运地接触到一些书,它们在逻辑严密性方面并不太严格,但是能够简单明了地突出基本思想。总的说来,这个学习确实是令人神往的;它给我的印象之深并不亚于初等几何,好几次达到了顶点——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无穷级数,微分和积分概念。我还幸运地从一部卓越的通俗读物中知道了整个自然科学领域里的主要成果和方法,这部著作(《伯恩斯坦的自然科学通俗读本》是一部有五、六卷的著作)几乎完全局限于定性的叙述,这是一部我聚精会神地阅读了的著作。当我17岁那年作为学数学和物理学的学生进入苏黎世工业大学时,我已经学过一些理论物理学了。(6)在那里,我有几位卓越的老师(比如,胡尔维兹、明可夫斯茨),所以照理说,我应该在数学方而得到深造。可是我大部分时间却是在物理实验室里工作,迷恋于同经验直接接触。其余时间,则主要用于在家里阅读基尔霍夫、亥姆霍兹、赫兹等人的著作。我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数学,其原因不仅在于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超过对数学的兴趣,而且还在于下述奇特的经验。我看到数学分成许多专门领域,每一个领域都能费去我们所能有的短暂的一生。因此,我觉得自己的处境象布里丹的驴子一样,它不能决定究竟该吃哪一捆干草。这显然是由于我在数学领域里的直觉能力不够强,以致不能把真正带有根本性的最重要的东西同其余那些多少且可有可无的广博知识可靠地区分开来。此外,我对自然知识的兴趣,无疑地也比较强;而且作为一个学生,我还不清楚,在物理学中,通向更深入的基本知识的道路是同最精密的数学方法联系着的。只是在几年独立的科学研究工作以后,我才逐渐地明白了这一点。诚然,物理学也分成了各个领域,其中每一个领域都能吞噬短暂的一生,而且还没有满足对更深邃的知识的渴望。在这里,已有的而且尚未充分地被联系起来的实验数据的数量也是非常大的。可是,在这个领域里,我不久就学会了识别出那种能导致深邃知识的东西,而把其他许多东西撇开不管,把许多充塞脑袋、并使它偏离主要目标的东西撇开不管。当然,这里的问题在于,人们为了考试,不论愿意与否,都得把所有这些废物统统塞进自己的脑袋。这种强制的结果使我如此畏缩不前,以致在我通过最后的考试以后有整整一年对科学问题的任何思考都感到扫兴。但是得说句公道话,我们在瑞士所受到的这种窒息真正科学动力的强制,比其他许多地方要少得多。这里一共只有两次考试,除此以外,人们差不多可以做他们愿意做的任何事情。如果能象我这样,有个朋友经常去听课,并且认真地整理讲课内容,那情况就更是如此了。这种情况给予人们以选择从事什么研究的自由,直到考试前几个月为止。我大大地享受了这种自由,并把与此伴随而来的内疚看作是乐意忍受的微不足道的弊病。现代的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把研究问题的神圣好奇心完全扼杀掉,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因为这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以外,主要需要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会夭折。认为用强制和责任感就能增进观察和探索的乐趣,那是一种严重的错误。我想,即使是一头健康的猛兽,当它不饿的时候,如果有可能用鞭子强迫它不断地吞食,特别是当人们强迫喂给它吃的食物是经过适当选择的时候,也会使它丧失其贪吃的习性的。(7)&(1)我已经67岁了,坐在这里,为的是要写点类似自己的讣告那样的东西。文章的开头,给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作者要以“盖棺定论”式的方式来为自己的人生做一个总结。那么其内容应该是全面而又突出重点的,其感情应该是平静而又恬淡的,其思路一般是按时间顺序记叙生活经历、思想发展、科研成果等。作者在这里说明了自己之所以写这篇“自传”,是因为他相信向人们讲一讲自己的努力和探索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是一件好事”。(2)当我还是一个相当早熟的少年的时候……读到句子的这个状语成分,我们就知道作者的思路要从少年时代开始写起了。按照一般的人生经历,少年时代最值得记叙的应该是“勤奋学习”打好知识基础的故事。而我们在这一段里,却看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这位少年思想的深刻与成熟。他在那时就“已经深切地意识到,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无价值的。”并由此而进一步认识到,在“胃”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精神的出路就在宗教了。从这一段里我们看到了,在12岁那年就为他将来成为一位伟大科学家实现了思想和信仰的重要转折。&因此,尽管我是完全没有宗教信仰的(犹太人)双亲的儿子,我还是深深地信仰宗教,但是,这种信仰在我12岁那年就突然中止了。由于读了通俗的科学书籍,我很快就相信,《圣经》里的故事有许多不可能是真实的。&在这里,一方面,我们感受到了作者从小对科学的热爱,这里也再一次证明了“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的名言;另一方面,我们更加深了关于伟大的科学力量对人生、对理想的巨大作用和影响的认识。这里似乎也启发我们对教育的反思,少年的心灵是多么需要谨慎而小心地呵护!&(3)我很清楚,少年时代的宗教天堂就这样失去了,这是使我自己从“仅仅作为个人”的桎梏中,从那种被愿望、希望和原始感情所支配的生活中解放出来的第一个尝试。在我们之外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它离开我们人类而独立存在,它在我们面前就象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然而至少部分地是我们的观察和思维所能及的。12岁时由于读了通俗的科学书籍,宗教信仰突然中止了,从那以后,他所信仰的就是“离开我们人类而独立存在”的巨大世界——神秘的大自然。这是一个重大的人生转折。爱因斯坦的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变化。爱因斯坦写道:“像我这种类型的人,其发展的转折点在于,自己的主要兴趣逐渐远远地摆脱了短暂的和仅仅作为个人的方面,而转向力求从思想上去掌握事物。”(这段话见于作者原文,课文编者将其删略了)“从思想上掌握这个人以外的世界,总是作为一个最高目标而有意无意地浮现在我的心目中。”这就是爱因斯坦的天堂。虽然“通向这个天堂的道路,并不像通向宗教天堂的道路那样舒坦和诱人;但是,它已证明是可以信赖的,而且我从来没有为选择了这条道路而后悔过。”是的,爱因斯坦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探索大自然奥秘的伟大事业上了。(2)(3)是一个意义层次。爱因斯坦从自己科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角度介绍了自己少年时摆脱宗教走向科学殿堂的一个重要的思想转折。&(4)当我还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在父亲给我看一个罗盘的时候,就经历过这种惊奇。同学们读到这里可能有一点疑惑,这里的“这种惊奇”是指什么?由于课文是经过编者删改的,原文在此段前面有一段话被删除了,由此可能造成大家对这里的阅读理解发生一点困难。为帮助大家理解,现将原文中与此相关的文句补充在下面:对我来说,毫无疑问,我们的思维不用符号(词)绝大部分也都能进行,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地进行的。否则,为什么我们有时会完全自发地对某一经验感到“惊奇”呢?这种“惊奇”似乎只是当经验同我们的充分固定的概念世界有冲突时才会发生。每当我们尖锐而强烈地经历到这种冲突时,它就会以一种决定性的方式反过来作用于我们的思维世界。这个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把这一段话与课文联系起来,我们明白了,课文中的“这种惊奇”就是指当个人的经验同我们的现实中充分固定的概念世界发生冲突时产生的思维活动。例如,爱因斯坦四五岁时惊奇于指南针确定方位的特征,12岁时惊奇于欧几里得平面几何命题的证明。这种“惊奇”是科学探索精神的滥觞,是一个伟大科学家正在走出襁褓的成长。有了这种“惊奇”,然后又有了不懈地奋斗探索的努力,就有了可能引领你进入自由思想世界的科学的双翼。作者在这里也给我们深刻的启示:智慧的头脑总是勤于思维和积极探索的。在爱因斯坦已经67岁的时候,他还如此完整清晰地回忆起四五岁和十二岁时候的童年往事,可见这些往事对其几十年的人生和他热爱的科学事业所产生的深刻而持久的影响。(4)—(5)是一个意义层次。作者以为,好奇心推动自己逐渐走进科学殿堂的动力。&(6)在12—16岁的时候,我熟悉了基础数学,包括微积分原理。在这段时间里,爱因斯坦完成了中学学业,自学完了微积分原理,并且开始撰写科学论文。从这段文字中,我们看到了作者因为对科学世界的“惊奇”激发出无穷的探索精神。爱因斯坦在从宗教天堂走向科学天堂的转折中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质疑精神,他在后来的学习中收获了这种精神所带来的思想硕果。在学习过程中,他“幸运地接触到一些书,”并发现“它们在逻辑严密性方面并不太严格”。文段中有“我还幸运地从一部卓越的通俗读物中知道了整个自然科学领域里的主要成果和方法”的欣喜。很显然,作者认为,读书,学习,更重要的是理解并掌握其思想。当他理解了基本思想或者发现其“逻辑严密性”不太严格的时候,他感到了这种学习达到的精神上的高度愉悦!他认为“总的说来,这个学习确实是令人神往的”。(7)作者在十七岁那年进入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学习。在这一段里,爱因斯坦表现了真诚而坦率的人格魅力。他说:在那里,我有几位卓越的老师(比如,胡尔维兹、明可夫斯茨),所以照理说,我应该在数学方而得到深造。可是我大部分时间却是在物理实验室里工作,迷恋于同经验直接接触。其余时间,则主要用于在家里阅读基尔霍夫、亥姆霍兹、赫兹等人的著作。我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数学,其原因不仅在于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超过对数学的兴趣,而且还在于下述奇特的经验。我看到数学分成许多专门领域,每一个领域都能费去我们所能有的短暂的一生。因此,我觉得自己的处境象布里丹的驴子一样,它不能决定究竟该吃哪一捆干草。作者坦言,他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受到兴趣的影响。他尽管曾经有过“布里丹的驴子”的焦虑与困惑,却是凭着直觉与兴趣,在物理学领域里孜孜不倦地探索奋斗,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成就。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作者在文章中也非常诚挚地写到了自己的不足。他说: “这显然是由于我在数学领域里的直觉能力不够强,以致不能把真正带有根本性的最重要的东西同其余那些多少且可有可无的广博知识可靠地区分开来。此外,我对自然知识的兴趣,无疑地也比较强;而且作为一个学生,我还不清楚,在物理学中,通向更深入的基本知识的道路是同最精密的数学方法联系着的。只是在几年独立的科学研究工作以后,我才逐渐地明白了这一点。”而这也正是这位科学巨人超乎寻常的科学品质和人格魅力之所在。文段中还表现了爱因斯坦对科学自由思想的热爱与向往。他说:“说句公道话,我们在瑞士所受到的这种窒息真正科学动力的强制,比其他许多地方要少得多。这里一共只有两次考试,除此以外,人们差不多可以做他们愿意做的任何事情。”这里当然也表达了对强制把废物塞进脑袋而窒息科学兴趣的考试的反感与批判。&(6)(7)形成一个意义层次。作者回忆自己中学和大学时期的学习经历。相对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为爱因斯坦形成发展自由思想提供了条件,表现了作者对窒息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教学方法的否定。&课文以青少年时期自己的科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为线索,记叙了影响自己科学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重要事情和思想经历,说明了强烈的科学探索精神对发展科学的重要性,表达了对科学的热爱之情。&&&(三)&& 思维训练1、& 给加点的词语注音并解释下列词语目瞪口呆 (& ) &&&&&&&&&&&&&&&&&&&&&&&&&&&&&&&&&&&&&&&&&&&&&&&&&&&&&&&&&&&&&&真知灼见 (& ) &&&&&&&&&&&&&&&&&&&&&&&&&&&&&&&&&&&&&&&&&&&&&&&&&&&&&&&&&&&&&&毋庸置疑 (& ) &&&&&&&&&&&&&&&&&&&&&&&&&&&&&&&&&&&&&&&&&&&&&&&&&&&&&&&&&&&&&&微不足道 (& ) &&&&&&&&&&&&&&&&&&&&&&&&&&&&&&&&&&&&&&&&&&&&&&&&&&&&&&&&&&&&&&2、& 仿照下面的“因为……,就……,而且,……但是,……却……”的句子形式造句每个人只是因为有个胃,就注定要参与这种追逐。而且,由于参与这种追逐,他的胃是有可能得到满足的;但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却不能由此而得到满足。&&3、课外拓展&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三月底的一个阴天,我登上了一辆破旧的中巴车。选择了车门旁的座位。一个可能是包装过橘子的一层紫红色的聚乙烯塑料包装袋,被人随手扔在车门前。它,呈不规则的半圆状,一会儿,冷风鼓进车门,那个半圆塑料袋便起劲地跳荡着。我知道,是车门鼓进的风,形成了一连串的气旋。这气旋的力量是有限的,门口的烟蒂,废纸团之类并没有受什么影响;但这半圆儿就不同了,它轻而且薄而且浮,自然就“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了。“上青云”是不可能的,但能“上”就是好事儿,于是它抓住每一个气旋,旋转,上升。有时只能上升三五寸,便摔下去了;有时上升一两尺,也摔下去了。照理,摔下去是很有些痛苦的,可能是它轻而且薄而且浮,倒不见它有丝毫的痛苦,只是不懈地旋转,上升,跌落,周而复始,无休无止。忽然,她似乎逮到了一个机会,竟然只是上升,一两尺——三四尺——五六尺——然后,落在一个旅客的堆叠的纸箱上,她很满足,也很惬意,也颇得意。但她是轻而且薄而且浮,高而平的纸箱,居然坐不住,三下两下的颠簸,便把他从纸箱上掀下来。自然,并没有跌得鼻青脸肿,伤筋动骨,还是那么不规则的半圆状,还是对气流极敏感,还是无休止地上升,旋转,跌落…… &半圆儿的执着叫我疲倦,于是我便把目光投向窗外。窗外是阴霾的天空;油菜花开得热烈,这里,那里,金黄的一片;远山,犹如起伏的烟云……当我收回目光,半圆儿,竟然不见了,高而平的纸箱上没有,纸箱周围没有。她会到哪儿去呢?车门虽然破旧,但风是从外面鼓进来,而车上,又确实没有半圆儿的影子。 我颇有点责怪自己了,窗外的天空,油菜花,远山,什么时候不可以看呢?偏偏……但随即我又自问,看看窗外,有什么不可以呢?这小小的紫红色的聚乙烯塑料包装袋,废物一个,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但她的失踪,总是一个谜。 于是我想,这半圆儿虽谈不上什么来历,但她的遭际却颇耐人寻思。这半圆儿,虽说是自己轻而且薄而且浮,但若不是被扔在车门口,便不会有上窜下跌的遭遇;即便在门前,若车门并不破旧,也不会有一连串的旋转,上升,跌落;即便车门破旧,若车子不在快速的运动颠簸状态,破旧的车门没有风往里挤,也不会有她的旋升摔落。那么,谜,也就不成其为谜了。&(钱吕明《不规则的半圆儿》,有改动)&(1)&&&&&& 文中“不规则的半圆儿”寓指什么人?&&(2)&&&&&& 文段有四处出现了“它轻而且薄而且浮”的句子,是否有重复之嫌?谈谈你的看法。&&&(3)&&&&&& “还是那么不规则的半圆状,还是对气流极敏感,还是无休止地上升,旋转,跌落……”如何理解这里的三个“还是”?&&(4)&&&&&& 作者在结尾说,“那么,谜,也就不成其为谜了。”不成其为谜的条件是什么呢?请用原文句子作答。&(5)&&&&&& 作者认为,“不规则的半圆” 之所以“不懈地旋转,上升,跌落”主要是有两个原因:第一,&&&&&&&&&&&&&&&&&&&&&&&&&&&&&&&&&&&&&&&&&&&&&&&&&&&&&&&&&&&&&&&&&&&&&&&& 第二,&&&&&&&&&&&&&&&&&&&&&&&&&&&&&&&&&&&&&&&&&&&&&&&&&&&&&&&&&&&&&&&&&&&&&&&&& &&(四)&& 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本文为非讲读课文。在学习了几篇“传记”之后,学生基本掌握了 “传记”的要素与特点,学生可以运用有关“传记”的知识自己读懂它。但实际情况可能不会这样简单。这篇课文有它区别于其他课文的特点。首先,这是一篇“外文”翻译过来的作品,其语言结构方式有所不同,有的句子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不会十分顺利;其次,一般地,人物传记往往通过传主的人生经历和人际故事,反应世情图景,折射时代风云。但本文却既无风云激荡刀光剑影,也无人生曲折坎坷命运。课文记录的是作者心灵的成长和科学思想的历练过程。引导学生注意到这一独特之处,有助于他们较快地把握课文。&2、 教学目标:理清课文结构,把握课文特色,理解课文主旨。&3、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作者思路,学习概括大意的方法。&4、 教学方法:小组竞赛完成阅读理解。对于不同的问题,由学生商量确定不同的分值。&5、 教学时数:一课时&6、 教学过程&序号&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意义与说明1&同学们以自然小组为单位,限时抢答完成阅读理解,把握作者的思路,理清课文层次。理解课文主旨。交代要求,明确目标。2学生介绍爱因斯坦。指出回答者不完整并能予以补充者获得同样分值。(要求声音洪亮,表达有条理,要点齐全。答案要点:姓名,生卒年月,国籍,主要科学贡献、地位及其影响。)幻灯片:作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哪一个小组能够比较详细地为大家做一个介绍?(大家商量分值,抢答)爱因斯坦是大家熟悉的科学家,关于他的资料容易找到。这个任务由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完成。课堂脱稿口述。可以训练与考核学生筛选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3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按照教师提示把握课文意义层次,并概括课文内容。小组抢答,互相补充。师生明确:文章可分为三大部分,四个层次(详见“思维分析”)一个转变——从宗教天堂走向科学天堂。一种精神——对科学的热爱与不懈的探索。作为一个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一生主要是学习与创造。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记叙的内容大致可以用“一个转变”和“一种精神”加以概括。哪一个组的同学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理清课文思路,简述层次大意?(大家商量该问题的分值,抢答,轮答)教师的适当概括提示为学生提供思考的途径和方向,既降低问题的难度,又能训练学生把握文章思路和语言概括的能力。小组抢答,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由同学商量确定问题的分值的事情似乎不是“语文学习”的大事,但它在学生的意识里营造了主动学习的氛围,多提供了一个充当课堂主人的机会和舞台,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4给时间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抢答问题。讨论明确:课文的第四、五段里有明确的文字,“经历过这种惊奇”和“经历了另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惊奇”。这种“惊奇”,简单地说,就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是一种探索的欲望。正是这种“经历”,形成强烈的兴趣,才成为爱因斯坦对科学问题的不懈探索的内在动力。&与《留取丹心照汗青》相比较,本文传主的“经历”不是刀光剑影。那么,用作者的话来说,他经历的是什么呢?你能说说这样的“经历”对爱因斯坦人生的意义吗?(教师建议提高该问题的分值,学生商量具体分值)这一问题的第一问,是训练学生把握语言信息的能力。第二问,训练学生的综合概括语言信息的能力。在课文的第六、七段,作者强调的是自己的学习都是因为自己有着强烈的“兴趣”而非“强制”使然。作者的这种“强调”是需要学生综合体会后两段的文字才可能理解到的,它需要一种“语文意识”。而这正是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关键。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教师可以引导和适当放宽要求。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于语言文字深入体会和“涵咏”的意识和习惯。教师建议提高分值,暗示同学们这个问题的价值,既可提示大家认真对待,也可以激起一部分同学的强烈的“征服”欲。5学生讨论,竞答。爱因斯坦在记叙自己的经历中,表现出对科学的“热爱”。如第三段有“对这个世界的凝视深思,就像得到解放一样吸引着我们”;这段的最后一句, “我从来也没有为选择了这条道路而后悔过。”第六段里有:“我幸运地接触到一些书”。请用两个字来概括爱因斯坦在文中表现出的情感状态,并请从文中找到你这样概括的语言文字的依据。(学生确定问题的分值)体会作者的情感,才能把握文章的意旨。这是阅读的一个终极目标,也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作者表现在这篇文章中的感情是比较明显的。但也需要学生对材料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如果有的学生对这一问题有茫然之感,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一点方法,如寻找一些表达观点的议论性的句子,可以比较快速地把握作者的情感。这样的训练“点”“面”结合,可以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6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口述层次大意;推荐一名代表板书文章主题。讨论并评议各组的概括及其语言表达。各组讨论文章的结构思路与大意,概括文章主题。请派代表口述与板书。(学生确定问题的分值)幻灯:文章结构与主题图示。&7课外作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对教育问题的一些看法,请搜集。并请结合你了解的我们目前的教育实际,谈谈你对教育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要求:言之有据,讲究条理。可以写200字也可以写2000字。拓展·开放·提高&&&&&&思维训练答案1、dèng 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极度惊恐。&& zhuó& 正确而透彻的见解。& wú 形容确实,不用怀疑。&& zú 渺小得不值得一提。2、参考答案&&& 因为我们是有着远大理想的人,我们人生的航船就注定要面对理想征途上的种种惊涛骇浪,而且,我们还要有被惊涛骇浪折断桅杆的准备。但是,一个有着坚定追求的志士却不是轻易放弃彼岸的人。3、(1)寓指不学无术,却一心想着往上爬的人。(2)不重复。一是强化突出其轻浮的形象特征,二是不同的语言环境有其不同的具体意义。(3)讽刺这类人的痴迷不牾。(4)若不是被扔在车门口,便不会有上窜下跌的遭遇;即便在门前,若车门并不破旧,也不会有一连串的旋转,上升,跌落;即便车门破旧,若车子不在快速的运动颠簸状态,破旧的车门没有风往里挤,也不会有她的旋升摔落。(5)第一,“半圆儿”的执着痴迷;第二,外界为其提供了环境。上一篇:下一篇:你可能还感兴趣的相关文章10/3010/1009/1809/0108/2908/2908/1307/1607/1507/0302/2702/1902/1902/1801/1712/2006/3009/0212/2505/1109/1809/2609/1203/1312/0610/1605/1102/2603/2503/1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罗庚的故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