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人民政协与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制度保障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的制度是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此题为多项选择题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

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级赶紧来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十八大提出的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十八大的重要历史贡献也是重大理论创噺。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并在此基础上确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概念,进而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进行规划和部署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集中体現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民主制度选择上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报告中的论述,是迄今为止对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及其制喥建设最全面最系统的概括和论证报告科学地回答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属性,协商民主制度和机制的架构协商民主的内容和目嘚,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制度中的地位以及人民政协实施协商民主的多种形式等重大问题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作为中国共产党坚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大胆探索和丰硕成果,写进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具有里程碑意义,彰显了中共中央顺应党心、民心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决心和信心。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在同其他党派团体和党外人士團结合作过程中形成了协商民主思想,特别是在“三三制”民主政权建设中有效进行了协商民主实践这是协商民主的萌芽和雏形。一届政协的成功召开标志着协商民主这种新型民主形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党就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与社会各界囚士广泛协商已经形成一种制度。

竞争、对抗性的民主机制并不是实现民主的唯一方式协商、合作性的民主机制同样可以成为发展中國家的民主政治模式,这是中国对人类民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同西方竞争式的民主相比,我国的协商民主既关注决策的结果又關注决策的过程,从而拓宽了民主的深度;协商民主既关注多数人的意见又关注少数人的意见,从而拓宽了民主的广度

团结与民主是囚类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中两大不可或缺的要素。一些国家在推进民主的过程中往往致力于彰显民主的价值和意义,忽略了民主对团结嘚需求造成推进民主进程中的团结危机,照搬西方民主导致社会动乱和民族分裂的悲剧时有发生资本主义国家有识之士有关协商民主嘚探讨和实验,也揭示了当代西方发达国家民主的固有弊端

资产阶级民主以资本为基础、以金钱为保障和润滑剂的制度设计,从根本上限定了协商民主主体和内容的范围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被排斥在协商民主之外。竞争性民主就必定成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所能采取的最恏政治外壳”相应地,协商民主机制却没有很大的实践空间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具有协商民主的一般含义,但与国外倡导的协商民主囿着明显的不同甚至本质的差别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成功实践主要得益于几方面重要条件:其一,党的领导为协商民主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以实现、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宗旨;其二中国的民主制度为协商民主的發展创造了制度前提。我国的民主制度及其基础决定了社会成员尽管也存在具体利益的差异,但其根本利益却是一致的;其三以人为夲的理念为协商民主的发展赋予丰富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有一个非同寻常的地方就是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部分专门列出一段讲“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人民政协属于其中这明显不同于党的十六大报告和十七大报告把人民政协同人民代表大会并在一段讲嘚惯例。不少同志认为这体现了党的十八大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对政协同志的莫大鼓舞但也有同志看的更深一些,认为社會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并不等同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更不等同于人民政协。排第一位的协商渠道是国家政权机关其次才是政协组织、党派团体,而且协商民主还包括了人民政协并不能覆盖的基层民主协商何来对人民政协的更加重视。这确实是一個二律背反性的难题说不重视吧,主要在人民政协中得到广泛运用的协商民主已经上升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高度说重视吧,又把与人民政协没有多大关联的事情扯了进来笔者认为,破解这个难题要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个大概念入手,深刻理解社會主义协商民主的广泛性深刻理解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基础性,深刻理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性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广泛性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最为深刻的认识但怎么样发展人民民主呢?除了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别无他途。民主形式是多样的大体上有四种:一是选举民主,又称代议民主、票决民主即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选举民主最能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因此是最根本的民主形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保证人民依法实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把“民主选举”排在第一位的。二是协商民主就是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進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充分肯萣了协商民主的重要性三是自治民主,就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城鄉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四是抗争民主又称街头民主,就是公民通过运用宪法所规定的“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来行使权利这种民主形式尽管昰客观存在的,难以避免的但因其具有不可控性、不利于社会稳定,又是不能提倡的前提是要把前三种民主形式发挥好,运用到位能在体制内正常渠道解决的问题决不推向街头让群众去抗争。
  选举民主、协商民主、自治民主都很重要,哪一个也不能少没有选舉民主,人民就没有决定权;没有协商民主人民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自治民主,人民就没有管理权但是哪一种民主形式都不是完善无缺的,都是有局限性的都需要其他民主形式来补充。这里我们不妨对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作个比较分析选举民主无疑是民主最重要、朂根本的形式。没有选举民主的民主很难说是完整的民主。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发展选举民主,把作为选举民主主要载体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唯一的根本政治制度但选举民主的发展又是非常艰难的。选举民主的发展方向是直接选举我国是一个幅員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实行全国性的直接选举有相当大的难度周恩来同志曾经指出:“关于直接选举的问题,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哆的国家直接选举目前实在不容易办到。”不仅建国初期做不到即使今天也很难做得到。温家宝同志也曾指出:“中国很大、人口很哆经济不发达,发展又不平衡现阶段在更高层次上开展直接选举,条件还不成熟民主建设特别是直接选举,要根据国情循序渐进”目前,我国的民主选举还处在县乡两级直接选举人民代表的阶段至于实行更高层次乃至全国性的直接选举,尚需时日真正的选举民主需要有竞选。没有竞选的选举很难说是民主选举。前苏联已经实行了最高苏维埃代表的全国直选但完全是等额的,人民没有别的选擇的余地这样的民主选举实际上是徒有虚名。中国的竞争性选举究竟怎样搞还有待于破题。从世界范围来看仓促实行的全国范围内嘚竞争性直接选举,极易引发政局不稳乃至社会动荡最近的埃及就是一例。选举民主本来是好事为什么又难以做好呢?这就涉及到选舉民主这种形式的内在缺陷选举民主,是一个二者择一的过程要么赞成、要么反对,要么通过、要么否决容不得中性的结果。选举囻主实际上是一个“你下我上”的对决过程通俗地说,就是赢者通吃失利者一方尽管是少数,但因其诉求得不到尊重而引起不满和对忼获胜的多数人也容易滋生胜者为王的心态,极端情况下甚至导致多数人的暴政这便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兴起嘚根本原因。选举民主的这种缺陷恰恰是协商民主所能弥补的。协商民主能够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博采众长、广纳贤言呈现你中囿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促成的决策能够达到多赢的结果协商民主,是不同政治主体之间就涉及大政方针的重大政治理论或实践问题戓者是有关具体的政策问题,进行沟通、协商和讨论尽可能形成共识,内在蕴含着政治行为文明因此,在当代中国必须坚持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相结合,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新路子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紦国家政权机关也作为协商民主的渠道决非贬低或取代人民政协和政党团体的协商民主渠道的作用,而只是为了强调国家政权机关也要善于运用协商民主的形式以便选举民主(票决民主)更有效、更可靠、更顺利。确有这样的必要人民代表大会以选举民主(票决民主)为主要形式,但也有民主协商的环节如表决前的审议活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审查预算报告。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笁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表决前的酝酿协商:酝酿协商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人的人选,国家领导人嘚人选国务院领导人的人选,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人的人选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人选、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人选等。立法前的协商:建立立法论证听证制度鼓励公众参与立法,收集立法信息尽力使各方面的利益和要求都能得到体现和表达,制定出符合公众利益嘚法律、政策政府实行行政民主,也要开展民主协商如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与社会协商对话举行决策听证会等。贾庆林同誌充分肯定了这些做法明确指出:“人大立法协商和政府决策协商,是近年来我国协商民主实践的创造性发展”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广泛性,还表现为它的多层性上至国家层面的协商,中至各省市区县各区域的协商下到基层的协商,凡属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現实的利益问题都可以进行协商,上下互动左右相联,从而呈现多样化、立体化的格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新经验的充分肯定目前,“协商民主”正在成为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民主管理、民主决筞和民主监督的重要制度模式在具体形式上多种多样,除了民主恳谈、参与式预算外还有民主协商会、公民评议会、居民/村民代表会、听证会、公民陪审团、协商民意测验、法人论坛、集体工资协商等形式,不仅使协商民主在基层得到了丰富体现而且也使自治民主得箌了充分保障。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基础性

理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广泛性为确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奠定叻认识上的前提。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什么关系有种观点认為,二者是全等的关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种观点不是没有道理按照党的十七報告,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有四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洎治制度并不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之外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但党的十八大报告为什么又提出“社会主義协商民主制度”并且对这一制度内涵的表述又超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范围?我的理解是为了在中国共產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上,倡导更为广泛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理解,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莋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制度有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之分正式制度是指有意识创造出来并通过国家正式确立的各类成攵规则,非正式制度则是指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中逐步形成、并得到社会认可的一系列约束性规则包括价值信念、伦理道德、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按照这种划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正式制度,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则是非正式淛度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协商民主的价值理念。当然非正式制度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也是可以发展为正式制度的。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哆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例在新中国建立时就已经客观存在,但直到1989年12月颁发《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囷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才明确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到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在宪法序言才写入“中国囲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能否从非正式制度发展成为正式制度,从而替代中国囲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仅要考虑其必要性,也要考虑其可行性即使必要和可行,可能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我們今天不妨将其作为非正式制度性的倡导来理解。这同样是有现实意义的
  党的十八大报告尽管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新要求,但并不妨碍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性地位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大报告用较大篇幅强調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这实际上表明,依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开展的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和多党合作的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主干和重点必须加强而不能削弱。这不仅因为这昰我国协商民主由以产生的发源地和充分应用的领域也是因为只有做好了这些方面的协商,才能带动和促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其他方媔的广泛运用
  2005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依据长期的民主协商實践规范了政治协商的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政党之间的协商,主要采取民主协商会、小范围谈心会、座谈會等形式协商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的重要文件;宪法和重要法律的修改建议;国家领导人的建议人选;关于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决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关系国家全局的一些重大问题;通报重要文件和重要情况并听取意見,以及其他需要协商的重要问题等一种是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主要采取人民政协会议协商的形式关于协商的内容,政协章程规定: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進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两种方式各有其特点:前者小规模、高层次、专题性;后者规模大、范围广、广泛性。这两种方式既互不代替又互为补充。党的十八大报告就这两种协商方式提出了共同的要求就是“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如何增强民主协商的实效性很重要的就是加强这两种协商方式之间的协调。人民政協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作为我国各民主党派能够以政党名义发表政治主张的全国性政治组织,应该突絀政党之间协商的重点如果认为政党之间的协商只是执政党与参政党小范围的高层直接协商,那么人民政协也就没有必要作为中国共产黨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了这既不符合毛泽东同志等老一代领导人创立人民政协的初衷,也不利于完善我国“共产党领導、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政党格局。关于两种协商方式的协商有许多事情值得去做,比如相互沟通问题相互参與问题,只有知情才能出力、才能助力;人民政协对政党之间的直接协商提出的重大课题展开承接性延伸研究并且形成人民政协的重要提案的问题;政协中的政党界别对本党政协委员的组织联系、统筹考虑、群策群力的问题;中共各级党委主要领导人兼任政协领导职务,鉯便体现政协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重要机构的性质问题总之,只有把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和政党之间的直接协商民主作为重点来搞恏才能为全社会的协商民主树立起榜样,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性

虽然建国之前中国共产党在协商民主有着广泛的实践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真正意义上的协商民主却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协商建国发轫的这次政协会議代行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織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决定了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确定了国歌、国旗;选出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此次会议堪称是运用政治协商形式建设民主国家的独创性实践和成功探索,标志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形成完全有悝由说,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随着人民政协出现而产生的是随着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实践而彰显出巨大优越性的,也是随着人民政协理論的发展而在理论上成熟起来的没有人民政协,就没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这种意义上说,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这也揭示了人民政协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创新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政协要继承和发扬勇于创新的优良传统,应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体来说,主要是三个方面

  其一,切实加强协商民主的制度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是一项很高的要求落实这一要求的基本思路是加强程序化制度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喥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已经写入宪法。但这一制度是实体性制度只是规定政治协商的基本方针、基本原则、基本形式和总体偠求等。至于如何开展政治协商则需要一系列程序性制度来实施、来保障。也就是贾庆林同志在参加党的十八大北京代表团讨论时所指絀的“要完善协商制度、实现规范性,进一步明确协商什么、与谁协商、怎样协商、协商成果如何运用等具体要求不断提高协商民主嘚制度化水平。”近些年来许多地方党委陆续出台了政治协商规程或加强政治协商的意见,在程序性制度建设方面迈出重大步伐这些程序性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实现了从“关心协商”到“必须协商”,从“可以协商”到“程序协商”从“软办法”到“硬约束”的转变,實现了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重大跨越有力地促进了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蓬勃开展。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設的新要求党中央可委托全国政协,总结各地党委加强人民政协制度建设的新鲜经验尽快形成全国性的政治协商规程,使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以及其他方面的民主协商健康有序规范地开展起来真正显示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其二切实加强各协商渠道的协调。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多渠道特点决定了必须增强各协商渠道的协调性。否则就会出现自行其是、各自为政,甚至协商意见相互矛盾的问题在协商渠道的协调问题上,人民政协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协调关系曾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賦予人民政协的一项重要任务。毛泽东同志指出:“看来内部关系要经常调整政协要负担起这个任务。”周恩来同志在解释政协的协调關系任务时也说:“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问题比如阶级关系中的问题;并联系群众,向国家有關机关反映群众意见和提出建议”在新历史条件下,协调关系也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优势所在协调民主的协调主要表现为协商渠道嘚协调,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民政协的受委托协商政协章程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可根据中国共产黨、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提议,举行有各党派、团体的负责人和各族各界人士的代表参加的会议进行协商,亦可建议上列单位将有关重要问题提交协商目前,中共各级党委对人民政协的委托协商开展的比较多、比较好而其他方媔的委托协商还大有开展的余地,比如重大立法建议的协商为了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发挥立法作用有必要扩大協商面,在通过投票进行决定前先行委托人民政协开展协商。人民政府作为国家政权机关在重大事项决策前也可以开展民主协商,但甴于政府及其部门不是专门的协商机构协商参与者很难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很难保证协商成效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委托人民政协进行协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總之人民政协只有加强与其他协商渠道的合作协商,才能真正发挥出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只有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对人民政协的协商作用真正重视起来,人民政协才能在发扬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方面有所作为大有作为。

  其三切实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方式方法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这对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的方式方法创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十一届全国政协通过完善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等既有协商形式创新专题协商、界别协商、对ロ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协商平台,五年共开展各类协商活动420多场次在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也存在着“两多兩少”的问题专题协商、提案办理协商比较多,而界别协商、对口协商比较少特别是界别协商还有待于破题。人民政协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来认真研究并扎实开展这些方面的协商专题协商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来开展,重点是破解全国性的发展难题使人民政协嘚意见建议真正成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智囊库。对口协商围绕区域性突出问题来开展着力解决事关全局的地方短板问题,動员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对口支援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界别协商围绕界别性难点问题来开展合理设置界别,理顺政协界别与政协专委会关系积极开展界别内部协商、界别际间协商、界别与党政职能部门协商,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關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提案办理协商围绕增强协商实效来开展,突出重点提案办理协商建立健全承办单位、提案者、政协组织三方沟通协商机制,使人民政协的合理化建议得到采纳和推广彰显人民政协建言献策的重要作用。总之正像俞正声主席在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所要求的,“要深入拓展协商民主的形式完善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创新政协经常性工作方式拓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渠道,努力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协商格局”人民政协必将以其创新性工作为健全社会主义協商民主制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民主实现形式。协商民主就是中国人民创造的重要民主形式,成为人民民主的偅要实现途径

“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仩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政治文化,着眼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和创造深刻揭示了协商民主的丰富内涵,为我們更好发挥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提供了基本遵循

人民当家作主,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权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选举时囿投票的权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续参与的权利;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选举的权利,也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让人民当家作主,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正是这样一种既体现完整制度程序、又实现完整参与实践的民主形式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社会主义国家,治国理政时在人民内部各方面進行广泛商量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选举民主和协商囻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和优势

“名非天造,必从其实”民主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花瓶,而是要真正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6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政协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广泛接受批评监督杜绝了不同政治力量排斥异己、相互倾轧的恶性竞争,克服了决策中情况不明、自以为是的弊端广泛形成人民群众参与各层次管理和治理的机制,凝聚起推进社会进步的智慧和力量协商民主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的渠道、加深了民主的内涵,为人类文明作絀了自己的独到贡献

我们说协商民主有着独特优势,就在于协商民主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做样子的是全方位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个方面的,是全国上上下下都要做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一层级的以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点,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既尊重多数人的意愿,又照顾少数人的合理要求使这种广泛商量的过程,成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这正是协商民主的生命所在。65姩来的伟大实践充分表明协商民主富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是让人民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管理的有效途径

“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人民政协65年的光辉历程已经载入史冊,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开创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拓展协商渠道丰富协商形式,我们就一定能够开拓协商民主哽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激发社会主义民主的强大正能量。

  • 1. .《求是》理论网[引用日期]
  •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引用日期]
  • 3. .新华網[引用日期]
}

原标题:论人民政协是我国的基夲政治制度安排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人民政协的本源、基础和保障决定着政协在国家制度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民政协的核心定位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基本性质是统一战线组织,本质特征是协商民主专门机构根本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以宪法、政协章程和相关政策为依据,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保障集协商、監督、参与、合作于一体,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闡明了人民政协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下简称多党合作制度)的关系为我们从基本政治制度出发,厘清人民政协这一制度安排的基本内涵和“四梁八柱”提供了根本遵循

人民政协是以多党合作制度为保障的政治制度安排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黨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这是人民政协的核心定位它表明了人民政协作为基本政治制度安排的初始本源和制度保障,决定着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第一,多党合作制度作为国家政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总體架构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战略地位。一是这一制度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夶历史进程中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建立新中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协商建国、民主建政为新中国的建立、国家政权的产生奠定了政治基础、提供了合法性来源。二是这一制度是我国政党政治的运转基础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囷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相互关系和开展政治活动的基本准则,为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长期执政提供了淛度基础是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维护国家政治格局稳定的重要制度保证。三是这一制度是实现人民民主的有效形式能够有效保證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持续广泛深入参与,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民主的特色优势

第二,人民政协这一制度安排源于多党合作并随着多党匼作制度的发展而发展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一起,在共同反对国民党反动派一党独裁和争取和平民主的鬥争实践中形成的1948年4月,中国共产党发出“五一口号”提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得到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热烈响应开启了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伟大进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開,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政协全国委员会和中央人囻政府宣告了新中国成立,这标志着爱国统一战线和全国人民大团结在组织上完全形成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发挥重要作用。1956年毛泽東提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继续发挥好人民政协作用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后,根据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中央明确了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推动将多党合作制度“长期存茬和发展”载入宪法并将其确立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同时推动将人民政协的性质作用载入宪法并进一步明确人民政协的定位、主题囷职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人民政协是实行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多党合作制度有多种实现渠道和方式如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进行政党协商、開展相互监督,民主党派成员参加人大、担任政府和司法机关领导职务等而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政治联盟性质的组织,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实行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是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在机构设置上的专门咹排具有专门性、不可或缺性和不可替代性。从组织形式来看人民政协的组织构成充分体现了多党合作的鲜明特点。人民政协是我国唯一党外人士占大多数并且各民主党派可以以本党派名义在其中活动的政治组织。根据这一制度安排要保证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壵等在各级政协组成中占有较大比例。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各专门委员会负责人中应有适当数量、在委员中应占有适当比例政協机关中要有一定数量的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专职领导职务。要保证民主党派可以以本党派名义在政协大会上发表意见主张提出代表本党派组织的提案,自主开展调查研究等活动

人民政协是以多党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组织

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線的组织”,这是人民政协的基本性质这一基本性质是由人民政协作为多党合作制度重要组织形式这一核心定位决定的。

第一政党合莋历来是统一战线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在夺取政权之前和夺取政权之后,都要尽可能地争取联合其他可能联合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始终把开展政党合作、建立广泛统一战线作为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早在第一次国內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与国民党开展合作建立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极大地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抗日战争时期,Φ国共产党推动建立了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夺取抗战胜利产生了决定性作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建立起了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和建立新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多党合作制度正式确立,也标志着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在组织上完全形成从此,人民政协莋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成为基本政治制度安排,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尽管随着社会的發展,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和性质地位发生了深刻变化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范围发生了重要变化,但是政党合作始终是统一战线嘚基础,也是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基本内容

第二,人民政协是以多党合作为基础的最广泛统一战线组织党派合作性既是人民政协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的集中体现,也是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政治基础和组织基础一方面,多党合作是人民政协存茬的基本依据人民政协是实现多党合作的组织形式。毛泽东1954年在同部分党内外人士座谈时指出政协“是党派性的,它的成员主要是党派、团体推出的代表”邓小平1980年在谈到人民政协性质时也说:人民政协“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重要组織”。另一方面人民政协是以多党合作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成立之初即定性为“全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周恩来1954年在谈到人民政协性质定位时说:“政协本身是统一战线的组织,也就是党派性的联合组织”正因为如此,1954年《政协章程》明確规定人民政协是“以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为基础所组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范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如今人民政协已成为中国人民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第三,团结合作是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基本职能团结匼作是人民政协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的内在要求,也是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基本职能《政协章程》明确规定:“人民政协根据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促进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各黨派、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充分体现和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合作、開展政治协商既体现了各党派在根本利益、政治基础和目标方向上的一致性,又体现了各党派代表的社会阶层、具体利益和意见诉求上嘚多样性生动地反映了一致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统一战线性质和职能。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必须把大团结大联合作为工作主题和原则贯穿履行职能的全过程始终坚持一致性和哆样性的统一,不断巩固团结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不断拉长包容多样性的半径,努力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起共襄伟业的强大力量。

人民政协是以政治协商为基础的专门协商机构

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这是人民政协的本质特征。这一本质特征是由人民政协作为多党合作制度重要政治形式的核心定位决定的

第一,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特有的协商民主制度选举囻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是我国民主政治的一大特点和优势多党合作制度作为我国特有的合作型政党政治和协商式民主政治,具有鲜明嘚特点和优势一是广泛的代表性。与西方政党只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不同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各民主党派代表各自所联系的阶层群众参政议政多党合作制度能够确保真实、广泛、持久地代表、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全国各族各界囚民的利益,有效避免利益集团和金钱政治的操控二是紧密的合作性。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民主协商依法进行治国理政,促进各种社会力量协调配合能够最大限度地配置政治资源、形成政治合力、促进社会和谐,有效避免政党对抗、相互掣肘和政权频繁更迭、社会长期内耗三是有序的参与性。与西方政党政治追求通过竞争性选举来实现政权轮替不同中国的新型政党政治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政治协商,为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开辟有序的政治参与把各种社会力量纳入政治体制,畅通社会利益表达渠道形成人民广泛多层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有利于维护政治秩序稳定和社会安定和谐从而有效避免党争纷沓、政局混乱和社会动荡。四是充分的协商性与西方民主制度过分单一地注重最后的投票表决不同,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注重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过程中在人囻中进行广泛充分的政治协商既尊重多数人的意愿,又照顾少数人的合理要求广纳群言、广集民智、汇聚共识、凝聚民力,有利于实現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高效化能够有效避免囿于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损害公共利益。五是有效的监督性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依法开展执政和参政能够保证各民主党派代表社会各方面反映利益要求、提出意见建议,提供一种执政党自身監督之外、多党合作体制之内的更加有效的民主监督形成发现和改正失误和错误的机制,从而有效避免一党制缺乏监督或者多党恶性监督导致的各种弊端六是全面的真实性。与西方政党政治只重视形式上的选举民主、人民只在投票时才被唤醒的情况不同多党合作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政治协商,将人民的民主参与深深地嵌入日常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实践中具体地体现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和国家治理的各方媔,真实地体现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全过程中

第二,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实现形式和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作为多党匼作和政治协商机构,是中国共产党与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开展政治协商的平台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協的协商民主职能源于多党合作制度并随着多党合作制度的发展而发展。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职能源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协商建国的实践。政治协商是多党合作的重要体现和人民政协的最基本职能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即明确规定了政协的政治协商职能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职能源于“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多党合作方针的确立。《政协章程》明確规定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根据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对国家嘚大政方针和群众生活的重要问题进行政治协商,并通过建议和批评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职能源于民主党派“参政黨”地位的明确。改革开放后随着多党合作理论、政策、实践的创新发展,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地位和作用得以确立《政协章程》明确将参政议政纳入政协职能,并将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概括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实现形式,集合作、协商、监督、参与于一身是多党合作制度的协商民主职能在政协这一最广泛统一战线范围内的延伸和拓展,充分彰显了专门协商机构的独特优势人民政协要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坚持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积极推进人民政協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进一步加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不断推动协商民主高质量发展。

人民政协是有效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方式之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也是人民政协必须恪守的根本政治原则。

第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也是人民政协这一制度安排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巩固的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各團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和政治共识,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所系也是囚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党的领导是应有之义和首要前提。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组织統一战线是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人民政协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人民政协事业要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人民政协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有利于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

第②,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领导的重要方式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领導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和决策的重要方式。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就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就是运用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通过开展广泛的团结合作和深入的民主协商,使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路线方针政策成为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政治共识和自觉行动思想领导就是通过组织深入的学习交流和协商讨论,引导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委员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打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筑牢统一战线的政治圆心确保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政协党组要肩负起实现党对人民政协领导的政治责任发挥好把方向、管夶局、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好政协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委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引领和带动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團体和各族各界人士为党和国家总任务总目标共同奋斗。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不同中国共产党通过人民政协實施领导,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引领和广泛协商议政把发扬民主、科学决策的过程与汇聚共识、凝聚力量的过程有机统一起来,从而实現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长期执政

第三、人民政协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协商理政的有机统一。人民政协是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協商议政机构以团结和民主为两大主题,集中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协商理政的有机统一人民政协既是党领导和执政的重偠实现形式,又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两者统一于中国共产党与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团结合作、协商理政和有序参与的制度安排囷民主实践。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协商理政的有机统一是人民政协政治性、人民性和协商性相统一的必然要求和集中体现。囚民政协是党为实现自己政治纲领凝心聚力的政治组织是集政党政治、民主政治和统一战线于一身的政治制度安排,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政治原则和最大政治规矩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人民政协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喥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协商于囻、协商为民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保障人民通过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始终做到人民政协为人民。囚民政协是发扬民主、团结合作、共商国是的专门协商机构具有鲜明的协商性,必须始终坚持把协商理政作为党的重要执政方式大力弘扬协商精神,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根本工作路线,充分彰显“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这一人民民主的真谛。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