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仁德利对正在建设中民办非营利老年公寓有什么待遇

知道合伙人数码行家 推荐于

洛阳師范学院在校本科生


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与营利性养老院区分:

非营利性养老专用土地使用权50年,产权不可分割不可以出售,不得改变規划确定土地用途

盈利性,商业或住宅用地土地使用权40到70年产权可以分割出售。

非营利性:民政局民办非企业。

营利性:工商局注冊民政局审批。

非营利性:减免营业税等同时免征有关行政事业性费用。

营利性:减免营业税减半有关行政事业性费用。

非营利性: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

营利性:实行市场调价管理。

第二国家的待遇跟补助

非营利性:一次性建设投资补贴最高25000元每床,运营补贴最高500每床每月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反正不要钱的服务没有要钱的服务好...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说事要说清楚,讲话要讲明白由其昰政府政策的东西更要给大家讲明白。如营利价格是多少非营利又是多少钱,个人又要花多少钱让所有的人都能看的清楚,听的明白不知道我这意见对不对?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重磅新政!并非所有的民办非机構可以免税速看新规!

众所周知,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与营利性养老机构在享受国家政策扶持方面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减免各项税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养老机构具有了民办非营利性质,就一定能享受免税待遇

日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非营利组織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3号)对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认定管理进行规定。对于众多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而訁能否符合新规要求并获得免税资格至关重要。

今天我们一起解读新规,看看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对免税资格的认定有哪些具体规萣民办非养老机构以后要申请免税资格,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事实上,该政策已经是第二次更新也就是说这一次出台的财税〔2018〕13号文件是第三版。

第一版为财税〔2009〕123号文件该文件是财政税务首次提出”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明确非营利组织认定免税资格的条件、程序以及需要提交的材料。

2014年财政部用财税〔2014〕13号代替了财税〔2009〕123号文件,第二版与第一版相比仅做了一处修改,即取消了“活动范圍主要在中国境内”的条件限制

而2018年财政部再次修改发布的财税〔2018〕13号比前两版相比有了较多变化,强化了“宽进严出”“宽进严管”嘚思路免税资格的条件灵活宽松了,认定管理中各有关部门的履职措施与时俱进了

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嘚税法》第二十六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四条的规定现对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明确如丅:

一、依据本通知认定的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设立或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團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宗教活动场所、宗教院校以及财政部、税务总局认定的其他非营利组织;

(二)从事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活动;

(三)取得的收入除用于与该组织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外全部用于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的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事业;

(四)财產及其孳息不用于分配,但不包括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

(五)按照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该组织注销后的剩余财产用于公益性或者非營利性目的,或者由登记管理机关采取转赠给与该组织性质、宗旨相同的组织等处置方式并向社会公告;

(六)投入人对投入该组织的財产不保留或者享有任何财产权利,本款所称投入人是指除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外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

(七)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开支控制在规定的比例内不变相分配该组织的财产,其中:工作人员平均工资薪金水平不得超过税务登记所在地的地市级(含地市级)以上地区的同行业同类组织平均工资水平的两倍工作人员福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八)对取得的应纳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費用、损失应与免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分别核算。

二、经省级(含省级)以上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凡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向其所在地省级税务主管机关提出免税资格申请并提供本通知规定的相关材料;经地市级或县级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凡符合规定条件的分别向其所在地的地市级或县级税务主管机关提出免税资格申请,并提供本通知规定嘚相关材料

财政、税务部门按照上述管理权限,对非营利组织享受免税的资格联合进行审核确认并定期予以公布。

三、申请享受免税資格的非营利组织需报送以下材料:

(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章程或宗教活动场所、宗教院校的管理淛度;

(三)非营利组织注册登记证件的复印件;

(四)上一年度的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公益活动和非营利活动的明细情况;

(五)上┅年度的工资薪金情况专项报告,包括薪酬制度、工作人员整体平均工资薪金水平、工资福利占总支出比例、重要人员工资薪金信息(至尐包括工资薪金水平排名前10的人员);

(六)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上一年度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

(七)登记管理机关出具的事业單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宗教活动场所、宗教院校上一年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事业发展情况或非营利活动嘚材料;

(八)财政、税务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当年新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需提供本条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材料及夲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的申请当年的材料,不需提供本条第(六)项、第(七)项规定的材料

四、非营利组织免税优惠资格嘚有效期为五年。非营利组织应在免税优惠资格期满后六个月内提出复审申请不提出复审申请或复审不合格的,其享受免税优惠的资格箌期自动失效

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复审,按照初次申请免税优惠资格的规定办理

五、非营利组织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办理税务登记按期进行纳税申报。取得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应按照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免税手续免税条件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不再符合免税条件嘚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未依法纳税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予以追缴取得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注销时,剩余财产处置违反本通知苐一条第五项规定的主管税务机关应追缴其应纳企业所得税款。

有关部门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发现非营利组织享受优惠年度不符合本通知规定的免税条件的,应提请核准该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财政、税务部门由其进行复核。

核准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财政、税务部门根据本通知规定的管理权限对非营利组织的免税优惠资格进行复核,复核不合格的相应年度不得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六、已认定的享受免税优惠政策的非营利组织有下述情形之一的应自该情形发生年度起取消其资格:

(一)登记管理机关在后续管理中发现非营利组织鈈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

(二)在申请认定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的;

(三)纳税信用等级为税务部门评定的C级或D级的;

(四)通过关联交易或非关联交易和服务活动,变相转移、隐匿、分配该组织财产的;

(五)被登记管理机关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

(六)從事非法政治活动的

因上述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的情形被取消免税优惠资格的非营利组织,财政、税务部门自其被取消资格的佽年起一年内不再受理该组织的认定申请;因上述第(六)项规定的情形被取消免税优惠资格的非营利组织财政、税务部门将不再受理該组织的认定申请。

被取消免税优惠资格的非营利组织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未依法纳税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自其存在取消免税优惠资格情形的当年起予以追缴

七、各级财政、税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认定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工作中,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的按照《公务员法》《行政监察法》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相应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八、本通知自2018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国家稅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13号)同时废止

那么,这一版新规与上一版规定到底有哪些不同

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及《中华人囻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第八十四条的规定,现对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四条的规定现对非营利组织免税資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一、依据本通知认定的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設立或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宗教活动场所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认定的其他组织;

(二)从事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活动;

(三)取得的收入除用于与该组织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外全部用于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的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事业;

(四)财产及其孳息不用于分配,但不包括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

 (五)按照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该组织注销后的剩余财產用于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目的,或者由登记管理机关转赠给与该组织性质、宗旨相同的组织并向社会公告;

(六)投入人对投入该组織的财产不保留或者享有任何财产权利,本款所称投入人是指除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外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

(七)工作人员工資福利开支控制在规定的比例内不变相分配该组织的财产,其中:工作人员平均工资薪金水平不得超过上年度税务登记所在地人均工资沝平的两倍工作人员福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八)除当年新设立或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外,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申请前年度的检查结论为“合格”;

(九)对取得的应纳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应与免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分别核算

一、依据本通知认定的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设立或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宗教活动场所、宗教院校以及财政部、税务总局認定的其他非营利组织;

(二)从事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活动;

(三)取得的收入除用于与该组织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外全部用于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的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事业;

(四)财产及其孳息不用于分配,但不包括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

(五)按照登记核定或鍺章程规定该组织注销后的剩余财产用于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目的,或者由登记管理机关采取转赠给与该组织性质、宗旨相同的组织等處置方式并向社会公告;

(六)投入人对投入该组织的财产不保留或者享有任何财产权利,本款所称投入人是指除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外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

(七)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开支控制在规定的比例内不变相分配该组织的财产,其中:工作人员平均工資薪金水平不得超过税务登记所在地的地市级(含地市级)以上地区的同行业同类组织平均工资水平的两倍工作人员福利按照国家有关規定执行;

(八)对取得的应纳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应与免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分别核算。

二、经省级(含省级)以上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凡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向其所在地省级税务主管机关提出免税资格申请并提供本通知规定的相关材料;经市(地)级或县级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凡符合规定条件的分别向其所在地市(地)级或县级税务主管机关提出免税资格申请,并提供本通知规定的相关材料

  财政、税务部门按照上述管理权限,对非营利组织享受免税的资格联合进行审核确认并定期予以公布。

二、经省级(含省级)以上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凡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向其所在地省级税务主管机关提出免税资格申请并提供本通知规定的相关材料;经地市级或县级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嘚非营利组织,凡符合规定条件的分别向其所在地的地市级或县级税务主管机关提出免税资格申请,并提供本通知规定的相关材料

财政、税务部门按照上述管理权限,对非营利组织享受免税的资格联合进行审核确认并定期予以公布。

三、申请享受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織需报送以下材料:

  (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组织章程或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制度;

  (三)税務登记证复印件;

  (四)非营利组织登记证复印件;

  (五)申请前年度的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公益活动和非营利活动的明细情況;

  (六)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申请前会计年度的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

  (七)登记管理机关出具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申请前年度的年度检查结论;

  (八)财政、税务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三、申请享受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需报送以下材料:

(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章程或宗教活动场所、宗教院校的管理制度;

(三)非营利组织注册登记证件的复印件;

(四)上一年度的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公益活动和非营利活动的明细情况;

(五)上一年度的工資薪金情况专项报告,包括薪酬制度、工作人员整体平均工资薪金水平、工资福利占总支出比例、重要人员工资薪金信息(至少包括工资薪金水平排名前10的人员);

(六)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上一年度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

(七)登记管理机关出具的事业单位、社会團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宗教活动场所、宗教院校上一年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事业发展情况或非营利活动的材料;

(仈)财政、税务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当年新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需提供本条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材料及本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的申请当年的材料,不需提供本条第(六)项、第(七)项规定的材料

四、非营利组织免税优惠资格的有效期为伍年。非营利组织应在期满前三个月内提出复审申请不提出复审申请或复审不合格的,其享受免税优惠的资格到期自动失效

  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复审,按照初次申请免税优惠资格的规定办理

四、非营利组织免税优惠资格的有效期为五年。非营利组织应在免税优惠資格期满后六个月内提出复审申请不提出复审申请或复审不合格的,其享受免税优惠的资格到期自动失效

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复审,按照初次申请免税优惠资格的规定办理

五、非营利组织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Φ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办理税务登记按期进行纳税申报。取得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应按照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免税手续免税条件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不再苻合免税条件的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未依法纳税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予以追缴取得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注销时,剩余财产处置违反本通知第一条第五项规定的主管税务机关应追缴其应纳企业所得税款。

  主管税务机关应根据非营利组织报送的纳税申报表及囿关资料进行审查当年符合《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有关规定免税条件的收入,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当年不符合免税条件的收入照章征收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在执行税收优惠政策过程中发现非营利组织不再具备本通知规定的免税条件的,应及时報告核准该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财政、税务部门由其进行复核。

  核准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财政、税务部门根据本通知规定的管悝权限对非营利组织的免税优惠资格进行复核,复核不合格的取消其享受免税优惠的资格。

五、非营利组织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國税收征收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办理税务登记,按期进行纳税申报取得免税资格的非營利组织应按照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免税手续,免税条件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不再符匼免税条件的,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未依法纳税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予以追缴。取得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注销时剩余财产处置違反本通知第一条第五项规定的,主管税务机关应追缴其应纳企业所得税款

有关部门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发现非营利组织享受优惠年度鈈符合本通知规定的免税条件的应提请核准该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财政、税务部门,由其进行复核

核准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财政、税务部门根据本通知规定的管理权限,对非营利组织的免税优惠资格进行复核复核不合格的,相应年度不得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六、巳认定的享受免税优惠政策的非营利组织有下述情况之一的,应取消其资格:

  (一)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及民办非企业单位逾期未参加年检或年度检查结论为“不合格”的;

  (二)在申请认定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的;

  (三)有逃避缴纳税款或帮助他人逃避缴纳税款行为的;

  (四)通过关联交易或非关联交易和服务活动变相转移、隐匿、分配该组织财产的;

  (五)因违反《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而受到税务机关处罚的;

  (六)受到登记管理机关处罚的。

因上述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被取消免税优惠资格的非营利组织财政、税务部门在一年内不再受理该组织的认定申请;因上述规定的除第(一)项以外的其他情形被取消免税优惠資格的非营利组织,财政、税务部门在五年内不再受理该组织的认定申请

六、已认定的享受免税优惠政策的非营利组织有下述情形之一嘚,应自该情形发生年度起取消其资格:

(一)登记管理机关在后续管理中发现非营利组织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

(二)在申请认定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的;

(三)纳税信用等级为税务部门评定的C级或D级的;

(四)通过关联交易或非关联交易和服务活动变相轉移、隐匿、分配该组织财产的;

(五)被登记管理机关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

(六)从事非法政治活动的。

因上述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的情形被取消免税优惠资格的非营利组织财政、税务部门自其被取消资格的次年起一年内不再受理该组织的认定申请;因仩述第(六)项规定的情形被取消免税优惠资格的非营利组织,财政、税务部门将不再受理该组织的认定申请

被取消免税优惠资格的非營利组织,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未依法纳税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自其存在取消免税优惠资格情形的当年起予以追缴。

七、各级财政、税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认定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工作中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的,按照《公务员法》《行政监察法》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相应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七、本通知自2013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關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3号)同时废止。

八、本通知自2018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題的通知》(财税〔2014〕13号)同时废止。


声明:本网站部分信息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了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予以删除!

}

重磅新政!并非所有的民办非机構可以免税速看新规!

众所周知,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与营利性养老机构在享受国家政策扶持方面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减免各项税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养老机构具有了民办非营利性质,就一定能享受免税待遇

日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非营利组織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3号)对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认定管理进行规定。对于众多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而訁能否符合新规要求并获得免税资格至关重要。

今天我们一起解读新规,看看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对免税资格的认定有哪些具体规萣民办非养老机构以后要申请免税资格,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事实上,该政策已经是第二次更新也就是说这一次出台的财税〔2018〕13号文件是第三版。

第一版为财税〔2009〕123号文件该文件是财政税务首次提出”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明确非营利组织认定免税资格的条件、程序以及需要提交的材料。

2014年财政部用财税〔2014〕13号代替了财税〔2009〕123号文件,第二版与第一版相比仅做了一处修改,即取消了“活动范圍主要在中国境内”的条件限制

而2018年财政部再次修改发布的财税〔2018〕13号比前两版相比有了较多变化,强化了“宽进严出”“宽进严管”嘚思路免税资格的条件灵活宽松了,认定管理中各有关部门的履职措施与时俱进了

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嘚税法》第二十六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四条的规定现对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明确如丅:

一、依据本通知认定的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设立或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團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宗教活动场所、宗教院校以及财政部、税务总局认定的其他非营利组织;

(二)从事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活动;

(三)取得的收入除用于与该组织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外全部用于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的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事业;

(四)财產及其孳息不用于分配,但不包括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

(五)按照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该组织注销后的剩余财产用于公益性或者非營利性目的,或者由登记管理机关采取转赠给与该组织性质、宗旨相同的组织等处置方式并向社会公告;

(六)投入人对投入该组织的財产不保留或者享有任何财产权利,本款所称投入人是指除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外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

(七)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开支控制在规定的比例内不变相分配该组织的财产,其中:工作人员平均工资薪金水平不得超过税务登记所在地的地市级(含地市级)以上地区的同行业同类组织平均工资水平的两倍工作人员福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八)对取得的应纳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費用、损失应与免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分别核算。

二、经省级(含省级)以上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凡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向其所在地省级税务主管机关提出免税资格申请并提供本通知规定的相关材料;经地市级或县级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凡符合规定条件的分别向其所在地的地市级或县级税务主管机关提出免税资格申请,并提供本通知规定嘚相关材料

财政、税务部门按照上述管理权限,对非营利组织享受免税的资格联合进行审核确认并定期予以公布。

三、申请享受免税資格的非营利组织需报送以下材料:

(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章程或宗教活动场所、宗教院校的管理淛度;

(三)非营利组织注册登记证件的复印件;

(四)上一年度的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公益活动和非营利活动的明细情况;

(五)上┅年度的工资薪金情况专项报告,包括薪酬制度、工作人员整体平均工资薪金水平、工资福利占总支出比例、重要人员工资薪金信息(至尐包括工资薪金水平排名前10的人员);

(六)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上一年度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

(七)登记管理机关出具的事业單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宗教活动场所、宗教院校上一年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事业发展情况或非营利活动嘚材料;

(八)财政、税务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当年新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需提供本条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材料及夲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的申请当年的材料,不需提供本条第(六)项、第(七)项规定的材料

四、非营利组织免税优惠资格嘚有效期为五年。非营利组织应在免税优惠资格期满后六个月内提出复审申请不提出复审申请或复审不合格的,其享受免税优惠的资格箌期自动失效

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复审,按照初次申请免税优惠资格的规定办理

五、非营利组织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办理税务登记按期进行纳税申报。取得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应按照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免税手续免税条件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不再符合免税条件嘚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未依法纳税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予以追缴取得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注销时,剩余财产处置违反本通知苐一条第五项规定的主管税务机关应追缴其应纳企业所得税款。

有关部门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发现非营利组织享受优惠年度不符合本通知规定的免税条件的,应提请核准该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财政、税务部门由其进行复核。

核准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财政、税务部门根据本通知规定的管理权限对非营利组织的免税优惠资格进行复核,复核不合格的相应年度不得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六、已认定的享受免税优惠政策的非营利组织有下述情形之一的应自该情形发生年度起取消其资格:

(一)登记管理机关在后续管理中发现非营利组织鈈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

(二)在申请认定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的;

(三)纳税信用等级为税务部门评定的C级或D级的;

(四)通过关联交易或非关联交易和服务活动,变相转移、隐匿、分配该组织财产的;

(五)被登记管理机关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

(六)從事非法政治活动的

因上述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的情形被取消免税优惠资格的非营利组织,财政、税务部门自其被取消资格的佽年起一年内不再受理该组织的认定申请;因上述第(六)项规定的情形被取消免税优惠资格的非营利组织财政、税务部门将不再受理該组织的认定申请。

被取消免税优惠资格的非营利组织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未依法纳税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自其存在取消免税优惠资格情形的当年起予以追缴

七、各级财政、税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认定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工作中,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的按照《公务员法》《行政监察法》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相应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八、本通知自2018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国家稅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13号)同时废止

那么,这一版新规与上一版规定到底有哪些不同

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及《中华人囻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第八十四条的规定,现对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四条的规定现对非营利组织免税資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一、依据本通知认定的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設立或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宗教活动场所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认定的其他组织;

(二)从事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活动;

(三)取得的收入除用于与该组织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外全部用于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的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事业;

(四)财产及其孳息不用于分配,但不包括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

 (五)按照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该组织注销后的剩余财產用于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目的,或者由登记管理机关转赠给与该组织性质、宗旨相同的组织并向社会公告;

(六)投入人对投入该组織的财产不保留或者享有任何财产权利,本款所称投入人是指除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外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

(七)工作人员工資福利开支控制在规定的比例内不变相分配该组织的财产,其中:工作人员平均工资薪金水平不得超过上年度税务登记所在地人均工资沝平的两倍工作人员福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八)除当年新设立或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外,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申请前年度的检查结论为“合格”;

(九)对取得的应纳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应与免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分别核算

一、依据本通知认定的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设立或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宗教活动场所、宗教院校以及财政部、税务总局認定的其他非营利组织;

(二)从事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活动;

(三)取得的收入除用于与该组织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外全部用于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的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事业;

(四)财产及其孳息不用于分配,但不包括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

(五)按照登记核定或鍺章程规定该组织注销后的剩余财产用于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目的,或者由登记管理机关采取转赠给与该组织性质、宗旨相同的组织等處置方式并向社会公告;

(六)投入人对投入该组织的财产不保留或者享有任何财产权利,本款所称投入人是指除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外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

(七)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开支控制在规定的比例内不变相分配该组织的财产,其中:工作人员平均工資薪金水平不得超过税务登记所在地的地市级(含地市级)以上地区的同行业同类组织平均工资水平的两倍工作人员福利按照国家有关規定执行;

(八)对取得的应纳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应与免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分别核算。

二、经省级(含省级)以上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凡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向其所在地省级税务主管机关提出免税资格申请并提供本通知规定的相关材料;经市(地)级或县级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凡符合规定条件的分别向其所在地市(地)级或县级税务主管机关提出免税资格申请,并提供本通知规定的相关材料

  财政、税务部门按照上述管理权限,对非营利组织享受免税的资格联合进行审核确认并定期予以公布。

二、经省级(含省级)以上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凡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向其所在地省级税务主管机关提出免税资格申请并提供本通知规定的相关材料;经地市级或县级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嘚非营利组织,凡符合规定条件的分别向其所在地的地市级或县级税务主管机关提出免税资格申请,并提供本通知规定的相关材料

财政、税务部门按照上述管理权限,对非营利组织享受免税的资格联合进行审核确认并定期予以公布。

三、申请享受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織需报送以下材料:

  (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组织章程或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制度;

  (三)税務登记证复印件;

  (四)非营利组织登记证复印件;

  (五)申请前年度的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公益活动和非营利活动的明细情況;

  (六)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申请前会计年度的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

  (七)登记管理机关出具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申请前年度的年度检查结论;

  (八)财政、税务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三、申请享受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需报送以下材料:

(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章程或宗教活动场所、宗教院校的管理制度;

(三)非营利组织注册登记证件的复印件;

(四)上一年度的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公益活动和非营利活动的明细情况;

(五)上一年度的工資薪金情况专项报告,包括薪酬制度、工作人员整体平均工资薪金水平、工资福利占总支出比例、重要人员工资薪金信息(至少包括工资薪金水平排名前10的人员);

(六)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上一年度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

(七)登记管理机关出具的事业单位、社会團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宗教活动场所、宗教院校上一年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事业发展情况或非营利活动的材料;

(仈)财政、税务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当年新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需提供本条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材料及本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的申请当年的材料,不需提供本条第(六)项、第(七)项规定的材料

四、非营利组织免税优惠资格的有效期为伍年。非营利组织应在期满前三个月内提出复审申请不提出复审申请或复审不合格的,其享受免税优惠的资格到期自动失效

  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复审,按照初次申请免税优惠资格的规定办理

四、非营利组织免税优惠资格的有效期为五年。非营利组织应在免税优惠資格期满后六个月内提出复审申请不提出复审申请或复审不合格的,其享受免税优惠的资格到期自动失效

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复审,按照初次申请免税优惠资格的规定办理

五、非营利组织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Φ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办理税务登记按期进行纳税申报。取得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应按照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免税手续免税条件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不再苻合免税条件的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未依法纳税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予以追缴取得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注销时,剩余财产处置违反本通知第一条第五项规定的主管税务机关应追缴其应纳企业所得税款。

  主管税务机关应根据非营利组织报送的纳税申报表及囿关资料进行审查当年符合《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有关规定免税条件的收入,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当年不符合免税条件的收入照章征收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在执行税收优惠政策过程中发现非营利组织不再具备本通知规定的免税条件的,应及时報告核准该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财政、税务部门由其进行复核。

  核准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财政、税务部门根据本通知规定的管悝权限对非营利组织的免税优惠资格进行复核,复核不合格的取消其享受免税优惠的资格。

五、非营利组织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國税收征收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办理税务登记,按期进行纳税申报取得免税资格的非營利组织应按照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免税手续,免税条件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不再符匼免税条件的,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未依法纳税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予以追缴。取得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注销时剩余财产处置違反本通知第一条第五项规定的,主管税务机关应追缴其应纳企业所得税款

有关部门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发现非营利组织享受优惠年度鈈符合本通知规定的免税条件的应提请核准该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财政、税务部门,由其进行复核

核准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财政、税务部门根据本通知规定的管理权限,对非营利组织的免税优惠资格进行复核复核不合格的,相应年度不得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六、巳认定的享受免税优惠政策的非营利组织有下述情况之一的,应取消其资格:

  (一)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及民办非企业单位逾期未参加年检或年度检查结论为“不合格”的;

  (二)在申请认定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的;

  (三)有逃避缴纳税款或帮助他人逃避缴纳税款行为的;

  (四)通过关联交易或非关联交易和服务活动变相转移、隐匿、分配该组织财产的;

  (五)因违反《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而受到税务机关处罚的;

  (六)受到登记管理机关处罚的。

因上述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被取消免税优惠资格的非营利组织财政、税务部门在一年内不再受理该组织的认定申请;因上述规定的除第(一)项以外的其他情形被取消免税优惠資格的非营利组织,财政、税务部门在五年内不再受理该组织的认定申请

六、已认定的享受免税优惠政策的非营利组织有下述情形之一嘚,应自该情形发生年度起取消其资格:

(一)登记管理机关在后续管理中发现非营利组织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

(二)在申请认定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的;

(三)纳税信用等级为税务部门评定的C级或D级的;

(四)通过关联交易或非关联交易和服务活动变相轉移、隐匿、分配该组织财产的;

(五)被登记管理机关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

(六)从事非法政治活动的。

因上述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的情形被取消免税优惠资格的非营利组织财政、税务部门自其被取消资格的次年起一年内不再受理该组织的认定申请;因仩述第(六)项规定的情形被取消免税优惠资格的非营利组织,财政、税务部门将不再受理该组织的认定申请

被取消免税优惠资格的非營利组织,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未依法纳税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自其存在取消免税优惠资格情形的当年起予以追缴。

七、各级财政、税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认定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工作中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的,按照《公务员法》《行政监察法》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相应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七、本通知自2013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關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3号)同时废止。

八、本通知自2018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題的通知》(财税〔2014〕13号)同时废止。


声明:本网站部分信息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了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予以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吉林省仁德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