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要过西方圣诞节与中国春节

圣诞节对中国人究竟意味着什么_时政频道_新华网
圣诞节对中国人究竟意味着什么
日 08:32:55
【字号 】【】【】【】
又到了圣诞节。这个洋节日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环球时报》转载了12月20日发表于北美最大网络报纸《赫芬顿邮报》的评论《中国人为什么也热衷过圣诞节》,提出“对于中国人来说,圣诞节不是‘西方的’。相反,它是‘国际的’和‘现代的’节日,带有一点点身份地位的气息,这在要面子的中国可是‘最终商品’”。
把中国人热衷过圣诞节的原因归结为“身份表达”的需要,虽然说出了部分事实,终究是过于武断的推论,难免雾里看花的暗昧。
12月22日同样见诸《赫芬顿邮报》的另一篇评论———《圣诞节在北京:对幸福人生的祝福》,作者梅莱妮-奈耶描述自己在北京街头亲眼所见的景象:“到处都是美丽的花环,装点着建筑,悬挂在门上,也摆放在人力车上;翠绿的松树栖身于空地上,松枝上挂满了金色或银色的气球。北京是如此寒冷,以至于你能看到自己呼出的气息,然而这并没有阻止人们庆祝属于自己的圣诞节。”细心的作者注意到“在中国,对圣诞的庆祝,商业气息远甚于宗教意味,但庆祝理由却是与全世界相通的:这是与家人和朋友团聚的节日,也是给予祝福的时刻”,她进而得出结论“圣诞节不再只是个宗教性的节庆,它开启这座城市居民的快乐之路。对于很多西方人来说,圣诞节的商业化是一种冒犯,但对于北京的居民而言,这只是一个祝福人生与好运的理由”。
梅莱妮-奈耶的观察显然更胜一筹,更加细致生动,对“中国式”圣诞节的解读也更贴近这个国度的社会与文化现实。人们和这个曾经陌生的节日相约,在这短暂的时刻放下不平与郁怒,忘却悲伤与忧愁,给沉静的深夜一个微笑,给相亲相爱的人一个祝福。任何人也有权利对这个洋节日不理不睬,不追不捧,这同样是一个多样而包容的社会应有的含义。
或许有人还记得,四年前,10名博士联名发出倡议“抵制”包括圣诞节在内的洋节,引发舆论热议。博士们的理由让人叹为观止,诸如商家大搞圣诞攻略是利益驱使,人们购物狂欢实属盲从,后果是“国人在文化上陷入集体无意识”,导致“中国文化主体性缺失和主体性沉沦”。殊不知国人在圣诞节购物也好,聚会也好,都不过是找个理由快乐罢了,未必一定和宗教有关。当时就有人质疑,倘若洋节就得抵制,那么中国春节对于外国人也是洋节日,但美国纽约和加州却把春节定为法定假日,老美咋就不怕“集体无意识”?
四年后的今天,圣诞节越来越热闹,公众的争议却越来越少,不明所以的外媒在热烈讨论“中国人为什么也热衷过圣诞节”,国人的舆论却早已见多不惊,一派淡定从容。这不正表明了社会的多元与进步么?不正代表着文化的包容与自信么?□陈国平
) 【字号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在后发表评论。
只有新华网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视频: 为什么中国人过圣诞节
分享给好友
您需要先安装&,才能下载视频哦
用优酷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为什么中国人过圣诞节
分享给站外好友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flash地址:
<input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id="link3" value=''>
<input id="link4"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value=''>
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没有信仰,他们也不知道圣诞节跟基督徒有什么关系?那还过圣诞节干嘛?
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670号
京公网安备号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最后修改于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中国人为什么要过圣诞节
嵩洋,搞得自己国家的节日不重视
,和国际接轨.
^_^不哭^_^
呵呵,是呀是呀
山东省济南市山大路126号有...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在新魔中 重度击晕 攻击距离比较远
而战神中距离仅仅是 3
但是 物理攻击 这个技能还不错
满级的物理伤害 和4秒的眩晕时间
大家还关注您所在的位置: &
& 说吧新闻广场 & 正文
老外:中国人为什么要过圣诞节?
日11:03  
专题链接:
相关链接:[]&[]
& 甘茜莲(挪威)/文 朱磊/编译
香港人总是很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但你不觉得他们10月底就迎接圣诞,这有点太夸张了吗?
当我看到某商店橱窗里的圣诞老人时,我问店主为什么这么早就把圣诞老人搬出来,在那里展览两个月?他的回答是,圣诞节是那么“美丽”,所以他想成为第一个庆祝这个节日的人。当然,其实他是想更多人光顾他的小店。
我想他是切中要害了。圣诞节对于香港来说,只是一个招揽顾客的节日,让那些除了购物就不知道干什么好的人买更多没用的东西。在香港,圣诞节开始于11月初,到处都是圣诞音乐,简直要令我发疯了。
我想没准儿是香港人发明了圣诞节吧,他们从这个节日上面可赚了不少钱。哦,不对,我想起来了,是耶稣创造了圣诞节。也许有人听到圣诞节是为了庆祝耶稣的生日会感到惊奇吧?其他的东西,像圣诞老人、圣诞树、小矮人、天使什么的,都是后来才出现的。
我们是为了纪念一个先知,一个改变了世界的人的生日。然而现在我们要对耶稣说的是:“让我们把每年你生日的那一天变成一个百万美元的商机吧!”
当我在挪威的时候,我最不喜欢过圣诞了。我们要给每一个认识的人买圣诞礼物,给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寄愚蠢的圣诞卡片。更糟糕的是,我们必须在家里待3天,这引来了多少争吵啊,更别说那些拥挤的航班了。和家人每天都见面,而现在还要在家里一起呆坐着,除了吃、喝、看电视,没别的事情可做。这真是太痛苦了。我想去找朋友们,但他们都要和家人在一起。
所以当我在1988年刚到北京时,我觉得自己到了一个没有圣诞的世界里。圣诞的那个星期在中国和平时没有什么不同。圣诞夜我去了挪威大使馆参加了一个聚会,喝得醉醺醺的,第二天就又恢复了平静。这就对了,而且在12月和1月中国人都在准备过春节,这是一个没有圣诞节的世界!我喜欢。
后来我到了香港,发现这里的圣诞节比挪威还要糟糕。因为在挪威,欢乐和互相送礼的气氛背后至少还有雪、黑夜和一种庄严的气氛。我们望着星空,踩着积雪漫步,想着宇宙间的真理。家里熊熊的炉火在燃烧,午夜教堂的钟声在敲响,收音机里播放着男孩唱诗班吟唱的圣诞颂歌。
而在香港,这天就是一个购物的日子,一点儿也找不到圣诞的感觉。没人会觉得中国人与耶稣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你们要过这个节日呢?也许一开始,这只是英国人强加的一个节日,香港人并不热衷,然而他们现在是愈发热爱这个节日了。
前年我为了逃避香港那充满商业化的圣诞节,坐火车去了四川。你猜我看到了什么?内地也开始过圣诞节了。西昌这个小城到处是圣诞饰品。我住的小店里的店员都穿着俗气的圣诞装,在前台有一个巨大的充气圣诞老人在仁慈地迎接顾客,周围摆放着一些虚假的圣诞礼物。
去年我又再次出逃,想找到一个没有圣诞节的地方。这次我到了广东省的一个偏僻的小地方。我没意识到这里很冷,我也没想到这会是噩梦般的一个圣诞之夜。由于没有足够的衣服,我浑身发抖地坐在旅馆屋子里,听着带迪斯科旋律的“铃儿响叮当”。打扮成圣诞老人的店员,向发呆的人群分发糖果。
不管如何称呼,圣诞节其实在世界各地都一样,一种发疯的购买各种没用东西的举动。如果耶稣真的回来了,他也许会被迫站在超市门口,戴着圣诞帽,摇着铃铛,闪着灯,向你说“大家节日快乐”。
(本文作者系挪威专栏作家,现定居香港)
相关专题: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圣诞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