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小莫,我是一个病人,我想利用互联网发起一个公益组织来实现病人之间的相互帮助,请问我该怎么办?

2013年全国各地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分类汇编: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151页】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0.6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2013年全国各地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分类汇编: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151页】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相关文章阅读:
编辑:墨客5月30日,数字公益组织温暖四季与传统NGO组织传递童年教育促进会达成战略合作...
频道热门文章:
今日国内知名山寨币交易平台比特儿(bter com)上线了新币 NextCoin ,并把其中文名字...
本月热门文章:
腾讯财经讯 据路透社报道,由于担忧希腊可能退出欧元区,希腊居民开始大举购入比特币,...
粤网文[3号 |
| 工商注册号830 | [ICP证]粤B2- |
CopyRight & 2013 比特时代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深圳智维网络有限公司(急~~~~~好的再加分)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如果我是一棵小草》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的人想成为受人尊敬的教师,有的人想成为一名能为病人解除病痛的医生,有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急~~~~~好的再加分)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如果我是一棵小草》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的人想成为受人尊敬的教师,有的人想成为一名能为病人解除病痛的医生,有
(急~~~~~好的再加分)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如果我是一棵小草》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的人想成为受人尊敬的教师,有的人想成为一名能为病人解除病痛的医生,有的人想成为叱诧风云的将军,也有的人想成为挥毫泼墨的画家,有的人想成为……而我,却只想成为一棵小草.
如果我是一棵小草,我就要把城市里每一片空地绿化,吸进二氧化碳,排出氧气,使城市空气变得更清新.
如果我是一棵小草,我要把自己的身躯献给大西北,使沙漠变成绿洲,让我们美丽的祖国变得更美丽.
如果我是一棵小草,我要让全世界都充满绿色,没有战争,只有和平,充满了爱.
如果我是一棵小草,我要冲出泥土,倔强生长,装点河山,绿化我们的大地.
如果我是一棵小草,我要陪伴在鲜花的身旁,使花朵在我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美丽.
如果我是一棵小草,我要像一张绿色的毯子,铺满沙漠,让沙尘暴无踪无迹.
如果我是一棵小草,我要奉献一切,给人间新鲜空气.
如果我是一棵小草,我将美化我们的校园,使我们的校园变得更加美丽,让同学们在美丽的环境中读书,以后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如果我是一棵小草,等到了春天,我就会给大地披上了绿衣,使大地变得美丽多彩起来.
小草虽然软弱,但却是那样可爱和美丽!
Hi,everybody,my speech today is entitled "If I were a blade of grass" Everyone has their own dreams.Some people want to be respected teacher,some people want to be a pain for the patient to lift the doctor,some people want to be surprised situation scold general,and some people want to be ink brush painter,and some people ......and I want to be,but just want to be a blade of grass.If I were a blade of grass,I'll take every piece of open space in city greening,they absorb carbon dioxide,discharged oxygen,making the city more clean air.If I were a blade of grass,I'll dedicate my body northwest,the desert into an oasis for our beautiful country more beautiful.If I were a blade of grass,I want the whole world is full of green,no war,only peace,full of love.If I were a blade of grass,I want to out of the soil,stubborn growth,decorating the rivers and mountains,green our earth.If I were a blade of grass,I would like to accompany the flowers of the side,so tha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flowers in my even more beautiful.If I were a blade of grass,I would like a green blanket is covered with desert,so that dust without leaving a trace without a trace.If I were a blade of grass,I have to give everything to the world of fresh air.If I were a blade of grass,and I will beautify our campus,to make our campus more beautiful,so that students studying in the beautiful environment of the future become useful until the motherland.If I were a blade of grass,wait until the spring,I'll give the earth covered with in green,making up the earth to become beautiful and colorful.Although the soft grass,but it is so cute and beautiful!
Everyone has their own dreams. Some people want to be respected teacher, some people want to be a pain for the patient to lift the doctor, some people want to be surprised situation scold general, and...
Everyone has their own dreams. Some people want to be teacher that is well respected , some people want to be a doctor, heal for the patient, some people want to be a general,lead the army to conquer ...
Hello everybody, my speech today is entitled "If I were a blade of grass" Everyone has their own dreams. Some people want to be respected teacher, some people want to be a pain for the patient to...
Good morning everyone. Today the topic of my speech is if I were grass. We all have our own dreams. Some want to becom some want to become doct some want...
Everybody is good, the topic of my speech today is "if I am a little"Each people all have own dream. Some people want to become a respected teachers, some people wanted to become a doctor can rem...“十年爱心助学路,传播网络正能量”北方助学访谈全程
  主持人:各位北方网的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闻会客厅特别节目&&十年爱心助学路 传播网络正能量》。爱心助学一直是社会公益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善举帮助了许许多多贫困地区的孩子圆了他们的求学梦。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更可以改变一个贫困地区的面貌,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更是中国梦的希望,在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要关注的是一群可敬又可爱的网友,他们已经执著地坚守了十年,将爱心汇聚到了云南贫困山区的孩子身上,在社会上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  爱心产生的正能量通过网络释放出了强大的力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网络文化,也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了绿色的网络环境。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欢迎北方助学团队的核心人物刘文胜,刘文胜有一个非常好记的名字&&花旗,花旗你好。  刘文胜(以下称呼网络昵称&花旗&):你好,北方网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北方助学经过十年发展,当年参加助学的网友大多已经为人父,为人母了。他们的孩子通过了父母的影响也加入到助学的队伍当中,他们被网友称为助学二代,今天我们也请到了助学二代的代表,天津一中高一的学生刘宜轩,刘宜轩在网络当中的昵称叫虎子,虎子你好。  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还请到两位专家,第一位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少年儿童研究所的所长孙宏艳老师。孙老师您好。  孙宏艳: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第二位嘉宾我们请到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瑞生老师,刘老师您好。  刘瑞生:主持人好,很高兴和诸位网友相聚在北方网。  主持人:北方助学成立于2003年,经过了十年发展,帮助了云南永宁当地上千名贫困学生改变了他们的学习和教育的状况。那么首先我想问一下花旗,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你和你的这些朋友们,他们做了这项公益活动,而且还坚持了十年?  花旗:我们从2003年开始到现在十年也是循序渐进过来的。一开始的时候人并不是很多。随着线上的组织,线下的活动,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大家现实生活中是直接参与到活动之中,逐渐逐渐大家有一种共识,一点一点的摸索坚持了十年,这十年过程中也是大家总结经验,我们给自己归纳了一个所谓的处事的四项原则,就是自愿低调务实快乐。本着这四项原则,不会影响大家各自的现实生活。春天一次活动秋天一次活动,坚持到现在十年。  主持人:我记得2003年好象我是刚刚有QQ号,那个时候网上特别流行的事情是找一个不认识的人彼此聊天,基于这个事情大家彼此是比较陌生的,可是你说做公益涉及到钱,涉及到聚集大家的力量,很多的问题,那么这一点是必须基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你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花旗:因为我们的这个活动,无论是募集的善款,还是募集的物资,我们把所有的使用信息网上公布,一分钱花到什么地方,怎么用,都是非常透明的。同时做这件事不是一个人做,是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一起做,所以大家能够看得到,非常非常高的透明度,所以谈不上信任或者不信任。因为是参与成员之一,同时最开始的人肯定是少,但是我们进入这个活动,因为我们都是户外运动爱好者,大家一起爬山,一起做户外运动,本身我们这个一开始的小群体,他就有一定的信任度,因为在山里必须得相互信任,逐渐逐渐他们的朋友,他们的朋友的朋友,慢慢慢慢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就参与进来。  主持人:刘老师一直做互联网传播的研究,对于建设绿色网络一直非常有自己的看法,您看北方助学的公益事情是成立于2003年,我觉得这个时期非常有意思,恰巧是中国互联网刚刚发展的时期,您觉得他们的产生对于推动中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哪些作用?  刘瑞生:我想是这样,首先中国互联网发展确实有自己的特色,实际上中国互联网产生是在1994年,但是在整个90年代网络的发展还是比较慢的,进入到新世纪两千年以后,中国互联网进入比较快速的发展期,所以2003年确实处于中国互联网发展初期,当时中国网民只有几千万,可是我们今天看到,回首十年中国互联网网民已经超过六亿,几十倍的增长,在这样的增长速度中,首先我们看中国互联网给我们呈现了什么样的文化?  我觉得在这个事件中我们北方公益助学是有非常积极的一个个案意义。提供了一个很实实在在的,不是很宏大的语言,而是实实在在做事,做公益,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一种爱,这个意义是非常典型的。很典型的个案意义。  第二点很重要的是北方助学很实实在在、很具体地诠释了一个真正的中国互联网精神,可能有时候我们感到网络有妖魔化的声音,很负面的东西,但实际上我们纵观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互联网,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我觉得可能我们现在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给我们呈现很多很方便,很便利,甚至是很正面的东西。所以我觉得中国互联网主流的东西应该是健康,应该是绿色,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充分的肯定。  第三点我觉得非常重要的就是这个事件本身,积累了十年,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个案,实际上是一个承载了我们很多很共性的东西,也是有很多网民都能够去模仿、去示范的。而且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普及化程度更高,网络传播本身所具备的能量会更多,我们可以实实在在依托于互联网,把公益活动做大做好做强,让它成为真正我们中国互联网的主流方向,才能推动网络文化健康发展。  主持人:孙老师一直在做青少年的研究,其实我觉得在互联网发展时期,网络对青少年影响也很大,比如孩子们走在哪儿都在问WIFI密码在哪儿,所以我也看到您之前在说一个青少年的成长环境的优化是有利于他们的可持续发展的。这句话听起来让我们觉得比较难理解,您给我们具体解释一下,一个社会化的活动,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帮助呢?  孙宏艳:刚刚刘老师也讲过,现在互联网完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我们今年正好研究中心做了一个课题就叫新媒体与少年儿童社会化,因为现在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不仅改变了我们成年人的生活,给少年儿童也带来很大的改变,我们调查发现,有95%的孩子都上过网,而且更多是用iPad、手机等移动工具在上网,已经有将近70%。我记得十年前,我当时在一个家教杂志值班接热线电话的时候,有家长打电话过来,我一接起电话就开始哭,孩子老要上网怎么办?孩子又打电话跟他要钱,他上班的时候把他们家电脑键盘拔下来拿到单位,下班再拿回来。但是现在这种情况根本就不可能了,我们没有办法把笔记本的键盘拔下来拿走。所以我说互联网现在确实已经成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的一种,他在带来了很多积极因素之外,也有很多的弊病、一些弊端,比如对于关于对青少年社会化来说,其实就有很多问题,像现在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他的虚拟社会化更多一些,孩子们好象什么都懂,因为互联网使这个成人和儿童的界限几乎没有了。成年人知道的事孩子也知道,甚至成年人不知道的事孩子可能比成年人知道的都多,所以表面上看是什么都明白的,但是实际上还有更多的是在虚拟的空间里,比如他知道很多成年人的信息,他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知道的并不是特别多,这是一个。  另外一个就是现在这种环境特别容易使青少年的社会化受父辈的影响越来越小,更多的会受网友的影响,父辈现在说了不算了,比如不愿意听父母怎么说,更愿意听网友怎么说,相信网上说的话,另外还有就是家庭和学校的影响可能小了,网络的影响更大了。还有就是表面看是社会化很过度,但是也容易体现出社会化的不足,比如不会跟人交往,有的孩子长期在网上待着,我原来去湖南卫视做节目,一个大学宿舍里,大家不是这样面对面的聊天,而是在宿舍里互相用QQ、微信聊天,他和大家的接触越来越少。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成长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社会化,从一个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会遇到跟别人交流的问题、合作的问题,还有怎么样变通、怎么样妥协商量,这些都是我们现在社会非常重要的一些素质。在网络这样的一个环境里,新媒体的环境下可能容易受到冲击,我觉得能够通过像北方助学这样的一些活动,这些活动能更好地让成年人影响青少年,同时青少年也可以反过来影响成年人。而且从网络又走到了现实中。正好可以弥补我刚说的不足。  主持人:其实之前我们觉得这个问题很模糊,听了孙老师的解释觉得逐渐清晰,咱们今天请了一个青少年&虎子&来到现场。虎子今年是15岁,倒推10年那个时候是5岁,那个时候你开始接触互联网了吗?  刘宜轩(以下简称网络昵称&虎子&):那个时候还没有,5岁小孩子爱看动画片,还被妈妈限制时间,说对眼睛不好,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开始留上网查资料的作业,才开始逐渐地接触网络。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用的就越来越频繁,包括很多优点都能让我逐渐地喜欢它。  主持人:你觉得在你成长的十年当中,你自己受互联网有多大的影响啊?  虎子:要说影响的话,我觉得可以说它的优点,比如可以用它获得更多的知识,或者有的时候可以用它了解最新的资讯,还有的时候可以用它拉近和同学之间的距离,反正优点挺多的,我认为。  主持人:有缺点吗?  虎子:缺点也有,但是在于你使用它的程度,如果你太依赖它,肯定也是缺点,或者是也在于你关注的东西,如果关注正面的话,还是挺好的。  主持人:那平时上网虎子你比较喜欢关注什么啊?  虎子:我比较喜欢关注和我有关、和我同龄人有关的东西,让我更加了解他们,对于以后会好一点。  主持人:我觉得虎子这个孩子对于自己的发展很清楚。我之前也看过孙老师的微博,您当中提到过网络应该传播青少年需要的内容,刚刚我们也问了一些虎子的想法,您觉得网络应该给青少年传播什么样的内容,青少年又需要什么样的内容?  孙宏艳:我们成年人特别希望网络能够给青少年一代带来的是正能量,不要让负面的、虚假的东西影响孩子,但是怎么样才能做到?你传播的东西不一定是他能够接受的东西,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其实就是应该尊重他们的成长规律,比如说刚刚虎子讲的他这个年龄特别想了解同伴一些事情,或者是跟他们相关的一些事情,就要了解他的生理发展特点,心理发展特点,他的年龄段以及他们关注的一些东西,这个我觉得是最重要的一点。  第二个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传播正能量&,对于正能量的东西,其实我们也做过青少年对偶像的一些调查,调查就发现其实网络上的这种话语领袖、意见领袖还有明星偶像他们的表达对青少年影响特别大,所以不知道虎子是不是经常关注一些明星的微博,像我们看到姚晨的粉丝就有5800多万,她说一句话可能就5800多万人能够看得到,像韩寒光说&HI&就被几千甚至上万人转发,所以对他们的影响特别大,这个也是我们特别需要关注的一点。  主持人:虎子刚刚好象没有说完,你在网上会关注明星吗?  虎子:可能会关注一点,但是我不会像其他的有些人一样,就是有的人会特别热衷于关注明星,我可能会根据某一个事情喜欢某一个明星,会稍微关注一下最新的资讯,但是不会有狂热的爱好。  主持人:虎子是一个非常理智的小孩,她参与到北方助学我觉得和她的妈妈有很大的关系,跟我们讲讲你妈妈是如何引导你的好吗?  虎子:我第一次参加助学活动的原因是我妈妈想让我了解远在南方大山深处的孩子可能跟我有着不一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我懂得感恩现在所处的环境,第一次参加活动是助学成立的第三年,那时候我还很小,也没有办法帮什么忙,就看周围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在里面。虽然特别忙,但是他们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那时候的感觉就是觉得很好玩儿,很雀跃,逐渐长大之后开始融入这个活动,就觉得对我的生活很有感触,而且它的&低调务实自愿快乐&的原则是特别接地气的,也能反映出很多人的心声,看着很多孩子的改变。或者很多我们帮助过的人的改变,自己觉得特别高兴。  主持人:虎子是特别有心的孩子,曾经把这样一番经历写在她期中考试的一个作文里面,今天她也把作文拿来,跟我们两位老师分享一下。  虎子:这个是2011年写的。2011年是北方助学走过的第八个年头,我也从最小的参与者成长为一名志愿者,亲眼见证、亲身经历了八年来来自四面八方的网友为了能让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有一碗免费的米饭,有一间能够遮风挡雨的教室,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走到一起,幸福没那么容易才会特别让人着迷。这句话诠释了八年来参与助学人们坚持下来的原因,正因为没那么容易,我们才会年复一年地追寻,幸福其实就贯穿在助人和扬善的回忆和过程中,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我们会坚定地走下去,为了他们也为了我们自己。  主持人:写的真好,我们给他点掌声吧。  两位老师可能不知道,虎子这篇作文满分40分拿到36分的高分,而且发到网上的时候,很多的网友是非常感动的,大多数都是成年人,感叹这样的一个孩子对这个事情有这么多的触动,其实在网络当中,像虎子这样的助学二代是很多的,我们现在统计了一下有将近一万人,而且还不包括他们身边的同学和朋友,所以在不断地影响其他人,那么这些孩子他们有一些什么样的想法呢?我们的记者之前也采访了一下,咱们一起来听一下。  天津一中高二学生薛子超(助学二代网友&牛牛&):我觉得他们的生活条件比我们想象要艰苦得多,但是他们学习的精神也不输于我们,甚至可以说在我们之上,既然他们有这么好的精神!为什么我们不能支持他们。  南开中学九年级学生董安琪(助学二代网友&小董&):小时候我也亲身参与过这个活动,并且也有一次机会能到一些贫困的地方去看那里的学校怎么样,但是要想帮助别人,首先还是自己要有能力,因此我觉得我要更加认真,好好学习,将来才有能力去帮助这些孩子,为贫困山区的孩子做一点贡献。  南开中学高一学生刘子宇(助学二代网友虎子的同学):参加这个活动我觉得心里感到非常的满足,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能够有一个机会为在云南的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给他们一些学习上的帮助,包括经济和生活上的帮助,我觉得很有意义。我也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个公益活动的火把继续传递下去。  主持人:这几个孩子中最后一个是虎子的同学,也是在虎子的影响下参与这个活动。其实我刚刚听了一下这三个孩子的话,他们思路非常清晰,第一个孩子会说我要去帮助别人,他参加了这个活动有了帮助别人的意愿;第二个孩子觉得帮助别人自己得强大,我怎么强大呢?现阶段得好好学习;第三个孩子也就是虎子同学,觉得要像虎子一样把正能量传递下去。刚刚两位老师听了虎子和小伙伴的谈话,不知道二位老师什么想法?咱们先从刘老师开始吧。  刘瑞生:刚才几个小伙伴的谈话我觉得非常好,当前我们可能更多的是一直在关注网络的虚拟性,但是这个虚拟社会和现实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我觉得这个很值得我们关注,实际上,我个人认为,网络有一定的虚拟性,但是绝不是一个虚拟社会,会对我们的现实社会有很大的影响,也是我们现实社会中的一部分,特别表现在对于青少年的价值观的形成,对于社会化的一个渠道,是有一个很强的现实性的力量的改变,但是很可喜的是网络绝不是洪水猛兽,只要我们能用好,就能充分发挥正能量。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有很多很永恒的东西,比如说&爱&,只有对别人爱,对社会爱,自己的价值才能够体现,当然这种爱不是抽象的,是一种具体,特别是对别人的爱和自己在爱中成长的一个经历。我们可能需要一个平台,过去可能没有这样一个平台,但是在网络社会中,网络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所以我说,正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我们这个社会会更美好,我们的孩子会成长得更快乐、更健康。  主持人:孙老师谈谈您的想法。  孙宏艳:其实刚刚也是看到这几位小同学,你看他们谈到的比如说怎么样帮助别人,怎么样自己成长,还有最后那个同学谈到了快乐,他的内心会有很大的满足,还有刚刚虎子读的作文都能看到,其实他们都是在向着我们很期待的方向成长,所以其实有了这个网络以后,很多成年人会很担心,网络可能会有很多负面的东西,但是我们也确实看到了,网络带来的一些正面的东西,像年轻一代的成长,经常我们成年人也还会担心他们将来长大会怎么样,他们会不会自私、会不会不独立、会不会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不会和别人合作、不会帮助别人等等。但是通过这样一些活动,我们可以看到其实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所以就是说这种公益的活动,从网上到网下这样的一个活动,其实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人格平衡,,其实是很有益的。  主持人:其实说这么多如果再不提虎子妈妈有点说不过去了。&花旗&是最了解虎子妈妈的。在你们助学过程当中她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她平时对虎子在助学方面的教育是体现在哪些地方,给我们介绍一下。  花旗:在现实生活中,和虎子妈妈其实接触并不多,大部分沟通也是利用网络,因为各自忙,虎子妈妈是我朋友的朋友,一开始是因为户外运动,然后接触,有过初期的接触,后来她妈妈逐渐介入到我们的助学活动中,每年我们两次活动,秋天义拍,春天去大山里看孩子们。每次在义拍的过程中,虎子的妈妈就变成了财务人员之一;再后来逐渐逐渐带着虎子参与义拍活动,我们搞的不是像拍卖会那种非常正式的仪式,其实有点像相声晚会,大家在一个环境下其乐融融,非常调侃的味道,最后把这件事情做下来了。虎子和她的其他一些伙伴已经是我很重要的小助手,基本上后来三年在台上台下做很多琐碎细节工作的都是他们,已经不是我原来的老朋友,因为他们老了,该下台了,把环境和平台转给他们。让他们去尝试。  主持人:孙老师您觉得像虎子妈妈这样的助学一代对助学二代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孙宏艳:其实我们说&一代&&二代&,以前听过富二代,官二代,现在说助学二代,其实我们说二代主要是相对一代来说的,经常二代身上会带有一代的一些特征,所以我们才会说到,比如富二代有一代富豪的一些因素在里面,助学一代其实对二代就是有一个很好的影响作用,就像我们刚刚说到的,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成年人的力量开始变得薄弱了,可能网友的力量更强大,通过这样的一些活动,恰恰可以拉近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我觉得有几个好处,第一个就是能够促进两代人的沟通,更多地交流,第二就是能够让成年人将教育理念、方法、目标等等通过带孩子的过程传达给他们,不是说在课堂上讲,或者要坐下来正儿八经讲,只是潜移默化地大家在一起活动,在快乐中就可以传递,第三我觉得还可以形成一个很好的沟通的关系,我们经常说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跟孩子有很好的关系,你的教育就能够更好地传达,另外我感觉这种一代二代传下来会慢慢形成一种家风,从心理学上来说就是一个心理氛围,家庭文化,我觉得这个文化对任何一个家庭都很重要,我们经常说人家家里一看人就不一样,知识分子家庭;或者说这个是工人家庭,就带有自己的风格。我原来看过一个材料,美国的一些学者他们做的研究,他们持续了很多年跟踪了两个家族八代人,就发现家风好的这一家会有一百多个教授,十几个当了大学校长,还有当过总统的,还有二十多个当了议员,家风不好的八代人,三百多人当过乞丐,四百多个人曾经酗酒,还有七个杀人犯,这种风气其实对孩子的影响,对下一代的影响都是很大的。那么通过助学一代带着二代,一个是传递的正能量,另外就是使我们这个教育更容易更有效。  主持人:刘老师您看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优点,也有很多诟病,我们欣喜地看到,虎子他们在正确的引导下,得以健康成长,您是研究绿色网络的,您觉得在建设绿色网络上有什么样的建议?  刘瑞生:是这样,绿色网络首先要关注的问题什么样算绿色,谁来建设绿色的网络,这个绿色网络是谁,这几点我觉得关系非常非常密切的。首先第一我们要判断所谓绿色网络是基于这样一个网络的特殊性的媒体,我们对于网络媒体传播功能的认识要辩证。目前,我们看网络的负面作用,比如网络游戏,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一个世界上庞大的产业,但是我们媒体报道中全是负面的东西,实际上网络游戏还是有积极正面的作用,所以对于整个绿色网络的正确认识,就是网络既有正能量也有负面的东西,对于这两方面都不能夸大。那么怎么样才能构筑这样一个绿色的网络,我想首先我们网络建设的主体要发挥作用,谁是网络建设的主体,个人认为,政府很重要,在各个国家,现在都在发力建设新媒体,建设互联网,那么政府要起到一个非常非常好的作用,我们看到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处于一个很快的这样一个阶段,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我们看到,整个主流的建设方向还是很好的。  第二点特别重要的是,企业运营商他们在互联网建设中非常重要,互联网和其他媒体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就是对于所有不同的人群显示的内容是一样的。所以他没有分级的说法,那么这样对于青少年来说,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作为社会将来成长的一个重要的群体,我们要给他们打造一个什么样的内容,刚才孙老师讲得很好,什么样的内容是适合青少年的?能够对他们起到促进的作用?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我们每一个网民,每个人其实都是绿色网络的主体,我们讲的每一句话,发挥的每一点作用,其实都能够促进绿色网络文化。特别是刚才主持人也强调到的,有一些意见领袖、一些名人,他们应该起到重要作用。  主持人:说到北方助学,我觉得花旗和他的网友找到了一个好的平台,同时他们为传递绿色网络做了很重要很积极的事情,花旗为我们介绍一下,十年当中你们都做了什么,而且刚刚我通过你的对话,好象了解到你们一年就做两件事,春天一次,秋天一次,给我们详细地解释一下。  花旗:也是逐渐形成的所谓的模式,我们每年秋天做一次义拍活动,会有朋友提供免费的场所,来的都是网友和网友的朋友,大家把物品捐出来,再在现场用拍卖的形式、比较搞怪、搞笑的拍卖形式拍卖出去,把资金募集起来,但是在这之前我们会设立一个、两个、甚至三个目标,就是我们今年为什么要募集善款,募集善款要干什么用。每年的春天会带着网友实地走到大山深处,云南四川交界的小凉山,主要针对的是彝族的普米族、摩梭族以及有限的一点纳西族人,那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区,实地看看,让大家了解为什么参与到活动中,每年就这么两件事。我们不把它做成365天,因为我们有各自的生活,有工作,每个人都很累很累的,只在一年365天当中用一少部分时间介入到这件事情中,既不影响个人生活,同时也是坚持十年的一个主要原因。如果每天都在做的话,就变成专职,专职变成你的职业,可能就坚持不下来。  主持人:其实刘老师我参加过他们的活动,首先我是在网上看到过他们发的这些帖子,因为每一年他们都会到当地拍很多照片,那些孩子的生活状况和我们是有一个比较大的反差,当看到这些照片你内心的第一反映是有一些辛酸,同时我也参加过他们的秋季义拍活动,非常有意思,像一个相声晚会一样,大家通过这样一种收集欢乐的方式为云南的孩子募集善款,因为我本身是做互联网工作的,我每天离不了网,我自己知道网络当中我们彼此之间很陌生,有很多的芥蒂,但是每个人又有爱心,这样的爱心他会产生很多很多的共鸣,会形成一个强大的共振,这样我们很容易形成一个和谐的互联网环境,但是这是我个人的想法,我不知道刘老师是否赞同。  刘瑞生:我还是比较赞同的。首先互联网绝对不是非人类发明的东西,还是人类发明的,功能是要服务于人类社会的技能,集中体现的是人类的智慧,我们只要能够发明互联网、建设互联网,我们就能够用好互联网,所以我们能够看到现在很多网络应用,包括网络支付等等,是之前很担心的内容,怎么建立买家和卖家之间的信任,包括支付的安全。但是实际上我们看到很多这样类似支付宝的产品,已经很好地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之所以能够解决,第一基于网络平台,第二基于人的智慧,所以在西方有一个传播学者讲,网络是一个中性的东西,是为善还是为恶关键看怎么&为&,谁来&为&。所以我觉得看你做什么样的事,我们做的是网络公益,本身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一个事业,相信在做这样的事情,绝大多数人甚至100%的人是用一种爱心、一种真诚来做这个事情,所以大家有一个好的思想的来源,出于这样一个出发点来做这件事,我想我们之间本身就是真诚的存在,同时网络实际上对于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这样一个事件,而且在实践中每个人都不是一个被动参与,而是主动参与,我们可以设计很多制度来督促网友,同时对于及个别人也是一种监督的作用,我们完全可以从制度上设计一个很好的制度来保证这样一个网络公益平台公平地、良性地运行。  主持人:其实北方助学是基于互联网产生的公益活动,您这么多年研究,通过您的研究发现,这样的公益活动有什么样的特点?  刘瑞生:网络公益就是网络公益活动,网络公益顾名思义是基于网络新出现的一种公益活动现象。这几年我们听到很多热词,比如微公益,什么叫微公益?基于微博,实际上我想微博只是一种传播媒体,实际上标志着我们网络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就是社会化的程度非常之高,刚才您也讲到网络改变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交往方式,包括孩子成长受教育的途径,这就表明,网络实际上在社会建设中本身是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网络公益有什么特点,我觉得首先第一点,成本极大地降低,过去我们想在云南聚集这么多网友做公益活动,沟通就是非常困难的,现在有了网络,网络是非常好的组织平台。  第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网络本身是一个没有边界、可以让我们关注到在我们中国社会存在的任何一种现象,所以我们可以把公益做到没有边界,把公益送给那些真正需要公益的人。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来,这种活动其实是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大家更多地去关注中国的成长,怎么样关注?我们看似是去做小善事,实际上凸显了大的正能量。  第三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这样一个平台,表达我们的爱心,献我们的爱心。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方式,让我们爱心在社会中更广泛的存在。  第四点,微公益的发展,我想会促进我们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的良性的发展。  主持人:您刚刚说到了由小见大,实际上我很有感触,比如我们了解到花旗他们做的北方助学最初只是一些网友募集一些善款,最早是想改变他们的生存状态,比如给孩子们买双鞋,换个校服,解决吃饭问题等等,实际上很多网友没有想到在他们做的过程当中,在十年里一次一次进山、一次一次发照片的时候,很多媒体包括很多朋友通过互联网了解了当地的情况,现在当地发生了一些很大的改变,比如学校的教学质量改变了,村村都有了电,这个是他们当初没有想到的,所以这样一个助学活动是不是对于社会化的保障也有一个推动的作用呢?您觉得呢刘老师?  刘瑞生:我觉得肯定是有,因为现在把中国叫做转型的关键期,实际上我们转型有快速的经济发展,我们知道经济发展可能很快,但是有一点就是社会制度的建设实际上是滞后的。特别是在社会保障这块,因为中国经济取得很大发展,加上社会职业人群的分化,实际上也是非常显著的,对于我们的制度化建设,当时我们也在不断探索新的社会保障方式,但是制度化的建设还在探索中,网络在这方面确实起到了比制度优先的功能和作用,就是提供这种方式是基于低成本,就是任何人之间很简化便捷的方式帮助他们,实际上已经起到作用,在制度还没有关照到去保障这样一个弱势群体,特别是一些像边远山区,我们怎样帮助他,实际上在这上起到非常好的一个有助的正向的作用。那么同时也在提醒我们的政府,我们政府现在要接地气,毕竟制度性力量是有保障的,我们怎么样利用互联网去关注全中国存在的一些需要我们政府积极作为的地方,这样一些群体,这样我想既有利于我们政府的在保障中的制度性建设,同时也更有利于提升我们政府工作的效率,提升他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这样一种能力。  主持人:花旗,今年一年一度的进山捐助活动又开始了,今年你们的计划是什么?  花旗:今年是给加泽完小建一个电教化图书室,同时要给瓦都村小的几十个孩子买一些生活用品,给加泽完小的三百多个孩子买一些卫生用品。因为这么多年往山里走,看到小学生几乎没有刷牙的习惯,这次我们会将牙膏、牙刷、毛巾等卫生用品配置过去,让孩子们逐渐养成一种卫生习惯。  主持人:这一次北方助学去了十一位网友,与此同时我们北方网也派出一路记者跟踪报道,今天上午我们的记者杨奕已经来到瓦都村的村小,接下来让我们来连线杨奕。  主持人:杨奕你好,给我们介绍一下当地的情况好吗?  杨奕:好的,主持人。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乡瓦都村村小的校园里,大家可以看到在我身后是两间活动板房,这是孩子们临时的教室,原来的砖瓦房由于去年的地震已经无法继续上课了,在瓦都村小共有30多名学生,一共分为两个班级,但全校却只有一名教师,简陋的教学环境并没有磨灭掉孩子们求知的渴望,他们在这里完成村小的教育,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一二年级的教育,然后转到乡里的温泉小学继续学习,为了改善当地的落后面貌,北方助学坚持十年对当地的学校进行资助,每年义拍义捐所得全部用于学校建设,今天也正是北方助学一年一度进山捐赠的日子,我们也随北方助学团队一起来到瓦都村村小,现在志愿者正在对孩子们进行物资的发放。我们也来采访一下助学志愿者网友&梧桐&,梧桐打扰你一下,你好。作为北方助学的一名志愿者,当初是如何加入到这个公益组织当中的?  网友&梧桐&:大概是2003年的时候,我们朋友在论坛发一些学校的照片,一些环境,当时我和我朋友花旗商量说,我们是不是应该做一点事情。2006年的时候,正好有一次机会,一个假期,到了这边,我才会发现,真的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无论是环境,所有这一切让我们觉得,我们一定要坚持把这个事情做下去,我就把所有的照片,所有的相关我自己的感悟,这种感受的东西,发到网上,很多网友都在关注,都在看这个,包括这一次我们过来,也还有很多的网友在通过网络,在跟我们讲,希望做这件事情,愿意做这件事情,希望以后参与到我们这种助学的活动中。  杨奕:好的谢谢,梧桐,你继续忙。这么多年来,正是因为这些好心网友无数次地集结,无数次地奉献爱心,才有了北方助学今天取得的成绩,十年间,北方助学努力为当地进行资助,让一拨又一拨的孩子们走出大山,受到更高的教育,并且他们能回馈家乡,今天我们特意找到十年前曾经受到资助的一个学生,何丽英你好。  何丽英:你好。  杨奕:简单的自我介绍一下吧。  何丽英:我是四年前助学的一个受益者之一,我叫何丽英,我四年前毕业于普洱学院,我现在在我们永宁乡的中心校任教。  杨奕:什么样的想法让你能够学成回来回到家乡当一名教师呢?  何丽英:因为有我自己的实际情况,当年我就是因为家庭贫困,上不了学,然后受到了助学的帮扶以后,才有了我的今天,所以我想回到我自己的家乡,尽一份绵薄之力传递一份爱心,所以我选择了考一名教师,来到学校里面,我仿佛找到了我当年的影子,所以我也想把这份爱心和我自己的这份感受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以后也要学会传递爱心、感恩社会、回馈社会。  杨奕:谢谢你。和何丽英一样,受到过助学的资助,并且学成回乡建设的人还有很多,他们都是在助学精神的感召下,希望将助学精神继续传递下去,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家乡的面貌。一边是助学志愿者常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一边是当地人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并且回馈家乡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当地教育面貌的改变,得知我们要来,原永宁乡温泉完小校长,现任永宁乡中心校校长杨校长也特别赶来了。  杨晓松杨校长您好,杨校长是北方助学的老朋友了,您与北方助学这么多年相识,能不能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十年间北方助学提供过哪些资助?  杨晓松:要说北方助学,我们是在十多年前就开始有合作,然后是要说他们做的项目,就是他在我们温泉村这里,就做了十多年,然后他们到山上没有通公路的地方,他们帮我们的刘家村、沈家村、安家村重建校舍,当时那些校舍都是屋顶漏雨、如果下雨第二天我们起床会发现鞋会漂在水里的那种,后来他们捐建、翻修,让这些学校现在都安上了玻璃窗,还配了课桌,其实他们对学校的帮助不是一件一件能数的,他们做得非常细微,他们做得非常到位,学校需要什么,他们会做什么,包括老师、学校的校舍,还有学生需要铅笔、作业本他们都会及时送过来。  杨奕:作为一名校长和孩子们接触最多,能不能说一说通过助学资助孩子有什么变化?  杨晓松:孩子的变化首先是从生活上,怎么说,以前他们缺衣服缺鞋子,从外观看是这样,从内质上看,在他们的帮助下,他们能够在学校里上学、能识字,改变了和父母不一样的生活。这么多年以来让我感受最深得是有一些以前受过帮助的孩子,他们现在是在高中、大学里,他们会在假期里组织同学到更深更大的山里,去帮助村庄里没有学校的孩子,教他们拼音,算术题,这是最大的改变,孩子从无知变有得知,再回馈社会,贡献社会,这是他们最大的改变,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孩子。今天我们拿到东西大家高兴吗?  受访的孩子们:高兴。  杨晓松:这是北方助学送过来的。我们要跟北方助学说什么?  受访的孩子们:谢谢。  杨晓松:我们大声说一次。  受访的孩子们:谢谢北方助学。  杨奕:好的主持人,现场的报道就是这些。  主持人:非常感谢杨奕从前方发回的报道,虎子我刚刚注意了一下,在看这个视频的时候你特别特别用心,说说你的感受好吗?  虎子:刚开始采访网友的时候他说的照片我也接触过,看现在的跟踪报道我发现那里的变化真的是很大,还有小朋友们,他们的笑容,还有他们的声音,那么认真学习的态度,让我特别的感动,让我觉得这几年的坚持,没有白费,我得到了很好的反馈,也非常高兴。  主持人:孙老师您看虎子说得特别好,在虎子这样一个认识之下,她已经坚持很多年做义工这个事,我们也很高兴的看到她有一个非常好的价值观,当然我们也说社会是多元化的,给孩子的东西也是多元化的。我记得之前看到一个报道,好像是湖北的一个小学的校长,在孩子们留言册上看到了&加油,为了人民币!&、&一切为了钱&、&我梦想要挣很多钱&等等。好像孩子的价值观一下子就不一样了,您觉得对于互联网来说,应该给孩子传递怎样的东西,让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目标呢?  孙宏艳:我觉得刚刚一个是刘老师讲了我们怎么样打造一个绿色的网络,讲的很全面,比如说政府怎么办、学校怎么办、社会应该怎么办等等,各个方面都谈到了。我想我们现在说到网络,我认为,第一、网络确实作为一个媒体来说有责任为青少年传递一些正能量的东西,比如说我们刚刚说到的北方助学,通过网络传递了很多正能量的东西,我们看到孩子的笑脸,生活的改变,而且我觉得校长还有一点可能没说,除了改变了认字,和爸爸妈妈不一样的生活,可能内心的自信也会有改变,更多的是摆脱贫穷和现代生活更加贴近,助学的孩子,像助学的二代,他们的成长也成长得非常好,所以我想一个是传递正能量的东西;  另外一个方面、还需要补充的是我们期待网络给我们传递正能量的同时,比如说影响价值观,还需要增强我们自己的抵抗力,我想这是我特别想补充的一点,因为家长都很担心,说网络有很多负面的东西,我们成年人都担心,但是我们关键让他们强健体魄,自己有很好的媒介素养,所以我们给青少年是批判性的素养。就像我们说的,比如大家都说食品不安全,有的家长就会给孩子想办法从国外进一些洋奶粉回来喝,但是这个只是一段时间能做到,不可能一生在真空里生活,对网络也是这样,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很正常存在的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就是对于青少年来他们怎么能有这种批判性的素养,能够对这个事情能够有批判意识,既能看到积极的方面,又能看到背后有一些存在的问题,提高自己的免疫力,我觉得这个是我们特别需要强调的,也是我们一直在跟一些教育部门提倡,把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改成媒介素养课,不是光教孩子怎么用电脑,现在的孩子不需要教已经会用电脑,但是你要教他怎么样处理这些信息,怎么样面对信息,甄别信息,这个是孩子们现在需要掌握的一些东西。  第三、就是像这些网络上的负面东西,对孩子确实影响很大,我们今年做的新媒介与少年儿童社会化调查发现,很多孩子他们认为,80%的孩子认为社会是不公平的,有40%的孩子他们都会认为这个社会上好心没好报,还有差不多30%的孩子他们很羡慕富二代、官二代等等。这就是网络传递的东西。所以我觉得网络作为媒体,或者媒体的从业人员他们也有自己的责任,因为现在很多的网络,一些网站从事网站工作的人都是很年轻的一些人,比如说我到一些网站去看,都是20几岁,他们大学刚毕业,在做这个工作,可以说他们自己的价值观才刚刚形成,甚至不够稳定,他们对社会,作为媒体工作人员对社会也有一个责任,这个责任是怎么样用正能量去影响下一代,去影响更多的人,如果自己的价值观都不确定的话,自己甚至有很多消极的东西,肯定他在选择一个新闻的时候,他在对新闻放的位置等等都会有影响,所以我们做科研经常说这个数据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解读这个数据,可能出来一个数,但是这个数字的背后有很多需要解释的原因,作为媒体的从业人员也应该承担起责任来。  主持人:我觉得孙老师说得特别好,因为我自己也是一个媒体从业人员,而且我有时有一些发微博、发微信,包括在网上更新帖子这方面的任务,其实这方面我也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刚加入互联网的时候只有20多岁,现在奔30岁去了,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要不断地积累自己,其实这点我也想问刘老师。您看今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提出了实现网络空间清朗起来的六个目标,其中就特别重点地提出了要打造文明的网络空间目标,要求在网上倡导文明风尚、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彰显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将网络空间建设成为崇德向善、文明有理、温暖人心的精神家园。  其实北方助学就是这样一个向上而且温暖人心的这样一个氛围,作为网络媒体,我觉得刘老师是不是也再给我们提一些要求和建议好不好?  刘瑞生:刚才我觉得孙老师讲得非常好,就是现在要提高媒介素养、教育,这是很系统的工程,但是在这里面有几个问题,特别是网络媒体自身的责任非常重要。  第一,网络媒体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我们有一句时髦的话现在都叫做社会化媒体,我强调社会化媒体承担的是社会责任,我们知道中国的网络媒体是非常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特别是很多除了像北方网主流新闻网站,还有很多商业化的网站,他们也是重要的网络媒体,其实在西方网络媒体发展过程中也有这样的现象。作为媒体首先还是要盈利,怎么样才能盈利,特别我在发布新闻的时候,为什么现在中国的互联网上面炒作负面信息、不实的信息,特别在商业的网站,这就是盈利的需要,决定要炒什么来刺激人的眼球。  但是我觉得这点特别不可取,一个媒体最重要是发布信息,发布什么样的信息会打造什么样的品牌,一个企业、一个互联网媒体实际上需要一个长久的品牌、持久的品牌,而且是担当社会责任的品牌,我希望我们的网络媒体首先要意识到肩头上重要的社会责任,只有把社会责任担当好,其实跟盈利不矛盾,我们打造好的新闻,更利于品牌的塑造。  第二,特别重要的就是,我们网络媒体要担当什么样的功能,过去我们强调主流媒体喉舌的功能,但是在网络媒体时代,网络媒体的功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不再是单一的喉舌功能,更重要是担当耳目的作用,我们网络媒体采访的成本很低,我们可以发现存在的很多事情,所以我们要用我们的耳目功能去发现社会中像北方助学这样的正能量,传播这样的事件,形成这样一个良性的示范效应。另外我们可以广泛发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还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负面的信息,一些重要的事件发生的时候要去核实。上周我们刚刚出现一个老外撞人的事件,很多媒体的歪曲报道,这样的信息已经遍布互联网,这点特别重要。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孙老师讲的媒介素养,怎么样打造媒介素养,因为现在的中国的互联网环境,刚主持人讲了她还不到30岁,20岁已经进入这样的领域。新媒体的从业人员和传统媒体有很大的区别,就是20多岁的人已经成为这样的主流人群从业者,这个群体有优点,有活力、有朝气、善于网络,但是也有缺点,他们在心理上还不够成熟,刚刚走出校门,也面临生活的压力。所以我们在报道各种事件的时候,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像西方的媒体评论的深度报道都是40岁以后的记者才能做深度报道。中国人有自己的优点,我们相信我们也能做,但是在做这些方面的时候,怎么把价值观、新闻的专业性融合到一起。  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网络媒体一定要在传播功能上不断地针对这样的青少年打造真正具有绿色功能的产品,当然我们现在这两年针对于青少年的绿色产品在不断地开发,而且也有了不错的影响,处于这样的特殊发展阶段,我们已经走过了超常规发展阶段,下一步是什么阶段,网络媒体是一个提高有序化、提高责任的发展阶段。  主持人:作为一个网络媒体的从业人员听了二位的讲话,特别过瘾,也非常感谢二位给我们网络媒体,还有包括像我这样的从业人员提出了很多的要求,我觉得我们回来之后也要好好吸收一下。  刚刚从花旗的谈话中听到一个细节,你说北方助学做了10年,你们想给自己做一个小小的总结,这就是最后一次到云南去,但是你们也找到了新的目标,具体介绍一下你的目标是什么?  花旗:这10年过来以后看到当地的变化,还会有很多需求,不等于说我们结束在小凉山的助学活动,而是说我们可能把主要的精力挪到新发现的地区,小凉山这边如果再有需求,我们会根据实际的能力再给予帮助,因为它已经完全发生变化了,我和网友都是普通人,我们的能力很有限,尽量让自己有限的资源做雪中送炭的事情,锦上添花的事情我们能力达不到了。所以我们从明年开始把重点挪到贵州的黔东南的苗侗地区,然后这个主要的精力会放到那边。云南小凉山这边会和当地的老师、比较熟的朋友,和他们合作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上下一定的功夫,这次我是最后一次带着网友到小凉山地区,以后再去可能就到黔东南地区。  主持人:10年前花旗和他的朋友做这个事的时候只有30出头,现在已经40出头了,坚持了10年非常不容易,也看得出来他们把传递正能量这件事情当成了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但是这样的责任,应该是你、是我、是他的责任。我想刘老师对所有的网友提一些建议好吗?  刘瑞生:好的,我想因为花旗他们在坚持做的这样一个事件,虽然是一个个案,但是实际上很有典型意义的,我个人总结的第一点就是他用这样的典型案例,其实在书写一个大型的中国网民,我们对于中国的网民实际上主流是非常积极、健康的,当然不排除有一小部分,但是中国网民,中国人口这么多,我们怎么可能要求100%都这样,但是99%的人都是有正能量的,这点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所以我对于网民的建议就是,针对这样的案例,有三点值得我们思考:  第一,这个网络空间是谁的,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每个人实际上都有责任去维护这样的网络空间,实际上都可以用网络公益类似的正能量行动来维护网络空间。  第二,中国的网络空间一定是正能量的,必须是正能量的,所以我们所有的网民,我们大家都有必要去发挥正能量。  第三,特别重要的一点,花旗他们的行动是针对中国的下一代,决定了中国的未来,所以我们做这样的事件,不仅仅推动中国网络世界的未来,实际上影响中国未来的成长空间、成长形象,关注中国真正未来的发展。  所以我们每个人不要认为具体的事情,花旗讲得非常实在,不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我们每个网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就会成就一个更美好的中国未来。  主持人:孙老师请你对虎子的助学二代提一些嘱托好不好?  孙宏艳:我想起了原来总理说的两句话: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因为对于我们每一个成年人来说,我们都很期待下一代成长很好,对于下一代来说,都有自己的梦想,无论你的梦想是上牛津、上哈佛,还是将来成为一个教师或者一个科学家,无论你的梦想是什么,对一个人来说,一个大写的人来说,必要的素质都是很需要的,比如说合作、善良、有爱心、能够帮助他人、能够要求自己奉献等等,这些是在任何的地方都需要的,所以我想无论你的梦想是什么,最终还是要脚踏实地地去做。在助学的过程中,可能刚刚花旗也在讲,力所能及,都是普通人,我觉得慈善最重要的是给大家力所能及的爱,越是力所能及的才越可持续,才可以做得长,之所以做10年,以后做更长,跟力所能及有很大关系,如果真的力所不能及这个事肯定做不长。  我觉得对于下一代来说,也要慢慢地做这些事,在做的过程中不仅是帮助别人,更多是成就自己,会让自己成长得更好,自己的收获可能要比做公益活动收获要更大,甚至是几何倍数的增长。  主持人:虎子,北方助学的精神源于网络、发散于网络,现在火炬交到你们的手上,更应该星火相传,刚刚两位老师给你提了好多的建议,接下来你对你的小伙伴、全国的小网友们说一说你的心里话好不好?  虎子:首先我想说以后一定会和牛牛、包括刘子宇和小董等一起把爱心的火把传递下去,对于全国的青少年朋友们想说的话也挺多的,我就拟了一份倡议书:  全国的青少年朋友们: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和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网络可以帮我们增长见识、丰富知识,还可以让我们在虚拟世界中相识,在现实生活中相助。网络中传播的正能量可以让我们更正确的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快乐生活、健康成长,早日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在此,我发出以下倡议:  1、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互联网信息浩如烟海、良莠不齐,我们应该增强甄别能力,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相互攀比、不盲目追星,拒绝浏览不健康的网页信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努力创造温暖、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  2、积极参加网络公益活动。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在虚拟世界,我们要传递温暖的声音;在现实生活,我们要发挥自己的力量,让网络充满爱的正能量。我们不仅要自己学好人、做好事,更要鼓励身边的同学和朋友,让我们一起争做新时代的网络公益小志愿者;  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肩上背负着更重要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通过践行网络公益活动,传播正能量,争做中国新e代。  主持人:虎子的倡议非常好,我们也衷心地希望有更多像虎子一样的年轻朋友,通过各种方式为发展健康向上的中国互联网,做出自己的努力,10年的征程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相信在未来的助学道路上,助学的精神将会通过互联网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将会有更多的网友受到助学精神的感召,加入到助学的队伍中来,将爱心播撒到更多的地方,让我们一起为北方助学加油,努力共建和谐的美丽中国,非常感谢四位嘉宾做客我们的节目,本期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再见。
北方助学四项基本原则:低调、务实、自愿、快乐。北方助学四项特色活动:秋季义拍、进山家访、春季募捐、招募义工。  北方助学成立十年来,网友们始终坚持四项主题活动,其中,秋季义拍、进山家访两个活动更是成为北方助学与其他助学与众不同的特色活动,在网友们的坚持下,秋季义拍更像是一场相声晚会,在快乐中奉献爱心;进山家访则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网友们徒步上山,用实际行动帮助大山里的孩子,为他们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2013年北方助学秋季义拍会
关键词:义拍、八次、一万、二十万、相声晚会、快乐……  十年助学,八次义拍,参与网友超过一万人。截至目前,秋季义拍现场拍卖义捐所得人民币超过二十万元。  每一次的拍卖会更像是一场相声晚会,网友们在快乐中奉献爱心,在奉献中又收获快乐,而这种快乐,也正是北方助学能够坚持十年的最主要原因。
云南永宁海拔三千米上的村小
关键词:山沟沟、海拔三四千米、翻山越岭、徒步走五六个小时……  北方助学每年组织志愿者网友前往云南永宁大山深处,看看被“助学”的那些孩子们的真实状况,只有走近他们,才能更真实地体会助学的意义,也才能更清楚地明白助学真正的精神。
北方助学为孩子们制作了统一的校服
北方助学义工旅行与孩子们合影
关键词:一线义工、支教、走进大山、网上招募、三名义工……  北方助学通过论坛、QQ群、微博等网络手段招募一线义工,十年来共有三名助学网友奔赴云南永宁当地,担任一线义工,他们的亲力亲为为北方助学凝聚了更多的网友。
关键词:募捐、衣物、粮食、校服、钟表、现金、公开、透明……  北方助学成立十年来,始终坚持为云南永宁大山深处的孩子们募捐,从早期的旧衣物到书本、文具,再到后来的粮食、金钱,所捐赠物资不计其数。更为可贵的是每一笔捐赠都是公开透明的,每一笔收入与支出都发布在网上,接受所有网友的监督。
日,北方助学秋季义拍在谦祥益茶馆隆重举行。[]
日,北方助学第一次秋季义拍活动在天津市和平区一所小学的操场上悄然举办,一个简单的拍卖锤、几十件拍品、近四十位网友,组成了助学秋季义拍的所有部分。活动现场,助学首席拍卖师花旗妙语连珠,落锤不断,在接连不断的笑声中,义拍所得款额最终定格在八千元人民币。从2005年开始,北方助学秋季义拍活动始终坚持不断,每年一次的秋季义拍,是助学网友凝聚爱心力量的一次盛会。北方助学经过十年的发展,秋季义拍活动也举办了八次,每一年的拍卖金额都在创造着历史新高,参与人数也从最开始的几十位网友至如今的几百位网友,他们有的来自论坛、有的来自QQ,还有的来自微博,无论来自哪里,都非常热心地参与到活动中来。秋季义拍更像一次相声晚会,快乐的氛围始终盘桓在活动现场上空,每个人都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幽默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却是通过帮助他人所获得的快乐,在北方助学的基本原则“低调务实自愿快乐”中,快乐才是最重要的一项原则,这也是北方助学能坚持十年的最重要原因。
北方助学经过了十年的发展,有一拨又一拨的网友受到感染,加入到助学的队伍中。在这些爱心的网友中,有着这样一群特殊的人群,他们还是孩子,有的是高中生、有的是初中生,甚至还有小学生,他们都是受到父辈们的影响,他们的爸爸、妈妈都是北方助学队伍中的主力队员。对于这些小队员,我们称之为:&助学二代&,他们从小就被父辈们带到助学的活动中,经过这些年的成长,现在都已经成为助学活动中的主力队员,&虎子&、&牛牛&、&小董&、&小七&&&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撑起了助学的新一片天地,他们代表了北方助学精神的传承。虎子说:&善心不分大小,重在量力而行;善举不需壮烈,贵在持之以恒。&孩子们用朴实的话语、积极的行动,深刻诠释着助学的精神,让人感动。
    人物:“虎子”  传承关系:受到妈妈“紫奕”的影响,从小参加助学活动,经过几年的锻炼和成长,目前已经成为北方助学团队中“助学二代”的核心力量。  虎子说:“善心不分大小,重在量力而行;善举不需壮烈,贵在持之以恒。”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  要重点培养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提高批判意识;网络媒体有责任向青少年传播更多正能量信息。
全国的青少年朋友们: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和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网络可以帮我们增长见识、丰富知识,还可以让我们在虚拟世界中相识,在现实生活中相助。网络中传播的正能量可以让我们更正确的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快乐生活、健康成长,早日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在此,我发出以下倡议:1、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互联网信息浩如烟海、良莠不齐,我们应该增强甄别能力,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相互攀比、不盲目追星,拒绝浏览不健康的网页信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努力创造温暖、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2、积极参加网络公益活动。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在虚拟世界,我们要传递温暖的声音;在现实生活,我们要发挥自己的力量,让网络充满爱的正能量。我们不仅要自己学好人、做好事,更要鼓励身边的同学和朋友,让我们一起争做新时代的网络公益小志愿者;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肩上背负着更重要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通过践行网络公益活动,传播正能量,争做中国新e代。
  日到10月31日,北方网记者随北方助学网友们一起奔赴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的拉柏乡进行助学捐助活动。此行的目的地加泽村完全小学位于拉伯乡的北端,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山将那里同外界阻隔开来。生活条件的简陋、思想观念的封闭以及教育水平的严重落后,让那里的孩子需要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与帮助。记者随助学团队一起进山,希望能够透过镜头让更多人了解到在遥远的大山深处还有那么一群孩子……[]
可爱的助学网友们,感谢一路上有你。
Scroll Down Left
单击图片关闭
北方助学正式成立  2003年末,一群爱心网友深入到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乡家访,看到当地贫穷的生活以及落后的教育情况,萌生了助学的想法,发起了一次网上捐款,形成了北方助学的雏形。
北方助学论坛正式开通:日,北方助学论坛正式开通,爱心网友慕名加入,正式确定网络公益助学的路线。
第一次春季募捐活动:2004年5月,北方助学策划组织了第一次春季募捐活动,通过论坛、QQ等网络形式进行推广,众多爱心网友参与,网友们捐出衣物、文具等物品,还有网友捐出邮费,保证了捐赠物资顺利运送到云南永宁当地。
第一次秋季义拍活动  2005年9月,北方助学举办了第一次秋季义拍活动,义拍现场所得善款8000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新奇幽默的慈善活动形式、公开透明的账目管理,让网友们更愿意参与,这也是助学坚持十年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网上招募,第一位网友义工走进大山深处  2006年,通过网络招募,网友“旅行”成为助学网友中第一个到云南从事支教义工的网友,这一去就是两年。日北方助学秋季义拍,拍得2万元善款。
确定北方助学两大特色活动:春季募捐和秋季义拍  2007年,北方助学利用春季募捐、秋季义拍活动所得善款为云南省永宁乡温泉完小的孩子们购买了球鞋、钟表等助学物资。
为树立孩子们的集体观念,定做统一的校服:2008年,北方助学利用募捐义拍所得,为云南永宁温泉完小的孩子们购买了324件校服,这是当地的孩子们第一次穿上校服,也为孩子们树立了集体观念。
在网上发布义工招募帖:第一位支教义工“旅行”回津后,在网上发起了永宁一线义工招募帖。[]
确定北方助学三大特色活动:募捐、义拍、招募义工  2009年,北方助学春季募捐、秋季义拍继续进行,义拍所得也是逐年增加。义工招募帖发布后,网友“狗熊掰玉米”、“美琪”先后奔赴云南永宁做一线义工。
助学队伍第一次正式进山家访  2010年春天,除了网上募捐之外,北方助学团队也正式开始了进山深度家访活动。助学队伍集结在云南永宁,网友们经过五、六个小时的徒步跋涉,来到海拔三千多米的大山上,为永宁乡各村小的孩子们带去助学物资。
确定北方助学四大特色活动:募捐、义拍、进山家访、招募义工  2011年,北方助学将春季募捐、秋季义拍、进山家访、招募义工定为四个特色活动,丰富、有趣的活动形式也让北方助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网友支持。
北方助学队伍第一次带记者进山实地采访  2012年,北方助学进山家访活动到云南省永宁乡牦牛坪村进行家访,北方网记者随队采风了整个家访过程;同年,北方助学秋季义拍也拍得了4万元的历史最高纪录。
十年征程,再出发  2013年,北方助学十周年,秋季义拍活动现场拍卖所得达到5万元,再次打破了助学义拍历史上的最高纪录。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北方助学及时调整助学方向,将助学对象定为贵州黔东南贫困地区,十年后,北方助学再出发!
策划:韩颖新 刘雁军 张晋
编辑:张丽 寇庆春
记者:寇庆春 杨奕 吴涛
美工:周瑾 杜珊
摄影:付文超
主持人:明朗
视频:潘德军 刘金城 邸舒妮
2013年12月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家好我叫小莫mp3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