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学生休学申请书一年,回学校,学校不敢收了,算侵权吗?

悬赏20爱心点
分享到微博
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我是一名高三的学生患比较严重的抑郁症现在不想上学,可是妈妈不高兴怎么办?
结束后我就开始找不到学习的动力,看着同桌因为前几次考试不理想所付出的努力我心里着急,非常紧张,想要努力进入状态可是越是这样反而越糟,结果整个人的神经都错乱了,两个周以前通过看心理医生知道是患了抑郁症.现在正在接受一些治疗,用药和锻炼,可是我却发现自己不喜欢学习,不想上学.看着自己的成绩落下了也有一丝的着急可是几次回、学校以后都是听不进课脑子里总有一些怪的想法,我知道自己接受治疗不过两周,应该漫漫安下心来治病,可是我看得出来妈妈想让我尽快回学校,我现在心里很矛盾,我究竟应该怎么半?
我曾经也和你一样,在高三的时候也患上抑郁症,但我没你那么幸运,我当时不知道自己是患抑郁症,所以就一直没有好,现在我已经大四了,想想当时,我真的很后悔,要是当时我知道,积极的去治疗,现在可能就不一样了,以我的经验告诉我,你现在应该积极的接受治疗,先是药物,后是心理,你的时间短,很容易治疗的,不要怕,不会影响你明年的高考,把心情放开,一切都会好的,积极的去面对一切,为自己确定目标,不要想你的抑郁,你就会慢慢的好起来,你也没必要太在意,因为那就不是什么大病,每个人都有可能患上,尤其是高三,好吧,别在意,高考不光考的是知识,也考心理。当你以一个好状态去考试你就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治疗期间不影响上学,记住不管别人怎么说,做你想做的事,你就是最棒的。
也是局外人~!
知了吗?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同学,你的学习状况确实比较差了,如果各科都能及格都能上本科了,我接触过一些高三开始努力学习成绩提高的学生,但他们刚上高三的成绩比你要好些,你现在的状况可能是一直...
答: 您好!对于强迫的症状,我们应采取接受的态度,接受我们有这样的症状,当您反复要想的时候,不要去控制不让自己想.因为您的想法一般人都会有,为什么只有您体验到了痛苦呢...
大家还关注我的位置:
问题编号:3220008
学校转来了新学生,精神有问题,影响正常秩序,学校可不可以让学生休学回家治疗吗
这学期,学校一年级转来了新学生,开始上课时经常烦躁,对老师的教育和要求表示敌对情绪,体育课咬女人,下课亲女同学,课堂上做小动作,老师不许批评,否则,就发脾气,不是躺着不听课,就是用铅笔狂敲桌子,还经常把鞋脱下来,换个样子穿(左右错位)老师制止他的行为,他还顶嘴,滔滔不绝地讲自己的理由,说别人都是错的,认为他的做法全是对的。上学期在本市向阳小学读书,原班主任无法控制,无奈转入本学校。一周后发现孩子问题严重,与家长沟通,得知孩子的心理问题,老师建议家长对孩子进行心理咨询,儿童医院检查结果为有一定的焦虑和敌对性。但是家长没有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对学校和老师极寄予太高的期望,希望孩子能逐渐孩子能逐渐好转。但是老师也不是神仙,更不是神医,况且情绪不对劲时,上课老师都无法控制,班级干部管管他,让他遵守纪律,他口出狂言:回家拿刀杀了你。班级同学都很害怕他。不少孩子回家经常做噩梦:不愿意呆在这个班级了。学校有义务对每个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但这样的孩子对学校的课堂秩序和班级其他学生的身心健康都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学校也担心这个孩子遇到不对劲的地方,会对自己产生伤害。家长投诉络绎不绝,而家长还执意要继续呆在学校接受正常的教育,说孩子愿意呆在你这样的环境里,回家没人玩,没有意思。也不采取积极的态度带孩子到或者等大型专科医院检查治疗。请问:这样精神有问题的孩子学校怎样做才能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让其他的家长满意?让老师安心上课?而且孩子越来越大,对老师的其他同学的身心伤害会越来越大。
提问者:辽宁-大连人身损害浏览112次 06:55:22
无需注册、快速提问 全国专业在线律师快速为您解答!
共有 2 位律师回答该问题
满意答案咨询电话: (辽宁-大连)帮助网友:3897称赞:6该孩子对其他孩子有一定危害性,可以要求家长领会孩子,转入专门学校。 15:41:16追问 18:16:00但是家长执意要求自己的孩子在正常的学校接受正常的教育,并说孩子自己在家没人玩,没意思,爱上学,素质也不错,我们校方该怎么办?万一哪一天收到某种刺激,寻了短见,我们的责任可就大了。怎样维护学校的利益?回答 08:58:00一是由教育部门出面,为他们联系专门的学校。如果不行就得你们直接告诉家长拒绝接收该孩子上学。否则,如果哪一天这个孩子打伤了其他孩子,你们学校是要承担责任的。满意答案 咨询电话:1362498**** (辽宁-大连)帮助网友:13403称赞:6向教育行政机关投诉。 11:33:46
已帮助40人&已帮助24人&已帮助36人&已帮助37人&已帮助24人&已帮助35人&已帮助25人&已帮助29人&
已帮助90人&已帮助56人&已帮助72人&已帮助53人&已帮助78人&已帮助53人&已帮助60人&已帮助52人&
还没有华律网账号?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华律网:
相同经历,我也要问
扫微信,与律师对话
华律网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健康和谐的网络交流平台
您投诉的是 的提问:
投诉类型:
无意义的回复
内容含广告
投诉说明: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抑郁症九大评估标准----
选择服务器
网通服务器
电信服务器
北京服务器
二号服务器
三号服务器
测试服务器
抑郁症九大评估标准
发布时间:
阅读次数:
选择字体:[
  专家之论  “结”解了,关键打开心扉  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刘道兴表示,随着社会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青少年面对来自学业、社交等多种压力和挑战,产生烦躁、紧张、抑郁等情绪很正常,社会、学校等都应该足够重视并理性对待,家长义不容辞应承担起首要责任,应全面客观地看待孩子的长处和短处,别把学习作为评定的唯一尺码。  “我们特别提倡家长学着和孩子做朋友。”顾施展说,很多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都和家长缺乏必要的沟通,如果家长能够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加强沟通,增强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及时发现孩子的情绪变化并进行疏导,帮孩子度过“危险期”。和孩子做“朋友”,家长必须能够为孩子提供和谐的家庭氛围,尊重孩子的见解,从内心欣赏孩子、支持孩子、信任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也要讲究教育,切勿实施家庭暴力。  青少年自身积极的心理调节也很重要。彭熠表示,心理专家的工作性质是“助人自助”,最终要靠自身调节解决问题,青少年应对自身有正确的认知,顺境中适度放松身心,逆境中保持足够的自信和勇气,当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到学习生活时,可到专业机构咨询和治疗。  ▲▲相关链接  可能发展成抑郁症的评估标准:  1.对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都没兴趣,持续两周以上。  2.身体明显消瘦或体重明显增加,持续两周以上。  3.有睡眠障碍,常被噩梦惊醒,持续两周以上。  4.经常烦躁,为一点儿小事争吵,持续两周以上。  5.动作迟缓,说话缓慢,持续两周以上。  6.经常感到疲倦,甚至长时间卧床,已持续两周以上。  7.觉得自己活得没有价值,事事缺乏自信,已持续两周。  8.注意力不能集中,对什么事总是心不在焉,已持续两周。  9.经常想到死,有过伤害自己的体验,持续两周以上。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提供)  青少年要远离心理疾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客观认识自身“长短”,不苛求自己去做做不到的事情。  2.学会倾听和表达,有快乐的事和朋友分享,有烦恼的事要及时找朋友倾诉,相互支持和鼓励。  3.应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画画、听歌、看书、玩游戏等,在心情不好时不妨看一些励志书籍,听一些让心情舒畅的音乐。  4.适当宣泄,学着缓解压力。比如写日记、进行有氧运动(跑步、打球、游泳等),甚至哭鼻子或到偏僻处大叫几声。冬季大雾、阴雨天气容易影响人们心情,这时采取调节更为必要。  5.敢于“示弱”,在感到无助时,要学着主动向老师、家长、同学寻求帮助,不要硬撑。  上海市一心理疏导室,心理专家在为青少年治疗“心病”。新华摄  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室应运而生。  来源:2_2_-->
  阅读提示  他们有着花一样的年华,却因为处在生理和心理的关键时期,更容易陷入苦闷低落中难以自拔,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据市第八人民医院的心理医生介绍,该院每天门诊接待的上百人中,青少年病人占70%左右,部分已被确诊为抑郁症,学习压力、社交受挫和家庭不和等成为对孩子的身心伤害的主要原因。专家呼吁,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家长、学校和全社会的足够重视。  现状之忧  人多了,医院床位告急  “32个床位都满了,家长要带孩子来住院得先排队等。”几天前,在市第八人民医院心理科三病区,孔德荣主任谈到青少年开放病区的床位时感慨不已。  孔德荣从事青少年心理问题咨询和治疗工作已有10多年。她介绍说,近年来,因心理问题前来咨询治疗的青少年患者明显增多,该院每天门诊接待的上百人中,青少年病人占70%左右,其中约有40%~50%被诊断为抑郁症,患者年龄集中在14岁到20岁,近来该病区床位频频“告急”。  市第九人民医院也开设有心理科开放病区,虽然病人未按照年龄段单独分区,不过该院办公室工作人员说,青少年病人占一半以上,目前心理科床位比较紧张,住院需要预约。  除住院治疗外,如今前去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心理咨询的青少年也明显增加。记者从郑州福斯特咨询服务公司、郑州康馨健康心理咨询中心等几家心理咨询机构获悉,前来进行心理咨询的青少年占总咨询人数50%以上,而且出现心理问题的时间也由以往“集中”在考试前后,演变为日常各周都有,这些孩子大多存在轻度或中度心理问题,近10%为重度心理问题。而相关人士介绍,近年来青少年由于心理问题引发的厌学辍学、网络成瘾、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问题持续上升,自杀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状态。  患病之初  话少了,不爱和人交流  前天下午,在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心理科开放病区,记者见到女孩小文(化名),她走路都特别小心,一直低着头,记者主动上前说话,她的脸顿时通红,目光闪躲。  “我就是性格太内向,不知道咋跟人交流。”小文的声音特别小,感觉根本不像20多岁的“上班族”。她说自己从小性格内向,父母对她特别溺爱,久而久之,除了家人她不知道如何跟陌生人沟通,在学校和同学们也玩不到一块儿,上班后问题越发严重,整天埋头坐着,不敢和同事交流沟通,正常的工作都没办法完成,最后只好在家人陪同下前来咨询。  来自登封的小李今年18岁,是家中独子,他的父亲说,孩子一向心事重、胆子小,今年在郑州上技校时,孩子因为被老师催要罚款受到惊吓,不肯再上学,回家后表现也越来越反常,起初一个多月沉默寡言,后来整天出去沿街乱转,最后是被家人连哄带骗领到郑州治疗。  八院的青少年开放病区位于三楼,病房外有近百平方米的活动场地,病人们可以在这里下棋、聊天、做广播操,楼上有健身房,楼下有音乐治疗室。该病区的裘大夫介绍,这里的病人乍看上去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仔细观察才会发现心理异常,每个病人都有厚达数十页甚至上百页的住院记录,包括每天心理治疗情况、药物反应等。  家长之泪  娃变了,自己束手无策  “我女儿怎么了?救救孩子吧。”9月中旬,来自南阳的李女士带着目光呆滞的女儿到郑州一家医院哭诉。她说,女儿从小到大都很乖巧,出类拔萃,去年考上北京一所名牌大学,今年初,孩子突然在宿舍割腕自杀,虽经抢救脱险,但情绪一直低落,父母也问不出什么原因。  住院两天后,女孩向医生敞开心扉:初到北京,见同宿舍其他人穿着时髦,见识又广,她以往的优越感荡然无存,老觉得室友嘲笑自己,后来上网聊天认识一当地男子,对她颇为关照,几个月后约见时同对方发生关系,事后背负着种种心理压力,觉得在人前抬不起头。春节后,那名男子坦言自己早已结婚生子,要和她分手,她一时难以接受,意欲轻生。  今年10月25日,索凌路西史赵小区单亲母亲张女士通过媒体公开求助,因为上高中的儿子小伟(化名)患抑郁症休学一年,经过治疗回学校不到一周又跑回家中,并且不愿意与人接触。小伟说,自己读小学、初中时成绩一直很好,上高中后,渐渐觉得学习压力太大,情绪低落,一度想到自杀。高二上学期休学到医院治疗,确诊为抑郁症。  调查之果  心“病”了,缘于三大诱因  那么,到底是什么问题,让这些本该活力无限的青少年陷入到“心病”中难以自拔?综合几家医院心理门诊、几家心理咨询机构的咨询记录来看,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诱因主要集中在学习压力大、情感受挫和家庭不和。  今年4月份,郑州12355青少年维权及心理咨询中心历时近6个月对2000名(12~18岁)青少年进行了心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心理存在问题,其中六成青少年患有“人际关系敏感”症。  郑州康馨健康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咨询师顾施展介绍,学习压力一直是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罪魁祸首”,他们对升学压力、父母叨唠、学校排名等最为反感。  其次是情感受挫,因为青春期懵懂、网络色情等方面的影响,部分青少年盲目轻率偷越“雷池”导致身心受到伤害等。一名17岁的高中女生意外怀孕偷偷手术后抑郁,还有一名19岁男孩向女友提出分手,对方不肯,当着他的面跳楼自杀伤势严重,男孩为此恐惧内疚精神异常。孔德荣介绍,在她接触过的病人中,60%左右的青少年抑郁症由此引起,女性患者约是男性的两倍。  此外,因父母感情危机、家庭不和引发的青少年心理问题,近年来日益明显。郑州福斯特咨询服务公司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彭熠介绍,4月中旬,一对中年夫妇带着16岁的女儿前来咨询,称女儿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近半年来一直待在家,死活不肯再上学,情绪上也郁郁寡欢,还说“不想活了”。  “我上学后害怕他们离婚。”女孩吐露的心声让父母感到吃惊又惭愧:原来,夫妇俩半年前开始“冷战”,正在闹离婚,这导致孩子无法再安心学习,为“保全”这个家,她选择牺牲自己的学业……知道真相后,父母和好如初,家庭氛围渐渐好转,女孩重新回到学校。  现象之解  人大了,“心”未随之成长  近年来,抑郁症成为当今青少年最普遍的心理疾病之一。采访中,几位心理专家均表示,抑郁症患者的人数逐年上升,且呈低龄化趋势。抑郁症导致的青少年自杀率也越来越高,是15~19岁青少年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孔德荣说,这和青少年自身的特点有很大关系。青少年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时期,心理不能与生理等性成长,他们敏感、叛逆、情绪化,渴望独立自由又离不开父母的照顾,想跟他人倾诉又害怕别人看穿自己,时常感到迷茫、矛盾,是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危险人群”。出现心理问题的青少年,通常具有性格内向、过于追求完美、自尊心太强、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等“共同点”。  心理疾病根据轻重,通常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不少家长过于粗心,在孩子病情相当严重时才意识到,容易贻误治疗时机。“如果家长能及早发现,对孩子的康复非常有好处。”孔德荣说,抑郁的初发期,青少年常感觉自己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不想出门,不想上学,不想做作业,感觉周围都是压力。2_1_-->
&(阅读:1108)
&(阅读:2975)
&(阅读:149)
&(阅读:179)
&(阅读:189)
&(阅读:195)
&(阅读:251)
&(阅读:221)
&(阅读:272)
&(阅读:302)
&(阅读:356)
&(阅读:280)
&(阅读:320)
&(阅读:292)
&(阅读:29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临床诊断及治疗依据,就医请前往正规医疗机构)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大夫网互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收到方正侵权如何处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