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入20世纪后的中国,同以前相比,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悄然之中发生了前所君问归期未有期的改

进入20世纪以后,中国人的邮递方式与过去有什么不同?_百度知道
进入20世纪以后,中国人的邮递方式与过去有什么不同?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20世纪以后就改成邮局、800里加急之类的过去是飞鸽传书、海陆空联运了
比过去的先进了 ,方便了,更便捷了
其他类似问题
邮递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
练习题及答案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三次巨变指的是 ①辛亥革命②五四运动③抗战胜利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⑤改革开放
[     ]
A.①③⑤ B.①④⑤C.②④⑤ D.③④⑤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期中题
所属题型:单选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找答案上)
马上分享给同学
初中三年级历史试题“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辛亥革命、
五四爱国运动、
抗日战争胜利、
开国大典、
三大改造、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历史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
考点名称: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文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在中国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则可指自19世纪末迄辛亥年,中国之一系列以推翻满清统治为目标的革命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比较:1.相同点:①产生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的加深;②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③影响: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④实践结果:都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的民族危机依然严重;⑤失败原因:客观原因是反动势力的破坏,主观原因是本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⑥二者都属于资产阶级政治运动,都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2.不同点:①代表阶层:戊戌变法代表的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辛亥革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的利益。②变革的手段和目的;戊戌变法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建立君主立宪的政体;辛亥革命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③性质: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④戊戌变法没有触及封建土地制度;辛亥革命主张用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取代封建土地所有制。⑤实际影响:戊戌变法的法令基本被废除,其主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1、背景:(1)武昌起义后,腐朽清政府已经无法维持局面,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寻找新的在华代理人,而掌握实权的袁世凯得到了列强的赏识。(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帝国主义各国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的手段,对革命政府施压,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3)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也向革命派进攻。(4)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2、经过:袁世凯得到孙中山的保证后,加紧逼迫清帝退位。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退位第二天,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向南京参议院提出辞职,接着,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北洋军阀:以袁世凯为首的中国封建军阀集团。1895年清廷命袁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这支军队采用新的兵制,使用近代武器,归北洋大臣节制。1901年袁出任北洋大臣,所辖军队称北洋军。1916年袁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三个派系,即皖系军阀、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彼此争权夺利,不断发生政争和混战。1926年7月,在国共两党合作倡导下,国民革命军进行了北伐战争,消灭了直系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打击了奉系势力。1928年国民党各军事实力派联合再次北伐,奉系军阀张作霖因战败退回东北,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至此,北洋军阀的统治结束。北洋军的一些余部被并入国民党军队。
考点名称: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日发生于中国北京的一场爱国运动。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消息传来后,北京学生开展了集会、游行、罢课等活动。后来得到了各地学生以及各界的广泛支持,演变成了全国性的罢市、罢工还有学生罢课活动,从而形成了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并最终迫使北洋政府拒签和约。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五四爱国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二十一条”:“二十一条”是一战时期日本强迫袁世凯签订的卖国条约。一战爆发后,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交换条件,于1915年向袁世凯秘密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主要内容:中国政府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并南满、安奉两铁路管理期限,均延展至99年为限;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等。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的目的是要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袁世凯于5月9日接受了除了第5号以外的全部要求,这就是“五九国耻”。由于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二十一条”最终未能付诸实施。新旧民主革命的异同: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两个阶段。革命性质的确定主取决于革命领导者及其纲领、对象、任务、结果等因素。 1、相同点:(1)社会性质: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革命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社会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者为主要矛盾;(4)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6)革命主力:人民群众。 2、不同点:(1)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2)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为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3)结果与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4)革命发展与群众发动的广度、深度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充分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核心问题,即土地问题。(5)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五四爱国运动:1、国际方面背景: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2、国内方面背景:阶级矛盾加深,工人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影响。3、导火索: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4、时间:日5、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6、阶段:第一阶段:日~6月初,北京大学等校的三千名青年学生学生以罢课和游行示威的形式进行斗争。第二阶段:1919年6月初~6月底,为支援学生的爱国运动,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运动中心从北京转到上海。工人阶段登上政治舞台。7、结果:取得了初步胜利。(1)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2)免去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3)中国代表拒绝和合约上签字。“五四精神”:五四精神就是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是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精神,是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精神,是不畏强暴、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勇于抗争的精神。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实现的具体途径,而所有这些,最终都可以归结为振兴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泉源,也是五四精神的实质和内涵。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也曾指出:“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这次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在运动后期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3.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5.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五四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原因:1.从时代特点和条件看,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其杰出历史意义,就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的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 2.从领导力量看,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中国工人阶级以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罢工参加运动,表现出高度自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坚定性和彻底性,对五四运动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从此,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 3.从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看,在五四时期,已涌现出一批拥护十月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成为运动的领导力量。如李大钊、陈独秀,他们指导运动的武器,已经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考点名称:
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21日今井武夫飞抵芷江请降。9月2日上午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向同盟国投降的签降仪式。9月9日上午,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中国首都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抗日战争的特点: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2.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3.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并存的显著特点。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4.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作用。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并形成的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制订并贯彻了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抗战的方针,坚持敌后抗战始终不动摇,决定性的消耗了日军的力量。以斗争求团结,始终高举抗日大旗,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存在。5.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的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6.持久性。抗日战争经历了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长达8年持久性反侵略战争,是所有法西斯战场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7.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近代两次中日战争——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比较:①战争领导: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慈禧置民族和国家的安危于不顾;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对敌。 ②民众动员: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压制民众的抗日热情;抗战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③战略战术: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抗日战争中,两大战场互相配合,中共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并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最后赢得了胜利。 ④国际环境:甲午战争时,西方列强绥靖政策,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了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反侵略战争和全民族解放战争,无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还是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着伟大意义,从此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1.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入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1840年开始,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入侵中国,由于清政府腐败软弱,最后都以割地赔款而告终。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百年来的民族耻辱。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彻底打败了日本这个世界第二号法西斯强国。这是中华民族的胜利,是世界和平民主力量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胜利。2.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抗战以前,中国在世界上毫无地位可言。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四大国之一。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是由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1942年1月,26个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国家共同宣言》,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在宣言上领衔签字。1945年4月筹建联合国,会议在美、英、苏、中四大国首席代表轮流主持下进行。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拥有一票否决权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种国际地位的变化,在中国近代史上是有重要意义的。3.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挣脱了大部分束缚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废除了帝国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在1942年以前,苏联宣布放弃沙俄在中国的特权;美、英两国政府也于1942年10月通知中国,表示愿意废除领事裁判权及其他特权(九龙租借权除外)。中国还收回了被日本侵占达半个世纪的台湾、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4.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中华民族从此由衰落转向振兴。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最危急时刻,被人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华民族终于觉醒了。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原来“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中华各界各族人民和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抗战。5.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根本转折,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由此走向胜利。抗日战争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有着扭转乾坤的伟大意义,经过抗战,改变了中国内部政治力量对比,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过程,为新中国代替旧中国准备了精神和物质条件。6.抗日战争从开始就鼓舞了世界人民奋起抵抗法西斯的侵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是最早开始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牵制了日本法西斯大部分兵力,鼓舞了世界人民奋起抵抗法西斯侵略的斗志,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屈原、苏武、蒋干、毛遂、共工):1.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这是中国民族革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两重性质的进步的和正义的战争,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2.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的凝聚力。从敌后战场到正面战场,从国统区到论陷区。从国内社会各阶层到国外华侨,从汉族到少数民族都充分体现了全民抗战的特点。3.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和建立,到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从敌后根据地的建立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到毛泽东《论持久战》指明抗战前途;从坚持斗争求团结。4.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共同为抗战做出重要贡献。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作战的相互协调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苏美对日作战是中国抗战决胜的有力配合。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1.日,德国法西斯投降,欧洲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日本法西斯孤立无援。2.根据雅尔塔协议,8月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摧毁了日本的精锐部队关东军。3.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其毁灭威力击垮了日本法西斯势力的顽固抵抗心理。4.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人民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其他人民军队遵照朱德总司令的命令,坚决消灭拒绝投降的敌人。日本正式向中国递交投降书:
考点名称: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是在日举行的会议,内容是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总理兼外交部长,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是指日15:00在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举行的仪式,直到21:00才结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国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开国大典:
考点名称:
三大改造:三大改造,是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三大改造的实质: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和不足: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的缺点。 为什么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革命性质:三大改造之前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三大改造后,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任务。2.经济基础:三大改造前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三大改造后,以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为主要形式的社会之一公有制成为我国唯一的经济基础。3.生产关系:三大改造之前,生产资料私有制大量存在,我国存在着民族资本家剥削工人等多多种剥削关系;在三大改造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社会各阶级都成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总之,社会主义最典型的标志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通过三大改造,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在劳动分配制度上,基本实现了按劳分配原则;在阶级关系上,消灭了剥削阶级。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庆祝公私合营:
相关练习题推荐
与“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相关的知识点试题(更多试题练习--)
微信沪江中考
CopyRight & 沪江网201520世纪人类心理学的八大新观念&&&——熊哲宏主编《你不知晓的20世纪最杰出心理学家》主编序言
&&&&20世纪人类心理学的八大新观念
——熊哲宏主编《你不知晓的20世纪最杰出心理学家》主编序言
(“走近心理学大师丛书”之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第1-19页;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亲爱的读者朋友,这里呈现给大家的《你不知晓的20世纪最杰出心理学家》,是我们从西方近期评选出的“20世纪100位最杰出的心理学家”中,特意精选出我国一般读者不知道、甚至是心理学工作者都不太熟悉的38位,通过描述他们的人格魅力、心理学创新性贡献和历史地位,从而全方位地展示了一幅20世纪人类心理学演进的宏伟画卷。我相信,也许你正好期待着这样一本书呢!
在新世纪刚刚进入第8个年头的时候,作为心理学爱好者的你,是多么渴望了解一下在过去了的整个20世纪中,都有哪些心理学的著名人物或大家?他们做出了什么样的心理学新发现?这些新发现对于我们日常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什么意义?不仅如此,对于我们整个人类来说,20世纪的心理学到底有哪些实质性的发展与成就?在探究心理奥秘的征途上,20世纪的心理学有哪些成功的经验乃至失败的教训?而人类心理学的未来最终又将走向何方?……
应该说,我主编的这本书,正是为了满足读者的这份渴望或好奇心的。
作为本书的导言,我想通过宏观地勾画20世纪人类心理学的发展脉络,特别是通过提炼20世纪人类心理学的崭新的“观念”,从而总体地展示20世纪人类心理学的卓越成就。这也正是我们编撰本书的初衷或目的。
这里我所用的“观念”一词,需要作一下界定。我所谓的“观念”(idea),不是简单地指“概念”(concept)
。一般说来,一个概念是人们凭借直觉、想象、推理或顿悟等而对许多个别事物的共同特征的一种概括(或抽象)。每一个概念的所指对象、范围大小各有不同;而我所说的“观念”,形象地说,就是指“大”概念。更准确地说,是指一组相互之间有内在联系的、融贯的概念之集合,或称“集合性概念系统”。这种集合性概念系统已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思想”(thought)了。举一个例子便能清楚这一点。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心理机制的解释,就相当于我所说的“观念”,因为这一观念是由皮亚杰的“格式”、“同化与顺化”、“平衡过程”(equilibration)等一组有内在联系的、融贯的概念所构成的。如果你不理解这一组相关的概念,那你就无法理解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机制这一观念或思想。
下面我就提纲挈领地介绍一下我们在本书中所揭示的20世纪人类心理学的八大新观念:
新观念1:心理是“无意识”的
以冯特为代表的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初,亦即19世纪的最后20年,心理学家们普遍相信:心理不过就是“意识”(conscious)。这一信念源远流长,其祖师爷是笛卡尔。他最早系统地论证了心理的意识观。在他看来,之所以“我思故我在”,是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物质世界也好,哪怕是你的那颗大脑也好)是否存在,都是可以怀疑的;但“我在思考”本身,则无论如何是不能再怀疑的!你能“清楚明白”地意识到——通过自我内省——你的头脑中有“天赋观念”;像上帝、无限性、完美性、统一性、欧几里德几何学公理等,只要你稍加内省,它们就会直接呈现给你的意识——按现在认知心理学的时尚说法,就是“有意识的通达”。正是因为受到笛卡尔意识观的根深蒂固的影响,那时的冯特、布伦塔诺、詹姆斯和杜威等,都持有“心理不过就是意识”这一信念。
20世纪上半叶心理学的第一项重大发现是“无意识”(unconscious)
,而且,无意识的观念几乎支配了整个20世纪的心理学。说起无意识,当然要归功于弗洛伊德。有的史书上说,“弗洛伊德发现了无意识”。这里的“发现”一词,我要限定一下。只能说,弗洛伊德发现了无意识中的一种,即作为心理的一个“区域”、一种“实在”的无意识。当然,这就说来话长了。
我以为,在整个西方心理学史上,无意识的研究有两条线索、两种思路:一是作为心理(Mind)
的一个“区域”、一种“实在”的无意识。这就意味着,在人的心理中,有那么一个区域,客观地、实实在在地存在着那么一个你自己都意识不到的东西。这种意义上的无意识,肇始于柏拉图的“灵魂的三分法”——欲望、激情和理性。“欲望”是“我们天性中狂放不羁的兽性”;“在每个善良的人身上,都有这样一种潜在的狂暴的兽性”。它必须得到满足,但通常是被理性灵魂所压抑着的。不难看出,灵魂的三分法直接孕育着后来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
到了弗洛伊德的时候,这种作为一种心理的“实在”的无意识正式得以确认。按弗洛伊德的设想,纵然你在大脑的解剖结构中找不到这样一种无意识的定位,但它作为人的心理深处的一个“王国”——就像他的“冰山”隐喻所形象刻画的那样,则是勿庸置疑的。可以给弗洛伊德的无意识作如下描述性的定义:从内容来看,无意识是由(先天)本能和后天“被压抑的经验”这两方面所构成的;从产生的机制来看,无意识是因童年时期的“创伤性经历”经过长期的“压抑”而形成的(如“伊底普斯情结”)。没有压抑,也就无所谓无意识;从功能上看,无意识总是潜伏在心理深处伺机而动、并无时无刻不在支配着人的行动(在这个意义上,弗洛伊德的unconscious译成“潜意识”则更为贴切)。
西方无意识研究的第二条线索,是作为心理的自我反省的程度或水平的无意识。这就意味着,无意识并不是心理中一成不变的实在,而仅仅是心理在“自我反省的程度或水平”上有差异:无意识不过是一个“反省”或“意识到”的程度或水平的问题。当我们反省自己的心理活动时,或对一个心理事件(如做数学题)进行觉察时,所“意识到的”东西或成分,有时多些,有时又少些。这种意义上的无意识,肇始于近代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他的“单子”(monad)
学说认为,作为构成世界万物(包括生命)之本原的“单子”,都是活跃的、有意识的,但其清晰与明白的程度却各不相同。单子的发展,是一个从“微知觉”(在意识水平下的或意识不到的知觉),到“统觉”(渐渐聚集起来的微知觉联合起来最终足以产生意识)的过程。
在整个20世纪,如果说,弗洛伊德是“作为心理实在的无意识”的代表,那么皮亚杰则是“作为心理反省的程度的无意识”的代表;如果说弗洛伊德关注的是“情感无意识”,那么皮亚杰则关注的是“认知无意识”。在皮亚杰看来,儿童对自己认知活动的意识水平——“意识的把握”——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成功”——知道如何做(如会做加法题);第二层次才是“理解”——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懂得加法的意义)。直到儿童发展到“具体运算”水平(7、8岁)之前,他一直是处于“认知无意识”水平。
20世纪下半叶的无意识研究,其总体趋向是:沿袭弗洛伊德无意识的学者少,光大皮亚杰无意识的学者多。2005年,法国出版了《弗洛伊德批判:精神分析黑皮书》,其扉页上写着:“如果没有弗洛伊德,人们可以更好地生活、思维和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人们对弗氏无意识之失望或无奈。本书中的洛夫特斯,从实验认知心理学的视角,专门炮轰弗洛伊德所谓“童年被压抑的记忆”。不仅用实验事实证明目击者证词中存在“虚假记忆”,而且那些令弗洛伊德的信徒们深信不疑的“被压抑”的性虐待童年记忆,不过是由于来访者长期暴露于反复的暗示中,有时虽产生了精致、连贯的回忆报告,但其内容却是子虚乌有的。事实上,这种“反复暗示”往往是咨询师的所作所为。
“内隐”(explicit)的概念,是对作为心理反省程度的无意识的新拓展。80年代率先开始的“内隐记忆”研究,吹响了无意识研究的新的进军号角。内隐记忆(explicit memory)
一般是指,当人们受到某一过去经验的影响时,却完全意识不到他们是在进行回忆。“在任务的成绩需要有意识地回想已有的经验时,表现的是外显记忆;而在没有有意识回想的情况下,任务的成绩也能有所增进则表现的是内隐记忆。”现今的认知心理学家相信,内隐现象无所不在:除了内隐记忆、启动效应(例如,在先所学习的单词表上看到某些单词,能够在你对其中某一单词完成填补任务时,“启动”你做出正确解答的能力)、内隐知觉、内隐学习、内隐概念外,还有内隐情绪、内隐动机等等呢!
新观念2:“行为”不是由心理引发的
1913年,当时的心理学家所津津乐道的所谓“心理”((Mind)
这个东西,遭遇到了致命性的打击。风华正茂的华生在美国《心理学评论》上发表了革命性的宣言书:《一个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由此,一场摧枯拉朽、暴风骤雨式的心理学革命开始了。之所以说是“革命”,是因为在华生看来,“心理”这个东西从根本上说是不存在的!无论是冯特的“意识”,还是弗洛伊德所相信的“无意识”,说到底都是子虚乌有的。可是,令读者纳闷的是:你华生凭什么说“心理”是没有的呢?因为从直觉上,我们宁愿相信我们是有心理活动的嘛!比如,我坚信我有想法、观念;并由此推之:你也有想法、观念;而且你的行为是由你的想法、观念所引发的。
华生可不这么看。他论证说,首先,心理学家所谓的“心理”不过是一个假设。你凭什么断定你的那个肉体的脑袋里有“心理”呢?打开脑壳一看,里面全是些物质性的脑皮层、神经元,而你所相信的那个“精神性的心理”又在哪里呢?而且,通常用于描述“心理”的那些心理学概念——华生称“心理主义”(mentalism)概念,像愿望、意图、信念、感受、动机、目的、疼痛等,都是靠不住的。比如,你说你“牙痛”。可对于我这样一个从不曾牙痛过的人来说,我怎么能体验、感受你的牙痛呢?实际上,牙痛属于人与人之间不可交流的私人领域,“疼痛”一词不可能描述或交流任何像牙痛那样的事情。
既然心理主义词汇靠不住,干脆,我们可以抛弃这些概念。因为我们可以观察到的,只有“外显行为”,也就是可观察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可描述的——这正是“外显”的意思——行为动作。为了建立一种完全客观的心理学——行为科学,我们只需要两个术语,即“刺激”(S)和“反应”(R),就可以对人类可观察的行为动作做出客观地描述。华生把这一观点经典地表述为:“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确定这样的论据和规律,即给予刺激,就能够预测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应;或相反,给予反应,就能够详细说明有效刺激的性质。”这样一来,心理学就成为“自然科学的一个纯客观的实验分支。它的理论目标是对行为进行预测和控制。”
从此,心理学家就成为了“行为科学家”,专门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至于在人体所受到的“刺激”与所做出的“反应”之间——也就是人的大脑中——还发生了什么,这就无关紧要了!因为行为主义的目标决定了我们用不着关心这样的问题,更何况人脑是一个“神秘之箱”(或“黑箱”)。人脑是一个黑箱的说法,最早就源自华生。这一命题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说人脑太复杂,你是永远也搞不清楚的;二是说纵然你搞得清楚,大脑如何如何,对我们行为主义者的目标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在20世纪上半叶,行为主义运动可以说是狂飙突进,经过托尔曼、赫尔再到斯金纳,行为主义的基本原则被推向极致——以至于斯金纳的学说被称为“激进的行为主义”。行为主义的历史贡献是巨大的:确立了一种作为科学心理学的新范式。其要义在于:提供了一个基于因果性的原理体系,即从蕴含因果条件的实验中提取“刺激—反应”模式;建立了以人(和动物)为被试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实验方法论;使用统计学方法作为主要的分析手段。正因如此,行为主义到60年代末期一直位居主流心理学的统治地位(至少在美国)。即使在反叛行为主义的“认知革命”发生之后,它的研究方法却继续被沿用和认可。例如,本书中的哈洛,因其研究婴儿与母亲联络的重要性——依恋和母—婴社会化——而著名。可他的研究方法是地道的行为主义式的,像他的“绒布妈妈”、“无脸母亲”、“铁娘子”、“绝望之井”等实验,就是如此。被称为“行为治疗之父”的沃尔普所创立的“系统脱敏疗法”,也正是基于行为主义的基本原理。
新观念3:心理是“表征”系统
物极必反。1967年,以米勒为创始人之一的“哈佛认知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行为主义作为主流心理学统治地位的最终颠覆。一场轰轰烈烈的“认知革命”开始了。这其中有两位大师功不可没:一是作为认知革命的“旗手”的米勒,一是作为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教父”的奈瑟尔。(当然,我们也不应该忘了为认知革命奠定思想基础的皮亚杰和乔姆斯基)应该说,这场革命的确来之不易。特别是对米勒来说,那时行为主义已经主宰美国心理学界40年了,而且达到了鼎盛时期,所有的心理学学术机构、专业团体、研究资源和出版物都被行为主义垄断。正如米勒所回顾的那样:“权力、荣誉、权威、教科书、研究基金等心理学中的一切都为行为主义学派所拥有……那些打算成为科学心理学家的人根本就不可能反对行为主义。因为那样可能让你连个工作都找不到。”
尽管如此,米勒还是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了。当时他要考虑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打出一面什么样的旗帜来反叛行为主义呢?最终,他想到了“认知”:“在使用‘认知’(cognition)这个词语时,我们的目标是远离行为主义。我们想找一个‘心理’性质的术语,但是‘心理的心理学’似乎太累赘。‘常识心理学’给人的暗示是某种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民族心理学’暗示了冯特的社会心理学。那么使用什么术语来表示我们的观点呢? 我们的选择是‘认知’。”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当米勒成立“哈佛认知研究中心”的时候,同一年即1967年,奈瑟尔出版了他里程碑式的著作:《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从此,不仅作为心理学一个新的学科领域,而且作为一种科学心理学的新范式的革命,最终得以确立。认知心理学将过去被行为主义摈弃的“不可观察的内在心理状态和过程”重新招回,用“认知”一词来标志人的大脑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信息交换关系,也就是说,所谓“认知”,就是表示外部世界的信息是如何在大脑中得以表征的。这样,“表征”(representation)或“心理表征”(mental representation)
就成为认知心理学看待“心脑如何运作”(How Mind Work)的关键概念。
认知心理学的核心观念是:心理(或认知)是表征系统;既不是经验论者所说的“映象”(reflection,像洛克的“白板说”),也不是行为主义者所说的“反应”(reaction,这让人想起华生的“人和动物之间没有什么分界线”)。表征,简单地说,就是外部世界的信息在大脑中的呈现方式。大脑表征外部世界的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语言、符号、意象(image)、模型(model)、图式(schemata)、框架(frame)、构架(architecture)、脚本等。例如,“模型”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一种常用的表征。认知心理学家擅长于用一个最佳模型,去表征隐藏在外显认知行为背后的“内在的”认知状态和过程。一般来说,模型与它所要表征的对象之间有着可类比的相似性,因为模型是将某些重要特征从复杂事物和某些间接的或模糊的东西中抽象出来的。如气象图就是一种常用模型,它将大气不同区域的气压和湿度变化的复杂性加以简化,使得大气的变化过程一目了然。米勒的“TOTE机”就是一个典型的心理模型。他用“TOTE”(Test - Operate - Test & Exit的首字母),即“测试
- 操作 - 测试 - 停止”,来解释人在加工信息(即刺激)时有结构的计划性行为。
人工智能的创始人之一明斯基,对“框架”这种表征形式曾作了简明扼要的表述:“框架就是为表征原型情境(stereotype
situation)而建立的一个数据结构,就像待在某类起居室里,或者参加一个儿童的生日聚会。每个框架都会有几种信息相连,在这些信息中,有一些是关于如何使用这个框架的,有一些是关于人们期待下一步会发生什么的说明,还有一些是说明如果所期待的事情没有发生下一步该怎么做。我们可以把框架想象成一个有节点、有连线的网络。一个框架的‘最高层’是固定的,代表了在某种既定的场合下总是正确的东西,底层有很多的终端——一些被具体的数据填上的‘槽’。”
本书中的埃克曼发现,“面部表情”是人类特有的表征系统;而且面部表情所要表达的“情绪”(快乐、悲伤、愤怒、厌恶、惊讶和恐惧),具有“跨文化”——无论地球上哪一种文化——的普遍性(迄今没有发现一种无法辨认的面部表情)。
新观念4:心理是“计算”装置
与心理是表征系统相对应,20世纪认知革命的另一新观念是:心理是一种计算装置;或者说,认知就是“计算”(computation)。在这个意义上,认知心理学说到底是一种“计算心理学”(computational
psychology)。认知是计算的观念,最早要归功于图灵。1936年,图灵提出了现今众所周知的“图灵机”(Turing
Machine)概念:一种能计算任何严格可定义的计算过程或算法的“计算机”。他通过演示他所设想的机器如何“操作符号”而完成了一种思维的形式化模型。1950年,图灵又发表《计算的机器与智能》,提出“模仿游戏”的思想实验,即“图灵测验”(Turing Test)
循着图灵的思路,从60年代初开始,美国认知科学家普特南(H.
Putnam)和福多(J.
Fodor)确立了计算心理学的“功能主义”观:人类心理状态就是大脑的计算状态。要理解它们,就必须对神经学的基础或具体内容进行舍弃(不予考虑),就像我们在编程序或使用计算机时,通常要对
“硬件”进行舍弃一样,并且完全以所涉及到的那些计算的术语来描述心理状态。因此,心理状态就像是“软件”。简言之,心理之于大脑,如同计算机软件之于硬件。这一功能主义的计算观,在方法论上也被称为“计算机隐喻”(computer
metaphor)。
西蒙从学科体系上正式宣告了“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诞生。人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也叫“符号操作系统”或者“物理符号系统”)。可以假设这一“物理符号系统”是这样运作的:心理(大脑)的内部具有对世界的“表征”,并根据“规则”(rule)操作或操纵这些表征。一句话:“认知即计算”。换言之,根据一定的规则对符号(或表征)进行操作(operation),就是所谓“认知”或心理过程。
西蒙进一步指出,人类的符号操作可以比拟为一个计算机物理系统对符号的加工,两者都具备输入符号、输出符号、储存符号、复制符号、建立符号结构(通过找到各种符号之间的关系而在符号系统中形成新的结构)、条件性迁移(依赖已经掌握的符号继续完成行为)等功能,这就是当代认知心理学中极为重要的“物理符号系统假设”(简称“PSSH”)。根据这一假设可以推断出,人和计算机都是物理符号系统,都能表现出智能;又由于两者都是物理符号系统,因此我们就能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活动。这就在人脑的思维活动和计算机的符号操作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而使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相结合,催化了“认知科学”这一跨学科领域的诞生。
新观念5:心理是“联结”网络
1986年,拉梅哈特、麦克莱兰德主编的《并行分布加工:认知的微观结构探索》一书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一种新范式——“联结主义”——的形成。这一新范式是多重学科,即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等相互融合的产物,故而也就赢得了多样的名称:“联结主义”(Connectionism)、“并行分布式加工”(PDP,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神经计算”(Neural
Computation)和“计算的神经科学”(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这些术语表明的涵义大同小异,其精神实质是一致的。
联结主义是探讨心理的一种新科学方法。其核心概念是“并行分布加工”,即认知是从大量单一的加工单元(类似于“神经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从方法论上说,认知是“联结网络”,与“认知是计算”这一经典认知心理学观点,有很大的出入:首先,联结主义致力于“认知的微观结构”的探索。神经元的单元及其联结的网络就构成了知识的表征,而联结的权重变化就可以描述和解释身体运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认知过程。其次,以冯.诺伊曼构架为基础的常规计算机即“图灵机”,具有根本上不同于我们神经系统的结构。而联结主义的目的不再是用“符号”和“符号操作”来模拟认知过程,而是模拟发生在大脑神经系统中的实在的、实时的过程。
作为“联结网络”的心理系统,其主要特征是:第一,内在并行性:一个高度并行的非线性系统。其并行性不仅体现在构架上,而且它的加工过程也是并行的、同步的;“神经计算”是分布在许多加工单元(或“节点”)上同时进行的。第二,分布式信息存储:信息并非存储在一个特定区域,而是分布式地存储在整个神经网络系统中的。第三,容错性:当神经网络中部分单元(神经元)失效而不能工作时,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整个系统的行为。在这个意义上,“人脑不是串行机而是并行机;不是数字机而是模拟机。”第四,自适应性:指整个神经网络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表现在自组织、泛化、学习和训练方面:“自组织”是指许多加工单元能按照一定的规则同时进行改进(如同人积累经验);“泛化”(或推广)是指网络对以前未曾遇见过的输入(如部分的或不完整的信息)做出反应的能力:“学习”是指根据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行为改变,其结果是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的新模式;“训练”是指神经网络进行学习的途径——需要提供训练用的输入集合(“训练集”)。
新观念6:心理机制是“进化”来的
80年代,是20世纪心理学激动人心的时期。如果说由米勒、奈瑟尔60年代所开创的认知心理学为“第一次认知革命”的话,那么80年代则可以宣称为“第二次认知革命”。也有人把前者称之为“第一代认知科学”,后者叫“第二代认知科学”。其标志性的事件不仅有“联结主义”作为认知心理学新范式的兴起,还有心理的“模块性”、心理的“具身性”观念的躁动,而且“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
作为“关于心理的新科学”在80年代初吹响了进军号角。1982年,时任哈佛大学心理学助教的巴斯(David M.
Buss)开始了他的第一个进化心理学研究项目——“人类择偶”。“后来,这个项目犹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发展壮大,最终的研究对象遍及全世界37种不同的文化背景,调查的人数多达10047人。”1989—1990年,巴斯在Palo Alto的“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主持了“进化心理学基础”的特别项目,其中主要参与者有科斯米德斯(Leda
Cosmides)、托比(John Tooby)、戴利(Martin Daly)和威尔逊(Margo Wilson)。这些人后来成为“进化心理学这个新兴领域的开路先锋和奠基者”。此外,密西根大学在1986—1994年为“进化与人类行为”研究小组提供了资助;德克萨斯大学心理学系在“个体差异与进化心理学”这一主题下开展了全世界最早的进化心理学研究程序之一。
1999年,巴斯撰写的大学本科教材《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出版,2004年再版,该版由我主持译成中文于2007年出版。巴斯在“中文版序言”中说;“我真诚地希望,《进化心理学》(中文版)的出版能对中国心理学的思维方式和教学产生影响。进化心理学的理论框架确实为我们理解心理学的各个分支提供了一个统括性(overarching)的框架。它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视角,也为我们探索人类的心理机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现在,从事进化心理学研究是一件非常激动人心的事情,因为新的研究成果正在不断地涌现。我殷切地希望中国的学生能感受到这股兴奋,理解进化心理学的重要性;而其中的一部分人,能够立志成为未来的进化心理学家。”
一般认为,“进化心理学”是一门革命性的新科学,它是心理学和进化生物学的现代理论的真正综合。目前,进化心理学领域又涌现出了许多新的研究。有关进化心理学的新杂志陆续创刊发行,而主流的心理学杂志中有关进化心理学的文章数量也在稳步上升。世界各地的大学都纷纷开设了《进化心理学》这门新的课程。进化心理学是一个充满活力、令人兴奋的领域,它充满了经验性的发现和理论上的创新。正如哈佛大学平克(Steven
Pinker)教授所言:“在对人的研究中,如果想要对人类经验的某些主要领域——比如美、母性、亲属关系、道德、合作、性行为、攻击性——进行解释,那么只有进化心理学才能提供比较连贯的理论”。
进化心理学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呢?达尔文对此早就心中有数。他是“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进化心理学家。他在《物种起源》这本经典著作的结尾这样预言:“在遥远的将来,我会看到许多更加重要的研究领域就此展开。心理学将会拥有全新的基础。”这个所谓“全新的基础”,我的理解是,进化心理学确立了“进化而来的心理机制”这一新观念。
进化心理学对人类的心理进行分析,可以看作是这样一个“三部曲”:先看看人类大脑中拥有哪些进化形成的心理机制;然后看看激活这些机制——让这些机制运作起来——的背景信息(如文化因素、刺激情境等)是什么;最后是看看这些内部的心理机制又会产生或导致什么样的外部行为。
根据巴斯的观点,所谓“进化形成的心理机制”,简单地说,也就是指人类大脑所拥有的一组心理加工的过程或程序。它一般包含这样一些特性:心理机制之所以表现为现在的这种形式(比如性嫉妒),是因为它在进化史中解决了与“生存和繁殖”有关的特定适应性问题;心理机制所获得的输入信息,能够向人们预示他正面临的适应性问题。例如,当看到一条蛇时,视觉的输入信息告知你,你正面临一个特殊的生存问题——受伤或者毒发身亡;而心理机制的运作,是根据“决策规则”(由“如果P,那么Q”指令所组成的一套程序)将输入信息转换成输出信息。例如,看到蛇的时候,你可以发起攻击,可以马上逃走,也可以站立不动;心理机制所产生的输出,可能是生理活动,也可能是其他心理机制——大脑中的心理机制多种多样——所需要的信息,还可能是外显的行为;心理机制所产生的输出结果,直接导向对特定适应性问题的解决方案。正如你的配偶潜在的不忠行为的“线索”,预示着你一个适应性问题的出现(有可能失去配偶),而性嫉妒机制的输出“结果”,则直接导向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受到你威胁的那个男人(“第三者”)可能会被吓走;你的配偶可能不再和其他人调情。又或者,通过对你们双方的关系进行重新评估,你决定还是分手为妙。
总体来说,一种进化形成的心理机制,就是指我们人类所拥有的一套程序,它被设计成只接收特定的输入信息,并按照决策规则将这些输入信息转换成输出结果,而这些输出结果能在我们祖先远古的环境中解决某个适应性问题。正因为我们祖先所建构的某种心理机制,曾成功地解决了当时特定的适应性问题,故而才能经世世代代的遗传而存留于我们今天的大脑中。可以这样说,尽管我们今天生活于充满了新颖的文化刺激的环境(如网络、广告、影视等)中,但其实我们所携带的是一个“远古的”大脑。
值得一提的是,洛伦兹所创立的“习性学”(特别是关于“印记”、“攻击本能”等)便是最早从进化的视角研究行为的学科;坎贝尔创立的“进化认识论”,更是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全面阐述了人类知识和个体认识的进化。他们是进化心理学理论基础的早期奠基人。
新观念7:心理是“模块性”的
这一新观念的确立仍然要回到80年代初。以创立“多元智力”而著称的伽德纳(H. Gardner),在其名著《心理的新科学——认知革命史》(1985)中,称福多(Jerry Fodor)为“彻底的认知科学家”,盖缘于福多1983年出版的《心理模块性——论官能心理学》。本书所论述的内容,现今在认知科学文献中已成为众所周知的“福多的经典模块理论”,或称“福多式模块”。“心理的模块性”(Modularity of
Mind)要探讨的是认知心理学中一个全新的主题:人的认知能力是如何组织起来的?这就意味着要提出许多完全不同的心理机制来解释心理生活。在福多看来,这些完全不同的心理机制应该是“模块化”的。
如果心理在本质上是符号操作装置的话,那么图灵机就像符号操作装置一样具有普遍性。根据计算机的基本功能结构,福多认为,“我们可以用三分法对心理功能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法区分出传感器、输入系统和中心系统”。“传感器”是类似于将刺激转变为共变的神经信号的系统(如视网膜等)。它保留着输入信息的内容,只改变了信息呈现的方式。“输入系统”是位于传感器的输出与中心系统之间的中介系统——其独特功能是让信息进入到中心系统。具体说,输入系统通过对心理表征的编码来为中心系统提供操作范围,并解释从传感器来的信息,使之能够被中心系统所利用。最典型的输入系统是知觉和语言。
福多虽然没有直接给模块下定义,但他总共列举了模块的9个特性:(1)领域特殊性:一个模块只加工与其特定的功能相适应的内容特殊化的信息(就像是一把“瑞士军刀”);(2)强制性:一个模块不得不加工既定的输入(就像你不能不看一位美女或俊男);(3)有限制地通达:心理中的其他模块只能有限制地通达某一个模块内正在加工的东西(你“思维模块”中的道德观念无法抑制你的“知觉模块”想看美女的欲望);(4)快速:模块加工信息非常快;(5)信息封闭:模块只能利用自己“专有的”数据库或信息源;(6)浅表输出:模块仅仅提供了输入的初步特征(就像“一见钟情”效应);(7)固定的神经结构(就像你爹妈给你的那颗或聪明或愚蠢的脑袋);(8)特定的损伤模式(如损伤了语言中枢你就再不会说话);(9)个体心理发生的特定阶段和顺序(就像所谓的“关键期”)。对福多来说,正是以上9个特性的共同作用才算是定义了一个模块。
20多年来,福多的基本观点原则上一直没变,只是在进一步精练他的模块的构成标准。他后来一直坚持模块的四个标准:“封闭性”、“不可通达性”、“领域特殊性”和“天赋性”。
他的模块理论自提出之日起一直面临着批评和挑战,但时至今日,相信心理具有模块性的心理学家大有人在。首先,进化心理学家是彻底的模块论者。在他们看来,有多少个领域特殊的适应性问题,人类就建构了多少个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的“适应器”或“达尔文模块”。故而批评者认为他们普遍有一种“泛模块化”倾向。另外,不少认知神经科学家相信大脑里有“神经模块”(neural
module)。它是人脑的一种功能性组成部分,可用纯粹神经学的术语来描述。神经模块是“硬件水平”上的模块,它对主体实际采用的表征和算法进行约束。2002年,英国出版了由埃默·福德主编的《脑与心理的范畴特殊性》一书,许多实验研究报告了神经模块的功能作用。本书中埃克曼的“面部动作编码系统”,所确认的是“面孔识别模块”。哈洛的小恒河猴与“代母”、“无脸母亲”、“铁娘子”的实验,确认了“爱”的模块的存在(哈洛说,“接触所带来的安慰感是‘爱’的最重要元素”)。埃莉诺·吉布森的“视觉悬崖”实验表明,“空间”(如深度知觉)是儿童的一个先天模块。
新观念8:心理是“具身”的
在人类跨入21世纪的前夕,心理学又确立了一个划时代的新观念:心理是“具身”的(The
embodied mind)。这是在神经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认知神经病理学等新学科的催生下诞生的心理学观念的革命。其大致的涵义是说,心理是“具身的”(embodied)神经生物现象,人类的认知能力是在身体—大脑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的——以精神与身体、思维与行为、感觉与理性之间密切的相互作用为特征,尤其重视“身体”(body)在心理研究中的重要地位。(顺便指出,“embodied”一词从字面上有“根置于身体的”、“由身体所赋予的”、“由身体体现出来的”等意思。中文“具身的”,在目前是个较好的译法。)有人提出一门“具身的认知科学”作为未来发展的新趋向,特别强调“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的概念:认知依赖于各种经验,这些经验来自于拥有各种感觉-运动技能的身体;而个体的感觉-运动技能“内在地”包含着生物的、心理的和文化的背景。
心理的具身观总体上是心理学向神经科学回归或还原的产物,也与90年代中期“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的发现有直接关系。意大利帕尔马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在研究恒河猴运动前区中的单个神经元放电活动时发现,实验人员的动作呈现(如手-嘴部动作)在恒河猴视野中也可以引发其特定神经元放电活动。他们将这些像镜子一样可以映射“他人的动作”的神经元命名为镜像神经元。众多神经科学家、心理学家乃至哲学家对这类神经元的发现评价极高。有人断言,“这些发现完全改变了我们思考大脑如何工作的方式”;“镜像神经元之于心理学,犹如DNA之于生物学;它们将提供一种统一的框架,并有助于解释许多至今仍不可琢磨、并且难以给出实验检验的心理学问题”。近10多年来,镜像神经元研究已涉及动作识别、心理意图的理解、行为模仿、语言进化以及共情等领域,并引发了新一轮关于“心脑如何运作”的大讨论。
这一大讨论的历史意义在于,有它助于心理学家从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对20世纪心理学根深蒂固的影响中解放出来。我在《心理学大师的失误启示录》(2008)中曾指出:笛卡尔的“心身‘二元论’和‘同质性’假设,给后来的心理学史乃至当今的心理学研究带来了近乎灾难性的影响。”这是因为,在笛卡尔看来,“心理”和“身体”是两个彼此完全独立、分离的实体;研究心理完全用不着考虑身体。他论证说,首先,心理不过就是“意识”(具有自主性和选择性),可以通过我们自己的内省轻而易举地通达(之所以心理中存在着“天赋观念”,是因为它是“清楚明白的”);而身体则是物质的机械的东西。其次,心理是“无形的”,亦即它不占有空间(你不能像在一条轮船上找船长一样在大脑中找到“心理”);而身体则完全是有形的,必须占有空间。再次,心理是“非物质的”,亦即它不遵守物理学的规律或定律(像因果律对“心理”就不起作用);而身体则依赖物理原理才能得到解释。最后,笛卡尔过于乐观地断言,心理比身体“更易于被我们认识”(心理没有身体那么复杂)。
笛卡尔的这种身心分离的二元论,实际上支配着20世纪心理学的大部分时期,从科学心理学创立初期费希纳等的“心理物理学”,到第一次认知革命的“计算机隐喻”,心理学研究实际上是不依赖于身体(大脑)而研究心理——尽管从冯特开始就有所谓“生理心理学(原理)”。在这个意义上,心理的具身观从根本上颠覆了笛卡尔二元心身观,标志着一直被忽略了的“身体”在心理学中的回归。目前,拉科夫和约翰逊(G. Lakoff, M. Johnson
)的《身体中的哲学:具身的心理及其对西方思维的挑战》(1999)、达马西奥(Antonio R.
Damasio)的《感受发生的一切:意识产生中的身体和情绪》(1999)、普拉特克(M.Platek)等的《进化认知神经科学》(2006),正是这一回归思潮的代表作。本书中坎农的“身体智慧”、赫布的“细胞组合”理论、斯佩里对“裂脑人”和“左右脑分工”的发现,以及加西亚的“味觉厌恶”研究,为世纪之交最终确立心理的具身观奠定了思想基础。
亲爱的读者朋友,以上我概括总结的20世纪心理学的八大新观念,是贯穿本书38位大师研究主题的一条红线。在这样一条红线的统领之下,你就可以进一步细细地品味各位大师精彩纷呈的奇知灼见。请翻开下一页吧,让我和作者们一起陪你踏上戡破20世纪心理学大师之谜的征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所未有的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