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三国杀邓艾武将配音(包括邓艾姜维等)

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三国杀身份局模式 邓艾与姜维的定位浅谈
11:09来源:游戏狗作者:希
先说邓艾。
邓艾当主公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我们知道邓艾的两个技能屯田和凿险都是被动技,所以邓艾是非常依赖忠臣的一个主公。忠臣应该尽量选和邓艾有配合的,比如太史慈吴国太孙坚之类的,如果没有这些武将就选一些结实的武将当忠,因为邓艾还是非常害怕被杀光忠臣围观的。有一次我当主选邓艾,2号位忠选的孙坚,4号位忠选的郭嘉,结果4反找不到集火目标,不知道该打谁了,那一局我们可以说是压着反贼打。
下面分别说几个主流主公情况下邓艾的定位。
用邓艾给刘备当过几次忠内,感觉真是不错。刘备主最害怕不是被速推,而是被杀光忠臣后围观,所以刘备的忠内,爆发能力还是次要的,结实耐打才是第一位。有一次刘备主我8号位忠邓艾,主公很放心的把手里的桃子无懈全给了我,结果对面的张辽直接变成了一个白板。
当反的话邓艾也还行,但是明显不如忠内给力,优点是你绝对不会成为团队的短板,缺点是前期你很难有效地参与队友的集火。邓艾是一个看队友脸的角色,如果你的队友是孙坚姜维鲁肃,恭喜你,你发了,每轮至少能攒三个田。如果你的队友是郭嘉夏侯惇,那也还好。就怕队友是周瑜月英华佗,那样的话你就真成了白板了。
我的使用感受是:邓艾是一个需要配合的武将,姜维是一个单打独斗的武将。邓艾用起来非常简单,无脑屯田就可以了,基本上没有什么技巧而言。姜维真心难用,才出姜维的那一天我为了实验姜维的强度点了一天姜维,结果胜率下降了0.1%。什么时候该挑衅,挑衅谁,什么时候该空城追求觉醒,这些都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的。现在我已经能把姜维用到邓艾的强度了,但是时不时的还是会犯点2。如果你要问我邓艾和姜维哪个比较强,我会告诉你是邓艾,一个无脑就可以用好的武将当然要比一个需要极高技巧的武将要强。
我个人认为的武将难用排名:1.于吉、2.姜维、3.诸葛亮、4.吴国太、5.鲁肃。
孙权局的忠邓艾,我只想说,你是来打酱油的吗?孙权主的好忠臣有两类,一类是可以给主公补牌的,比方说荀彧哑巴之类的;一类是高伤害输出可以给主公分担嘲讽的,比方说太史慈之类的。如果场上没张辽鲁肃的话还有第三类:吴国的,救援在没有张辽鲁肃的情况下是一个Bug技能。邓艾没输出所以没仇恨,没仇恨得不到集火又很难觉醒。除非你是5号位忠(这个位置的忠臣首先要考虑的是自保),否则忠臣一概不考虑选邓艾。
反邓艾,尤其是近位的反邓艾是不错的选择,位置越近的反选邓艾的收益就越大。举个例子,28号位反邓艾可以直接废掉主公的顺手牵羊和+1马,可以说这个位置很难找到更合适的反贼了。位置过远的话效果就很差了,比方说456号位几乎对主公没有一丝威胁,这个位置不推荐反选邓艾。
张角局应该禁选邓艾,这是我无数次在张教主当权下点将邓艾的最后结论。
为什么?我分类举例。
你是忠臣,反都去集火主公了,你又不是群雄不能给主公闪,反贼留着你就留着了,会有反贼闲着没事来管你吗?
你是反贼,不选一个高伤害输出的把主公打残,主公可以接受忠臣送的闪雷击P死你,你连觉醒的机会都不会有。
你是内奸,前期没输出控不了场,后期单挑张角没优势,可以说一无是处。
CC主的忠邓艾,我只想说一句,这TMD就是神忠呀。帮主公护驾顺带还能屯田,对主公不敢用的决斗对你还是不敢用,最后的结局往往是反贼被迫把集火目标转向另一个忠或者内。
反慎选邓艾,因为邓艾的屯田往往是需要AOE,而CC局反贼一般都会很默契的扔掉AOE,所以你的觉醒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觉醒之后的顺手牵羊对CC的威胁也不是很大,CC是所有主公里面手牌最不值钱的了。
下面分别说一下几个主流主公。内的标准参考忠,曹丕参考CC。
姜维是刘备的神忠,杀可以激将打出去,闪挑衅用出去,空城觉醒还是非常容易的。我们知道刘备的激将其实是一个不错的主公技,但是蜀国的废将比较多,以前能拿得出手只有诸葛徐庶火诸葛祝融,可是诸葛和刘备没有配合,徐庶用起来太无聊,火诸葛爆发潜力不足,这样就只剩下一个祝融了,不过现在又多了一个姜维。这样选将的时候在选&强将&和&可以相应激将的武将&里面终于又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反选姜维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挑衅主公?风险太大了。空城觉醒?主随便给你一张废牌你就郁闷了。我个人认为刘备局反应该禁选姜维。
忠姜维是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远位的忠姜维,因为在这个位置上经常能见到反华佗鲁肃。想想看你是姜维,你的隔壁是对方的华佗,这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
反姜维,如果你没有很好的选择,选着玩玩也是可以的,不过意义不是很大。远位反,你对主公基本没有威胁,除非你的队友全死光了;37号位反,主公制衡掉武器-1,挑衅照样没用;28号位反,你就是全队的突破点,很快就会成为对面的三张牌。
忠姜维能有效的消耗对方的杀,但是我认为你选个群雄给主公一张闪比消耗不知道谁的一张杀更有意义吧?
反姜维,28号位的话对主公是非常大的威胁,再远一点,挑衅就没距离了。挑衅就这么个缺点,吃距离。如此一来就又有了个问题:近位姜维对主公威胁太大,所以一定会成为主忠的首轮盲狙目标,就像近位典韦一样。现在Online上的张角局都流行盲狙,你的存活真心是一个大问题。
CC主忠姜维还是应该在远位的时候选,主要就是冲着对面有可能的鲁肃华佗去的。但是越远你的存活就越成问题,CC主不像孙权主那样有很多桃子。
反姜维,CC不是很缺杀,所以挑衅一般是对忠内使用,压榨他们的手牌空间,保护己方更脆皮的武将,感觉比当忠要好一点。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评论。三国杀姜维、钟会、邓艾三角关系无责任科普(2)作者:cl1047 来源:三国杀贴吧 发布时间:05-31 11:47
  正可谓&一刻犹豫 一丝慈悲。&
  在姜维的设计下,钟会正准备起兵。为日后打算,姜维教导钟会要杀死所有部属曹魏的将领,以免有异心。关键时刻,心狠手辣的姜维突然动了慈悲,有些犹豫不决。成大事者,最忌仁慈,也最忌犹豫。在这个时候,其下属、也将是该任务执行者之一的丘建正注视着老将胡烈,胡烈寂寞地坐在帐篷旁,胡子花白、盔甲被刀剑划得破旧。丘建瞬间动了恻隐之心,不忍杀他,并偷偷告诉了他:钟会在城外挖了个大坑,准备坑杀他们这些曹魏将领。胡烈吓了个半死,同时也发挥了他大嘴巴的特长,把这个秘密消息通告了全部将领。顿时人心惶惶,个个策划着逃跑。
  说到这里,咱们先穿越回去看看,当时伐蜀前,司马昭跟钟会的一些轶事,想必能从中窥的一斑。
  司马昭总想派大军伐蜀,群臣皆曰不可行。司马昭想听听钟会的意见。他把钟会叫来,说,我想任你为大将,讨伐东吴,你看怎么样。钟会说,你的本意是不是伐吴,是伐蜀。司马昭大笑,说,我们应当如何伐蜀。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钟会说,我料到主公早晚欲伐蜀,现已画图本在此。打开地图一看,图中详细记录了一路安营下寨、屯粮积草之处。从何而进,从何而退,都有标注。司马昭看了大喜曰:&真良将也!&。于是景元四年(263),魏举兵伐蜀,钟会为主将,统兵十万,分别从斜谷、骆谷进兵。
  从这里就能看得出当年伐蜀主力军应该是我大钟会,正当钟会跟姜维在剑门关僵持不下的时候,邓艾提出刚刚说过的奇袭成都的计谋,当时钟会料定邓艾是有去无回,所以未多阻拦,不想邓艾奇袭成功,立了大功,得了大赏,这有多妒忌有多恨邓艾各位看客想必自己就能体会得到了
  消息公布之前,钟会却对外宣称将要讨伐吴国,让青、兖、豫、荆、扬等五处各造大船;又派遣人到登州、莱州等沿海城市,拘集海船。司马昭不知其意,心想,这小子和我玩什么把戏呢?于是他把钟会召来,问他:&我让你从旱路收川,你造船做什么?&
  钟会说,蜀国如果听说我兵大进,必求救于东吴。吴蜀联合,我军将两线作战。我放风说是伐吴,吴国必不敢妄动。一年之内,蜀已破,船已成。确实高啊
  我们可继续伐吴。司马昭听完,无话可说。当老板最幸福的是什么,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有这样的下属。在重大事项上,司马昭非常依赖钟会,钟会可以说是司马氏的郭嘉、诸葛亮。不过,钟会西征一别,就再也没有为司马昭献计献策了。两人的关系也由此出现微妙的变化。裂痕已开始显露,并且最终不可调和。
  当时,蜀、吴未灭,司马昭需要人才卖命。而蜀、吴灭后,钟会兵权在握,对司马昭来说,可能就是威胁了。大臣邵悌告诉司马昭,钟会有大志,将来可能会造反。司马昭说,大家都反对伐蜀,是因为现在日子不错,不想上前线卖命。这样的人打不了仗。而钟会不同,他愿意打,不怕打,所以必胜。蜀国破,蜀人身心遭受巨大打击,心灰意冷,还愿意拿枪继续跟着钟会造反吗。其二,我军远征西蜀,将士辛苦,得胜后都想拿着赏钱回家和老婆孩子过日子。谁想再舍命造反啊。所以,钟会造反,没有群众基础,掀不起风浪。司马昭果然有帝王风范啊如此看来。。。
  钟会可能并没有想到造反,他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姜维此时没有在汉中,他跑到沓中去了。钟会让邓艾攻击姜维,意图牵制蜀军主力,派遣诸葛绪直取阴平桥头,阻断姜维的回援之路。此时,蜀国主力远离汉中,更不及成都。自己则率主力部队自斜谷而入,直取阳安关。  中西两路人马,困住姜维。东部大军,长驱直入空虚的汉中,成都。
  我大姜维也是个明白人,他不再和老对手邓艾纠缠,而是日夜兼程直奔阴平桥,让钟会的第一条计策落了空。三国杀姜维、钟会、邓艾三角关系无责任科普作者:cl1047 来源:三国杀贴吧 发布时间:05-31 11:47
  近中世纪上线以后,感觉火爆异常,这货不但人帅,价格不算离谱,操作感舒适,而且最重要的是,三国末年三大军事家终于全部在OL上面登场了。
  要说到钟会,可能他的名声不及诸葛亮的衣钵姜维、蜀汉终结者邓艾的名气大了。可是,说起钟会,不得不提提他的父亲:钟繇。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官至太傅,CP当皇帝时候时与当时的名士华歆、王朗并为三公,有二子:钟毓、钟会。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据传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要说他们三人关系就得从司马昭攻蜀汉以后,钟会叛变那一回开始说起
  钟会叛变那一回。在这一场戏中戏里,有个五个主要人物:钟会、邓艾、姜维、卫瓘、司马昭,还有小人物丘建、胡烈。可别小看小人物,大历史都离不开小人物。
  本来大人物间尔虞我诈的斗争精彩纷呈,谁赢谁败,明算、暗谋,不到最后一刻不知道,然后一场妒忌与陷杀、覆灭与光复、野心与阴谋、利用与被利用、算计与被算计的精彩大戏居然因为一个小人物而草草收场,不禁让人掩卷叹息啊。
  这得从魏国大将钟会和邓艾在成功灭蜀当中两人功劳中以邓艾为大,他独创的奇袭计谋成为千古兵略,大概这就是农民哥觉醒后台词的来源了吧,至今为人所激赏。独揽朝政的司马昭大大赏赐了两人,尤其是邓艾。这就埋下钟会妒忌的种子。
  钟会妒忌邓艾其实不过是人之常情。妒忌往往引发忌恨,忌恨又引发报复。钟会和卫瓘决定联合陷害邓艾,害人得先抓小辫子。邓艾的小辫子很明显:好大喜功、自以为是,致命的是自恃有功,自作主张地在蜀地封官、并实施自己的政治纲领,俨然一个新帝王。这不能怪他,立了大功的人总是忍不住会嚣张,心里有开国功臣般的感觉。开国功臣通常没有好下场,有这种自我感觉超好的人也注定没有好下场。极乐生悲。
  邓艾的行为仿佛回到东汉末年:我打下的地盘我做主。没实权的皇帝不爽,手握大权的司马昭更是不爽,只欠缺一个下手人来收拾他。野心家钟会开始了罗织罪名,利用手中特权和善于模仿笔迹和陷害别人的天赋,拦截邓艾和司马昭的书信,把邓艾的书信改得言辞傲慢无礼,激化邓艾和司马昭间的矛盾。
  前面是钟会因妒生恨,下面说说借刀杀人,当然是未遂
  邓艾的目中无人,骄傲自满终于司马昭忍无可忍,下令钟会缉捕邓艾,至于以什么罪名,史书上没有明说,估计也是&莫须有&的罪名。钟会深知道罗织的罪名有些虚,于是想到了&借刀杀人&这一招。他派卫瓘前去逮捕邓艾,卫瓘军队单薄,邓艾一反抗,卫瓘必定死无葬身之地,这样就可以坐实他的罪名。
  卫瓘是个聪明人,一眼看出钟会的计谋,却又不能反抗军令。难道就这样枉死?NO,聪明的卫瓘一到成都,就召集邓艾的属下,强调两点:第一,抓邓艾是皇帝的命令;第二,皇帝要治罪的是邓艾一人,不会危及你们。安抚好将士后,卫瓘才入邓营逮捕要犯。这时,有些讲义气的将领愤怒不已,要武力营救邓艾。卫瓘又发挥他的特长,巧舌如簧地告诉将领,他会为邓艾申冤的,邓艾会没事的。一番话把将领们说得信信的。人一定要有那么一个优点,能在危境中自救。卫瓘的优点在于戏演得好。到了现代可以做个好演员,在战争时代可以做个长命人。
  邓艾被捕,钟会独揽远征十万大军。&独揽军权&并不是钟会的最终目的。他的目标是灭曹魏,取而代之,连进攻计划都写好了:进驻长安,再水陆两路进攻洛阳,杀司马氏,平定天下。至此,在钟会眼中,邓艾只是一只棋子;而在姜维眼中,钟会也只是一只棋子。
  姜维,何人也?蜀国将领,灭国后做了俘虏。曹魏要善待降将,给东吴作一个典范,所以姜维投降后还是做了将领,是钟会下属。姜维一心光复蜀国,钟会便是他复国的一颗棋子。他深知钟会是个野心家,便教唆他除掉邓艾、自立为王。钟会难得有人知心,便视他为知己,同食同住,且拜他为造反的军师。姜维心里打的却是一个算盘:等钟会起兵成功后,杀掉钟会取而代之,迎回阿斗,光复蜀国。可以想象,在钟会兴冲冲地造司马昭的反时,如何也想不到背后有双如狼似虎的眼睛正盯着自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杀邓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