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回乡军人结束后,中国有没有军人留在朝鲜结婚?

强龙历史网中国最全面的历史网站
抗美援朝后有多少志愿军留在朝鲜?1994年志愿军完全撤离朝鲜【图
编辑:强龙小编admin
评论:189条
强龙历史网:抗美援朝后有多少志愿军留在朝鲜?1994年志愿军完全撤离朝鲜【图】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编发的《抗美援朝战争卫生工作总结--卫生勤务》记录 中,中国入朝参战的各种部队240万。[补充兵员不算]另外,还有东北军区60万支前军工入朝出战勤。 这是官方公布的数字。志愿军志愿军先后入朝的部队共有:步兵27个军、空军12个师、炮兵15个师、铁道兵10个师、坦克3个师、公安军2个师、工兵14个团。先后入朝部队占全军陆军的70%、空军的41%、炮兵的73%、防空军的60%、坦克兵的30%、工兵的57%、公安军的11%、铁道兵的100%。
现在一提到朝鲜战争,志愿军的阵亡数字就被说成是现在所为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的数字,直到2000年,位于丹东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才开始收集志愿军烈士的人数资料,但它不是向中央军委,国防部或是民政部征集,而是发信向各个区县询问。它说她发出上万封征集单,涵盖了我国2861个县区中的2788个。早在战争之初,志愿军总部就规定在公布战果时一律使用笼统的&歼敌&数,不得将毙,伤,俘分开报道,以免造成宣传上的被动。战后至今,朝战的具体资料还处于保密状态。有关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的伤亡情况一直属于国家机密,没有具体的原始资料可查。因此,还有多少多少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没有被&发现&,无人知道。
身着85式军服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
他们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军人,他们身在板门店,他们是最后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现在把牺牲数字变成了伤亡数字。 烈士的功绩和鲜血不容抹煞。没有人不赞扬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可是为什么他们的伤亡被隐瞒?被隐瞒才是对他们的不敬!这个数字其实不可能的,在装备的巨大差距下,志愿军的伤亡非常惊人,现在美俄很多资料已经解密,可以互相参照对比。那么真实数字是多少呢?
1,实际死亡远不止这些,因为兵力不足,很多后勤部队被抽调到前线作战,中国go-vern-ment在国内组织运输队向前线运送给养,这些运输司机并不算军队的序列,所以他们的伤亡不算在志愿军伤亡之内,其实在美国军队的立体打击下,运输司机的伤亡是极为惨重的,而这些伤亡不算在总伤亡数字中,有些算在平民伤亡中.有些则未被统计.这种情况也同时出现在铁道部队中,这些修建铁路的工人,以民工而不是军人被算入平民伤亡中.【强龙历史网:文化新闻综合网站】声明:强龙历史网:转载本文仅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
广告合作QQ:
广告合作QQ:
广告合作QQ:
强龙历史网()集安市强龙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链接,广告业务QQ:
强龙历史网声明:本站文章多为搜集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抗美援朝战争后驻扎在朝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导读: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部分部队继续留在朝鲜,帮助朝鲜进行战后重建。日,志愿军总部发表撤军公报宣布:中国人民志愿军已全部撤离朝鲜。出乎大多数人意料的是,志愿军直到1994年才最终撤销。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志愿军开已开始逐步分批回国,留下部分部队在朝鲜协助重建和警戒工作。
1958年3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发布撤军公报,决定1958年年底以前全部撤出朝鲜。从3月15日到10月26日,志愿军共分三批全部撤出朝鲜回国。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八
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部分部队继续留在朝鲜,帮助朝鲜进行战后重建。日,志愿军总部发表撤军公报宣布:中国人民志愿军已全部撤离朝鲜。出乎大多数人意料的是,志愿军直到1994年才最终撤销。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志愿军开已开始逐步分批回国,留下部分部队在朝鲜协助重建和警戒工作。1958年3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发布撤军公报,决定1958年年底以前全部撤出朝鲜。从3月15日到10月26日,志愿军共分三批全部撤出朝鲜回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八年中,卓越地完成了祖国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及朝鲜人民团结一致、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共同抗击美军的侵略,对保卫朝鲜人民的革命成果,保卫中国的安全和支援朝鲜人民的和平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组建起来,并于日入朝参战。在近3年的战争中,数百万志愿军战士在朝鲜进行各种作战任务,数十万人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停战之后,伴随着和平来临,志愿军的命运也就少人关注。通常的历史只记载在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部分部队继续留在朝鲜,帮助朝鲜进行战后重建,日,志愿军总部发表撤军公报宣布:中国人民志愿军已全部撤离朝鲜。出乎大多数人意料的是。志愿军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终结。“中国人民志愿军”这个称号则贯穿了冷战始终,直到1994年才最终撤销。由于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的全称《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一方与联合国军总司令另一方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包括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我国一直在军事停战委员会内保留有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他们作为最后的志愿军,一直常驻板门店继续执行监督朝鲜停战协定实施的任务。志愿军代表的服装与同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一致,经历了50式、55式、65式、85式、87式的军服变革。唯一的不同在于帽徽、领花、纽扣等处没有“八一”标志。1990年5月,志愿军代表团的军官们装备新式宝剑型软肩章(将官软肩章上增绣金色松枝叶)。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命令,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朝中方面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奉调回国。至此,中国人民志愿军才真正成为历史。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25日,揭开抗美援朝战争序幕。对于入朝参战,中国主观上并无意愿,客观上也没有参战的有利条件。因为其时恰值四海初平,百废待兴,人心思定之秋。毛泽东和党中央作出“抗美援朝”决策,完全是形势所迫。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中国不得不参战的形势?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是迫使中国参战的第一个重要因素。朝鲜战争开始后的第二天,6月26日,杜鲁门政府在决定武装入朝的同时,做了另外一个决定,即下令第七舰队开赴台湾海峡。正是这个决定使中美之间产生了最大的矛盾和误会。有分析称,“杜鲁门政府的这一决策,并不是单单针对中国大陆,它的主要目的是要维护亚洲、台海局势的稳定。从中国内战开始,美国就无意对华进行直接的武装干涉。”随着蒋介石在中国内战中的失败,美国企图以和平的手段将中国共产党纳入美蒋联合政府,从而控制共产党和苏联在华势力和影响的愿望化为泡影。美国仍然没有动武,而是不得已调整了对中共的政策,妄图鼓动共产党中国的“铁托主义”。杜鲁门政府6月27日的声明中说:“已要求台湾的中国政府停止对大陆的一切空海攻击。第七舰队将监督此事的实行。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的考虑”。这段声明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台湾地位未定论”,实际上,它也在客观上起到了阻碍国民党借朝鲜战争之机“反攻大陆”的可能。但无论初衷如何,此举传递给中国的信号是公然的战争威胁。为什么中国会有强烈反应?原因很简单,美国的行为无疑已经把新生的中国政权在实际上陷入了军事包围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国家都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大举越过三八线这是迫使中国参战的第二个重要因素。开战初期,朝鲜人民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但到8月即在洛东江同美国和南朝鲜军打成了胶着状态。9月15日,美军七万余人在仁川登陆,28日占领汉城,人民军腹背受敌,被迫实行战略退却。毛泽东早就预见到战事转入持久和美国扩大战争规模的可能性。果然,在战局逆转之下,美国做出了第二个错误决策:北上越过“三八线”继续作战。美国国内对于是否打过三八线的问题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但始终没有把中国的应变反应和战略利益考虑在内。苏联问题专家凯南认为,“克里姆林宫决不会接受在北朝鲜建立一个它无法统治和控制的政权”;以国务卿艾奇逊为代表的主流观点则认为,战争止于三八线只会使半岛局势回到冲突前的状态,而朝鲜人民将对美国的勇敢、明智和富有正义的传统失去信心。然而美国人低估了中国人民的力量和反侵略的决心。在中国看来,美军越过三八线意味着战争开始扩大化,表明美国战争的目的不是恢复朝鲜的和平,而是要占领整个朝鲜,其战争性质即变为侵略。这种情况下,谁也无法预料战争会扩大到什么程度。
热门评论5楼9楼7楼&王者不需要朋友,只需要贤臣和明法。说的好 必须顶24楼下一次再来,不会再有冰雕,不会再有七日攻势,不会再有三八线!6楼
点击加载更多中国按兵不动提防朝鲜反咬一口 评:抗美援朝不会重演|中国| 朝鲜_凤凰卫视
中国按兵不动提防朝鲜反咬一口 评:抗美援朝不会重演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核心提示:中国目前和韩国政经关系热络,在处理朝鲜半岛无核化的问题上存在共同的核心利益,一旦朝鲜半岛发生战争,中国不可能像原来那样介入,即便介入也不会支持某一方,而是努力来停止战争。凤凰卫视3月1日《中
核心提示:中国目前和韩国政经关系热络,在处理朝鲜半岛无核化的问题上存在共同的核心利益,一旦朝鲜半岛发生战争,中国不可能像原来那样介入,即便介入也不会支持某一方,而是努力来停止战争。凤凰卫视3月1日《中国战法》,以下为文字实录: 杜平(主持人):这个机会可能很难,当然可能会有机会,但是中国最近不是提出涉及到朝鲜半岛,从过去的解决核问题,跟那个停和这个机制并行发展,因为中国现在对它也同样施加制裁,这是肯定的。但是如果说完全跟美国跟日本、韩国站在一起的话,那朝鲜会把中国当做敌人,那到最后朝鲜又开始跟美国搞好关系,给韩国抛个媚眼,给日本抛个媚眼,完了以后它们关系好了以后,把中国给甩出去了,是不是有这种可能性在里面。 金相淳(韩国国际问题学者):对。 杜平:那所以现在韩国对中国,很不满对不对。 金相淳:是。 杜平:有点儿不满,但是有没有体会到中国在当中的为难的地方。 金相淳:是,所以现在韩国跟中国有一个共同点,核心利益也有共识的,譬如说半岛无核化,可持续发展等等,也有去年咱们就已经韩中日在首尔所开的这些首脑会议,总理跟朴槿惠总统,签署了&一带一路&跟未来倡议的国家战略对接等等。那么我们从经济文化开始到现在,政治跟外交方面也有一个比较成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但是到了安全方面,我们是不够的,反正现在,我们虽然是半岛这边有韩美演习等等,比较紧张,但是我们还有一个余地,大家都可以以对话的方式处理,就像中国说的那种半岛的三个原则,对话、半岛无核化等等。 杜平:现在从中国的角度来讲,比如说除了在国际场合,外交场合,还是希望能够发挥一些作用,凝聚大家的一些共识,争取最大的公约数之外,万一朝鲜发生各种各样的一些不可预测的一些大的事情,就是比如包括在中国东北,或者中国的安全问题,等等一系列的,因为过去一直强调,就是中国的家门口,这个家门口不能生事,其实现在出了很大的问题。 杨希雨:这个是习主席原来讲过,2013年就讲过,中国反对任何国家以一己之私利把中国的家门口搞乱,就是朝鲜半岛,所以这个中国不光是要有外交努力,也得有自己的军事准备,比如前不久这个《新闻联播》,而且看的比较靠前的一条新闻,就是16军的这个冬季演练,这个在《新闻联播》而且比较靠前来播,这个是比较少见的,但是至少也是给外界一个信号,就是说中方不仅在做艰苦的外交努力,其实也在做扎扎实实的军事准备,就是说任何国家想把自己中国周边搞乱,那么中国也是两手对两手,就是说外交的一手,军事准备的一手这个都要有,至于说是什么样的情况会发生,这个就是很难预测,没有人把一个现实的政策,建立在一种假定的假设的基础上,但是不管怎么说,军事准备、外交努力,这个是中国始终不放弃的。 杜平:军事准备这个一般的网友可能,或者观众听到可能最感兴趣这个,比如说过去那一次朝鲜战争的时候,中国跟朝鲜站在一起,万一朝鲜半岛发生问题。 杨希雨:就是说朝鲜半岛真正再发生战争的时候,像1950年那种大规模的战争卷入,中国不会再去进行介入,如果中国一定要介入的话,它不是去跳入战争里边,支持一方去打另一方,特别是朝韩现在都是中国的友好国家,都是邦交国的时候,中国肯定不会再做那种。因为冷战的时候不一样,一个是敌一个是友,这个没得讲,现在两边是友,如果中方被迫介入的时候,一定是止战,不是去制造战争是停止战争,所以我想这个角色,因为时代变了,中国未来对朝鲜半岛的角色也有相应的调整。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关注凤凰卫视官方微信平台,更多精彩尽在凤凰私享会!&&点击关注,更多精彩内容实时掌握
[责任编辑:刘晓慧 PV027]
责任编辑:刘晓慧 PV027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播放数:3150687
播放数:216845
播放数:960887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真相揭秘:朝鲜战争中交战各方损失多少军人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上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场局部战争,交战双方最终打成平局而都未能控制战场,因而各自对敌方伤亡数只能估计而无法准确统计。
1950年9月,仁川战役中美军看押被俘朝鲜士兵。
http://img6./photo/-08/600x450_A8148PMH4T8E0001.jpg
http://img3./photo/-08/t_A8148PMH4T8E0001.jpg
1950年9月,仁川战役中美军押送被俘朝鲜士兵。
http://img5./photo/-08/600x450_A8148QEN4T8E0001.jpg
http://img2./photo/-08/t_A8148QEN4T8E0001.jpg
1950年9月,仁川战役中美军押送被俘朝鲜士兵。
http://img6./photo/-08/600x450_AT8E0001.jpg
http://img2./photo/-08/t_AT8E0001.jpg
1950年9月,仁川战役中美军押送被俘朝鲜士兵。
http://img3./photo/-08/600x450_A8148RQN4T8E0001.jpg
http://img2./photo/-08/t_A8148RQN4T8E0001.jpg
1950年9月,仁川战役中美军看押被俘朝鲜士兵。
http://img3./photo/-08/600x450_AE0001.jpg
http://img2./photo/-08/t_AE0001.jpg
1950年9月,仁川战役中美军看押被俘朝鲜士兵。
http://img6./photo/-08/600x450_AT8E0001.jpg
http://img4./photo/-08/t_AT8E0001.jpg
1950年9月,仁川战役中美海军陆战队看押三个被俘朝鲜士兵。
http://img5./photo/-08/600x450_AT8E0001.jpg
http://img3./photo/-08/t_AT8E0001.jpg
1950年9月,仁川战役中美军看押被俘朝鲜士兵。
http://img6./photo/-08/600x450_AE0001.jpg
http://img3./photo/-08/t_AE0001.jpg
1950年9月,仁川战役中美军押送被俘朝鲜士兵。
http://img2./photo/-08/600x450_A8148VEM4T8E0001.jpg
http://img2./photo/-08/t_A8148VEM4T8E0001.jpg
1950年9月,仁川战役中美军押送大批被俘朝鲜士兵。
http://img4./photo/-08/600x450_A8E0001.jpg
http://img6./photo/-08/t_A8E0001.jpg
1950年10月,平壤战役中被杀的朝鲜士兵和平民。
http://img4./photo/-08/600x450_AE0001.jpg
http://img4./photo/-08/t_AE0001.jpg
1950年10月,平壤战役中被杀的朝鲜士兵和平民。
http://img4./photo/-08/600x450_AE0001.jpg
http://img6./photo/-08/t_AE0001.jpg
1950年10月,朝鲜平壤战役中美军看押大批被俘朝鲜士兵。
http://img5./photo/-08/600x450_A8E0001.jpg
http://img3./photo/-08/t_A8E0001.jpg
1950年10月,平壤战役中被杀的朝鲜士兵和平民。
http://img3./photo/-08/600x450_AT8E0001.jpg
http://img6./photo/-08/t_AT8E0001.jpg
1950年10月,平壤战役中韩军搜捕朝鲜士兵。
http://img4./photo/-08/600x450_A8E0001.jpg
http://img4./photo/-08/t_A8E0001.jpg
1950年10月,平壤战役中美军押送被俘朝鲜士兵。
http://img2./photo/-08/600x450_A8E0001.jpg
http://img3./photo/-08/t_A8E0001.jpg
1950年10月,平壤战役中美军押送被俘的朝鲜士兵。
http://img3./photo/-08/600x450_A8E0001.jpg
http://img4./photo/-08/t_A8E0001.jpg
1950年10月,平壤战役中在朝鲜沙里院由联合国部队捕获的朝鲜士兵被剥去衣服。
http://img6./photo/-08/600x450_AT8E0001.jpg
http://img3./photo/-08/t_AT8E0001.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上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场局部战争,交战双方最终打成平局而都未能控制战场,因而各自对敌方伤亡数只能估计而无法准确统计。战争结束几十年来,只有朝鲜人民军方面至今没有公布自身损失数,其他参战各方都相继公布过自身的伤亡数,不过在不同时期公布的数字都有差异,且因计算方式不同造成总减员数统计也不相同。抗美援朝战争统计为中国战争史上最精确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历次对内对外战争中,腐败的封建王朝和民国政府都没有做出过准确的人员损失统计,其主要原因是当时的军队吃空额、逃亡严重,国内又没有完整的户籍制度。例如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共征了1400万壮丁,因开小差、虐待致死等原因,补充到军队只有590万人,其政府的各种统计中又虚报成风,作战损失数基本都靠估计,其中误差极大。1945年抗战胜利时,国民党政府按估计声称国内军民共死亡600万人,而到50年代中期新中国政府为对日索赔和审判战犯时进行统计得出的死亡数字则为1200万人。到了90年代国内重新统计,加上受侵略者折磨虐待而死者,将抗日战争中国内总死亡数定为2100万人,加上负伤1400万人,总计伤亡3500万人。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时,新中国已有了统一的国家政权和完整户籍统计,此后的各参战部队也有了详尽的战报和人员名册,对战斗减员人员的统计基本准确。不过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直至国内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政府一直未对外公布过自己在朝鲜战争中的伤亡数字,因此外部有了一些夸大不实的数字。美国和南朝鲜军方根据自己战时的估计,一再公布对中国军队的伤亡数目,其实都很不准确。朝鲜停战时,美国掌握的“联合国军司令部”宣布的总战果是杀伤中国军队92万人(估计其中死亡为30万至40万人),连同北朝鲜军队在内则共杀伤中朝军队142~150万人,又称己方的伤亡只有对方的三分之一(共46万人,包括美军14万人、韩国军队30万人和其他国家部队1万多人),并将此作为炫耀的依据。后来台湾当局和一些别有用心者又编造出夸张离奇的中国参战死亡数字,比参战者美国公布的数字还高得多,这只能让人嗤之以鼻而不值一驳。中国自改革开放后对历史资料增强了公开性,在80年代初曾公布志愿军共有36万人伤亡,这个数字只是志愿军司令部计算出的纯减员数字(即不可重返前线者的总计)。根据卫生勤务部门准确的阵亡统计和医院接收伤病员统计,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总损失数是:战斗和事故亡114,084人;负伤383,218人(因包含两次以上负伤而存在重复统计);患病后送入院治疗455,199人(因包含多次住院同样存在重复统计);战场失踪25,621人。战争期间根据解放军后方卫生部门的统计,医院中的负伤人员有21,679人不治身亡,还有13,214人病死。按以上数字总计,共有148,977人牺牲。当然,这一数字未包括失踪人员中的死亡者,也未包括支前民工。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中的烈士数为何一再增加抗美援朝结束四十多年后,90年代丹东建立抗美援朝战争纪念馆时,又要求在纪念墙上把所有牺牲者的数字标明。为此,纪念馆汇集全国各省市民政部门的牺牲人员统计,因有抚恤金发放名册而精确到每个人。纪念馆将各省的数字相加后,得出的烈士总数为171,669人。纪念馆建立十几年来,各地民政部门又陆续增报了一些抗美援朝烈士,至今纪念馆的统计已增长至183,108人。按照军委和卫生勤务部门的统计,抗美援朝战争中确切的牺牲者为14.8万人,为何民政部门的统计又多出了3万多人呢?笔者曾查看过战时的统计报告并询问过当年后勤部门的负责人,也向丹东纪念馆做过了解,对出现这种差异大致可以解释为以下原因:一、志愿军失踪的2.56万人员中有2.13万人被美军宣布为战俘,还有几千名下落不明者显然系死亡;二、战争中有60万民工入朝支前,其中一些人在敌机轰炸下牺牲,他们未列入志愿军损失统计,却被各地民政部门同样列为抗美援朝烈士而加以抚恤;三、一些伤病人员在战时或停战初期复员回乡后因伤病复发去世,经家属要求也被当地民政部门算作抗美援朝烈士(就此家属也可得到抚恤金)。这些死者因已退伍未再列入军队统计,却出现在民政部门的统计中。近些年来,各地又有一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负伤致病返乡后死亡者的家属提出追认烈士并予抚恤的补充要求,其中不少得到民政部门承认,因此便出现了数字继续增加的现象。考虑到上述复杂现象,对抗美援朝战争牺牲的表述,似这样讲较为客观──志愿军在战场阵亡11万多人,加上参战人员中伤病和其他原因的死亡,中国方面在战争中共牺牲了18万人。志愿军在战争中被俘人员除死亡者外,停战时在美方战俘营中留有2. 13万人。这些人中有7,100人分三批(伤病战俘遣返、自愿遣返、解释动员遣返)得到遣返,另外1. 42万人被美国称为所谓“不愿遣返”的战俘,被送到台湾,加上“反共义士”的头衔补入国民党军队。至于朝鲜人民军在战争中的损失,2000年中国方面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50周年时曾公布过其伤亡共26万人的数字(未说明其中死亡数),志愿军领导在回忆录中也说过经计算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约为9万(美方曾公布过拘押北朝鲜14万人和11万人战俘的数字,事后也宣布其中包括一些平民)。战时朝鲜人民军由中朝联合司令部指挥(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中国方面对其损失数字的了解应该是比较清楚的。“联合国军”方面在朝鲜战争中的人员损失中国出兵抗美援朝虽然付出了一定的人力物力代价,总数量却少于对手。在火力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这种损失数对比说明志愿军有很高的作战技能。据中朝双方于日通过报纸电台宣布的数字,共歼敌109万人(朝鲜在后来公开数字中又有增加),其中美军39万人、南朝鲜军66万、其他国家军队2万多人。志愿军司令部的统计数字,是共歼敌70万人。当时对外宣布的这个“歼敌”数字,是采取“一锅煮”的办法,即不宣布毙、伤、俘的分类数字,其原因是有大批南朝鲜战俘已补入朝鲜人民军,另外战俘失散、病亡者也较多,若公布俘虏数在谈判中不好交待。了解朝鲜战场情况的人都清楚,当时志愿军在多数情况下未能控制战场,因敌方死伤人员大都已后运而只能靠估算,因此不可能很准确。据美军在停战后宣布,美国军人共死亡33,739人,战斗负伤103,284人,南朝鲜军战斗伤亡共30.5万人。在上述死者中,美军还宣布包括5,800人在对方看管下因伤病死亡的被俘官兵,这就使9,500名战场失踪者在停战后只有3,700人被作为战俘遣返。至于南朝鲜军共有9万多人在战场上失踪,最后只有7,000人作为战俘被遣返(其余大多被补充入朝鲜人民军)。朝鲜战争结束后几十年间,美国和韩国政府又一再公布过其战时的死伤人数,其总数大大超出停战时公布的数字,甚至比中国方面在战时的“歼敌”总数统计还要多,这说明志愿军在战时歼敌的总估算还是比较谨慎和保守的(只是对美军损失的估算多了一些)。如据日美联社电,“联合国军”发言人便称美国及盟军再加南朝鲜军队的人员损失总计为1,474,269人。此言一出,舆论普遍质疑,于是美方又改称其中包括一些非军事人员。1995年美国官方在华盛顿修建了朝鲜战争死亡者纪念墙,将每个死者的姓名和家乡都刻在上面(如有遗漏其家属肯定要闹事),结果将各州民政部门上送的名单相加后,竟得出了54,246人的数字,比战时军方统计多出2万多人。当时美国国防部发言人便表示惊讶,随后经分类研究后解释说,比原来计算的死者多出的数字包括朝鲜战区非战斗死亡2,835人(如事故、车祸等),以及战区外死亡17,672人(即在朝鲜战争时期美军在其他地区担负相关任务的死亡军人、从朝鲜战场回国后因伤病死亡的军人)。由于美国对战争死亡军人的抚恤金很高,一些遗属便把与朝鲜战争能牵连上的死亡军人都算在内,并得到民政部门承认。韩国战后几十年提升死者统计的幅度最大在朝鲜战争期间,韩国政府不愿多谈自己的损失。进入70年代以后,韩方陆续公布了几种版本的战时伤亡数字,结果是越算越多。90年代韩国官方出版的《韩国战争被害统计》,宣布其军人死亡137,899人,受伤450,742人,却称这一统计不包括警察、民团等非正规军。汉城的韩国战争博物馆中的统计,其军人在战时死亡合计152,279人。韩国国防部战史编纂委员会出版的11卷本的《韩国战争史》,又宣布其军事人员(包括正规军、警察和非正规军)共死亡227,800人,受伤717,100人,失踪43,500人,合计损失988,400人。这个损失数,大大超过中朝联合司令部在战时对南朝鲜军杀伤的总计。2000年10月中韩双方举行历史讨论会时,笔者曾询问过韩国军方代表,上述统计以哪个为准确数?其回答是死亡22万、负伤71万军事人员比较准确。韩国政府的数字统计如此前后不一致,主要是因政府和军队在朝鲜战争初期出现了全局性混乱,战时为影响军心民心又有意少报损失。战后韩国因经济发展和对战时伤兵和死者的优抚增加,加上民选政府又不再掩盖损失,不断发掘出新资料并有新的申报,便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死伤统计数字。
军队和民政部门对战争死亡者统计差异的现象,其实在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参加国在战后对死亡人数的统计一般也是越来越多。其主要原因,便是一些原来未列入统计的死者(主要是因伤、事故或在战场之外)的家属要求追认,这除了享受荣誉外还包含有领取抚恤金这类经济利益。在战争期间,交战各方公布的歼敌数和自身伤亡数字,又受政治宣传的因素影响,往往存在夸大、缩小或不公开等现象。一般是在战争结束若干年后,史学工作者才能根据比较可靠的材料进行客观的研究分析,并从中得到比较合乎实际的结论。来源:《文史参考》
本文来源:人民网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朝鲜怎么看待抗美援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