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学护理管理学问答题的,想问一下有经验的人,解剖与组织胚胎、生理学这两门课,对于以后护理管理学问答题应聘考试是不是很重要

当前位置:
护理心理学讲稿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与心理学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既是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又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心理学是研究被护理者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依据被护理者的心理活动特点来实施最佳护理的科学。广义的说,护理心理学就是研究如何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技术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心理问题。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将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实用技术运用在护理学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工作中,针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系统化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因此,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现代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的需要,为护理学专业学生开设护理心理学课程,这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课程目标
学习护理心理学要使学生掌握的医学及护理心理学知识、技能符合培养目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要求。
1、知识目标:掌握学习护理心理学的意义,初步掌握护理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如心理健康理论、心身相关理论、心理障碍理论、心理护理理论,心理学的“五大理论”等。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卫生和心理护理等基本技能。
3、态度目标:通过学习护理心理学,使学生树立心身相关的观点,形成对人的整体认识,能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高度去认识和把握医学发展对护理工作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形成适应现代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三、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护理心理学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习和讨论辅导、考试等。课堂讲授是教师对指定教材的部分章节进行讲解,教学方法以启发式为指导采用问题式、讨论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考试以理论考试为主。
四、课程总学时
护理心理学总学时数为36学时,其中理论授课36学时。
五、教学进度时间分配表
理 &论学 &时
实验或见习或讨论
第一章 绪 & 论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
第三章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及其优化
第四章 健康、应激与心理社会因素
第五章 临床心理评估
第六章 心理护理
第七章 临床心理护理方法
第八章 不同年龄不同疾病阶段的心理护理
第九章 临床病症及治疗的心理护理
第十章 心身疾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第十一章 生物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心理护理
合 & & & &计
1、护理心理学复习题
2、护理心理学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 绪 &论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护理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2、掌握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式。
2、熟悉重要的心理学派别。
3、了解护理心理学的发展。
【教学时数】理论课2学时
【导入语】
心理科学的诞生——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开创始于1917年。
从医学发展史看,古代医学家就已经重视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的作用。在中国,中医学强调“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提出了“体液说”等观点,都强调心身统一性,并在临床中运用一些心理方法对疾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健康的心理——成材的根基(护理心理——护理人员必备)
微软招聘员工进去的门槛就是心理测试,因为心理测试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聪明与否,是否有创精精神,是否有团队精神等。
第一节 护理心理学的概念、对象和任务
(一)护理学:研究与人类预防保健、心身健康有关的护理理论和技术的应用科学。年美国护理学会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其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
护理心理学的概念:是研究护理人员和护理对象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活动规律、特点,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心理问题,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学科。
(补充)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生平简介
弗.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 ()),日出生在英国显赫的名门贵族的家庭里。其父母均有较高的文化教养,经常带领她和她的姐姐到欧洲各地观光游览。她自幼聪慧好学、思想敏捷,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少女时代,她就广见卓识,并掌握了德、法、意等国语言。大学期间,她品学兼优,尤其擅长数、理、化、统计学及社会经济学等学科,是位有理想有抱负的女青年。她性情温和、心地善良,乐于救助病痛者,邻里之间有残、弱、病者,她经常给予帮助。当时她的做法是与她的家庭声望不相称的。当时的英国虽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但等级观念和封建意识仍很浓厚,像她这样的贵族小姐,理所应当地是当贵族夫人。但南丁格尔不甘落入传统的世俗之中,在社会、家庭与个人理想极度矛盾之时,她在日记中写道:“①做主妇?②当文学家?③当护士?还是当护士”。1850年,她获悉在德国莱茵河畔的凯瑟沃兹城内由傅立德夫妇主办的医院讲授护理与伦理学的课程,非常高兴。翌年,她已31岁,毅然冲破家庭阻拦和贵族阶层的讥讽参加了该院为期四个月的短训班。从此,她做为一名强者主宰了自己的命运,在自己理想的道路上开拓着护理工作。1853年她被聘为英国妇女医院院长。当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她立即率领38名护士奔赴战地医院进行救护工作,伤员死亡率由50%下降到2.2%。直到战争结束,战地医院解散,她才于1856年11月返回祖国,着手著书立说。1858年她写出了《医院札记》,1859年又写出了《护理的艺术》。这两部著作对以后的医院管理尤其是护理管理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与此同时,她还致力于创办护士学校,培养具有科学知识、护理技术和良好护理素质的人材。
南丁格尔享年90岁,于1910年8月病逝。为永远纪念她的光辉业绩,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决定每两年颁发一次南丁格尔奖章,以鼓励广大护士热爱护理事业。1912年,国院护士会成立南丁格尔国际基金社,设立奖学金,资助各国作出卓越贡献的护士进一步进修深造。同年,国际护士会又决定以南丁格尔的生日-5月12日为国际护士节。
把护理工作中的心理学问题做为一门科学对象来研究,只不过才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以往的护理工作在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下,以疾病为中心,多从生理护理方面进行研究,现在看来很片面的。因为人是既有躯体又有精神,既有复杂的生理活动,又有复杂的心理活动的统一整体。人在躯体上患了疾病,心理上必有反应,人的积极的或消极的心理状态,对躯体的生理状况也必然有影响。所以,生理护理与心理护理应当兼顾,应当统一。实际上,早在一百多年前护理学的先驱-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就已阐述这一观点。她说:“护理工作的对象,不是冷冰冰的石块、木头和纸片,而是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但是,由于当时生物医学模式正处于兴旺发达时期,因而护理学渐渐偏离了南丁格尔的思想,把病人当成石块、木头和纸片,当“机器”来维修护理。只是到了近20年,随着医学心理学的发展,护理学也与心理学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专门研究心理护理的护理心理学。
(二)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护理对象和护理人员
护理对象包括:
1、病人:研究疾病对病人的影响,心因因素对健康的作用; 病人的普遍心理反应和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疾病阶段病人的特点; 研究一般病症和特殊病症病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护理。
2、亚健康状态的人:研究潜在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3、健康人:目的是促进健康。
护理人员:如何培养护理人员的心理特征;培养职业素质;维护和促进护理人员身心健康。
(三)护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主要是研究心理现象以及它的发生、发展、转归活动。
1、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
(补充)心理与遗传、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大脑皮层活动有么密切关心?
&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是一切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但人脑不能凭空产生人的心理,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人的心理是在与社会密切接触、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将这个过程称为人的社会化。人的社会化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不断调适的过程;是一个自然人进入有组织的社会生活不断学习而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终生受社会文化和行为模式的教化,使人格得到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婴儿从娘胎落生,只具有生物有机体的本能和转变为社会人的生物基础。初生婴儿就会吃奶。但一定要把奶头放进嘴里才能吸吮,这种吸吮反射和排泄、饥饿和不适时的哭闹,都属于生物本能。几天过去了,当妈妈刚刚抱起他准备喂奶时,他就会把头转来转去,咂着小嘴,寻找奶头,这种行为表明他已经学着调节自己的活动以适应环境了。喂奶的姿势、语声和吸吮奶头二者之间已经建立起联系,形成初步的条件反射,这时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心理活动萌发了。正是由于有了和社会的交往(和父母、主要是母亲的互动)才迈出了从生物体转变为社会人的第一步。正是由于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接受社会教化才具有人的心理活动。社会化的历程,一般要经过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条基本途径来经历社会教化。
2、研究各种疾病的病人心理变化的规律和特殊的心理表现。(产后抑郁的研究)
(补充)艾滋病病人心理变化过程
期——否认期――罪恶感、愤怒和害怕期——新的生活方式期——利他主义期——悲伤期——认可和现实回避期
3、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技术。(遇到有问题的病人如何解决?用什以方式?)
(补充)由于目前对艾滋病(AIDS)尚无有效治疗措施,病死率高;且其患病很多与不正当的行为(如性问题和使用毒品)有关,使其在社会上有污名,因此,AIDS的蔓延已不仅是医学问题,而且还产生巨大的心理社会影响。
  对AIDS的恐惧不仅在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中,而且在某些非感染者中,都引起了一些心理反应。在一部分普通非感染者中,由于受到对AIDS部全面的宣传的影响,以及对AIDS传染途径和流行情况的错误理解,产生害怕自己可能已受到这种感染的焦虑。他们的焦虑常与害怕通过一般生活接触传染有关,如共用电话、炊具和食具、毛巾和被服、洗澡间和厕所、以及非性接触和接吻等。对这种人一般可通过向他们明确而合理地说明本病的已知传染途径和不会传染的一些活动,就可接触忧虑。为预防引起这种心理反应,在对知识的宣传中,要注意全面而恰如其分。另一部分非HIV感染者由于心理脆弱或性行为方面的罪恶感,加上对AIDS的恐惧,导致出现“假艾滋病”。尽管反复查证他们不可能接触HIV,抗体检查也是阴性,但他们仍不相信自己是健康人,提出许多躯体方面的主诉,如乏力、体重减轻等,并认为这些肯定是HIV感染的证据,他们害怕感染达到了强迫观念的程度。这是一种心理精神综合征,需要进行心理治疗或精神病学治疗。
  HIV感染者当得知自己检查结果HIV感染阳性时,会沉浸于极度失望的悲伤之中。这种心理反应在处于艾滋病相关综合征(ARC)阶段的病人中最为剧烈,因为这些人已有严重症状在折磨他们,但其健康条件还允许烦恼,他们不象已发展到AIDS的那些人那样沉浸与竭尽全力来求得生存。这种心理反应如同癌症病人听到威胁生命的消息时产生的危机反应一样,再加上社会歧视的压力,使反应更为激烈。大多数病人的反应都经过几个期,但不一定每人都经历所有的期。
  当病人得知HIV检验结果阳性时,可能出现脸色发白,十分激动或烦躁不安,或者似乎若无其事。晚上失眠,也可能有现实感丧失或人格解体。躯体症状可能有心动过速、出汗、惊慌或过度换气。
  否认期
  病人或者生活如前,或者采取逃避现实的态度,躺在床上,用床单蒙着头,以图否认世界的存在,但实际上暗中接受了这种现实。
  罪恶感、愤怒和害怕期
  同性恋病人可能又回顾往事,为他的性行为感到苦恼,这可能导致迁怒于其情人、朋友、家庭、医护人员、甚至一般社会。当这种愤怒变为内向化后,引起可怕的噩梦,以及死亡和将死的思想。
  新的生活方式期
  在从否认到逐渐认可的现实化过程中,许多病人形成了新的生活方式,包括安全的性行为(不再搞同性恋),心理上的苦恼减少,饮食更注意营养,减少夜生活。
  利他主义期
  失望可能激励HIV抗体阳性者组成自助组,他们感到病友们联合行动可达到社会地位的提高,甚至相互鼓励也起治疗作用。
  悲伤期
  病到AIDS全盛期的病人可能丧失所有一切,包括健康、工作、社会地位、朋友、爱人、家庭、尊严和独立。病情较轻者可能只保持其中的1~2项。他们可能变为慢性焦虑和抑郁,需要心理治疗,可能还需要精神病学治疗。
  认可和现实回避期
  一旦经过了整个失望过程,病人的心理状态变得更沉静,并能具体考虑歧实际健康状态。在此期,病人很少有侵入性思想,而且恢复了心理上的平静,因此可以讨论问题。
  在整个过程中,给病人心理卫生指导,向他们解释听到这类坏消息后的自然心理反应过程,可能很起治疗作用。在早期病人无自知力时,心理治疗(认知性,心理动力性等)可能有助于他于最短时间内在创伤最少的情况下通过全过程。要避免让他知道对他寿命的估计。在最初几天最有可能出现自杀冲动或引起悲惨结局的反应,因此尽可能不要让他们单独生活。同时,要告诉病人不要在这时将他们检查的结果或诊断告诉不知道他们来就医的人,因为这些人的反应很难预料,也可能会引起有害的后果。一旦病人冷静下来,在5天内约他再来,或者由配偶、父母或其它家属陪同着来。对有慢性抑郁的病人,给与抗抑郁药,与心理治疗或心理卫生指导联合使用。医生的乐观、乐于帮助、抱有希望的情绪可起重要的治疗作用。松弛疗法可能有助于减轻焦虑的精神和躯体症状。在随访中,可以对安全的性活动、在家庭中和工作、娱乐场所控制传染、增进健康的措施(饮食、睡眠等)、以及应该告诉什麽人和怎样告诉等方面再进行指导。在征得病人同意的情况下,最好和其配偶一起谈,以便取得合作。
4、研究和运用心理评估理论和技术。
(补充)如:治疗之后的效果如何?怎样评估?
5、将心理学知识用于维护健康和促进健康。
(补充)指知识的传播、健康教育
第二节 &护理心理学的发展
一、国外护理心理学发展状况
强调心身统心理学融入护理实践一—应用心理疗法去开展临床护理——开展量性和质性研究
二、国内护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开创始于1917年
学科建设日益成熟——科研活动的广泛开展——临床常用心理评定量表的应用——临床心理护理突出个性心理特征
第三节护理心理学与现代医学及护理观
一、现代医学观与护理心理学
现代医学观——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心身观:心身统一、相互影响
健康观: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完善
疾病观:社会、心理、生物因素都影响人的健康和疾病
治疗观:从社会、心理、生物三轴系统全面对疾病进行 &诊断、预防、治疗和护理
二、现代护理观与护理心理学
现代护理观——整体护理
1、以人为中心
2、贯穿于人的疾病和健康的全过程
3、为全人类提供报务
三、护理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在现代护理中的作用
1、心理学理论是现代护理的重要来源和理论基础;
2、护理心理学技术和方法丰富和推动了护理实践;
3、心理问题已成为现代护事的重要内容和对象;
4、护理心理学知识是整体护理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证。
第四节护理心理学的相关领域及重要的心理学派
(一)普通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的入门学科)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心理学。 他是所有心理学分支的最基础和一般的学科,也是心理学专业学生入门的第一门专业课程。
(二)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
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生理过程的心理学分支。它试图以脑内的生理事件来解释心理现象,又称生物心理学、心理生物学或行为神经科学。通过研究各种器官的机制、神经系统特别是脑分泌腺对行为的调节机制、遗传在行为中的作用等。
(三)发展心理学
& & 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人的心理上的个体发展,
(四)教育心理学
& &研究教育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心理现象,揭示教育同心理学发展的相互关系。
(五)医学心理学
& &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作用,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
(六)工程心理学
& &是心理学与现代技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的配置和功能协调,实现人、机器、环境系统的最好配置,使人们在安全有效的条件下从事工作。
(七)社会心理学
& &系统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科学
二、护理心理学重要的心理学派别
(一)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
奠基人:冯特——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取向,因受当时卓然有成的化学与物理学的影响甚大面在于探究意识的结构成分,因此,被当时心理学界称为结构主义。
代表人——铁钦纳(Titchener)
研究方法——内省方法。
(二)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
创始人——詹姆士 & W. James()
代表人——杜威、安吉尔
强调:整体=元素1+元素2+元素3+???
心理学,研究个体适应环境时心理或意识的功能(而非分析意识的元素)。
除内省法外,还有观察法、测验法等。
与哲学上的经验主义、生物学上的进化论有关。
(三)行为主义(behaviorism)
创始人——华生(John Watson ,)
又称行为论或行为学派,系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 B. Watson)在1913年创立。
反对研究意识——意识太主观!
(TM)心理学是以客观的方法处理客观的材料(可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
(TM)个体行为非与生俱来,而是被动学习的结果。
斯金纳B. F. Skinner——行为科学
(四)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p sychology)
创始人——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主要是研究知觉与意识,其目的在探究知觉意识的心理组织历程。
(五)精神分析学派(psychoanalysis)——心理动力学( Psychodynamic )
创始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现代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而且也是本世纪内影响人类文化最大的理论之一。
弗洛伊德对人格或人性解释中的三个要点:
①人格动力观(personality dynamics):潜意识欲力,生之本能,死之本能等观念,解释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
②人格发展观(personality &development) :以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性征期以及认同恋母情节等观念,解释个体心理发展的历程。
③人格结构观(personality &structure):用本我、自我、超我三者来解释个体的人格结构,并以冲突、焦虑以及各种防卫工作等观念,解释人格结构中三个我之间的复杂关系。——个案研究法
第五节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
观察法:指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个体或团体行为活动,从而分析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
自然观察法:在不加任何干涉的自然情境中对研究对象的行为直接观察记录,而后分析解释,从而获得行为变化的规律。
控制观察法:特定情境中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观察。
2、调查法(Survey &mechod)
调查法:是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的方法。
访谈法:通过与被试者会晤,了解其心理活动,同时观察其访谈时的行为反应,以补充和验证所获得的资料,记录和分析得到的研究结果。
问卷法:采用事先设计的调查问卷,现场或通过信函交由被试者填写,然后回收问卷分门别类地分析研究,适用一短时间内书面收集大范围人群的相关资料。
3、测验法(test &method)
测验法(心理测验):心理测验作为个体心理反应、行为特征等变量的定量评估手段。使用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测验工具或量表,如人格量表、智力量表、行为量表、症状量表等。
4、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
实验法:在控制的情况下,研究者系统地操纵自变量,使之系统地改变,观察因变量改变所受的影响,以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数。
二、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式
1、个案研究与抽样研究
v & 1、个案研究:指采用观察、访谈、测评、实验等方法,以单一的个案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方式。
v & 2、抽样研究:是在科学抽样的基础上,采用观察、访谈、测评、实验等多种方法,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研究。
2、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
v1、纵向研究:指对同一批研究对象在一连续时段内作追踪性研究。包括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
v 2、横向研究:对相匹配的实验组、对照组的被试者选择同一时间内就相同变量所进行的比较分析研究。
3、临床实验研究:是现场实验的一种,较多地采用观察、访谈、测量和实验的方法.
【思考题】
你认为学习护理心理学对你个人有何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戴晓阳护理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李映兰护理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姜亁金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心理现象及实质
2、掌握感觉、知觉的的定义及其特点,熟悉知觉的分类
3、掌握记忆的定义、记忆的过程,熟悉记忆的分类
4、掌握思维的定义及具体过程,熟悉思维的种类,了解思维的品质
5、掌握想象的定义,熟悉想象的种类
6、掌握注意的定义、注意的品质,熟悉注意的种类
7、掌握情绪、情感、心境、激情的定义,熟悉情感的分类、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了解情绪的生理机制。
8、掌握意志的定义、基本特征、基本品质及培养
9、掌握人格的定义及特征,了解人格理论
10、掌握需要的定义及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
11、掌握动机的定义、功能及冲突
12、掌握兴趣的定义及品质,了解兴趣的种类
13、掌握能力的概念及种类,熟悉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与个别差异
14、掌握气质的类型,熟悉气质的定义、类型及意义
15、掌握性格的概念、特征,了解性格的类型
16、熟悉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教学时数】 理论课8学时
大家可能想不到,其实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心理活动的结果,我们要听,我们饿了,要吃,渴了,要喝水等等。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从心理学的概念来理解。
第一节 & 心理现象及实质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 & & & 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现象与过程。
人们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中 & & & 兴趣、态度、气质、性格、能力和信念等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学是研究这些心理现象与过程的发生、发展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与发展规律的科学。
科学心理观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特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心理是脑的功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种反映是能动的。
1、心理是脑的功能
群体进化:神经结构功能与不同种类动物行为相关性。
个体发育:年龄、脑重与行为精神关系。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狼孩(印度辛格发现的卡玛拉)、猪娃共同特点丧失了语言能力,感觉畸形发展,情绪贫乏,动作失调,人际交往功能缺损,智力低下。
人的社会化: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自然人形成适应社会和文化的人格,掌握社会公认的行为模式,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家庭父母影响;学校教师伙伴影响;媒体文化教育影响;社会实践促进心理发展和完善。
第二节 &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认知过程:是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也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
一、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
1、感觉的分类:
1、外部感觉:感受器位于体表,接受来自体外的刺激(视、听、嗅、痛、温、触、压等)。
2、内部感觉:感受器位于体内,接受机体本身的刺激(化学、压力、运动、平衡觉等)。
2、感觉的特性:
感觉传导过程: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TM)感觉的种类
(TM)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TM)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对刺激的感受能力,叫做感受性。感受性的大小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刺激只有达到了一定的强度才能被我们觉察到。那种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阈限。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为了引起一个差别感觉,刺激必须增加或减少到一定的数量。能觉察出两个刺激最小差别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或最小觉差(缩写为)
3、感觉的特征:
A:感觉适应: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性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举例: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明适应和暗适应。
嗅觉→温度→……→听觉最不灵敏
& &痛觉无适应
B:感觉的相互作用
对比: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作用下,感觉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感觉对比
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红—温暖等。
C:感觉补偿:指某感觉系统的功能丧失后而由基他感觉系统的功能来弥补。
二、知觉(perception):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
★感觉与知觉的联系:
相同点: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
不同点:①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其 &本身依赖于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
②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不仅依赖于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而且依赖于人本身的特点。
2、知觉的分类
A:空间知觉:物体的空间特性(形状、大小、距离、深度、方位)等经感觉器官在人脑的反映称为空间知觉。借助视觉、触觉、本体感觉、听觉等多种感受器共同参与。
B:时间知觉:人脑对客观事物延续性、顺序性和对运动过程的长短和先后的反映称为时间知觉。 &
C:运动知觉:人脑对物体的空间位移的知觉称为运动知觉。主要通过视觉,本体感觉、平衡觉起作用。
3、知觉的特征:
A:知觉的选择性
(TM)人们能迅速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
(TM)与刺激物本身特点、主观因素(经验、情绪、动机、兴趣、需要等)有关
B:知觉的整体性
(TM)在刺激不完备时仍保持完整的认识。
v接近率:时、空接近
v相似率:属性相同
v连续率: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
C:知觉的理解性
(TM)据已经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新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言揭示其特性。
D:知觉恒常性
(TM)当知觉对象的物理特性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的时候,知觉对象并不因此发生变化。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TM)大小、形状、明度、颜色恒常性。
4、(补充内内)错觉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视知觉的错觉最多。
三、记忆和遗忘:
v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v记忆基本阶段:
& & &识记——保持——回忆(再认或再现)
1、记忆的种类(按记忆的内容分):
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视、听、嗅、味等形象的记忆。如熟悉的面孔、声音、体态、气味等。
逻辑记忆(词语记忆):概念、公式、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为内容的抽象内容记忆。以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事物意义、本质和规律,如定理、公式的记忆。
情绪记忆:是对自己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如成功的兴奋(放松回忆),失败时屈辱(痛苦回忆),触景生情。
运动记忆(动作记忆):是自己做过的运动或学习过的操作为内容的记忆。
2、记忆的种类(按持续时间分):
A: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指当刺激停止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被保存。
v特征:1、时间:
& & & & & & & 2、编码形式:感觉后象
3、容量:九个字母
B:短时记忆(STM)——短时记忆系统保持时间短暂但能被意识操作,通过注意可以延长或进入长时记忆。工作记忆或“心理工作台”。
v特征:1、时间:分钟
2、编码形式:形码、音码和意码
3、容量: 7&
C:长时记忆(LTM)——通过对材料的复述、组织、加工和有动机的努力而习得。从理论上讲,是一种永久性记忆。以意义编码为主。
v特征:1、时间:分钟终身
2、编码形式:意码
3、容量: 无限
3、遗 忘:是对过去识记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是错误的再认或回忆。
4、遗忘的原因:
o衰退说:记忆痕迹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的结果。
o.干扰说: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o.压抑说:由于压抑,将意识不愿意接受的、令人痛苦的经验排斥到意识之外。——“心因性遗忘”
四、思维(: 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1、思维的种类(按思维对象属性)
动作思维:以实际行动解决直观、具体问题。又称实践思维
如修理机器
形象思维:指利用直观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如房间布置设计
抽象思维:运用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解决问题的思维。
如论述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等问题
2、思维的种类(按探索答案的方向)
A、集中式思维(求同思维):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指向一个固定正确答案的思维方式。(形成习惯会防碍思维的灵活性)
集中思维就是鉴别、选择、加工的思维,因而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要素。
  创造性思维活动实际上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有机结合、循环往复而构成的思维活动。
 其活动过程是:集中→发散→再集中→再发散或是发散→集中→再发散→再集中。
B、发散式思维(求异思维):对同一个问题去寻找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它是沿着不同方向思考探索解。(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补充)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既有区别,又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例如,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解答者希望迅速确定解题方案,找出最佳答案,一般表现为集中思维;他首先要弄清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而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有大量的联想产生出来,这表现为发散思维;接下来他就想到有几种可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仍表现为发散思维;然后他对一个或几个可能的途径加以检验,直到找出正确答案为止,这又表现为集中思维。由此可见,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往往是交替出现的。当然,根据问题的性质和难易程度,有时集中思维占主导地位,有时发散思维占主导地位。通常,在探求解题方案时,发散思维相对突出。而在解题方案确定以后,在具体实施解题方案时,集中思想相突出。
  总之,集中思维有利于掌握规律,是发散思维的基础,是发展发散思维的前提;发散思维有利于提出各种设想,这些设想要靠集中思维予以科学验证。集中与发散,方式不同,任务各异,但又是紧密联系、彼此沟通、相辅相成的。
3、思维的品质(六方面)
& 广阔性、深刻性、敏捷性、逻辑性、独立性、灵活性
4、创新思维的培养
& & &突破定势
& & &培养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
& & &学会合作
& & &放松,形成良好的心态
五、想 &象
1、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改造,形成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想象的种类
&A:无意想象:无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是一种自发、简单、缺乏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现象。
B:有意想象:根据一定的目的进行的想像。(再造想像、创造想像、幻想)
再造想象:根据言语描述或图片等提示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已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C: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补充知识)想象力: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能力。
  PS. 易混词:“想像”。这里的“像”是错误频率最高的别字之一,为规范汉字使用,至少要从“想象”开始。
四、想象活动中的认知加工
1、粘合(或称比拟)
  粘合就是把两种或以上本无关系的客观事物的属性和特征结合在一起,构成新形象。
  2、夸张
  夸张是故意增大或缩小客观事物的正常特征,使他们变形,《格列佛游记》中的大人国和小人国就是经典的例子。
  3、人格化
  人格化就是对客观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特征,从而产生的新形象。
  4、典型化
  典型化就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来创造新形象。
(补充知识) & & & & 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无意想象
想象是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仅感知当前的事物,而且回忆已经历过的事物,还能将保留在头脑中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的形象。这就是人们的想象。成人在劳动中进行想象,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想象,孩子在游戏中也进行想象。  孩子在1岁前还没有想象,1-2岁时只有想象的萌芽。随着语言的发展和经验的丰富,2-3岁时最初阶段的想象力逐渐发展起来,孩子常把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迁移到游戏中去,表现出想象的心理活动。例如孩子把纸盒当摇篮给娃娃睡。这表明孩子在进行最简单的游戏中,能回忆过去所感知某些事物的表象,并将它附在某些玩具或实物上,想象成他所想的东西。这时期的想象没有预先确定的目的,只是由玩具和实物引起的,想象的内容简单,创造性的成分很少。这与孩子的认识能力的局限,语言和经验的贫乏有关。这种想象是在具体实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地想象出某种事物的形象,称之为“无意想象”。  3岁前孩子是以无意想象为主,3岁后在成人的教育影响下开始有有意想象(即在孩子活动前有预定目的或主题,根据目的或主题进行来构思想象)。  父母应善于在孩子小的时候,培养孩子的无意想象,为以后孩子发展有意想象打下基础。这将有助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智力活动。
摘自:/view/57136.htm
六、注意(:心理活动(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
1、注意的种类
根据注意的有无目的性分为:
A、无意注意:既无目的、又不需要意志努力参与即可完成的注意。
(补充知识)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是:刺激物的特点和人本身状态。
B、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一定意志努力才能完成的注意。
(补充知识)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有以下几种。
加深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
培养间接兴趣
合理的组织活动
用坚强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C、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是指向一个对象后期所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有一定的目的,但又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
(补充知识)例如在刚开始做一件工作的时候,人们往往需要一定的努力才能把自己的注意保持在这件工作上,但是在对工作发生了兴趣以后,就可以不需要意志努力而继续保持注意了,而这种注意仍是自觉的和有目的的。
2、注意的品质(特征)
A、注意的广度: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观察到对象的数量。
B、注意稳定性: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上的特征。
C、注意的分配: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左手画圆,右手画方)。
D、注意的转移:人有意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
(补充知识) & &注意力的五个练习方法
一、静视——一目了然
1、在你的房间里或屋外找一样东西,比如表、自来水笔、台灯、一张椅子或一棵花草,距离约60厘米,平视前方,自然眨眼,集中注意力注视这一件物体。默数60~90下,即1~15分钟,在默数的同时,要专心致志地仔细观察。闭上眼睛,努力在脑海中勾勒出该物体的形象,应尽可能地加以详细描述,最好用文字将其特征描述出来。然后重复细看一遍,如果有错,加以补充。
2、你在训练熟练后,逐渐转到更复杂的物体上,观察周围事物的特征,然后闭眼回想。重复几次,直到每个细节都看到。可以观察地平线、衣服的颜色、植物的形状、人们的姿势和动作、天空阴云的形状和颜色等。观察的要点是,不断改变目光的焦点,尽可能多地记住完整物体不同部分的特征,记得越多越好。在每一分析练习之后,闭上眼睛,用心灵的眼睛全面地观察,然后睁开眼睛,对照实物,校正你心灵的印象,然后再闭再睁,直到完全相同为止。还可以在某一环境中关注一种形状或颜色,试着在周围其他地方找到它。
3、建议你然后再去观察名画。必须把白己的描述与原物加以对照,力求做到描写精微、细致。在用名画作练习时,应通过形象思维激发自己的感情,由感受产生兴致,由兴致上升到心情。
  这样,不仅可以改善观察力、注意力,而且可以提高记忆力和创造力。因为在你制作新的心中的形象的过程中,你吸收使用了大量清晰的视觉信息,并且把它储藏在你的大脑中。
  二、行视——边走边看
  以中等速度穿过你的房间、教室、办公室,或者绕着房间走一圈,迅速留意尽可能多的物体。回想,把你所看到的尽可能详细地说出来,最好写出来,然后对照补充。
  在日常生活中,眼睛像闪电一样看。可以在眨眼的功夫,即01~04秒之间,去看眼前的物品,然后回想其种类和位置;看马路上疾驶的汽车牌号,然后回想其字母、号码;看一张陌生的面孔,然后回想其特征;看路边的树、楼,然后回想其棵数、层数;看广告牌,然后回想其画面和文字。所谓“心明眼亮”,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锻炼视觉的灵敏度,锻炼视觉和大脑在瞬间强烈的注意力,而且可以使你从内到外更加聪慧。
  三、抛视——天女散花
  取25块到30块大小适中的彩色圆球,或积木、跳棋子,其中红色、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的各占三分之一。将它们完全混合在一起,放在盆里。用两手迅速抓起两把,然后放手,让它们同时从手中滚落到沙发上,或床上、桌面上、地上。当它们全部落下后,迅速看一眼这些落下的物体,然后转过身去,将每种颜色的数目凭记忆而不是猜测写下来。检查是否正确。
  重复这一练习10天,在第10天看看你的进步。
  四、速视——疏而不漏
  取50张7厘米见方的纸片,每一张纸片上面都写上一个汉字或字母,字迹应清晰、工整,将有字的一面朝下。也可用扑克牌。取出10张,闭着眼使它们面朝上,尽量分散放在桌面上。现在睁眼,用极短的时间仔细看它们一眼。然后转过身,凭着你的记忆把所看到的字写下来。紧接着,用另10张纸片重复这一练习。每天这样练习三次,重复10天。在第10天注意一下你取得了多大进步。
  五、统视——尽收眼底
  睁大你的眼睛,但不要过分以至于让你觉得不适。注意力完全集中,注视正前方,观察你视野中的所有物体,但眼珠不可以有一点的转动。坚持10秒钟后,回想所看到的东西,凭借你的记忆,将所能想起来的物体的名字写下来,不要凭借你已有的信息和猜测来作记录。重复10 天,每天变换观察的位置和视野。在第10天看看你的进步。
  数秒数的过程一般会比所设想的慢。你可以在练习前先调整一下你数数的速度。一边数一边看着手表的秒针走动,1秒数1下,在1分钟结束的时候刚好数出“60”,也可以1秒数2~3下。
七、情绪与情感过程
(补充知识)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人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喜怒悲惧等情绪、情感的起伏变化,人的一切活动无不打上情绪的印迹。情绪像是染色剂,使人的生活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情绪又恰似催化剂,使人的活动加速或减速地进行。人需要积极的、快乐的情绪,它是获得幸福与成功的动力,使人充满生机;人也会体验焦虑、痛苦等消极的情绪,它使人心灰意冷,沮丧消沉,若不妥善处理,还可能严重危害身心。人的一生,就是这样游弋在情绪海洋中,在色彩斑斓的情绪世界里领略着人生五味。古往今来,人们为此感叹,亦为此迷惑,不断提出一个古老又常新的问题:情绪、情感究竟是什么?
情绪的定义
传统心理学把心理现象划分为3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认识过程是对客观事物或事件本身属性的加工过程,它们反映着事物、事件本身所具有的感性的或理性的特性。意志过程是认识活动的能动方面或自觉的调节方面,是认识活动的延伸。因此,认识活动和意志活动都是以客观事件本身的特性对人起作用的。
情绪与认识不同,情绪是以主体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主体,在此主要指主体的愿望、需要、渴求的欲望、追求的目标等倾向而言。例如,在认识活动中,光线引起明亮感,声音引起听觉,学习导致记忆。但是,人的心理活动远远不止于此。人作为主体,客观事物或事件对他总是具有某种意义的。客观事件或情境可以符合或不符合主体的需要或愿望,对实现主体的渴求目标有益或有害。因此,每当认识活动发生时,主体对它总是有一定的态度。例如,湖光塔影、鸟飞鱼游不但有声有色,而且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因为这景色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然而在闹市,车水马龙、拥塞截堵和严重的大气污染,使人厌烦和忧心难耐。澈清的水和一氧化碳本身并不具有愉悦或恐惧的属性,它们作用于人,使人产生愉快或悲伤、满意或痛苦等情绪,是它们与人之间的特定关系所决定的;是它们对人所具有的含义所引起的。鉴于此,情绪可定义为:情绪是个体与环境意义事件之间关系的反映。
客观事件或情境对人的意义可有积极的性质或消极的性质,从而导致情绪与认识不同的第二个特点,即情绪有正性的与负性的或积极的与消极的之分。凡对人有积极意义的事件引起肯定性情绪,而具有消极作用的事件则引起否定性情绪。由此而论,环境事件的变化和主体态度的变化会引起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变化。有益于主体的客观事件与主体关系得到维持,将产生肯定性情绪;它们之间联系的终结或破坏,则将导致否定性情绪。反之,有害于主体的事件与主体之间的联系的持续存在,将加强负性情绪,它们之间联系被主体摆脱,则将产生正性情绪。由此可见,任何情绪的产生、维持或改变,均以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改变为转移。基于上述分析,情绪亦可看作:个体与环境意义事件之间关系的维持或改变(J&Campos,1990)。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情绪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复杂性。情绪在构成上有外显行为、内在体验和生理唤醒等多种成分;在品种上有基本情绪与复合情绪的无可胜数的类别;以及具有强烈或淡漠、激烈或恬静、短暂或持久等多种存在形式。情绪的发生“惊扰”整个有机体,唤醒神经系统各水平和意识各水平的活动。凡此种种,可认定情绪是一种多成分、多维量、多种类、多水平整合的复合心理过程。情绪的每一次发生,都兼容生理和心理、本能和习得、自然和社会诸因素的交叠。
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区分
情绪和情感既是在种族进化中发生,又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因此,在使用情绪情感这类术语去标示在如此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发生的、可处于不同水平上的这一心理现象时,人们心目中所指的内涵常常有所不同。例如,在过去教科书中出现过的、把同生物需要相联系而产生的感情反应称为情绪,把受社会规范制约的称为情感;在标示感情反应的形式方面采用情绪,标示感情内容时采用情感。但是这两种区分方法都不能把情绪和情感这两个概念截然划分清楚。
综览有关文献,学者们把这种区别于认识活动、并同人的特定需要相联系的感情性反映统称为感情(affection)。它一般地包容着情绪和情感的综合过程。因此,无论情绪或情感,指的乃是同一过程和同一现象。在不同的场合使用情绪或情感,指的是同一过程、同一现象所侧重的不同方面。
情绪(emotion)代表着感情性反映的过程。无论在动物或人类,感情性反映的发生都是脑的活动过程,或个体需要的特定反映模式的发生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情绪概念既可用于人类,也可用于动物。 情绪这一术语,按照蒙纳(Murray,1888)字典,是来自拉丁文e(外)和movers(动),表示从一处向外移到另一处。例如,“雷……引起空气的流动”(1708),“冰在山洞里流……是由于震动”(1758),“群众的扰动是由于……所引起”(1709)。这里无论是在物理学或社会学上,以及在不同时代所使用的“流动”、“震动”或“扰动”,都是emotion这个词后来这个词用于表示人的精神状态上,例如,“快乐的满足一般称之为emotion”(1762)。由此可见,情绪一词在词源上是用来描述一种“动”的过程。现在它已不再在物理学和社会学范畴上使用,而限定标示精神的活动。因此,把情绪一词限定标示感情的活动过程,就严格地规定了它的内涵。此外,鉴于情绪由神经过程所携带,并表现于外和可被测量,所以对它的测量称为情绪测量。
情感(fellings)经常被用来描述具有稳定而深刻社会含义的高级感情。它所代表的感情内容,诸如对祖国的尊严感,对事业的酷爱,对美的欣赏时,所指的感情内容不是指其语义内涵,而是指对这些事物的社会意义在感情上的体验(experience)。
情感这个词包含一个“感”字,有感觉、感受之意;还包括一个“情”字,又有不同于感觉(sensation)之解。“felling”有感觉、感触、心情、同情、体谅等多种含义,说明情感这一概念既包括与感觉、感受相联系的“感”,又包括与同情、体验相联系的“情”。因此,情感这一术语的基本内涵是感情性反映的“觉知”方面,集中表达感情的体验和感受。
情绪和情感同属于感情性心理活动的范畴,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情感是对感情性过程的体验和感受,情绪是这一体验和感受状态的活动过程。二者均既可发生在高等动物和前言语阶段婴儿,也可以发生在成人和高级社会性反映之中。这是因为,人们日益公认,当高等哺乳类动物显示出痛苦、安适或愤怒时,或当婴儿对母亲欢快愉悦,对生人表现警惕和恐惧时,不能认为他们没有内在感受;尽管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动物或人类婴儿,他们对这种感受的觉知水平与人类成人有所不同罢了。
心理学对感情性反映的研究,侧重在它们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因此较多使用情绪这一概念。
摘自:/question/.html
1、情绪和情感指的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①客观事物是情绪之源;
& &②情绪以需要是否满足为中介;
& &③情绪是对事物态度之体验而非态度。
情绪是低级的情感,情感是高级的情绪。
情绪、情感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个体的需要时,个体就会产生积极的、肯定的情感;否则会带来消极的、否定的情感。如个体为自己的作品获奖感到高兴,为失去亲人而感到痛苦。
2、情绪的维度: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两个方面。
3、情绪的外部表现和生理变化
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是情绪和情感状态下,身体各部位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三种表情:
面部表情:面部肌肉变化的模式。
姿态表情:面部以外的身体部位动作,包括手势、身体姿势等。
语调表情: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如高兴时,语调高昂、语速加快,痛苦时语调低沉、语速慢等。
情绪的生理变化:心跳加快、脸色变化等。
4、情绪理论与生理机制
詹姆斯——兰格理论(情绪外周理论)
v詹姆斯(美国)他在最早提出了情绪发生理论:
v“我们一知觉到激动我们的对象,立刻就引起身体上的变化;在这些变化出现之时,我们对这些变化的感觉,就是情绪。”
v“我们因为哭,所以悲伤;因为动手打,所以生气;因为发抖,所以害怕,并不是因为悲伤了才哭,生气了才打,怕了才发抖。”
v即先有生理反应后有情绪变化
v兰格(丹麦)
v他在年提出了同样的情绪理论。他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尤其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
v情绪假如没有身体的属性就不存在了。
v1、意义:最先认识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关系,强调了植物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促进了后来对情绪的实验研究。
v2、不足:片面强调了外周植物神经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的调控作用。
坎农——巴德理论(丘脑学说)
v坎农:(美国)
& &他在年首先对詹姆斯——兰格理论提出异议。他认为情绪中枢不是外周植物神经系统,而是中枢神经的丘脑。
情绪体验与生理反应是同时发生的。
v强调了中枢神经系统在情绪活动中的作用是正确的,但否认外周变化对情绪的影响是不全面的。
v下丘脑、网状结构、边缘系统、大脑皮层。
情绪认知理论
v沙赫特(美国)/辛格(美国)
v主要观点:情绪的产生是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协同活动的结果,而认知因素在其中起主导作用。
v结果分析:在以上实验中,三组被试受到的环境刺激相同;机体内部的激活状态也相同,而情绪体验不同。
v说明对自身生理反应的认知解释不同可产生不同的情绪状态。
5、情绪状态:在某种事件或情景的影响下,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激动不安状态。可以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A:心境() :指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漫性的特点。往往在一段长时间内影响人的言行和情绪。工作成败、生活条件、健康状况等等,会对心境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B:激情():指一种强烈、暴发性、为时短暂的情绪状态。具有强度大、紧张度大的特点。
C:应激():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三、意志过程
1、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去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v意志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最突出的表现,这也是人和动物本质上相区别的特点之一。
意志品质的培养
v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志向
v & 理想与具体实际工作相结合
v & 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v & 培养健全的体魄
v & 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四、人格: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的成长过程中,经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稳定而独特的身心结构。
(TM)人格倾向性:是人对客观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积极性的特征,包括需求、动机、兴趣、情感反应、认知能力……
(TM)人格心理特征:是在人格结构中,经常、稳定、具有决定意义的成分,包括性格、气质、能力等,即处理事物的水平、方式和方向。
人格的特征
v1、稳定性与可变性
v2、独特性与共同性
v3、人格的整体性
v4、生物制约性与社会制约性
人格特质论:人格特质理论(theory of personality trait)起源于40年代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和雷蒙德&卡特尔(Raymond Bernard Cattell)。特质理论认为,特质(trait)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
1、奥尔波特人格特质论:把特质看成是心理学的基石,强调个人特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差异。
(补充)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Gordon Allport,)的人格特质论(trait theory),是鉴于对弗洛伊德主义过于强调人的潜意识的怀疑和不满,以及心理学中的实验化倾向而提出的人格特质理论。系以个案研究法,从很多人的书信、日记、自传中,分析出各种具有代表性的人格特质。他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但他反对弗洛伊德虚幻式的人格结构看法。他认为人格特质是每个人以其生理为基础的一些持久不变的性格特征。
  奥尔波特对人的特质的分类
  奥尔波特的将人的特质分为以下三大类:
1. 首要特质
  所谓首要特质(cardinal trait),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小说或戏剧的中心人物,往往被作者以夸张的笔法,特别突显其首要特质。如林黛玉的多愁善感。
2. 中心特质
  所谓中心特质(central trait),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中心特质。如林黛玉的清高、聪明、孤僻、抑郁、敏感等,都属于中心特质。
3. 次要特质
  所谓次要特质(secondary trait),是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境下才表现出来。如有些人虽然喜欢高谈阔论,但在陌生人面前则沉默寡言。
  奥尔波特的人格物质论的内容
  奥尔波特对人格的界定
  奥尔波特考证了人格的这个词的词源,开始把它与意指面具的希腊语perxona相联系。他对50种有关人格的定义进行考证,并针对当时认为人格不存在和人格就是个人所不知的心灵阴暗的隐蔽处这两种主要理论流派,在其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1937)一书中,得出了获得大多数心理学家所推崇的他自己对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个体内部决定其独特的顺应环境的那些心理生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嗣后,在其《人格的模式与成长》(1961)一书中,又把上述定义中的“动力组织”指人格是不断变化的组织结构。他认为人格往往具有组织性,同时又继承了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没有已成的,一切者在变成中”的思想,认为要格从杰不是已经形成的东西,而是正在变成的东西。虽然一个人从一种经验到另一种经验保持同一性的方面存在着相当多的相似性,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在面对特殊的经验时绝非一模一样。“生理心理系统”,是指这个动力组织需要身心共同操作,它们被不可分割地融合为一种个人统一体。人格既非纯属于心理方面,又非纯属于神经方面,两者无法分开。“决定”,是指个人行为的产生全在于他的人格结构本身。人格不是抽象或一种随便的虚构,人也决非仅是环境的消极反应者。人格确实存在。适合的刺激激发了人格的倾向性,人的真实本性就在行动中显示出来。“行为思想的独特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这些行为思想乃是人的全部行为和思想,不论它是否与顺应环境、满足生物性需要有关;二是指人的全部行为和思想的个体性。奥尔波特的人格定义的两种陈述都强调了人格的独立性。注重研究个体而不注重研究制约人类的规律是贯穿于奥尔波特研究活动始终的主题。他三番五次地重申,决有会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因此了解某个特殊个体的唯一途径是研究这个特殊的人。
  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
  奥尔波特认为完备的人格理论必须具有能够代表“生活综合”的测量单元,这种单元就是特质。他对特质进一步分析道:特质是一般化了的个人所具有的神经心理结构,是真实存在的。它具有指挥个体行为的能力,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起严反应上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即不同刺激能导致相似的行为。例如,“谦虚”这一特质,使个体对不同种类的刺激作出相似的反应。一般说特质和习惯都有决定倾向的意义,但特质比习惯更富于一般性,概括水平更高,它往往是在适应过程中整合特殊习惯的结果。从广义上说,特质和态度也有同样的意义,如果对事物的特定态度在一个人身上经常得到表现,也可称之为特质。但特质又有同于态度,它并不明显地指向于某种对象,也无评价意义,不用于表态。特质也不同于道德品质,相对说来,道德品质比特质更具社会性。
  奥尔波特首先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1.共同特质是属于同一文化形态下人们所具有的一般人格特质。它是在共同的生活方式下形成,并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的。从共同特质看,个体间的差异,只不过是指个人所具备这种特质的多寡或强弱不同而己。奥尔波特提出了人格的14种共同特质,如:支配-顺从,外向-内向,自信-自卑,合群-孤独,理论兴趣高-理论兴趣低等等。
2.个人特质是个人所独有的人格特质。奥尔波特特别重视个人特质,才能表现个人的真正特质。他指出:“严格地说,只有个人特质是真实的特质。因为第一,特质是个人的而不是地区社会的;第二,特质是以个人经验独特方式发展起来的动力倾向,所以共同特质不是真正的特质。”在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个人特质是完全相同的,即使两个人在共同特质上是相似的,但他们行为上所表现的,仍各具独特性。例如,有两个人的攻击性特质(共同特质)可能相似,但两人对人或对物作攻击表现时,仍有差异。所以个人特质不能在个人间彼此比较。奥尔波特主张心理学家应该集中力量研究个人特质。
  奥尔波特认为个人所具有的个人特质并不是对一个人的人格起相同的影响和作用的。他进而把个人特质按其对人格不同的影响和作用,区分为三个重叠交叉的层次:首要特质、重要特质和次要特质。
a.首要特质,它是个人最重要的特质,代表整个人格,往往只有一个。它在人格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具有极大的弥散性和渗透性,影响到个人行为的所有方面。不过,这种首要特质,未必每个人都具有。有些人因具有单个首要特质而成为著名人物。例如,创造是爱迪生的首要特质,多愁善感是林黛玉的首要特质。
b.重要特质,它是人格的构件。每个人都有几个彼此相联系的重要特质构成其独特的人格。它虽然不如首要特质那样对行为起明显的支配作用,但本身还相当概括,对人格有一般意义的倾向。例如,为学生写操行评语时,所考虑到代表某个学生人格的那些特质(如:准时、整洁、勤奋、诚恳等等),即属于其个人的重要特质。奥尔波特认为每个人所具有的重要特质,一般在5~10种之间。由此可见,每个人的重要特征并不多。
c.次要特质。顾名思义,次要特质不是决定人格的主要特质。它最不明显,渗透性极小,对个体行为影响小。与首要特质和重要特质相比,次要特质是从更为狭窄的各种刺激来说的,它包括一个人独特的偏爱(如对某些食物、衣着的偏爱)、一些片面的看法和由情境所制约(如某人有恐高症)的特质等等。
  动机的机能自主
  奥尔波特认为,特质说明人的特点,也说明人的待业的策动的。人格是策动的、增长的的系统。他认为一种人格理论有它分析动机性质的中心。他提出了理想的动机理论的四个要求:
  (1)必须承认动机的现实性。反对S&弗洛伊德主义认为儿童时期的动机决定人一生行为的观点,主张动机是现在的动机,过去的动机只有现在还存在才能解释行为;
  (2)必须承认几种动机的同时存在。反对把动机归纳为一种类型,如:“性”、“自我实现”“自卑”等等。他在其《人格的模式与成长》一书中指出:“动机的种类是如此的广泛,以致难于发现普遍的构同特性”;
  (3)必须承认认知过程的重要性。与前人不同,他强调动机与认知过程的密切联系。认为不了解一个人的计划、意愿、价值观等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人的动机;
  (4)必须承认每一个人具有独特的动机模式。正如两相人不会具有相同的特质结构一样,两个人也不会具有相同的动机结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动机模式。
  奥尔波特采用了一个他认为能满足以上四个要求的动机性质的要领这就是“机能自主”(全称为“动机的机能自主”)。所谓“机能自主”简要地说就是一个人现在进行这一行为的原因与原来进行这种行为的原因是不相同的,即过去的动机与目前的动机在机能上没有联系。一个人今天的动机机能是自主的,它独立于过去。例如,一个大学生刚学习一门课程时,很可能是因为这门课程是必修的,或因为家庭需要,或由于时间宽绰而选学,但也许在最后,他会完全被它吸引,甚至终身迷恋这门学科。这里原发性动机也许丧失殆尽,达到目的的手段本身却变成了目的。他认为,当动机成为自我统一体的一部分时,对这些动机的追求是因为它们本身的缘故,而再也不是为着外部的鼓励或奖赏。他区分了两类机能自主:
  (1)持续的机能自主。它是指个人盲目从事的重复性活动,并且这些活动曾一度为实现某个目的起过作用,但现在已不再发生作用了。这种活动的发生独立于奖赏和过境经验之外,是一些没有太大意义的低水准的活动。例如一个人在退休后仍然每天早晨七时起床就是一个例子。
  (2)自我统一的机能自主。它包括个人的兴趣、价值观、目标、态度和情操等引起,但认为由机能自主的动机控制的行为,才是人类行为的特征。因此机能自主的动机应该是人格心理学家研究的中心问题。
  统我和健康人格
  奥尔波特还论述了统我的形成过程和健康的人格。他把人格定义为一种“动力组织”,并把这种人格组织在其《生成: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看法》(1955)一书中命名为“统我”(即“自我统一体”),有别于古代及后来人们称之谓“灵魂”和“自我”的晦涩用语。统我的人格统一的根源,是人格特质的统帅。他把统我定义为:“包括人格中有利于内心统一的所有面。”完善的统我机能只有从出生到成年经过躯体自我感觉(1岁)、自我同一性的感觉(2岁)、自尊的感觉(3岁)、自我扩展的感觉(4岁)、自我意象的感觉(4~6岁)理性运用者的自我形成(6~12岁)、追求统我的形成(12岁至青春期)作为理解者自我的形成(成年)八个阶段的发展才能达成。
  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体系是面向健康人的。他反对弗洛伊德主义所持的精神病患者和健康人之间只有量的区别,没有质的不同的观点,认为精神病患者与健康人之间根本没有机能上的类似性。精神病患者与健康人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动机存在于过去而后者的动机存在于未来。他强烈主张健康成人的人格原则,不能由动物园、儿童、过去或精神病患者的研究引申而来。他提出了与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的要求十分相似的健康人格的六个特点:
  (1)自我扩展的能力。健康成人参加活动的范围极广。
  (2)密切的人际交往能力。健康成人与他人的关系是亲密的,富有同情心,无占有感和嫉妒心,能宽容自己与别人在价值观与偏偏上的差异。
  (3)情绪上有安全感和自我认可。健康成人能忍受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冲突和挫折,经得起一切不幸遭遇。他们还具有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
  (4)体现知觉的现实性。健康成人看竺事物是根据事物的实在情况,而不是根据自己希望的那样来看待事物。他们在评价一种形势和决定顺应这种形势时扔为明白。
  (5)体现自我客观化。健康成人对自己的所有和所缺都十分清楚和准确,理解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异。
  (6)体现定向一致的人生观。健康成人表现出定向一致,为一定的目的而生活,有一种主要的愿望。这种定向一般来说是属于宗教的,但不一定就是宗教。
  研究方法
  奥尔波特在人格研究方法方面,曾和其同事一起制定了测量支配-顺从关系的调查表,即A-S反应研究;设计了测量兴趣的相对强度的调查表,即价值研究。前者于是1928年编制,采用多重选择形式,用以测量个体在日常关系中支配或服从的行为倾向。后者首先发表于1931年,采用重叠选择方法,以测定个体生活中所重社的价值方面(理论的、经济的、艺术的、社会的、政治的和宗教的)来评估个体的人格倾向。
  社会影响
  奥尔波特是人格心理学的先驱。他重视人格的个体性,他的特质理论直接从个体本身行为的特点出发探讨人格问题,这就使心理学家有可能将研究对象的各种变量于操作程序之中,解决了心理学中长期以来对人格研究只作描述和讲解的困境。这种探讨使他运用客观观察、主观问卷等方法,在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上,直接从量上了解和研究个体本身的行为特点,以区分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差异。他用纸-笔测验对支配-顺从和价值类型的测试,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他还创立了动机功能的独立理论,并率先摆脱精神分析论者病态取向而企图建立常态人格理论。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也遭到了不少批评。这常常被人指责为不科学。一切科学都有必须寻求普遍规律,用一般概括的方法,而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则强调具体的个体研究,探讨个别例子。它又不易于进行实证性研究。它还被批评为割裂了人类与动物、儿童与成人、正常人与非正常人之间的联系。还被指责为以损失潜意识心理为代价而过分注重有意识的心理,以损失外部原因为代价而过分注重行为的内部原因。它受到抨击最激烈的要领是“机能性自主”。“机能性自主”否认早期经验与人格发展的关系,认为动机只与现实有关而与过去无关。这样的说法未免言过其实。还有人批评该人格理论总的来看,未能对人格的动态作出具体的说明,只对人格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摘自:/view/1312465.htm
2、卡特尔的因素分析特质论: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人的特质
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
  一、目 的
(补充)人格是稳定的、习惯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它贯穿于人的整个心理,是人的独特性的整体写照。人格对于管理者来说是很重要的,它渗透到管理者的所有行为活动中,影响管理者的活动方式、风格和绩效。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一些样式的人格类型和管理活动有着特定的关系,它们对团体的贡献不同,所适宜的管理环境也不同。利用成熟的人格测验方法对管理者或应聘人员的人格类型进行诊断,可为人事安置、调整和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提供建议。这正是本测验的使用目的所在。16PF广泛用于人员的选拔和评定。
  二、功 能
  从乐群、聪慧、自律、独立、敏感、冒险、怀疑等16个相对独立的人格特点对人进行描绘,并可以了解应试者在环境适应、专业成就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表现。在人事管理中,16PF能够预测应试者的工作稳定性、工作效率和压力承受能力等。可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人员选拔和职业指导的各个环节,为人事决策和人事诊断提供个人心理素质的参考依据。
  三、特 点
  本测验是卡特尔根据自己的人格特质理论,运用因素分析方法编制的。卡特尔认为:人的行为之所以具有一致性和规律性就是因为每一个人都具有根源特质。为了测量这些根源特质,他首先从各种字典和有关心理学、精神病学的文献中找出约4,500个用来描述人类行为的词汇,从中选定171项特质名称,让大学生应用这些名称对同学进行行为评定,因素分析后最终得到16种人格特质。卡特尔认为这16种特质代表着人格组织的基本构成。
  四、适用对象
  本测验是评估16岁以上个体人格特征的最普遍使用的工具,广泛适用于各类人员,对对象的职业、级别、年龄、性别、文化等方面均无限制。
  五、构 成
16PF测验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研究所卡特尔教授编制。卡氏采用系统观察法、科学实验法以及因素分析统计法,经过二、三十年的研究确定十六种人格特质,并据此编制了测验量表。16种人格因素是各自独立的,每一种因素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极小。这些因素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个性。测验由187道题组成。每一人格因素由10-13个测题组成的量表来测量,共16个分量表。16种因素的测题采取按序轮流排列,以便于计分,并保持受试者做答时的兴趣。每一测题有三个备选答案。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简称16PF)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尔教授经过几十年的系统观察和科学实验,以及用因素分析统计法慎重确定和编制而成的一种精确的测验。这一测验能以约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测量出十六种主要人格特征,凡具有相当于初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使用。
  本测验在国际上颇有影响,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广泛应用于人格测评、人才选拔、心理咨询和职业咨询等工作领域。该测验已于1979年引入国内并由专业机构修订为中文版。
  十六种人格因素是各自独立的,相互之间的相关度极小,每一种因素的测量都能使被试某一方面的人格特征有清晰而独特的认识,更能对被试人格的十六种不同因素的组合作出综合性的了解,从而全面评价其整个人格。
  十六种人格因素以及八种次级因素的含义如下:
  因素A-乐群性:低分特征:缄默,孤独,冷漠。高分特征:外向,热情,乐群。
  因素B-聪慧性:低分特征:思想迟钝,学识浅薄,抽象思考能力弱。高分特征:聪明,富有才识,善于抽象思考,学习能力强,思考敏捷正确。
  因素C-稳定性:低分特征:情绪激动,易生烦恼,心神动摇不定,易受环境支配。高分特征:情绪稳定而成熟,能面对现实。
  因素E-恃强性:低分特征:谦逊,顺从,通融,恭顺。高分特征:好强固执,独立积极。
  因素F-兴奋性:低分特征:严肃,审慎,冷静,寡言。高分特征:轻松兴奋,随遇而安。
  因素G-有恒性:低分特征:苟且敷衍,缺乏奉公守法的精神。高分特征:有恒负责,做事尽职。
  因素H-敢为性:低分特征:畏怯退缩缺乏自信心。高分特征:冒险敢为,少有顾忌。
  因素I-敏感性:低分特征:理智的,着重现实,自恃其力。高分特征:敏感,感情用事。
  因素L-怀疑性:低分特征:依赖随和,易与人相处。高分特征:怀疑,刚愎,固执已见。
  因素M-幻想性:低分特征:现实,合乎成规,力求妥善合理。高分特征:幻想的,狂放不羁。
  因素N-世故性:低分特征:坦白,直率,天真。高分特征:精明能干,世故。
  因素O-忧虑性:低分特征:安详,沉着,有自信心。高分特征:忧虑抑郁,烦恼自扰。
  因素Q1--实验性:低分特征:保守的,尊重传统观念与行为标准。高分特征:自由的,批评激进,不拘泥于现实。
  因素Q2--独立性:低分特征:依赖,随群附众。高分特征:自立自强,当机立断。
  因素Q3--自律性:低分特征:矛盾冲突,不顾大体。高分特征:知已知彼,自律谨严。
  因素Q4--紧张性:低分特征:心平气和,闲散宁静。高分特征:紧张困扰,激动挣扎。
  适应与焦虑型X1:低分特征:生活适应顺利,通常感到心满意足,能做到所期望的及自认为重要的事情。也可能对困难的工作缺乏毅力,有事事知难而退,不肯奋斗努力的倾向。高分特征:对生活上所要求的和自己意欲达成的事情常感到不满意。可能会使工作受到破坏和影响身体健康。
  内向与外向型X2:低分特征:内倾,趋于胆小,自足,在与别人接触中采取克制态度,有利于从事精细工作。高分特征:外倾,开朗,善于交际,不受拘束,有利于从事贸易工作。
  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X4:低分特征:情感丰富而感到困扰不安,它可能是缺乏信心,颓丧的类型,对生活中的细节较为含蓄敏感,性格温和,讲究生活艺术,采取行动前再三思考,顾虑太多。高分特征:富有事业心,果断,刚毅,有进取精神,精力充沛,行动迅速,但常忽视生活上的细节,只对明显的事物注意,有时会考虑不周,不计后果,冒然行事。
  怯懦与果断型X4:低分特征:怯懦,顺从,依赖别人,纯洁,个性被动,受人驱使而不能独立,为获取别人的欢心会事事迁就。高分特征:果断,独立,露锋芒,有气魄,有攻击性的倾向,通常会主动地寻找可以施展这种行为的环境或机会,以充分表现自己的独创能力,并从中取得利益。
  心理健康因素Y1:低于12分者仅占人数分配的10% ,情绪不稳定的程度颇为显著。
  专业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Y2:平均分为55,67以上者应有其成就。
  创造力强者的人格因素Y3:标准分高于 7者属于创造力强者的范围,应有其成就。
  在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人格因素Y4:平均值为22分,不足17分者仅占分配人数的10%左右,从事专业或训练成功的可能性极小。 25分以上者,则有成功的希望。
摘自:/view/1312465.htm
3、艾森克的人格维度论:内外向和情绪稳定性两个维度
(补充)艾森克(Eysenck,)依据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 (three factor model)。这三个因素是:
①外倾性 (extraversion),它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
②神经质(neuroticism),它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
③精神质 (psychoticism),它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艾森克依据这一模型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 (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简称EPQ,1986) 。
摘自:/view/1312465.htm
人格倾向性
v人格倾向性: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与基本原因
v组成倾向性的结构:
五、需 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反映某种客观的要求和必要性,并成为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需要的种类
  根据需要的起源
1、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按照需要对象的性质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一般说物质性的需要大多属于生理性需要,而精神性需要基本是社会性需要。但有时物质性需要既是生理性需要,也包括社会性需要的成分。
(补充)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的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AoHo马斯洛提出来的。人的需要包括不同的层次,而且这些需要都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层次越低的需要强度越大,人们优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再依次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A.H.Maslow,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出生于犹太人家庭,人本主义心理学精神之父。儿时很不开心,有些神经质,长期性的局外人促使其不断奋斗,取得成功。
  马斯洛认为,需要的产生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是波浪式地推进的,在低一级需要没有完全满足时,高一级的需要就产生了,而当低一级需要的高峰过去了但没有完全消失时,高一级的需要就逐步增强,直到占绝对优势。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系统地探讨了需要的实质、结构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这不仅对建立科学的需要理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且在实践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企业家就是依据这个理论,制定满足职工需要的措施,以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但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马斯洛把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都称为基本需要,并认为这些需要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成熟的过程,这严重低估了环境和教育对需要发展的影响;其次,马斯洛强调个体优先满足低级需要,忽视了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连他自己也承认,他“并不完全了解殉道、英雄、爱国者、无私的人”。
摘自:/view/215827.htm
六、动机:是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人某种行为的念头。
(补充):动机好,不对头,也会把办坏。
  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前进的内部动力。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的。动机是个体的内在,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表现。
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动机的外在条件是诱因。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外部因素称为诱因。凡是个体趋向诱因而得到时,这种诱因称为正诱因;凡是个体因逃离或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负诱因。
摘自:/view/354951.htm
1、动机的功能
vA 始动功能
vB 维持调节功能
vC 指向功能
2、动机的分类
v &生物性动机:觅食动机、性动机、母性动机
v社会性动机:好奇动机、社会动机、成就动机
3、动机冲突:意志行动中具有两个以上目标,且不可同时实现,导致的选择与斗争。类型可分为:
1.双趋冲突
  指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吸引力的目标同时出现,形成强度相同的二个动机。由于条件限制,只能选其中的一个目标,此时个体往往会表现出难于取舍的矛盾心理,这就是双趋冲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就是双趋冲突的真实写照。
2.双避冲突
  指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威胁性的目标同时出现,使个体对这两个目标均产生逃避动机,但由于条件和环境的限制,也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目标,这种选择时的心理冲突称之为双避冲突。“前遇大河,后有追兵”正是这种处境的表现。
3. 趋避冲突
  指某一事物对个体具有利与弊的双重意义时,会使人产生二种动机态度: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则恶而远之。所谓“想吃鱼又怕鱼刺”就是这种冲突的表现。
动机冲突可以造成个体不平衡、不协调的心理状态,严重的心理冲突或持续时间较长可以引起个体的心理障碍,对求美者更要注意一点。
七、兴趣:是指人积极探究某此事物的认识倾向。
(补充)个人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么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时,就会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
  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例如,对美术感兴趣的人,对各种油画、美展、摄影都会认真观赏、评点,对好的作品进行收藏、模仿;对钱币感兴趣的人,会想尽办法对古今中外的各种钱币进行收集、珍藏、研究。
  兴趣不只是对事物的表面的关心,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例如,一个人对跳舞感兴趣,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寻找机会去参加,而且在跳舞时感到愉悦、放松和乐趣,表现出积极而自觉自愿。
  兴趣不只是和个人的认识和情感密切联系着的。如果一个人对某项事物没有认识,也就不会产生情感,因而也就不会对它发生兴趣。相反,认识越深刻,情感越丰富,兴趣也就越深厚。例如集邮,有的人对集邮很入迷,认为集邮既有收藏价值,又有观赏价值,它既能丰富知识,又能陶冶情操,而且收藏的越多,越丰富,就越投入,越情感专注,越有兴趣,于是就会发展成为一种爱好。兴趣是爱好的前提,爱好是兴趣的发展和行动,爱好不仅是对事物优先注意和向往的心情,而且表现某种实际行动。例如,对绘画感兴趣,而且由喜欢观赏发展到自己动手学绘画,那么就对绘画有了爱好。
  兴趣和爱好是受社会性制约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阶级、不同的职业、不同的文化层次的人,兴趣和爱好都不一样。有的人兴趣和爱好的品味比较高,有的人的兴趣和爱好的品味比较低,兴趣和爱好品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和表现一个人的个性特征的优劣。例如,对公益活动感兴趣,乐于助人,对高雅的音乐、美术有兴趣和爱好,反映了一个人个性品质的高雅;反之,对占小便宜感兴趣,对低级、庸俗的文艺作品有兴趣和爱好,则表现了一个人个性的低级。
  兴趣和爱好有时也受遗传的影响,父母的兴趣和爱好也会对孩子有直接的影响。
  年龄的变化和时代的变化也会对人的兴趣产生直接影响。就年龄方面来说,少儿时期往往对图画、歌舞感兴趣,青年时期对文学、艺术感兴趣,成年时往往对某种职业、某种工作感兴趣。它反映了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兴趣的中心在转移。就时代来讲,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物质和文化条件,也会对人的兴趣的变化产生很大的影响。
  但不管人的兴趣是什么,都是以需要为前提和基础的,人们需要什么也就会对什么产生兴趣。由于人们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或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因此人的兴趣也同样表现在这两个方面。人的生理需要或物质需要一般来说是暂时的,容易满足。例如,人对某一种食物、衣服感兴趣,吃饱了、穿上了也就满足了;而人的社会需要或精神需要却是持久的、稳定的、不断增长的,例如人际交往、对文学和艺术的兴趣、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则是长期的、终生的,并且不断追求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也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的。中学生需要知识,他的知识越多,他的兴趣也就越广泛,越浓厚。
  人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但概括起来又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物质兴趣主要指人们对舒适的物质生活,(如衣、食、住、行方面)的兴趣和追求;精神兴趣主要指人们对精神生活,(如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知识)的兴趣和追求。就中学生来说,由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无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都需要师长进行积极的引导,以防止在物质兴趣方面的畸形发展,在精神兴趣方面的消极发展和追求。
  第二,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过程的兴趣。例如,有的中学生想象力丰富,富于创造性,喜欢制作各种模型,在制作过程中,全神贯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间接兴趣主要指对活动过程所产生的结果的兴趣。有的中学生业余喜欢绘画,每当完成一幅画,他都会对自己取得的成果表现极大兴趣。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如果没有直接兴趣,制作各种模型的过程就很乏味、枯燥;而没有间接兴趣的支持,也就没有目标,过程就很难持久下去,因此,只有把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持之以恒,目标明确,取得成功。
  与此同时,人的兴趣还具有倾向性、广阔性、持久性等品质。兴趣的倾向性是指个体对什么感兴趣。人与人,由于年龄、环境、阶级属性不一样,兴趣的指向也不同。就中学生来说,有人喜欢将来学文科,有的人喜欢将来学理科,他们的兴趣倾向就不一样。兴趣的广阔性主要指兴趣的范围。兴趣的范围因人而异,有的人兴趣广泛,有的人兴趣狭窄。一般来说,兴趣广泛的人知识面也就越宽,在事业上会更有作为。但也要防止兴趣太广,什么都喜欢,而什么又不深入、不专注,结果也会一事无成。兴趣的持久性主要指兴趣的稳定程度。兴趣的稳定性,对一个人的学习、工作很重要,只有稳定的兴趣,才能促使人系统地学习某一门知识,把某一项工作坚持到底,并取得成就。
  兴趣的倾向性、广阔性和稳定性显得很重要,它将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未来方向和能否取得成就。
  综上所述,兴趣对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对一个人的生活和活动有巨大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例如,对于一名中学生来说,对化学感兴趣,就可能激励他积累各种化学知识,研究各种化学现象,为将来研究和从事化学方面的工作打基础,做准备。
  第二,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兴趣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的志趣活动,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美国著名华人学者丁肇中教授就曾经深有感触地说:“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这不能有任何强迫。……比如搞物理实验,因为我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所要探索的东西。”正是兴趣和事业心推动了丁教授所从事的科研工作,并使他获得巨大的成功。
  第三,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促进作用。兴趣会促使人深入钻研、创造性的工作和学习。就中学生来说,对一门课程感兴趣,会促使他刻苦钻研,并且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不仅会使他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而且会大大地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由此可知,人的兴趣不仅是在学习、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且又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人智力得到开放,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到开阔,并会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兴趣确实对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起巨大作用。
摘自:/view/45281.htm
1、兴趣的种类
& &A 根据兴趣的内容:物质兴趣、精神兴趣
& B 根据兴趣指向的目标:直接兴趣、间接兴趣
2、兴趣的倾向性
v & & 兴趣的广阔性
v & & 兴趣的持久性
v & & 兴趣的效能
八、能力:是指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它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
1、能力的种类:
一般能力(智力):指在不同种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观察力、记忆力等) 。
特殊能力: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如音乐家所需的音色音调的分辨能力) 。
才能=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天才=主观努力+客观发展
(补充)最新研究
能力又称为能块。能块包括思块(思维)、行块(行为)和语块(语言)。
  思块分为:思块组合能力、组合速度、思维行为沟通能力、思维语言沟通能力、语言行为沟通能力、理解力、判断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
  行块分为:模仿能力、灵敏度、力度、耐力、速度、听力、注意力、感知力等。
  语块分为:语言速度、语言运用、字词组合、场合运用、概括等。
  思块、行块、语块三者是相互关联的。思块在此起主导作用,但是其它两者又可以刺激思块的不断发展。
  能块可以通过专门训练得到很大的提高。比如游泳、体操、绘画、武功等就是一种能力的专业训练,也是一种提高训练。同时,会绘画的模仿能力非常好,会音乐的听力非常好,会武功的灵敏度非常强,长期处于官场的语言概括能力很强,作主持人的语言速度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练拳击的力度和耐力比常人要强很远。对能力的研究,可以大大地提高人类个体在现实社会中的各种表现方式,从而达到表现自己价值的目的。
  能块也可以用“商”来表示,叫做“能商”,它可以说是人体几大“商”之一:智商、情商、能商和钟商(生物钟在人体的作用结果)。智商是社会知识在人类个体的累计,这种累计再还原于社会,使交往的人群都能体会到,就是能商,在别人体会个体的能商时,每个人所搀杂能商的一种偏向,就是情商,比如在美国总统选举的演讲会上的激情表演,不但是智力、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情力的体现,没有高亢激昂外加各种行为的配合,你的演讲不但没人听,你的总统也是难以当成的。在即兴演讲中,你的语言一直遵循一种方向(目的),在大脑中不断提取和产生与这个方向有关的“原料”(在此本文称作“忆块”),能够构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生物钟在起作用。所以,四商构成了一个人除生命特征以外的一切,本文将“生命特征以外的一切”称作“人命”。人命和生命组成人体。人命是智商、能商、情商和钟智商的结合,简称“智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础护理学问答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