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虚拟现实头盔世界让你感觉各种亲切,现实中却疏离的那么虚伪,有的人虚拟现实头盔世界中感觉十分僵硬,真的

从概念到付诸实践,虚拟现实因何而成?接下来,就是关键的虚拟现实。对于VR,疑问也更加地多:VR这个概念挺棒的,但是为什么会是现在呢?毕竟这是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被定义下来的概念。原因在于一个VR头显里的每一个部件,只有在今天,才到了能够在整合起来后,得到让虚拟现实真正有意义的一个最低门槛——临在感效果的水平。
比如,屏幕只有到了今天,才能在一个5-6寸的面积里放下1920 ×
1080以上像素,且开关速度达到2ms级别的水平。追踪也才实现以足够低的价格保证0.25°以下的角度误差,0.1毫米以下的位置误差的水平。而延迟也只有到了今天,才能保证在20毫秒以内,完成次世代级别的画面渲染。所有这些部件制作出来的价格,只有到了今天,才能达到为消费者接受的程度,且能保证消费者能体验到进入另一个世界,一个真真切切的临在感的感受。
而每一个部件、核心技术必须要达到一个最低要求,才能将它们组合到一起,成就一个虚拟现实的体系。图:这是1980年的虚拟现实坦克驾驶模拟游戏。你们觉得自己在坦克里吗?在大会现场,Mike播放了Oculus Rift首发游戏EVE:
Valkyrie的实际游戏视频,想象一下,1:1完全地坐在一个驾驶舱里,从此,“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将不再只是口号。在放完这段视频后,Mike问:“你们能感受到冲出隧道那一刹的作用力吗?你们今年就能在VR里感受到。”而随后,Mike介绍了新月湾原型机,这款原型机终于能做到让人的潜意识认为自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当你在VR中看到自己站在悬崖边上时,你没有办法迈动自己的脚,即使你的理智非常清楚明白自己正在一个安全的房间里。“我们今年终于可以通过消费级的产品达到临在感的最低要求。”但是,这个和Facebook有什么关系?Mike问了一个问题:“你们中有多少人是自己一个人去电影院的?为什么你会和别人一起去一个封闭的空间里,也没有办法和他人交流,只是一起盯着一个大屏幕?为什么不一个人去?因为,你和他人在一起,共享一个空间,创造了一段体验和回忆。无论是在去的路上的兴奋和回来的路上的探讨,你和你的家人、朋友、爱人共享了一段体验、生活。”“而这种体验,是人和人之间交流的本质,也是Facebook的最终愿景和终极任务。”正是和在乎的人在一起,体验才有了意义。那些无法赶到现场的人,那些生活中的每一个惊喜,那些天涯海角的眷念。“四天前,我四岁的女儿第一次自己骑上了一辆小自行车。那一刻,我想让她的爷爷奶奶舅舅舅妈都看到,我希望所有人都能被传送到那里,分享我的喜悦。”因此,这种让人真的从最低层的潜意识感觉到被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临在感和世界上最大的社交平台,就在这一刻融合。而这,就是Facebook接下来十年的目标——真正地把人带到一起。无所不在的虚拟现实世界也许,作为旁观者的你,可能会对“真正”这个词嗤之以鼻:虚拟现实,再怎样也是假的。但这个世界何尝不是假的?Michael
Abrash,被Mike请上台的Oculus首席科学家用各种例子讲述:“为什么虚拟现实对你会非常重要,而迟早,你也会被VR所吸纳!”虚拟现实这个概念,在上个世纪已经被埋葬过了。它被称之为是无法实现的科学幻想,以及让人头昏眼花的科学笑话。但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赶得早不如赶得巧,而现在,大家又开始重新关注VR了。不过,Abrash对于VR系统化的思考,还是从『雪崩』以及『玩家一号』这两本科幻小说开始的。『雪崩』让Abrash明白虚拟世界的可行性,而『玩家一号』则让大家看到了VR能成为什么样子。这些科幻小说给了Abrash一个思考的框架,但,『黑客帝国』系列电影则让他真正的理解了虚拟现实的意义和重要性。答案,就在墨菲斯的那句世界名言里:这句话,就能让你知道为什么VR不仅仅是非常有意思,而且还能改变世界,并且迟早,你也得参与其中。那么接下来细细说明这句话的含义:多数人,关注的都在虚拟现实的“虚拟”二字上,意思就是针对人的各个感官系统打造的各项信号系统。但实际上,真正应该关注的是“现实”二字。墨菲斯的名言则几乎就是虚拟现实意义的核心主旨所在。我们的意识,或者称之为“灵魂”,从未和真正的现实(如果存在)进行过交流,实际上,我们一直在交流的,不过是眼耳鼻舌身意对应的大脑部位而已。我们永远不知道,真实的世界在经过我们的感官系统过滤之前是什么样子,而这些感官感知到的也不过是真实世界中非常小的一部分。就拿感知系统中最发达的部分——视觉来说吧,我们看不见红外紫外X外线,我们只有三原色的感觉系统,真正的高分辨率部分的可视角度只有2°左右和一个拇指指甲大小差不多,我们每只眼都有一个盲点,除了焦点以外其它都是模糊的……但即便我们能以360°的角度非常完整精确地记录每一个到达眼部的光子,却依然没有办法建立一个正确的世界框架。比如前段时间非常著名的蓝黑白金裙子,其中的图像实际颜色和周围环境暗示的颜色有着非常大的差距。而每个人对于暗示和实际的感知都有不同。不过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在于,你可以看到在这场席卷全球互联网的争议之中,所有人都对自己的感知正确性深信不疑。所以,我们可以再回头看看墨菲斯那句话的定义部分:真实不过是大脑给你的电子信号而已。我们是如何通过如此有限的信息感知世界的呢?基本上,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关于这个世界的静态模型,然后不停地根据外在信息来更新它。而正是这个模型,才是你的世界,以及你感知到的一切。我们感受到的并不是这个世界,而是这个世界的模型,我们本身不过是一个感受器而已。比如说这个窗户幻觉,在这个场景里,这个窗户上的一些细节暗示了你的大脑,导致你的大脑短路从而产生了一种并不符合实际的感知,你的视觉系统会认为窗户转动一半以后又转了回来。由于这和现实相悖,因此你看到了一个不可能的场景。墨菲斯问过所有人一个问题,你想要红色药丸还是蓝色药丸?但实际上,你把一切挡住,会发现无论红蓝,都是一样。左边魔方里的蓝色和右边魔方里的黄色也是一样。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现实中多数时候的颜色都是由我们的感知系统凭空捏造出来的,而且其捏造程度远远超出你的想象。这是更极端的例子,大脑的脑补能力能把真实的颜色完全反过来。也许你会说,这些都是颜色而已,这个世界上还有色盲呢……那么,形状呢?这些都是正常的横平竖直的形状,对吗?但我们只要简单地在上面加一些点……如果你不相信这个图和上面的方块一样是横平竖直的,可以用任何直的东西量一下。这个幻觉产生的原因是你的大脑会根据对比来判断方向,而这些在方块角落上的点正是利用这一点来让你的大脑产生方向偏差的幻觉。这是一个二维下的形状的例子,如果在三维下又会怎样呢?左边的桌子明显看起来瘦长,右边的宽短。但实际上,这两个桌子的面积完全一样。在三维世界中,一个二维的面积大小取决于各种因素,你的大脑会自动调整。这种调整在这里是错的,但一般来说更有利于我们在三维世界的行动。形状完了……运动又如何呢?也许你认为,观察运动一定是基于对于现实的反馈吧。看看左边,然后用余光看右边,注意点的转动方向。接下来看看右边,用余光看左边,注意点的转动方向。你再来回试试看?这个的原理是基于你的眼睛的感知系统 –
你的余光分辨率很低,只能注意到高对比,也就是黑色的部分,而黑色的部分恰好以符合逆时针的方向闪烁,于是在你的余光里,就会认为点在往逆时针方向转动。而下面这个则是简易的人脸识别系统,能自动追踪观测者的脸……更离谱的是声音。McGurk效应告诉我们,连声音都是经过了大脑修正的。我们听到的会被看到的东西所影响——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更有可能就是虚的。所以,我们认为的现实,不过是幻觉而已——
一个经过了千万年进化锤炼、能让人自如地在这个危险世界里生存繁衍的精致幻觉。这些例子告诉我们,一旦给予了我们合适的信息,即便从理性上我们知道真正的“现实”是怎样的,我们也很难去选择感受到的一切。这样,就让某些情况额外突出了,就是那些我们能选择的现实:我们可以选择到底是从斜上方看到的还是从斜下方看到的这个方块。斯坦福大学虚拟互动实验室创始人Jeremy Bailenson说过:“所有的现实都是虚拟的。”这就让我们回到了虚拟现实这个话题上,以及这项技术为什么和之前所有的技术有那么大不同。VR
是让你真实地去体验一个虚拟的世界,而上面这些例子告诉我们的就是,一个体验是否真实,完全由你的感官系统决定。你的感官系统会自动为你做出判断,无论你觉得自己有多理性,多“聪明”。也就是说,当虚拟现实做得足够好,就是现实。而这些例子从另一个角度也告诉我们,我们无需完美地复制出现实(现在也做不到),就能让你感觉真的去到了另一个世界。比如说,新月湾里的画面是每秒90帧的速度传到你的眼睛里,而现实世界的画面当然是连续的。如果把速度降到60,有些人就会感觉到闪烁;降到10,所有人都能知道这是假的。新月湾的显示和现实世界的呈现方式差异很大,但只需要满足人们大脑的输入要求,就能达到临在感的效果。而对于输入的要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反馈。比如,在新月湾的某个演示中,当你站在某个摩天大楼楼顶边缘时,没有人敢往前踏一步。而如果你看的是大屏幕上的视频时,无论多高,没有人需要说要找个扶手。差别在于,当你在新月湾原型机中,稍微转动脑袋,你专门感受运动的前庭器官,对应上了视觉上的平移视差,完全符合了你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模型。当这些对应关系的延迟足够低(20毫秒以内)时,你的大脑就混乱了,将这些虚拟的人造信号认知为真实世界的一部分。这就是虚拟现实和之前所有媒介的最大不同之处。VR的关键就是直接Hack所有的感知系统,造出另一个现实来接管所谓的“现实”对我们的控制。这意味着,真正的虚拟现实,不仅仅能创造出目前世界上所有可能有的体验(比如山上攀岩、在水里游泳),更能创造出在人的感知范围内有能力经历的一切体验(比如在奇幻世界里飞行)。真正地带你飞。当然,有很多事情今天是做不到的……今天的消费级技术连在虚拟世界中看到自己的身体都有困难。但同时,这也是最让人激动人心的点 –
虚拟现实有太多可以让人来设计,来优化的地方了。比如说,力反馈。我们希望在虚拟世界中看到自己的手,更希望能和虚拟世界互动,能摸到虚拟世界里的物品。而现在的游戏手柄,显然没有办法提供这种体验。但虚拟世界中的手和现实世界中的手的使用差距,并没有多数人想的那么遥远。比如说,视觉。可视角度、像素密度、动态范围、图像质量、可变焦距都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而伴随着这些参数的改进,工业设计和体积也会得到升级。这些上升空间有多大呢?假设我们希望新月湾的显示质量和你桌子上在正常视距下的普通显示器一样,那么新月湾的单眼分辨率至少要到5k×5k,比目前新月湾的像素大概多上20倍左右。声音好很多了,不需要太多的硬件更新,只需要更多的运算量和算法迭代。跟踪也会是重要的一环,尤其是跟踪人体,如果需要将你的表情映射到虚拟现实中的角色身上,让他人看见,那么这意味着跟踪必须要可以捕捉到眼部、嘴巴乃至脸部肌肉的抽动。而这些技术的每一部分,都要求人们对对应人体的每一部分如何工作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而现在的程度还远远不够。虚拟现实的未来那为什么,Abrash认为这一次VR会复苏呢?首先是马上要发布的消费者版的,已经足够吸引人了,能够带来以往任何设备都带不来的体验。每一个没有预设的人,带上这个设备都会兴奋得疯掉。其次是行业的推进。Abrash列举现在已经公开的四大家:Oculus、Sony、三星、HTC,不算那些暗流涌动秘密研发的公司,光是这几家已经可以让大家认识到这股潮流背后的推力有多大。第三点是长期的推进承诺,在Facebook的收购之后,VR 的地位已经可以被确保,这么大的赌注一旦下去,没有人能够撤回来。最后一点则是技术的演进速度。
Abrash拿自己的第一台电脑(没有浮点计算能力),和NV刚刚发布的TitanX浮点计算能力作比较,33年的提升大概是10亿倍。这就是在竞争和需求的情况下,技术演进的速度。这,也会是VR的未来。下一个平台是什么?对于我们来说,VR可能不仅仅只是下一个平台,因为它能创造出所有的人类体验,它可能就是人类的终点。当然,现在还有很多碎片没有拼合上:没人知道应该如何解决在虚拟现实中的移动问题,没人有完美的输入方案,更不要说VR电影、社交方式以及人们想在VR中玩的游戏。但这些,迟早都会解决,在这个过程中留下来的就是各种机会。我们都有可能成为VR大潮中的一部分,而我们每个人要思考的就是,到底在何时加入到这股永生难忘的浪潮中?也许你希望成为领导者,推广者;也许你希望等到这个技术成熟以后。但VR有着改变世界的潜力,且奇酷无比。因此,早晚你都会来到我们的身边。
不删档内测
不删档内测Object not found!
Object not found!
The requested URL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
The link on the
seems to be wrong or outdated. Please inform the author of
about the error.
If you think this is a server error, please contact
Apache/2.4.9 (Unix) OpenSSL/1.0.1g PHP/5.4.27 mod_perl/2.0.8-dev Perl/v5.16.3热门推荐:
  后人类时代的未来,想象起来再简单不过了,尤其对于那些研究技术前沿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不久前,在加州Code技术盛会上,特斯拉汽车公司、SpaceX公司和其他尖端技术公司的创始人――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被问及一个令人吃惊的问题。
台下一个人问道,我们没有生活在现实世界中,而是生活在一个复杂的计算机虚拟世界中……您对此是如何理解的呢?
  马斯克表示:“对于这个概念,我太熟悉了。我对虚拟世界进行过太多的讨论,这是个非同寻常的话题。”以视频游戏的发展速度之快为例,马斯克提出,计算机模拟的发展达到“与现实无法区分”的程度,这是不可避免的。他总结道:我们生活在“基础现实”中的可能性仅为“几十亿分之一”。
  马斯克似乎被哲学家们所谓的“模拟论”说服了。至于模拟论的概念,牛津大学哲学家兼未来学家尼克?博斯特罗姆(Nick Bostrom)在2003年的一篇论文中给出了明确的形式。去年,特约撰稿人拉斐?卡查杜里恩(Raffi Khatchadourian)在《纽约客》杂志上对博斯特罗姆进行了介绍。模拟论始于对当今几个技术趋势的关注,例如,虚拟现实的发展及人类大脑图谱的绘制。其中一项绘制工作被称为“脑计划”,是由奥巴马政府资助的。结果,模拟论提出:其实,我们是数字人类,生活在一个庞大的计算机虚拟世界中,这个虚拟世界是由生活在遥远未来的后代所创建的。多年来,许多人都想象过这种场景,当然通常是在情绪高涨的时候想象的。但是,一些哲学家、未来学家、科幻小说作家和技术专家对技术的发展不约而同地怀有近乎宗教般的虔诚信念,他们逐渐开始认为:模拟论不仅是可信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模拟论基于两个前提,这两个前提可能是有争议的,但都不无道理。
? 第一个前提是,可以把意识模拟到一台计算机上,用逻辑门替代大脑的突触和神经递质。如果自我意识能够以一团神经元的形式出现,那么意识很可能也会在硅材料中呈现出活跃的状态。
? 第二个前提是,先进的文明有机会获得真正强大无比的计算能力。例如:博斯特罗姆推测,几千年之后,进行太空旅行的后代可能会利用纳米机器将卫星和行星改装成巨大的“行星计算机”。
这样,必然可以推知,如此先进的文明可能会利用强大的计算能力来进行一场“祖先模拟”,从根本上来讲,这种模拟相当于高性能版的视频游戏《模拟人生》,专注于人类自己的进化史。如果只创建一个这样的虚拟世界,我们也许会觉得非同寻常。但是博斯特罗姆认为,未来的一台计算机可能进行数千个、甚至数百万个祖先模拟。如果这一点是千真万确的,那么模拟的人类意识就会远远多于非模拟的人类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目前生活在虚拟世界中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生活在虚拟世界之外的可能性。
从表面上看,模拟论跟十七世纪勒内?笛卡尔(Ren& Descartes)提出的一个论点有些相似。笛卡尔认为,可能有无法觉察的“恶魔”正在塑造着我们的认识。但是从根本上来讲,笛卡尔的论点是一种怀疑――你怎么知道自己没有生活在模型之中呢?――而模拟论是我们对未来的展望。一个多世纪以来,未来学家和科幻作家一直怀有这样的想象:有朝一日人类将会利用技术把自己变成“后人类”,超越人类环境的限制。他们想象着这样的一个时代会到来:人们通过把自己的思维上传到计算机中而欺骗死亡;利用人工智能来取代自己或加强自己的功能;或者,描绘出物理学、生物学和工程学中未知的前沿领域,以便移民到其他星球。在当今世界中,我们有可能辨别出这种新兴后人类未来的根源所在:计算机中的沃森人工智能程序已经顺利通过益智问答节目――《危险边缘》;虚拟现实的时代已经到来;一组研究人员在乐高机器人体内成功地模拟了蛔虫的神经系统;9月份,马斯克计划宣布火星移民的详细方案。
后人类时代的未来想象起来再简单不过了,尤其对于像马斯克那样研究技术前沿的人来说,更是如此。然而,我们生活在一种时间循环中的观念为这种想象增加了一道障碍。也许,我们永远也不会到达后人类时期;在某个时间节点上,技术的发展将会停止。也许,我们的后人类后代根本不想进行看似不可能的模拟,尽管我们对模拟很有兴趣。或者,我们人类也许在学会如何模拟自己之前就会灭绝。不久前,马斯克总结道:“或许,我们应该希望这就是一个虚拟世界。要么我们将创建与现实无法区分的虚拟世界,要么我们的文明将不复存在。这是两种选择。”如果你希望人类将会一直生存到遥远的未来,能力一直在增强,知识一直在丰富,那么你就必须接受这种可能性:当今,我们正在处于被模拟的状态之中。
  我们可能会生活在一个虚拟世界中,这很重要吗?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前景呢?艺术家和思想家得出了各种各样的结论。
  例如,作为一个“复制品”生活在一个虚拟世界中的观念曾经在《置换城市》中得到探索,这是一部于1994年出版的小说,由科幻作家格雷格?伊根(Greg Egan)撰写,其中想象了虚拟世界创建之初的生活。小说中的主角是一位名叫保罗?达勒姆(Paul Durham)的计算机科学家,他把自己当做实验品,将自己的大脑扫描进一台计算机中,创造了两个保罗;本来的保罗仍然生活在现实世界中,而数字保罗却生活在虚拟世界中,这个虚拟世界有些像现在的视频游戏。保罗站在模拟的公寓里看着一幅画――博斯(Bosch)的《人间乐园》――保罗不能完全忘记这个场景,但是当他转身看过去的时候,模拟过程就不再展现这幅画,在努力保存处理的过程中这幅画退化成“一个灰色的矩形”。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虚拟世界中,那么同样的事情可能会发生在我们身上:为什么当一台计算机了解到宇宙中有哪些地方我们的眼睛还没有看到的时候,它就能够模拟出其中的每个原子?模拟人的多疑是有道理的。
有关虚拟生活的想法,也有令人忧郁的一面:一切都已经发生在我们的后代身上,这会使获得成就的激动感大打折扣。看见我们打仗,他们大概觉得很有趣,但这些是他们已经输过或赢过的战斗。这种迟来的感觉就是《塔洛斯法则》的主题,这是一款令人忧郁但富有魅力的视频游戏,是由克罗地亚的Croteam游戏工作室开发的。在游戏中,一场瘟疫开始消灭全人类,为了奋力保护我们的某些历史和文化资源,人类工程师们创建了一个小型虚拟世界,其中含有自编辑功能的计算机程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程序自身得到了改进,人类消亡很久之后仍然存活的一个有意识的程序。你扮作人类的后代,在风景如画的人类文明遗址中漫步之时,遇到古代人类留下的文本片段,包括《失乐园》、《埃及死亡之书》、康德的著作、叔本华的著作、电子邮件、博客文章等,却不知道其中的内容都是关于什么的。这款游戏表明:虚拟生活具有伤感性,这是无法回避的。即使马斯克的火星移民计划获得成功,他也不会是第一个获得成功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在历史上已经出现过。
或许,我们也应该以一种敬畏的心情来看待那个过渡时期,因为那是一个奇特的时代,新奇怪诞的模拟生命形式将会扰乱我们在真实世界中的行为方式。《模拟人时代》是今年早些时候出版的一部非小说类社会科学思辨型作品。在这部作品中,经济学家兼未来学家罗宾?汉森(Robin Hanson)描述了这样一个时代:研究人员尚未破解人工智能之谜,但是已经学会把自己复制到计算机上,创建出模拟人,而模拟人的数量很快超过了真实人。博斯特罗姆提出:出于好奇心,我们的后代将会创建模拟世界。汉森与其不同,他看到了模拟人类的商机:一个公司不用苦苦寻找一个程序员团队,只要能够聘用一个有才华的模拟人便可,然后她可以将自己复制一百万次。为了能够同时干许多工作,一个有事业心的模拟人可能会很高兴地复制自己;当一个复制的模拟人完成一项工作之后,她可以选择删除自己,或者选择“死亡”。汉森写道:其他复制的模拟人将继续存活下去,因此一个对死亡有过深思熟虑的模拟人不会问及“我想死吗?”这样的问题;相反,她会问道:“我想记住这一切吗?”一个模拟人可能在刚刚休假之后才被复制,因此无论何时被粘贴到工作场所,她都是心情愉快、精力充沛的,随时准备着投入到工作中。她也可以在比人脑更加强大的计算机硬件上运行,因此其思考和行为的速度都要比普通人快数百万倍,甚至快数万亿倍。
汉森认为,模拟人未必过着不快乐的生活。相反,他们可以茁壮成长,可以坠入爱河,可以在充满竞争的、灵活多变的高速世界中找到满足感。同时,在不断加速的、越来越自主化的模拟人经济中,非模拟人可以靠投资收益过上退休生活了――这是一个令人愉快的有利之处,从这一点可以观察到非模拟文明的衰退期即将到来。许多人想象到,技术将会把我们从沉重的工作负担中解放出来;如果汉森是正确的,这种解放可能会通过人类的虚拟化来获得。
此外,对于“我们生活在虚拟世界中”这一观念,也有可能找到相应的神学含义。2014年出版的一本叫做《你的数字化来世》的书,哲学家埃里克?斯坦哈特(Eric Steinhart)在书中探索了模拟论与各种宗教和各种神学思想流派之间的相似之处。斯坦哈特集中研究了嵌套模拟的可能性。如果我们在模拟的世界中能够实现后人类化,那么我们就可以继续模拟我们自己,模拟人还可以通过递归循环继续模拟他们自己。同时,模拟技术的出现会迫使我们接受这个现象:我们本身很可能也生活在虚拟世界中。因此,事实可能是这样:现实是由大量嵌套模拟单元构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斯坦哈特看到了无限的、数字版的“人类巨链”。斯坦哈特推测:在我们完善模拟技术之前,我们很可能就已经在伦理上成熟起来,因此我们将会关心我们模拟的人类,我们甚至会找到办法,在他们死亡时“促进”他们进入我们的模拟系统,为他们开启一个无限的“从升天到复活”的过程。事实可能原本是这样的:来世就是不断进入更高模拟层次的无限旅程。博斯特罗姆在其原始论文中设想了一种不同的可能性,他写道:如果所有这些嵌套模拟的计算成本太高,那么执行模拟的人可能会直接点击“放弃”,这样模拟的创建可能会造成世界的终结。
模拟论是具有吸引力的,部分原因是该理论给无神论者提供了一个谈论灵性的途径。我们仅仅生活在部分现实世界之中,整个的现实世界对于我们来说永远都是遥不可及的,这个观念可能是我们的敬畏之源。对于我们的模拟人,你同样可以向上帝提出问题:世界的缔造者为什么决定要将罪恶和苦难容纳进来?他们能否根据自己的偏好来改变这种情况呢?那个原始的非虚拟世界来自何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模拟论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内容广泛的唯物主义神话,它接近宗教但又不完全是宗教。当然,模拟论中没有虔诚和神圣,模拟之外的人不是神仙,而是我们。
从根本上来说,把模拟论当作一个神话故事是具有讽刺意味的。归根结底,该理论是一个有关限制的故事。
? 一方面,我们通过创建我们自己的世界使人类的潜能最大化;
? 另一方面,通过这样做可以证实“要想最终完全了解我们生活的宇宙”是不可能的。超越催生谦卑,最终,在实现神圣抱负的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宇宙更加高深莫测了。
  本文转自
世界科学。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编辑邮箱: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知名IT评论人,曾就职于多家知名IT企业,现是科幻星系创建人
未来在这里发声。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立足终端领域,静观科技变化。深入思考,简单陈述。
智能硬件领域第一自媒体。苹果/安卓/wp
泛时空系统价值论创始人
泛时空系统价值论创始人
积分 94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745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隐身, 设置帖子权限, 设置回复可见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 变色卡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签名中使用代码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TA的文库&&
开心签到天数: 1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3]偶尔看看II
什么叫做“虚拟”?就是虚构、假想的东西,也就是说看起来好像是真实存在的,但是,事实上不存在的。电脑虚拟出来的网络(包括非游戏与游戏的)世界只不过是因为现实中无法满足人们存在这样一个世界,所以,那些电脑模拟专家才模拟出这样一个用电脑虚拟出来的世界来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比如,人们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像武侠小说所描述的英雄或者某种梦想中的角色,但是在现实中却难以实现,所以,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的这种需要,那些电脑模拟专家才用电脑技术模拟、虚构出来许多可以让人们在模拟、仿真、实际上是虚构的音、像、触觉环境中获得神经感觉上、从而精神上的满足。
当然,这些也不完全都是无聊的消遣,有些可以说是再回到现实的学习、充电或者模拟体验,比如,航空员上太空和驾驶员上马路(一些学习机构可能有这些设备)就需要通过一系列模拟体验、学习,因为,电脑技术模拟、仿真出来的声、光、触觉环境能够加快学习的效率,如果电脑技术对现实环境模拟、仿真出来的声、光、触觉能足够逼真,一般的人的神经系统的确很难区分生活的这个是世界究竟是现实与虚拟的,但是,了解或者看过更加逼真的虚拟世界的人(一般指专家)却可以比一般人区分得更加清楚,比如,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应该有这样一种体验:回忆中10多年以前打过的游戏或者看过的科幻电影本来还觉得记忆中还是非常逼真的,可是现在再体验时却觉得是那么虚假,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正是因为:首先,我对现实的体验比以前加深:其次,了解或者看过更加逼真的电影;所以,才能够这样一目了然。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期的孩子,特别是三四岁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泛灵心理。平时不要给孩子讲有恐怖情节的故事或看恐怖的影视节目。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容易受泛灵心理影响,它们很难区分现实与虚构,他们往往把画册、影视、故事里的鬼怪、猛兽、机器人的故事情节或形象和现实生活混淆,对恐怖的画面内容尚缺乏分析能力,以为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影视节目或故事中的妖魔鬼怪,因而产生不该有的恐惧心理,有时甚至还会产生幻觉。我认为这个正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体验比成年人“涉世尚浅”所致。其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长历程中面对的世界尤其是许多人类的文字、音像中本身就有许多人类意识虚构出来的东西,有时候我们真的非常难以区分这些东西究竟那些是真的那些是假的,当现实不符合我们自己的意志时,面对现实总是会让人痛苦的,也许逃避现实才是避免痛苦的唯一方法,但是,这样又会可能使我们愈陷愈深。。。。。。
有网友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电脑虚拟出来的世界中,且我们无法发现电脑给我们的虚拟的感觉和真实的感觉之间的差别’这个命题就是不可证的。”由上面的分析使我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因为,首次“我们”每一个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体验的深浅可能不同;其次,“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虚拟世界的逼真程度的了解或者比较的认识能力也可能不同;所以,不可能“我们”每一个人对都无法发现电脑给我们的虚拟的感觉和真实的感觉之间的差别,另外,一个电脑虚拟出来的世界永远也无法代替现实中的世界,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应该可以接近现实中的世界。
虚拟世界只是对现实世界模拟、仿真的信息世界!即使把自身的神经系统通过各种技术连接使自己的精神融合到对现实世界模拟、仿真的信息世界中,现实世界中生理上的需要也不可能完全在模拟、仿真的信息世界中得到满足,比如吃喝拉撒,你肚子饿了,吃几个信息包子,虽然可能技术上可能已经达到吃虚拟世界中的肉包子,味道可以与现实一样,但是现实中生理上的肉体肚子还是空空而已;你口干了,吃几杯信息水,虽然可能味道可以与现实一样,但是现实中生理上的肉体依然还是一样干渴;你去上厕所,虽然感觉上可以与现实一样把屎尿拉撒到便盘里,但是现实中生理上的肉体依然还是把屎尿拉撒到裤裆里。
有网友说“人是(一段)程序”。但是,这种说法我总觉得有点不妥,我认为应该说“人这种东西一定有其内在的程序(比如DNA排列顺序)比较合适吧?”就是说“人是(一段)程序”这种说法妥当,不同的(一段)程序之间也有相对自动程序与相对或者完全被动程序之间的区别吧?比如,作为自然生物的人与网络游戏中被人看到才会动的“怪”就是有区别的嘛!
当然,如果是像《黑客帝国》电影中那样,电脑创造了一个虚拟世界,把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接上了这个虚拟世界,这些人从一出生就在虚拟世界中。在这些人以为这个虚拟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因为它和真实的世界完全一样,无法区别。人所有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痛觉等等都是电脑模拟的。我们假设模拟是完美的,没有办法发现破绽的。那么,那个代表虚拟世界中的“个人”信息符号的确应该都是虚拟世界中的程序,但是,这些代表张三、李四“个人”符号的程序背后也是有一个现实中的具有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来操作的呀!就像我们用着不同的ID在网络上聊天、玩游戏,现实中我们互相之间却可能彼此不认识。
载入中......
观点有启发
总评分:&经验 + 12&
论坛币 + 12&
学术水平 + 2&
热心指数 + 3&
信用等级 + 2&
个人博客空间(欢迎交流):.cn/s/blog_4b0cff.html
无限扩大经管职场人脉圈!每天抽选10位免费名额,现在就扫& 论坛VIP& 贵宾会员& 可免费加入
加入我们,立即就学扫码下载「就学」app& Join us!& JoinLearn&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京ICP证090565号
京公网安备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vr虚拟现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