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事业单位要裁员裁员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单位裁员的条件有哪些-法律知识大全|律师)
大家都在搜:
微信扫一扫 免费问律师
手机扫一扫 法律兜里装
单位裁员的条件有哪些
14人阅读 来源:律师365
有的时候用人单位会通知员工,由于经营发展困难,单位需要进行改革进而会裁减一部分员工。但出于对员工利益的保护,单位进行裁员的必须要满足规定的条件。那到底单位裁员的条件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一、单位裁员的条件是什么经济性裁员指用人单位辞退部分劳动者,以此作为改善经营状况的手段,是无过错辞退的一种特殊形式。用人单位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可以裁员:(1)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经依法申请和法院准许开始整顿后,因出现剩余劳动力,需要把裁员作为预防的一种整顿措施。(2)用人单位近营状况恶化,发生严重亏损、开工不足、产品严重积压之类的严重困难,需通过裁员来摆脱困境。另外,进行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应当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二、何时单位不得上面是用人单位可以解除的条件,我国及相关法规,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又规定了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1、 患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的;2、 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间的;3、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它情形。用人单位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应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若违反法的规定将承担法律责任。法律规定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因解除的原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合意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不仅仅就解除劳动合同本身达成一致,还应当对一方或者双方提出的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协商一致,比如说,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提出的保守和补偿一定的培训费用,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提出的条件,只有双方对这些附加条件也达成一致的前提下,才是劳动合同的合意解除。当然,如果双方对解除劳动合同均未提出任何条件,也就不存在就条件达成一致的问题。劳动者有上述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就不能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要裁员的必须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否则的话裁员的行为就是违法的,而具体裁员的人数也是要根据法律的规定确定的,并不是随便想裁多少人就裁多少人。至于法律中规定的单位裁员的条件是什么,律师365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延伸阅读:
无锡劳动关系律师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咨询推荐
热门劳动关系法律百科
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违反劳动法规的单位或劳动者,可以依据现行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决定,分别给予相关的处罚。今天,律师365小编将为大家介绍劳动监察的相关法律知识。
地区找律师
专业律师权威解答
注:我们将对您的联系信息严格保密
专业律师专业解答
一站式服务
案情关键词
400-64365-00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8:00~22:00,
提供法律咨询解答和找律师服务
热门法律百科
333976人看过 1 94197人看过 2 72532人看过 3 41973人看过 4 31491人看过 5 30471人看过 6 19903人看过 7 14791人看过 8
其他人正在看
204028次阅读 84713次阅读 58615次阅读 58459次阅读 30724次阅读 18424次阅读
劳动纠纷最新咨询
律师365,优质法律服务平台
400-64365-00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8:00~22:00
Copyright(C) 成都六四三六五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用人单位需要裁减的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裁减人员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 鸡西市鸡冠区人民法院网
当前位置:
用人单位需要裁减的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裁减人员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是必须发生了法定情形,确实需要裁减人员。即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四)其它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2、必须履行法定程序:用人单位应提前30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方可以裁减人员。&&&&3、裁减人员时应优先留用下列劳动者:&&&&(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三)家庭无其它就业人员,有需要抚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4、用人单位在裁员后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我国《劳动法》规定的裁员专指经济性裁员,是因用人单位的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指的是用人单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间依法进行的集中辞退员工的行为。
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一)依照规定进行重整的;(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四)其他因劳动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2用人单位裁员需具备的条件如下:(1)用人单位依照企业规定进行重整的。实践中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裁员条件举证相对容易,提供人民法院出具的关于重整的裁定书即可,无法院出具的重整的裁定,不能以此为由裁员。(2)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是目前金融危机下用人单位裁员的主要理由,适用此条件时用人单位必须举证证明生产经营发生了困难,且是严重的困难,这需要对企业相关财务状况进行举证,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以金融危机为幌子而进行裁员,实际上生产经营并没有受到影响,这就会让裁员行为陷入违法解雇的风险中。(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3(1)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提供有关生产经营状况的资料;裁减人员既非职工的过错也非职工本身的原因,且裁员总会给职工在某种程度上造成生活等方面的负作用,为此,裁员前应听取工会或职工的意见。(2)提出裁减人员方案,内容包括:被裁减人员名单、裁减人时间及实施步骤,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约定的被裁减人员的经济补偿办法;用人单位不得裁减下列人员:患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的;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3)将裁减人员方案征求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4)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以及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听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意见;(5)由用人单位正式公布裁减人员方案,与被裁减人员办理手续,按照有关规定向被裁减人员本人支付,并出具裁减人员证明书。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根据以上规定,法定规模裁员的经济补偿计算方式为:一个月提前通知金加工作年限乘月平均工资,其中月平均工资和工作年限均有上限……5用人单位裁员时,以下人员应当优先留用:1.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2.与本单位订立的;3.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当然,《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也并非尽善尽美。比如,在用人单位裁员时,应当优先留用的人员中,其中有“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6某先生/小姐:我很遗憾的通知您,公司因受到原料价格上涨、人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财务费用激增、国际原油价格震荡及行业产能过剩等影响,业务严重萎缩,经济效益下挫,在此情形下,公司决定裁员
人,你与公司签订的合同于 年 月 日予以终止。就职期间其他合同一律终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公司将按时支付您 年 月 日至 月 日的工资及经济补偿 元(大写:
),并为你出具。请你于 年 月 日前归还公司以下办公设备及材料:公司真诚感谢您的努力和为公司所做的贡献!公司非常乐意为您有兴趣的公司出具介绍信。公司发展好了,欢迎“倦鸟归巢”。关于“五险一金”的办理,请咨询人力资源部……
专业的在线律师,专注为您解答
公司裁员相关法律咨询
所谓内退,就是退出工作岗位休养的简称,内退并不是退休,而是企业减员增效、安置职工的一种方式。“内退”最早出现于国务院号令《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根据该规定:职工距退休年龄不到五年的,经本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期间,由企业发给生活费。已经实行退休费用统筹的地方,企业和退出工作岗位休养的职工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期间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按照规定办理退休手续。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期间视为工龄,与其以前的工龄合并计算。所以,您公司裁员内退标准需要咨询您公司。擅长:土地房产1年执业经验你好,是可以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本律师处理该类案件经验丰富,如需法律帮助可以委托本律师处理。律师365认证律师擅长:交通事故2年执业经验
地区找律师
扫描二维码
更多惊喜等着您!
专业律师权威解答
||||| Copyright&2004- 版权所有&&&&蜀ICP备号单位裁员要符合哪些条件
单位裁员要符合哪些条件
编辑:younian
  第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
  企业破产法第二条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企业法人有前款规定情形,或者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进行重整。&依照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在三种情形下,债务人或者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债务人进行重整:一是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二是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三是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另外,根据企业破产法第七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债权人申请对债务人进行破产清算的,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宣告债务人破产前,债务人或者出资额占债务人注册资本十分之一以上的出资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重整。企业破产法设置重整制度,主要目的就是使用人单位根据企业重整的经营方案、债权的调整和清偿方案以及其他有利于企业重整的方案在内的重整计划,继续经营并清偿债务,避免用人单位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使经营失败的企业有可能通过重整而得到复苏、振兴的机会。在重整过程中,用人单位可根据实际经营情况,进行经济性裁员。
  第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
  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无时不面临着激烈竞争,一旦对市场需求判断失误或者决策偏差等,企业的生产经营可能就会发生困难。在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时,应允许用人单位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自救,而不是进一步陷入破产、关闭的绝境。在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时,裁减人员、缩减员工规模是一项较有效的缓减措施,从全局看,对用人单位的劳动者群体是有利的,但涉及到特定劳动者的权益,应慎重处理。因此,劳动在允许用人单位在生常经营发生困难时采取经济性裁员的措施,但同时要求用人单位要慎用该手段,&困难&两字前加了&严重&的限制。
  第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为了寻求生存和更大发展,必然要进行结构调整和整体功能优化,这些方式包括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和经营方式调整。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并不必然导致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如企业转产的,从事原工作岗位的劳动者可以转到转产后的工作岗位。为了更好的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同时引导用人单位尽量不使用经济性裁员,劳动合同法要求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只有在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要裁减人员,才可进行经济性裁员。
  第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实践中,除了本条中列举的三类情形外,还有一些客观经济情况发生变化需要经济性裁员的情形,如有些企业为了防治污染进行搬迁需要经济性裁员的,也应允许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作为兜底条款,对本规定应作严格解释。
  公司裁员的法定程序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这是法定的必经程序,很大程度决定着裁员决定的合法性,这也是劳动部门及司法机关认定裁员决定是否合法的重要根据。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单位裁员要符合哪些条件相关推荐
[单位裁员要符合哪些条件]网友评论
<div class="ds-thread" data-thread-key="262060" data-title="单位裁员要符合哪些条件" data-imag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位裁员经济补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