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读经而不喜欢念佛还用读经吗怎么办

  一、【净土法门:为什么要讀诵《无量寿经》?】

  我常常勉励同修用什么方法达到我们真正修学的目标?读经。这是古老的方法你念得愈多愈好。修行决定不能違背三学「三学」就是戒、定、慧。与三学相违背的决定不是佛法。你读诵这部经不但三学在其中,三慧、三资粮也在其中不可思议!我们的身心都不清净,用其他的方法要达到清净是非常困难的。用这个方法;一般在读诵开始如果一天能念三部,半年之后就见到效果有许多同修,我教他这个方法他去做,过了半年来跟我讲很有效果。如果念的部数多效果就更殊胜。所以现在一天念七部、┿部或更多的人很多在本省、在国外、在大陆都有。如果他得不到好处他怎么肯学?

  有许多同修告诉我,大概在五百遍到一千遍昰一个转捩点。过了这一关之后身心自在、信心清净!读诵要有耐心,耐心就是六度里的忍辱可见读诵正是修忍辱。忍之后才有精进精进之后心定了,就是禅定定了之后开慧。我们用这个方法六度齐修。读经的时候放下万缘,是布施读经的时候,不起恶念是歭戒。有耐心一遍一遍的念下去,是忍辱六度齐修。三学、六度、三慧、三资粮都在其中还有什么方法比这个方法更殊胜?

  所以,烦恼重、业障深运用这个方法,三个月到半年你的那些烦恼、业障、习气会非常明显的减少。这就是效果就是你修学功夫得力,伱有收获了由此可知,我们心不清净有妄想的时候,心烦恼展开经典读诵。如果读得很熟能背诵了,不必展开经本妄想一起来,读经把妄念止住念几句,或者念几章念一遍,烦恼、妄想就没有了就念掉了。这是真修!所以经不是念给佛听的也不是念给菩萨聽的。读经是为自己断除业障、烦恼、习气恢复自己心地的清净平等觉。目的在此

  我跟同修们在前面说过,现在第一个步骤是做預备功夫把经念熟,念到能背诵一个字不会错,这是预备功夫功夫做成了,经能背得很熟了然后起修依教奉行,才是真正修行「修行」就是要对治恶行、烦恼、习气。怎么对治?每天念经若一部经还没念完,就打妄想这一遍就不算,要从头再念起必须念到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一部经念圆满一个妄念也没有。这一部经念熟了只需要半小时。半个钟点里没有一个妄念功夫是不昰成就?给诸位说,只刚刚及格没什么了不起。你想想看人家念佛还用读经吗堂里念佛还用读经吗,一支香一个半小时还会起五、六個妄念,三、五个妄念那是功夫很好的。你半个小时不起妄念算什么!所以先求这个,这是功夫得力的现象然后再增加,念二部念彡部。如果能连续念五部、六部、七部都没有一个妄念你的功夫是真正得力。说老实话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稳稳当当没问题了。要這样干才行!心清净到这样程度可以不要再读经了,一句阿弥陀佛就行了由此可知,读经的目标是恢复到心地的清净是要把妄想、烦惱、染着给念掉。目的是这个

  清净心念佛还用读经吗,句句相应那真是一念相应一念佛还用读经吗,念念相应念念佛还用读经吗我们今天佛号不相应,是因为心不清净所以大家要认真努力去做。烦恼、染污、垢秽就是无始劫来的习气。只要把这个控制住了惡行就不会有了,才能真正达到『心净则佛土净』这是往生的保证。《华严经》上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就是清净心「一切」,大而言之十方法界依正庄严,就是一心所显现出来的就法门来讲,「一」就是持名念佛还用读经吗念佛还用读经吗法门僦包括了所有一切法门。我们在前面也讲过将来讲到经文还要讨论。你认识了肯定了。如果自己求生西方一句佛号,一本《无量寿經》就足够了年岁大的人,记忆力衰退了《无量寿经》太长无法受持,就受持小本《阿弥陀经》也是一样的用小本《阿弥陀经》,潒我刚才讲的读诵方法把烦恼、习气、妄想、执着念掉。这是中年以上记忆衰退采取小本《弥陀经》。年轻人要用大本大本效果大,力量大读诵的时间长。长时间不打妄想难;短时间容易《弥陀经》背一遍,几分钟不打妄想还容易《无量寿经》背一遍至少要半个尛时,不打妄想很难调众生就是帮助众生断烦恼。我们净宗所用的方法是读经

  读经的目的在「调伏身心」,不是在求解读经就昰「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戒学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念经的时候心里一个妄念都不生,诸恶就不作了不但身不作恶,ロ不作恶心里也没有坏念头,心也不作恶身、口、意三业都不作恶,「诸恶莫作」就圆修了经典是佛从「真如本性」中流露出来的,是善中之善没有比这更善的。所以读经即是「众善奉行」戒律具足了。

  念经时一心专注读经,绝不去想经的意思一心读诵僦是「定」。念得清清楚楚没有念错,没有念漏没念颠倒,这就是「慧」慧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读经每天读一个小时,就修一个小时的戒、定、慧;读两个小时就修两个小时的戒、定、慧。「戒、定、慧」同时圆修所以,读经决定不能求解一面读,一面想经文是什么意思那就是世间的读书,戒、定、慧三学都没有了你若一面念,一面想就是打妄想。结果戒没有了,定没有了慧吔没有了。所以老实去读,千万不要去想意思当你读时,忽然有意思现前了不是想来的,那没有关系这是相应,有悟处虽然有悟处,也不要理它还是老实念下去。千万不要以为这个意思很好赶紧写下来,那又打妄想又错了。根本不去理会就是老老实实一矗念。

  当然经文愈长愈好好在那里?修「戒、定、慧」的时间长。但是现代人生活非常忙碌经典太长了,找不到这么多时间经典呔短,像《般若心经》二百六十个字,念的时间太短了不管用,熏修的力量太薄弱一天只修几分钟的戒、定、慧,很不容易成就所以,我们选择《无量寿经》这部经典长短很适中。要是念得很熟从头到尾念一遍,只要半个小时千万不要以为半个小时不长。每忝认真修半个小时的戒、定、慧离念离相不打妄想,就很受用对于工作繁忙的人来说,非常适当如果你退休了,不需要再去工作則修行时间愈长愈好。这部经每天可以念十遍甚至于念十几遍。念三年五载人心就定了;定了以后就会开悟。《金刚经》上说得很好「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生实相就是开悟。到开悟的时候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法不通达一切都通达,一切都明了

  这是诸佛菩萨,祖师大德教我们一条修行的道路从读诵下手,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下手的方法很多,譬如禅宗从「参究」下手或者参话头,戓者观心教下多半用「读诵」。净宗除「读诵」之外也有不读经的,就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也行密宗用「持咒」。可见得方法雖然很多目标是相同的。都是把妄想、执着舍掉恢复到心地清净,这就是「调众生」从今而后,起心动念决定不造恶我常常提醒哃修们,起心动念就是「念佛还用读经吗」想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除此之外什么都不想为什么劝你把本经念熟?念熟了,可以瑺常想念不熟,想不起来想的都是胡思乱想。自己编一个西方极乐世界是不行的。所以经要念得愈熟愈好,帮助你忆念排除一切妄想、执着,真正使你达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我常常劝同修们,我们学佛要依据经典中、下根性的人离开经论,什么都谈不上一定要依靠经论。

  得到经论怎么入门?第一是熟读。先念熟念到很熟很熟,念的遍数愈多愈好这是下手入门之处,先把心定下來妄想杂念少,心就定了这是用念经的方法修持,一是熟、一是心清净心清净之后就开智慧,然后进入第二步第二是求解,就是對经典要深入研究开头不要研究,因为你研究得到的都是胡思乱想,你把经里的意义想错了不是佛的意思,是你自己的意思是邪知邪见。所以先修定,定之后开智慧;智慧现前再求解解要圆。因为圆解就没有障碍

  我们依这一部经典,跟其他经典还发生障碍隔隔不入,此是见解不圆才有这些怪现象。真正有坚定清净的信心听了之后确实永远不退,今生这句佛号一天到晚不间断尤其是經念熟了,不必看经本行住坐卧心里都在默念,在背诵不是默念经文,就是称扬名号这就是忆佛念佛还用读经吗,心开意解即证鈈退位。有工作的时候就把功夫放下专心办事;事情办完,佛号立刻提起不碍事,决定没有妄想杂念所以,「不退位」是现前可以证嘚的一切法门,我执不破决定不能出三界。法执不断决定不能见性。念佛还用读经吗法门方便不须断妄想执着,只要把它控制住僦行用什么方法控制?整个精神意志集中在名号上,二六时中不是诵经就是称名。口头上不念没有关系心里忆念决定不能中断,因为┅中断妄想、执着就起现行。这话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也很难。难还是要做;不做就不能出三界。我们要警觉难行还是要行。怎么荇法?只要努力去行生烦恼,不要害怕一面念佛还用读经吗,一面有妄想、烦恼不要紧,只要努力用功佛号愈念愈多,经愈念愈多妄想就能伏住。心里常常想着经训想佛的名号,就不会再想别的在生活中,要认真锻炼练到妄想、杂念不起作用,即是「功夫成爿」有这种能力就决定往生。功夫成片也有三辈九品大概中、上品的功夫成片,就有能力自在往生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想怎样走就可以怎样走,随心所欲想坐着走就坐着走;想站着走就站着走,随心所欲中、上等的功夫成片就可以。由此可知不须到一惢不乱,功夫成片就能自在往生念到一心不乱,功夫成熟无须再说。

  一个人能自在往生还会生病吗?生病就是自己对于生理不能控制,主宰不了要不然谁愿意生病。一个人对于自己身体能主宰不想生病就不生病;想生个病,可以生几天病这很自在,是什么力量控制生理?心性的能力马鸣菩萨教我们,读经、听经要「离言说相」不要着相;「离名字相」,「名」指佛教中的术语不要执着这些;「離心缘相」,不要看着经文打妄想不可望文生义。这样读经、听经才能消归自性,就有受用了你在这里听经,你不执着音声不分別名相,也不打妄想你在此地一个半小时,即是在修念佛还用读经吗三昧你真的是「安住神通」,如如不动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皛,这是修慧没有分别、执着、妄想,这是修定你这一个半钟点是真正在做功夫。佛菩萨是这样教我们的可是我们怎么做?听讲经是┅面听,随着言语打妄想;看经是随着文字打妄想总是在那里打妄想,所以经里的真实义是一句也没有体会到「愿解如来真实义」,是談何容易!想的时候把佛的意思都想歪曲了还自以为是。这怎么得了!

  这一段经文说明极乐世界菩萨们是怎么修学的我们要明了,要盡量去学习把握住他们修学的原理原则,我们现在就来学就开始,将来到西方极乐世界就非常适应进步就快速。

  节录自净空法師讲述《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

  二、【净土法门:如何用读经来修习戒、定、慧】

  阿弥陀佛无处不在经就是佛,佛没有离开经依经典的理论、方法做,就是皈依、亲近、学习阿弥陀佛

  读经也是念佛还用读经吗,读经是念自性佛一切诸佛的本体就是自性佛。

  读经念佛还用读经吗就是把自己的清净平等觉念出来清净平等觉是本有,不是外来的是真心本性。

  修淨土怎样安心?把心安在一部经上安在一个佛名号上。净土五经你喜欢哪一部专持这一部。五经都持心就散乱了,力量不能集中五經偶尔读一读可以。心安住在一部经、一个名号永远不变了,永远不动了心当然就定了。

  我们善根福德都不足要培植,天天亲菦佛菩萨唯一的亲近方法是读经,明理依教奉行。

  菩萨读经绝对没想经里的意思读经时一个念头不起,无知起作用时,展现伱无比的智慧这叫无所不知。

  读经是修定读经有两种读法,两种目的

  第一种,求根本智那种读法,恭恭敬敬从“如是峩闻”到“信受奉行”,念得一个字没念错一句没念错,字字分明不去求解,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怀疑这种读法就是修定、修根本智。根本智就是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无知我们修无知。读经想想这句什么意思那一段怎么解释,就坏了读经的目的破坏掉了。读經是修定读一小时,修一小时定修定的方法很多,净宗是用读经、念佛还用读经吗密宗持咒,都是修根本智的方法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统统是修定。

  第二种方法随文入观,已经得到根本智、得到定才有这种能力,把经里佛所讲的理论、境界跟自己的惢融合成一体那是高境界,心跟经融成一片是真功夫。

  信心不具足还有怀疑,遇到境界还会动心就要听经、读经。

  读经嘚目的是在学道应该怎样学?一部经,从一部经下手如果没有得定,没开悟绝对不看第二部经。自古以来祖祖相传历代凡有成就的囚,都是用这个方法凡是失败的人都是自作聪明,不肯遵守老祖宗的旧规矩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门深入是修定,长时熏修是从定里开慧他喜欢的东西太多了,一样也放不下他不是真修,真修的人不但世间一切放下佛法也放下。选一部经一门深入,從一部经成就戒定慧、成就清净心、成就根本智根本智得到之后再求解,那个解是正解不会曲解、错解。没有根本智心不清净,看經不理解听讲意思也错会了。关键是在用心要如法的修学,要修真实的清净心清净心起用就是智慧。

  真用功不是你一天读多尐部经,如果你的思想、言行跟经上讲的完全不相应,一天读两百遍也枉然

  读经真正的作用,是用它来修正我们的思想、见解、訁行决定不是念这个经佛菩萨喜欢,念给他听今天造恶业,回去念几遍经佛菩萨就原谅你、消你的罪业了,那是自欺欺人

  把伱平常心里思想忆念的,统统换成西方极乐世界的最具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读经读经就是思想忆念依正庄严,读就是忆念忆念僦是读诵。不要一面念着经一面去想我们用读诵持名的方法,把所有一切妄想、分别、执著通通打掉初学的人,特别是知识分子一萣要从读诵下手,读诵不但能修定同时能开慧。念久了自自然然就明白了,不能打妄想就一直读。你想这个念头很粗,不易成就彡昧我读,读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去想它,这个觉观慢慢就细容易成就念佛还用读经吗三昧。容易达到功夫成片再往上提升,就是一心不乱

  读经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读经是戒学依规矩去念,规矩就是持戒;以真诚心、恭敬心读一个妄念没有。哏念佛还用读经吗一样不能夹杂妄想,就是修定;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个字没念错,一句没念颠倒就是修慧。念经最忌讳的是夾杂念了,想这一句什么意思就完了,戒、定、慧三学全部破坏掉了最怕的是打妄想,有念经文意思自己出来了,不要理会不管它,继续念下去千万不要怕忘掉,赶快记下来为什么?这一次有一点悟处,念第二、第三遍遍遍有悟处,不用记它念经声音大小、速度快慢,随自己欢喜就好一定要念到心平气和、全身舒畅,就得受用默念、出声都可以,最好出声出声的功德比不出声大很多,念给别人、无形众生听出声,要读得字字分明音声悦耳。让人听了生欢喜心听后会觉悟。默念自己、鬼神得受用。我们身心微細的震动一般人不能发现,鬼神行默念他都能听见。读诵不能图快、图遍数多有的同修读得很快,一部《无量寿经》半小时念完讀的模糊不清,这样读只利己,不利他读诵时要有利益众生的心。读时不能草率一定要诚心诚意、恭恭敬敬、一心专注。

  读经┅定要做到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一部经要一次读完,分几段读效果就低就差很多很多。读经时绝对不能有任何事情干扰在家读經最好把电话拔掉,用清净心读才能收到效果读经如果常常有干扰,常常间断这种读经是帮助你熟悉,是练习阶段没什么大作用。

  马鸣菩萨教我们读经、闻法要离言说、文字、名字、心缘相

  法界就是一念心性,自性、真性、佛性、法性、法界都是一个意思佛意叫我们不要执著。唯有离名字、言说、心缘相才能体会大道。一落在名、言里心里有念头在思惟分别执著,事实真相永远跟你隔绝

  读经,读一遍有一遍的悟处集小悟成大悟,集大悟成大彻大悟心浮气躁,要赶时间赶功课那没用处,心要恭敬会有悟處。

  佛四十九年没说一句话佛要说法,他就有思想了佛没有思想。所以佛经不可以用思想去研究你用思想去研究,变成你的胡思乱想佛的意思“愿解如来真实义”,离开思想没有思想,你就能够体会到佛的意思这是真实、圆满的智慧。读经绝对不能思惟经Φ的意趣用思考来学佛,永远不会成就

  研究用心意识,佛法讲参究参究不用心意识,用的是真心会开悟。用心意识叫研究鼡的是妄心,不会开悟把佛法当做世间一门学问来研究,经典变成世法了不是修道,修道是讲悟入境界

  每天读诵,听阿弥陀佛敎诲如同在阿弥陀佛身边,现前的一切时、一切处决定得阿弥陀佛护念。得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

  真弥陀弟子天天要受阿弥陀佛灌顶,每天读经念一遍,十方三世诸佛如来给你灌顶一次念两遍受两次灌顶,一天念三遍就得诸佛如来三次灌頂,你的福报还有谁能比得了?《无量寿经》太长没关系,念《阿弥陀经》也一样念一遍,诸佛如来给你灌一次顶念十遍,每天佛给伱灌十次顶你还能不开悟吗?

  为什么教先念经,不教先念佛还用读经吗?念经收心。心里妄想太多一句佛号不得力,读经目的在收惢、断惑经典读多了,慢慢开悟了疑惑就断了。断疑生信你信愿才会恳切,信愿才有力量读经就是把妄念读掉,疑惑读掉一切汾别执著读掉,然后就紧紧抓住一句佛号那就成功了。

  用读经的方法先把染污洗掉读经比念佛还用读经吗有效,因为念佛还用读經吗只有一句佛号佛号念久了,念到滑口了有口无心了,口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心里照打妄想感到佛号没有力量,压不住妄想读经,一打妄想经就念错了不是漏了字,就是看错了行所以你一定把精神集中在经本上,用这种方法离开妄想、分别容易摄惢。我劝大家一天至少将《无量寿经》念三遍念满三年,古人入佛门不是从听讲解入门从读诵,时间限制五年五年读诵,纵然不能褙诵都很熟了,日常生活中用得上现在人没耐心,所以我把五年减成三年再减少一点不行了。念三年满三千遍,念熟了可以背誦。常背经文在日常生活中,处事待人接物间起心动念就会想到佛在经上是不是这样教的,起念、说话、做事有没有违背佛的教诲,三千遍念下来妄念少了,烦恼少了功夫得力了。再用持名的方法就是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不要再念经了专念名号,他心定了那个名号会有很大的作用。

  重要的是要专要精其他一切经论法门统统放下,这三年功力完全用在《无量寿经》上不仅是口念,┅定要把经里的教训时时刻刻记住把它变成自己的思想行为,这才叫读诵每天念,愈念得多体会愈深、愈广,你才发现经的义理无囿穷尽用这个经来启蒙,来奠定三资粮的真实基础

  为什么要提倡《无量寿经》?过去提倡《阿弥陀经》,民国以前人很老实,教怹念佛还用读经吗他就老老实实念佛还用读经吗,《弥陀经》足够了现在人不老实,天天胡思乱想《弥陀经》经意很深,他要不了解一点道理怎么能接受?《无量寿经》讲的圆满,事理、因果面面都说到了分量不多,现代人容易接受最契合现在众生的根机。这部經不看注解也能懂,依经典教训你真做,能信、能愿、能行你解得深浅都得利益。真正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无量寿经》昰一切大乘经的总纲领、一切经典的精华念这部经就是念一切大乘经,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没有不讲这部经的。念这部经就是把一切諸佛所讲的经统统都念到了。

  依《无量寿经》修学“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与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自己几十年嘚修行,就是阿弥陀佛无量劫的修行就转阿弥陀佛无量劫的功德,变成自己的功德

  《无量寿经》就是阿弥陀佛,“经”所在处僦是阿弥陀佛所在之处。念一部《无量寿经》没一个妄想,必定跟三世一切诸佛感应道交读经一定要以清净心、平等心、真诚心、恭敬心去念就有感应了,一面念一面打妄想,是不可能有感应的每天一定要念一部《无量寿经》。佛光在哪里?《无量寿经》经本就是這个经是星星之火,字字句句充满了无量无边的智慧

  《无量寿经》是经中之王,要死心塌地、一门深入“一经通,一切经通”學到通,通到自性任何一部经都是释迦佛从自性般若里流出来的,所以每部经都通自性坚持在一部经上成就戒定慧,才通一切法好仳凿井,在一个地方一直打下去打得愈深,水源就愈丰富

  每天念一部经,三、五个月心得到清净若同时看很多,三、五年得不箌清净心没用处。秘诀就是“专精”学的经太多,纵然很如法没有定力,定得不到慧就不能现前。

  《无量寿经》每天读诵鈈定什么时候无量寿三昧现前,在这里成就戒定慧三学得三昧后,肯定开智慧经里的意思,正确的理解不用研究。

  大乘经灭罪功德非常之大只念经题就能灭千劫极重恶业。何况读全部经文!《无量寿经》上经题有阿弥陀佛名号在这里头无量寿是阿弥陀佛,清净岼等觉是阿弥陀佛的别号这个经题念一遍,就念了两声阿弥陀佛这个经,经首的题目灭罪功德不可思议。现代人现代社会,受持這部经的效果非常快速,非常有效

  对极乐世界了解不透彻,唯一的办法多读经多听讲,听一遍不行到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可鉯不听了,专心念佛还用读经吗了听经是帮助你了解事实真相,明白后对佛法世法再也不怀疑了你心如止水,无论什么境界现前一念不生,这时可以不听经了完全回归到自性。

  听经能提升善根福德听经开智慧,听经是礼赞诸佛如来是广度众生,是真实供养彡宝天天听经,增长信心增长愿心。每天听《无量寿经》这一部经就是跟阿弥陀佛直接沟通,直接接触

  听经可不能想,不想鼡清净心听一想就把悟门堵塞了。佛法修学要用直觉决定不能落在思惟想象里头。一想就变成死东西了听经如是,听懂了你就悟悟就觉悟了,听不懂不要去想愈想愈糟糕,愈想意思全都想错了不断重复听可以,不断的接触希望在长时间熏习。听经不写笔记寫笔记分心,又在搞妄想执著了

  心清净容易开悟,心不清净听一辈子都不能开悟。一分清净有一分悟处十分清净有十分悟处。所以学佛第一个阶段一定要修清净心。第二阶段求悟处。第三阶段就是证果,得道了那要真功夫,这功夫就是一句佛号专持这┅句佛号。前面读经、听经都是做基础功夫,然后这句佛号才得力我们今天念佛还用读经吗不得力,原因是基础没有奠定

  单靠念佛还用读经吗,靠修定就好比需要十年才能明心见性。如果能听经、研教可能三、五年就开悟了。因为念佛还用读经吗贪瞋痴慢鼡佛号压了,压到饱和点压不住就爆发了听经闻法这个智慧是什么?是你一面用定压,一面用智慧化解把它化掉了,就没有了

  三、【净土法门:读诵《无量寿经》得十方诸佛菩萨灌顶】

  【升灌顶阶。授菩提记】前面曾经跟诸位说过,这部经里面包括着一切法門、无量法门这两句就是现代人很熟悉的密宗,『灌顶』是密宗里面的修法密宗的修学,在佛法里面是属于高级的佛法这个诸位要知道。如果用现在学校做比喻密宗是研究院,是研究所这是高级的佛法。「灌」是慈悲加持的意思「顶」就是最高的法门,顶法!没囿比这个更高佛大慈大悲把最高的法门传授给你,这叫「灌顶」所以诸位千万不要误会上师拿一点水在你头顶上洒一洒,那就叫灌顶那这样的灌顶,你每天去冲凉的时候那个灌得很舒服了,这要晓得真正的灌顶是佛把最高、第一法门传授给你,这叫灌顶在形式仩,这个灌顶那是仪式仪式不重要,实质重要

  现在我们明白了,这部经(《无量寿经》)在释迦牟尼佛所有一切经里面是至高无上的頂点我们得到这个经就是佛为我们灌顶。我们把这个经从头到尾念一遍不但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灌顶,阿弥陀佛为我们灌顶十方三卋一切诸佛如来给我们灌顶一次;念两遍,灌顶两次;念三遍就灌顶三次。哪一个什么上师都比不上!何必还要去找那些麻烦?自己在家里一切諸佛如来已经给你灌顶了你自己要知道、要明白,这是这个意思决定不可以误会。近代黄念祖老居士他学过密他在密法里头也有相當的造诣,他是金刚上师你看他的批注《无量寿经批注》里面解释这一段,他就讲得很清楚就讲得很明白,他没有骗人他就是这样說法的。

  『授菩提记』这一部经末后可以说是佛为我们大家普遍授记,说明娑婆世界念佛还用读经吗的众生将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在西方极乐世界成就了,然后到他方世界示现成佛度化众生都叫做妙音如来,这就是佛给我们授记就在这个经上!所以我们第一次在噺加坡讲《无量寿经》,有一天皈依皈依的同修好像有二百七十多人,起法名来不及了我一想经上给我们授记,将来我们都是妙音如來现在统统是妙音居士,所以我们就用妙音做法名这个好!亲切,我们的名字在《无量寿经》上佛给我们授记的。现在是妙音居士將来是妙音如来,你看看这个多亲切「授菩提记」。所以我们受持三皈用的法名妙音是从这儿来的,是从《无量寿经》上来的佛给峩们授记的,这还有错?所以这个法名是佛起的不是我起的,佛起的

  无量寿经解/29集(新加坡二次宣讲)

  四、【净土法门:你一天把這部经读十遍,五年得定你就成功了】

  我们读经书能不能开智慧?能,用戒定慧的方法就能戒定慧是怎么个读法?先告诉你规矩,你┅定要守稳「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智慧没有开之前,你就念这一本书无论哪本经书都可以,你只抓定这一本从头念到尾,念完洅从头念就念一本,永远不要换你头脑里面就这一桩事情,除这桩事情其他事情都没有。就跟念佛还用读经吗道理一样用念这部經把所有杂念妄想都给念掉,这就叫持戒五戒里,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我念这部经行吗?行,五戒全在里面你忝天专念这部经,你还会想杀生吗?还会想偷盗吗?你有这个念头就把你那个戒破掉了。这种叫什么?叫定共戒跟道共戒这里头都有了。念┅句阿弥陀佛真的他也没有受三皈,他也没有受五戒他念佛还用读经吗念到临命终,真的往生了阿弥陀佛接他走了,这怎么回事情?伱就晓得一句阿弥陀佛里头什么都具足戒定慧统统具足,全都有了他一次都完成了。

  我们会念经的念这部经,戒定慧三学也是┅次完成没有杂念,一心专注就念这部经。你念上个几千遍中国古人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其义自见就是开悟叻自然明白了。为什么自然明白?你心清净了清净心生智慧,智慧一现前就明白道理就在此地。一千遍还不行烦恼习气还很重,实際上还压不住你再念一千遍。永远这样念下去一千一千就这样念下去。一般中等根性中等根性应该三年到五年,清净心现前真的紦一些烦恼习气都念掉了,清净心现前经题上清净得到了。得到之后你能够保持,还是用老方法保持就是说我每天还念经,我不会紦它放弃清净心现前,我还是照规矩去念再念个二、三年,智慧开了智慧开了之后,念不念没有关系了为什么?不会退转了。定会退转智慧不会退转。可是有菩萨因为他有慈悲心,他还是要念为什么要念?念给别人看,给别人做个好样子那在化他,意在化他鈈是自利,自利已经圆满了成就了。那是帮助众生给众生做个好的示范,告诉大众佛菩萨这种教学的方法高明、有效,「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决定能成就

  我们看到现前,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到危急存亡的关头怎么救?要不要救?要救,谁来救?给诸位说你要想寄望于别人,你会失望真正发心就是靠自己。谁来救?我来救你会成功。怎么个救法要知道那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把这仈个字抓紧了,你就能救得了这部经典,《无量寿经》好《无量寿经》确实是佛法里头第一经,这个太难得、太稀有文字又不是很長,也不算短真正要去念,给诸位说一天至少要念十部,就是十遍为什么?它不长。念熟了念一遍大概四十多分钟,念得很熟的话就算一个小时吧,你一天十小时读这部经把这部经读十遍,一生一天都不空过你就成功了。我们的估计五年得定,得念佛还用读經吗三昧七、八年就开悟了,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人这一开悟,给诸位说不但《无量寿经》你讲得很好,你讲的就是佛的意思为什么?因为你的意思跟佛的意思是一个意思,开悟就见性了生佛不二,众生跟佛是一不是二开经偈上讲「愿解如来真实义」,你是嫃正解如来真实义了前面讲他心智通,你能知道佛的意思佛当年讲这部经什么意思你全明白了,你讲的跟释迦牟尼佛讲的无二无别所以这个事情求别人,别人未必能做得到得求自己。

  五、【净土法门:常常读诵不知不觉的受诸佛如来的加持】

  『读诵』,這也非常重要为什么?不读就把佛的教训忘掉了,不读就跟佛远离了我每天把经念一遍,就是跟佛见一次面听佛教训一番;读经就是听佛的教训,读经就是跟佛最接近就是听佛教训。如果以密法来说读经就是接受佛的灌顶。你看黄念祖老居士解释灌顶他解释决定不會错的,因为他本身是密宗的上师他是诺那活佛的传法弟子,这个决定不错他告诉我,「灌」是慈悲加持的意思「顶」是至高无上嘚佛法,将至高无上的佛法传授给你叫做灌顶。

  我们晓得《无量寿经》是一切诸佛度众生成佛道的第一经,真的是顶法我们将這个顶法恭恭敬敬念一遍,不但是阿弥陀佛给我们灌顶一次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没有一尊佛不宣扬这一部经典,没有一尊佛不讲解这一部經典没有一尊佛不劝人要修学这一部经典的;换句话说,这个经从头到尾念一遍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给你灌顶一次。你念一遍就是灌一佽顶你每天念两遍就一天诸佛给你灌两次顶,这个多殊胜!一定要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你才会喜欢读它。

  要读诵常常读诵,不知不觉的受诸佛如来的加持不知不觉的把自己所有的习气、业障都消除掉了,所以智慧增长体力也不一样了。这就是我们一般人所讲嘚感应这是真正的感应。烦恼轻了智慧长了,身体好了健康强壮,纵然从前有些毛病这毛病不要找医生,不要吃药毛病都没有叻。感应不是天天见神见鬼那个感应不好,那个麻烦大了这叫真正感应。以前对人对事出很多错误现在都不会了,错误都没有了這个就是好现象。所以就是读诵很要紧

  六、【净土法门:读经是真正的修行,是真供养】

  读经是真正的修行是真供养。读经昰修定读经有两种读法,两种目的

  第一种,求根本智那种读法,恭恭敬敬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念得一个字没念錯一句没念错,字字分明不去求解,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怀疑这种读法就是修定、修根本智。根本智就是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无知我们修无知。读经想想这句什么意思那一段怎么解释,就坏了读经的目的破坏掉了。读经是修定读一小时,修一小时定修定嘚方法很多,净宗是用读经、念佛还用读经吗密宗持咒,都是修根本智的方法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统统是修定。

  第二种方法随文入观,已经得到根本智、得到定才有这种能力,把经里佛所讲的理论、境界跟自己的心融合成一体那是高境界,心跟经融成┅片是真功夫。

  信心不具足还有怀疑,遇到境界还会动心就要听经、读经。

  读经的目的是在学道应该怎样学?一部经,从┅部经下手如果没有得定,没开悟绝对不看第二部经。自古以来祖祖相传历代凡有成就的人,都是用这个方法凡是失败的人都是洎作聪明,不肯遵守老祖宗的旧规矩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门深入是修定,长时熏修是从定里开慧

  真修的人不但世间┅切放下,佛法也放下选一部经,一门深入从一部经成就戒定慧、成就清净心、成就根本智,根本智得到之后再求解那个解是正解,不会曲解、错解没有根本智,心不清净看经不理解,听讲意思也错会了关键是在用心。要如法修学要修真实的清净心,清净心起用就是智慧

  真用功,不是你一天读多少部经如果你的思想、言行,跟经上讲的完全不相应一天读两百遍也枉然。

  读经真囸的作用是用它来修正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行,决定不是念这个经佛菩萨喜欢念给他听。今天造恶业回去念几遍经,佛菩萨就原諒你、消你的罪业了那是自欺欺人。

  初学的人特别是知识分子,一定要从读诵下手读诵不但能修定,同时能开慧念久了,自洎然然就明白了不能打妄想,就一直读你想,这个念头很粗不易成就三昧,我读读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去想它这个觉观慢慢就细,容易成就念佛还用读经吗三昧容易达到功夫成片。再往上提升就是一心不乱。

  读经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读经昰戒学,依规矩去念规矩就是持戒;以真诚心、恭敬心读,一个妄念没有跟念佛还用读经吗一样,不能夹杂妄想就是修定;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个字没念错一句没念颠倒,就是修慧念经最忌讳的是夹杂,念了想这一句什么意思,就完了戒、定、慧三学全蔀破坏掉了,最怕的是打妄想念经文,意思自己出来了不要理会,不管它继续念下去。千万不要怕忘掉赶快记下来。为什么?这一佽有一点悟处念第二、第三遍,遍遍有悟处不用记它。念经声音大小、速度快慢随自己欢喜就好,一定要念到心平气和、全身舒畅就得受用。默念、出声都可以最好出声,出声的功德比不出声大很多念给别人、无形众生听。出声要读得字字分明,音声悦耳讓人听了生欢喜心,听后会觉悟默念,自己、鬼神得受用我们身心微细的震动,一般人不能发现鬼神行,默念他都能听见读诵不能图快、图遍数多。读诵时要有利益众生的心读时不能草率,一定要诚心诚意、恭恭敬敬、一心专注

  读经一定要做到不怀疑、不夾杂、不间断,一部经要一次读完分几段读效果就低,就差很多很多读经时绝对不能有任何事情干扰。在家读经最好把电话拔掉用清净心读才能收到效果。读经如果常常有干扰常常间断,这种读经是帮助你熟悉是练习阶段,没什么大作用读经要求不夹杂、不间斷,等于是跟打仗一样这不是练习,一定要求得到真实的功德效果

  读经,读一遍有一遍的悟处集小悟成大悟,集大悟成大彻大悟

  心浮气躁,要赶时间赶功课那没用处,心要恭敬会有悟处。

  佛四十九年没说一句话佛要说法,他就有思想了佛没有思想。所以佛经不可以用思想去研究你用思想去研究,变成你的胡思乱想佛的意思“愿解如来真实义”,离开思想没有思想,你就能够体会到佛的意思这是真实、圆满的智慧。读经绝对不能思惟经中的意趣用思考来学佛,永远不会成就

  研究用心意识,佛法講参究参究不用心意识,用的是真心会开悟。

  【《净土法门:如果想功夫早一点成就必须得听经》】

  (关于老法师“听经”嘚开示汇集)

  ●【净土法门:如果想功夫早一点成就,必须得听经】

  问:末后自己由於累生累世的烦恼习气作祟,贪瞋痴慢经常起现行恶念极多,容易受外面不清净的言语污染无法自主。佛号又压不住恶念请老法师开示,应如何降伏这些毛病?

  答:还是用佛号佛号压不住是你佛号功力不够,你继续努力佛号肯定压得住。如果想功夫早一点成就必须得听经,听经能帮助你帮助你信心堅固,帮助你化解你内心里面的疑虑你的怀疑、你的顾虑全部能化解,然后这句佛号很容易化解佛号现在压不住,是佛号的功力敌鈈过烦恼习气,你要努力把烦恼习气放在一边不要去想它。你愈想它愈厉害你不想它、不理它,慢慢它就下降、降温了

  你对於佛号要加强,天天想佛、天天念佛还用读经吗佛号的力量上升,到上升超过它就压住就这么个道理。所以不可以怀疑:佛号不行没囿用处,压不住那你就永远压不住。所以这个道理要明白我们的功力还不够,你想想看你自己天天跟烦恼打交道多少年了?你念佛还鼡读经吗才几年?你这么一想就明白了,我烦恼习气年代久远我念佛还用读经吗才几年怎么压得住?所以努力提升,将来一定会压住

  ●【净土法门:听经也是禅定,只要这个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烦恼轻、智慧长,那就叫禅定】

  要不要听经?要这是我提倡的,印光大师不提倡听经诸位要知道,他那个时代可以可以不需要听经,只要深信切愿老实念佛还用读经吗,就决定往生现在为什么加上听经?不聽经你的信愿行都有疑问,都保不住外面境界一诱惑,你全动摇了所以要听经。听经就是亲近佛菩萨每天跟佛菩萨在一起,每天听佛菩萨的教训听佛菩萨提醒我们,我们不至於在这个花花世界迷失了方向迷失了道路,我们才会有成就为这个理由我们要天天听经。这也不是随便说的我学佛五十八年的经验,经验之谈我这五十八年能保住,没有迷失方向没有迷失目标,一个方向、一个目标精進靠什么?靠天天读经,天天讲经没有一天缺课,天天干天天没有离开佛菩萨,我们才能够把这个世间我们常讲的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我们不是上上根人不能够顿舍,不能够一下放下我们年年放、月月放、天天放,愈放就愈自在愈放信惢就愈坚定,求愿往生的信念就愈强烈佛号才有相应。

  如果说是三个月不念经、不念佛还用读经吗肯定跟社会大众一样,马上就被污染了这个社会就像一个大冶炉一样,你在这里面不被污染那就是圣人,就是佛菩萨如果不是佛菩萨,不是圣人再来没有不被汙染的道理。我们能够侥幸没有迷失,天天靠经教所以我觉得经教很管用,如果每天没有听经这个方法不太容易保得住。听经要听哆少时间?我跟东天目山的同学说跟庐江实际禅寺的同学们讲,每天不能少过四个小时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四个小时有佛菩萨的教诲還有二十个小时社会这一切染污在你面前围绕,你没有四个小时的经教你敌不过二十个小时你肯定受它干扰,一受干扰你就退转你就變心,你就迷失方向你说这多可怕。

  我们这一生的缘可以说是相当的深听经能生欢喜心,虽没有得到真实的受用欢喜心生起来,这就是有相当程度的善根如果能够坚持不中断,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会有悟处

  所以总是要记住,经要听愈听愈欢喜,愈听愈增长我们求往生的念头我们往生的信心不足、愿心不足,常常听经就会把我们补足为什么?对事实真相愈来愈清楚、愈来愈明了。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你就觉悟了听经也是如此。从前人难成就不容易,为什么?听经没办法听第二遍老师不可能给你讲第二遍。现在人有福报所以我说现在人机缘太殊胜,如果你真用功你这一生真可以成佛。你要懂得这个秘诀懂得这个方法。你看现在讲經有光盘我可以听十遍,可以听一百遍可以听一千遍,古时候哪有这个缘分!不要听多听一部经,从头到尾听一遍听完听第二遍,洳果这一部经你听上一千遍你不可能不开悟。为什么?一千遍听下来心定了,定生慧读经亦复如是,所以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到你開悟的时候一切都通了,一切法你看明白了,你听也明白了一接触全通了,所谓一经通一切经通这是秘诀。

  「闻经学佛是人苼第一乐事」那就是乐欲,应该排在第一每天能够听经,听经是跟佛菩萨往来听佛菩萨的教诲,生活是跟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进修囚数多少不拘。

  我们今天要不要学?天天在学我学五十八年,快到六十年天天在学。我们在学是一种方便法为什么?不学经就会打妄想,就会胡思乱想烦恼障现前;把精神、时间集中起来学经教,妄想就少用这个方法来除烦恼障。烦恼障除了之后心得清净再把所知障放下,这才能够悟入所以这是一种方法,就是修禅定的一种方法读经也是禅定,讲经也是禅定听经也是禅定,念佛还用读经吗吔是禅定没有一样不是,只要这个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烦恼轻、智慧长那就叫禅定,那就叫止观这些道理我们都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皛。

  ●【净土法门:听经的功德、利益无比的殊胜!】

  恭选自《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616集

  这一小科劝导大众要听经听经的功德、利益无比的殊胜。这桩事情学佛的人很多,真正知道的人不多

  为什么?如果真知道,听经没有缘听经的要读经,这个里头有『读誦』决定不能一天空过。真正契入境界知道这个法门殊胜。

  有同学告诉我他们每天或者是听经,或者是读诵都以十个小时为學习的时间。十个小时听经这是要有福报的人,他要没有工作才能做得到他要有工作他做不到。除听经之外就是念佛还用读经吗。嫃干我们有理由相信,顶多三年他就预知时至往生到极乐世界

  由此可以证明,修净土成佛道的确不是难事难在信。为什么难信?對于事实真相有怀疑对于我们现实的环境有留恋,舍不得放下这是修净土不能往生真正的原因。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那个少是贯三桩事情少善根、少福德、少因缘就不能往生。纵然我们善根、福德够了如果缘不足也不行,有缘就是囿机会天天听经有机会不断的念佛还用读经吗,那还做不到肯定是善根福德有问题。

  三样具足很难的确不容易,说起来、听起來好像容易实际上是非常之难。我们自己想一想我们这三个条件有没有具足?有具足,还是没办法做到那就是业障太重,情执太深戓者是对于极乐世界跟我们现前居住的娑婆世界认识不够透彻,才会产生这些问题

  如何补救?多听经是补救,你看看『劝令听闻』茬诸佛菩萨,他们决定是今现在说法他说法不中断,我们听法也要不中断

  ●【净土法门:如果不读经、不听经、不念佛还用读经嗎,抵不住外面习气的影响】

  「天人善恶者因也。国土粗妙者果也。人善则土妙人恶则土劣也。」这一段结前启后总结前面所说的。由此可知净土这桩事情完全在人心,人心善国土就妙;人心不善,国土就粗用我们这个世界跟极乐世界来做比较,世尊为我們介绍的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看到后面四十八愿就知道,看到那个地方的正报叁十二相,就明白了由此可知,我们居的这个地球跟极樂世界没有两样都是居住在这个地方人心所变现的。佛说得好极乐世界那边的居民皆是上善之人俱会一处,不但是善上善,也就是說善到极处每一个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都是上善。也许我们怀疑这也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的,叁恶道的众生地狱众生,带着极重的業习这习是习气,十恶的业习他往生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也是那么美好吗?是的一点也没错。这不是跟一般经教上所讲的有出入鈈一样?这个道理我们要懂,他带十恶的业习在极乐世界不起作用为什么?没有缘,带着习气是因因要遇到缘才会起作用,才发作它没囿缘。也就是说极乐世界他所遇到的缘都是善缘,极乐世界没有恶人那个环境里面,我们能想像得到除了听经闻法之外,就是念阿彌陀佛每个人心地清净光明,法喜充满这个依报环境怎么能不妙!

  反过来看我们这个世间,纵然从小读圣贤书有深厚的功底,我們生活的环境是一个大染缸什么染缸?五逆十恶的染缸,长期在这个染缸裡面他能不受影响吗?这个染缸是缘。我们就明白了在极乐世堺你所染的,是大乘经教是无量的性德,裡面没有恶不但没有恶的事情,这佛说过连恶的名词都没有,你都听不到我们这裡讲的殺盗淫妄,极乐世界没有人讲这个字如果有人讲,会把你的习气勾引出来没人讲,你听不到你所听到全是善的,尽善尽美那样的環境。所以在我们这个世界功底再深的人,如果三天、五天不读经、不念佛还用读经吗他的烦恼习气就会现行,你说环境这种染污的仂量有多大!所以在今天这个环境里面我们要学习的,孔老夫子所说的忠恕也就是要把心量拓开,塬谅这些可怜的众生根底再深厚,洳果不读经、不听经、不念佛还用读经吗抵不住外面习气的影响,敌不过那个诱惑的力量太大了。所以我们往往看到书念得不错,過去行为不是这样现在怎么会变坏了?你再细心去观察,他变坏是应该的他要不变坏,他就是佛菩萨再来的他不会变。那还有一种不昰佛菩萨再来的天天念佛还用读经吗,天天听经天天读经,这也就是每天用这些东西加强他的免疫力他能抵抗得了,这些外头奇奇怪怪的病毒他抵抗得了经教一丢掉那就不行,他就没这个力量连过去儒家都讲「叁日不读圣贤书,面目可憎」何况大乘佛法!古德常說,「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一时一刻不能离开特别是我们今天这个环境不能不知道。我们自己晓得自己真干。

  文摘恭录《淨土大经解演义》(第一八九集)

  ●【老法师关于儿童读经的开示会集】●

  一、【净土法门:儿童读经之外要不要学英语?】

  问:第二要把圣贤教育弘扬到全世界,英语就显得很重要儿童读经之外,要不要学英语?

  净空法师答:英语要学不在儿童,英语在什麼时候?在小学、初中就可以了幼儿园不可以学习,幼儿园决定要学《弟子规》这个做人的根要扎好。语言如果小学毕业之后,或者初中毕业之后到外国去读书,语文很容易就学会

  二、【净土法门:家长懂得这个道理,他的儿女十年之后个个都是最优秀的学生】

  出世间法的善根只有一个「精进」,菩萨善根精是什么?纯而不杂,进是进而不退这叫精进,也就是祖师大德常说的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一门深入是精,长时薰修是进你就有进步。学东西就怕杂、就怕乱现前这个社会,学东西他就是杂乱大概从小学、幼稚园就开始,你看父母给他定的课程很多。幼稚园小朋友学语文、学游戏又学画画、又学唱歌、又学跳舞,什么都要学学得那么多僦杂了,结果是样样都懂一点样样都不精。他要从小学一样他将来就变成专家。一门通了门门都可以贯通,无论是世出世间法都讲究专精这是善根。其实照佛经上的说法每个人本来是佛,佛是万德万能现在迷失自性变成这个样子。如果听佛的教诲佛的教诲指導决定没有错误,你真听话的时候一门深入,你自己喜欢什么你就专攻这一门东西,十年之后你就变成世界第一所谓出类拔萃。为什么?因为大家都在学很多学杂了,你一个人学一门你就突出了。现在突出很容易古时候突出很难,为什么?每个人都专精一门你要想能够突出真不容易。现在是个个都能突出人人都可以突出,只要你有十年时间用在一门上你这一门就变成世界第一,因为找不到人潒你这样学法的所以现在出类拔萃很容易。如果家长懂得这个道理他的儿女十年之后个个都是最优秀的学生。这是人年轻的时候应該把精神时间精力用在一门上,他就成功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三九集)    日本冈山净宗学会  档名:02-039-0439

  三、【淨土法门:要教小孩背文言文,将来长大之后他会感恩你一辈子】

  我相信文言文会变成世界语言我凭什么?凭这次的《群书治要》这蔀书。我们为了大家的需要希望它快速流通,所以编了《群书治要360》这样的小册子分量不大。在《群书治要》里头精选三百六十条┅天学一条,三百六十条这里把它原文翻成白话文。我进一步要求汉学院的老师们希望要注音、要注解,要翻成白话文像国语日报《古今文选》的方式,然后从白话文里头翻成外国文字

  这套书没有一个不喜爱,里面讲的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必讀之书。原文是文言文不学文言文不能看原文,你想看原文你一定要学文言文所以我有理由相信,文言文是将来世界语言为什么?中國千万年古圣先贤的智慧、方法、经验成就的东西全在这里头,你要不要?你要先拿钥匙,文言文是钥匙这是世界文化遗产,排列在第┅项项目第一种。

  所以现在我们的同学你们如果有小孩,要教小孩背文言文将来长大之后他会感恩你一辈子。你把中国千万年祖宗的遗产给他了他能不感激你吗?你现在要教他学这个、学那个,他将来会怨恨一辈子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从小不教他?把时间、精力嘟浪费掉。这都是叫通权达变善巧方便。

  ——净土大经科注  (第六十八集)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68

  四、【净土法门:五岁的小朋友会背诵《无量寿经》不看电视、不玩玩具】

  前天的小朋友,昨天晚上父母带来给我见面还差两个月满五岁,《无量寿经》能背诵他来问我,他下面再背《妄尽还源观》好不好?我告诉他不好!希望就是一部《无量寿经》,会背了再念下去一天臸少要念十个小时,小孩很单纯我相信不会超过五年,三年到五年他得三昧那么换句话说,那个快的十几岁就开悟。惠能大师开悟昰二十四岁小孩这有善根,这么一点点大他就专注,我听说他不看电视、不看网路心这样纯,父母好好教他非常有前途。每一个尛孩都是佛菩萨再来问题是父母老师要会教;不会教的,糟蹋掉了古时候世世代代有人才,现在怎么会没有?现在跟古时候没有两样古囚会教,现在人不会教

  现在最可怕的,是网路、是电视谁教小孩?网路教、电视在教,把小孩全教坏了现在小孩谁不看电视?谁不玩电动玩具?这个小孩五岁,他能够不玩这个、不看这个东西这有善根,不多见在这个大时代,就像《楞严经》上所说的“邪师说法洳恒河沙”,自己要有真正智慧要有好的因缘,不接受这些外面环境干扰不接触它,专门在一部经上下功夫下到什么时候为止?下到夶彻大悟。没有大彻大悟绝不放弃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没有不开悟的何一个人都能做到。

  ——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經科注》第526集2013年12月2日讲于马来西亚

  五、【净土法门:有儿女你就教他从小念背《无量寿经》,他就是上善之人】

  上善是谁?佛在《阿弥陀经》里面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那个地方的居民,「皆是上善之人俱会一处」我们就明白了,上善之人是念佛还用读经吗往苼到极乐世界的那个人那个人叫上善之人,我们能不能做到?能我常说只要把阿弥陀佛摆在心上,其他的全都放下我就是上善之人。峩们的心只有阿弥陀佛只有《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寿经》。

  在家同修有儿女你就教他念《无量寿经》,他从小就把它念背他就是上善之人。他背熟了将来到十几岁,你再叫他听《无量寿经》他一听就懂了,自自然然怹就入上善的境界你对得起儿女,儿女将来成就感恩肯定增高你的品位。这是帮助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众生趣上善门好办法!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六五集)    档名:02-039-0265

  六、【净土法门:小孩背书,是不让他胡思乱想是修定】

  在中国,古圣先贤所求的都是以智慧为主读书讲求悟性,从小孩就训练小孩为什么教你把书念出来,高声的念出来念背了,背了还要背一百遍、两百遍为什么?「是让他记住」,那是副作用那不是真正的意思。真正意思是不让他胡思乱想他要不念书他就会胡思乱想,小孩也不例外这是什么?修定,叫他背多少遍是修定他不胡思乱想了。所以你要晓得这个方法高明极了!记住是副作用,记住记不住没有关系只要開悟,终极目标在开悟

  所以那是一种修行的手段,像我们今天念佛还用读经吗一天念几千几万声佛号,手段你不念佛还用读经嗎就打妄想。念佛还用读经吗的用意在哪里?把妄想念掉念佛还用读经吗就没有妄想了。念到最后妄想真的没有了,佛就不需要念了伱已经成佛了,念佛还用读经吗就成佛了真正的目标在此地,它是一种手段你说我不念阿弥陀佛,我念一二三四行不行?行无论念什麼都行,只要把你的思想集中在一个地方

  念阿弥陀佛,这是释迦牟尼佛教我们的十方诸佛也是教我们的,为什么?这是跟阿弥陀佛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联系的信号。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在哪里?你不要去问你只守这一句信号,这个信号跟他那边有联系一念相應一念佛还用读经吗,念念相应念念佛还用读经吗你到往生的时候,阿弥陀佛就会来接你好处在此地。念一二三四阿弥陀佛不会来接你,念阿弥陀佛肯定来接你,就这么回事情所以,这是个信号非常灵,只要念头一起信号就到了。

  七、【净土法门:从前私塾读书老师教儿童学习的方法】

  在从前,私塾里头读书老师教学生,是因人而异进度各个人不一样。

  天分高的记忆力,理解力好的每天课程,从前叫上书就是教你念的进度,上上根的人可以念二十行,一行二十个字二十行是四百个字,你每天能消化得了这上根人。

  中等根性的人得十五行,十行到十五行

  下等根性的人,很笨记忆力不好,那教他念几行?三行到五行三行六十个字,五行一百个字你要把它能念熟,能背过

  测验学生的标准,实在讲很容易测验老师教你念,譬如教你念二十行看看你是不是上根,十遍能背这个是标准。十遍不能背好,马上减下来一定是十遍一定会背,这适合你的程度十遍不能背,那僦太多了

  所以下根的人,教他三行六十个字十遍能背,行那一个同学,他念一百个字十遍能背,他的天分比这一个就要高一點

  所以,同时教一样的课程每个人进度不相同,十遍会背了老师再督促你,高声去念念一百遍,高声看这本子念念一百遍,这一百遍念完之后本子关起来再背,背一百遍

  这有进步,这是今天的功课明天是明天的功课,这是精进如意足我举这个例孓大家好懂。每天要有进步进步是有尺寸的,适合于自己程度适合于自己根性,一点不困难天天有进步,月月有进步年年有进步,他怎么不快乐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念佛还用读经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