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去拜祭日本评价万历朝鲜战争因为战争而死的士兵,应该去哪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靖国神社原名招魂社.始建于1869年.1879年改称现名.当时直属日本陆军省和海军省.专门祭祀对外战争中的战死者.目的是鼓励日本军人为对外战争卖命.从1937年“七七 事变直到战败投降.日本天皇每年都要身着大元帅军服.在春秋两季前往靖国神社参拜.1978年.日本政府把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和两千多名乙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靖国神社原名招魂社,始建于1869年,1879年改称现名,当时直属日本陆军省和海军省,专门祭祀对外战争中的战死者,目的是鼓励日本军人为对外战争卖命。从1937年“七七”事变直到战败投降,日本天皇每年都要身着大元帅军服,在春秋两季前往靖国神社参拜。1978年,日本政府把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和两千多名乙级、丙级战犯的牌位移进靖国神社。这样,靖国神社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圣地”。
  战后以来,日本历届政府的许多官员都以不同身份参拜过靖国神社,日本现任首相小泉纯一郎不顾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公然多次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
  材料二:1982年和1986年,日本的中小历史教科书经过两次修改,已经把诸如“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等条目删除,把“侵略”改为“进入”。2000年,日本东京知事石原慎太郎公开宣称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捏造的谎言”,日本发动的战争把亚洲人民“从白人殖民统治下拯救出来”。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阵亡军人家属成立了“遗族会”。“遗族会”的势力很大,他们资助右翼学者编写歪曲历史、美化侵略战争的历史教科书。此外,日本还有一个极右组织青岚会,石原慎太郎就是其中成员。
  材料四:据统计,2000年前后,日本的实际军费支出仅次于美国,拥有世界上仅次美、俄的海军。2001年,日本的国防预算高达2240亿美元。日本核技术研究与开发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并储备大量的发射性材料,可以随时在最短时间内造出核武器。日本右翼势力正在积极准备修改战后的和平宪法,公开走上扩军备战的道路。
  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分析亚洲受日本侵略过的国家,坚决反对日本政府官员参拜靖国神社的原因。
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日本社会的“不正常”表现。如果任由这种“不正常”活动发展下去,将会出现什么后果?
答案:解析:(1)
  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标志。或靖国神社供奉战犯,即参拜战犯。(2分)
  日本历史上侵略战争,给亚洲带来巨大灾难。
  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美化侵略;组织右翼团体;扩充军备。(8分)
  后果:日本会威胁亚洲和平,重新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2分)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南宋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教科书中图示、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最好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图四 军机处内景 (1)图1、图2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                                                                         (2)与图2相比,图3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 图4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该机构设立后职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1840年开始,为打开中国的大门,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 材料二& “开放……、厦门、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开放……、重庆、……、杭州为商埠”。“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材料三& 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谱写了一曲曲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 &&&&&&&&&&&&&&& ——以上材料均摘自 《历史》必修一专题二课文 请回答: (1)列强“打开中国的大门”其真正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列强能打开中国大门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                                      &                                        (2)应用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所呈现的内容他们分别出自近代史上哪些不平等的条约?这些条约的签定,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0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题型:综合题
(11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
战争爆发时
日本投降时
太平洋战场
中国战场、
太平洋、印度洋
中国战场(不含东北)
东南亚、太平洋
不到10.9万人
材料二:& 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难道不会是这样吗?” 材料三:
直接经济损失
间接经济损失
2000多万人
5000亿美元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 &&&                                  &                                  (2)材料二中罗斯福设想了怎样的结局?(2分)这一结局未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                                  &                                  &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4分) &                                      &                                     &                                       &                                        &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0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题型:综合题
(9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从1840年开始,为打开中国的大门,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材料二& “开放……、厦门、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开放……、重庆、……、杭州为商埠”。“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材料三& 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谱写了一曲曲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以上材料均摘自 《历史》必修一专题二课文请回答:(1)列强“打开中国的大门”其真正目的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一概括列强能打开中国大门的主要条件是什么?(2分)&                                    &                                    &                                      (2)应用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所呈现的内容他们分别出自近代史上哪些不平等的条约?(3分)这些条约的签定,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2分)&                                    &                                      &                                       &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0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题型:综合题
(11分)南宋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教科书中图示、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最好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图四军机处内景(1)图1、图2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2分)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2分)&                                   &                                   &                                   (2)与图2相比,图3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2分)图4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1分)该机构设立后职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                                       &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                                     &                                       &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祭奠不幸在日本侵华战争中的亡灵
日 08:21 来源:雅昌博客
作者:陈源初
内容摘要:为什么“小日本”,“小鬼子”胆敢于侵略大中华?
关键词:日本;中国;亡灵;日本侵华战争;神道
作者简介:
  70 多年前,日本曾经大举侵略中国,占领中国半壁河山,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过去。  我们常说“小日本”, “ 小鬼子”表示不屑,但是我们必须要反思,为什么小日本胆敢于侵略大中华?  日寇侵华引发的反思  为什么“小日本”,“小鬼子”胆敢于侵略大中华?  摆在我们面前严峻的历史拷问是:为什么区区小日本,竟然敢于侵略大中国,甚至占领中国半壁河山呢?让我们回亿那民族危亡、人民水深火热的战争年代,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留给我们后人的是太多的历史思考。  德国侵略欧洲各国,屠杀了大量的平民,特别是犹太裔人民。导致二战共死亡2000万人。  蒙古帝国在13世纪初期总共只有五百万多万人口,以百万铁骑征服欧亚大陆,也是大规模屠杀平民,历史记载达六亿。忽必烈入侵南宋屠杀了1800万人,中国北方90%汉族平民惨遭种族灭绝。四川在蒙古帝国屠杀前,估计有2000多万人,屠杀后竟然不满80万人,几乎成了无人区。在蒙古人杀戮和统治下,中国丧失了7000多万人口。(蒙古帝国在中国境内的种族灭绝,作为世界记录放在《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1985年版)。中国亡国,改朝元,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大汉汉国。自公元1271年~1368年共97年。  当满清(后金)政权乘着中国明朝发生内乱,以自己区区几百万人口,只是借着游牧骑兵的优势侵略中华,对广大中国平民的疯狂杀戮,对汉民族和其他反抗他们的少数民族的残酷迫害,通过“留头不留发”的民族屠杀,强行改变汉族的服装风俗和民族传统,据不完整记载共屠杀平民2300万以上。这是典型的侵略、征服、屠杀,亡国。满清征服中国的时代,带给华夏人民的是杀戮与奴役,人民都是奴才。自1644年清军入关,到1681年占领中国全境,满清在中国转战烧杀了37年,方才初步征服中国。国内外的很多人口学者普遍认为,明朝时期中国的实际人口数量大约在1亿到2亿之间。短短三十几年间,残酷的战乱与满清的疯狂大屠杀使中国人口剧减至清朝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的1900万,中国人口减少了90%以上!尽管在满清统治中国的二百几十年间大兴文字狱,肆意篡改史料,但仍然掩盖不了满清曾经长期大规模地屠杀中国人的事实。    今天,我们却把在亡国期间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由于乾隆欣赏而形成的京剧当做是我国的国粹。  把在 做 满清亡国奴期间由满人(也称之为旗人)穿的旗袍作为我们为之骄傲的民族时尚服装。  满汉全席是我们引以为耀的国宴。  我们大赞康熙乾隆盛世,对清宫戏剧电影津津乐道,谁还记得亡国恨?谁还在祭奠被蒙古,满洲侵略者屠杀的亡灵?  我们有没有深刻地反思,为什么我们泱泱大国,会败于人口比我们少得多的入侵者?  为什么人体这么大,会亡于小得看不见的细菌?  为什么日本以小国之躯,虎视我华夏大族,对中国进行了长达8年之久的侵略战争,8年的浴血奋战,中华民族以不朽的抗击外辱的斗争精神,在国际军事力量的帮助下,驱逐了日寇,在我华夏民族与外敌斗争的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需要我们思考的很多,是什么力量驱使日本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发起对华侵略战争!历史再次提醒我们,勿忘国耻!  如果中国不在历史的拷问中总结出血的认知,那么,历史会重演!&&&  当年中日数字对比。  1937 年,日本总人口 7063 万,其中役龄男子 1693 万,可供征兵的人数约占役龄男子的 56 、 2% ,约 1000 万,当时日军的总兵力是 108 、 4 万,到了 1942 年扩充到 720 余万。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日军在中国总兵力基本保持在 200 万, 1941 年,日本又发动了太平洋战争,美国等 26 个国家对日宣战,日本把主要兵力投入到太平洋战场上,到了 1945 年投降的时候,日本在中国兵力只有 100 多万。 1937 年,中国总人口 4 、 5 亿,军队人数不详却同日本打了八年之久,如果没有国际力量的支援,恐怕再有一个八年还不知道胜负。那时中国制度失败是因为清朝统治者是外族人,他们把中国人当奴才,日本打中国也是用明晃晃的借口说要实现大东亚共荣,要把好的体制带给我们,其实就算被日本完全统治,最坏的打算也不会比清朝政府差,清朝政府那完全 高高在上的主子奴才的对立阶级,但是日本为了急于打败中国而杀的百姓犯下了滔天大罪是不可原谅的 。 如此之大的差距,小日本竟然敢于侵略中国,除了日本军国主义扩张野心原因,可能主要还要找我们自己的原因了吧?正视自身的弱点,才是战胜敌人的法宝。日本被世界称为 “ 可怕的民族 ” ,因为他们不但善学,而且善于创造。但是,日本又是 “ 最可恨 ” 的民族:他们在战争中滥杀平民,直至当今死不承认侵略罪行。 还滥捕海豚和鲸鱼和鲨鱼;也不思悔改。  中日两国,同文同种,环顾东瀛,汉化之深者,无逾日本,为什么侵略大中国的反而是小日本?日本文化里面,有两个日本,一个是 “ 唐化 ” 的日本,另一个是 “ 欧化 ” 的日本。这两个日本,在文化里面老打架,而土生土长的日本,在文化方面虽然觉醒,但还没有获得主体性。日本有过两次文明开化,一次是 “ 大化改新 ” ,谓之 “ 唐化 ” ;一次是 “ 明治维新 ” ,谓之 “ 欧化 ” 。 “ 唐化 ” ,为中国唐朝文化所化; “ 欧化 ” ,为西方文化所化。唐朝是中国国力强盛时期,文化里有尚武的精神, “ 唐化 ” 的日本,自然也就得了这样的文化基因。但日本 “ 唐化 ” 吸收的是盛唐气象的表象,因为中华文明缺乏侵略扩张的基因。近代欧洲,进入了帝国主义时代,文化则极具扩张性。这两种文化,特别是后者的扩张性,在日本文化里膨胀起来,使 “ 小日本 ” 承载了过分沉重的 “ 大和魂 ” 。日本第一次文明开化是 “ 唐化 ” ,由 圣德太子 的《十七条宪法》开了先河,宪法第一条就是 “ 以和为贵 ” ,显然受了 儒家思想 影响;第二条是 “ 敬崇佛教 ” 。这两条都是倡导中国文化。第三条才是 “ 服从天皇 ” ,可见当时天皇的权威还不行,需要借助 中国文化 的影响。派遣唐使也是由圣德太子开始。不过,那时唐朝还没有建立,应该叫做 “ 遣隋使 ” 才对,但日本人认同唐朝,所以统称为遣唐使。他四次遣使访隋,带来了 “ 日出处天 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 ” 的问候。后来,又派留学生、留学僧赴隋,国书中有 “ 东天皇敬白西皇帝 ” 之语,在日本历史上首次出现 “ 天皇 ” 称号。可以说,日本 “ 大化改新 ” 是由遣唐使来推动的。太子死了以后, “ 和为贵 ” 行不通,皇室发动了一次政变,由 中大兄皇子 和中臣镰足策划,灭了飞扬跋扈的外戚权贵苏我氏。刚好遣唐使陆续回国,他们就用遣唐使,推行中央集权的 “ 大化改新 ” ,从制度上进行 “ 唐化 ” ,官制、兵制、田制、户籍制、赋役制都 “ 唐化 ”—— 中央集权 了。一旦天皇集权了,国力有所增强,日本就要对外扩张,出兵 朝鲜半岛 ,干预朝鲜三国纷争的局面,结果与唐朝发生冲突。唐朝支持新罗,日本扶植百济。百济联合高句丽进攻新罗,新罗向唐朝求援。于是,唐朝出兵灭了百济,学生跟老师也打了一仗,结果一战而溃,退回国内, 遣唐使 因此一度中断。后来中大兄皇子继位,为天智天皇。他死后,弟弟与他儿子之间又发生战争,儿子兵败而死,弟弟争得了皇位。不久,恢复了遣唐使。日本 “ 唐化 ” ,经历了约一个世纪。日本败出朝鲜半岛,输得心服口服,虽然暂停了遣唐使,可不久便已恢复。唐朝的战略重心在西域,那里有丝绸之路,财源滚滚。而日本是个穷国,战败时连货币都没有,唐朝没有给它施压。后来,诸侯献铜,朝廷改元,年号 “ 和铜 ” ,并仿唐币造 “ 和同开王尔 ” 钱,前后造了 12 种钱,为 “ 本朝十二钱 ” 。恰好唐商滚滚而来,钱的出现,可谓适逢其时。 本来,唐朝的商道在西域,唐朝强盛时,西域一片繁荣,可 “ 安史之乱 ” 一起,唐朝自顾不暇,势力退出西域,丝绸之路便荒芜了,这反而给了日本一个商业机会。陆上丝绸之路停了,但贸易不能停,于是,海上丝绸之路兴起。陆上丝绸之路,日本很难分一杯羹。可海上丝绸之路,日本为终端,原来陆路属于朝鲜的位置,在海路被日本取代了。 大唐的衰弱 ,给了日本反思中国文化的机会,那个如日中天的唐朝衰落了,还要盲目追随吗?这有点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主张 “ 欧化 ” 的东方人对 西方文化 的失望。 net 这种转折是一点一滴、潜移默化的。奈良朝,对唐朝文化无限推崇,可到了平安朝就有些挑剔了,挑剔是从日常的装饰意识开始的。例如,奈良时代的 “ 花食鸟 ” , 花和鸟都是理想化的,被赋予了道德观念,这是唐风。可平安时代的花食鸟,则变成了自然主义的完全写实的花和鸟,其装饰纹样,表现了近于自然原型的纹章风。后来,才慢慢地从观念上根本转变,出现了 “ 神道为根本,儒教为枝叶,佛教为花实 ” 的观念,从花鸟意识到神道观念,花了很长的时间。自以为找到了文化的根,其 实是个误会,因为在《古事记》里,神话是日本的,而神道则是 “ 唐化 ” 的,如果还要追究,我们就会发现,连神话也是混合的。从历史上看,神道的核心天皇,多半像汉献帝那样,被曹操那样的权臣挟持着,没有多少尊严,被杀死的不少,被废掉的不少,出家做和尚的也不少,所谓忠君不过是谎言。  日本民族的神话,形成了以天皇为中心的统一的理念,而且历史意识也开始觉醒。近代以来,日本学者大凡倡导国粹,弘扬民族精神,都要回到这两本书,以之为文化根、民族魂。二战期间,日本哲学界出了一个人物,名叫高山岩男,他 1905 年生于日本山形县,这一年,正值日俄战争,他把这场战争,当做世界史的转折点,日本命运的新起点,而他应运而生。他从《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寻找土生土长的日本精神,结果找到了国家神话。他认为,日本的神话故事,多讲建国的由来、皇室的起源、国家的发展等,自然 神话和文化神话,都从属于国家神话。而以国家神话为根柢的日本文化,经过 “ 唐化 ” 和 “ 欧化 ” 后,已经成为 “ 世界的世界 ” 文化,在他看来,中国文化早已过 时,西方文化也正在衰落,惟有国家神话推动日本崛起,结果呢?战争的结局自不必说了,国家神话也成了画饼充饥。  中国文化从 “ 神化 ” 到 “ 圣化 ” 是以革命来完成的,其历史性的标志就是 “ 汤武革命 ” ,圣德太子接受儒教时却没有接受革命观,因此,在日本文化中, “ 神化 ” 与 “ 圣化 ” 不是前后相替,而是双轨并行,神道与儒教互补。对于孔子周游列国,日本文化一直有所保留。到了明治时代,一些思想家,如 吉田松阴 、福泽谕吉等,将保留捅破了,指出孔子不忠,从此打开儒教的缺口,推动 “ 欧化 ” 。  日本的 “ 尊王攘夷 ” 。 元与南宋交战,欲借道日本,多次遣使来,都被拒绝;南宋灭亡时,元又遣使来,日本竟杀之。因此,元军入侵,并非高丽人唆使,而是由来已久,履霜坚冰至。华夷之辨。日本以蒙古为夷,元为夷朝而据有中国,日本心目中的中国是 唐朝 ,唐朝亡于内乱,日本还能接受,可宋朝亡于夷,它就不能接受了。日本也有内乱,但日本从来没有亡于夷。宋朝可以亡,而中国不能亡,这样,它就以中国自居了。春秋大义, 尊王攘夷 。而宋朝不仅未能尊王,王反而被夷人掳走;不仅未能攘夷,反而亡于夷,先亡燕云十六州于辽,再亡中原于金,最后亡全国于元,它当然看不起。日与宋友好,好在利上,不在义上。南宋不图中原,却开发海域,推动海上贸易,日本一衣带水,自然跟着获利。南宋时便有倭寇,而有明一代的倭患,则另有其因,并非出于 “ 轻中国之心 ” 。当时,日本处于南北朝时期,北朝与明建立了朝贡关系,搞勘合贸易。南朝没有这项利权,就鼓动浪人武装走私,破坏北朝的勘合贸易,因其混入海盗中,而所谓倭寇,主要还是那些习惯了海上 自由贸易 的商人。由于海禁,自由贸易变成了走私,其中有日本商人,而更多的是中国商人,他们有家难回,就做了海盗,雇浪人来做保镖,就成了倭寇。浪人的由来,缘于日本的长子继承制,财产被长子继承了,其他兄弟没有财产,要自己去谋生,他们浪迹天涯,寻求活路,就变成了浪人。中国是财产分家制,兄弟每人一份,所以没有浪人。到了明朝,日本似乎又恢复了对中国的文化认同。日本人对于明朝还是佩服的,因为明朝能 “ 尊王攘夷 ” ,将蒙古人赶到大漠了。明成化年间,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自称日本国王,两次遣使入贡,贡物有刀、枪、马匹等,还致书中国皇帝,先歌功颂德,然后提出请求,求什么呢?一是钱,二是书, “ 今差使者入朝,所求在此耳 ” 。钱连数目都有, “ 愿得壹拾万贯 ” ;书也开了书单。  日本后来不与清朝往来,日本对待清朝的态度,就像对待元朝一样,不把清朝当中国,反而要以中国自居了。他们收留中国抗清志士,支持郑成功抗清,直至近代,还支持孙中山革命。日本人很佩服孙中山,有不少浪人追随孙中山革命。就因为孙中山要 “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 ,这在日本人眼里,就是 “ 尊王攘夷 ” 了。孙的追随者中,有个著名人物,名叫宫崎滔天,他将自己追随孙中山的经历写了一本书,名为《三十三年落花梦》,此书至今读来,仍令人感动。他的个性具有武士的 “ 反骨 ” 和儒者革命精神。可以说,他在孙中山身上,找到了对中国的文化认同。在他看来,孙中山的革命纲领,符合明治时代的精神,先 “ 尊王攘夷 ” ,然后 “ 建立民国 ” 。可中国没有王,根据儒家革命论,惟革命者为王,追随革命者,就是 “ 尊王 ” ,而排满就是 “ 攘夷 ” 。  日本历史有个惯性,一旦集权,就要征韩。 “ 大化改新 ” 时曾征韩,结果与唐朝一战;丰臣秀吉刚结束战国时代便来征韩,结果与明朝一战,这两次征韩,都以失败告终。德川幕府也想征韩,可想一想前车之鉴,便隐忍不发。启蒙思想家,如吉田松阴等,都曾议过征韩,提出 “ 失之于欧、美者,要从韩、满补回来 ” ,明治当局定国策,首当其冲,便议征韩。西乡隆盛力主征韩,而岩仓具视、大久保利通反对,他们主张 “ 内治优先 ” ,并劝说天皇传旨,迫使西乡等人辞职,史称 “ 明治六年政变 ” 。而其时中国,国势中兴, 曾 ( 国藩 ) 、左 ( 宗棠 ) 还在,湘、淮之军能战,左宗棠率老湘军西征,连俄国也退避三舍。左与西乡,皆一时之名将,能于此时一战,肯定壮观。此时,日本国力不足,一战,必然重蹈覆辙。而且此战一开,历史的主动权便握在了士族的手里。如一战而败,日本又要回到历史的老路去循环。恰于此时,日本使团欧游归来,促使国策从征韩转入内治, “ 欧化 ” 从此开始。不久,西南战争爆发,明治当局还从 清政府 那里得到了 10 万发子弹,此乃天佑日本!  甲午战争后,李鸿章在签订《马关条约》时,对伊藤博文说:中日两国,同文同种,利害攸关,应互相提携,共同进步,以防止白人东侵。这番话,说给谈判对手听,真是自作多情!他不知此时的日本,早已 “ 脱亚入欧 ” ,以紧跟列强、入侵中国为目标。明治政府并未放弃征韩,而是跟着列强来瓜分。因此,征韩成了 “ 欧化 ” 的一部分。  在列强入侵中国方面,日本竟后来居上,因为列强相互制衡,只好适可而止,而且他们将清朝作为 主权国家 来对待,所以还要按国际法办事。只有日本还在用天下观的眼光来看中国,认定中国是个天下,不是主权国家。天下是个开放的世界,谁的武力强,谁就可以去打天下;谁的德性好,谁就可以坐天下。既然同文同种的蒙古人、满洲人都能去打 天下 、坐天下,为什么同样同文同种,而且在武和德两方面比他们更好的日本人,不去打天下、坐天下,反而要等着西方列强来瓜分呢?日本人的天下观是:征韩、取满洲、入主中原,然后称霸世界。开始的时候,还是一种战略观念,后来便有以神道为中心的文化哲学和历史观参与进来,使其在理论上更为丰满。 “ 唐化 ” 以前就有,可日本 “ 唐化 ” 的天下观,还是以中国为中心。元朝据中国,日本不承认;明朝 “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 ,日本又回到中国天下观;清兵入关,占有中国,日本又不承认,遂以中国自居;到了明治时代,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天下观。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像椭圆,可以有两个中心,明治时代的日本,用 “ 欧化 ” 对待西方,用天下观处理东方,并行不悖,各得其所。可是在处理国际事务时还是会发生冲突。这一点,在甲午战争后的三国干涉还辽一事中表现得极为明显。日本人不懂得中世纪的天下观必然要与近代化的国际观念相冲 突,而李鸿章却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本来,日本人以为他们 “ 欧化 ” 了,列强应该支持他们,可没想到列强反过来限制日本,日本只好将中国东北三省换了 3000 万赔款。自古以来梦寐以求的满洲,就这样失手了,日本人痛心疾首,开始对 “ 欧化 ” 反思。反思的结果,使明治时代的一批 “ 欧化 ” 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从思想上发生了急剧转化。以宫崎滔天的老师德富苏峰为例,战前,他是一个 “ 以平等为堡垒,以自由为枪炮 ” 的 “ 文明绅士 ” ,以为 “ 理之所向,天下无敌 ” ,可还辽一事,使他受到 “ 创深痛巨的感化 ” ,痛感 “ 公理 ” 虚弱。因此他决心 “ 皈依于实力之福音 ” ,从此以 “ 帝国主义 急先锋自命 ” 。近代以来,有两场战争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一场是日清战争,我们称之为 甲午战争 ;另一场是日俄战争。日本人认为,经过 日清战争 , “ 唐化 ” 便告终结了。因此,他们不仅不称清朝为中国,甚至也不称 “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 的中华民国为中国,而是根据梵文和英语,改称中国为 “ 支那 ” 。起初,算是国际惯例,中国人还能接受,后来受了神道天下观的影响,就转化为蔑视了,因此, “ 支那 ” 和 “China” 有区别。日本在 “ 二战 ” 战败以后,还称中国为 “ 支那 ” ,引起中国人民反感,中国政府曾要求它改称 “ 中华 ” 。日本人说,称你们为 “ 华 ” ,那我们不就是 “ 夷 ” 了?这里面既可见他们的思想上还有 “ 华夷之辨 ” 的阴影,也从另一方面曲折地反映了其民族心结。日俄战争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是是导致日本发动二战 。 日本人认为,日俄战争的胜利,带来了日本文化的 主体性 的 觉醒。 “ 三国干涉 ” 还辽以后,日本人开始对 “ 欧化 ” 进行反思,那还只是从合理性和正义性方面进行反思,日本文化的超越意识尚未觉醒。可是,日俄战争的胜 利,激发了日本文化的超越意识,他们认为, “ 唐化 ” 不行, “ 欧化 ” 也不行,在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军国主义大旗下,日本文化 “ 神道化 ” 了,形成了一种 “ 神道天 下观 ” 的文化。  这样的文化主体性,使 “ 短小性 ” 的日本文化迅速膨胀为八紘一宇的 “ 世界的世界 ” 文化,以高山岩男等人为代表的 “ 文化类型学 ” ,将粗俗的 “ 神道天下观 ” ,提升为一种精致的文化哲学。精致的文化哲学能掩盖粗俗的军国主义的本质,但它却极其危险,毁人亦自毁。当日本沿着 “ 神道天下观 ” 的道路逐步迈进时,中国也早已开始了国际化和民主化的历程,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天下了,像元朝和清朝那样,到中国来打天下、坐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国际化的现代中国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最终胜利。国际化的当代日本,只要能从王权主义的天下观里彻底走出来,就能在中日友好中,共同维持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日本战后民主改革,从天下观里走出来了,天皇声称:他是人,而不是神。但日本文化还留着神道的尾巴,参拜靖国神社就是一例。神道根柢,在于《古事记》的神话,那是一种神性的 文化 , 而非人性的文化,是一种反人文主义的文化。神话中的神,没有经过道德的洗礼,是超是非、超善恶、超人性的。二战中,日军嗜杀成性,以杀为美,就是这种神性 文化带来的恶果。近些年来,日本政要拿宗教与文化上的理由来为参拜靖国神社、为自己的侵略行为辩护,其依据的东西本身就是荒唐的。神性文化带来神权国家,而神权国家就要拥有天下。日本文化要从 “ 神道天下观 ” 中走出来,就要用人性文化取代神性文化,用民权国家取代神权国家,建立一种真正的市民化的 “ 小日本 ” 文化。  反思日本的现代化过程 , 一百多年的中日战争有三次:甲午海战、八国联军和 “ 九一八 ” 以后历时十四年的战争。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您如何看待百年来中日的三次战争?必须从文明进展和制度选择的角度,才能看清这些历史现象。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是半现代化国家。而中国的现代化老是上不了路,这样当然要吃亏。日本在现代化的进程里走在中国的前头,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上,中日对比,经济上很明显。日本的 “ 殖产兴业 ” ,最初跟洋务运动一样,走国营、官办的路子。但是到了 1870 年代,它发现此路不通,日 本人就走私有化的道路;到 1880 年代,开始大规模出卖官办企业。结果甩掉了沉重的财政包袱,推动了私人企业发展。清政府一条死路走到底。当时好多人提出 反对意见。说得最尖锐的是郑观应,在 1870 年代就指出,产权属于商人,产品 “ 系商人身家性命所关 ” ,必然会想法设法降低成本提高质量。这些话清政府听不 进去。 1894 年完工的汉阳铁厂号称 “ 东亚第一 ” ,但从设备购买开始,张之洞就瞎指挥,一开始投产就亏本。后来不得不交给商办,让盛宣怀来办。但即使商 办,那种官僚企业的架构还在起作用。后来也发挥了作用,但始终不是很彻底的现代化企业。总的来讲,大清帝国是走官督商办、官办企业的道路。官督商办企业带 有私有性质,但是很多官办的烙印在里面,效果很坏。  中日对比最明显的还是教育制度。现代化过程没有人才不行。中国是死死抱住科举制,到 1905 年才废除。青少年把最宝贵的年华用来读四书五经,对管理和建设现代化国家急需的知识一无所知!日本没有学中国的科举制度, 很容易就建立起新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它所需要的人才。 20 世纪初成了中国学子留学的首选地。  在政治制度上,日本废藩设县,废除封建制度,推行地方自治,建立了现代的地方管理制度。在这方面也比 大清帝国 强。政治体制方面。它有宪法,但没有真正实行宪政制度,整个 政治体制 非常的奇特。它有民选的议会,也有内阁, 20 世纪 20 年代大体上实行国会支配下的内阁政治、政党政治。但是,军队不是完全在内阁统帅下,并且不断干政;元老也不断干政;整个 政治制度 以天皇为核心,是一个军国主义的专制的体制,没有真正建立宪政民主制度。这是造成它向外侵略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思想理念没有现代化,搞极端民族主义。当然它有启蒙运动,对推动国家的半现代化起到很大作用。但从 17 世纪开始,就有人鼓吹 “ 日本主义 ” ,从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变本加厉,搞 “ 国学 ” ,跟提倡神道结合,就是要排除儒家、佛家的影响,排除中国的影响,因为中国和佛教的影响是最大的。他们要排除佛 心、唐心,要树立大和心、大和魂。在 明治维新 前 后,提倡 “ 和魂洋才 ” 、 “ 日本精神 ” ,把原来属于地方性的民间信仰的神道,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国家神道。还提倡 “ 祭政合一 ” ,神道思想、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笼 罩全国。崇拜天皇、信仰神道,在各个地方都建立神社,然后在各地毁寺庙。后来将佛寺利用起来,但是把神道摆在第一位,也利用儒学教育臣民成为天皇的驯服工 具。启蒙 思想家 也受到极端民族主义的影响,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把朝鲜和中国说成是日本人的生存空间,要在日本领导下建立 “ 大东亚共荣圈 ” ,把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看成是文明跟野蛮的战争。极端民族主义对任何国家都是祸国殃民的大祸害,应该以日本军国主义为鉴。经济上基本现代化、政治上半现代化,思想上极端民族主义,三者结合起来,日本变成一个军国主义国家。这样情况下发动侵略战争是必然的。这是日本传统意识形态没有经过认真改造的恶果。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我国政府的正式文件和声明,都是谴责日本 军国主义 而没有用法西斯的字眼。这是国际学术界多数学者的共识。内蒙古抗日纪念馆 保存了当时日本关东军入侵我东北史料的,一件件侵华日军的罪证, 70 多年前,日本曾经大举侵略中国,占领中国半壁河山,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忘记过去。&&&&&&&&&&&&&&&&&&&&&&&&&&&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蔡毅强)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条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C)
by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兵拜祭邓世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