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三关图解抓龙筋具体手法法是什么

&&您当前的位置:&>&&>&
三关穴位 推三关:小儿按摩(图文)
位于小儿前臂桡侧缘,为掌横纹的拇指端同肘横纹的拇指端的连线上。
通常采用推的手法对小儿疾病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用指腹用腕侧直推向肘侧。
推三关可以补气行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主治小儿一切虚寒病症。
位置:在前臂桡侧缘,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也就是前臂拇指侧(桡侧)自手腕横纹至肘横纹之间的一条直线(参图)。
三关在前臂桡侧,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直线。用拇指桡侧面或示、中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屈宝宝拇指,自拇指外侧端推向肘称大推三关。此穴性温热能补气行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宝宝手脚冰冷,腹痛,腹泻,四肢无力及受寒引起的感冒等一切虚寒证时用。非虚寒病症慎用或禁用。
【推三关穴】
【三关穴位位置图】
操作:令小儿掌侧位,掌心向内。术者左手托住小儿尺侧腕关节,食、中二指并拢直托小儿前臂,以右手拇指或并拢的食、中二指指面在前臂桡侧,由腕横纹起推至肘横纹,称推三关。100~300次。
【推三关高清图】
作用:补虚扶弱,助气和血,培补元气,温阳散寒,熏蒸取汗。
主治:一切虚寒证,营养不良性贫血,黄疸,瘫痪,痘疹欲出不透,下肢痿软(婴儿瘫),疮疖(无脓期,有助化脓),手足凉等。
穴位:三关
位置:在前臂桡侧,自腕演纹至肘横纹成一条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约推100~300次。
主治: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四肢关节酸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质淡,苔薄,白。
推上三关的位置图:
【推三关具体操作手法】操作者用左手稳定住小儿的左前臂,使之相对暴露、稳定,用右手拇指指腹或其它二指、三指指腹端蘸滑石粉自下(手腕横纹)向上(肘横纹)推之叫做推三关或上三关(参图)。
【操作频率】 一分钟120&240次。
【操作次数】
80&&300次。
效】温里散寒,化痰开窍。
治】头痛肢冷,清涕痰白,心腹冷痛,寒痰谜窍。
【其它说明】
①推拿手法要直不要偏。
②此穴有补气血的作用。
三关:线性穴位。这个穴位三字经和其它派的不大一样,三字经中的三关穴是在前臂手太阴的路线(也即是从到这一段 ),其它派的一般是说在前臂正桡侧,几乎所有教材都说到三关是个大温大热的穴位,其实这种说法不对,上推(即向心推)三关才是大温大热的,有培补元气、助气活血、温阳散寒、发汗解表的功效,下推(即离心推)三关则是大寒(和退性质差不多)。
三关穴治疗咳嗽的效果也非常不错,因为按三字经中对三关穴位的定义,三关是位于前臂手太阴的路线,而手太阴上的穴位基本都有止咳的功效,推拿三关时同样也起到了疏通肺经的作用。对于寒咳,宜向心推,而对于热咳,宜离心推(有一针推朋友说刮痧比推拿的效果更好,大家可以试试,也即是对于寒咳,向心方向刮三关,对于热咳,离心方向刮三关,每次刮痧50-100下不等,咳时即刮,不咳不刮,双手都刮),试过两例效果不错,但不是对所有咳嗽都会有效,因为咳嗽的原因非常复杂,五脏皆可至咳,非独肺也,而且很多咳嗽往往虚实寒热错杂,这个在咳嗽篇中再做详细论述。和上推三关都有温阳散寒的功效,但侧重于表实症,而上推三关侧重于虚症,拿简单的风寒感冒来说吧,一个平时不错的孩子突然患上风寒,那适用。如果这孩子平时就不好,经常容易感冒的,那除了配上一窝风,还得配合上推三关效果才好。因为上推三关大温大热,如果不是虚寒的孩子,不宜单用或推拿时间过长,否则会引起便秘甚至发烧的情况。
实际临床中,上推三关多与配合用,那么教材中说的上推三关具有培补元气的功效,这个元气是什么气呢?补的是肺气,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之前说了,三关穴是前臂手太阴肺经的路线,上推三关是补法,补的当然是肺气,肺主一身之表,如补之太过,就会发烧(对于退烧时出汗过多导致体温偏低的情况,上推三关可以让孩子很快恢复正常体温)。又因肺与大肠相表里,如补之太过,则会便秘。因为上推三关补的是肺气,所以对于气虚自汗的效果就很好,但对于阴虚盗汗则不适宜。
标签: & &
相关阅读:
上一篇:&&&&
推荐资讯&&
评论:三关穴位 推三关:小儿按摩(图文)中医推荐八大按摩助你养生又防病 推上三关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中医推荐八大按摩助你养生又防病
按摩是中医保健的一个传统的疗法,可以改善身体素质,预防治疗身体的疾病,对于按摩的手法,我们也有所了解,如推、揉、掐等,下面中医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按摩时常用
原标题:中医推荐八大按摩助你养生又防病
按摩是中医保健的一个传统的疗法,可以改善身体素质,预防治疗身体的疾病,对于按摩的手法,我们也有所了解,如推、揉、掐等,下面中医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按摩时常用的八个神奇指法。
揉百会的种类有拇指揉法,中指揉法。揉百会的功效为安神镇惊、升阳举陷。操作时将拇指或食指放在百会穴上,加一定的压力缓缓揉动,顺时针、逆时针交替进行。手法柔和,由轻到重,用力不宜过大。用于脱肛、久泄、气血不足等。
扯大椎的种类有食中指提捏法。功效为清热解毒、发汗解表。 医者用屈曲的食、中二指蘸清水在穴位上提捏,至局部皮肤出现轻度红紫为止的方法。动作干脆、有力。用于感冒、发热、流涕、咳嗽等。
掐十宣主要用拇指掐法。掐十宣的功效为清热镇静、开窍醒神。医者用拇指指甲掐患儿十指指尖,指甲内赤白肉际处,各掐5次。操作时以掐法为主,轻柔协调。用于小儿发热、惊风。
推肾水的种类有拇指推法。功效为补肾益脑,温养下元,清利湿热。医者用拇指沿患儿指根推向指尖方向为补,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的方法。动作轻柔,速度均匀。用于小儿发育迟缓、消化不良等。
医生循患儿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反复直推。补脾土的功效为健脾和胃,补气和血。用力要轻,速度要均匀,频率每分钟100-300次。补脾土常用于小儿消化不良、厌食、贫血、久泄等。
又称捏积疗法。提捻法的种类有两指提捻法,三指提捻法。患儿俯卧,医者双手抵于小儿骶骨尾椎,双拇指在下,两食指在上,将皮肤提起后,用两拇指沿督脉(后正中线)作滑动性的拿捻,连续操作五六次,以局部出现潮红为宜的方法。双手配合灵活有力,有规律。提捻法的功效为调理脾胃,消积导滞。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泻、便干、发育迟缓、毛发稀疏、盗汗自汗等。
推上三关:
推上三关的种类有拇指推法,食指推法,中指推法。医者以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腹自患儿腕关节桡侧推向肘的方法。推上三关功效为补气行血,温阳散寒。以推法为主,协调柔和,操作100-300次。用于小儿气血虚弱、消瘦肢冷、腹泻日久不愈、关节疼痛。
按揉中脘:
按揉中脘的种类有指端按揉法,掌根按揉法。医者用指端或掌根按揉中脘穴的方法。按揉结合,和缓有节律,力量适中,操作100-200次。按揉中脘的功效为消食利气、健脾和胃。按揉中脘的适应范围在脐上四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上)。用于小儿食积、腹胀、厌食、呕吐等。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藏亚楠]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一线资深中学教师,高考备考及课改经验丰富,多次被各级评为优秀教师。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推拿基本手法(六大类)课件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第三章
推拿基本手法(六大类)课件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32|
上传日期: 14:19:4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推拿基本手法(六大类)课件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儿咳嗽推拿手法图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