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比评价忽必烈和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教案,忽必烈的蒙古扩张战争

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将不能正常浏览和使用知乎。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将不能正常浏览和使用知乎。历史对忽必烈评价有误区他并不逊于祖父成吉思汗
【】【来源:
去年9月,我受星云大师的推荐,给大家讲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一生及其历史地位》。今年8月,我有幸去台湾佛光山拜会了星云大师。今天,我践约再次来到这里。  
长期以来,由于成吉思汗的广泛影响,人们对于他的评价远远高于忽必烈。其实,忽必烈并不逊色于他的祖父成吉思汗。  
轮武功  
结束中国370多年的分裂局面  
忽必烈,生于1215年,卒于1294年。1260年即位蒙古大汗,1271年建国号大元,1279年统一中国。在位35年,享年80岁。  
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时,给他的子孙留下了庞大的遗产,这就是横跨欧亚大陆的大蒙古帝国。经过一次次的更迭,36岁的忽必烈走上了政治舞台。他一生东征西讨,主要有6次较大的战争,如争夺汗位之战,忽必烈先发制人,挖墙脚,趁势反击。1264年,对手向忽必烈投降。攻灭大理之战,忽必烈率10万大军分三路进攻大理。长途奔袭,巧渡江河,攻心为上。平定叛乱之战,重要的有两次,一次靠武力平定,一次靠联姻收服。征服南宋,结束了唐宋五代以来370多年的分裂局面,中国重新归于统一。  
经历20年的军事征战,忽必烈时期是中国版图最大的时期,包括现在的朝鲜半岛。《来自星星的你》“都教授”非常有名,我查了有关资料,推断韩国、朝鲜的这批都姓人是蒙古人的后代。成吉思汗时代,曾经征服过高丽,忽必烈时代曾经联姻统治,后来朱元璋赐都为姓。  
论文治  
元朝科技水平是古代最高的  
忽必烈不仅是“尚武”平天下的雄主,更是“修文”化人心的圣人。他的文治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第一,立国建都,建立典章。以汉为师,大元的国号是忽必烈亲自取的,含义取自《易经》中的“大哉乾元”。另建新都,北京成为元朝多民族国家的政治中心。健全法典,《至元新格》是元朝第一部成文法典。《大元通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制度典章。  
第二,改革国体,加强集权。确立了二元体制的基本格局。在汉地实行汉法,在蒙古本部实行宗法。这是有史以来的重大独创。改革国家行政机构,实行行政分类专司制度,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第三,转变国本,经济兴国。元朝经济比较发达,一点也不逊色于宋代,是当时的经济强国。忽必烈改变单一的游牧经济,重视农业经济。鼓励与世界贸易往来,发展航运交通,并且重修了南北大运河。  
第四,百家争鸣,繁荣文化。创制蒙古新文字,尊孔崇儒兴办学校。据1288年统计,当时全国兴建了24400多所学校。繁荣文学艺术,以元曲、小说、史学研究为主体,首开一朝官修三朝历史的先河。  
第五,倡导科技,兴盛学术。元朝时的科技水平是古代最高的。基础学科优先,我国使用阿拉伯数字是由元朝开始的。实用科技发达,1278年,忽必烈设立27所天文观测台,制定了新历《授时历》,将一年测定为365天,推断之精,是人类历法史上的杰作。坚持科技导向,许多大臣都是科学家。  
第六,兼容并蓄,弘扬宗教。  
论贡献  
相比祖父成吉思汗毫不逊色  
历史上对元世祖忽必烈的评价众说纷纭,但总体认为他逊于成吉思汗。这是历史评价的一个误区,原因主要是成吉思汗的光焰太强,掩盖了忽必烈的光芒,还有就是人们往往把目光聚集在忽必烈的军事成就上,忽视了文治方面的巨大成就。此外,还与民族意识有关。  
其实,相比成吉思汗,忽必烈毫不逊色。他承袭祖业,又二次创业,建立了全新的国家。马可?波罗说忽必烈是一个最智慧、最贤明、最天才的人,是各民族和全国的最好君主。明太祖朱元璋称赞忽必烈:治安之盛,生C之繁,功被人民。  
忽必烈的历史功绩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第一,统一中华之功。打开了广阔版图,少数民族首次统一全国,疆域远超汉唐。第二,开平治乱之功。创造了不同区域的不同统治方式,实行仁德政治。第三,对外开放之功。开放之迫切前所未有,贸易之频繁前所未有,交流之深度前所未有。第四,繁荣经济之功。商业空前繁荣,仅山东盐运司的岁办盐收入,就比前朝提高白银25万两。欧亚非商人接踵而来。金融业异常活跃,元朝是中国古代纸币流通最为盛行的时代。银本位制度的创立,在人类历史上是第一次。第五,开创文化之功。坚持开放的特性,创建了多元的全新文化。坚持包容特性,蒙元时期没有出现文字狱;坚持创新的特性,全国现存的1600多种地方戏曲,都是那时种下的种子。第六,民族融合之功。  
论局限  
四大缺陷造成“短命”元朝  
应当承认,忽必烈并不是完人。由于历史局限和性格缺陷,他在治国理政中也有一些重要失误,许多开创性的做法没能坚持,没能完善,甚至放弃了,这使元朝成为短命王朝。这些局限,主要表现为四个缺陷。  
第一,人物性格的缺陷。他,对待贵族前恭后倨,不可思议;他选贤任能反复无常,不可思议;他藐视巨僚唯我独尊,不可思议。  
第二,经济制度的缺陷。财政政策上,使钞票成了敛财的工具;土地政策上,统治阶级对各族人民的掠夺和奴役十分残酷;开放政策上,满足于一般的皇恩宣示和商贸交流。  
第三,民族政策的缺陷。二元统治模式不完善,成了一时的治标之策。四等人制度不完善,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尖锐。选任人才体制不完善,没有确立科举选官制,导致精英阶层,成了元朝最敌对的势力。  
第四,进取精神的缺陷。表现在推进汉法的前后不一致,与民生息的政策前后不一致,开疆拓土意识的前后不一致。  
元朝历史只有97年,即使从忽必烈称汗算起,也不过108年。它像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天空,照亮历史。记者 桂国 王鑫(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我来说两句:
关于我们 |
| 网站大事记 | 会员注册 | | | 在线咨询: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  网站服务热线:2  邮箱:   
ICP备案号:苏ICP备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扬备:C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后世人们对忽必烈评价如何
后世人们对忽必烈评价如何
后世人们对忽必烈评价如何忽必烈是蒙古帝国最后一位大汗,是元朝的开国皇帝。后世对忽必烈的评价总体不错,批评他的主要是他曾经打过仗的国家和地区的人,而赞赏的一般是他对汉文化的接受以及一些为政措施。忽必烈剧照忽必烈是马背上的蒙古人,无论是他的祖父成吉思汗,还是他的父亲托雷,都是带兵打仗的好手,是出色的军事家。忽必烈相比这两位,也差得不多。他攻打过云南的大理国,最后使其投降灭国;攻打过南宋,迫使他们派丞相来割地求和;继位后,灭亡了南宋,统一了中国;两次攻打过日本,虽然都以失败告终。忽必烈讨伐征服了不少国家和地区,他的军队肯定给这些地方带去过不少劫难。尤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有屠城的可怕经历,即使没有屠杀很多人,想来忽必烈也肯定做过类似残忍的事情。因此,军事才能值得肯定,但也有许多过错。忽必烈从小尊崇儒学,早期管理地方时就任用了大批汉族的儒士作为幕僚。等到他继位,建立元朝后,忽必烈更是重用汉臣,采用汉法,很好地缓和了汉蒙的民族矛盾,巩固了统治。此外,作为游牧民族的人,他却十分重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实行国家控粮政策,丰年收购余粮,荒年免费发放。而我们现在用的纸币钞票,据说也是忽必烈发明的,是他把钞票引入了流通领域。后世称赞忽必烈英明神武的不少,比如马可波罗说他是有史以来从未见过的强大君主。忽必烈的妻子是什么样的女人蒙古族自古实行一夫多妻制度,而作为大汗更是有许多的后妃。而在历史上,成吉思汗除了以军事才能著称外,他的好色也是在史书上留名的。作为他的孙子,忽必烈也是风流成性,后妃大约有十个,其中最为出名的是察必皇后。察必皇后虽然在忽必烈登基了30年后,察必才正式被封为皇后,但她一直是忽必烈深爱的妻子。察必生性聪明,是忽必烈的贤内助,帮他处理朝政。此外,她也是一个勤劳俭朴的人,在后宫常常废物利用,比如把坏掉的弓弦重新煮了,织成绸布做衣服。其中她有两件事情可以说是成就了忽必烈。第一件事发生在蒙哥在位时期,当时忽必烈因为四处征战,实力和威信都威胁到了蒙哥,因此被他解除了兵权。为了表明自己没有反叛之心,忽必烈只能把自己的妻子和子女送去做人质,察必当时默默地接受。第二件事则是在蒙哥去世后。忽必烈听到消息仍然想要继续进攻南宋,可是同时他的弟弟阿里不哥却已经在密谋抢夺汗位。此时是察必暗中派人通风报信才让忽必烈先登基成为了大汗。察必给忽必烈生了四个儿子,在1281年先于他去世,死后被追尊昭睿顺圣皇后,是忽必烈妻子中唯一一个在太庙立有牌位。因为爱妻的去世,加上之后皇位继承人的早逝,忽必烈深受刺激,开始暴饮暴食,从而患上重病,最后因病去世。元朝忽必烈屠城杀了多少人蒙古帝国南征北战、攻城略地,军队以骑兵为主,讲求速战速决的机动性,他们是攻占一个城池就奔向下一个,所以一路征服其实也在一路屠城,每一个蒙古将领手里都沾满了鲜血。忽必烈雕像成吉思汗被称为一代天骄,统一蒙古、灭亡金国、西征花剌子模。有如此赫赫的战绩,除了蒙古军队强大的战斗能力和他杰出的军事才能外,也和他残忍的手段有关。成吉思汗率军所到之处,可谓寸草不生,只要遇到不投降的,攻破后一律屠城。在他攻破金国的都城,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后,蒙古军队对城里的居民展开了长达一个月的大屠杀,超过一百万人丧命。之后,成吉思汗灭亡了花剌子模,之前人口众多的这个国家战后几乎灭族。成吉思汗的儿子托雷,继承了父亲的军事才能的同时,也学会了他的屠城手段。据说,他攻打四川攻破成都后也进行了屠杀,成都居民所剩无几,据说整个四川被屠杀后人口减少了上千万。而托雷的儿子旭烈兀,在蒙古第三次西征时,围攻巴格达,在对方投降之后还是进行了长达一周的屠杀,数十万人丧生,也有说是120万人。作为成吉思汗的孙子、托雷的儿子、旭烈兀的哥哥,忽必烈自然也没有丢掉屠城这一家族天赋。尤其是在功打南宋的战争中,忽必烈的元军每破一城,都要杀人放火,奸淫掳掠,一路攻打一路暴行。据记载,元朝灭亡南宋后,得到百姓930万户,比宋宁宗嘉定十一年时的1360万少了30%,南宋大约被屠杀了2400万。忽必烈的名字是什么意思忽必烈是蒙古族人,所以“忽必烈”也是蒙古族的名字的汉译,它在蒙古语里原本意思是家业、血统的继承者的意思。“忽必”就是继承家业的意思,而“烈”就是“的人”,有些类似于英语里的“-er”、“-or”等后缀。忽必烈雕像忽必烈,有一个蒙古尊号“薛禅汗”,其中“薛禅”是贤者、智慧之类的意思。在蒙古族中,时常会在本名的后面加上社会称呼之类的后缀,“薛禅汗”就是忽必烈本名的后缀。再比如铁木真的“成吉思汗”,也是他的蒙古尊号,意思是“拥有海洋四方”,其中“成吉思”就是海洋、大海的意思。蒙古族因为自身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传统,大多是以动物、日月、花草等各种东西来命名。比如,忽必烈的同母长兄蒙哥,“蒙哥”的意思就是苍穹、天空,再比如他们的父亲托雷,名字时指镜子,而祖父“铁木真”就是坚硬的铁的意思。当然,给子女以东西取名,其实寄托着深层寓意,就是希望他们像这些东西一样,像铁一样坚强,像镜子里的我一样,像天空一样广阔等。此外,蒙古族名字也常常是直接就是父母的期望。比如“巴图”是“结实”的意思,“乌云”是智慧的意思,“斯琴”是聪明的意思,“高娃”是美丽的意思等。所以女演员斯琴高娃的名字就是父母希望她既聪明又美丽。而“忽必烈”的名字,其实也是他的父亲托雷对他的美好期望,希望他可以继承大蒙古国。揭秘忽必烈和成吉思汗是什么关系从辈分上来说,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是他的四子托雷的第四个儿子。成吉思汗是大蒙古国的第一位可汗,忽必烈虽然不是嫡长孙,但最后还是继承了汗位,是第五位可汗,因为后来在位时改了国号所以也同时是末代大汗。成吉思汗塑像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是一位历史上著名杰出的军事家。他先是一个一个地打败了其他部落统一了蒙古,在1206年成为“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之后又发动对外的扩张侵略战争,征讨了西夏、金国、花剌子模等周围各国,使疆域版图不断扩大。他麾下的铁骑甚至向西到达了中亚、东欧的黑海,而他的继承人又发动了两次征西战争,由此为世界历史上面积第二大的帝国奠定了基础。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按照他的遗嘱,三子窝阔台继承为可汗,四子托雷担任监国。窝阔台死后,他的儿子继承了汗位。两年后,托雷的长子蒙哥被选为了可汗。而蒙哥之后,就是忽必烈当上可汗。1264年,忽必烈把蒙古国号改为“大元”,大蒙古国也至此结束,所以忽必烈是大蒙古国的最后一位可汗。而他在位时,元朝灭亡了南宋,算是完成了成吉思汗的一个心愿。成吉思汗的庙号、谥号最早也都是出自忽必烈。1265年,忽必烈把自己的祖父成吉思汗追尊了庙号,为元太祖。一年后,又追尊了谥号,为圣武皇帝。忽必烈的挑战是什么《忽必烈的挑战》是日本学者杉山正明的一部历史著作,1995年荣获三得利学艺赏。目前,该书已经翻译成中文,副标题为“蒙古帝国与世界历史的大转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忽必烈的挑战》书名中的“忽必烈的挑战”,并不是单单指登上大汗之位、在战场上战胜对手,比如蒙古帝国打了四十多年的南宋,更主要指忽必烈需要建立一个地跨亚欧大陆既有陆地也有海上的帝国,一个既军事也通商的大帝国,所以还应该说是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国家体系。该书以蒙古帝国和元朝为研究对象,不过作者在书中一再强调元朝不是中国的一个朝代。它要讲述的也不是忽必烈如何带军打仗、如何征服侵略、如何建立元朝,而是忽必烈建立的从西太平洋到地中海的帝国里包含着的一种世界性的政治经济体系。作者杉山正明称之为世界历史上最早具有近代意义的世界体系。该书的重点,是蒙元与当时以及后来整个世界的历史。在书中,蒙元不再是一个杀人如麻的野蛮入侵者的形象,反而是整个大陆经济发展和繁荣的推动者,甚至对外征服也是以商贸为主而非军事。而后世颇受其益,因此明清、奥斯曼国、俄罗斯等后来的世界强国,也都与蒙古帝国有着许多联系。作者如此独特的视角和见解,源于他在对这段历史的研究中利用了许多汉语以外的文献史料,比如波斯文,而这时其他学者所不具备。
欢迎转载:
推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