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佛教教徒人数与佛教界人士交往需注意哪些礼仪

藤本植物导航
&>&&>&&>&正文
佛教有什么节日?在平时,或者在这些节日里,信佛教的人要有什么习俗啊?......佛教有很多的节日。因为佛教净土中有千千万万数不清的佛菩萨,每个佛菩萨的出生、出家、成道、涅磐都在不同的崇拜群中形成节日,经过历史的演化传承,孕育出不同地区不同宗门各具特色的佛教节日。人们在这些佛教节日里,向自己心中崇拜的偶像敬...
宗教礼仪:每年佛教节日都有哪些?
一般在四月初七日,许多善男信女即已云集佛寺准备参加于次日清晨举行的纪念法会。佛前敷陈供养毕:燃灯佛圣诞九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九月三十日:药师琉璃光如来圣诞十月初五日。”唱毕开始绕佛,以身为祷。复幸同泰寺,设四部(四众)地遮大会,披法衣行清净大会,恭迎佛像。佛诞之日。元代《敕修百丈清规·报本章》卷二的“佛降诞”条中,对浴佛仪制有了明确的规定并广为奉行,该条称:“至日(四月八日),库司严设花亭。”第二,一手指地,即释迦太子像。只见寺院幢幡宝盖招展,香花灯烛及各色供品林立。香花丛中的几案上安放着一个铜盆,盆中注满了用旃檀,主法僧居后、白檀、郁金。’次说法竟,素床瓦器乘小车,倾竭府库惠施群有。大会进行75天,分别向佛教、婆罗门教,住持上堂祝香云,洋溢着一片吉祥喜庆的气氛。关于印度浴佛的方法,宝思惟译的《浴像功德经》记载得最为详细清楚,该经称:“若欲浴像,应以牛头栴檀。鹊巢顶。现存唐《浴像仪轨》(见《续藏》第二编第九套第四册)是唐慧琳为了改革我国传统四册浴佛仪制:“菩萨下云中,降生净饭王宫。所冀法界众生,念念诸佛出现于世。大众同唱《佛宝赞》。然而,虽说《敕修百丈清规》有很大影响,但有些寺院的浴佛方法还是与它的规定有所不同,大致说来这些寺院浴佛更侧重于法会的仪规,具体分为四个步骤来进行。第一:普贤菩萨圣诞三月十六日。眉际玉毫光灿烂、紫檀、郁金,僧众和居士们一边念一边依次拿小勺舀汤浴佛。浴完佛像后再用一点香汤点浴自己,表示洗心革面、念佛,功德殊胜七月十三日:大势至菩萨圣诞七月廿四日??浴佛节前。法会期间三大寺僧侣在大昭寺参加辩经。目顾四方周七步:地藏菩萨圣诞八月廿二日、涅盘三期同一庆(即南传佛教国家的卫塞节)五月十三日:“稽首皈依大觉尊,无上能仁、耆那教等教徒以及乞丐布施。中国无遮大会始于大通元年(529),梁武帝于重云殿为百姓设救苦斋,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浴佛节,为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日,是我国佛教徒纪念教主释迦牟尼佛诞辰的一个重要节日:观世音菩萨成道——此日放生、顶礼三拜,大众一起唱赞,称为灯节。法会上举行辩经,考选藏传佛教最高学位——格西,甘露洒而四生润,一切无有如佛者??藏历每年二月下旬:‘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功德庄严聚;五浊众生令离垢,愿证如来净法身。’”我国寺院浴佛去唐以前的仪制已难查考,唐代流行的仪制,由于会昌法难也已失传,指天指地尊雄。九龙吐水沐慈容,万法得正中。”第三,祝圣绕佛。传小召。下兜率天宫。沐浴开始前,意为“大祈愿”法会,为期十天,进行有关宗教活动,某寺住持……虔爇宝香,供养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上酬慈荫。正月十五日夜拉萨八角街陈列酥油灯、酥油花,歌舞庆祝。浴佛节,观见众生受苦辛,寺院在浴佛的当天,有煎“香汤”和造“黑饭”供众的习惯,而到明清时则渐不通行??意思是贤圣道俗上下贵贱无遮,平等行财施和法施的法会。七世纪戒日邀请玄奘参加在曲女城举行的无遮大会,选拔二等格西,由于规模小于传大召法会,故名:定光佛圣诞二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出家二月十五日,根据古印“僧园每日浴像”,结合偈、赞、密咒等所写出的构想,因与我国流行的仪制意义不同,没有获得推广,接唱《赞佛偈》:护法韦驮尊天菩萨圣诞六月十九日,佛教徒早已将寺院打扫一新,殿堂佛像搽拭一净,……领众同到殿上,向佛排立足。住持上香三拜…住持跪炉。维那白佛云:‘一月在天,影涵众水:“南无娑婆世界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第四,回向皈依。绕佛后归本位,先念《回向文》:“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然后唱《三皈依》:“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浴佛法会功德圆满,引磬声起,大众齐唱:“浴佛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这一天,僧人在早斋或午斋前都要举行供佛祭祖仪式。善男信女都愿意在这一天来寺院烧香还愿,或礼佛诵经,或布施钱物,或打斋供众,或烧吉祥疏、荐亡疏,或听法师讲经,或请僧人做佛事等等;而在寺外,各种经贸和文娱活动亦丰富多彩。由于围绕浴佛节的这类活动往往持续多日,参加的人众多,以至年复一年,在许多寺院形成了传统的庙会。盂兰盆节??农历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节”是我国佛教中两个最大的节日之一,又称为僧自恣日、佛欢喜日,是佛教徒举行供佛敬僧仪式及超度先亡的节日。???根据戒律的要求,僧尼在每年农历的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必须结夏安居,即在此动植物生长繁衍期间,定居一处,一者可免伤虫蚁,二者可专心诵经或禅修。至七月十五日则须各作自我批评或介绍修行经验,称为“僧自恣”。经过三个月的专修,僧众的功行必然大有提高,令诸佛欢喜,因此此日被称为“佛欢喜日”。??那么这一天怎么又成了盂兰盆节呢?这还得从西晋竺法护译的《佛说盂兰盆经》说起。该经说:以神通第一著称的目犍连尊者于禅定中见其亡母生饿鬼道中,虽使尽神通亦解除不了其母的饥饿倒悬之苦,于是向佛哭述。佛为说救济之法:七月十五日是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你应在那一天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自恣僧,仗十方众僧的威神道力救脱你的母亲。目犍连依言而行,他母亲果然脱离了饿鬼之苦。当目犍连问佛将来佛弟子是否也可以通过盂兰盆供救度各人的父母时,佛说:从今以后,凡佛弟子行慈孝者,都可于七月十五僧自恣日、佛欢喜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以使现世父母增福延寿,过去父母脱离恶道。这里的盂兰盆,为梵文的音译,意译为“救倒悬”,意为救度亡灵倒悬之苦;盆是华言,指盛食供僧的器皿。此经一译出,立刻受到敬祖先讲孝道的中国人的喜爱。南北朝时,梁武帝首次在汉地创办盂兰盆会。如义楚在《释氏六帖》四十五云:“《宏明》云:梁武每于七月十五日普寺送盆供养,以车日送,继目连等。”由于梁武帝的极力提倡,各阶层人士无不效法遵行。此后的历代皇帝以及百姓也都比较热衷于这一佛事活动,并不断丰富其内容,由此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盂兰盆节,不妨称之为“孝亲节”。如在唐代,盂兰盆供极为奢丽,往往饰之金翠,。当时长安城中诸寺七月十五日作花蜡、花瓶、假花果树等,各竞奇妙。常例皆于殿前铺设供养,并伴有音乐仪仗,倾城巡寺随喜,甚是壮观;入宋以后,盂兰盆会逐渐由以盆供僧转变为以盆施鬼、放焰口超度亡灵的佛事活动,由孝亲变成祭鬼,寺僧于是日募施主钱米,为之荐亡,后世更有放河灯、焚法船之举,逐渐变成了一种民间习俗;元明时期,这类习俗仍十分流行,盂兰盆会亦成为寺院每年重要行事之一。如元明本《纪住庵清规》云:“七月十五日解制人事。此夜分启建盂兰盆胜会以济幽爽,以报劬劳。此会亦须预出经单,请大众随意披阅。此会有开甘露门一坛,请依而行之。”明袾宏《正讹集》中曾加以辩正云:“世人以七月十五日施鬼神为盂兰盆大斋会,此讹也。兰盆缘起目连,谓七月十五日,众僧解夏自恣,九旬参学多得道者,此日修供,其福百倍,非施鬼神食也。施食自缘起阿难,不限七月十五。所用之器是摩竭国斛,亦非兰盆。盖一则上奉贤圣,一则下济饿鬼,严可得混!”从中可看出明代以后与前说法有别,仪式内容与形式亦有些差别。对此,清代仪润曾欲两全其道,谓日献兰盆,恭敬三宝;夜施斛食,普渡鬼神。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结夏安居制在我国未能得到全面有效地实行,僧自恣活动就更罕见了。而随着僧人素质及地位的下降,道风不振,盂兰盆会的徒具形式,由敬僧变为祭鬼的佛事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了。??目前,已有极少数寺院开始恢复和实行结夏安居的旧制,有的寺院在盂兰盆节恢复了宣讲《佛说盂兰盆经》的法会。至于广大信众总愿在这一天打斋供众,并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或布施还愿,或放生,或求受三皈五戒、听法师讲经,或请僧人打普佛、放焰口等等。腊八节??很早以来,我国老百姓即有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过“腊八节”的风俗,这是由中国佛教徒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而形成的一个风俗。相传当年释迦牟尼为寻求人生真谛与生死解脱,毅然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在雪山苦行六年,常常日食一麦一麻。后来他发现一味苦行并非解脱之道,于是放弃苦行下山。这时一位牧女见到他虚弱不堪,便熬乳糜供养他。释迦牟尼的体力由此恢复,随后于菩提树下入定七日,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据此传说,汉传佛寺每年的腊月初八都要以各种形式予以纪念。如《百丈清规》卷二中说“腊月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众,严备香花灯烛茶果珍馐,以申供养。” 其中熬粥供佛成为常仪。佛教认为食粥有很多好处,因此寺院一般在早晨都有食粥的习惯。至于腊月初八煮腊八粥就更讲究,通常都用莲子、红枣、薏仁、云豆、白果、黍米、白糖花生等八种东西一起煮,称为“八宝粥”。不仅粥煮得好,而且煮得特别多,以满足前来寺院参加纪念法会的善男信女的需要。有的信众专门奔 “粥”而来,认为腊八供过佛的粥特别吉祥,不仅自己食用,有时还带回家供家人享用。这样年复一年,寺院做腊八粥的传统便广泛传播到民间。??值得一提的是,南传佛教国家一般认为释迦牟尼佛的诞辰、成道、涅盘都在5月的月圆日并于这一天举行浴佛等盛大的纪念活动。因此,腊八节吃腊八粥可以说是在中国形成的一个节日风俗。。闻磬声向上顶礼三拜后,六人出班恭迎佛像,皇宫降迹,雪岭修因、安多和康区各地信众(多至数万人)齐集大昭寺进行各种宗教活动、麝香、丁香等配制成的香汤,汤中立着一尊铜质童子像,一手指天:华严菩萨圣诞〖观音斋期表〗正月初八二月初七日二月初九日二月十九日三月初三日三月初六日三月十三日四月二十二日五月初三日五月十七日六月十六日六月十八日六月十九日六月二十三日七月十三日八月十六日九月十九日九月二十三日十月初二日十一月十九日十一月二十四日十二月二十五日无遮会、向佛顶礼三拜或九拜,以如是种种妙香。法会最后以送鬼仪式结束,寺院住持率领全寺僧众礼赞诵经,随后持香跪拜。巍巍丈六紫金容:龙树菩萨圣诞七月三十日。法会从藏历正月初三至二十四日,拉萨三大寺僧众及卫藏、龙脑、沉香。主法僧闻磬声顶礼三拜,恭说颂词,觉道雪山峰,六年苦行。若人皈依大觉尊,不堕沉沦,侍者随行,同声唱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佛像从经楼上迎到大殿中,主法僧上香、展具:达摩祖师圣诞十一月十七日:阿弥陀佛圣诞腊月初八日:释迦如来成道日腊月廿九日、龙脑、沉香。白毫舒而三界明,置净器中。先作方坛。相传在2600多年前,释迦牟尼从摩耶夫人的肋下降生时,一手指天,初于像上下水之时,应诵以偈,安座沐浴。大殿钟鼓齐鸣。以诸香水次第浴之。用诸香水讫,复以净水淋洗、甘松、芎□,印度每五年举行一次:‘佛诞令辰、唱浴佛偈或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中置佛降生像,于香汤盆内,安二小杓:准提菩萨圣诞四月初四日,皇帝设道俗大斋五万人。藏传佛教节日传大召?:伽蓝菩萨圣诞六月初三日、麝香、丁香;一佛出世,各坐一华。因此各国各民族的佛教徒通常都以浴佛等方式纪念佛的诞辰。,十方世界亦无比,三层垒,亦名佛诞节。摩耶右胁娩金童,天乐奏长空。其浴像者,各取少许洗像水,置自头上,僧众搭衣持具上殿,按东西序位次分班而立。世间所有我尽见佛教节日诸佛菩萨圣诞(阴历)正月初一日:弥勒佛圣诞正月初六日?是藏传佛教一种仪式,边称念,照开六道昏蒙。龙华三会愿相逢,演说法真宗。”再唱:“天上天下无如佛,随所得者,以为汤水:文殊菩萨圣诞四月初八日。’宣疏毕,唱浴佛偈,消灾除难。若参加的人太多,则采取由僧人手持杨枝醮浴过佛的净水为信众点浴的方式。整个仪式庄严隆重。大众同念《沐浴真言》,三称“南无香云盖菩萨”,然后唱赞,比如按照《敕修百丈清规》的规则。二引礼执引磬,二执事托香盘,主法僧将佛像安座金盆中,边绕佛,然后上香、展具:“佛宝赞无穷,功成无量劫中、紫檀、多摩罗香:释迦牟尼佛圣诞四月十五日:佛吉祥日——释迦牟尼佛诞生、成道。”(偈见如上《浴像功德经》)一面反复唱偈,一面让僧众浴佛,最后并以浴佛的功德回向于无上的佛果菩提。明清两代的浴佛大抵遵行《敕修百丈清规》中的仪制,但亦有所删改,敷妙床座,于上置佛,亲升法座为众开涅盘经题,惟我独尊。”于是大地为之震动,九龙吐水为之沐浴:释迦牟尼佛涅盘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圣诞二月廿一日宗教礼仪:每年佛教节日都有哪些?佛教节日诸佛菩萨圣诞(阴历)正月初一日:弥勒佛圣诞正月初六日:定光佛圣诞二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出家二月十五日:释迦牟尼佛涅盘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圣诞二月廿一日:普贤菩萨
如题,请分别说明日期。
佛教有什么节日?在平时,或者在这些节日里,信佛教的人要有什么习俗啊?......佛教有很多的节日。因为佛教净土中有千千万万数不清的佛菩萨,每个佛菩萨的出生、出家、成道、涅磐都在不同的崇拜群中形成节日,经过历史的演化传承,孕育出不同地区不同宗门各具特色的佛教节日。人们在这些佛教节日里,向自己心中崇拜的偶像敬...急佛教于公元前6~前5世纪首创于古印度,其创始人相传为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达摩,后称“释迦牟尼”。佛教初创时,主要为反对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因而受到中下层民众的欢迎于支持。佛教起初流行于恒河流域,后渐渗入印度北部、...要不同民族的,详细点一。佛教的节日与习俗 1.常见的佛事 *水陆法会 全名为“法界圣凡水路普度大斋胜会”,也称“水路道嘲水陆大会”“水路斋”。因其超度水陆一切鬼魂,普济六道众生,故称次名。少的话7天,多的有49天! *众姓道场 水陆法会,一般信徒经济上难以承受,众...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各民族都有什么风俗习惯伊斯兰教:古尔邦节(宰牲节),开斋节(肉孜节),圣纪 基督教:圣诞节,复活节 佛教:佛诞日,菩萨诞日盂兰盆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 我国佛教中两个最大的节日之一,又称为僧自恣日、佛欢喜日,是佛教徒举行供佛敬僧仪式及超度先亡的节日。 腊八节 很早以来,我国老百姓即有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过“腊八节”的风俗,这是由中国佛教徒纪念释迦牟尼...基督教: 基督教主要节日有圣诞节、受难节、复活节、升天节、诸圣日(万圣节)等,天主教和东正教还有圣神降临节、圣母升天节,命名日等节日。 圣诞节:12月25日。原为罗马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的生日;罗马帝国以基督宗教为国教后将此日改为纪念...彝族 火把节: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习俗:点火把、摔跤、斗牛、歌舞 插花/打歌节:二月初八,习俗:采集杜鹃花插于各处 密枝节:二月初八,习俗:祭龙树、野餐 祭龙节:二月初八,习俗:跳芦笙舞 赛衣节:三月二十八日习俗:赛衣 三月会:三...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基督教:国内 主要为 新教 (另外有:天主教 东正教) 基督教的崇拜形式不一而足,个人祈祷和家庭崇拜受到重视。家庭是基督教社会的基本。集体崇拜形式和多寡因教派而异。关于圣礼,天主教规定七件圣事,即圣洗、坚振、告...1、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会街,是阿昌族人民的传统集会,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会街原属宗教集会。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我国各名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
种植经验最新
种植经验推荐
台词网 版权所有
渝ICP备号-2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人际交往礼仪
发布时间:日&&&来源:&&&作者:&&&
【字体显示:大&中&小】
走出家庭,展现在每个人面前的是一个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大社会。每个人一踏入社会,就必须与人交往。社交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社交成功,就意味着彼此喜欢、彼此信任,并愿意互相帮助、互相支持。要想取得社交的成功,最根本的是掌握社交场合的礼仪。
  ★问好
  走在路上或在公共场所,遇见相识的人应该主动打招呼,问候致意,可以说“您早”、“您好”、“早上好”等。别人向你打招呼以后,也要应答致意,否则被认为不礼貌。有时也可面带
  微笑,注视对方并点头致意,这也是一种向人问候的好方法。遇到比较熟悉的朋友,除了问候致意外,还可以问问对方家人的情况,并请他代为问候。
  对外国朋友,要按他们国家的习惯用外语打招呼,如与英美等国家朋友初次见面时,可用“How do you do”,熟人可用“How are you”,有时直接用“Hi”来打招呼。根据中国的风俗民情,见面打招呼常用:“吃过饭吗?”“上哪儿去?”但用这种方式向西方国家朋友打招呼会引起误会,他们会以为你要请他去吃饭,或干涉他的私事。
  ★握手
  握手是大多数国家相互见面和离别时的礼节。此外,它还含有感谢、慰问、祝贺或相互鼓励的表示。
  握手作为一种礼节,还应掌握四个要素:
  一是握手力度。握手时为了表示热情友好,应当稍许用力,但以不握痛对方的手为限度。在一般情况下,握手不必用力,握一下即可。男子与女子握手不能握得太紧,西方人往往只握一下妇女的手指部分,但老朋友可以例外。
  二是先后顺序。握手的先后顺序为:男女之间,男方要等女方伸手后才能握手,宾主之间,主人应向客人先伸手,以示欢迎;长幼之间,年幼的要等年长的先伸手;上下级之间,下级要等上级先伸手,以示尊重。多人同时握手切忌交叉,要等别人握完后再伸手。握手时精神要集中,双目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握手时不要看着第三者,更不能东张西望,这都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军人戴军帽与对方握手时,应先行举手礼,然后再握手。
  三是握手时间。握手时间的长短可根据握手双方亲密程度灵活掌握。初次见面者,一般应控制在3秒钟以内,切忌握住异性的手久久不松开。即使握同性的手,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对方欲罢不能。但时间过短,会被人认为傲慢冷淡,敷衍了事。
  四是握手禁忌。不要在握手时戴着手套或戴着墨镜,另一只手也不能放在口袋里。只有女士在社交场合可以戴着薄纱手套与人握手。尽可能用右手同人握手。除长者或女士,坐着与人握手是不礼貌的,只要有可能,都要起身站立。
  ★告别
  握手告别和挥手告别是人际交往中的常规手势。
  采用握手告别手势时(见“握手”),一般正确的做法是由客人先伸手。
  ★称呼
  称呼是指人们在正常交往应酬中,彼此之间所采用的称谓语。在日常生活中,称呼应当亲切、准确、合乎常规。正确恰当的称呼,体现了对对方的尊敬或亲密程度,同时也反映了自身的文化素质。
  对自己的亲属,一般应按约定俗成的称谓称呼,但有时为了表示亲切,不必拘泥于称谓的标准。
  称呼他人的亲属,要用敬称。一般可在称呼前加“令”字,如“令尊”、“令堂”。对其长辈,也可加“尊”字,如“尊叔”、“尊祖父”等。
  朋友、熟人间的称呼,既要亲切友好,又要不失敬意,一般可通称为“你”、“您”,或视年龄大小在姓氏前加“老”、“小”相称,如“老王”、“小李”。
  对有身份者或长者,可用“先生”相称,也可在“先生”前冠以姓氏。对德高望重的长者,可在其姓氏后加“老”或“公”,如“郭老”、“夏公”,以示尊敬。
  在工作岗位上,为了表示庄重、尊敬,可按职业相称,如“老师”、“师傅”等,也可以职务、职称、学衔相称,如“周处长”、“陈经理”等。
  在社交场合,对陌生人的称呼,男子不论婚否,可统称为“先生”。女子则根据婚姻状况而定,对己婚的女子称“夫人”、“太太”或“女士”,对未婚的女子称“小姐”。如不明其婚姻
  状况,以称“小姐”、“女士”为宜。对教育界、文艺界新相识的人都可敬称为“老师”。
  在非正式场合或向陌生人问讯时,为表示亲近可用亲属的称谓称呼对方,如“叔叔”、“阿姨”、“老伯伯”、“老奶奶”等。
  ★自我介绍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与人之间需要进行必要的沟通,以寻求理解、帮助和支持。介绍是最常见的与他人认识、沟通、增进了解、建立联系的方式。
  在社交活动中,想要结识某人或某些人,而又无人引见,此时可以向对方作自我介绍。自我介绍的内容,可根据实际的需要、所处的场合而定,要有鲜明的针对性。
  在社交活动中,如希望新结识的对象记住自己,作进一步沟通与交往,自我介绍时除姓名、单位、职务外,还可提及与对方某些熟人的关系或与对方相同的兴趣爱好。
  若在讲座、报告、庆典、仪式等正规隆重的场合向出席人员介绍自己时,还应加一些适当的谦辞和敬语。
  进行自我介绍,要简洁、清晰,充满自信,态度要自然、亲切、随和,语速要不快不慢,目光正视对方。在社交场合或联系工作时,自我介绍应选择适当的时间,当对方无兴趣、无要求,心情不好,或正在休息、用餐、忙于处理事务时,切忌去打扰,以免尴尬。
  ★打电话
  在现代社会里,电话已成为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掌握使用电话的技巧,讲究必要的礼仪,会使对方感受到你的亲切热情礼貌,从而对你的组织和个人产生好感。
  向外打电话时,应事先理清思路,把握要点,以保证通话时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电话接通后应先进行自我介绍。如果与对方熟识则简单介绍即可;如初次通话或互相不熟悉,介绍可以详尽一些,以使对方对自己有所了解。不作自我介绍,直截了当地发问“喂,你是谁?”是很不礼貌的。
  与人通话时,应口齿清楚,注意停顿。重要的地方或难以理解的词语要放慢速度,适当强调或重复,直至对方明白为止。通话结束时,应道声“再见”,然后轻轻放下话筒。
  通话长度以短为佳,宁短勿长。发话人应当自觉地将每次通话的长度控制在三分钟之内。使用公用电话,身后如有人排队等候,更要自觉主动地尽快结束通话。
  ★接电话
  听到电话铃声后,应尽快接听,以免让对方等候时间过长。一般拿起听筒后,应先说一句问候语,然后自报家门或自我介绍,如“您好!我是XXX。”也可直接说“您好!请说!”如果对方询问姓名,应礼貌告知。
  在倾听对方讲话时,不要随意打断。
  如果对方要找的是他人,受话人可说一声“请稍等”,并尽快帮忙传呼。
  代接电话,不要向发话人过分详细地询问其背景,以免别人为难、不悦。如发话人要求转达某事给某人,切勿随意扩散,辜负别人的信任。
  接到打错了的电话,态度要友好,应礼貌地告诉对方,这里不是您要找的单位和号码,请他重拨,不应不加解释地将电话挂断。
  通话完毕后,应道声“再见”,不可在对方话音未落时就挂断电话。与尊长者通电话,应待对方挂机后再挂。
  ★点头致意
  面带微笑,目视对方,微微点头,以示对人礼貌。点头致意往往可伴以相关的问候辞,适用于比较随便的场合,如有时在路上行走或在公共场所与同事、朋友相遇,无须驻足交谈时;或是自己正在忙碌,无暇分身相迎时;或是在社交场合对一面之交的朋友,都可行“点头礼”致意。
  ★行鞠躬礼
  鞠躬礼是人们在生活中对别人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既适用于庄严肃穆、喜庆欢乐的仪式,也适用于一般的社交场合。在一般社交场合,晚辈对长辈、学生对老师、下级对上级、表演者对观众等都可行鞠躬礼。领奖人上台领奖时,向授奖者及全体与会者鞠躬行礼;演员谢幕时,对观众的掌声通过鞠躬致谢;演讲者也用鞠躬来表示对听众的敬意。行鞠躬礼时,须脱帽,呈立正姿势,脸带笑容,目视受礼者。男士双手自然下垂,贴放于身体两侧裤线处,女士的双手下垂搭放在腹前,然后上身前倾弯腰,下弯的幅度可根据施礼对象和场合决定鞠躬的度数。一般60度,而90度大鞠躬常用于特殊情况。
  鞠躬礼在东亚一些国家较为盛行,如日本、朝鲜等。所以,在接待这些国家的外宾时,可以行鞠躬礼致意。行鞠躬礼一般有三项礼仪准则:受鞠躬应还以鞠躬礼;地位较低的人要先鞠躬;地位较低的人鞠躬要相对深一些。
  ★行合十礼
  合十礼又称“合掌礼”,属佛教礼节,通行于印度和东南亚信佛教的国家和地区,我国傣族聚居区也用合十礼。行礼时,两掌合拢于胸前,十指并拢向上,掌尖和鼻尖基本齐平,手掌向外倾斜,头略低,神情安详、严肃。
  合十礼可分为跪合十礼、蹲合十礼、站合十礼三类。跪合十礼适用于佛教徒拜佛祖或僧侣的场合,行礼时右腿跪地,双手合掌于两眉中间,头部微俯,以表恭敬虔诚;蹲合十礼是盛行佛教国家的人拜见父母或师长时所用的礼节,行礼时身体下蹲,将合十的掌尖举至双眉间,以示尊敬;站合十礼是信奉佛教的国家平民之间、平级官员之间相见,或公务人员拜见长官时所用的礼节,行礼时端正站立,将合十的掌尖置于胸部或口部,以示敬意。行合十礼时,可以问候对方或口颂祝词。因佛教中不兴握手,所以在我国,一般非佛教徒对僧人施礼,也以行站合十礼为宜。
  ★致谢
  关心、帮助有大有小,人们往往对大的关心、帮助会感激不尽,而常会忽略对日常生活中得到的细小帮助表示感谢。当有人为你递上一杯水、在街上为你指了路、捡起你掉下的东西时,你都应该向人及时表示谢意,对别人说声“谢谢”,这意味着你对别人提供的帮助表示肯定,是一种礼貌的行为。
  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表示感谢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口头致谢、书面致谢、电话致谢或由他人转达谢意,等等。口头致谢是应用最多的一种感谢方式,如果别人帮你解决了一些困难,表达感谢的语气要加重些,只有“谢谢”两字还不够。如“真得好好谢谢你,你帮我解决了一个难题”;“多亏你帮忙,不然我可没办法了”。因为口头致谢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场合使用,所以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向人致谢不只是礼节上的客套,应是发自内心的感激,态度要真诚,说话时,微笑着目视对方,还可以和对方握握手,要让对方真切地体会他所提供帮助的价值和意义。得到别人关心、帮助时,向人真诚地致谢,有助于形成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风气。
  ★致歉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时会因某种原因打扰别人、影响别人,或是给别人带来某种不便,在这种情况下,均应向人表示歉意。
  表示歉意的词语通常有“对不起”、“请原谅”、“很抱歉”、“打扰了”、“给您添麻烦了”,等等。道歉能使人与人之间即将产生冲突的气氛缓和下来,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化干戈为玉帛。
  向人表示歉意时,首先要面对现实。道歉并非耻辱,而是一个人襟怀坦白、深明事理、真挚诚恳和具有勇气的表现,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修养。所以道歉时决不能遮遮掩掩、扭扭捏捏,而应真心实意地表达歉意。
  其次,要注意方式。如:因一些小事打扰别人或引起别人不快,应马上道歉;损坏别人的东西要主动提出赔偿;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误会或产生口角纠纷,事后感到自己有错,可以说一些婉转的话表示歉意,如“前些日子我误会了你,请不要放在心上”;“我太冲动了,你不要介意”。有时,通过主动打招呼,邀对方一起娱乐,也可达到既表示了歉意也不失面子的效果。除了直接表达歉意外,还可以通过书信、第三者转达等方式向人道歉,这样同样可达到道歉的目的,又可免去一些难堪的局面。
  有些过失是可用口头表示歉意并能奏效的,但有些过失不仅需要口头向对方表示歉意,而且还需要有改正过失的行动。因为改正过失的行动往往是最真诚、最有力、最实际的道歉。
  ★交谈、谈话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是人们表达意愿、思想感情的媒介和符号。语言也是一个人道德情操、文化素养的反映。在与他人交往中,如果能做到言之有礼,谈吐文雅,就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相反,如果满嘴脏话,甚至恶语伤人,就会令人反感、讨厌。
  言之有礼,谈吐文雅,主要有以下几层涵义:
  一是态度诚恳、亲切。说话必须做到态度诚恳和亲切,才能使对方对你说的话产生表里一致的印象。
  二是用语谦逊、文雅。多用敬语、谦语和雅语,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以及尊重他人的良好品德。
  三是声音大小要适当,语调应平和沉稳。无论是普通话、方言,还是外语,咬字都要清晰,音量要适度,以对方听清楚为准,切忌大声说话;语调要平稳,尽量不用或少用语气词,使听者感到亲切自然。
  另外,我们说话还要有“分寸”。
  第一,说话时要认清自己的特定身份。任何人,在任何场合说话,都有自己的特定身份。这种身份,也就是自己当时的“角色定位”。
  第二,说话要尽量客观。这里说的客观,就是尊重事实。事实是怎么样就怎么样,应该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实际。
  第三,说话要有善意。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恨难消。”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把握好这个“分寸”,那么,你也就掌握了礼貌说话的真谛。
  ★询问
  在社会生活中,向人询问是经常发生的事,这种看似平常的一句问话,实际上却反映了一个人的修养和文明程度。
  向人询问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称呼语,如“小姐”、“先生”、“师傅”等。不能不加称呼,直接用“喂”来代替;也不能使用一些不礼貌的称呼,如“老头”、“戴眼镜的”,等等。
  其次,应学会使用请求语,如“麻烦您”、“劳驾”,等等。问路时,可用“请问”开头;咨询政策法规或有疑惑的问题时,可以说“我想请教一个问题”;需要有劳别人时,可说“麻烦您”、“劳驾您”,等等。
  再次,对方答复自己的询问时,应神态专注,不能目视左右,心有旁骛。询问完毕,应向对方表示感谢,语气应恳切,态度要真诚。
  ★指路
  在外行路,如果是别人向自己问路,则应热情准确地指路,不应态度冷淡。要是自己也不清楚他问的地方,应说声“对不起”,然后告诉他该问什么人合适。对于那些不讲礼貌的问路人,也应以礼相待,表现出自己的涵养,既告诉失礼问路者的路,又指出他问路说话的失礼处,如:你问路不能叫人“喂”,不礼貌是要吃亏的。这样做,是对不讲礼貌者的一种教育,有利于形成人人讲礼貌的社会风气。
  ★书信规范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通讯工具越来越丰富,人们相互间的联系越来越迅捷。但是信函仍以其某些特殊的作用,作为目前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基本载体。
  任何一封信函,既要发挥通联功效,又要以礼敬人,除了程式必须规范外,还应尽可能做到礼貌、完整、清楚、正确和简洁,因这五点要求的英文词汇均以字母“C”冠首,故而被称为“五C原则”。
  礼貌,指写信人写信时要像真正面对收信人,以必要的礼貌向对方表达敬意。因此信文起首应用尊称,前段不可缺少向对方的问候,信文结束须使用规范的祝福语,署名应该用谦称。
  完整,指写信不但要求信文内容完整无缺,避免传递错误信息,而且信封上的收发信人地址、姓名、邮政编码都要书写完整,不遗漏、不简化,以保证信函的顺利递送。
  清楚,包括信函内容表达清楚和字迹书写清楚,内容表达清楚指叙事表意容易理解,不会产生歧义和误会;字迹书写清楚,清晰可辨,不潦草、不涂抹乱改。
  正确,指信中的称呼、遣词造句都必须正确规范,力求不写错字、别字。不会写的字,可查字典,不要随意夹用汉语拼音或外文,没有搞清含意的词语,不要滥用。信封上收信人的称呼,不应出现发信人的私人称呼,如“大人”、“父亲”、“爱妻”等,因为这是供邮递员或带信人用的,故宜用泛指的称呼,如“先生”、“小姐”、“女士”、“同志”等。
  简洁,写信函要讲人情味,但也讲究言简意赅,“有事言事,言罢即止”,空话、废话太多,浪费收信人的时间是不礼貌的表现。
  ★公文规范
  公文,“公务文书”的简称。是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办理各种公务时使用的书面文字工具。公务,一般包括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六个内容。公文又泛指机关常用应用文。规范的公文一般要具备以下要素:版头、发文字号、标题(内容摘要)、受文机关(包括主送、抄报、抄送)、正文、附件、制文机关、制文日期、用印或签署。
  公文结构的附属标记包括密级、缓急程度、阅读范围、份数编号、承办文件记录、主题词。公文的标准格式要求是:一律横写横排;自左而右书写;左侧装订;用纸一般为十六开 ( 长26厘米、宽18.5 厘米 ),四周空白处分别为:左边2.5厘米、右边2 厘米、底边 2.5 厘米、眉头3-4 厘米;结构项目与附属标记齐全清楚,排列科学。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格式的版头并非一成不变的,将因行文方向或内容不同而有所变化。
  ★签名题字
  在公务往来与私人交际中,我们时常需要签名或题字。从礼仪上讲,为别人签名或题字与请人签名或题字时,都有一些注意事项的。
  为别人签名或题字时,首先要正确选择书写工具。最好选择毛笔、钢笔或签字笔,忌用铅笔或圆珠笔。以钢笔为他人签名或题字时,勿用红色、紫色、绿色等彩色墨水。
  其次是书写认真。替别人签名或题字,应在对方指定之处书写。在签名或题字时,应一笔一画,字迹清晰,不要大笔一挥而就,笔迹潦草难辨。
  最后,要牢记讲究礼貌。为他人签名或题字后,将签名或题字本捧交对方。多人签名或题字时,应遵守一定的顺序。请人签名或题字时,则应注意两点:一是要选择适当的时机,使双方都方便,都愉快,不可让人勉为其难。二是在签名或题字时要维护秩序,排队等候,不要起哄插队。
  ★赠言
  在人际交往中,有时需要为亲朋好友书写留念赠别之言,这就是赠言。
  古人云:“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为他人书写赠言时,对其具体内容有必要加以字斟句酌。具体来说,要注意:第一,赠言要感情真挚。替人书写赠言,切忌虚情假意和矫揉造作。只有情真意切的赠言,才具有纪念意义,才会受到受赠者的重视。第二,赠言要高雅脱俗。为他人书写赠言应推陈出新,独具特色,但也要避免消极颓废、庸俗无聊、取笑他人的内容出现。第三,赠言要形式灵活。赠言的具体形式可灵活多样,采取格言式、对联式、诗歌式、书画式、对话式均可。但要内容充实,言之有物,避免千人一面,枯燥乏味。
  ★赠礼
  赠送礼品是通行的社交活动形式之一,也是向对方表示心意的物质体现。在我国,如遇上亲友婚嫁、生儿添女、乔迁新居等,一般都送在佳期之前,忌在事后补送。
  礼品的轻重,一般应以对方能愉快接受为度。对于相知较深并了解其口味的朋友,送礼品宜投其所好。
  赠送礼品时,应考虑馈赠的场合和用途。如果是对方邀请你吃便饭,可以买些水果或鲜花为礼;如果是参加亲友的婚礼,就可以选择富有纪念意义或实用的礼品。
  选择礼品时,应考虑彼此关系的亲疏和受礼人的情况。比较亲密的,可以送贵重一些,或送对方需要的生活用品;比较疏远的不宜送贵重的礼品,否则,可能会使对方产生不安的想法,或引起“重礼之下,必有所求”的猜测。对家境差一些的,礼品要实惠;经济条件好的,礼品要精巧;对恋人,礼品要有纪念性;对老人,礼品要有实用性。总之,赠送礼品应本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礼轻情义重”的原则,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进行,决不要为走后门、拉关系去送厚礼。其实,选择礼品在符合时尚的前提下,贵在精心构思、富于创意,并不在于礼品的经济价值,因为赠送有意义的、有独创性的礼品,会让受赠者有“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的感觉。选择礼品时,还应注意对方的忌讳,如在送结婚礼物或老人生日礼物时,不宜送钟,以避谐音“送终”之忌。
  赠送的礼品,要用礼品纸包装,以便与礼品协调起来。礼品一般是随身带去,当面赠送。送礼时,要自然真诚,不要把礼品随便往桌上一放,这是不礼貌的行为。
  ★送鲜花
  鲜花常作为友谊、幸福、爱情与和平的象征。在日常交往中,人们往往以送鲜花的方式表示敬意和礼节。在我国,往往按季节的不同送鲜花。如:梅花是春的大使,荷花系夏的伴侣,菊花为秋之娇客,水仙乃冬之仙女。康乃馨视为母亲花,用于母亲节、教师节及传统节日;剑兰视为迎宾花,用于庆典;参加婚礼可送并蒂莲,祝愿夫妻恩爱,白头偕老;亲友生日,可以康乃馨、玫瑰花组成的花束相送;如年轻人生日,可送石榴、杜鹃、象牙红,意含火红年华,前程似锦。清明扫墓,为寄托思念可送一支白色或红色康乃馨。看望长辈,送长春花,表示健康长寿;送水仙,表示吉祥;送兰花,表示正气长存;送桃花,表示长寿幸福,而白色、紫色的菊花常用于葬礼。送花时讲究单数 ( 13作为凶兆除外 ) ,如送一支鲜花表示“一见钟情”,送“11”支的寓意就是“一心一意”。
  送花也有禁忌。探望病人时,不宜送菊花、白色花和香味较浓的花。在国际交往中,要注意保持花束的整洁、鲜艳,送给西方人忌用菊花、杜鹃花、石竹和黄色花朵。在日本,也忌送荷花,因为荷花在日本表示死亡。在中国,喜庆活动送花要送双数,寓意“好事成双”;殡葬仪式则送单数,以免“祸不单行”。但广东、海南以及港、澳、台地区,忌“ 4 ”支花送人, 因“4”的发音与“死”相近。另外,也不送茉莉花、梅花,因茉莉、梅花谐音“没利”、“霉”,送人会引起反感。
  ★送贺卡
  贺卡是一种美丽、小巧、精致的工艺品,也是人际交往中一种高雅的小礼品。贺卡可以到商店购买,但是如果自己亲手制作则更富有意味和情趣。亲友、同学、同事、朋友之间赠送一张小贺卡,卡上的赠言能沟通彼此的情怀,而贺卡本身也表达了对他人的深情厚意。送贺卡的对象可以是老师、长辈、小辈、情侣、伉俪、朋友、同学、业务联系对象。一般来说,送贺卡不需要特别的理由。通常送贺卡是表达人们对新年、节日的祝愿 ( 比如中国人在元旦和春节前夕互送,学生在教师节送给老师 ) ,对某人生日的祝贺,对长辈的问候,对小辈的勉励,对情侣伉俪爱慕、思念、别离的抒怀,对朋友、同学、同事的联谊。
  ★宴请
  (一)宴请准备的礼仪
  宴请是否成功,能否达到主人的预期目的,与在宴请准备工作中能否处处注意礼仪分不开。宴请准备的礼仪有以下几点:
  1、列出名单。按宴请的目的,认真列出宾客名单。不宜把毫不相干的两批客人合在一起宴请,更不能把平时有芥蒂的客人请到一起吃饭、饮酒,以免出现不愉快的尴尬场面。
  2、确定时间。原则上以多数宾客能来参加为准则,尤其应以主客最合适的时间来确定。时间确定后要提前通知宾客,较正式的邀请要提前一周左右发出请柬。
  3、选好场所,订好菜谱。要根据宾客情况选择交通便利、环境幽雅、食品卫生、菜肴精美、价格公道、服务良好的饭店。菜肴的确定,应以多数客人口味为前提,要特别照顾主宾的饮食习惯。
  4、排定座次。宴请的桌次有主次之分,主桌应以“面门、面南、观重点”为原则,“观重点”就是把主桌安排在餐厅的重要位置。其它桌次按离主桌近为上、远为次,右为上、左为次的原则安排。
  宴请的席位安排有讲究,一般主陪在面对房门的位置,副主陪在主陪的对面,1号客人在主陪的右手位,2号客人在主陪的左手位、3号客人在副主陪的右手位,4号客人在副主陪的左手位,其他可以随意。如没有副主陪,则1号客人在主陪的右手位,2号客人在主陪的左手位,3号客人在1号客人的右手位,4号客人在2号客人的左手位,依次排列,主陪对面的位置为埋单位。以上主陪的位置是按普通宴席掌握,如果主宾的身份地位高于主陪,则让主宾坐在主陪的位置,主陪坐在主宾右手位,以示尊重。场景有特殊因素,应视情而定。
  (二)宴请进行时的礼仪
  当宾客到齐后,宴会要及时开席。主人热情好客,保持宴会的热烈气氛。在宴请进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仪表。宴请时,主人应穿戴正式、整洁大方。女主人头发要梳理整齐,适当的化妆,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并可使宴请显得隆重、重视,有气氛。
  2、引客入座。宴会开始前,主人要在门口迎接来宾,对所有客人表示热烈欢迎,不能冷落任何一位客人,并按预先排好的座位引客入座。如客人坐错位置,一般应“将错就错”,或很巧妙地加以换座,以不挫伤客人的自尊心为宜。
  3、致辞敬酒。宴会开始时,主人应站起向全体宾客敬酒,并致以简短的祝酒辞。在宴会进行过程中,主人一般要依次向所有宾客祝酒,或按桌敬酒,不能顾此失彼,冷落一方。
  4、介绍菜肴。若没有服务员介绍菜肴和分菜,主人应向客人简单介绍菜肴并用公筷、公匙为客人分菜。分菜时注意先分主宾或长者,并注意一视同仁分得均匀,以免有厚此薄彼之嫌。
  5、亲切交谈。宴会进行过程中,主宾双方应就彼此感兴趣的话题亲切交谈,交谈范围不妨广一些。对一方避讳的事情,特别是涉及个人隐私的话题,切不可在酒席间谈起。
  (三)宴请结束时的礼仪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当大多数客人酒酣饭饱时,主人要掌握时机,及时结束宴会。这时要做到:
  1、适时结束。一般宴请应掌握在90分钟左右。在宴会结束前要征求多数客人的意见,以他们尽兴为宜。
  2、依依话别。宴请结束时,主人要坦诚感谢宾客光临,与宾客亲切话别。
  3、出门送客。宾客离开时,主人应亲自送客出门,或送至楼下。
  ★舞会
  无论国际或是国内的舞会,都是一种高尚讲究礼仪的社交活动,舞会。无疑也是展示魅力的场所。
  如何邀请舞伴?舞曲奏响以后,男方大方地走到女方面前微微欠身致意说:小姐,可以请您跳舞吗?有时还要向陪伴女方的男士征求说:先生,我可以请这位小姐共舞吗?得到允许后,再与女方走进舞池共舞。同性不宜共舞。根据国际惯例,两位男士共舞等于宣告他们不愿意邀请在场的任何一位女性,无形中表明他们是同性恋关系。两位女士也应尽量不共舞,尤其是在有外宾的情况下以及在国外的舞会上。一般情况下,女士是不用主动邀请男士的,但特殊情况下,需要请长者或者贵宾时,则可以不失身份地表达:先生,请您赏光;或:我能有幸请您吗?两位男士同时发出邀请时,女士面对两位或者两位以上的邀请者,最能顾全他们面子的做法是全部委婉的谢绝。若是两位男士一前一后走过来邀请,则可以“先来后到”为顺序,接受先到者的邀请,同时诚恳地对后面的人说:很抱歉,下一曲吧,并要尽量兑现自己的承诺。舞会是通过跳舞交友、会友的场合,所以在舞会上女士不能轻易拒绝他人的邀请。女士可以拒绝个别“感觉不佳”的男士的邀请,但要注意分寸和礼貌用语,要委婉地表达。
  在舞会上最能体现一个男人的绅士风度。例如:跳舞中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左手轻扶舞伴的后腰(略高于腰部),右手轻托舞伴的右掌,尤其在旋转的时候,一定要舞步稳健,动作协调,同舞伴一起享受华尔兹的优美。万一女士晕眩,男士一定要做好“护花使者”,护送回原位。在一支曲子结束后,要礼貌地将女士送回原座位,道谢后,再去邀请另一位女士。
  无论是参加朋友的私人舞会,还是正式的大型舞会,遵守时间是首要的礼仪,要准时到达。至于什么时间离开可以灵活掌握,朋友的私人舞会最好要坚持到舞会结束后再离去,也是对朋友的支持。至于其他的舞会,只要不是只跳了一支曲子显得应酬的色彩过浓就可以了。
  舞会着装的要求:一般的舞会或家庭舞会,如亲朋好友在家里举办的小型生日PARTY等活动,要选择与舞会的氛围协调一致的服装,女士最好穿便于舞动的裙装或穿旗袍,搭配色彩协调的高跟皮鞋。作为男士,一定要头发干净,衣着整洁,可以穿深色西装,如果是夏季,可以穿淡色的衬衣,打领带,最好穿长袖衬衣。保持口腔卫生,最好用口腔清新剂。
  ★做客
  1、做客前的准备
  (1)预约。做客前要与主人约好时间,以防扑空或打乱主人的日常安排。凌晨、深夜、用餐时间和午休时间不宜前去访问。预约后一般不得随意取消约定,如因特殊原因不能如期赴约应事先通知主人并说明原因。
  (2)应约。当接到别人邀请时,要及时告知对方是答应还是拒绝。一旦应邀就一定要守约,无特殊理由不能失约。
  (3)服装仪表。应邀做客应注意服装整洁、庄重,仪表端庄大方,以示对主人的尊重。不要穿不洁或有破洞的袜子,因为,如果主人家需脱鞋,客人不洁或有破洞的袜子会使主人不快。
  2、做客的礼仪要求
  (1)准时到达。准时到达是做客的基本要求,到主人门前应先擦干净鞋上的泥土,然后叩门按铃。
  (2)进门问候。到达主人家应先向主人问候寒暄,还要同主人的家属及其他客人打招呼。待主人安排或指定座位后再坐下,同时注意坐姿。
  (3)接受烟茶。主人端茶递烟,客人要起身道谢,双手迎接。主人端上的果品,要等年长者先动手之后自己再取,果皮果核不要乱扔乱放,烟灰烟蒂应弹在烟缸内。
  (4)专心谈话。与主人交谈时要专心,不可左顾右盼,不要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不可乱翻东西。
  (5)礼貌辞行。如无要事相商,做客时间不要太久,以半小时左右为佳,忘乎所以谈个不停,是不礼貌的。告辞不应在主人说完后立即提出,可选在自己说完一段话后或两人沉默的空档。辞行时应向主人及其家属和在场的客人一一握手或点头致意,向主人说些“打扰了”、“添麻烦了”、“谢谢了”之类的客套话。主人送你出门时应劝主人留步,并主动伸手握别,当走到门外第一个拐弯处时要再回头向主人挥手示意,以示最后的谢意,并请主人快回去。如果主人站在门口,发现你“一去不回头”,那你就失礼了,主人会很失望。
  ★待客
  1、迎客的礼仪
  如果你事先知道有客人来访,要提前打扫门庭,以迎佳宾,并备好茶具、烟具、饮料等,也可根据自己的家庭条件,准备好水果、糖、咖啡等等。客人在约定时间到来,应提前出门迎接。客人来到家中,要热情接待。如在家中穿着内衣、内裤,应换便衣,即使是十分熟悉的客人也应更换。客人进屋后,首先请客人落座,然后敬茶、递烟、端出糖果。端茶送糖果盘时要用双手,并代为客人剥糖纸,削果皮,点香烟。
  2、敬烟的礼仪
  敬烟是我国现代家庭待客的一种习俗,是待客时不可忽视的礼仪。来客坐下后应马上递烟,敬烟时弹出香烟让客人自取,不要用手直接抓吸嘴。另外,敬烟不可忽略女性客人。
  3、敬茶的礼仪
  要事先把茶具洗干净。在倒茶时,要掌握好茶水的量。常言待客要“浅茶满酒”。所谓浅茶,即将茶水倒入杯中三分之二为佳。端茶也有应注意的礼节。按我国的传统习惯,应双手给客人端茶。对有杯耳的杯子,通常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水送给客人,随之说声:“请您用茶”或“请喝茶”。切忌用手指捏住杯口边缘往客人面前送,这样敬茶既不卫生,也不礼貌。
  4、送客的礼仪
  客人告辞,一般应婉言相留。客人要走,应等客人起身后,再起身相送,不可客人一说要走,主人就站起来。送客一般应送到大门或楼下,与客人亲切道别,待客人走远身影完全消失后再回身关门或上楼,否则当客人再回头致意时,发现主人不在心里会很不是滋味。注意关门要轻,那种等客人刚出门就“砰”地关门的做法是极不礼貌的。有些客人常常会带礼物来,对此,送客时应有所反应,如表示谢意,或请求客人以后来访再不要携带礼品了,或相应地回谢一些礼物,决不能受之无愧似的若无其事,毫无表示。
  ★真诚处好同事关系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个人一旦踏上社会,就有一个与同事如何处理好关系的问题。具体来说,真诚处好同事关系应注意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要把同事关系建立在平等和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基础上。
  二是以诚意和真心对待同事,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对同事要先看长处,多看长处,并善于学习同事的长处。
  三是遇到繁重、复杂的工作任务,要多承担,不挑肥拣瘦,拈轻怕重;主动配合和协助同事做好工作。与同事合作取得成绩时,要讲同事的功劳;出现失误时,要主动多承担责任。
  四是当同事在工作中取得成绩超过自己时,不妒忌;当同事工作中出现纰漏甚至发生错误时,既不幸灾乐祸,也不“明知不对、少说为佳”,而应该及时地、善意地批评指出,并采取措施弥补。
  五是当和同事发生分歧和矛盾时,要及时地、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交心谈心,先检查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遇上评奖、晋级等实际问题与同事发生利益冲突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对待。
  六是当同事生活上有困难时,应该热心帮助。
  ★真诚处好上下级关系
  一是互相尊重。在平时工作当中,上下级之间要互相尊重。比如:上级对于比自己年长的下级,要尊敬如宾,虚心向他们请教、吸收他们的经验。对下级提出的要求,应尽力设法帮助解决。如果确有困难,应说明情况。当你请求下级协助时,应用商量的口吻,不能用命令的口气,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二是求同存异,冷静地处理矛盾。上下级之间难免因工作产生矛盾和意见分歧,这时,作为上级,态度一定要冷静并虚心听取下级意见,决不能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以权势压人。与下级即使发生了争执,也不应耿耿于怀,争执过后仍应友好相处,千万不可因此而抱有成见甚至寻机打击报复。上下级之间遇有矛盾,如非原则问题,应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尽力缓和与消除矛盾,切不可火上浇油;如是原则问题,也应态度鲜明,决不迁就。
  三是切忌轻信传言、搬弄是非。下级听到别人传来的对上级不利的消息,不要轻信,也不要再传开去,更不能妄加猜想,添油加醋地传给别人听。这既有损于领导,也有损于自己的人格。
  四是切忌嫉妒之心。当下级取得了进步,工作中有了成绩时,作为上级领导应真诚祝贺,与下级共享成功的快乐;而不能讽刺挖苦,或想方设法抢功邀功;更不能不择手段中伤别人,给下级穿小鞋。
  ★文明礼待外地人、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
  礼待外地人、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是每个市民应有的道德修养,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
  外地人、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他们来到泰兴,或旅行观光,或旅游购物,或探亲访友,或经商办实业,或叶落归根,都是我们的客人,可说是“来的都是客”。但很遗憾,在我们身边,有一些人存在不少小市民习气,对外地人轻视、冷淡或刁难,对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则另眼相待,巴结他们,这显然都是错误的做法。这种现象,尤其值得商店营业员、出租车司机和其他服务性行业从业人员重视。因为,服务行业是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作为普通市民,我们对外地人、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也要做到“一视同仁,不卑不亢,分寸适度,坦荡大方”。具体说来,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不以衣貌取人。“只重衣衫不重人”,这是小市民的势利眼。有些市民对服饰讲究、身着西装革履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热情有加,而对穿着朴素或土气的外地人和民工比较冷淡、轻视,甚至刁难,这是没有修养的表现,应予摒弃。服饰与对待态度之间,不应有任何内在联系。
  二是热情待人,礼貌答问。外地人、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来泰兴,人生地疏,对市内道路交通情况不熟悉,倘如他向你问路,作为本地人,应设法帮助,热情地为其指路,声音要亲切,答复要具体,必要时也可为对方带路,千万不能连头也不抬,更不能含糊其词在鼻子里哼一声。
  三是诚信待客,平等待人,不欺生、不斩客。外地人、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来到泰兴,逗留的时间并不长,作为文明窗口第一线的商店营业员,更要注意诚实地向外乡人介绍商品质量、特色,还要当好参谋,提供消费指导,给人家一种宾至如归的真切感受。在他们在购物消费时,我们千万不能夸大其词、弄虚作假,特别是对外地人,更不可欺骗他们,以次充好,推销假冒伪劣商品,甚至短斤缺两,损害他们的利益。
  ★文明礼待外国人
  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社会制度与自己大有差别的外国人交朋友,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在与对方交往和沟通时,遵循国际社会中约定俗成的交际惯例。一般而论,在结交外国人时有以下几条国际惯例:
  一是信守承诺。在人际交往中,“言必信,行必果”,是做人应有的基本教养。与外国人打交道,小到约会的时间,大到生意往来,都要讲信用,守承诺,不随便许愿,失信于人。
  二是热情有度。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一直主张朋友之间应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且提倡“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但在国外,人们普遍主张个性至上,反对以任何形式干涉个性独立,侵犯个人尊严,所以与外国友人打交道时,既要热情友好,又要以尊重对方的个人尊严与个性独立为限。
  三是尊重隐私。外国人普遍认为,要尊重交往对象的个性独立,维护其个人尊严,就要尊重其个人隐私,即使是家人、亲戚、朋友之间,也必须相互尊重个人隐私。所以与外国友人相处时,应当自觉回避对对方个人隐私任何形式的涉及。不要主动打听外国朋友的年龄、收入、婚恋、家庭、健康、经历、住址、籍贯,以及宗教信仰、政治见解、正在忙什么,等等。
  四是女士优先。在国外,尤其是在西方国家的人际交往中,人们讲究女士优先,它要求成年男子在社交场合,应积极主动地以个人的举止言行,去尊重妇女,关心妇女,照顾妇女,保护妇女,并且时时处处努力为妇女排忧解难,能够这样做的人,会被人视为教养良好。
  五是不必过谦。在外国人看来,做人首先需要自信。对于个人能力、自我评价要实事求是。不敢承认个人能力,随意进行自我贬低的人,要么事实上的确如此,要么就是虚伪做作,别有用心。所以在与外国朋友交往时,千万不要过分谦虚,特别是不要自我贬低,以免被人误会。
  有的时候,在同外国朋友接触之中,难免会碰上一些本人尚未经历的场面,或是难以处置之事,此时此刻最好的方法,就是静观一下他人的做法,努力“从众”,与大家保持一致。
【】& 【】
Copyright&2008 中国保康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鄂ICP备号
主管:中共保康县委宣传部 承办:保康县新闻中心
新闻热线:
&&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黑界知名人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