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你的想象,大火过后,三个和尚 动画片会怎么说?

《三个和尚》教学设计;渝北农业园区实验小学田梅;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学习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初步懂得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的道理,;4.默读课文,讲讲《三个和尚》的故事;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初步懂得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Flash歌曲《三个;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上节
《三个和尚》教学设计
渝北农业园区实验小学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学习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初步懂得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的道理,学会与他人合作。
4.默读课文,讲讲《三个和尚》的故事。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初步懂得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的道理。 教学难点:在学习、生活中逐步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Flash歌曲《三个和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三个和尚》,认识了许多汉字娃娃。现在我们来开火车点点它们的名字。
2.抽读、齐读词语卡片
(过程评价: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段教学重点。为此开课前先让孩子复习生字、词语,加深对孩子对字词的巩固。本环节中复习生字、词语采用的形式比较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后面的教学。)
二、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1.《三个和尚》是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它已经流传了很久。请看大屏幕。(播放歌曲《三个和尚》)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跟着唱。你看到了什么?
(过程评价:在阅读开始时播放《三个和尚》的动画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枯燥的文字变成一幅幅生动的图像,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
2.刚才我们说的就是课文的1-3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孩子边听边想:这段说的是哪个和尚?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和尚?
(1)生答到活泼伶俐。伶俐是聪明的意思,那“活泼伶俐”就是说小和尚怎么样?生答到勤快。你是从哪儿看出小和尚勤快的?
(2)生意盎然的柳枝是怎么样的呢?(出示图片)瞧,柳枝长得怎么样?师小结:柳枝“生意盎然”就是说柳枝长得绿油油的,绿得发亮。
(3)因为小和尚勤快,不仅他自己有水喝,连净瓶里的柳枝也长得生意盎然。大家一起来读读第一自然段,夸夸这位勤快的小和尚。
(4)刚才我们说的是一个和尚――挑水喝。(板书)
(过程评价:第一自然段抓住“活泼伶俐、勤快”体会,然后通过朗读来夸奖这位活泼、聪明又勤快的和尚。但在学生的朗读训练上做的不足。)
4.不久,来了一位瘦和尚。这两个和尚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女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说发生了什么事?
(2)他们是怎么争执的?请一个小朋友来当小和尚,再请一个小朋友来当瘦和尚上台来表演表演。老师点拨:他们为喝水和挑水的问题争个不停,谁也不肯让。这就叫“争执”
(3)于是,两个人商量一起――抬水喝。(板书:两个抬水喝) (过程评价:学生对“争执”这个词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就设计让两个学生上台表演他们是怎么争论的,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快速思维的能力。)
5.后来,又来了一位胖和尚。他们还有水喝吗?为什么?请男同学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抽生读后回答。
(2)那净瓶里的柳枝怎么样了?(出示图片),看图理解枯萎。
(3)这个段说了三个和尚――没水喝。(板书)
(过程评价:本环节侧重于学生的思考: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有水喝?展开讨论。但学生的意见没能充分表达。)
6.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直到有一天夜里,寺庙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
(1)请看书上的图,你看到了什么?
(2)火是怎么烧起来的?请你读第四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有关的句子。
(3)课件出示句子:一天夜里,??寺庙起火了。指名读,读后评。指导:读时加快语速。危急之中,三个和尚是怎么做的?
(4)创设情景,理解“争先恐后”:现在我们想象讲台就是寺庙。寺庙起火了,大火熊熊燃烧着,大家赶快来救火吧!(学生表演)刚才小朋友都争着来救火,谁也不愿意落在后边,这就是课文里说的“争先恐后”
(过程评价:主要通过朗读体会情况当时的危急。让学生勾画描写起火原因的句子。然后指导学生读句子,读出危急的语气。)
7.大火很快就扑灭了。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都明白了些什么。
(1)三个和尚到底明白了什么?请同桌的同学讨论讨论。
(2)从此他们怎么做呢?孩子们看书上的图。
(3)师叙述“从此,水缸里的??又亭亭玉立了。”出示图片,看图理解“亭亭玉立”。教师点拨:这儿的“亭亭玉立”也是说柳枝长得好。
(4)故事学到这儿,孩子们你懂得了什么?
(5)教师总结:是呀,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
(过程评价:重点指导是学生明理。学生的明理不能只局限于和尚吃水,而应让他们领会到生活中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的道理。)
三、默读课文,讲述故事
你喜欢这个故事吗?那我们就来讲讲这个故事。
(过程评价:在讲述故事这一个环节时,我先请学生默读课文,识记内容,然后让他们像演电影一样把这个故事在脑子里演一演,最后才请学生讲述这个故事。由于引导不足,学生参与不高)
四、课外作业
今天小朋友真能干,从故事中懂得了道理。以后你们要多读书,多看报,这样你们将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板书设计:
三个小和尚
课后反思:
1.课堂上学生参与面不广,有时课堂显得死气沉沉。对故事蕴含的道理体会的不深入,“争执”一词也体会得不好。主要原因是老师引导不够。
2. “生意盎然、枯萎、亭亭玉立”这几个词直接反映着柳枝长势,与和尚的勤劳合作密不可分的。学生在理解有欠缺,没能做到因势利导。
3.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读,才能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虽然重视了朗读,但朗读的形式单一,技巧也指导得不够细致。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生活休闲娱乐、外语学习资料、高等教育、应用写作文书、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专业论文、中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93三个和尚教学设计等内容。 
 二年级上册《三个和尚》教学设计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设计理念】 课堂要走用教材教的新路子,从大语文观出发,借助课文和教学媒体, 努力把握新...  《三个和尚》教学设计_其它课程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三个和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苗店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学习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三个和尚》教学设计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三个和尚》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本课从图画入手,一边观察图画,一边复述课文故事情节。通过本文故事的学习,让学 ...  三个和尚教学设计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课题:三个和尚 教学过程: 师:孩子们,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会唱的小朋友跟着一起唱,不会唱的小朋 ...  一年级音乐《三个和尚》教学设计_一年级其它课程_其它课程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该文档为人音版小学第一册第六课《三个和尚》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案背景、教学课...  三个和尚教学设计_二年级语文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三个和尚》教学设计渝北农业园区实验小学 田梅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学习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三个和尚》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1、 面向学生:小学 2、 学科:音乐 3、 课时:一课时 4、 学生准备:...  小学音乐“活动课”《三个和尚》探究型教案适用年级:一年 所属学科:音乐 李岱 教学设计者:合隆镇明德小学 1、情境: 艺术课程是教育改革中诞生的新型课程,是在我...  苏教版四年级美术三和尚教学设计教学分析: 《三个和尚》是一个具有深刻寓意的民间故事。四年级学生都非常喜欢听、 看这个故事,它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发人深省的...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2三个和尚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今日最新文章
七天热门范文
本月热门范文
友情链接:二维码获取
《三个和尚》阅读理解答案
来源: 日期:日 点击:次
  【《三个和尚》阅读理解答案】传说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l&ng l&)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mi&o)里。开始,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够喝,还往菩萨(p& s&)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活了。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为了喝水和挑水的问题发生了争执(zh&),谁也不愿意吃亏(kuī),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底了。净瓶里的柳枝也因没水而开始枯萎(wěi)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dǔn)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小庙起火了。危机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喝水,净瓶里的柳枝又恢(huī)复了生机。
  《三个和尚》阅读题
  1、联系上下文,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2分)
  争执: 。
  争先恐后: 。
  2、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故事中出现的人物是 ,故事发生的地点是 。(2分)
  3、第一自然段是按 的顺序写的。文中表示这个顺序的词语是 、 、 。(2分)
  4、三个和尚明白了什么?(2分)
  5、净瓶里的柳枝又恢复了生机
  是因为: 。(2分)
  《三个和尚》参考答案:
  1、争执:争论中各持己见,不肯相让。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2、古时候 三个和尚 山上的一座庙里
  3、时间 开始 不久 后来
  4、水缸里不能没有水。
  5、三个和尚都开始挑水了,水缸里的水又满了。
  温馨提示:雷式教育针对各年级同学开设了免费的一对一学习测评分析,帮助大家培养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快速提高学习成绩。&&&&全面衔接提升学习方案。点击或者点击或者拨打我们的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838,与我们的专业老师进行一对一交流,我们会给您专业的解答和建议。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辅导科目: 语文
辅导前:82分
辅导后:101分
辅导科目: 语文
辅导前:50分
辅导后:79分
辅导科目: 物理
辅导前:45分
辅导后:78分
辅导科目: 物理
辅导前:73分
辅导后:90分
辅导科目: 英语
辅导前:100分
辅导后:128分查看: 52726|回复: 0
注册时间精华0
精灵币10858 威望0 阅读权限150积分16519帖子
& && && && && && && && && && && &“给”永远比“拿”愉快
& &&&高尔基在意大利(休养 休息)时,他的儿子跟着妈妈来(盼望 看望)爸爸。儿子在爸爸住的院子里(裁 载 栽)了好些花籽,不久,就回国去了。
& &&&后来,鲜花盛开了。高尔基看着(zháo zhuó zhe)窗前怒(lù nù)放的鲜花,心里很高兴,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
& &&&要是你不管在什么地方 什么时候 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像鲜花啦 好的思想啦 还有对你的非常好的回忆啦 那么 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啊
& & “那时侯,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 须)要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是啊,“给”永远比“拿”愉快!
& &1.根据上下文,在括号里划去不正确的音、字、词。
& &2.短文中“怒放”这个词的近义词是_______。
& &3.在第3节的空处里加上标点符号。
& &4.“‘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中“给”的意思是_________; “拿”的意思是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
答案:1.(保留:休养、看望、栽、zhe、nù、需)& &&&2.绽放& && & 3.(“,,,,,……,!”)
& & 4.“给’给予、奉献;“拿” 索求。&&要以奉献为乐,不要只想着自己的个人利益;要为大众谋幸福,为社会作贡献。
& && && && && && && && && && && &&&三个和尚
  “三个和尚”的故事在我国流传得很广很广。
  一个活泼伶俐的小和尚来到山上一座庙宇,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喝个够,还往菩萨手中的瓶里灌水,瓶里枯萎的柳枝又活了。
  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两人为喝水和挑水发生了争执,谁也不愿意吃亏。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了底,菩萨手中瓶里的水也没有了,柳枝又枯萎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被一只老鼠几口咬断了。半截蜡烛掉在香案上,庙宇起火了。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一齐争先恐后挑水救火。小和尚的眼被熏出了眼泪,瘦和尚的手被火烧伤了,胖和尚的衣服烧成了几条片片。可是谁也不吭一声。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都明白了些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圣水解渴,菩萨手中瓶里的柳枝也发芽了。
  1.起初,三个和尚的表现说明他们当时 _____________
  2.大火中,三个和尚的表现说明他们当时____________
  3.大火后,三个和尚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给短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
& & 5.用横线划出三个和尚奋力救火的句子。
  6.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争先恐后──& && && && && && && && && && && &(2)争执──
答案:&&1.不团结,不愿意为别人付出劳动,怕吃亏。& && &2.一心想扑灭大火,没有想到自己的得失。
  3.只有团结友爱,多为别人着想,才能把事情做好。
  4.一段:第1节,流传“三个和尚”的故事。 二段:第2─4节,争执的起因和转变。 三段:第5节,三个和尚的醒悟。
  5.第4节:第3、4句& && & 6.(1)抢在前面,生怕落后& &(2)争论中各持已见,不肯相让。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个和尚儿歌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