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家汗天子吧忌功臣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59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明清时期,我国传统农业文明继续发展,同时在其内部也生长出了某些新的思想观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

材料二  有人者(君主)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梨洲(黄宗羲)之学,自然以阳明为根底,……他一生无日不做事,无日不读书,独于静坐参悟一类功夫,绝不提倡。……梨洲不是王学的革命家,也不是王学的承继人,他是王学的修正者。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21.据材料一,概括王阳明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对当时中国社会政治思想所产生的影响。

22.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的政治理想。据材料三,说明黄宗羲是“王学的修正者”。

2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解释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的表现。

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而五四运动以来大幅前进的中华民族的复兴,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全面提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十分集中地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当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第一首民国国歌的时候,“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已由革命派的意向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从此以后,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的趋势。

——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材料三  在日本军国主义者野蛮侵略下……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这场战争也引起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彼此消长的大变化。……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正是通过在这场战争中的实际观察,才真正认识中国共产党并团结在它周围。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4.材料一中“旧邦新造”反映了革命派怎样的意向?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以孙中山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是如何“揖美追欧”的

25.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

26.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中国抗日战争历史地位的理解。综合上述材料,从政治角度归纳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因素。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大工业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持续到19世纪中叶,包括棉纺织工业、采矿业、冶金业的机械化和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在工业和运输业中的运用。第二阶段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科学在其发展伊始对工业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但它却逐渐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世界市场的扩大使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此外,这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工业发达国家与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下)

27.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人类生产发生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28.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马克思提出的观点。

20世纪的美国,经过一系列改良逐渐完成了政府职能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胡佛反危机措施的核心是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为此,他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法,前者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后者强迫公务员每年实行为时1个月的无薪给休假,以扩大就业面。

——王斯德《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探测或开发自然资源,或者去生产更多的商品,而是更冷静、更平稳地管理好已有的资源和工厂,为我们的剩余产品重新开辟海外市场,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更公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使现存的经济组织服务于人民。

美国《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部分削减内容及金额(单位:十亿美元)

(资料来源:韩世楠《里根的新联邦主义》)

29.据材料一,归纳胡佛政府应对危机的手段,分析“自愿联合政策”的实质。

30.材料二表明罗斯福认为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的主要措施。

31.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里根政府的政策调整及其经济背景。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20世纪美国政府职能转变中汲取的智慧。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大大推动了北魏社会政治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礼有食禄之典,二汉著受俸之秩。……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先朝因循,未遑厘改。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

材料二  493年,孝文帝先利用卜筮制造舆论,令太常卿斋卜,筮以南伐之事,遇“革”,他立即说:“顺天应人之卦也!”群臣果被慑服,……会中,元澄稍露异见,他即厉声驳斥。会后,单独召见元澄时他又温言说:“明堂之忿,恐人人竞言沮我大计,故以声色怖文武耳。”他与元澄坦诚相商,终于达成了共识。

——据朱兴和《略论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朝议》

35.据材料一,概括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主要影响。

36.据材料二,孝文帝为减少迁都阻力而采取的策略有哪些?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孝文帝改革能取得成效的基本因素。

}

原标题:朱元璋最不想杀的功臣却犯了官场大忌而被杀

李文忠集名将、谋臣为一体,是大明开国的第三功臣。他是朱元璋姐姐的儿子,十四岁就随父来到朱元璋的身边。文武双全的李文忠颇为朱元璋喜爱,一度被收为养子。建国后,李文忠同时掌管大都督府和国子监,一文一武,风光无限,可见朱元璋对他的喜爱。

然而在李文忠主管大都督府的次年,明朝政权初步稳定之后,朱元璋以擅权枉法和谋叛的罪名,处死了丞相胡惟庸,并有意扩大案情,以致牵连被系的多达万人。这时,朝廷内外人人自危,朝不保夕。其时李善长、徐达等都已明白朱元璋这是借机有意扩大案情,都选择了沉默。李文忠对明太祖的这一些做法深感不安。李文忠眼见朱元璋屠杀功臣,担心失掉民心,国丧元气,危及政权。他决心冒死第三次苦谏。

上奏前的晚上,李文忠一夜未能安睡,他写好奏章,坐等上朝。临行之前,嘱托夫人,训教好孩子,成人之后为国出力,才与夫人泣别。李文忠上朝,递上奏章。明太祖打开奏章,当他读到:“叛臣贼子,定诛无宥,惟锻炼攀诬,滥杀无辜,人不自安,伤国元气。”犹未看完,面色早变。朱元璋突然离座,一边指着文忠怒责道:“小子胆大包天,一派胡言乱语。朕斩绝叛逆,与你何干?”一边掷下奏章。文忠毫无惧色,朗声答道:“陛下杀尽功臣宿将,一旦边疆有警,或内有叛乱,那时谁来为国效力疆场?愿陛下三思。”朱元璋勃然大怒道:“李文忠,难道你就不怕死吗?朕成全你,将你一道杀了,看谁还敢再来噜嗦。”文忠抗声道:“文忠死不足惜,愿陛下多念及江山黎民。”朱元璋喝令武士将文忠押下监候。

李文忠劝谏被谴责的事,很快传入宫内。马皇后听了,大吃一惊。太祖回宫,只见马皇后闷坐一旁,脸上挂着两行泪水。他见了很是吃惊,忙问道:“皇后有何不快?”皇后回答:“听说陛下要斩文忠,我正为他难过呢?陛下一家亲人几十口,都早已亡故,只留下文忠。听说陛下要杀文忠,妾为他伤心呢!文忠是开国勋臣,又是你的外甥,难道你就不能饶他一命吗?”一席话,说得明太祖动了恻隐之心,不觉泪下。他赦免了文忠死罪,但削去官职,幽闭在家。

但是李文忠身居要职,有能力,人缘好,文治武功,样样在行,又为大臣苦谏,岂不知这犯了朱元璋的大忌。作为天子,不但要提防功高震主的武将文臣,还要提防自己身边宽仁爱民的亲人。李文忠这样有能力的人,又与淮西党人走的太近,不论其是否有心,朱元璋怎能留他。洪武十七年,李文忠抑郁成疾,卧床不起,朱元璋派朱标代替自己探病,还特意派遣淮安侯华云龙的儿子华中带领太医前去诊疗。过了一个月,朱元璋又亲自探望,李文忠病情有所好转。不料三天后,已经好转的李文忠却突然暴毙,享年四十六岁。李文忠去世后,朱元璋把为李文忠治病的华中削职,举家流放到建昌卫,参加治病的太医及家属百人斩首。其意不言自明。后来徐达吃蒸鹅时就让为他治病的医生连夜逃跑。

李文忠死后,朱元璋十分悲切,罢朝三日,亲自写文致祭,追封李文忠为岐阳王,谥号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位列第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汗天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