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涂改书面检讨与做假的区别

档案造假必定是干部的“定时炸弹”
07:58:39&&&&来源:&&&&&&&&责编:刘立峰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4月24日发布甘肃省委关于巡视“回头看”整改情况的通报。其中提到,对认定档案造假的2名厅级干部、3名县级干部已给予处分或作出组织处理。此举再一次明确对干部档案造假问题“亮剑”的决心。(5月25日 &中国新闻网)
目前,根据全国统一安排,各级组织部门直接向干部人事档案造假乱象“亮剑”——对干部人事档案分级、分批展开系统专项审核,各级别公务员和参公管理人员档案均将纳入审核范围。明确将干部的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家庭主要成员、等作为审核重点。
领导干部档案造假,无非是想修改其年龄、资历、学历、违纪等情况,这些“指标”往往又与职位升迁密不可分,年龄小一点、资历深一点、学历高一点、奖励多一点……也许就能为以后的升迁“添砖加瓦”。所以才有少部分干部把心思放在修改“档案”上,在干部“档案”上做文章,涂涂改改、遮遮掩掩,试图蒙混过关。
一般来说,干部档案造假主要存在三大猫腻:一是造假目的就是为“升官”,时间多集中在干部选拔任用前后。二是造假环节集中在一些利益关联点之间,一些干部常借工作调动之机“瞒天过海”,要知道,一个巴掌拍不响,修改干部档案绝不是一个人就能解决的。三是造假暗藏“玄机”,“权力干预”背后实为领导授意。所以才有少部分干部把心思放在修改“档案”上,在干部“档案”上做文章,涂涂改改、遮遮掩掩,试图蒙混过关。因此,干部档案造假需要击破利益关联点。
因此,要引燃“档案造假”这颗“定时炸弹”,面对的是各种阻力,外面的人要想攻破官员的造假“引线”,确实不容易。但是,面对组织的审核把关和重重审查,造假的档案也并非“无懈可击”。首先要加强干部档案的日常管理。要坚持标准、严把入口,选配政治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干部从事干部档案工作,在源头上把好关,树立制度的刚性,使投机者逐步从“不敢改”向“不能改”的转变。相关部门或者人员查借阅时,必须要严格审批手续,并且对干部档案关键信息进行数据存放,当出现无故变更的情况相关数据就会报警出错。
其次,在干部任前审核的时候,必须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严格审核拟任干部的档案,特别要严把干部的年龄、工龄、党龄、学历、经历和身份等重要关口。对档案涂改、材料和信息涉嫌造假的,必须立即查核,未核准前一律暂缓考察并停止任职、录用程序。
干部档案造假被巡视“回头看”抓个正着,这也再次给广大干部带来警示,档案造假可能会蒙蔽一时,但绝不会蒙蔽一世。作为共产党的干部,对党忠诚老实是党章规定的党员必须负有的义务,是检验党性原则是否坚定、政治修养是否过硬的试金石。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坚定理想信念,加强政治品质修养,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用更严的要求约束自己,干净做事,老实做人。(文/梁子叙)
&|&&|&&|&&|&&|&&|&&|&&|&&|&&|&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
&|&&| 法律顾问:&|&&|&电话:010-&|&投稿邮箱:&|&&|&对外服务:&&&&  涂改即将原来的文字记录等内容抹去,重新添写,改变档案的真实内容,使之适合行为人的需要。伪造是没有制作权的人以国家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或者个人的名义制造作为档案的公文、证件、印章等,这种以假充真的行为,给国家及有关单位或者个人造成名誉或财产上的损失,伪造者则从中牟利。如鄢林年4月,在利川党校职务“以工代干”,级别25级。鄢林《以工代干人员转干呈报表》、《干部年度考核登记表》、《干部工资调整呈报表》、《干部任免审批表》就是证明,这些表现在有关部门保存。日、4月18日、4月26日,利川县委党校支部、利川县人事局、恩施地区行政公署人事局根据中组部(1983)2号和劳动人事部7号文件,经研究,同意鄢林同志转干。其工资级别改定为行政二十四级,月工资四十一元,从批准之日起执行(见附表1)。1987年8月,利川市委党校“职评组”将鄢林评定为“教员”,级别评定为23级,工资评定为89.00元,试问,“职评组”的权力是谁授予的!1985年工改后,以前的《干部级别工资制》已不复存在,全国实行的是《基础职务工资制》,“职评组”生造出一个“23级”?用意何在?且这个“23级”比鄢林24级执行之日提前一个多月,印章亦涉嫌伪造(见附表二、三、四),最为荒唐的是:组织部门是调干部的职能部门,怎么“教员”也可以从其部门调进调出?级别不写数字,只写“见工资单”,是不是怕惹出麻烦、怕见光?(见附表五)教员调动要有教育部门层层签字盖章,为什么鄢林调动未惊扰利川市教育局?(见附表六)干部调动申请表应自己填写,为什么此表字迹非本人字迹?(见附表七)鄢林档案被人涂改了、伪造了,这种违法行为的直接后果:一是损坏了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二是有损党和政府形象。因此,对涂改和伪造档案者法律机关应立案侦查。法律机关对涂改伪造档案不予立案,原因有三:一是认为涂改伪造档案对社会影响不大;二是认为涂改伪造档案对党和政府影响不大。三是认为涂改伪造档案已过失效期。刑法第167条规定:对涂改伪造档案造成社会影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机关对伪造涂改档案者不予立案侦查有违刑法第167条之规定,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参见网文《你的档案被人动了吗》、《动档案的人是谁》、《档案造假不应成为法外之地》、《达摩克里斯剑什么时候出现》。              
楼主发言:1次 发图: | 更多
  涂改、伪造档案需承担法律责任,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档案都是假的,为民之心能真吗?
在美国,任何造假行为都会招致重罚,公众人物的造假更是轰动社会的丑闻。一旦造假被查,基本就“废”了,难再有社会立足之本。曾有中国留学生因申请材料造假而被开除;安然公司曾因财务欺诈被罚款5亿美元,股票被除名,更招致刑事调查;美国“金牌主播”因对2003年伊拉克战争报道失实近日被停职调查……
订阅东北新闻报,移动发1到 联通发DBXWC至 电信发DBXWB至
十指连"新" "掌"握精彩-- 东北新闻网手机版
  根据全国统一安排,目前,各级组织部门正在对干部人事档案分级、分批展开系统专项审核,各级别公务员和参公管理人员档案均将纳入审核范围,直接向干部人事档案造假乱象&亮剑&。(新华网2月25日)
  在中纪委公布的2014年中央巡视组两轮巡视整改情况中,巡视涉及的20个省份中15个省份的整改通报提及整治干部档案造假,其中河北处理了11名身份造假的干部。
  近年来,各地干部档案造假现象屡被曝光,被群众调侃为&年龄越填越小、工龄越填越早、学历越填越高、身份越造越假&。2013年4月任太原市质量检验协会秘书长的王红英,自1991年来3次涂改出生日期,从实际的日最后改为日;轰动一时的河北石家庄&骗官书记&王亚丽,档案中除性别是真的外,姓名、年龄、履历均是假的,其档案中90多枚公章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假的。
  湖南省一位基层干部表示,档案造假在当地并不鲜见,只要将公安户籍和人事档案部门疏通好,涂改年龄等信息并非难事。有的干部甚至能将档案涂改&年轻10岁&。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之一。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老子也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一个官员,如果连要求公民具备的基本道德都不具备,丧失了最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还有什么资格为人民服务呢?人民难道还会相信他吗?这样的官员说话、办事,难道不极大地伤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吗?
  在美国,任何造假行为都会招致重罚,公众人物的造假更是轰动社会的丑闻。一旦造假被查,基本就&废&了,难再有社会立足之本。曾有中国留学生因申请材料造假而被开除;安然公司曾因财务欺诈被罚款5亿美元,股票被除名,更招致刑事调查;美国&金牌主播&因对2003年伊拉克战争报道失实近日被停职调查&&
  鉴于此,中国整治官员造假应做到三点:首先,干部档案管理制度建设要跟上信息化步伐,探索实施数据化管理,减少档案管理过程中人为接触原始纸质档案的环节和可能,进一步公开信息,把干部档案、履历&晒&在阳光下,接受公众监督,让造假者的猫腻无处可藏;其次,建立严厉的惩罚机制,像美国那样提高造假成本,让造假官员&偷鸡不成反蚀把米&,让档案造假者付出沉重代价;再次,干部档案管理还应建立完善的追责机制,如出现档案涂改造假,首先要追究档案管理者以及授意或参与篡改、造假的相关人员的责任。若能以此为支点,撬动整个中国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一个有序的&诚信中国&才能立起来。
东北新闻网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iPhone版
【一键分享
新浪微博】
[责任编辑:
【】【】【】【】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报道
·&& 15-03-0117:37
·&& 15-03-0116:01
·&& 15-03-0115:45
·&& 15-02-2810:46
袁成杰杂志封面大片
陈晓初秋暖系穿搭
《创业时代》发剧照
《赢天下》唯美剧照
王梓权曝写真大片
王珞丹示范极简穿搭
姚晨演绎时尚约会穿搭
《中餐厅》周冬雨挑大梁
频道热线 024-31  投稿信箱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4-|邮箱:|
东北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编号:(辽)字第00255号
沈网警备案号
用户可信赖无线产品干部档案也能造假? 看看背后猫腻都有啥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许允兵  |  责任编辑: 许允兵
编者按:8年时间,8个岗位,横跨两省5地,且多个岗位任职不满一年,一名副科级乡镇干部就变身为正处级团市委书记,还戴上了省政协委员的光环。涂改档案,造假骗官,8年8岗横跨两省5地,“曲线提拔”一路绿灯,这种仅在理论上可以做到的事情是怎么实现的?看看背后猫腻都有啥。
因涉嫌违纪,江西省政协日前作出决定,撤销原鹰潭团市委书记徐楷江西省政协委员资格。经调查核实,徐楷涉嫌年龄造假、入团志愿书造假、违规任用等问题。
“仕途”开始就违规 通过入团志愿书将虚假年龄“合法化”
2013年9月,中央第八巡视组反馈意见指出,徐楷涉嫌“造假骗官”。江西省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调查发现,徐楷涉嫌年龄造假、入团志愿书造假、违规任用等问题基本属实。
据组织部门的一份材料显示,2005年6月,徐楷从南昌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毕业,随后被江西省委组织部录用为选调生,安排到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洪源镇担任副镇长、党委委员,取得公务员身份。
徐楷的“仕途”从一开始就存在明显的晋升年限违规问题。根据2000年《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关于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的通知》,“选调生在基层工作锻炼满两年后,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根据本人条件和工作需要,择优选拔任用”,然而,徐楷仅1年3个月后,就从副科级提升为主任科员。
2008年底徐楷任景德镇人事局职称科科长。2009年1月,又通过公推竞选担任安徽省合肥市团市委副书记。江西省一名熟知组工工作的人士说,通过档案造假,徐楷获得2008年安徽合肥面向全国公选团市委书记的参选资格。
根据合肥市当时的公示,公推竞选对象须为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徐楷的年龄存在1978年和1980年两个版本。徐楷在南昌大学就读硕士期间刊发的一篇论文显示,徐楷出生于1978年11月。然而,此后他发表的数篇论文又显示为1980年出生。
“提供一份虚假入团志愿书,再通过组织认定,就等于把虚假的年龄‘合法化’了。”这名熟知组工工作的人士告诉记者,入团志愿书造假和年龄造假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干部年龄的认定,一般以档案中最早的一份材料记载为基准点。而入团志愿书是档案中比较早的材料,是认定干部年龄、工龄、党龄的重要依据。
不到两年后,徐楷又从安徽调回江西鹰潭市任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同时挂职担任贵溪市委副书记。2012年11月,调任共青团鹰潭市委党组书记,当年12月当选为鹰潭团市委书记。“如此跨省、多岗位频繁调动,仅从理论上可以做到,普通干部在实际中难以实现。”知情人士说。
江西省专项工作小组的调查发现,徐楷还存在被违规录用为公务员、仿造档案、对抗组织调查等严重违纪问题,调查组将进一步核实,并根据调查核实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1           
中国政协频道 新闻热线/商务合作:010-  传真:010-  合作QQ: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
| 法律顾问: |
| 对外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档案年龄有涂改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