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评价国军在抗战中中国文化开创的功劳劳和作用

一直以来我们也许都有不太了解那段历史,正义不应当害怕真相.不是吗
我们小时候看到的关于抗日的电影就只有《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之类反映敌后游击战的电影,直到近些年才有了《台儿庄大捷》这类反映国民党军队抗战的电影。中学历史课本也很少提及国民党的功劳,只是一再的批评国民党的片面抗战政策,和不断的溃败。其实,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是极其艰苦和惨烈的。在正面战场通常是几十万人对几十万人的大会战。我们的历史课本把仅仅歼灭日军1000多人的平型关大捷介绍的很详细,却偏偏忘记了歼灭日军几万人的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和杜聿明指挥的...
其他答案(共15个回答)
无法确定谁的功绩大。正面战场是国民党,因为他是当时的合法政府。打的坚苦卓绝,共产党的敌后游击战也同样有特色,拖跨了占领军,以至日本政府投入了大量百号外师团来进行清剿。共产党的群众关系也就是再此时形成,要不然也无法在日后能与国民党相抗衡。我还是部分同意上面繁体字所说的,不要说党派还是说中国军队对抗日本军队。另外,数字也要辨证的看。接收日本俘虏,中共军队的确是没有多少,可是为什么,当时国民党政府胜利之后就开始把目标放在共产党身上,他们甚至指挥日本军队不准投降共产党控制的军队,继续抵抗直至国民党军队来接受他们的投降。这也都是确定了的事实。国民党的军队序列十分混乱,嫡系中央军德式装备和德式训练,而地方军则杂乱无章。最值得一提的是川军。
毫无疑问是GCD,因为GCD在敌占区的活动,使得日本无法以战养战。清为何号称15万人,灭了一亿人口的中国?还不是以战养战;用占领区的人力物力,达到其继续战争的目的。日本的失败,一方面是自高自大,对汉奸们不信任,不敢使用;而是国家压力,如美国、苏联的“不战而威”,牵制了其军事力量;三就是GCD在敌占区的活动。八年下来,国军的200万“雄师”,变成了450万“雄师”,而不是“剩的只有很少一部分”;而且武器装备大大改良。基本达到、超过了日军的标准,这同1937年是不同的。
熟悉俄军的进来说说我看发现一个
其实,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正面战场都是国民党军队在浴血奋战,而共产党的军队在敌后起到了牵制骚扰的作用,详细看看抗日历史,你会发现共产党八路军在林彪指挥下完成了"平型关大捷"和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及刘伯承在华北的几次战役.有力的支援了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队。总计中日战争,若从1931年"9.18"事变算起,历时14年.若从1937年"7.7"事变算起,历时8年,正面战场全是国民党军队在抗击着日军,先后与日军进行大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00余次,小规模战斗38000余次,消灭日军100余万人,阵亡将士380余万人,内有少将以上达150余名,将领以下之团、营、连、排长数以万计,俘获日军128万。为了取得民族的自由和国家的独立尊严,国民政府共动员兵源1400万,支出军费1万亿,征用大米5300万包,小麦2800万包,面粉1500万袋.军民共计伤亡3500万,海外华侨为支援抗战,8年捐款14亿。在那场威武雄壮的反法西斯战争中,无数勇敢的人们为了胜利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的英雄业绩永载史册,他们的英灵永垂不朽。张自忠、 李宗仁 、王耀武、 孙立人 、薛岳 、杜聿明、卫立煌 、戴安澜等等国民党高级将领都是为国家为民族舍生取义的抗战名将.现在一些城市道路仍以抗战期间殉国国民党将领名字命名,如北京的佟麟阁路、赵登禹路、张自忠路等。可以这么说,在抗战中,国民党军队处在一线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战斗。历史是谁也不能改写的,假如没有国民党的抗战,抗日战争到最后胜利不知还要进行多少年。
抗日?馉?究竟是??顸h?是共產黨打的?這是一??非常政治化的??題,也是抗日?馉??v史至今?o法顯出真相的主要理由之一。根??v史的事??是,?o?是??顸h、共產黨以及全體的中??嗣瘢?加?⒓舆@?鲋腥盏?馉?,但是以??龅谋憩F而言,??顸h是??r領?д??恼?h,?然是?起領????馉?的主要?v史?任,而共產黨?t是以游??鸱绞脚c日?作?稹?  中日?馉?是那??黨打的??K不是真正的重點所在,事??是,??r中???械狞h派與全體的?民,都?⒓恿诉@??v史中日?咽返?Q?稹Ec其?w功是哪??政黨的功?冢?蝗缁?w?v史真相的??,大家可以心平?夂偷?恼嫦嘤??中,找到這????題的答案。  改朝?Q代?v史的結?,可能是由成王?】艿倪??所支配,但是千萬中??嗣竦难?I?v史??真相,?s不能因這?拥倪??,而予以扭曲與抹?ⅰV??私^?Σ荒苷J?樵S多??顸h的領袖??,有著留日背景與日本關?S,就認???顸h媚日或是?秩眨???上,多???顸h領袖是很?鹘y的中??耍???褡逯髁x成?橹?渌??的主要力量。只要看蔣介石最後??袢 嘎?蘇容共」的抗日政策,就可以知道,?榱??淇谷眨?Y介石甚至放??了自己所一向?猿值恼?涡拍钆c原?t,而?で筇K?的援助與允許共產黨?⒓涌谷铡8?e提在全面抗?鸬陌四曛校??裾????硕嗌俚呢?任與?毫Γ??K於?⒅??拇沃趁竦氐谋拔⒌匚唬?嵘?铰?合??乃??。  中??伯a黨?然有?⒓涌谷眨?缚谷彰褡褰y一?鹁?」是中??伯a黨??r最?橹匾?恼?温肪?,但是中??伯a黨的終?O革命目?耍?且?菩小?o產階??U?梗?毡居乙碥?閥政府,是這??革命要推翻的重要階??橙酥?唬??灾??伯a黨??谷铡5?钱??r的中??伯a黨,?K非把抗日?成必?全力出?舻氖滓??耍??樗??v史使命,是要打倒一切的反革命?萘Γ?汛笞约旱母锩?犖椋??灾??伯a黨只是把抗日?做達成革命成功的一??環?而已,?然不???颖M全力去與日本拼?稹?  這也是中??伯a黨?o法舉出自己在抗日?馉?中,所真正?造光?s?鹨鄣闹卮?v史??原因之一,平型關作?鹬皇翘???鹬械囊???鹨郏?曹?也在這??鹨壑校????翅嵊?粑宸种?坏呢?任,成功的伏?粢??日本的補給運?隊而已,百?F大?鹨彩且幌盗杏??鸬慕y???担???e的作?鹨?模,連?痿Y都算不上。假如中??谷盏恼嫦啵?挥衅叫完P與百?F大?穑??鲎?鸺悠?恚?哲?的死亡人?抵挥腥??瞬坏剑??偌由弦恍┯??穑?屈N中??驼娴??抖?问澜绱?穑?]有?獻可言了(幸而這不是抗日?馉?事??的全部)。假如中??娴氖沁@?拥目谷眨????揪?e想成?槁?合??乃??,恐怕連台?场?|北都要被??H共管了。  雖然如此,共?仍然在黃河南北,長江?砂叮?鞣N大大小小的游??鹬校?c日?進行非常艱苦的??梗?寺奋?抗日的犧牲,也是非常的?K烈,共?有自己一套非常難纏的游?糇?鹉苣停??日?與?诬?遭到非常?乐氐臓恐婆c可觀的?p失。但是這些抗日的行?樱?烤故?鹇缘臓恐疲???鹇哉?娴??埂?应当客观公正地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今年,我们将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在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即将到来之际,本论坛关于抗战时期的文章日见增多,一些朋友不可避免地提到中国抗战时期的正面战场,提到国民党军队的10大抗日英雄,引起了某些争论。这些,十分正常。毕竟,60年的岁月离我们过于久远,留在我们大脑中的”经典“结论和权威说教过于深刻。我的父亲作为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的一员,1940年初开始参加那场坚苦卓绝的战争,也参加了后来的国共两军对垒的解放战争。国民党主席连战的大陆之行,重新唤起了国共两党对于那段难忘的、刻骨铭心历史的追忆。除中华民族和文化同根同族同源外,如何看待国民党和国民党军队在抗战时期的作用,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评价中国抗日战争史,使国共两党从历史上的两次合作特别是抗战时期的合作找到感情的另一个切入点,还历史的真实,促进两岸关系和解,共同面对国内外分裂势力,实现国家统一大业,尤为必要、正逢其时。  国民党消极抗战的说法,主要指“七七”事变前  在“七七”事变前六年,1931年,盘踞在中国东北南部的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沈阳。国民党政府采取所谓“逆来顺受”的不抵抗政策。日本侵略军只用了三个半月就占领了东北三省。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实行其早已确定的先占“满蒙”(即中国的东北和内蒙古),然后入侵华北,直至占领整个中国的侵略计划的第一步。1933年1月到3月,由于国民党军不战而退,日军轻易地攻占山海关和以承德为省会的热河省。接着它的进攻目标就转向华北。国民党政府步步屈服,在1935年按照日本的要求,实际上承认河北、察哈尔二省的“特殊化”。但日本侵略者不但在华北还企图囊括绥远、山西、山东,而且认为吞并整个中国的时机已经到来。当时日本在北平、天津及其附近和冀东各地都驻有重兵,设在天津的驻屯军司令部于1936年5月提升级别并增加兵力。国民党政府以为,在承认现状的前提下,它派驻平、津、河北省的第二十九军可以同日军相安无事。phone2002提到的“攘外必先安内”发生于‘七七“事变以前,正是蒋介石为了反共置民族危亡于不顾而提出的口号,臭名昭著。日深夜,日本军队在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向国民党第二十九军驻军发动攻击。吉星文团奋起反击。日本政府立即向华北增兵,扩大战事。“七七”事变成为日本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的一个标志。  “七七”事变标志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全面抗战的开始  全民抗战没有能在日本侵占东北三省时开始,也没有能在日本侵入华北时开始,归根结底是因为国民党政府对侵略者妥协让步的缘故。全民抗战之所以能在“七七”事变后爆发,主要原因是:  首先,面临亡国的危机,全国人民的抗日要求已形成不可抗拒之势。在“九一八”事变后,北平和其他各地学生群众首先起来要求南京国民党政府抗日,他们的要求虽被拒绝,但得到了各阶层人民的同情和支持。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知识分子,也开始对国民党政府所实行的政策表示怀疑和反对。在日本侵略者咄咄逼人的攻势下,许多地方,违反国民党政府的意志,发生局部的抗战。在东北,有些国民党将领和民间力量,组织义勇军,抗击侵略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更是在敌人统治下长期坚持作战。1932年十九路军在上海抗击日本侵略军三个月,使侵略军不能完全得逞。1933年3月,在古北口、喜峰口等长城各口的部分国民党守军自动抗敌。1933年5月,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等在张家口组成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奋起与侵入察省的日军作战。1936年傅作义率部反击日军对绥远的侵略。这些局部抗战都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支持,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人民群众中的爱国情绪在国民党政府压制下,如同急待迸发的火山。1935年的“一二九”学生运动就成了火山口,全国各地各阶层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随之兴起,势不可当。国民党和国民党军队内的爱国力量也响应人民的要求而逐渐活跃。1933年11月,蔡廷锴等一部分国民党力量在福建一度组成人民革命政府就是一个表现。phone2002提到的发生在日的“西安事变”,是张学良、杨虎城率领的东北军和西北军对人民群众的救亡运动的积极响应,对局势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其次,中国共产党及时地提出国共合作,团结全国一切爱国力量,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自从1927年国共分裂以后,共产党坚持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纲领,为争取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土地改革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占据全国政权的国民党,内部四分五裂,连年发生内战,并且用主要力量进行反共战争。日本帝国主义者把这种情形看做侵略中国的可乘之机。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的全局出发,主张停止一切内战,团结抗日。早在1933年1月,共产党已发表宣言,准备为实现这个主张和全国任何军队合作。在1934年到1935年的长征途中,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克服了党内“左”的错误后,系统地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1936年8月《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痛切申述,当前全国全民族的危险是国民党所实行的错误政策招来的,这种错误政策必须彻底改变。信中郑重地向国民党表示:“我们愿意同你们结成一个坚固的革命的统一战线,如象1925年至1927年第一次中国大革命时两党结成反对民族压迫与封建压迫的伟大的统一战线一样,因为这是今日救亡图存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只有国共重新合作以及同全国各党各派各界的总合作,才能真正的救亡图存”。这个建议虽然没有立即被国民党最高当局接受,但是在国民党内外都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共产党的主张集中表达了人民的意志,因而为人民所拥护。共产党积极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国共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西安事变”前,共产党已派出代表和国民党当局商谈。在“双十二”事变后、“七七”事变前,国共两党中央正式代表先后在西安、杭州、庐山进行合作谈判。同时,共产党积极参与和领导各界人民中的抗日救亡运动,并且同国民党内爱国人士和要求抗日的地方实力派共商救国大计,实行具体合作。中国共产党的创议和努力,对于“七七”事变后迅速形成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国全民团结抗日战争,起了重大作用。  第三,“七七”事变前夕,国民党领导层除了一小部分彻底的亲日分子外,已经觉得不能继续执行几年来的妥协退让政策,“七七”事变后,终于实现了政策上的重大转变。国民党原以为,日本的侵略会适可而止。他们更为日本政府的“合作反共”之说所打动,以为日本侵略者仍将承认国民党统治政权,并将帮助它消灭共产党。但是事实表明,日本的侵略目的是吞并整个中国,不仅企图消灭在民族斗争中最坚决的共产党,而且也要用亲日的傀儡政权来代替原来的国民党政权。就国内形势说,国民党当局如果仍继续执行误国政策,势必为全国人民所不容,而且势必造成国民党内部的更大分裂。因此,“七七”事变不但使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也使国民党政权面临生死存亡关头。国民党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在这样的关头,毅然改弦更张,决定接受共产党的建议,承认第二次国共合作,实行抗日战争,对国家和民族立了功。国民党当时是执政党,拥有300万军队。国民党当局的政策转变对于抗日战争的兴起有十分重要意义,这是无疑的。  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互相支撑、相辅相成  必须肯定,以国共合作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创议和促成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尊重历史,承认抗日战争中有两个战场,一个是正面战场,一个是敌后战场,两个战场互相支撑、相辅相成。负责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队在八年全面抗战中总体上说是积极作战的,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在强大敌人攻势前战略性的后退不可避免。从1938年10月武汉沦陷至1944年初,国民党军队与日军展开了22次大的会战,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我方在付出巨大代价后,使日军在正面战场逐步得到遏制。同时,日军在正面战场的迟滞,与在它的背后出现了它从未预计到的战场有重大关联。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部队从抗战一开始就深入敌人后方,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开展运动战和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在华北、华中、华南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敌军不得不用相当大的力量投入这个战场。关于国共两党抗击侵华日军和伪军的比例各种历史教科书上均有比较经典的说法。个人认为,抗战初期几年以共产党军队为主的敌后战场,由于我方力量比较弱小,整个中国战场以国民党军队抗击为主;到1943年,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这个比例逐步扩大为67%和95%,国民党军所担负的抗击逐步减少到日军的36%和伪军的5%。如果按1943年统计,这个比例是可信的。共产党的军队在抗战开始时只有几万人,到了1945年初发展到91万人,还有农村中不脱离生产的民兵220万人。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敌后战场的八路军、新四军共作战9.2万多次,收复国土83.7万平方公里,占沦陷区总面积的66%。日本侵略军深入中国国土,其后方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在八年中,共产党军队毙伤俘虏日军共52万多人。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存在是日本侵略者由优势逐渐转为劣势的极其重要的原因。  国民党军队1944年初已经扩大到650万人,其中有一部分于1943年应美国的要求进入缅甸、印度作战。摆在国内正面战场上的大量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全程起了不小的作用。抗战期间撤退到重庆的国民党政府没有和投降日本的汪精卫集团合流。在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队的许多官兵进行了英勇的作战。国民党当局的反共政策在抗战期间也屡次发生危机,抗战初期的皖南事变和部分小规模摩擦就是例证。由于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由于全国人民始终保持团结抗日的高昂情绪,这种局面才没有遭到根本破坏。phone2002提到的“国民党的特务机构秘密杀害了不少共产党人与民主人士”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它们绝大部分发生在第一、第二和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整个抗战时期,国共合作基本维持了比较良好的局面,城南旧事仍然沿用我们这一代甚至几代人耳熟能详的“消极抗战”这几个字概括国民党在抗战时期的全部表现,并不奇怪。但是,这不符合事实。  结语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对于为抗日战争作出贡献的国民党人、国民党军队以及其他党派、团体和一切爱国人士,我们都不应该忘记。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有必要客观地审视这段历史,公正地评价所有曾经为抗战胜利做出贡献的政党和个人,积极促进和改善两岸关系,凝聚民族精神,促进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个问题要从当时的二战背景来考虑:日本和德国,意大利组成轴心国,日本负责亚洲和太平洋,得意负责欧洲。想两把尖刀,准备铲平世界。英国,法国,苏联,和后来参战的美国...
在抗日战争的8年中,由我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共歼(毙伤俘)日军52万-55万余人。就整个中国战场来说,日军被中国军队毙伤俘的总数,据日本方面的统计达133万余人(...
蒋介石应该算是个民族好汉吧,当然他是积极反共的,但在民族大义上,蒋还是一条好汉的,算是个民族主义者吧。他一生都在维护中国的统一和御外侮。没有国军在前面抗着,中国...
 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之所以能够进行这场前所未有的全民族抗战并取得胜利,是由于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空前觉醒和中华民...
历史是婊子写的,最好还是看看日本人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哪里写的比较客观些。
答: 镇痛是怎么样的啊,几分钟一次啊,求解答
答: 三战 60%是由核冲突爆发的,40%则是资源掠夺,土地纠纷,或其他原因
答: 以下回答不针对任何组织.如有雷同,哀其国家.有一种观点认为不实行西式民主是否认民主,其实并不是这样.这句话没问题.国情不同.民主的方式也不一样.成功的如韩日匈牙...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论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
论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
一半是海水
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御侮之战,一场卫国战争。经过八年血与火的洗礼,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近百年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作为抗战主战场的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战时期究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多大的贡献呢?(一)抗战初期阶段的正面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虽然有许多失误, 即国民党存在侥幸心理,企图依靠国联,从而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和消极防御作战,加上国民党军队思想混乱,派系林立等因素,造成了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损失,但它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仍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极其重要地作用:第一、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如淞沪战役、晋北忻口战役、徐州和武汉的战役,都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延长,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三、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第四、国民党中爱国官兵的抗战英雄业绩,振奋了民族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第五、“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第六、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中国长期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抗战相持与反攻阶段的正面战场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采取消极对敌,避战观战,消极抗日的态度,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反动方针,建立了“防共委员会”。蒋介石则运用一切办法尽力限制八路军、新四军的发展。此后将大量军队用于对付中共军队相继掀起三次反共高潮,限制全国抗日民主力量。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基本上都是起消极作用的。由于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方针,正面战场形势严重恶化,以至于出现豫湘桂战役这样的大溃败。正面战场的地位逐步下降到次要位置。尽管国民党抗战的态度较初期消极,但还是坚持了抗战。在此时期钳制了大量的日军,并使敌人受到一定的消耗,在客观上配合了敌后战场的坚持和发展,减轻了敌后战场的压力。从战略上讲,正面战场起到了战略配合的作用。中国军民以重大牺牲换来了国际尊重,美英等国先后放弃了租界和其它在华特权,中国基本取得了国际关系中的平等地位,终止了晚清以来的屈辱状况。从整个抗战过程看,尽管国民党在后期消极抗战,积极反共,但国民党政府的基本利益和民族利益总体来说是一致的,它始终坚持抗日的方针,没有妥协投降,从而保证了抗战的最后胜利。8年抗战,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举行过22次重大战役,歼灭日军100余万,国民党军队伤亡321万。国民党军队的广大爱国官兵曾经在前线与日本侵略者奋勇作战,不怕流血牺牲,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一切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爱国官兵,都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力量,都是值得全民族尊敬与纪念的。国民党正面战场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国民党最高当局的错误指导,使其作用的发挥与其执政党的地位和拥有200多万人的军队并不相称。中国军队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  毛泽东肯定地指出:“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从“七七”事变到武汉失守,历时1年4个月,国民党军共毙伤俘日军250730人,牵制日军70万人以上,同时付出了重大牺牲,其正规军损失达1044268人。  需要指出的是,1938年11月至1940年,中国抗战由战略防御向战略相持阶段过渡。正面战场对日军的进攻仍进行了较为坚决的抵抗,共毙俘日军263251余人,自己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这也是国民党在这一阶段的抗战较为积极的一个表现。  敌后战场成为中国抗日的主战场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党蒋介石采取“保存实力,等待胜利”的方针。相反,在反共方面却积极了。1941年1月,国民党军发动皖南事变,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从1943年6月开始,先后调集第8战区5个集团军近50万人,准备分9路闪击延安。只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及时揭露和军事上的充分准备,才粉碎了蒋介石的反共阴谋。  不过,国民党军对于与美、英盟军对日作战还比较积极。1943年11月至1945年3月,与美军共同对日作战,毙伤日军4.8万余人,打通了中印和滇缅公路,这是正面战场在此阶段中惟一引以为荣、扬威异域的一次作战。  正面战场没有战略反攻行动及计划  至1945年春国民党军装备的美械部队已达35个师,并陆续得到外援,新编兵团也已在西南省份编组和部署完毕。但是,国民党并未适时向日军发动战略反攻。  然而,正面战场国民党军在蒋介石的指令下,加速从西南大后方空运至华北、华中、华南抢占战略要地,甚至与日伪军暗中勾结,进攻八路军、新四军,致使敌后解放区军民的大反攻作战在9月2日日本签订投降书后,还一直持续到1945年底。  整个8年抗战,国民党正面战场先后进行大规模战役22次,重要战斗3117次,小战斗38931次,毙伤日军85.9万余人,自己付出3220419人的重大伤亡。特别值得肯定的是,国民党军队的广大爱国官兵在前线与日本侵略者奋勇作战,不怕流血牺牲,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涌现出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郝梦龄、戴安澜等为国捐躯的高级将领。&客观评价国民党军队抗战中作用首先,要搞清楚“国民革命军”的性质。应该承认,国民革命军是当时中国的政府军,从党派属性来看,它主要分两部分,一是国民党的军队,一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我们要讨论的,就是排除八路、新四后的国民革命军。在抗战中,还有民众自发组织的抗日队伍、地方武装,甚至包括土匪武装,但不是抗日的主流,不必细说了。就国民党领导的军队而言,在下认为从各方面的史料来看,抗日战争中的表现是:1、作为政府军,面对日军的侵略,他们守土有责,不抵抗只能亡国的情况下,在抗战的各个阶段,国军都有顽强抵抗的表现——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如果蒋委员长不抵抗,他顶多就是个大东亚共荣圈支那维持会的会长,还要和汪主席争一争,他是不会干的。2、从国军的构成来看,国民革命军从来不是一支军令统一、纪律严明的军队。这是国民革命不彻底的历史原因造成的。蒋统一中国的努力大抵上是战争与妥协的产物。所以,在国军里派系林立,所谓中央军、与桂系、川军、东北军、西北军等等地方军阀并存。在中国残酷的内战史上,枪杆子就是政治实力,这就注定了各派武装力量在抵抗战争中各怀鬼胎。我们可以看到,地方军阀在日军危胁自身生存时,要么明哲保身,要么殊死抵抗。而蒋委员长的中央军内部也是派系林立,偏蒋也不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韩复渠为什么成为汉*?也是与中央军的欺压有关,与蒋的小心眼有关。所以我们在讨论国民党军队抗战中的表现时,不能象中学教科书一样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泛泛而谈。实际上,国军是一支很复杂的军队,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甚至不能称之为现代国家中的国防军,倒类似于唐朝时的节度使时代的军队。事实上,国军中许多英勇抵抗的将领与军队,并非蒋的嫡系。所以,他们的英勇,不能归结于蒋的功劳。如张自忠、西北军和川军等。3、国军在抗战中的表现的确很多时候表现为无能。象扒花园口黄河大堤、火烧长沙城等乌龙事件,只能是战争史上的无能笑谈,是一个现代国家政府军的耻辱。国军在抗战中表现出来的整体战斗力令人无法恭维。事实上,大部分的伪军就是从原来的政府军中叛变过去的。作为中国当时的最高军事统帅的蒋委员长,难辞其咎。4、尽管从整体上国军的表现不佳,但他们毕竟承担了正面战场的主要压力。而且不能否认,在国军中也有许多有血性的中国人,有许多有能力的战将,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是,不得不指出,从军事的角度和战略战术的角度,国军的表现是不成功的。表现为最高指挥部的战略思想并不统一,军令也难以贯彻,组织的几次大会战基本上没有达到战略目的。战争的前期与后期的思路并不统一,蒋在前期对日还抱有一定幻想,在后期在宋的帮助下争取到美援后,才逐渐坚定了抵抗的决心。在军事上,蒋从来不是一个好的统帅。他的军事思想主要表现为与敌人拼消耗、拼时间,被动地与阻击强敌的战略思路;而不是主动的战略打击,还在战争中时刻不忘借刀杀人的小把戏。象足球比赛一样,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弱的一方要战而胜之,只能采取防守反击的战术。但是防守有积极防守和消极防守两种形式。而蒋的“焦土抗战”等基本上是一种消极防守的姿态,导致战略要地一个个失守,只致迁都重庆。5、值得肯定的是,蒋还是坚持下来了,尽管作为一个并不高明的全国最高军事统帅。但是他的消极防守的战略极大地损害了政府军在国民中的形象。象扒黄河大堤和火烧长沙这样的事件,还有国军的节节败退,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国民的抵抗热情。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军在异国他乡的表现反而比在本土表现更好的原因之一。同时,国军在国外的军队由于是孤军奋战,反而能够团结,军令能够统一,将士能够拼死一战;但是在本土,往往你指望我,我看着你,部队越多越坏事。象衡阳会战,如果不是援军迟迟不到,方先觉又怎会投降?中国人的不团结的确是国民的劣根性,往往把一个中国人逼上绝路,他会殊死反抗,倒是一群中国人,却会四散逃窜。为什么一个日本兵可以赶走一个村的人?因为谁都不愿意牺牲自己去争取胜利,一个跑了大家就一窝风的散了,打死谁算谁倒霉。这也基本上是许多国军的心态。综上所述,国民党的军队在抗战中的表现是不能统而论之的,不能全算到蒋光头的身上。他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帅,而且他的军事才能实在有限得很。国军各支力量的表现也参差不齐,实力强弱不等,我们在肯定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功绩的同时,对他们的失败之处也不应该讳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一半是海水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人生应该像石灰一样,逆境沸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战功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