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守护永恒之树死亡奶罩亡人的杜阿一

2010 斋月第27夜 礼拜后杜阿一(祈祷词)--shekh mishry al afasy【人人网 - 分享】
2010 斋月第27夜 礼拜后杜阿一(祈祷词)--shekh mishry al afasy
分享这个视频的人喜欢
分享这个视频的人也爱看
有你们好幸运?
想不到标题。
你的白衬衫
小迷糊上线
热门视频推荐
热门日志推荐
同类视频推荐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游坟的意义
游坟的意义游坟是穆斯林参悟人生和纪念亡人的行为。安拉的使者穆罕默德(求主赐他平安)曾经授命为白吉阿穆斯林墓地的亡人们祈求恕饶。使者(求主赐他平安)曾说:“我从前曾禁止你们游坟,后来安拉许可我探望我母亲的坟墓,
所以现在你们可以去游坟了,游坟可以促人记想后世”(塔志)。 伊玛姆安扎里说:“为吸取教益和记想死亡而游坟是可嘉的”。
游坟可以在亲友坟墓前,
亲自为亡人作‘杜阿一’以便祈主宽宥亡人,同时也令人参悟人生,记想死亡,从而提醒自己,在短暂的今生要坚守正道及时悔罪和抓紧完成主命功课,
为后世做好准备。
游坟的目的就在于此。失此两点, 游坟就毫无意义。哈姆说:“从坟间通过,自身既不参悟,也不为亡人祈祷的人,确实他已蒙昧了”。
坟墓是今世到后世的过渡阶段, 称为“百雷在亥”(间隔),亡人在此过程中单独孤凄,
而且要接受门凯尔、乃凯尔二位天使关于信仰的拷问。清廉的信士可以顺利回答天使的提问,
而后凭安拉恩惠安然入睡直至复生。违主作恶之人则不能答复二位天使之提问,
而伴随他(她)的只是坟中的痛刑。使者(求主赐他平安)说:“信士被埋葬之后,天使来教他坐起来,拷问他,
他就作证:‘万物非主,惟有安拉,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正如安拉的话:“在今世后世,
安拉以坚固的言辞使信士坚信”(14:27)。爱司玛传述:使者(求主赐他平安)赞主赞圣之后说:“凡是我原来看不到的事物,
于此处境我希望能看见,甚而我看见了乐园和火狱。我受到这样的启示:你们将在坟中受磨难,
像骗子麦希罕给予你们的磨难差不多,那时,天使说:你知道穆罕默德是什么?如果亡人是虔信的,他就回答: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他给我们带来正道和种种明验,因而我们响应他,拥护他,他这样连说三次,天使说:你安适地睡吧,
我们确实知道你是对他坚信不移的。如果亡人是伪信的, 他就答道:我根本不懂,我只是人云亦云而已”(均见塔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2010 斋月第27夜 礼拜后杜阿一(祈祷词)--shekh mishry al afasy【人人网 - 分享】
2010 斋月第27夜 礼拜后杜阿一(祈祷词)--shekh mishry al afasy
分享这个视频的人喜欢
分享这个视频的人也爱看
深夜音樂會?
你们睡了吗?
喊麦唱歌来吧
你好,晚上好。
热门视频推荐
热门日志推荐
同类视频推荐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银川市文化艺术馆-网站首页
欢迎进入银川市文化艺术馆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在线QQ
您的位置:首页 &&&非遗传承&&&&&项目名录&&
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汇编
&&发表时间:日&&点击数:4927 次
&&&&&&&&&&&&&& 编&& 委&& 会&& 顾&&&&&&&&问:陶雨芳&& 李卫东&& 编委会 主&任:关&&& 琪&& 编委会副主任:郭&& 林&& 主&&&&&&& 编:季&& 妍&& 张&&& 洁&& 编&&&&&&&&辑:马炳元&& 梁&& 斌&& 宋&&& 萍&& 杨晓娟&&&&&&&&&&&&&&&& 马金忠&& 李明昆&& 张晨曦 序一
&& 五千年中华古老文明的延续,缔造出丰富多彩、内涵广博、影响深远的传统文化,它们源远流长,以独有的姿态彰显着我们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以无声的文化理念滋养着民族世代相承的文化土壤。世界文明发展的历程让我们看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不仅取决于经济、科技等“硬实力”,还取决于“文化软实力”。作为保留民族历史记忆、凝结民族智慧、传递民族情感、体现民族风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历史的“活”的见证,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保护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守护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薪火,就是维护我们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对增强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宁夏,地处祖国西北腹地,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地区。早在元代,来自西域的穆斯林大批进入中国,宁夏回族的先辈们便开始聚居于西北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在这里挥洒汗水,生产生活,形成了独特的回族文化和风俗习惯。宁夏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首先源自于其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宁夏这块土地曾饱吮了黄河文明的乳汁。据考古发掘,远在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宁夏大地积淀了著名的“黄河文化”、“回族文化”和“西夏文化”。宁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熠熠生辉、弥足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2010年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区有10个项目入选,充分反映了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彰显了宁夏深厚的文化底蕴。留存于宁夏大地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宁夏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宁夏地域文化的瑰宝。保护好世代相传的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努力发扬光大,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责任,是建设小省区大文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任务,对提升我区“文化软实力”,增强城市凝聚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建设惠及全区人民的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全区人民历来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重视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为此进行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特别是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制定政策法规(率先在全国制定实施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加大资金投入,创新保护机制,建立保护载体。全区广大文化工作者、民间老艺人,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参与,无私奉献,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抢救保护了一大批宁夏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期间,银川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工作走在了全区的前列。截止2011年8月,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信息已近万条,普查项目2549项,制作项目文本144项。已建县级名录81项,银川市级名录54项,自治区级名录15项,国家级名录4项。现有国家级传承人1人,自治区级传承人17人,银川市级传承人43人,国家级传承基地3个。各级政府对传承人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资金扶持,有效地保证了传承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鉴于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的卓有成效,由银川市文化广播电视局、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编纂的《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汇编》(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系列丛书),对银川市的各级项目,逐一进行编纂介绍,集中反映了银川市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成果。它的出版对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我区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增强全区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凝聚力,提升我区“文化软实力”,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保护文化遗产,既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我们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保护原则,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再接再厉,再创佳绩,把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推上新台阶,促进宁夏特色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陶雨芳&&&&&&&&&&&&&&&&&&&&&&&&&&& &&&&& 日序二
&&& 银川,我们的家园,自然美丽、和谐美好。&&& 自然美丽的是山水,和谐美好的是情感和精神。承载着民族文化记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让所有居住在这家园里的人感受无限生机、洋溢无限快乐的精神的后花园。&&& 世界上无论什么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从遥远的过去走来,是人类生命的记忆,是一座富饶的文化宝库,是我们今人创造力的精神源泉。在全球化的大视野里,诞生在古老华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和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文化多样性的中国体现。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现代化,我们传统的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属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失去了生存的土壤,面临着异常严峻的考验。在新的形势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相当数量的非物质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面临传承和发展的挑战,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渐趋恶化,保护现状堪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文化遗产,它不只是一个民族昌盛的记忆,更是一个民族活态文化的基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近些年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动,在全世界特别是在我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发扬,国家实施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保护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从2003年我国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到2005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不断增多,保护领域不断扩大,保护内容不断丰富。自2006年5月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银川市有四个保护项目分三批进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五个保护项目进入了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银川市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城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内涵,更承载着无以计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银川市各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大量的民间故事、诗歌、谚语、服饰、绘画、建筑、工艺、习俗以及民歌、舞蹈、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祖国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艳丽奇葩。&&&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充分展示银川市各民族、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的面貌,全面反映银川市各民族、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推动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银川市文化广播电视局、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编纂了《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汇编》――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系列丛书之一,这是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特别是四级名录体系(国家、省、市、县)建立工作阶段性成果的全面呈现。该书客观、系统地介绍了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五十四个项目的传承区域、历史渊源、表现形态、文化价值以及濒危状况,是迄今为止银川市第一本完整、系统地介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典籍,兼具学术性、知识性与文献性。&&& 巍巍贺兰山,漫漫黄沙路,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本汇编是银川市回汉各族儿女历经沧桑和变迁后给我们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是银川市各族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的良好佐证。《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汇编》以较高的质量完整地记录了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和利用作出了贡献。该书的出版,让无缘到实地观摩、聆听和学习的人们,既能了解到这些文化遗产的来龙去脉,又能看到银川市丰富的文化景观。&&&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也是当今世界热捧的软实力,更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基础。回望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对先辈创造出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满感激,对更加绚丽的未来充满期待!是为序。
&&&&&&&&&&&银川市副市长&:李卫东&&&&&&&&&&&&&&&&&&&&&&&&&&&&&&
&&&&&&&&&&&&&& 日&&&&&&&&&&& &目&& 录&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Ⅱ-1 回族民间器乐――马氏口弦
&※项目名称:回族民间器乐―――马氏口弦&& 入选名录:首批国家级名录、首批宁夏区级名录、首批银川市级名录& 流传地域:灵武市&&& 灵武是一座历史名城,辉煌的河套文化给这块古老的土地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千百年来,流传在灵武的回族民间口弦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内涵、精湛的表演技艺和制作技巧流行民间,充分表达了灵武广大劳动人民丰富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口弦的历史悠久,在《诗经》中有“吹笙鼓簧”的诗句记载。“簧”即古代的口弦,是人们传情达意的一种乐器。口弦,又叫“口儿” “解麻缠” “口衔子”,小巧雅致、便于随身携带,是宁夏回族妇女十分喜欢的小型弹拨乐器。它没有什么明显的音调,主要是通过口形、气力、节奏等表达弹奏者的喜怒哀乐。弹口弦一般是农家妇女们农闲时的消遣,弹一阵子,解解心里的忧愁。女人的心里常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伤痛,所以口弦的曲调总是缠绵的、忧伤的。由于口弦是含在口中演奏的,曾被国际友人誉为“东方口中竖琴”。&&& 口弦乐声不大外扬,如同一只采花的蜜蜂在屋檐上嗡嗡地飞舞,如春蚕吐丝、燕子衔泥,吹奏者悠悠的心事全融在那“贝贝儿邦,邦邦儿贝”的口弦声中。娓娓缠绵的口弦声,最适宜表达回族妇女们的所思所想,为此,回族妇女爱不释手。口弦的曲调比较固定,有“廊檐滴水” “骆驼铃” “珍珠倒卷帘” “五哥放羊” “脚户歌”等口弦令。&&& 口弦有两种,一种是铁制的,一种是竹制的,银川回族妇女擅长弹奏的是竹口弦。抻动竹口弦,在每个簧片的尖端系有一条丝线,演奏时将线头套在右手食指上,以指牵线使簧片振动发声。演奏者利用双唇向前突出成筒状增加共鸣、扩大音量,并借以口形交换和控制呼气等方法,变化出不同的音色。熟练的演奏者,能表达出较复杂的节奏和较多的音色,并能使每片弦发出它的纯五度泛音来。一副口弦往往能奏出五个不同的音。运用不同的奏法,既能发出袅袅的音色,也能发出较粗犷的音响。口弦可以独奏、齐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在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马氏家族位于灵武市郝家桥镇崔渠口村四队,当地的群众非常喜爱口弦弹奏,为马氏口弦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马氏口弦源于甘肃,由马氏家族的马德海学习而来。马氏口弦传承四代,至第二代马金贵老人时,口弦的制作工艺、演奏技巧日臻完善,并逐渐凸现马氏特有的风格。马金贵的大女儿马兰花酷爱弹奏口弦,从六岁开始便跟随父亲学习弹奏,现在已经成为回族口弦演奏艺人中的佼佼者。马氏口弦小巧玲珑、制作精细、音色优美、方便携带。马氏口弦经典曲目有《廊檐滴水》《骆驼铃》《种芝麻》《欢乐回乡情》 等。其演奏技艺先后在国家级、自治区级各类活动中展示,受到专家和爱好者青睐。&&& 2008年由灵武市政府出资制作了一批适合大众演奏的口弦,并成立了以马兰花为主的马氏家族口弦弹奏队伍,以变换演奏方式,同时辅以节奏的变化,形成口弦的不同音色。如今她们已多次将口弦演奏技艺展现在舞台上。&&& 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日,郝家桥镇崔渠口村四队马氏口弦被命名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点。2008年2月,马兰花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回族民间器乐代表性传承人证书。2009年5月,回族马氏口弦制作技艺进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2009年6月,马兰花获得“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称号。
Ⅱ-2 马鞍山甘露寺佛教音乐&※项目名称:马鞍山甘露寺佛教音乐 入选名录:第二批宁夏区级名录、拓展第一批银川市级名录 流传地域:灵武市
&&&&魏晋南北朝时灵州佛教兴盛。范文澜的《唐代佛教》中记载:“安史之乱时,太子李亨逃到灵武,不空遣密使奉表问安,为补军需不足,曾在当地粥僧道度牒。”西夏时,佛教被立为国教;明清两代佛教在宁夏也十分盛行,源于印度的佛教音乐,随佛教传入中国内地。 &&& 马鞍山甘露寺位于灵武市临河镇,是一座具有传奇历史的著名寺院,寺中自明代以来流传下来的佛教音乐是宁夏佛教音乐的一个缩影。 &&& 佛教认为,音乐有 “供养”“诵佛”的作用。《法华经?方便品》云:“歌呗诵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马鞍山甘露寺佛教音乐是寺院和信众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所用的音乐,是从经文咏诵到宗教歌曲、礼乐大典的整套声乐、器乐。声乐中有和念、令调、吟诵、直数,其形式多样,有由维那一人进行的独唱;有由维那唱上句,僧众唱下句的领唱和齐唱、轮唱等。结合器乐有经文咏诵伴奏、器乐演奏。声乐曲调的格式主要有四种,即赞、偈、咒、白。赞,用于诵佛之功德,如三宝赞、得赞等,其词多为长短句式的诗。偈,用于颂扬佛教教义,如净三业偈、沐浴偈等,其词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九言的句式,在曲调上除了用上下对句外,一般常以四句为一乐段。咒,是密语或真言,如洒净真言等,其词的格式变化甚多,曲调比较活泼。白,除直白外,其他如梵白、书声白、书梵白、道腔白等都带有音乐旋律,与散板吟唱十分相似。&& &佛教常见的主要仪式有朝课、晚课、佛诞祝仪、忏仪、放焰口及水陆法会 (水陆道场)、戒坛仪式等等。其中禅门日育是比丘每日在寺院中早晚必做的功课,音乐并不复杂,而且各地较为一致。放焰口和水陆法会规模较大,费时较长,有的还有情节内容,其音乐和舞蹈、诵白的结合安排都有一定的水平。音乐旋律有的庄重、有的活泼、有的凄厉、有的热情,随仪式发展而变化。如放焰口,据传有九板十三腔,不同的唱腔旋律有几十种,因此,放焰口的音乐结构实际上相当于一出音乐清唱剧。 &&& 演奏使用的乐器,自明代起,在早晚课诵、祝圣等宗教仪式中,著名寺院都较统一,即只用经书中称为法器的打击乐器,如磬、引磬、木鱼、铛、铪、钟、鼓等。在其他佛事仪式中,特别是应赴民间的佛事仪式,各地应用乐器不全相同,带有地方特色。除打击乐器之外,吹管乐器有管子、笛、笙、唢呐等。 &&& 马鞍山甘露寺佛教音乐的主要价值是它较强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寺庙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上灵州的特殊地位,使它既与中国佛教音乐一脉相承又具有民俗化、地方化的特点。马鞍山甘露寺佛教音乐有着委婉细腻的地方乐曲特色,它具有极强的民间性、实用性。而且,它基本上是为民间办白事所用,在民间服务中不断发展,推陈出新,取材变得十分广泛,音乐风格特别缠绵悱恻,感染力很强。 同时它还具有兼容性,既表现了佛教音乐宗教的特征,也表现了佛教音乐民俗化和民间化的特征,这主要是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上居民的迁移,使灵武成为了甘肃、陕西、内蒙古文化的交汇之地。 &&& 马鞍山甘露寺佛教音乐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极强的文化价值,发掘、抢救、保护马鞍山甘露寺佛教音乐,对保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丰富和完善中国佛教音乐史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马鞍山甘露寺佛教音乐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整套知识和艺术体系,较好地反映了黄河上游宗教音乐艺术的本质规律,在超度亡灵、净化众生心灵、促进一方祥和方面所起的作用巨大。 Ⅱ-3 花儿 项目名称:花儿入选名录:首批宁夏区级名录、首批银川市级名录流传地域:银川市
&& “青柳垂丝夹野塘,农夫村女锄田忙。轻鞭一挥芳径去,漫闻花儿断续长。”明代高弘的诗句描绘出中国西北地区乡村演唱 “花儿”的情形。 “花儿”是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区流传最广的民歌形式,是当地人民的口头文学形式之一,被称为“西北之魂”。2009年,“花儿”被正式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花儿结构分两段,前段比兴,后段是歌唱的主题内容。曲调具有很强的抒情性,演唱时用当地方言,有浓郁的地方气息。宁夏花儿是西北花儿的一个分支,俗称 “干花儿”“山曲子”“野花儿”,是广泛传唱于宁夏南部山区回族聚居区的一种代表性民歌体裁,也叫 “少年”。因其曲调优美、流畅,真实反映劳动人民的心里话,因此有着广泛的群众传唱基础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金凤区良田镇是金凤区最大的一个乡镇,回族占总人口的82%。这些回族人口中大部分是从宁夏泾源县移民搬迁到此,他们带来了家乡的花儿,使花儿流传于此地。&&&&&&&&&&&&&&&&&&&&&&&&&&&&&&& &&& 2008年良田镇成立了20人的花儿演唱队,每年4月份良田镇都会举行花儿歌手演唱赛,现已举办了四届。 “花儿”优秀传承人赵福朝、周玉兰等,先后参加过全国、自治区、银川市举办的 “花儿”演唱大赛,成绩可圈可点。尤其是赵福朝,在2008年中国西部 “花儿”(民歌)邀请赛上获得了铜奖,为我区争得了荣誉。 &&& 除此之外,金凤区还在黄河东路街道新L苑社区设立花儿传承点,在中小学校开展 “花儿进校园”系列活动,成立金凤区 “花儿”民间艺术团,努力打造金凤区 “花儿”传承基地。 &&& 现居住在贺兰县金山乡的70多岁老人王德贤,从小喜爱花儿,放牛和在田间劳动时从大人那里学唱了不少花儿,虽不识谱,但因记忆力好、悟性高,慢慢成为当地有名的歌手。他演唱的花儿既有传统内容,也有创新。王德贤会三四十种 “花儿”曲令,几百首 “花儿”唱词,在甘肃、宁夏多次获得省、州级 “花儿”比赛一等奖。 &&&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宁夏特色文化品牌,保护优秀文化遗产,银川市回民中学于2008年9月被自治区文化厅授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夏山花儿传承基地”称号。 &&& 以优秀教师―――回族山花儿演唱者唐祥为代表的花儿队伍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 “花儿进校园”活动,将花儿引入课堂,开设了花儿课,使广大师生从没有听过花儿到会唱花儿,从不了解花儿到熟悉花儿、喜爱花儿。这一举措不但充实了校园课程内容、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使学生们在歌声中感受到了家乡的美丽、在歌声中领略了宁夏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2008年 10月在原银川五中七年级八个班的400多名学生中开设回族花儿欣赏传承课教学活动,举办传承培训课程160课时,教授回族花儿歌曲 13首。经自治区文化厅批准,原五中花儿传承基地2009年随校址迁移至银川回中。银川回中继续在七年级 16个班 1000多名学生中开设花儿课程,并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成立了花儿进校园课题组、花儿研究室。丰富的花儿教学受到区内外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这充分体现了非遗传承的文化理念,从纵深和横向拓宽了传承领域,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切身感知到了非遗的文化内涵。
Ⅱ-4灵武道教音乐 ※项目名称:灵武道教音乐 入选名录:首批银川市级名录 流传地域:灵武市
&&& 道教音乐起源于我国东汉时期,初始的道教音乐其渊源可追溯到春秋前的巫舞乐。关于道教经韵音乐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南北朝时北银川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魏嵩山道士冠谦之撰写的 《云中新科之戒》。&&&&&&&&&&&&&&&&&& &&&& 灵武道教音乐从清朝道光年间开始,属于 “正一”派,历时一百五十多年。光绪年间第三代传人顾广德将灵武的道教音乐发扬光大,辐射到周边县市及陕西、内蒙古部分地区。 &&&& 其道教祭祀活动中演奏的音乐一直沿袭了祖辈的曲牌,几乎没有做过更新和改变。演奏的乐器大多是打击乐器,还有笛子、小唢呐等。打击乐的曲子多以家传鼓谱为主,鼓点比较特殊,极具地方特色。 &&& 灵武道教音乐由三部分组成,即经韵曲调、笙管音乐、打击乐。 &&& 经韵曲调是道士诵经时唱的曲调,又称经歌。其内容有赞美道教教义,播扬神明灵验,祈福保安,消灾免难,施食饿鬼,超度亡魂,劝人行善,孝顺父母,忠君爱国等多类。经文多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十言古体诗及对仗工整的骈文,韵律性强,便于歌唱。按音乐形态区分,经韵曲调可分为讽经腔、诵诰腔和韵腔三类。 &&& 笙管音乐因主要乐器为笙和管子而得名,是灵武道教音乐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它除为演唱经韵曲调伴奏外,还单独演奏笙管曲牌,几乎用于一切道教活动仪式。其乐队编制是管子、海笛各一支,笙一至数簇,小鼓、铛铛各一件,小镲、二饼子各一副。笙管曲牌使用的调式有宫、商、徵、羽四种,其中以徵调式最多,其调式音阶有五声音阶、六声音阶和七声音阶三种。由于笙管音乐的主要乐器笙、管子、海笛音色清脆、明亮,曲牌古老典雅,再加上特殊的演奏环境,使这种音乐庄重、肃穆、清心悦耳、委婉细腻、文静优美,是具有浓郁宗教气氛的神韵仙乐。 &&& 灵武道教的打击乐,其他道观称铙镲牌子 (以大小铙镲为主击乐器)和铛镲牌子(以铛铛、小镲为主击乐器),也属道教科仪音乐。它的乐器有大鼓、小镲、大铙、大钹、铛铛、二饼子、手铃、大小木鱼等,在特定情况下还使用大小钟、铜鼓、磬,道教称为法器。它的乐器特别,音色清脆、音量宏大,击法奇妙,既可在各项科仪活动程序的转换、连接时单独演奏,又可在经韵曲调、笙管音乐的演唱、演奏中,作为引子、间奏和尾声使用,起着加强节奏、渲染情绪、烘托宗教气氛的作用。
&&& 经韵曲调、笙管音乐、打击乐在道教活动中常穿插、配合使用,所以,这三部分既是独立的又是不可分割的。其乐器多混用不分,演奏时,一名道士常身兼几职,该唱时则唱,该吹时则吹,该打时则打。 &&& 灵武道教音乐在民间音乐中极为少见,由于流传的道派、地域不同,在道教音乐中,它与其他道观道教音乐的内容、形式、旋律、风格以及乐器配制等又有不同,应属仅流传于本区域的 “地方韵”。 &&& 灵武道教音乐中的大部分几乎是活态地被传承下来,它是古老的、少见的道教音乐和民族民间音乐遗灵武道教音乐之经韵曲调存。它能在历代为数不多的道士中传承至今,说明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流传于宫观道院,上入皇宫,下到民间,影响着历代人们的信仰和行为,影响着整个社会生活,并对中国传统音乐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发掘、抢救、保护它对研究道教音乐史和民族文化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 灵武道教音乐是灵州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标志性内容,是道教道法自然、清静无为理念的形象体现,是道教文化的生动展示。把它推向市场,由为神演出转变为为百姓服务,可以大大丰富灵武的文化内涵,满足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
Ⅱ-5 永宁民歌 ※项目名称:永宁民歌 入选名录:首批银川市级名录 流传地域:永宁县&&& 民歌是在人民大众生产和劳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这些歌绝大部分都不知道谁是作者,而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地相传至今。它以自然坦率的方式,唱出大众淳朴的生活感受。民歌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劳动人民 (主要是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而永宁民歌题材广泛,反映内容深刻,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反映了他们的心理、感情、意志和愿望。 &&& 永宁民歌的特点是音调比较高亢嘹亮,旋律宽广,气韵悠长,声音运用上也比较刚直。《接婆姨》《牛拉车车》《扬燕麦》《小两口拜年》已成为永宁具有代表性的民歌,深受人们的喜爱,久唱不衰。随着时间的推移,永宁民歌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及魅力。如《接婆姨》,流传于永宁县仁存、李俊、增岗一带,属于叙事性的小调,也称 “旱船调”,歌曲节奏整齐,结构方整,歌词整齐,尾句曲调重复,属民族调式。再如《牛拉车车》也是一首永宁当地民歌。这首民歌属于山歌,也可称为 “信天游”。歌曲的曲调变化不多,属于方整结构,下句采用上句的后半句,也可说是重复上句的后半句,本曲属羽调式歌曲,基本用了一个八度的音域,节奏工整,四分之三拍子,有明显的节奏感。&&&&&&&&&& 永宁民歌具有鲜明的艺术价值和时代价值。在过去,通过旧时艺人的卖唱,民歌可以起到教育民众、针砭时弊、宣传正义的作用。永宁民歌为本地音乐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他们根据永宁民歌创作了很多音乐作品,并通过歌手和乐手的演唱演奏,获得过荣誉,为我们的地方民族音乐宝库增添了有价值的内容,成为宁夏民歌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永宁民歌在艺术上的特点有:&&& 1.自由辽阔的风格和即兴编词的特点。部分民歌节奏较自由,在演唱中见什么唱什么,可以用同样的旋律唱出十几段歌词。2.曲式结构简洁,旋律易上口。一首民歌最多有四个乐句,少则两个乐句,结构规整,旋律流畅。3.歌词淳朴,通俗易懂。歌词内容贴近人民生活,亲切自然,通俗、简洁、风趣、幽默。&&&&& &&& 近年来,随着传统音乐的不断繁荣发展,永宁民歌也逐渐走出自我,让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现如今,永宁民歌的主要传唱人有眭金林、张江、原伟华、马翼腾等十多人。他们从小喜爱唱民歌,其中眭金林1984年代表永宁参加全区民歌花儿演唱会,《牛拉车车》《接婆姨》是最具代表性的永宁民歌。
Ⅱ-6回族民间乐器―――咪咪&※项目名称:回族民间乐器―――咪咪 & 入选名录:第二批银川市级名录 & 流传地域:银川市
&&&&被称为春天短笛的咪咪,是过去回族男子传情达意、抒怀解忧的随身吹奏乐器。它用两根约五寸长,小指般粗细的竹子管做成,类似于竖吹的排箫。它的种类多样,有单管、双管等多种型制。由于这种乐器具有音色纯厚优美、制作简单、携带方便、演奏风格别具一格等特点,在宁夏回族中世代相传,最流行的时候,很多回族乡村的尕娃、青年人手一把。作为一种男性经常使用的乐器,它可与回族女性钟爱的乐器―――口弦相媲美,丰富了回族群众的生活。有句回乡谚语 “哇呜唱,庄稼长,咪咪吹,牛羊壮”,正是回乡风俗的写照。 &&& 咪咪的历史十分悠久,经我区专家学者考证,它是汉唐以来在宁夏流传的古乐器羌笛、芦管的演变和遗存。经过历史的变迁,这些乐器在我国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中已十分少见,但是在20世纪却还在我区回族群众中流行。 &&& 宁夏回族咪咪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演奏技艺及制作工艺。咪咪 “把式” (高手)可以用咪咪吹出其他乐器难以相比的华彩。回族艺人制作的咪咪喜欢镶嵌本民族艺术图案、线条,雕刻阿拉伯文书法等。 &&& 咪咪有两种―――竹管咪咪和铜管咪咪。竹管咪咪选择光滑的竹子,用铁扦子在两支竹管上均匀地烫四个、五个或六个洞眼,然后用丝线并排扎在一起,再装饰性地吊上个流苏穗子,最后将红柳枝皮或毛刺皮做成两个像唢呐哨片那样的芯子放进竹管,就可以噙在嘴里吹奏,用手指按住竹管上面平行的两个小孔,随着指法的变换,可以吹奏出各种跌宕起伏的旋律,组成了一首首徐疾自由、柔和婉转的曲调。 &&& 咪咪音调的特点是明快、柔慢、风趣、浪漫,时而像铜铃鸣响圆润细腻,时而似叮咚小溪流淌清脆鲜明,远远听来如 “呖呖莺声花外转,涓涓清泉石上流”。咪咪以中合之音为主,特别适宜于 “花儿”和宴席曲的演奏。它能把这两种音乐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可以说咪咪是 “花儿”和宴席曲最理想的伴奏乐器。它们的结合使民族地域特色更加浓郁。 &&& 如同口弦是回族妇女的专用乐器一样,咪咪是回族男子们不离身的爱物。在过去,不论是须发皆白的老人、稚气十足的孩子,还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老成持重的中年人,几乎每个男子的腰间都拴着一支咪咪,从日出至日落,在广阔的山间、田野里,到处都洋溢着悠扬悦耳的咪咪声,这些曲调有时深沉,有时热烈,很快能把你带入辽阔的意境中。与之相对应的是妇女们弹奏的口弦,咪咪、口弦相得益彰,青年男女们从灵魂深处荡漾而出的乐曲,如同一朵朵绽开的鲜花,清新、芬芳,使人流连、令人心醉。 &&& 由于回族乐器生存的土壤正在迅速消失,乐器传承遇到了危机。老一辈艺人纷纷改行,许多年轻人已不知咪咪为何物。为了对宁夏回族民间乐器进行有效保护,要建立保护机制和体系,从保护老人开始,培养娃娃入手,加强宣传,争取全社会的关注。 Ⅱ-7& 灵武民歌※项目名称:灵武民歌 & 入选名录:第二批银川市级名录 & 流传地域:灵武市&&& “民歌本来就姓民,民歌要唱人民心;如若不唱心中歌,高山流水无知音。”灵武民歌是人民对生活的歌唱,对社会的歌颂,它们深受群众的喜爱,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灵武地方民歌,据史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流传,在唐宋元明清都有记载。灵武民歌浩如烟海、多彩多姿,它是世世代代的灵武人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发展起来的。&&& 灵武民歌大致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风俗歌曲、宗教歌曲、新民歌等几大类。2010年,灵武民歌被正式列入银川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灵武民歌在曲体结构方面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常见的两个乐句或四个乐句构成的乐段外,还有单句反复、三句式、四句加衬句及五句式、多段式、反复式。灵武民歌在调式曲体等方面徵调式占的比重较大,羽调式也不少,节奏有2/4和4/4,5/4和3/4,3/8和9/8拍。灵武民歌是灵武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劳动中创造的,无论是词或曲都能体现当地的民风民俗。&&& 灵武民歌受陕北、甘肃、内蒙古移民文化的影响较大,极具兼容性,小调婉转细腻,号子有北方的雄浑高亢。语言简洁,借喻巧成,风趣幽默,具抒情性、叙事性、舞蹈性于一体。歌曲韵白独特,旋律流畅,音乐上采用了“宫” “商” “羽” “徽”四种调式,演唱上真假嗓相结合。灵武民歌是灵武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用劳动智慧创造的,每一首民歌都凝结着回汉民众的心血和艺术才能。它题材丰富、内容广泛,有着很强的艺术生命力。它是灵武艺术百花园中颇具特色的奇葩,长期在人民中间落户,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浓厚的民族特点。比如灵武民歌《珍珠倒卷帘》歌词从正月到十二月,后附加两段,共十四段,每段都有一个历史典故出现,从孟姜女哭长城到桃园三结义,从隋王朝到唐宋元明,都有典故,不难看出它的流传有相当长的年代。旧社会,灵武人民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袜子烂了鞋烂了,汗褂子连不住线了,牛牛(者)外头(哈)冻硬了,哎呀尕妹妹呀,才知道穷光阴尽了(剑!奔妇渖礁瑁普娴乜袒隽税鹘准锻持蜗拢嗣裆畹谋沂肥怠!傲橹莨懦呛玫胤剑木拍攴淼媒夥牛桓献呃辖矸税铮睾喝嗣裣惭笱蟆!贝咏ü胶献骰由缁嶂饕褰ㄉ枋逼诘礁母锟牛疾欢嫌行碌母枰コ鱿帧T诟鞲鍪贝纳缁嵘钪校窦涓枰フ媸档孛杌媪松缁嵯质怠&&& 灵武的爱情歌谣是民歌宝库中最闪光的部分。在婚姻和爱情生活中,虽说各种歌谣和曲调表达爱情的方式不同,爱的思维各具特点,但爱的纯、真、热、深却是一致的。“日头出山月亮落,妹子想哥不得活;白天想你做不下活,晚上想你睡不着。想你想你常想哩,清鼻子眼泪常淌哩。”“头发黑得像个燕叽叽,脸脸子白得像个蛋皮皮;腰腰子活络得像个软泥泥,肢脚子小得像个羊蹄蹄。”这些情歌纯真朴实,爱得热、爱得深,健康直率,具有很浓的乡土气息,直接反映生活、思想、愿望和要求,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不吐不快,很受群众欢迎。&传 统 舞蹈Ⅲ 舞狮项目名称:舞狮入选名录:第二批银川市级名录流传地域:灵武市&&& 舞狮,源于宋仁宗景佑年间,是当地农民节日期间和庆典活动时的一种表演形式,与民间祭礼、巫术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它风格独特,集民族性和艺术性为一体,表现了人们辟邪纳福,祈盼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美好祝愿。 灵武杨明舞狮,套路独特,表演时能在七八米高的桌子上下翻飞,步法灵活稳健,动作干净利落,武活文使,潇洒大方。杨明的舞狮表演是以单狮为单位,在与群狮表演中前身和后尾一定要配合默契,狮子在行进中表演,可前后穿插,整个队伍显得更加活跃。舞狮表演是两只狮子为一组,大狮三组、小狮一组,由领狮人手拿绣球将群狮领出场,跑圆场表演。领狮人将绣球放在场子中央,群狮争啃绣球的同时可表演小跳、小滚、翻皮、单位、前擞毛、双狮相互擞毛、相互穿身而过等技巧动作。这时,前场武术师亮相,先由持单刀的武术师舞一路单刀,再由领狮人领一对狮子到前场,交给武术师,单刀对狮子,俗称“打狮子”。单刀狮子对阵完后,又一名武术师持单棍上场表演,领狮人同另外一对狮子与单棍武术师对阵。整个武术舞狮过程除小狮子跳跃观场外,其余大狮轮流与武术师对阵,场面如火球滚动,精彩万分。&&& 灵武杨明舞狮的鼓乐节奏十分激烈。大鼓、中鼓的节奏是:○ ××××& ××××& ××& ×& ○ ××××& ××××& ××& × ○ ××××& ××& ××& ×;大铙、大钹、大钗的节奏稳健、浑厚有力:○ ××××&& ○ ×××× ;中小钹钗的节奏是:○& ××& ×& ××& ×& ○& ○& ××& ××& ××& ×,形成了鼓乐配器,具有很浓的地方风味。&&& 武术舞狮表演完后,后场已架好“天桥”。“天桥”是用长1.2米,宽0.8米,高1米的条桌共10张组成。所有群狮由领狮人领着,边舞边有序地上天桥,这时狮头不但要舞得活,舞的幅度也要大。最重要的是狮尾,每上一层天桥,全靠技艺精干、气力充足的后尾舞者,狮尾不但要舞得好,站得稳,而且时时要用双手将狮头舞者提起或放下,上下翻狮皮时要配合默契,胆大心细。领狮将第一对头狮领上天桥,第二对、第三对也跟着边舞边上,小狮在地面玩耍,最后定位,形成了舞狮在天桥上的造型,这叫“狮子上天桥”。这一造型的最上层是手持绣球的领狮人,第三层左右各一舞狮,第二层左右各一舞狮,第一层左右各一舞狮,地面两侧各一小狮子,四层舞狮,场面十分壮观。杨明舞狮文武并进,有所更新,场面惊险激烈、引人入胜,很有个性和特色。&&& 杨明舞狮是中国农耕文化时期的社会缩影,它对于研究我区农耕文化的社会形态、道德价值系统、生活方式及民俗形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杨明舞狮对于发展全市社火艺术,尤其是民俗文化具有极高的价值。在多元文化并存发展的今天,保持文化的独立个性,对于保存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传统文化之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四-1& 皮影戏※项目名称:皮影戏 & 入选名录:首批宁夏区级名录、首批银川市级名录& 流传地域:银川市贺兰县、西夏区&&&&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以在灯光照射下用兽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名,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它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皮影是以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射下投影到幕布上的影子显得瑰丽且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皮影戏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电影始祖”的美誉!&&& 皮影戏的道具造型生动而逼真,夸张而幽默,淳朴而粗犷,细腻而浪漫。脸谱与服饰以镂空为主,又适当留实,繁简得宜,虚实相生。每一个形象不仅局部耐看,而且整体配合既充实又生动,通体剔透且四肢灵活,充分借鉴了戏曲脸谱、民俗装束与剪纸艺术的精华。人物身高不超过一尺,通常采用侧身五分脸,线条细腻而流畅。头发、胡须采用山羊毛为材料,不柔不僵。男女角色脚底都在同一水平线上,表演时静动分明。整体造型以墨绿、暗红为主色调,显得古朴而典雅。&&& 皮影戏演法上通过推、拉、捻、转、摆、跃、勾等方式表现。&&& 贺兰县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但新中国成立前由于交通闭塞,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历史文化鲜为人知。民间曾流传:“常信堡的秧歌绕牌灯,丁义堡的庙会跳大神,洪广营的龙灯年年有,于祥营的灯影子不离门。”&&& 贺兰皮影戏在继承陕西皮影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贺兰皮影戏的唱腔既有对陕西“俗曲道情”和“西府秦腔”的继承,又有对宁夏山花儿、时令小调的广泛吸收。唱腔在保留了陕西西路唱腔特点的同时,将唱腔“板路”中的苦音深化,转音富有层次。“彩腔”中的“分慢板腔”借助嗓口气流涌退,收放自如。演唱时大胆使用甩腔、帮腔、帮唱、唱腔等演唱方式,渲染了舞台气氛,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演唱风格。&&& 现搜集的演出道具近300件,包括头楂、身架、车马、宫殿、桌椅、书架等;主要演出剧目30余部,宁夏张派皮影戏的第三代传人、自治区级第一批非遗保护项目传承人张进绪在世时能完整演唱的剧目有《武松打虎》 《三战吕布》 《三打白骨精》《孙悟空大闹天宫》《赤胆忠心》 《包公案》等。他的《王剪平六国》,唱腔独特、表演生动。&&& 作为宁夏皮影缩影的贺兰皮影具有内容丰富、特征明显的特点,在中国皮影领域的发展历史中已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发掘、抢救和保护贺兰皮影,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中国本土民间文化,而且对研究宁夏民俗、民歌,提高人民群众的欣赏水平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都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2007年,皮影戏被列入自治区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08年被列入银川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08年贺兰县启动的“贺兰皮影”进校园活动,引起了广大青少年浓厚的兴趣。同时该县还开展了“皮影进社区” “皮影进军营”等活动,让古老的本土皮影焕发勃勃生机。&&& 皮影戏在银川市西夏区也流传久远。西夏区皮影戏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戏曲内容生活气息浓厚,风格古朴、沧桑、豪放。传统曲目有《下河东》《西游记》《撑船》《白玉钿》《孙悟空与二郎神》《白蛇传》《神魔钻天入地》等100多部。Ⅴ 宁夏民间说唱项目名称:宁夏民间说唱入选名录:第二批宁夏区级名录、首批银川市级名录流传地域:银川市宁夏民间说唱传承人徐明智(左)和他的搭档表演宁夏坐唱《年轻的老汉》&&& 目前主要流传于银川地区的宁夏民间说唱艺术包含了宁夏小曲和宁夏坐唱等说唱曲艺形式。&&& 宁夏小曲,民间称小曲子,流行于宁夏银川、永宁、贺兰、中宁、同心、平罗、惠农等地。据老艺人陈公东的回忆,清朝中后期宁夏境内已有民间小曲艺人活动,曲调借鉴了北京西河大鼓的韵味,与宁夏回族民间小调融合发展,形成自己独有的艺术形式。清光绪年间,宁夏小曲的演唱广为流行,卖唱艺人也逐渐多起来,银川、永宁、吴忠、石嘴山等地已有卖唱班社,这些班社对宁夏小曲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20世纪30年代,小曲艺人王有在陕甘宁边区的盐池等地行艺。在今银川市内,还活跃着宁夏小曲艺人陈公东等。&&& 宁夏小曲以抒情、叙事见长,各族人民在日常劳动生活中,喜欢把自己的欢乐、痛苦、希望、憧憬寄托于歌中,形成了清唱小曲,借歌抒情,自唱自娱为主的传唱特点。小曲在长期传唱中,有些曲调逐渐曲牌化,文词逐渐格式化,形成了“专曲专用”“一曲多用” “依谱填词” “转换填词”等变化。因而除了自娱性的传唱方式外,又发展成为一种深受城乡各阶层人民喜闻乐见的丝弦小曲演唱形式,在城镇、乡村广泛流传。&&& 宁夏小曲传承方式有家传、师传、自学几种。其表演形式通常是唱小段子时为一人手拿梆子击节站唱,另一人操三弦弹奏;若演唱篇幅较长的曲目时,则采取二人坐唱,即一人弹三弦或拉胡琴伴奏主唱,另一人持简板、梆子等击节帮腔。银川小曲的演唱曲目十分丰富,如《马仲英打宁夏》 《孙殿英打宁夏》 《抓匪小调》 《马家抓兵》 《拨兵小曲》《珍珠倒卷帘》 《红军打宁夏》 《烟花女》 《童养媳》《小女婿》等,为研究宁夏民俗、宁夏历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宁夏坐唱是我区唯一一种还活跃在文艺舞台上的地方曲艺曲种。宁夏坐唱源于民间“宝卷”“宁夏小曲”“银川说书”等长期流传于我区的一些民间曲艺形式。宁夏坐唱采用说唱性较强的民间俗曲作基本唱调,如“说书调”“数花调”“莲花落”“数板调”“打宁夏”“太平年”“喜新年”“织手巾”“十劝郎”等。在使用这些民歌小调时,多根据歌词内容需要,采用一曲多用的方法加以发展变化。&&& 1979年后,银川民间艺人闫禄与银川市曲艺队专业演员徐明智、张茂起、赵杰等人重新开始对宁夏曲艺进行挖掘整理,兼收并蓄,推陈出新,吸收宁夏小曲的许多曲调,借鉴“宝卷”“说书”等的二人坐唱形式,改编和创作了一批作品,将这个推陈出新的曲种称为“宁夏坐唱”。它采用宁夏小曲的“打宁夏调”“数花调”等主要曲调,表演时为二人坐姿合演,主唱者兼弹三弦或胡琴伴奏,助唱者左手执渔鼓和撞铃,右手击打渔鼓帮腔。二人分角摹声,表演时形成了一定的逗哏与捧哏关系。伴舞者以响板及其他乐器配衬。在伴奏上讲究以唱腔为基础,用传统的托、包、带、垫等手法,根据唱腔情绪需要,起立表演,该简则简,该繁则繁,装饰加花,包腔衬垫,使得说唱和伴奏、演艺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击节者一般龙须板每拍一击,渔鼓击强拍或每拍一击,在情绪变化时渔鼓还用闪板表演或加花等节奏形成对比变化。&&& 宁夏坐唱的曲调粗犷奔放,高亢昂扬;旋律节奏明快,朴实流畅,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其主要曲牌有“宁夏川”“风搅雪”“数唱”“马兰花”等。宁夏坐唱长于表现歌颂、叙事的主题,亦能表达讽刺、揭露的小段,其表演形式灵活多样,语言风趣幽默、生动形象。现积极从事传承活动的除徐明智外,还有兴庆区的陈华、王一苇。&&& 宁夏坐唱许多节目多次在全国获得大奖,为我区、我市争得荣誉,至今这一曲种在宁夏专业舞台和民间经常演出,并且是宁夏曲艺的主打曲种。&&& 银川艺术剧院自2008年3月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保护性开发综合实验基地(宁夏)”以来,主要围绕保护创新“宁夏坐唱”、扩排《回乡宴席曲》、民族乐器开发三方面进行。Ⅵ-1 杂技――飞叉项目名称:杂技――飞叉入选名录:第二批宁夏区级名录、首批银川市级名录流传地域:银川市&&& 中国杂技,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一种艺术。它创自广大人民的劳动与生活,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并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杂技《飞叉》属于中国杂技中耍弄类节目。&&& 飞叉表演始创于明朝,到了清代,飞叉表演艺人江湖卖艺相沿成风,个人表演、父子师徒相传更为发展。中国杂技从明朝的“踏青”到清代的“走会”活动,成为杂技撂地大汇演的场所,特别是清代的“走会”,艺人们为了适应边走边演的需要,不断将杂技《飞叉》创新表演。到了民国以后,飞叉在全国的流行地区越来越广泛,南北各地民间均有流传,随着新中国的成立,飞叉表演告别了民间撂地演出的历史,登上了大雅之堂――艺术舞台,1958年杂技飞叉传入了宁夏。&&& 原银川市杂技团退休老艺人 张金顺祖籍河北东光县,7岁随舅父学艺,17岁艺成之后凭借着飞叉、流星等绝技开始走江湖卖艺。1950年又凭着飞叉绝技考入中华杂技团。从1950年10月至1957年7月他随中华杂技团(后改为中国杂技团)出访过苏联、民主德国、法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的飞叉绝技令外国友人赞叹,为祖国争得了荣誉。1958年5月为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他来到宁夏,并将此项绝技带到宁夏。&&& 飞叉一般长五尺,叉头分三股,呈“山”字形,叉头下装有活络的环形铁片,叉体为圆柱体硬质木棍。表演时,为增加摩擦力,一般艺人在木棍上缠布,而张金顺父子则熬煮松香涂抹在木棍上,同时还在身上、胳膊等接触飞叉的部位都涂抹上松香。表演开始时,先用双手搓叉,借惯性再用胳膊肘逐步加速,使飞叉垂直悬空,叉头铁片发出哗啦啦的悦耳响声。随着飞叉高速旋转,表演者在臂上、腿上、肩上、腰部和胯下翻转滚动飞叉,循环飘飞、花样繁多、有声有色。张金顺父子表演的飞叉,套路独特,表演时一把钢叉上下翻飞,出手时高飘,接叉时稳准,步法灵活稳健,动作干净利落,武活文使,潇洒大方。《中国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过张金顺的演出事迹,并称他为“飞叉王”。&&& 杂技《飞叉》来源于广大人民的劳动与生活,拥有相当大的观赏群体。它不仅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表演,而且在发展中融入民族的特点,为研究杂耍类节目提供了社会基础,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张金顺来宁夏后将此绝技授予儿子张树林、张树国,并收有徒弟丁冬。张树林收有徒弟周啸天。20世纪80年代中期银川市杂技团还有表演,近年来传承人因年岁较大或改行,不再表演。由于此绝技技术性强,训练周期长,非常不容易掌握,造成后继乏人的局面,加之市场经济的影响,目前宁夏专业舞台和民间已很少有人掌握此技。挖掘、整理《飞叉》对丰富我市杂技舞台艺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鉴于此,银川市为合理保护传承这一技艺,2008年,将杂技《飞叉》列入银川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09年《飞叉》进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Ⅵ-2 魔术――仙人摘豆项目名称:魔术――仙人摘豆入选名录:第二批宁夏区级名录、&&&&&&&&&&&& 首批银川市级名录流传地域:银川市&&& 魔术《仙人摘豆》属于中国杂技中奇幻类节目,由宋代的幻术“泥丸”衍化而成。《仙人摘豆》因其道具简便易带、内容引人入胜,表演火暴幽默,在民间十分流行,民国时更是盛极一时,成为个别江湖艺人的家传绝技,极少外传。《仙人摘豆》一般用两个碗三个豆或五个豆来变,最多用五个碗十个豆,节目名目繁多,有《一粒下种》《二龙戏珠》《三仙归洞》《五鸟归巢》等,变幻莫测。&&& 在宁夏,《仙人摘豆》主要继承者有田宝鑫和杨国强。田宝鑫()祖籍河北沧县,自幼在老家随师傅“华强刘”学艺并撂地演出,1941年在天津拜魔术名师“大天一”穆文庆为师学习魔术,尤以古彩大小戏法见长。1958年8月来宁夏杂技团工作。他的《仙人摘豆》手法灵活,套路繁多,表演幽默,技艺精湛。田宝鑫1971年病故于银川。另一传承人杨国强祖籍河北辛集,得艺于其大祖父杨怀林,系家传。其大祖父以此绝技行走江湖,总结了一套独特的表演技巧,传到杨国强后,杨国强又博采众长,独树一帜,因其是曲艺演员,表演时充分发挥曲艺演员“说”的成分,使表演更为幽默热闹。1965年,魔术《仙人摘豆》表演艺术家杨国强,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宁夏文艺建设,将这这门宝贵艺术带到宁夏。通过学众家之长,如今杨国强的“豆”已形成独特风格,《仙人摘豆》一般人只能玩转三颗豆,但杨国强能耍九颗。&&& 技艺的精湛,手法的娴熟让杨国强于1994年代表宁夏前往上海参加“恒源祥杯”全国近景魔术电视大赛。凭借《仙人摘豆》杨国强获得表演优秀奖,他的这一技艺让当时的世界魔术协会主席刮目相看。1997年他又获全区第二届魔术交流赛大奖。&&& 多年来,杨国强一直在物色徒弟,由于担心有人学会三招两式后上街行骗,糟蹋了中国的传统技艺,他迟迟没有收徒。直至2011年他73岁之时,在经过两年的考验后,正式举行拜师仪式,收我区两位青年艺术家李国强和王狂成为他的开门弟子。&&& 杨国强的正式收徒,意味着一份责任的开始,也意味着《仙人摘豆》这一传统魔术在宁夏后继有人了。Ⅵ-3 回族民间武术――鱼尾剑项目名称:回族民间武术――鱼尾剑入选名录:第二批宁夏区级名录、首批银川市级名录流传地域:银川市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宁夏民间说唱代表性传承人徐明智银川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宁夏民间说唱代表性传承人陈公东(右)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回族武术鱼尾剑代表性传承人王王诺茏颖硌萦阄步王诺茏釉2010年民族团结月期间表演回族武术鱼尾剑&&& 回族具有强健、勇武、好锻炼、不畏强暴的民族性格与优良传统。自古以来,凡回民聚居的地方大都有尚武的习俗,练武风尚很浓,他们每天在做完晨礼和晚上吃完饭后,“齐集到院,弹腿打拳,舞枪弄棒,切磋琢磨,互试比赛”。宁夏回族民间武术在传习发展中形成了诸多流派,内容非常丰富,说明回族民间武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而鱼尾剑是一种兵器,也是武术套路的名称。“鱼尾剑”在《古兰经》中就有记载,历史悠久。相传,先知穆罕默德为了自由与平等,带领武士南征北战,功绩累累。大天使哲布勒伊来为其颂功,将宝剑“祖勒飞卡尔”深深插入巨石中,立誓谁能力排众雄,拔出宝剑,便为圣婿,可娶法蒂玛为妻。群雄并起,尽智尽力,宝剑岿然未动。轮至阿里,踟蹰上前。其人一心立业,无心婚娶,欲了事可矣,遂使微力,草草而止。岂料宝剑如有神助,迸然出石。情急之下阿里欲复插宝剑于石中,二物相较,金石相撞,剑尖锵然开裂,分成两岔,状如鱼尾。此后,阿里执此剑驰骋沙场,勇猛异常,屡建奇功,被众人赞为“安拉的雄狮”。后人为颂扬其神勇,将此剑敬称为“鱼尾剑”,历世纪念。鱼尾剑从此便成为穆斯林尚武精神的象征。&&& 鱼尾剑武术套路的创编主要基于三个因素:第一,鱼尾剑的历史传说、剑器实物图形以及后期的构思改编,其核心套路在创编之初已进行过深入的研讨;第二,由于家庭的熏陶磨砺,传承人王挪唤隹炭嘟形涫跏导疃掖永砺凵仙钊胂钢碌匮芯课涫跆茁纺谠诘木瑁坏谌桓视谀爻晒娴拇葱戮窈陀腿欢纳缁嵩鹑胃杏胫耙翟鹑胃写偈雇磐诰颉⒄碛阄步#⒃谠械奶茁坊∩霞右员浠古时鱼尾剑为士兵所用,与汉族剑器型制不同,为双手使用,剑柄8寸,剑身长4尺4寸,剑顶宽3.5寸,剑穗短,一根线两个穗,线穗是由骆驼绒制成的,与其他剑最大的不同点是剑前有两个叉。剑法的特点是劈、剁、刺、绞、穿、撩,它的招势没有一般剑法多,但比一般剑法灵活,前后左右中撩、劈剑法较多。&&& 现在鱼尾剑的外观型制是分岔剑尖取自鲨鱼流线型的尾翼,加长剑柄长度至1.3米,既增强攻击性,同时又强化了视觉感观,剑柄护手取自鱼鳞外形,护柄处做成鱼鳍的形状,双手把握增强攻击力度。在动作套路上,鱼尾剑传承人王偶坛谢刈宕澄涫蹙惺蕉嗳∽曰刈迦褐谏钪械娜粘6鳎缣榔渴健⑿ㄐ问健⒐虬菔降取4颂捉7ㄈ嶂写眨鸪闵⒄惺剑η蟾孜冉。⒅乜场⒋獭⑴笫贫啾洹=7嫖冉《啾洌惹拷√迤恰⒗沸闹牵智康魍哦有鳌⒅谥九畔眨哂泻芨叩奈溲Ъ壑担侵谢褡逦涞牢幕芯课浼加胛涞碌耐昝澜岷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武术在军事上的运用已失去其原有意义,现代的武术运动已逐渐发展成为集健身、防身、竞技和观赏性于一体的综合体育运动。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传承久远,而回族武术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更能彰显回族武术的独特价值,为研究回族穆斯林良好的生活习俗和民族传统提供直接素材。Ⅵ-4 回族踏脚项目名称:回族踏脚入选名录:首批银川市级名录流传地域:银川市西夏区&&& 回族踏脚是活跃于回族民间的传统体育和竞技项目,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结合,集娱乐、健身于一体,沿袭了形形色色的回族文化表现形式。&&& 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投掷石球的狩猎活动。“踏脚”起源于唐代中期,最初属于“弹腿”,由沿丝绸之路东来的回族先民传入我国,曾在陕西渭南、西安回族群众中流传。那时,它纯属于武术项目,有完整的套路, “踏脚”最初是具有经商传统的回族群众在出门谋生时,因为社会动乱、路面多劫匪,而专门用于防身自卫的格斗术。&&& “踏脚”完全依靠脚步完成各种攻防动作,双手只起平衡身体、防护遮拦的作用,因此素有“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的说法。回族踏脚可双人对踏,亦可多人对踏。日常生活中,踏脚遵循一些简要的规则:只准踏,不准踢,不准动手,不准在脚底钉钉子,不准有意伤害对方;如果甲方把乙方踏倒,要立刻停止,等对方起身后再踏。回族踏脚像踢足球一样,用脚不用手,充分发挥腿的踢弹功能,攻击对方。双方对踏时,你踏我闪,你攻我守。动作有平踏、后转踏、腿裹脚踏、高转踏、连环转踏、顶腿踏、跛脚踏、后关门踏、燕式跳踏、拖脚、背脚、扫地转、飞脚、前踏后蹬和前踏后踹等。平踏时一般侧身面对对方,以全脚掌向对手蹬出。跛脚要单腿跳步,面对对手正面,向高处蹬出。背脚,俗称“关后门”,用于进攻对方的臀部,动作声东击西,防不胜防,一般在背向对手时,突然向后方踏出。连环转,即快速转体360度,打击对手的背面和侧面。飞脚,即双腿腾空,踏向对方的肩部和背部。比赛时,有“嗨”“哈”的发声,无口头号令。“踏脚”讲究手、眼、身、法、步的配合,动作大,变化多端,因此“踏脚”高手在实战时快速迅捷的进攻和灵活的躲闪,不但需要敏捷的反应和高度的身体协调,还需要相当的智慧和谋略。在对踏中,往往一两个动作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动作。农闲时男青年聚在一起,一对一,一对二或一对三,还有的是家庭对家庭。&&& 回族踏脚在时间、季节上没有要求,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20世纪80年代,随着泾源县部分回族农民迁移西夏区,他们也将回族踏脚带到兴泾镇,把从前辈那里学来的民俗竞技带到生活中。&&& 月,西夏区回民中学聘请自治区级、银川市级传承人担任教练,选拔身体健康、喜欢回族踏脚的50名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开展回族踏脚传承活动。回族踏脚进校园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使回族踏脚后继有人,而且还使之成为活态的传统项目在未成年人当中继承发扬,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2011年,通过系列文化遗产活动的广泛开展,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与西夏区签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承点(基地)任务书”,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自治区文化厅为西夏区回民中学授予由国务院公布、国家文化部颁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回族踏脚)传承保护基地”牌匾。Ⅵ-5 栲栳&&& 栲栳,也叫“扫老龙”“攻老龙”,是农村人口居住比较集中地区男性自发组织、参与并形成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它是一种趣味性强、老少咸宜的民间游戏项目,也是一种体育锻炼,形式与过去农村人“刁夯”也就是现在所称的曲棍球差不多。在20世纪50年代的银川平原,尤其是贺兰县的立岗镇、金贵镇等地,栲栳是深受广大农民喜爱的一种民间竞技游戏。&&& 作为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代表之一,栲栳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了。据资料表明:早在明代,就出现了栲栳这种游戏。而这种游戏的创始人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相传,明太祖朱元璋虽然出身贫寒,但他在家乡湾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的小伙伴中威信较高。一日,聚众玩帝王游戏。朱为帝,坐立高台,其他人拥他而立,外部留一人为侵者。侵者拿棍向高台犯,其他人持棍保护朱元璋。有一儿,手拿蛐蛐笼要求加入,侵者趁机将蛐蛐笼击打到朱元璋身上。朱假装死,大家在原地为他掘墓,其他人因为保护不力,也在原地掘墓陪葬。故栲栳游戏中间大坑为老龙坑,周围小坑为小龙坑,后此游戏被引进宫廷。&&& 随着历史的发展,栲栳的民间玩法也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游戏规则,并且沿袭至今。栲栳活动场地的大小因地而宜,一般为不低于100平方米的平展场地,多设于碾粮场地的边缘。栲栳游戏开始前,一般在场地中央先挖一个直径和深度都约为50厘米的圆坑,称“老龙坑”。围绕“老龙坑”中心点约3米外布局2至9个碗大的坑,称“小龙坑”。游戏人员每人手持一根约1米长的木棍,棍头内折,形似曲棍球球棍。另外还有一个直径5~8厘米的木球,这个木球就是栲栳。栲栳,起初指的是用柳条编的圆球,但是柳条球在游戏击打中易断、易碎,重量也不够,所以后来人们就改用木球代替。一般在游戏开始前,先要以“石头剪刀布”这种民间博弈形式决定“守龙老人”和“赶球人”;有时也采用手抓球棍的形式决定,这种形式民间称为“抓把”,即每人用一手抓棍,先抓者为“守龙老人”,抓不上或者最迟者为“赶球人”。游戏开始的时候,需要人人手持球棍,站“老龙坑”一人,赶栲栳一人,其余每人固定地守一个“小龙坑”,作为防守。赶球人为进攻方,目的是把球赶进“老龙坑”。球入坑中,进攻方为胜。&&& 栲栳作为一种集竞技性、益智性、对抗性于一体且又极具观赏性的民间竞技活动,在旧时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的农村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因为玩栲栳不受时间的限制,对空间的要求也不高,道具也可就地取材,所以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农村,人们在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后,往往喜欢聚集在村里的一处宽敞地带,老老少少热热闹闹地玩上几个小时的栲栳后,才各自归家。&&& 栲栳活动过去在农村比较流行,特别是在回族聚集区更为盛行,这主要是因为农村文化活动相对贫乏,男性大多没有文化,除了耕作,再没有什么活动。尤其是回民聚居的村落,人们既不饮酒,也不赶庙会,闲暇之余或者晚饭之后聚集在一起,少则三人,多则十人都就玩了起来,既能适度活动,又能斗智斗勇,人们乐于参与。&&& 如今,为了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失传,贺兰县已组建了多支栲栳队;为了扩大栲栳的影响,贺兰县文化馆经过艺术加工将栲栳游戏编排成了舞蹈《栲栳》,参加中国“第十五届群星奖”舞蹈比赛,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中《栲栳》荣获“群星奖”,这在宁夏还是第一次,演员们用舞蹈的形式原汁原味地表现栲栳这项传承了几百年的竞技运动。目前,栲栳正尝试着以全新的面貌回归民间。Ⅵ-6 民间游戏――捉和尚(箍鳖)&&& 地处银川市以北的贺兰县,人文气息浓郁,文化资源厚重,民间游戏种类繁多,花样迭出,其中捉和尚是一种简单有趣、二人对阵的民间棋类游戏活动。具体形成年代不详,在民间流传时间久远,银川及周边各地都有流传,尤其在农村较为流行,回汉群众大多会玩此游戏。游戏进行时为二人对弈。对弈时在地上画一棋盘,棋盘为一正方形里套一菱形,共有8个交汇点。甲乙两人持不同颜色棋子轮流放在不同的交汇点上,同色两子必须相连,否则将被箍在角落里吃掉,直至一方无点可下认输,所以又称“箍鳖”。&&& 此项游戏具有浓厚区域文化气息,玩法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简便,不受人数、场地、环境限制,无需专业道具,所以多在民间流行。20世纪80年代银川城乡还可偶尔见到,随着时代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此项游戏现在也只有在农村还能看见有人玩耍。&&& 鉴于这一项目的濒危程度,2007年捉和尚被纳入首批银川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挖掘和保护这一项目,不仅可以有效传承古老的智力游戏,还能增进青少年、城乡群众之间的和谐关系,对于促进社会的良好风尚有着积极的作用。Ⅵ-7 民间传统游艺&&& 在贺兰县流传着许多具有浓厚生活气息、风格各异的民间游艺,它在许多人的脑海中留下了属于童年的美好回忆……这些民间传统游艺具有随意性、趣味性。贺兰县的民间传统游艺种类繁多,玩法独特,极具本地特色。&&& 吃拉面,又称挂挂面、吃线面、吃本本、挑拉面等等。早在20世纪60至80年代比较流行,一般两人一组即可进行,也可多人参加。此游戏简单易学,趣味性强,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尤其得到女孩子的钟爱。&&& 打捞,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庭院游戏,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广大农村较为盛行。打捞游戏的技巧性较强,带有一定的刺激性,无形中增添了娱乐性和博弈乐趣。打捞游戏的主要工具是“捞”。“捞”是用较厚的铁板压轧而成,有圆形和方形之分。拿在手中要有一定分量,这便于在游戏中打出“锅”中的“锅底”,或利于击中参与方的“捞”。打捞游戏一般分两种情形,一种称为“坑中打”,一种称为“游击”。此游戏竞技性极强,益智又健身。&&& 抓拐,是流行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儿童游戏。所谓“拐”是对羊后腿髌骨的俗称,“拐”表面较光滑又呈不规则的六面体。一般要准备五到六个,孩子们把它们洗净并染上红或绿的颜色。这个游戏使孩子们全身心投入,不仅锻炼了头脑的应变能力,也使孩子的手腕变得灵活。抓拐游戏有抢百(千)分、扳支、下鸡蛋、捡大头、溜顺等玩法。&&& 红灯绿灯小白灯,在贺兰县境内流行甚广,老辈子对这种游戏的描述更是充满激情。此游戏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人数最少为两人,多者不限。游戏规则较为复杂,参与性、竞技性、娱乐性较强,能很好地培养孩子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增进友谊,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爱集体、守纪律的意识,非常适合青少年活动。&&& 拍马老虎,在贺兰县境内只有洪广镇的洪广营独有,极富地域性。此游戏的主要道具为瓦片,参与人数不限,一般按年龄或辈分决定先后,年龄大或辈分高者优先。所谓“拍马老虎”就是用右手将小瓦片从右腿下抛出,将大瓦片打倒,打不倒就换人,打倒后就前进到第二道线上,即“四提油”。此时把小瓦片放到脚背上,用力抛出,如果打倒大瓦片就可到第一道线上,即“三夹夹”。最后一关,用双脚夹住小瓦片抛出,打倒大瓦片的就算赢,博得彩头,这叫“通服”,其他参与者都要“进念”(给钱)。&&& 坎尖,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宁夏城乡回、汉、满等民族青少年都喜欢玩的击木游戏。这项游戏流行之广可谓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坎尖所需器材和场地比较简单,内容丰富多样,有较强的娱乐性、竞技性和较高的健身价值。200多年来,宁夏各族人民不断改进、充实并传承了这一古代民间体育游戏。坎尖与宁夏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风土人情融为一体,成为一项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风土特点的民间传统体育游戏。&&& 除此之外,还有站定不许动、跑方、碰钟、过电线等传统游戏。Ⅵ-8 关羽刀法&&& 关羽刀法相传为三国时期关羽所创。关羽,今山西省运城人,公元160年(东汉延熹三年六月二十二日出生)生于文人世家,青少年时期在家乡习文练武。&&& 关羽使用的大刀勇冠三军、威震四方。关羽刀法在民间已密传了1700多年。时至今日 ,会此刀法者极少,此刀法已濒临失传。&&& 关羽刀法讲究实战运用,其特点是快、准、奇、威,一招制敌。关羽刀法神速威猛,前后呼应,是难得的长兵器武术套路。其招式讲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横扫千军” “雄鹰盘旋” “风卷残云”等招式,紧扣相连,难以招架,不仅实用,而且威猛慑敌。&&& 关羽刀法共三十六招,每招都有其实战性,三两招加起来就是一套组合刀法。三十六招串到一起,就是一个完整套路。套路的作用就是将此刀法所特有的招式连接起来,从起式到收式一气呵成。&&& 关羽刀法的招式,不仅用于实战,还蕴藏着丰富的故事。如:“千里寻兄”是讲刘、关、张桃园结义后,被敌人冲散,关羽日夜思念兄长,骑着战马架刀作揖询问,策马千里四处寻找刘备下落;“老爷挑袍”是讲关羽得知兄长下落之后,要弃曹寻兄,曹操挽留赠袍予关羽,关羽预防有诈,用刀将所赠之袍挑起以示接受;“单刀赴会”是讲鲁肃设计索要荆州,为关羽摆“鸿门宴”暗设伏兵,关羽识破其计,一手拿刀,一手抓住鲁肃做人质,伏兵无奈,只好放走关羽。每一个招式都是一个故事,让习武者在练武的同时接受古老文化的熏陶。&&& 关羽刀法不仅是一种用来作战的武术套路,亦蕴涵着兵法战术,还蕴藏着传统的三国文化,是冷兵器时代的历史缩影,更是华夏子孙值得骄傲的民族精神,现已经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关羽文化”的扩展。&&& 作为关羽刀法的传人,李敬才曾师从宁夏回族武术家马振武,马振武擅长长拳、太极拳,并对刀、枪、棍、剑等武术器械套路非常熟悉。李敬才不想后继无人,经过认真考验,破除家传训诫,终将一身绝学传于张孝元。自小喜欢武术的张孝元不负师命,刻苦训练,完整掌握了关羽刀法的套路及要领。为使关羽刀法发扬光大,让更多的武术爱好者习武健身,他将关羽刀法刻制成光盘,并对外发行。这套关羽刀法不仅在国内热销,还远销东南亚等国家。&&& 因为关羽刀法悠久的传承历史和良好的发展保护,所以2010年6月,银川市政府将其列入银川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Ⅶ-1 民间刺绣&&& 民间刺绣是观赏与实用并举的工艺形式,绣品不仅图案精美、流光溢彩,具有较高的装饰价值,其反复绣缀的工艺还能增加衣物的耐用度。民间刺绣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产物。&&& 千百年来流传在西夏区的刺绣,以其精巧的技艺流行民间。作为民间刺绣代表性传承人的赵氏家族原住同心下马关镇红城水村,后移居银川市西夏区,当地妇女喜爱民间刺绣,由此奠定了传承基础。&&& 赵氏家族传至赵桂琴时,刺绣作品已形成独特风格。赵氏家族的刺绣讲究工艺、技巧,绣品中人物、动物的一根毛发、一个眼神,自然界的一片树叶、一缕水波,赵桂琴都能表现得细腻传神。完成的作品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有活态性、审美性、艺术性、装饰性等特点。内容借用比喻、象征手法,表达多种情感,题材因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改变。&&& 历史的传承,技艺的历练,最终在赵桂琴身上得到最好的诠释。近年来,她的作品多次获奖,《莲花》获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迎奥运、迎大庆、颂‘四德’、倡清廉书画展”一等奖;《金陵十二钗》获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电视台、农牧厅、体育局、新消息报社主办的全区首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系列文化活动刺绣工艺一等奖、最佳艺术奖;《龙凤呈祥》获炎黄杯首届海内外华人名家优秀作品展金奖;《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获迎奥运中华杯全国艺术大展赛一等奖、中国非遗展最佳表演奖;《枸杞红了》 《回娘家》获和谐盛世杯工艺美术展一等奖;《青花瓷》在广东东莞获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铜奖。&&& 永宁县民间刺绣在20世纪80年代全县各乡镇每个村庄都有,农村妇女在农闲时聚在一起互相传授、学习刺绣技艺。&&& 永宁县农民马武连、张巧儿、宰乃白的刺绣艺术,在她们外婆、母亲的传授和影响下,充分吸收了黄河流域、宁夏六盘山地区民间刺绣的形式、技巧和风格。在吸收传统营养的基础上,立足本土,深入研究宁夏回族民俗、服饰特色,创作了多幅具有回族特色的刺绣作品,受到专家的好评和当地群众的喜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宁夏回族生活的变化与进步。&&& 为进一步继承、宣传、展示这一传统民间艺术,永宁县政府在永宁县纳家户村的中华回族一条街开办创意园,集中了永宁县一些具有高超民间刺绣技术的回族妇女,进行现场刺绣和绣品销售。&&& 兴庆区民间刺绣绣品丰富,艺人众多,其中大新镇大新村李凤琴的刺绣作品承前启后,既继承了传统刺绣的细密绣法,又有自己内容新颖、针法走向错综复杂的特点。她的刺绣作品绣线搭配鲜艳、风格鲜明,对传统的刺绣有继承也有发扬。Ⅶ-2 回族剪纸&&& 回族剪纸起源于唐代,至明代形成独特的风格。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民风淳厚,民间艺术资源丰富,回族剪纸在西夏区剪纸中占有重要位置。通过回族剪纸作品,人们可以看到回族人民的生活以及一些习俗和信仰,从而对回族人民加深了解,增进理解。&&&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逐渐发展,农民文化程度的逐步提高,有思想的回族农村妇女用回族剪纸表现生活,创作了一批充满乡土气息、风格古朴厚重的回族剪纸作品。这些作品继承了传统剪纸细腻的一面,但与传统剪纸不同的是,它在表现内容上更侧重反映回族生活,喜欢用静物来表达安静、唯美的感觉,它们以浓厚的回乡气息、扎实的技艺流行民间,表达了农村回族人民质朴的观念。&&& 回族民间有首“花儿”唱道:“白云山上雾绕呢,灵芝草有心人找呢,唯尕妹子耍手巧呢,万样子花随心者铰呢。”在西夏区,回族妇女的剪纸内容丰富,生活气息浓厚,窗户上、墙壁上、箱柜上,随处可见她们的作品,这些充分反映出回族独特的审美意识。&&& 回族剪纸和汉族剪纸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主题和内容方面。回族剪纸内容主要表现五个方面:一是蔬菜类,如水萝卜、大白菜等;二是花卉类,如牡丹、莲花等;三是瓜果类,如葡萄、西瓜等;四是动物类,如黄牛、蝴蝶、草原鸡等;五是自然景物类,如盖碗茶、回族汤瓶、美丽沙湖等。这些剪纸技法匀称,手法造型逼真,回乡气息风格浓厚。受民族信仰影响,回族不剪人物、猫、狗,但奥运福娃除外。&&& 回族剪纸在西夏区广为流传,为回族剪纸奠定了一定的群众基础。各村组妇女在闲暇之时,拿一把剪刀,选几款彩纸,凭着自己的喜好,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剪出各种各样的作品,并且相互进行对比,不仅交流了技巧,还陶冶了情操。她们剪的作品内容丰富、意蕴深厚,有表现回族传统民风民俗的《盖碗茶》 《清真寺》《回族汤瓶》 《回族农民做礼拜》 《开斋节》 《古尔邦节》;有表现回回民族生活情趣和朴素、大方、自然的审美观念的《回族农民青年吹口弦》 《鸡喜梅》 《啄食儿的大公鸡》 《金鱼闹莲》 《蝶恋花》;有对传统观念自然模仿的《朗诵古兰经》 《中华回乡风情园》 《莲花白》 《水萝卜》 《开花的大蒜》 《大树根》;有表现现代观念自然形态的《回族姑娘赶集》 《农村新貌》 《精耕细作》 《五谷丰登》 《硕果累累》 《丰收图》等。这些作品的创作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有许多作品寄托了回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有着较为深刻的寓意。&&& 随着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在六中的建立,回族剪纸也进入了校园,这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识到回族剪纸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艺上的文化传承,而且是一种理念、一种观念、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社会在发展,回族妇女的剪纸艺术也在不断翻新,她们正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传承者。&&& 银川市的剪纸艺术十分丰富,遍布城乡的剪纸艺人也是各有所长。他们的剪纸作品在内容上传承了传统的吉祥纹样;在风格上各具特色,是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它寄托着劳动人民的理想和信念,抒发了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这些艺人技艺精湛,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实用性和装饰性,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贺兰剪纸是民间文化的产物,更是百姓生活的写照。贺兰剪纸粗犷、质朴、色彩浓艳、对比强烈、富有韵味,其兴起已无从考证,但就现阶段而言,已形成了以动物剪刻为主的闫派(代表人闫桂文,女,贺兰县立岗镇通义村人,已故)和以花、草、人物、祝福吉祥为创作元素的尚派(代表人尚明仙、尚明花、尚明娥,均为贺兰县常信乡张亮村农民)。她们的作品形象夸张,刀法细腻,以对称为主,构思巧妙,栩栩如生。&&& 灵武市王天贵剪纸多以剪刀铰出为主,作品古拙质朴、粗犷奔放、简单明快、线条洗练,不求真实,善于夸张;不合透视,形体变形;不求物件形态毕肖,只讲简练传神;不求四肢齐全,讲究随心达意。剪纸内容取材广泛,多反映民俗风情、佛教故事、神话传说等。王天贵的蝴蝶艺术剪纸在北京世界华人奥运艺术大展中获得优秀奖、在湖南“四方杯”国际艺术大展中获得金奖。他创作的《众志成城》具有爱国主义思想,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不可多得的作品。永宁县望洪镇农民任新兰的剪纸作品形式技巧主要以传统的阳刻和阴刻为主,保持了“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重要特征。内容上,除剪刻传统的民俗活动、常用吉祥图案外,还以日常生活和劳动场景为主题,反映出永宁县农民日常生活和时代进步、发展的特征。其作品继承了黄河流域剪纸的总体风格,在画面的构成和技法的运用上充分体现出了淳朴、庄重、简练而又生动的风格特征。她创作了多幅具有地区民族特色的剪纸作品,受到专家的好评和当地群众的喜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乡村农民生活的变化与进步。&&& 永宁县剪纸艺人陆梦蝶身残志坚,多年坚持写作、剪纸,从她上百幅的剪纸作品上可以看出其技艺传承了传统的淳朴、庄重、简练、生动,造型上保留了汉代艺术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兴庆区剪纸艺人张云仙自幼跟母亲学习剪纸,对民间剪纸艺术有较深刻的认识,她擅长剪花鸟动物等各类动物立体剪纸。从2001年开始,张云仙连续在银川二中初一年级开设校本课程《剪纸》教学,深得学生喜爱。截至2011年,共计向50多个班约4000名学生传授剪纸技艺。2004年,她编写完成银川二中校本课程《剪纸》教材,成为宁夏首位独立编写剪纸教材的教师,2009年12月她又编著出版了《剪纸应用教程》。&&& 2006 年张云仙的剪纸作品《王贵与李香香》在“第二届神州风韵全国剪纸大赛”中获优秀奖;2008年剪纸作品《迎北京奥运》获得北京市“奥林匹克之旅书画艺术展”银奖;2010年剪纸《巧剪百合》作品在“上海世博会工艺书画展”中获银奖,作品入编“情系世博?魅力东方”《中国杰出民间艺术家》大典之中。2010年张云仙因《剪纸应用教程》的出版被中共银川市市委宣传部授予“银川市2010年度文艺工作优秀个人奖”。&&& 在回族历史中,回族人民以智慧参与文化艺术,促使回族刺绣在宁夏地区形成一系列适应人文环境、反映家庭生活、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寄托大众审美理想的民间美术形态和样式。在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交流中,回族刺绣逐渐在西夏区兴泾镇落户生根。&&& 民间刺绣是民族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的普遍表现形式。回族刺绣源于泾源县,20世纪80年代初,回族刺绣艺术流传到兴泾镇地区,并在女性间普遍流传。&&& 近几年来,随着西夏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一些有思想的回族农村妇女逐渐意识到要将生活和审美相结合,她们不断用回族特有的刺绣艺术来表现乡村生活,创作了生活气息浓厚、风格自然、充满乡土气息的回族刺绣作品。于宝宝就是其中一位德艺双馨的传承人。&&& 于宝宝11岁时,向家中祖母、嫂嫂两人学习刺绣。1988年11月,于宝宝从泾源县迁往西夏区兴泾镇。2005年3月,兴泾镇党委、政府举办首届民间民俗作品展览,于宝宝充分发挥技艺特长,荣获民族服饰、回族刺绣类荣誉证书,其作品在2008年年初,被西夏区、银川市妇联收藏。同时,她的作品在宁夏轻纺厅工艺美术产品普查论证会上得到外国友人的一致肯定。&&& 于宝宝的回族刺绣作品主要是名花类,如牡丹花、荷花、菊花等,同时辅以小动物图案作为整体点缀。其刺绣工具为绣针、竹绷子、各色丝线、布料等。绣前,先将构思好的图案用笔在白布上画好,绣制时彩线要压住笔画的线。于宝宝的回族刺绣手法传统、娴熟,绣品色彩鲜明、图案活灵活现。作品有枕套、电视套、沙发套、门帘、鞋垫儿等,整个刺绣过程没有现代元素的充斥,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完整而传统地再现了回族刺绣的独特性。&&& 于宝宝刺绣至今,作品方面技巧成熟,绣品丰富,《双色菊花图》 《牡丹争艳》是于宝宝回族刺绣的代表作,还有婚俗礼仪类作品《双喜图》,家居、装饰类作品有《牡丹图》 《荷花图》 《玫瑰园》等。同时,作为一方回族刺绣的佼佼者,她为村民及刺绣爱好者制作千余件作品。2010年年初,于宝宝刺绣屋成立,该项目得到西夏区扶持资金5000元,先后受到兴泾镇镇政府、西夏区妇联、银川市创业办表彰奖励。&&& 书法对中国人来说十分熟悉。从古至今,出现了许多书法名家名作,而且大家对书法艺术之美津津乐道。当面对同样美丽神奇的伊斯兰书法艺术时,我们不禁会感慨,世界上居然会有如此自然飘逸的书法艺术。&&& 阿拉伯先民们在阿拉伯文字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阿拉伯书法。《古兰经》中有一百多处提及书法。这样阿文书法本身被赋予了强烈的宗教色彩,因此备受穆斯林重视。阿文书法在其不断演进的过程中,逐渐具有了鲜明的艺术造型和严格的书写规则,强调和发挥了阿拉伯字母净化的线条美。&&& 随着伊斯兰教在世界影响的不断扩大,阿文书法亦不仅限于经文的书写,而是更多地出现在伊斯兰教的各种宗教场所以及穆斯林家庭中。其书体主要有库法体、苏勒斯体、誊抄体、签署体、波斯体、行书体、花押、王冠体等。内容大多是从右至左书写的清真言、太思米、作证词、《古兰经》等。在伊斯兰建筑及清真寺大殿内外、四壁墙上、拱门顶上进行张贴、雕刻,显得分外肃穆庄严。在穆斯林家庭中张贴,使人感到清新、喜气,宗教气氛浓厚,民族特色鲜明。&&& 阿文书法作为宗教的重要载体时,包含着很深的宗教情怀,人们从中不仅能获取知识和感受艺术,也随着它走向了心目中至高的境界。阿文书法以一种优美的艺术形式将这一思想传递给人们,让信徒们在诵阅《古兰经》或含有教义的阿文书法作品时,更能用心去体验、去感受。书写是一种形式,阿文书法所蕴涵的宗教信息和艺术内涵的美感会释放出一种神圣的力量,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此时阿文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虔诚信仰与高尚道德的载体。&&& 杨雄《法言?问神》中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随着阿文书法的进一步发展,现在的阿文书法已将书法、绘画、装饰设计、雕刻等融为一体,书中有画,画中有书,构思巧妙,浑然天成。很多的阿文书法作品通过镜框装饰、挂毯、布艺、刺绣等方式将装饰艺术与民族特色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将宗教信仰的感情世界融入艺术之美,表现出人们内心深处所祈求的吉祥与和平。 &&& 从事了20年阿文书法创作的银川市回族书法传承人张子英的作品字形各异,有的形如清真寺,有的呈圆球形,有的像远航的帆船,其笔画显得刚劲有力,潇洒自然。&&& 西夏区级传承人李魁在书写阿文书法时,不仅使阿拉伯文书法形似中国传统书法,而且采用中国传统书法中对联、牌匾、中堂等表现形式。&&& 烙画古称“火针刺绣”,又名“火笔画” “烫画”等,是中国古代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据史料记载,烙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后由于连年灾荒战乱,曾一度失传,直到光绪三年,才被一名叫赵星的民间艺人重新发现整理,后经传,逐渐形成以河南、河北等地为代表的几大派系。&&& 烙画艺术作为中国画苑的一朵奇葩,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魅力,其作画的工具与传统绘画中笔墨纸砚和黛青朱红等色彩运用不同,而是讲究线烙的技巧及其单一色彩的表现形式,其难度比其他浓墨重彩要大得多,再加上烙铁毕竟不如笔墨那样容易操控,深浅淡薄,全凭画家的手感和技巧。&&& 烙画以前仅限于在木质材料上烙绘,如木板、树皮、葫芦等。画面上自然产生不平的肌理变化,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色彩呈浅、深褐色乃至黑色。现代大胆采用宣纸、丝绢等材质,从而丰富了烙画这门艺术形式。宣纸烙画是在宣纸上用电烙铁作画。灵武烙画艺人王天贵创作的宣纸彩烙画,题材广泛,山水、花鸟、人物、马牛、鱼虾,应有尽有,其风格亦工亦意,疑幻似真,既重在写实与表意之上,又游离于工与意之间。其用笔技法流畅,如行云流水;其意境深刻动人,充满着生命的动感,有着自然天成的神韵。&&& 王天贵作品按照题材,主要分为山水画、祭祀画、吉祥画、风俗画等。&&& 2010年,灵武王天贵宣纸烙画被正式列入银川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王天贵创作的烙烫山水图,烙铁的烙痕和宣纸的肌理相接触,痕迹深浅不一,有凹凸感,山峦、树干表现很有特色,山峦间云蒸霞蔚、意境幽远,色彩与烙痕相融合,突破了传统水墨画仅有黑白两色的局限。画中的山水充满着朝气和生机,充满着乡野情趣,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而烙画本身特有的颜色,又使画面显得苍老浑重、洒脱飘逸、清丽高雅。同时其烙绘技术经也得起仔细推敲和玩味。&&& 烙烫彩画事先不构图、不着色,完全靠绘制时的灵感,颜色深浅全由烙铁停留的时间长短、力度大小、温度高低控制。烙烫彩画必须是一边烙,一边上色,同步进行,否则,如果时间耽搁过长,温度会变,会影响画的气韵。&&& 王天贵的宣纸烙画,风格南北兼容,既有南方的小巧玲珑、纤细秀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回族葬礼给亡人洗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