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9b防空导弹26导弹有多强大

当前位置: &
11:04:49 & & &
图集详情:
日前,央视曝光了解放军红旗16地空导弹发射瞬间近距离多角度实拍画面,十分震撼。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扫描到手机红旗26导弹有多强大?性能堪比S400,将装备055大驱
近日,有外国媒体报道,中国已经开发出一款全新的远程防空导弹系统,该系统可以比肩俄制S-400防空系统,不仅能够击落敌方战机还能够拦截弹道导弹,而且还具备反卫星能力。据有关消息透露,红旗-26防空导弹射程将超过400公里,并且可同时拦截32个目标,加上其装备的先进反隐身探测雷达,将能够打击包括F-22、F-35以及B-2等隐身战机目标。由此看来,中国红旗-26防空导弹的战力或超越S-400。
从全球来看,能够研发制造反卫星武器的国家并不多。从2007年1月开始,中国的反卫星试验逐渐公开。有消息称,执行反卫星的导弹系统是红旗-19,该系统基于我国“开拓者一号”四级固体燃料推进运载火箭研发。红旗-19反导系统近年来已经进行了多次反导试验,其成功率相当高。近些年反导试验次数和频率明显增多,不排除测试对象也包括红旗-26。
发射试验中的中国新型地空导弹
外媒曾经有分析称,从编号上来看,红旗19属于空军地空导弹编制,红旗-26则属于海军装备序列。早在本世纪初,红旗-19便进行了发动机演示和试验工作,其拦截方式也与萨德类似,具备大气层外和大气层内同时拦截的能力,相比之下,红旗-26要比红旗-19研制的时间晚很多,目前在红旗-19导弹上取得的成果与经验,都在红旗-26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和测试。
红旗-26属国产第四代防空导弹系统,它的一系列先进技术借鉴和吸收了美制标准-3和俄制S-400防空导弹系统,特别是具备了强大的末端反导能力。这也是第四代防空导弹系统所必备的元素,由于研制起点高,具有很明显的后发优势,红旗-26的智能化特点更加突出,在飞行过程中,可根据来袭目标改变自身机动轨迹,以此迷惑目标,增加末端拦截率。此项技术在国产防空导弹研制中尚属首例。
图为中国红旗26导弹设想图
红旗-26导弹以红旗-16为基础研制,但其射程更远,射高更高,不同于红旗-16采用的主动单脉冲雷达制导方式,红旗-26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与标准-3制导方式类似的红外线搜寻系统。这样就将雷达波束、光感和热感集成一体,能够更加准确地分析来袭弹道,以便精准拦截。红旗-19弹体采用了边条翼气动布局,这种布局可以使导弹具有很强的大攻角能力。与红旗-19不同的是,红旗-26为了实现大攻角机动,采用了矢量喷管控制。
红旗-26采用高质量双脉冲发动机,而美国的标准-3导弹第三级发动机同样采用了双脉冲发动机。脉冲发动机在大气层边缘具有很高的利用效率。中段是弹道导弹飞行高度最高的一段,一般远程弹道导弹的中段是在大气层以外飞行。如果要在中段实施拦截,必须采用大速度和大推力的导弹发动机。这也是大气层以外拦截必须要攻克的技术难点。
目前中国的反导建设趋近完成,由近防炮系统往外延伸,近、中、远程空域防空都有代表产品,而红旗-26则是中远程防御体系的中坚力量。另外,红旗-26从一开始就是针对海基平台而设计,可以搭载在国产055新一代大型驱逐舰上,配合国产舰载相控阵和双波段雷达使用,其载弹数量也相当可观,以此增强海面舰艇编队的弹道导弹防御能力。有消息称,055伴随航母出海作战,此款导弹可以拦截敌方攻击我方航母的弹道导弹。配合红旗-9和红旗-19使用,整个舰队的防空体系梯次配置将构建完成,届时我航母编队的防空和反导能力将会大大增强。从全疆域角度来看,俄制S-400、红旗-19和红旗-26三者组合,将能够进一步完善整个我国空天防御体系的建设。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红旗-10防空导弹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红旗-10防空导弹
红旗-10/FL-3000N舰艇自卫防御导弹武器系统,由开发,可有效拦截各种类型的反舰导弹,对付海上、空中和陆地对舰艇发起的饱和攻击。红旗-10为自用型号,FL-3000N为出口型号。[1]
红旗-10防空导弹发展沿革
红旗-10/FL-3000N舰艇自卫防御导弹武器系统,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开发,可有效拦截各种类型的反舰
海红旗-10防空导弹发射
导弹,对付海上、空中和陆地对舰艇发起的饱和攻击。红旗-10为自用型号,FL-3000N为出口型号。[1]
红旗-10,可以从和陆上移动装置发射,随后在空中摧毁了预定目标。在一个有限的区域,它能保护军舰免受导弹攻击,还能配合“区域防御系统”使用。[3]
红旗-10防空导弹技术特点
红旗-10防空导弹设计特点
“红旗-10”能够在距离海面1.5米-10米的高度上摧毁敌军目标,它
三种配置的海红旗-10防空导弹
可在10秒内锁定目标。据称,这种导弹可被用于保护地面部队免遭“战机、和”的攻击。《现代舰船》杂志社副主编蓝云表示,作为一种海军点防御导弹系统,“红旗-10”对防御系统未能拦截的低空导弹的反应速度尤其快速[5]
概念上和“拉姆”高度接近的海红旗-10近程防空导弹按管数的不同有三种型号。24管型装备在最新的上,18管型装备在上,而最小的8管型则装备在上。这种采用的导弹对亚音速和均有很高的拦截概率[4]
在设计定型前,海红旗-10还曾在518“长治”舰上进行了长期测试。图中可以看到刚刚发射出的导弹,弹体上有便于观测仪器捕捉的黑黄色块。海红旗-10的服役,让海军大量中小型水面舰艇和辅助舰艇有机会获得世界一流的反导拦截能力[2]
红旗-10防空导弹导弹组成
FL-3000N武器系统组成简单,主要包括武控台、发射系统和筒弹。发射系统配装24发导弹,提供持续的
火力打击。发射系统也有18联装、12联装、8联装和4联装多种形式,适应不同舰艇的装载需求。  FL-3000N导弹速度高、重量轻、反应快速、制导精度高,可有效拦截各种超音速和亚音速掠海反舰导弹。FL-3000采用被动雷达+红外双模制导方式,对海最大拦截距离为9公里,具备多发齐射能力,间隔时间不超过3秒。FL-3000N导弹发射后锁定目标.发射后不管,强大的火力可同时对抗多个目标的饱和攻击。FL-3000N武器系统完全胜任海军在复杂环境下对抗多平台作战的要求,满足当前和未来战争的舰艇自卫防御的需要。  FL-3000N系统的典型作战使用方式是:由舰(艇)上的雷达对空中目标进行搜索、跟踪与识别,同时还要探测目标所发射的电磁波的波段。当确认该目标或目标群需攻击后,将目标的距离、方位、高低角、目标发射的电磁波频段送到导弹武器控制系统。随即,第一批待击导弹在发射前几秒内就作好一切准备。包括启动导引头的陀螺和红外探测器致冷。当控制人员人员决定要摧毁来袭目标(群)时,就按下发射按钮,导弹就点火,发动机产生巨大推力,使导弹脱离发射架飞向空中目标。 FL-3000N即可单射,也可齐射。当第一批导弹发射后,第二批导弹已作好再发射准备。可根据需要随时发射第二批、第三批,直到把发射架上的导弹全部发射完毕。随后由自动装填系统再向发射架上装填导弹,然后再发射导弹,直到来袭目标(群)被全部摧毁。[1]
.海军360[引用日期]
.新浪网.[引用日期]
.新浪[引用日期]
.新浪网.[引用日期]
.环球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红旗-19导弹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红旗-19导弹
红旗19拦截弹是中国陆基中段反导试验的主角,用由于摧毁中段飞行的弹道导弹。中国基于国家安全考虑,做出的防御性战略安全重大决策,打破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平衡。维护国家利益和领土安全。
美国《环球防务》网站刊文《红旗-19反导拦截弹》,根据公开信息推测中国反导拦截导弹红旗-19的细节,其与美国THAAD反导拦截弹性能类似,并分析认为这种导弹可能就是2010年和2013年中国两次陆基中段反导试验的主角。而不久前,一张出现在中国网络上的红旗-19导弹试射的模糊图片可能说明:此前关于这种导弹的推测错了,这种导弹的性能可能更类似美国尚在研制中的“增程型THAAD”或“标准3”导弹,具备对大气层内外目标实施拦截的能力。红旗-19的曝光再一次让人们聚焦中国庞大复杂且雄心勃勃的反导武库发展计划。
国外媒体认为,中国发展中段反导技术主要是基于国土安全考虑,并不涉及核战略平衡问题。众所周知,我国奉行积极防御的国防战略,因此我国的反导技术应当优先解决战术反导问题,而不是战略反导问题。战术反导与战略反导有很大不同,前者是基于国土安全的考虑,后者则涉及复杂的大国核战略问题,我国发展中段反导技术主要是基于保护国土安全,并不涉及核战略平衡问题,不会破坏中、美、俄三国之间的核平衡,因此本质上是符合我国防御战略的武器。中国在上世纪60年代就曾经进行过代号640工程的导弹拦截系统研究,到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跟踪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技术,本世纪初开始预研多个相关关键技术。自2005年之后开始立项研制多型号反导拦截弹。
外国媒体猜测中国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包括6种导弹,即红旗-9B、红旗-19(类似THAAD)、红旗-26(类似陆基标准3)、红旗-29(类似爱国者3)、动能-1(DN-1)和动能-2(DN-2 相当于美军的GMD)。这六种导弹分别构建了三层导弹防御网,第一层为中段拦截层,主要通过动能系列导弹来完成大气层外的导弹拦截任务,是中国构建反导系统的核心关键。第二层为大气层内外和大气层边缘的拦截层,主要依靠红旗-19和红旗-26导弹进行拦截。第三层为末段拦截层,主要通过红旗-9B和红旗-29等导弹进行末段拦截。
中国于日在境内进行了一次动能-1(DN-1)型导弹的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成功在大气层外击毁来袭弹道导弹,自此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陆基中段反弹道导弹技术的国家,此后,有连续进行了多次中段反导拦截系统试验。日,中国在境内再次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这是中国第二次进行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显示我国已初步掌握了反弹道导弹技术。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夸大其词认为,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以色列之后第四个具备中段反导拦截能力的国家。动能-1和此后研制的动能-2导弹代表了中国反导拦截技术的最高水平,这个系列的导弹大致类似于美军的GMD系统,通过分析国内公开刊物的消息,中国的动能-1动能拦截弹为两级火箭构成,一级火箭为固体燃料火箭,二级火箭为液体燃料火箭,用于修正姿态,导弹的尾部可能有一组栅格导流片,用于控制飞行轨迹,其性能应该接近美军的GMD,但缺乏有效的预警雷达支持,目前仍在测试阶段。[1]
近日,央视报道中首次出现我国首次陆基中段反导试验中拦截弹发射升空画面。目前我国的反导处于什么水平,笔者下面根据我国反导试验的一些情况进行分析。
推测我国反导导弹系统发展方向[2]
从2010年至今的几次试验看,我国目前的反导导弹主要就是红旗-19导弹。该型导弹的性能类似美国正计划研制的“增程型THAAD”导弹。其主要特点是同时兼顾末段拦截和中段拦截,既能对付中远程,乃至洲际导弹, 也可以拦截已经处于再入阶段的来袭弹头。美国防部在2010年的测试后称拦截弹为“动能1”,这实际上就是指红旗-19导弹。红旗-19成为我国目前研制 的重点并不奇怪。[2]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新浪[引用日期]
.新浪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旗26防空导弹参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