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洛伊中体现出哪些希腊文化的特点特点

古希腊的石头,古希腊的石头ppt,古希腊的石头教案,冯骥才,古希腊建筑,古希腊的石头读后感,古希腊的石头原文,古希腊的石头阅读答案,古希腊的石头答案,古希腊的石头投票非,古希腊神话的特点

}


 赵林: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大家都知道,一谈起西方文化,就像西方人说的“言必称希腊”。对于西方人来说,对稍微受了一点教育、受过一定文化熏陶的人来说,你要跟他打交道,问他属于什么文化,我想,绝对多数的人会毫不犹豫地说:“我们是基督教文化”。一直到今天,尽管西方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仍然觉得自己是基督教文化。这并不意味着每个西方人都是基督教徒,但他至少觉得自己的文化属于基督教文化。也就是说,基督教文化之于西方就好比儒家文化之于中国一样,它已经深入骨髓了,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形态,而不单单是一种宗教信仰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西方文化就是基督教文化。但是,你如果再继续问下去,你们的基督教文化的源头是什么?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你:“是古典文化”。所谓的古典文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希腊罗马文化”。所以,我们今天谈西方文化,就得从它的源头--希腊、罗马文化说起。(雅典卫城 

 西方文化涵盖了很多方面,包括它的文学、艺术、哲学等等。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就简略地讲一些比较感性的东西希腊的神话传说和希腊悲剧,然后再讲讲希腊文化、希腊人的宗教对希腊人生活的影响,最后呢,我想概括出希腊文化的一个总的特征。

大家知道,希腊文化是整个西方文化的摇篮,是西方文化最早的一种文化形态。正因为如此,就像所有的民族,它的最早的文化形态都是跟神话有着不解之缘的,因为古代的人不可能像现代人一样,满脑子的科学技术思想,他的思想更多的是一种朴素的、原始的、直观的东西,也就表现为一种神话形态。同样,我们说中国文化也是这样,如果我们要研究中国夏商周三代的文化,就会发现,中国古代神话、古代原始宗教对中国人的思想影响同样是非常大的。所以,正因为这样呢,我们说希腊神话构成了希腊文化非常重要的部分。那么,我们今天就从刚刚结束的奥运会谈起吧。

大家知道,奥运会今年在希腊举行,它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仪式,这就是所有获得奖牌的人,都会得到一个月桂枝编成的花环,这是因为奥运会最初就起源于希腊。最早的一届奥运会举办于公元前776年,而奥运会最初呢是起源于希腊人对神的崇拜,是他们祭神的一种仪式。为了让大家对希腊有一个整体的印象,我们从历史学的角度,对希腊做一个分段。我们追溯希腊文化,应该知道,它也不是一个整体,它是分为三个阶段的。西方文化追溯到最早,是地中海的爱琴海边的一个叫做克里特岛的地方。克里特文明即爱琴文明是西方最早的文明,发源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尔后,大概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爱琴文明突然消失了。至于它消失的原因,就有很多的猜测了,我们今天没有太多的时间来考证它。在爱琴文明消失前,在今天的希腊本土,也就是希腊半岛的东北角,就崛起了一个新的文明——迈锡尼文明。可以说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是一脉相承的,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甚至更早,生活在亚欧大陆的里海和黑海边的、操持着原始的雅利安语言的游牧民族,大规模的向南方进犯。其中,就有几支相继来到希腊半岛,其中一支比较膘悍的民族叫做阿卡亚人,他们毁掉了克里特文明,而建立了迈锡尼文明。著名的游吟诗人荷马一生就写了两部史诗,一部叫《伊利亚特》,另一部叫《奥德修记》。美国电影《特洛伊》就是根据《伊利亚特》改编而成的。《特洛伊》描写的是阿卡亚人征服了克里特之后,远征小亚西亚也就是今天的土耳其的一个城邦特洛伊的故事。也就是说,《特洛伊》所描述的希腊联军主要就是阿卡亚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最早的希腊人,就是阿卡亚人。因为,克里特人和阿卡亚人是完全不同的种族,如果说克里特人算最早的希腊人的话,那么我们说,后来的希腊文明却是在入侵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文明,而不是原来的克里特人建立起来的。迈锡尼文明一直持续到公元1100年前后,又有一支更为膘悍、同样操持着原始的雅利安语言的北方游牧民族——多利亚人,来到希腊半岛。他们摧毁了迈锡尼文明,然后就出现了长达三个世纪之久的西方人所说的黑暗时代。所谓的黑暗时代就是说,希腊文明衰落了,又退回到的原始状态,文字不存在了,所有的文明成果也都荡然无存了。一直到公元前800年左右,在今天的希腊以及以希腊为中心的整个爱琴海甚至地中海地区,就出现了一个辉煌灿烂的希腊城邦文明。而我们的同学,大凡比较了解的希腊文明就是指的这个时期的文明,就是多利亚人入侵以后,经历了三百年的黑暗时代,经过融合、混杂之后建立起来的希腊城邦文明。而那个时候的希腊的概念,远远不止今天的希腊的范围,它是一个大希腊概念,不仅包括今天的巴尔干半岛,而且还包括小亚西亚的一部分,然后还包括南意大利,甚至还包括伊比利亚半岛,希腊文明涵盖了整个地中海的北部地区。那么,我们今天所讲的希腊文化,既不是讲克里特,也不是讲迈锡尼,而是讲崛起于公元前8世纪的希腊城邦文明。

我们一旦谈起希腊文化,我想,同学们不管对希腊文明有多少了解,脑海里必定会浮现出我们所熟悉的那些偶像,而这些偶像又往往都是和希腊的神话有关系的。比如太阳之神阿波罗、众神之王宙斯、智慧之神雅典娜等等。我们所熟悉的这些神灵,和我们以后要讲的基督教的神,是完全不同的神,他们给我们的感觉是非常亲切的。不仅对我们同学来说是这样,可以说,希腊的神话和传说,都深深地渗透到了希腊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乃至于,当时的希腊人都相信,神们就和他们生活在一块儿。正是因为这样,希腊的很多社会生活都是和对神的崇拜联系在一块的。比如说,那时侯的奥林匹亚运动会:奥林匹亚是希腊北部的一座山,当年的阿卡亚人入侵希腊的时候曾经经过了奥林匹亚山,并在那里居住过一段时间。因此,他们拜了一批代表征服者的神,比如:战神雅典娜、阿芙洛狄忒等等。如果我们拿希腊的神和我们中国乃至东方其他民族的神做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希腊的神都是作为征服者出现的神。在希腊人崇拜的神里面,真正从事生产的神是少之又少的,大多数都是战争之神。而这些神平时干的无非就是两件事:打仗或在奥林匹亚山上饮酒作乐。这样,就逐渐演变出早期的奥林匹克运动会。

由此可见,希腊的宗教神话和基督教所崇拜的神是完全不同的。首先,希腊神是多神教,他崇拜的神很多,形形色色的神,每一种自然现象都可以提升为一个具有人格的神。比如说,阿波罗就是太阳,波塞冬就是大海,宙斯就是雷霆。而新一辈的神就代表一种种社会现象或精神需求,比如荷尔牧斯是商业之神,雅典娜是智慧之神,阿芙洛狄忒是美之神等等,不一而足。而基督教只崇拜一个上帝——耶和华。但是这个区别还不是最本质的区别,希腊神话最重要的特点在于“神人同形同性”。所谓“同形”就是说神跟人长得一模一样。可以说,男神之所以为男神,就因为他长得比男人更加健美和强壮;女神之所以为女神,是因为她长得比女人更加妩媚。所以,神之为神,就是因为他的肉体比我们人更加优美、更加典型,是最典型的人。关于这一点,很多西方哲学家、神学家和历史学家都有论述。黑格尔在历史学中谈到希腊神时说:诸凡客观美丽的形体,就是希腊人的神。丹那在艺术学中说:希腊人崇拜美丽的形体,乃至于俸若神明,在天上颂之为神灵,在地上颂之为英雄。所以希腊神就是以其肉体的健壮或者妩媚从而赢得了希腊人的敬仰。从希腊人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希腊神的这种形体美对希腊人的影响有多么深刻:在古希腊的奥运会上,人们参加奥运会是裸体参加的。希腊人是以裸体为美的,因为对希腊人来说,一个人如果长着一副好的身躯,那乃是莫大的光荣;如果一个人的儿子能够在奥运会上获得锦标,那么他的父亲可以非常安详地死去。比如有一年,一个父亲有两个儿子在奥运会上同时获得锦标,于是有人说,某某某你可以死去了,结果他就高兴地死在儿子的怀抱里了(大笑)。因此,希腊人对于在奥运会上取得锦标的人的崇拜程度,丝毫也不亚于对从战场上凯旋而归的将军的崇拜;希腊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亚历山大,当年东征东方的时候,途经传说中的英雄阿格罗斯的墓前,为了表示对这位古代英雄的景仰,亚历山大帝王和他的同伴们到阿格罗斯的墓前举行裸体游行活动。所以希腊人是以自己的身体的美而感到荣耀、感到自豪的,这是受神的影响。但反过来说,神又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因此,神无非就是更理想的人。这个神不是由于他的精神的高尚或道德的完善,而是由于他肉体的完美而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这是第一点,神人同形。而同性呢就更表现了神人相同的地方。希腊人的神人同形同性呢,我们通过和基督教文化的比较,可以非常明显地发现,希腊神灵在道德方面没有什么可以讴歌的地方,在精神和智慧方面也没有什么超人地方,他们之所以被人俸若申明,是因为他们肉体非常完满。正因为如此,我们发现,希腊的神灵有很多道德上的瑕疵。他们和我们人一样,有七情六欲,有优点也有弱点。他们的优点是人典型的优点,他们的弱点同样是人典型的弱点,这就是神人同性。所以,希腊的神经常干一些不光彩的事情。而我们知道,希腊的神话和传说是两个部分,神话是讲神的故事,传说却是讲英雄的故事。英雄这个词在希腊语的原意就是半神的意思。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希腊的神无论男神还是女神,只要看中人间的人,并与之结合,生下的孩子,无一例外的都是英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英雄就是神的不道德的一种产物吧(大笑)。这主要是针对基督教而言的,因为基督教的上帝是非常崇高的,是绝不可能到人世间来发生任何带有浪漫色彩的故事的。那么,基督教的上帝是至高无上,是全能、全知、全善的。因此,我们发现,希腊的神和基督教的上帝相比,他一点也不令人敬畏,但是他却更令人喜爱,因为他们和我们是一样的。所以我们面对希腊的神和我们面对基督教的上帝,内心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上帝我们更多的是敬畏之情,而对希腊的神,我们更多的是喜爱之情。而上帝,按严格意义上来讲,他甚至都不能显形的。我们只能说上帝不是什么,而不能说他是什么,也就是说不能用“是什么”来局限万能的上帝,因为他是无限的。而希腊神是有限神,离我们更近,也才更令人喜爱。我想,凡是接触过希腊文化的同学,无论你了解多少,只要你们看到希腊的那些艺术品,你的内心都会产生一种愉悦之情,为什么?因为他很美,它给我们的感觉是美感,它给我们的震动是一种感官上的震动。因此,我们一看到希腊的神,我们首先是感官上的愉悦。而我们面对基督教的典型的艺术形象就是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酥:瘦瘦的身子裹着一件薄薄的长袍,所以基督不仅是羸弱的、枯槁的,而且是极度痛苦的。因而我们面对耶酥的震动,则完全是一种理性的、道德的、来自灵魂深处的震动。是耶酥的苦难、受迫害、灵与肉的煎熬唤醒了我们的灵魂,是经过反思而受到的震动。所以我们说希腊的诸神给我们的感觉是直观的,它让我们感到震动主要是因为它感动了我们的感官。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说希腊的神更惹人喜爱,但也许他并不能让人崇敬。

这就是希腊神化中的最大特点:神人同形同性。而希腊文明又是西方文明的童年和摇篮,所以我们想,面对希腊文化的感受也许正如我们每个人面对自己童年的感受是一样的。我们的童年,并没有太多过于深刻的东西,基本上都是比较感性的东西。那我们童年时代所喜爱的东西,当然就是美的东西嘛。这就是我们讲的希腊神化的特点。这里,我想要给同学们灌输这么一种观念:希腊神话深深地渗透到希腊人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是生活在一个无神论的国度,我们不知道,对于那些没有文化的先民们来说,宗教影响有多大。我们这个时候只能用一种同情的理解,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假如我们是古代希腊人,没有文化和科学知识,这个时候,我们可能更多的是对神话对宗教根深蒂固的信仰。

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希腊神话的一个大致的结构,神话传说的结构,然后引出希腊悲剧,最后讲讲希腊神话的一般特征

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希腊神话的一个大致的结构,神话传说的结构,然后引出希腊悲剧,最后讲讲希腊神话的一般特征。

那么首先我想给大家讲讲希腊神话。希腊的神话追溯到最早,是由一个跟荷马同时代的游吟诗人赫西俄德写的《神谱》,书中描述了诸神的一个起源。后来,到了城邦时代,《神谱》就构成了希腊人都相信的一个谱系。后来的希腊神话都是在这个《神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认为,这个神谱包含了两重含义:一重含义是,它表现了蒙昧时代的希腊人是怎么理解自然演进和宇宙起源的过程的。他们关于自然的起源,更多的是通过神的生殖原则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神生下一个神,一代代繁衍下去。每一个神就代表一种自然现象。于是,神的开天辟地的过程,神的繁衍的过程,说到底,就是整个自然界起源、发展的过程。第二重含义就是关于命运的思想,这个我们后面会结合希腊悲剧进行阐述。

《神谱》里描述的最早的神叫卡俄斯,卡俄斯就是混沌的意思,(大笑)任何神话都是从混沌开始的,包括基督教也是这样:混沌世界,由上帝开始缔造世间万物。只不过不同的是,希腊神话连上帝也没有,它就是从混沌开始,所以希腊神话更加符合自然的演进过程。在混沌之中首先就产生了大地之神——盖娅以及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众神,盖娅自己又生下了天宇之神乌兰诺斯。之后盖娅和乌兰诺斯结合生下了提坦神族的12个神灵。这反映了什么?同学们,这反映的就是自然演变的过程嘛,前面的过程就有点像单细胞生物的自身的分裂呀(大笑),然后盖娅和自己的儿子乌兰诺斯结合生子,就有点像原始社会的乱婚状态嘛。提坦神族里最小的一位神叫做克洛诺斯。当初乌兰诺斯和盖娅结合的时候,曾得到命运的一个启示,说他孩子中的一个会取代他成为众神之王。乌兰诺斯为了防止自己的大权旁落,就把自己所有的孩子都打入地狱,惟独他的小儿子克洛诺斯在盖娅的保护下,幸免于难。果然,克洛诺斯长大以后成为更为强劲有力的新一代的神,他和自己的父亲进行了一场战斗,战胜并阉割了他的父亲(笑)。同学们可能要问,希腊神话为什么要讲阉割呢?因为希腊神话遵循的是生殖原则嘛,没有生殖能力就意味着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啦!(大笑)这样,克洛诺斯就取代他的父亲成为新一代的天神。由此可见,希腊神话反映的就是自然界的演变过程以及揭示人类历史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在后面的中西方文化比较里面,我会讲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神话里面,讲究的是子承父业,是一种连续性、肯定性的延续。而希腊神话一开始就出现否定,新一代神否定老一代神,所以表现出一个很强的不断否定、社会进化的这样一个机制来。克洛诺斯成为新天神之后又和姐姐洛娅生下一批神—奥林匹斯神族,主要由两代神组成。第一代:赫拉、赫斯提亚、得赫芯忒耳、波塞冬、宙斯等。第二代,是宙斯和其他女神包括自己的姐姐结合生下的神,太阳之神阿波罗、智慧女神雅典娜、美神阿芙洛狄忒以及诗神缪斯等等。阿芙洛狄忒后来被罗马照搬过去,更名为维纳斯,这是我们都耳熟能详的名字。我们同学们大凡对希腊神话有一定了解的,都是和奥林匹斯神族有关的。具有戏剧效果的是,克洛诺斯在和自己姐姐结合的时候,得到了一个和他自己父亲一样的神秘启事,也是说他的儿子中间,有一个会取代他。克洛诺斯为了避悲剧重演,就采用了一个更为决绝的方法,生下一个吞食一个,到最小的儿子宙斯出生的时候,瑞娅为了保护惟一的儿子,瞒天过海,将裹着石头的襁褓交给丈夫吞下。不用细说,宙斯自然就取代了克洛诺斯成为新一代天神。与他父亲不同的是,宙斯英明地改变了统治方式,不再采用暴烈的统治,而是更加民主了。黑格尔对此段历史有一段评价,说这是西方政治从专制走向民主的一个标志。即便是民主的宙斯也同样无法摆脱命运之神在冥冥之中的安排,他同样得到命运的一个启示,说他的一个儿子会取代他。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希腊神话虽然没有上帝,却有一个诸神背后的,无形而从不出场的命运,好似一双无形的手,翻云覆雨地安排和作弄着诸神,诸神面对自己的命运都无能为力,无法抗争。但是,难能可贵的是宙斯并没有因此而采取任何专制的措施,而是继续和自己的子女和睦地生活在奥林匹斯山上。这里,我们来谈谈希腊著名的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所著的悲剧三步曲之一——《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就是盗天火给人间的神,是一位道德很崇高的神,也是提坦神族的一名成员。他因为曾经帮助宙斯战胜克洛诺斯,因而深得宙斯的恩宠。但是,普罗米修斯在希腊语里面,本来就是先知的意思,也就是在众神之中,只有他知道过去、未来,也只有他知道谁将取代宙斯的位置。宙斯急于想揭开谜底,但普罗米修斯却始终不漏一个字,而且还时常嘲弄宙斯,加之普罗米修斯总是天马行空,还为人类不惜盗取天火。忍无可忍的宙斯就把他绑在高加索山上,任凭老鹰肆意啄食他的肝脏,永远地遭受这样的惩罚。埃斯库罗斯在他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里这样描写:宙斯委派他的使者,来到高加索山上与普罗米修斯谈判,说只要你说出谁将取代宙斯的位置,宙斯就赦免你遭受这种痛苦。普罗米修斯说:技艺的力量如何也胜不过定数,命运是无法抗争的,天机不可泄露啊!不过,在埃斯库罗斯的第三部《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里,普罗米修斯说出了这个秘密,他告诉宙斯,如果你和大海女神特狄斯结合,生下的儿子将取代你的位置。于是,宙斯就强制性的把特狄斯嫁给了人间英雄潘流斯,避免了这场可怕的婚姻。特狄斯和潘流斯所生的阿克流斯后来成长为天地间勇猛无比的英雄,但由于他父亲是凡人,所以无论如何他都不会威胁到宙斯的统治。

我们回过头来看《神谱》,主要反映两个内容。第一反映了希腊人对自然演化过程的认识:从混沌到产生天地,天地产生日月星辰,河流山川,然后在宙斯的下一代神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社会现象出现了,比如美、商业、智慧、战争等等,所以这恰恰表现了古希腊人用生殖原则、用神话思维,表现了一种自然的演化、宇宙的形成过程嘛,这个很清楚。第二点,我们说在希腊神话里表现了一个不出场的东西,这个东西就叫命运。它决定一切,包括神的命运也同样是由它决定的。因此,在希腊神话里面就包含了一个非常深刻的思想——命运。西方著名哲学家罗素认为:希腊神话里真正具有宗教意义的神是命运,而那些热热闹闹的、欢愉活泼的、喧闹不已的诸神却没有一点宗教的意味。这就表明早期的宗教充满了人情味,它把大自然的各种现象人格化,而不像后来比较高级的宗教——基督教,则是把人的精神力量抽象出来,当作人的对立面来崇拜。费尔巴哈曾在批判宗教的文章里提到:古希腊的宗教是自然宗教,而基督教则是一种精神宗教。自然宗教是把非人的力量人格化,而基督教则是把人的力量非人化。因为基督教的上帝是人创造的,是人们心目中渴盼的全知、全能、全善的人的理性本质。人们把这种理性的本质抽象成为一个神,然后对他顶礼膜拜。这就是自然宗教和高级宗教的最大区别。综观历史,我们会发现,人类早期的宗教都是一种自然宗教,中国、印度、埃及以及古巴比伦都是这样,都是把非人的、自然的东西人格化。多多少少都有点“同形同性”的特点。

下面我们来看看希腊的传说。尽管希腊神话是讲神的故事,传说是以英雄为主角。而在希腊,英雄和神的在故事里往往是混杂在一起的。无论是荷马的两部史诗,还是其他的一些历史故事里面,神和人是一起战斗的。到了公元前5世纪,希腊开始出现悲剧,悲剧里面主角都是英雄,但是神也经常出场。正因为英雄和神往往会同时在史诗和悲剧中出场,因此我们可以做一个对照:神的形象往往不太光彩,而英雄却顶天立地。从电影《特洛伊》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希腊的英雄阿克流斯还是特洛伊的英雄赫克托尔,都是勇猛无比,热爱自己的祖国、忠诚、信守誓言,为了自己的城邦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而神们往往是胆小懦弱、逃避责任。

下面我们来讲讲传说:在希腊悲剧里面,还是有一种重要思想,那就是命运的思想,悲剧的主题就是命运主题。所谓悲剧就是结局很悲惨的故事,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你欣赏。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评价悲剧是说到:悲剧具有很重要的净化我们精神和灵魂的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我们看悲剧的时候,我们会产生两种最重要的感情:怜悯和恐惧。怜悯之心乃我们说的恻隐之心,是人善良的情感表现。而恐惧是在我们看到伟大的英雄被无形的命运之神玩弄于掌股之间,而无力争脱的情景时,产生的一种对未知力量的恐惧。这种恐惧会使你感到敬畏,一个人有了敬畏他言行势必谨慎。而相反,他就可能变成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恶魔,我们中国人也讲“君子有三畏”嘛。因此,怜悯和恐惧都是非常健康的情感,这种情感使人高尚,使人格得到升华、使人灵魂得到净化。悲剧在希腊人的生活中影响非常的大,它总是通过英雄人物的悲惨结局向人们韶示命运的力量。下面我给同学们讲两个比较著名的悲剧故事:

第一个是关于伯罗奔尼撒家族的故事。伯罗奔尼撒是希腊的一块平原,平原上有几个城邦。其中一个叫做斯巴达,国王叫墨涅拉格斯,他有一个漂亮的妻子就是我们都知道的美丽绝伦的海伦,也就是特洛伊战争的导火索。另一个城邦叫迈锡尼,国王叫阿伽门农。伯罗奔尼撒家族这最早的祖先叫坦塔罗斯,由于坦塔罗斯是神和凡间的人所生,因而享有一种殊荣——可以到奥林匹斯山上参加神的宴会。于是,坦塔罗斯就忘乎所以了,常搞一些恶作剧来作弄神。甚至把自己的儿子伯罗普斯做成菜肴,献给神品尝,看神能否辨认出来。也许同学们觉得很残酷,但这恰恰表现了原始部落的一种杀子献祭的风俗。英明的神们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伎俩,于是神就诅咒:这个家族将来世世代代手足相欺、骨肉相残。神让他的儿子伯罗普斯复活,并统治伯罗奔尼撒。结果他的儿子同样干了很多坏事,欺骗了神灵,神再次降下诅咒。于是在这个罪孽深重的家族里面,儿子和孙子中间就发生了骨肉相残的故事。他的三个孙子就是阿伽门农、墨涅拉格斯和埃葵斯洛斯,后来墨涅拉格斯的妻子海伦被特洛伊王子诱拐,墨涅拉格斯和阿伽门农组织了一支希腊联军,浩浩荡荡开到特洛伊,苦战十年,这就是著名的特洛伊战争。趁着阿伽门农和墨涅拉格斯征战东方的时机,埃葵斯洛斯诱拐了阿伽门农的妻子,并且篡夺了迈锡尼的王位。十年以后,阿伽门农凯旋归来,回到自己的城邦,不想却被埃葵斯洛斯和自己的妻子谋害而死。那么,阿伽门农的儿子奥瑞斯提亚长大成人以后,就为父报仇,杀掉了埃葵斯洛斯和自己的母亲。正因为他杀了自己的母亲,就遭到复仇三女神的索命。奥瑞斯提亚就逃到了一个阿波罗神庙求神谕。阿波罗告诉他只能到雅典的战神山去,那里有一个长老法庭,由智慧之神雅典娜和12位长老组成,让他们来审判、裁决。于是,奥瑞斯提亚就来到了雅典,和复仇三女神之间就产生了一场辩论。奥瑞斯提亚首先阐述自己杀母的理由:她犯了双重谋杀罪,既杀死了她的丈夫又杀害了我的父亲,(笑)我替父报仇,何罪之有?复仇三女神的理由是:你母亲和你父亲没有血缘关系,而你和你母亲有着血缘关系,你却杀了她,所以你有罪。这个理由充分体现了母系氏族的原则。阿波罗又阐明了他的观点:父亲才是真正的世系,是他播下生命的种子,母亲只是培育而已,所以杀母无罪。显然,阿波罗又是站在父系氏族的立场上讲话的。双方各执一词,难分胜负。最后只好由法庭来裁决:12位长老投票结果是6:6 。(笑)没想到女神雅典娜却把关键的一票投给了奥瑞斯提亚。她陈述了她的理由:我没有母亲,我是从我父亲的头脑里蹦出来的,(笑)所以我将永远站在男人一边。因此,奥瑞斯提亚的罪得到赦免。马克思和黑格尔都曾在他们的著作里论述了这场官司在社会学上的意义。马克思说:这个悲剧意味着希腊社会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人们不再重视血缘关系,而更加重视财产关系、继承关系,父亲代表着财产和继承。这恰恰反映了希腊社会的转型嘛。当然,我今天不是谈它的社会学意义,我们是谈它的“命运”思想。这个家族骨肉相残的悲剧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神的诅咒就像一柄达莫克利斯之剑一样,时时高悬在伯罗奔尼撒家族的头上,手足相残,骨肉相欺是注定了的事情,怎么也逃不掉的。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忒拜家族的。这个家族就两代人,上一代叫拉伊俄斯,是忒拜的王,下一代叫俄底浦斯。拉伊俄斯因为没有子嗣,蹭诱拐并害死了别人的孩子,犯下很多罪过。因此,神的诅咒就降临到这个家族。拉伊俄斯到了50岁左右仍然膝下无子,他担心自己的王位没有人继承,于是来到徳尔非神庙求神谕。据说德尔非神庙的女祭师们经常在一种癫狂的状态下,用一种模棱两可的语言来表述阿波罗的神谕。(大笑)女祭师说了一段扑簌迷离的话:忒拜城的国王啊,你将会得到一个儿子,但是你这个儿子会杀父娶母。拉伊俄斯怀着惶恐不安的心情回到城邦。果然她的妻子很快就怀孕了,生下一个儿子。为了避免神谕应验到自己头上,拉伊俄斯命令一个仆人将儿子弄死。善良的仆人动了恻隐之心,用铁链子把他的两只脚穿起来,然后把他放在箱子里,顺着小河漂流而下。在下游城邦克林斯被一个牧人捡到,献给同样没有儿子的克林斯国王。由于这孩子被捡到的时候,两条腿肿的很大,因而得名俄底普斯(肿脚的人)(笑)。在国王的呵护之下,俄底普斯成长为一个善良、勇敢富有责任心的贵族青年。在他得知关于自己的神谕以后,为了避免灾难的降临,他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父母,出外流浪。在一次偶然的争斗之中,他失手打死了一个老人和他的两个仆人,另一个仆人逃走了。而这个老人正是俄底普斯的生父拉伊俄

俄底普斯继续往前走,来到忒拜城。而此时的忒拜城正蒙受着一场巨大的灾难,半人半兽的斯芬克丝盘踞在忒拜城门口,向所有的行人询问一个问题:什么动物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凡是回答不上来的,就被他一口吃掉。俄底普斯凭借他的机智和勇敢,回答了斯芬克丝的问题:这是人嘛。从而拯救了整个忒拜城的人民。忒拜城的人们已得知他们的国王被人杀死了,于是就拥立俄底普斯为新国王,而且遵照忒拜城的习俗,娶了老国王的妻子为妻(笑),生儿育女,治理城帮,国泰民安。多年以后,突然一场血红色的灾难降临到忒拜城,庄稼无收、妇女不孕、牛羊瘟死。于是,俄底普斯又派人到德尔非神庙求神谕,得到的神俞是:除非你们找到杀死国王的真凶,否则灾难永远不会过去。结果,当年那个逃脱的老仆人就是放走俄底普斯的仆人,他认出了俄底普斯是杀国王的人,接着他看到俄底普斯的腿上的伤痕,才明白他就是老国王的亲生儿子。真相大白了,俄底普斯悔痛不已,慨叹到:我杀了不该杀的父亲,娶了不该娶的母亲,生了不该生的儿女(大笑)。于是,他刺瞎自己的双眼,离开忒拜城,在流浪中悲惨死去。而他的子女们在后来的英雄故事里面,互相残杀,最后全部毁灭。

从这些悲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希腊的悲剧都充满了一种深刻的意味。我有时候喜欢把希腊的悲剧和近代的悲剧做比较。我们最熟悉的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李尔王》,《奥塞罗》,悲剧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坏人在陷害好人,一出场,善恶就在外在的对立之中,最后恶的势力通过种种诡计毁灭了善。虽然最后恶的势力也受到了惩罚,但是善毕竟被泯灭了。我们再来看看希腊的悲剧,它没有明显善恶,它所表现的是同一个悲剧主人公的那种自由意志,和背后决定着他的命运的那个必然性之间的冲突。我个人认为,这种冲突比那种外在的善恶之间的冲突更加深刻,更加揭示了我们人世的悲剧的本质和根源。我们一生中总会遇到一些悲剧,我们总是习惯于把悲剧的原因推委给别人,总认为是一种坏、一种邪恶的势力在迫害我们,所以导致了我们的悲剧。实际上我们想一想,真正悲剧的根源往往在于你自身,在于你的自由意志和背后决定你命运的那个必然性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才是更加根深蒂固的。我认为希腊的这种对悲剧的理解才是深刻的。不过,他们的这种认识只是自在的,还没有达到自觉的程度。他们蒙蒙胧胧地感觉到还有一种人力不可控制的力量在支配着人的命运,支配着社会、支配着自然,我们在这样的力量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最后,我总结一下希腊文化的特点。一个是自然崇拜,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对大自然本身的崇拜。另一个更为重要的是对自己自然形体的崇拜,对肉体的崇拜。希腊人对身体的看重远远胜过对灵魂的看重。第二个是感觉主义,希腊人是感性主义,因而不深刻,没有太多理性。同样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美的事物的热爱,凡是美的就是神。第二个表现是对现世生活的热爱,希腊人从来不想彼岸生活。这两个特点共同构成了希腊文化的总的特点——和谐之美。它之所以美是因为他的一切相互矛盾的东西都没有成为对立,在希腊的神和人身上,肉体和灵魂、彼岸和现世、理想和现实都没有成为二元对立,而是融为一体的。精神欢愉地聚集在自己的肉体之中,天国和人间,理想和现实都是一回事。正是希腊文化的这种和谐之美,总是给我们一种感官上的愉悦,而不是像基督教神话给我们一种痛苦的同时也是一种理智上的深刻。

}

【摘要】:古希腊是孕育西方文化的摇篮也是滋养现代文明的沃土,她不仅在哲学上活跃出众,神话故事也是源远流长。电影是人们传播信息、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该文将二者结合,通过对电影《特洛伊》《俄狄浦斯王》与《盗梦空间》中古希腊神话元素的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电影的背景文化,从而增加人们欣赏电影时的文化敏感度。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沉浸欧美小帅无法自拔的龟心似贱;;[J];男生女生(银版);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会军;;[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3年
潘予;;[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上)——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9年
斯坦芬尼·德波尔;;[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年
郑卫莉;;[A];我的角色与我们的剧团——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7年
杨静;;[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陆地;郭淼;;[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年
郭连文;;[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林洪桐;;[A];我的角色与我们的剧团——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7年
张瑞芳;;[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上)——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潘强;[N];中国改革报;2005年
本报记者 吴月玲;[N];中国艺术报;2005年
本报记者:周之江;[N];经济参考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宜庸;[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彭保良;[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唐建军;[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希腊文化的特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