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落户归人事部和人社部还是人社局

民生银行怎么了
  9月21日,标准普尔宣布将(,)(600016.SH/01988.HK)的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将其大中华区信用评级体系长期评级从“cnA”下调至“cnA-”。一并下调评级的还有(,)。此外,穆迪也在近期下调(,)评级。  在国际评级机构眼中,经济增长放缓、行业不良率上升的共性背景下,与其他相比,民生银行等三家银行应对经济风险上升的资本水平较低、风险抵御能力较为薄弱,在同业中可能面临更大的资产质量风险。  回看这一年来围绕民生银行的新闻,个个夺人眼球,先是原董事长届满辞职、然后原行长被中纪委带走,再到大股东易位。  一系列重大人事变动后,从2015半年报来看,民生银行与其多年来的老对手、始终想超越的(,)相比已是渐行渐远:民生上半年净利润267.78亿元,排在股份行首位的招行是329.76亿元,两者相差约62亿元;民生资产总额4.3万亿元,招行5.2万亿元,二者差距从去年年底的7000多亿元扩大到约9000亿元。  眼下,在安邦已相对控股、新任行长即将上任之后,处于战略调整期的民生银行未来会继续坚持过往的狼性文化激进向前,还是收敛锋芒放慢脚步,还需拭目以待。  小微隐痛  标普的靶子对准民生,如果单从半年报资产质量的数字来看,不无道理。民生上半年不良贷款率1.36%,较2014年上升0.19个百分点。平安证券估算其上半年核销了62亿元不良资产,在核销前,其二季度年化的不良生成率高达2.2%,环比一季度大幅上升1.1个百分点。  同时,上半年的大幅核销以及去年全年71亿元的核销使其拨备覆盖率环比下降至162%。拨贷比自年初以来一直在2.2%水平,低于2.5%的监管标准。  (,)证券认为,民生的逾期贷款率较去年末增加了1.14%,高达3.88%。关注类贷款也从去年末的360亿元突增到667亿元,增幅达86%。考虑目前国内经济环境以及银行不良率仍处于上升期,民生未来面临的拨备压力只会更大。  资产质量的下滑与民生银行过去几年赖以扩张的小微业务息息相关,可谓成也小微、败也小微。  2009年,当业在“四万亿”刺激下,信贷大扩张,民生银行推出商贷通业务,主要满足融资需求在500 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这也是其打造零售银行的特色所在。  在年期间,其小微业务发展迅猛,贷款利率也多在10%以上。银行同业人士也多有耳闻,指其小微贷审核宽松。过去几年这类高收益类贷款在经济上行期大幅扩张,如今却到了该为“激进”埋单的时候――当年做得越多,如今坏账风险暴露越多。  另一方面,小微金融投入巨大却难以产生相匹配的利润,当资产质量恶化时,民生自2013年四季度就开始收紧小微企业的经营性贷款。按照民生管理层自己的说法,终于意识到,“小微贷款收入结构过于单一,主要是贷款利息收入形成的派生存款到不了60%的水平。不仅没有其他业务收入,同时在结算上,2014年我们垫了十几个亿的结算资产”。  改革再出发  不只是小微业务,过去几年让民生银行同样引以为傲的事业部业务坏账率也集中爆发。  2006年,民生启动零售务发展战略,所有的支行只做零售业务,公司业务一律集中到分行,由各分行根据当地行业特点成立不同的行业金融事业部。  2007年9月,民生对公司业务进行事业部制改革,成立贸易金融部、金融市场部、投资银行部、工商企业金融部四个事业部。2008年初,又成立地产金融事业部、能源金融事业部、交通金融事业部和冶金金融事业部四个行业金融事业部。  在民生今年的半年报中,逾期贷款率增至3.88%,很大部分由几大金融事业部的贷款欠息造成,其中能源事业部不良率2.27%,交通事业部不良率2.88%,冶金事业部不良率7%。  有媒体报道,民生银行近日启动了大事业部制改革,撤并整合之前的几个行业金融事业部,事业部划归分行,总行集中打造大事业部,集中营销大客户,计划到2016年1月实施全面切换。  民生银行高管在发布会上表示,这并非不搞事业部,而是“把事业部升级”。  听上去很美,但或许更通俗一点儿的解释就是,民生要重新把当年零售银行改革时上收的业务归还给各分行,只不过,其中的“大客户”业务还是要留出来由总行统一运作。  即未来业务分配上,大企业客户都由总行做、其他企业业务归分行、零售业务在支行。  今明两年或许是民生银行战略转型的关键年度,而半年报中的一个亮点是在中间业务方面。报表显示,上半年利息净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7.78%,增幅偏小,而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增加38.92%。  另外,民生银行今年以来已经与数十家P2P网贷平台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大力开发P2P托管市场。  中间业务、未来会发挥多大作用,现在还未见一个清晰描述;大事业部改革具体如何推进、小微业务何去何从,或许这一切都要在新行长上任后揭晓。  然而,了解民生银行历史的人都知道,新行长还有新行长独有的挑战。  谁是定海神针?  说是民生银行的精神领袖似不为过,但这位曾经的董事长离职创办中民投后,也带走了部分银行高管。再早前,前任副行长转投平安银行时更是带走了近五十名中高层。如果说如此规模的中高管频繁变动对一家公司的经营发展没有影响,是不客观的。  前任行长被带走后,行长这一关键位置已经空窗大半年了,一直由董事长代理行长之职。  与业务的下滑相比,新的管理领军人物,可能更为民生所急需。其知名股东曾在屡次吹风说,“不欢迎空降、应公开市场招聘”。  终于,民生银行在半年报发布会上表示新行长“正在走程序”。外界传言,新行长确系空降,极可能是副行长。  郑的履历极其丰富,出身工行,后又接连出任擅长不良资产处置的华融副总裁、长城总裁,最后又回归工行出任副行长,主管公司和投行等核心业务。  一位常年在央企体制内的人或将出任民生第七任行长,确实耐人寻味。  在民生过去19年里的6位行长中,3位内部擢升、3位空降。笔者曾采访过3位空降兵中的两位:第二任行长蔡鲁伦和第四任行长王鲜馈  据蔡鲁伦讲,他和第一任行长童赠银均来自央行系统,这可能是背靠工商联成立起来的民生银行的一个自然选择,作为一家完全由民营企业组建起来的民营银行,早期需要来自央行系统的人士为其打造基础。  事实也如此,在一穷二白的初创期,靠着首任行长到处组织资源、拉存款放贷款打开市场。而第二任行长蔡鲁伦当年为民生打下的机制体系基础至今仍在发挥作用,民生所推行的以利润为中心的激励体系即是在那时形成。  但前两任空降行长在民生均工作短暂,未能免于“人事纠葛”,用他们的话说,“最主要的是没有能够把管理层给驾驭住”。  直到2000年5月,副行长董文标升任民生银行第三任行长,此后十数年,民生银行逐渐强化以行长(后来的董事长)为首的核心治理体系。  曾任中国区业务总裁的王鲜朗窃2006年董文标升任董事长时得到银监会的推荐出任民生行长。三年任期届满后,王与民生和平解约。民生给出的理由是王“到了退休年纪”,但王在2009年接受笔者采访时提到的是“与民生理念不合,但双方表面上还是和平分手”。  此后,董文标与同年出生、且已共事十余年的洪崎的搭档颇为得心应手,一直持续到他去年辞职之时。民生此前多年不变的分散的股权结构,也使得董事长和行长的话语权更加稳固。  然而现在,除了史玉柱,其他几位创业老股东已经接连减持,第一大股东安邦系持有民生银行拥有表决权的股份比例在今年上半年升至18.92%,显著区别于过去分散的股权体系。若传闻属实,作为空降兵的新行长将如何树立自己的权威和话语权,受体制内文化熏陶多年后又如何与常年在民企文化下打拼的董事长磨合搭档,这些都尚存变数。  董文标曾精辟地将民生归纳为“民有、国营、党管”。在此特色之下,民生银行一直在充当中国银行业改革试验田的角色,例如在其他银行都还按兵不动时,它大举收购;在其他银行同质化竞争激烈时,它挖掘到小微蓝海。似乎每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都是敢想敢干,既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但也都浸透着血和泪。  未来,民生的特色是否还会存在,经营风格和战略风向又会发生怎样的转变,这些问题至关重要,也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HN666)
09/28 23:1809/25 01:5809/11 09:3708/31 14:4708/31 13:3508/31 06:1708/31 01:1208/29 01:44
银行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库: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民生银行唯一副行长被解聘 具体解聘原因并未解释 _中国城市金融网
“一带一路” 金融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秉持“中国金融门户网站”的定位...
“新丝路经济带”金融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致力于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市...
多名投资者最近陆续表示,他们于2011年、2012年分别在民生银行亚运村支行、大兴支行、上海闵行支行等购买的上海联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联创”)发行的“永锌”...
银行信用卡年报大比拼:发卡量三家过亿,交易额最高近3万亿。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央行开出上述罚单的前几天,国家外汇管理局深...
截止到去年年末,信托业管理信托资产规模超过26万亿元。到底是怎...
值得注意的是,除大面积“锁股”上市,证监会在下发工业富联IPO...
极光大数据发布《2018年5月移动消费金融行业观察》,从移动消费...
截至今日收盘,沪指报3154.28点,跌0.48%;深成指报10635.50点,跌0.62%;创业板指报1831.20点,跌0.84%。
股市直通车
走近新三板
日媒文章:全球金融巨头看好&一带一路&商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累计超5
架起推动文化交流的桥梁
民相亲 心相知
民生银行唯一副行长被解聘 具体解聘原因并未解释
昨天,民生银行发布公告称,《关于解聘邢本秀先生副行长职务的决议》,以14票全票通过。一家全国性银行的副行长被董事会解聘,实属罕见。
公告称:根据《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尽职考评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独立董事王立华、韩建旻、郑海泉作为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独立董事,本着公正、公平、客观、独立的原则,同意董事会解聘邢本秀先生副行长职务。
刑本秀究竟因何具体原因被解聘,公告并未提供详细解释。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查询《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尽职考评试行办法》,发现其中第三十一条是:&高级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结果直接与年度业绩薪资分配挂钩;尽职考评结果与薪资等级调整、职务聘任免挂钩。&其中有明确规定,高级管理人员尽职考评结果与薪资等级调整、职务聘任免挂钩。
同时,该办法第三十七条明文规定,违纪违规及经营管理重大责任事故采用专项调查评估方式考核,由考评领导小组提出尽职评价综合得分的扣减分数及其他处罚意见,对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高级管理人员视情节轻重,可直接调整其尽职考评结果的层级,直至考评结果降为不称职层级或提请董事会解聘其管理职务。
邢本秀今年53岁,2010年7月加入民生银行出任副行长,至今已六年。在民生银行,邢本秀分管信用卡等业务,曾任中国银行业协会银行卡专业委员会主任。在加入民生银行前,邢本秀是银监会人事部主任。他以前的职业生涯也都在央行和银监会系统。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民生银行的高管团队包括董事长洪崎,党委书记兼行长郑万春,副行长邢本秀,行长助理石杰、李彬、林云山等。邢本秀是民生银行目前惟一的副行长。
根据公开信息,邢本秀最近一次公开露面是日上午,在西单出席凤凰计划互联网金融中长期发展规划项目成果汇报会。凤凰计划是民生银行&互联网金融中长期发展规划项目&的首批启动项目,旨在加快互联网金融战略布局。(记者 程婕)
责任编辑:张炎
下次自动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备案号:陕ICP备号 &&
法律顾问:陕西海普睿诚律师事务所 &&
技术支持: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民生银行猝变:继任者的必答题
  民生银行股价“软着陆” 新行长人选上半年揭晓  从资本市场反应来看,()原行长毛晓峰被查引起的该行A股股价震荡基本实现“软着陆”。  昨日是民生银行原行长被查事件的第一个交易日。民生银行(600016,SH)A股并未出现市场担心的跌停,该股早盘下挫近6%,随着抄底资金进入,该股启动反弹,收盘时跌幅收窄至3.17%。  昨日晚间,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民生银行原董事长董文标,在京出席韩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合并开业典礼。在典礼现场,董文标对《第一财经日报》等少数几家媒体表示,关于他的各种传言是不实的。  此前,大股东在董事会临时会议做出“当前不会卖出民生银行股票”表态,一定程度起到安抚投资者作用。  2月1日,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在投资者交流会上透露的信息显示,2015年的4~5月份,民生银行董事会将进行换届,在此之前,何人担任行长、党委书记,将有定论。  股价趋稳  1月30日晚,一条消息震惊银行圈:民生银行行长毛晓峰被带走协助调查。该消息,让民生银行立即处于舆论漩涡之中。1月31日、2月1日,连续两天,民生银行召开了董事会会议和投资者交流会,为了稳定市场情绪。  洪崎在投资者交流会上称,毛晓峰此次完全是因为个人原因辞职,银监会和董事会均已走完流程,“目前我代任一段时间,对业务和经营层面不会有任何影响。”  尽管民生银行通过多种渠道释放稳定信息,但依然有不少市场人士担心周一开盘后,民生银行股票将出现一字跌停局面。  纵观昨日全天,对比其他银行股走势来看,民生银行股价与平时表现并无差异,高层人士震荡影响不大。截至昨日收盘,民生银行股票下跌3.17%,在A股16家上市银行中,跌幅处于中下水平。  对比来看,昨日仍有数只银行股跌幅超过民生银行,其中()下跌4.33%,()下跌3.88%,()更是重挫6.14%。  强势董事会  从成立之初,民生银行就借鉴了国际经验,并按照《公司法》和《商业银行法》的有关规定制订了《公司章程》及其配套的管理制度,确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职责分工。此外,民生银行在第一届董事会中就聘请了外部董事,对于民生银行完善公司治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更值得注意的是,民生银行从成立开始,董事会就是“强势董事会”,公司治理结构清晰、稳定。  分析人士指出,民生银行董事会之所以能够发挥如此大的作用,在于成立之初的董事大部分是股权董事、是民营企业家。例如,刘永好、卢志强等人都是国内赫赫有名的民营企业家。他们把自己的真金白银投入到民生银行,自然有获得满意回报的要求。股东对经营管理层的要求很简单:向董事会递交令人满意的业绩答卷。董事会如果对高级管理层不满,可以提出批评意见,甚至可以提前终止与经营管理层的合同。  在民生银行现有的大股东中,安邦保险一直采取增持策略,经过多次的增持,安邦保险成为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刘永好、卢志强等老股东采取了减持的策略;老股东中史玉柱则一直恪守其三年不减持的承诺。  谁是下一任行长?  一般而言,成为上市银行行长无外乎两种路径:外部空降和内部提拔。  纵观民生银行近20年历史,前半段时期,多位行长是外部空降,而后半段时期,行长多为内部提拔。如毛晓峰在提拔为民生银行行长之前,已在民生银行工作超10年时间。  目前上市银行中的现任行长,外部空降、内部提拔的路径均大有人在。  ()现任行长易会满于2013年出任工行行长,在此之前,易会满曾在工商银行系统内历练近20年。中信银行现任行长李庆萍,2014年空降至中信银行任行长一职,不过在加入中信银行之前,拥有非常丰富的银行从业经验,在()工作时间近30年。  在民生银行官网的管理层团队介绍中,一共有8人,排序分别为:邢本秀、陈进忠、林治洪、陈世强、石杰、李彬、林云山和张月波。  其中,邢本秀任党委副书记、副行长,邢本秀也是管理层团队中唯一的一名副行长;陈进忠、林治洪、陈世强均为党委委员,陈进忠为纪委书记、陈世强为工会主席;石杰、李彬、林云山三人为行长助理;此外,张月波任稽核总监。  邢本秀为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而邢本秀在加入民生银行之前,曾任人民银行监管一司中国银行监管处处长,银监会监管一部中国银行监管处正处级干部,厦门监管局局长、党委书记,辽宁监管局局长、党委书记,人事部(党委组织部)主任(部长)等职。(第一财经日报)  民生银行猝变:继任者的必答题  1993年,泛海集团董事长卢志强出于解决民营企业贷款难之考虑,欲设立一银行,3年后,经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央行行长朱镕基批示,民生银行——新中国首家民营银行诞生。  就在民生银行即将迎来13岁生日(2月7日)之时,该银行因为两件事成为舆论焦点。其一是该行行长毛晓峰突然离职;其二为安邦保险跃升为该行第一大股东。民生银行最重要的人物、最重要的股东同时发生了变化,可谓“民生银行劫”。2月2日该行A股跌价3.17%,H股跌价3.07%。  经过一个周末的发酵,市场对这两件事解读颇多。但是却都忽略了一点,民生银行诞生的使命——解困民营企业融资之难。  事实上,民生银行助力小微企业一直是其标签。新行长能否继续这条道路是时代赋予其的作业。本期专题会有一文对此表达;另一方面,民生银行股权变动折射金融资本强势。以安邦保险强势入主民生银行为个案,中国金融业在过去十多年的发展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盈利能力都远超实体经济,这并非良性的结构。大量资本聚集在金融领域,实体经济面临高利率的窘境,此事如何破解,是摆在当前的难题。  不久前,微众银行宣告成立,或许有了些眉目?  实际上,无论谁来当行长,都需要回答,未来的民生该如何再创业的命题。其传统小微业务该是收缩还是扩张,事业部改革向左还是向右,未来不良压力该如何化解?  而民生银行维持多年的分散股权结构,已被强势入主的安邦保险打破。但民生银行综合化经营的野心并不亚于安邦保险。两强相遇,如何融合还是个问号。  1月31日,民生银行临时董事会宣布,毛晓峰已申请辞职,行长一职由董事长洪崎代行。  对于行长空缺,民生银行管理层表示,将在4、5月份董事会换届之前,确定行长人选。  目前,民生银行副行长仅邢本秀一人,主管人事,他也是民生银行党委副书记。民生银行党委成员还有纪委书记陈进忠、工会主席陈世强,以及主管对公业务并兼任香港分行行长的党委委员林治洪。行长助理则有林云山、石杰、李彬三人。  正如中金公司的分析所指,市场之所以给予民生银行溢价,主要是民生银行股东背景和经营机制最为市场化,特别是管理团队最具创新基因、员工战略执行最为坚决。在大股东及高管变动的背景下,市场对民生银行未来战略、机制、管理层稳定性不可避免出现担忧。  “如果这次领导再委派一个陌生人,空降到民生当行长,股东大会上我投反对票。跪拜基金经理和民生股民也投反对票。”2月2日,史玉柱在微博表态。  实际上,无论谁来当行长,都需要回答,未来的民生该如何再创业的命题。其传统小微业务是该收缩还是扩张,事业部改革向左还是向右,未来不良压力该如何化解?  而民生银行维持多年的分散股权结构,已被强势入主的安邦保险打破。但民生银行综合化经营的野心并不亚于安邦保险。两强相遇,如何融合还是个问号。  小微业务:收缩还是扩张?  自2009年定位于“小微企业的银行”后,民生银行的小微金融业务以每年贷款余额递增1000亿元的速度迅猛增长。截至2013年底,已突破4000亿元。  而2014年以来,这一增速大幅放缓。小微贷款余额上半年仅比年初增长7亿元,第三季度末余额4063亿元,比6月末减少33亿元。  小微规模上的收缩与放缓,加上管理层变动,引来市场对民生银行战略动摇的猜测。不过,民生银行高层对外则称,总体战略并未动摇,只是调整结构。  “2012年6月前后,我们单户单笔贷款余额平均是270万,现在存量客户的户均余额已经下降到170万,新发放的单户单笔贷款已经降到100万以下。”林云山对记者表示:“换句话说,同样的4000多亿元贷款余额,服务户数大幅增长,银行风险也更加分散。”  过去几年,中小型银行奋力血拼小微业务,大型银行也混战其中,市场普遍认为,这一领域已沦为红海。而在洪崎看来:“红海只是在平均贷款为500万到2000万的范围,我们小微还在下沉,完全是蓝海。”  但不容忽视的是,去年各家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不良资产已加速生成。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较高的资产结构,也预示着民生银行将承受比同业更大的资产质量压力。去年第三季度,民生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81亿元,比年初增加4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04%,比上年末上升0.19个百分点。  公司事业部:向左走向右走?  比小微业务不确定因素更多的,是正在酝酿大改革的公司业务。  2007年启动的民生银行的事业部改革是前董事长董文标的得意之作。一开始对分行削权的做法颇为“激进”,到2013年12月,董文标开始全面启动2.0版事业部改革方案,具体来说,一是推动事业部逐步从传统的存贷款模式向专业化投行方向转型。二是建立高效的准法人管控模式。  2月1日召开的分析师会议上,民生银行管理层表示,公司业务全面调整提升,主要朝向低风险、低资本消耗的方向发展。  据悉,民生银行公司业务今后将锁定十二个行业,除原有事业部之外,加上消费、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客户目标则锁定细分市场和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同时不排除部分锁定国企和地方融资平台客户。  据介绍,民生银行已成立战略客户事业部,由总行直接管理,覆盖具有行业核心地位的重要客户,分行负责在配套业务上进行落地。未来事业部继续改革,分为大客户事业部和中小客户事业部。  “因为小微压力大,而将重心回归侧重大公司的老路,可能缺少优势。”一位长期观察民生银行的业内人士称。  此外,零售板块的特色也有待发挥。  2013年7月启动社区金融战略以来,民生银行的社区网点在全国四处铺开。据林云山介绍,目前该行投入运营的社区支行及自助服务网点已超过5500家。然而,其获得牌照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网点扩张速度。目前,获得牌照的的网点不足十分之一。  没有牌照,社区网点就无法进驻足够柜员,无法进驻移动运营,对客户服务是个很大限制,很容易沦为有人值守的自助银行,而这与社区银行设立的目标相背离。  “小区金融会有一个蓄力期,未来会有指数型的快速发展。”民生银行高管近期表示。  在民生银行的未来战略规划中,目标是零售业务、中小微业务和公司业务“三分天下”,即各项资产占比各占三分之一。  据近期民生银行高管透露,当前,零售存款贡献24%,资产业务占比略小,中小微业务贷款25%,仍待提高。  不良如何软着陆?  除了业务变革,应对银行业不良压力更是迫在眉睫。  “银行业面临的不良压力还是很大的。”去年年底,一位银行高管在内部会议上指出。  中金报告显示,2014年上半年,民生银行逾期贷款环比大幅增长67%,逾期贷款率由%上升至2.69%。关注类贷款环比增长30%,占比增加28bps至1.57%。信用成本上半年下滑12bps至83bp,导致准备金覆盖率下滑至215.9%,拨贷比下降至2.10%。  据民生银行内部人士透露,毛晓峰走访各地分行期间,也多次因不良资产压力,为员工鼓气。  民生银行管理层近期提出,,过去两年利润增长减缓是自身主动的战略选择,主要因为公司进入了“利率不敏感但风险敏感”的客户群体。  该行管理层预计,2014年的问题并未彻底完全消化,对2015年判断亦不乐观,挑战压力更大。根据排查了解的情况,风险区域仍在蔓延,客户类型可能会扩散。  从客户类型上看,2013年风险集中于中小企业,2014年风险集中于小微企业,2015年为大型企业,后者主要是因为反腐带来压力。  与安邦保险博弈还是合作?  近期,民生银行维持多年的分散股权结构,已被强势入主的安邦保险打破。  2月1日的分析师会议上,洪崎表示,“和安邦之前就有很多合作,也是很好的朋友。之前和他们(安邦)沟通,安邦投资民生银行属于财务投资,未来将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双方在存款、保险代销、信用卡发卡等有业务合作。”洪崎认为,安邦管理不错,安邦保险集团董事长吴小晖本人理念先进。  据民生银行基层人士称,目前已有销售安邦保险的产品。  对于双方的合作,国泰君安分析师邱冠华表示:“以存款为例,参照()保险集团对()的存款(直接和间接)拉动就不难理解,安邦亦有望对民生银行贡献相当可观的存款。”  不过,亦有分析人士认为,安邦保险斥资近400亿成为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仅仅作为财务投资成本未免太高,安邦的真正意图可能在于将民生银行逐步发展为自身综合金融经营的核心平台。  梳理民生银行的经营部署发现,目前该行拥有租赁、基金和资管以及投行牌照,距离金融全牌照尚有多个空缺。  规模万亿的安邦保险,目前金融全牌照版图已涵盖银行、基金、券商等,仅缺一个信托牌照。  “安邦与民生的整合合作,还是一个大工程。管理层和员工,还有其他股东,安邦未必能真正掌控。业务合作过程,保险和银行的文化差异也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消除。”业内资深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  毛晓峰5个月的行长生涯  毛晓峰辞职前,按照原计划,2015年2月初的民生银行全行工作会议上,毛晓峰将发表主题讲话。“他在会上要发布新的战略方针,这是上任后第一次公布。讲话材料还在准备中。”1月31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民生银行内部知情人士处独家获悉。  但现时毛晓峰已不在行长位置上。  2014年8月底履新后,毛晓峰开始一轮密集调研活动,去各地听取分行、总行部门的业务发展情况汇报。  据民生银行内部人士透露,毛晓峰对手机银行、直销银行寄予厚望,提出将手机银行打造成助推全行业务做大做强的重要平台。去年12月,民生银行电子银行部改为网络金融部,作为全行网络金融及零售支付结算业务的统筹管理部门。  毛晓峰稍为高调的公开活动,多与交易银行业务有关。去年11月,毛晓峰以民生银行行长身份先后出席了与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活动。据悉,去年下半年民生银行内部曾提出成立交易金融板块,大为提升对公业务的重视程度。  初步梳理管理架构的同时,毛晓峰履新后的人事调整也在进行。去年10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民生银行内部获悉,民生银行小微金融事业部已由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陈大鹏主持工作,原负责人则另设新部门安排。  短短5个月任期内,毛晓峰诸多想法尚未来得及展示。值得一提的是,民生银行推出酝酿多时的员工持股激励计划,就在毛晓峰上任后推进。“这个激励计划,之前民生准备了挺长时间,一直没通过。”业内知情人士透露。  对此激励计划,2月1日的分析师会议上,民生银行管理层表示:“董事会和股东都非常支持,监管政策也是符合的,目前正在正常流程范围内。”(21世纪经济报道)  谁在护盘“民生银行”?  民生银行人事“黑天鹅”上周末突然飞出,惊扰到A股市场。  2月2日,受民生银行原行长毛晓峰等高层被调查消息的影响,民生银行A股股价应声下跌,至收盘时,跌幅为3.17%。民生转债也未能独善其身,收盘下跌4.31%。  不过,从盘后市场各方的反馈看,当日民生银行A股“好于预期”。护盘力量占得上风。但场内3只可转债基金B份额受到波及,再度集体跌停,似乎创伤更大。  正股大跌后弹起  上周末,本来因安邦不断增持的“利好”而广受关注的民生银行,突然猝变。先是民生银行遭遇自1996年成立以来最大的高层震动:行长毛晓峰被带走协助调查。  该消息一出,尽管代行长洪崎在“应急”投资者会上表态,说民生银行大股东们已纷纷表示不会抛售股票,但包括机构在内的众多投资者还是对2月2日周一民生银行A股表现心怀忧虑。  上周末,曾有市场人士发表观点认为,民生银行本周一低开急跌,甚至是大幅低开直至跌停都是情理中事。然而,现实似乎并没有那么残酷。2月2日,民生银行A股在早盘低开逾6%后,很快就有大量买盘涌入,超千万股的买盘一个紧随一个,使得民生银行股价止跌企稳,并走向震荡反弹。最终,民生银行A股报于下跌3.17%,报于9.17元。护盘资金收得战果。  需要说明的是,该价格已经低于安邦的平均买入价。只是截至2月2日晚间9点,尚没有安邦进一步增持的信息。  其实,民生银行也一直是基金重仓股青睐的对象。拿最新数据来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日,共有194只基金持有民生银行A股约18.82亿股,其中长城品牌优选、博时价值成长等11只基金都是在去年四季度新进买入的,还有36只基金在去年四季度有增持,当期减持民生银行的基金仅有4只。  转债基金间接受冲击  对于民生银行此次人事“黑天鹅”事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到的多位分析人士几乎观点较为统一,他们认为,对民生银行自身经营不会构成太大影响,短期内或影响民生银行的股价,不过,中长期看,民生银行若回调幅度较大,却是不错的抄底机会。  ()在该事件后也指出,综观近年历次千亿市值以上的大型上市公司高管被带走事件,对股价反而多为中性偏正面,例如最近的日中石化党组免去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薛万东职务后,()一周内股价上行4%,一个月股价上行27%,反而走出几年内高点;日中石油多位高管出事后股价走势平稳。  只是上述分析人士还认为,民生银行此次黑天鹅事件,或将给新年以来,相对走弱的银行股短期内“再添一刀”。事实证明,2月2日,银行板块整体跌幅居前,16只银行股悉数飘绿,无一收红,整体跌幅超过3%。  “券商、保险股已暂时转入低迷,此时银行股又‘推波助澜’,重仓持有金融股的基金都会受累,尤其是可转债基金。”2月2日盘后,上海一家债券私募基金投资总监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他说,一方面可转债基金前期涨幅过大,积聚了风险;二是,可转债基金对银行转债配置很高。()iF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年末,在19只可转债基金中有11只第一重仓的债券是银行转债,包括民生转债、中行转债和工行转债,平均占基金净值的比例约24%。而若单说民生转债,共有238只基金持有,合计市值116.95亿元,其中工银增利分级债持有市值约3.47亿元,占基金净值比例达到了43.24%。  场内转债基金或下折  诚然,民生银行、民生转债下跌,不是促使可转债基金下跌的根本原因,在此之前,可转债基金整体已现走弱格局。  转债基金分级B的表现基本上反映了基础市场的情况,它们是近期场内主要下跌品种。2月2日,3只场内可转债基金银华转债B级、招商转债进取、东吴可转债B,再度集体跌停。自1月22日以来,它们的累计跌幅都在30%左右,领跌同期场内品种。  值得一提的是,3只基金的2014年四季报显示,在重仓持有的债券中,前五名均重配有民生转债,银华转债B级持仓市值占基金净值比例的18.91%;招商转债进取持仓市值占基金净值比例的15.78%;东吴可转债B持仓市值占基金净值比例的11.58%。  2月2日收盘后,齐鲁证券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师马刚就坦言,围绕在民生银行上的各种事件和传闻,将使投资者认识到金融板块或面临强弩之末,后市对分级基金的关注建议将小盘、成长概念类产品作为投资标的重点选择。  他说,因各基础品种纷纷触发强制赎回条款,目前高溢价转债已产生较大下跌压力,转债基金净值也出现了同步缩减。而未来随着大盘股以及转债正股的持续降温,预计高溢价转债会持续进行挤泡沫过程,溢价水平会回归正常。这肯定会影响到转债基金,其净值会随之持续缩水,由于转债基金的下折阈值较高,下折会是大概率事件。  不过,在泡沫和溢价水平降低之后,转债的稀缺性还会凸显,转债基金将重新面临机会。  马刚还提醒称,2月9日,期权将出,三只转债分级A份额有做空期权的价值,其共同特点是下折阈值较高。(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cpy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发送评论,请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以下为热门自选股
代码|股票名称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华社人事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