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带一路一带害苦中国人,中国人能去哪

一带一路港口国际贸易国际海运

如果站在世界地图前细看,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一带一路”沿线具有枢纽地位的重要港口,现在很多都是中国人在经营。

比雷埃夫斯港:通往欧洲的南大门

希腊比雷埃夫斯港(Port of Piraeus)被视为“欧洲的南大门”,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通往中东欧的门户。这个港口天然条件相当好:水深,不需要疏浚,能停靠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舶。但是因为希腊经济不景气,比港的潜力一直没发挥出来。

2008年,原中远集团获得了比港2号、3号集装箱码头35年的特许经营权;2016年中远海运斥资3亿多欧元收购比雷埃夫斯港务局67%的股份,正式成为比港经营者。

此后,曾经“一潭死水”的比港集装箱吞吐量七八年间涨了将近五倍,世界排名从第93位大幅提升到第36位,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集装箱港口之一。

作为一带一路的重点港口,比雷埃夫斯港今后将成为中国货物进入欧洲的主要门户。依托该港口,中远海运已开通了远东经海运到比港,再由比港经铁路到中东欧的海陆联运路径,即“中欧陆海快线”。这条新贸易通道现在每周有20多个班列运行,载着成千上万“中国制造”源源不断进入欧洲。

▲比雷埃夫斯港(Port of Piraeus),希腊第一大港,同时也是地中海东部地区最大的集装箱港口和全球50大集装箱港口之一。

瓦伦西亚港:地中海西部门户

位于西班牙东南部的瓦伦西亚港(Port of Valencia)是地中海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也是地中海西部的中转枢纽和门户港。这个港口的腹地占西班牙GDP的55%以上,可以说是西班牙经济的“发动机”。

2017年6月,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与经营瓦伦西亚港的Noatum公司签署协议,收购其51%的股权,此后正式成为该公司控股股东。

国是直通车在现场看到,能装1.5万个标准集装箱的大船正在进行装卸作业。这艘满载着橄榄油、瓷砖、玩具等商品的货船大约30天后,就会到达上海、青岛等地。

中国企业对瓦伦西亚港的投资受到当地的欢迎。瓦伦西亚港务局总经理说,作为全球海洋运输业中名列前茅、中国排名第一的企业,中远海运投资瓦伦西亚将使该港口更具竞争力。

▲瓦伦西亚港(Port of Valencia),又称巴伦西亚港,西班牙商港,是地中海三大集装箱港之一。

毕尔巴鄂港:联系亚欧的纽带

毕尔巴鄂港BILBAO)也是一个门户港,位于欧洲北大西洋航线的入口。这个位置将使该港口成为联系亚洲与欧洲的纽带。中远海运通过收购Noatum公司股权,拥有了位于毕尔巴鄂的集装箱码头。

▲毕尔巴鄂港集装箱码头

在毕尔巴鄂港务局局长RicardoBarkala看来,中国企业投资毕尔巴鄂港是因为该港口区位优势突出,能够成为连接亚洲与欧洲的纽带,节约货运往来的时间和资金成本。

他称,中远海运科学的投资计划和对港口的专业化管理,给毕尔巴鄂港的运输和中转效率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提高”。“我们很高兴看到这个令人惊叹的变化。”

▲毕尔巴鄂BILBAO所在地

汉班托塔港:南亚地区的“黄金港”

参股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港(Hambantota)也是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大项目。

汉班托塔港位于斯里兰卡南部海岸,处于距离亚洲至欧洲主要航道10里范围内的黄金位置,亦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汉班托塔港是斯里兰卡的全方位深水港口,具有未来扩充的庞大潜力,其腹地覆盖南亚地区,是区域内的航运枢纽。

2017年7月29日,中资企业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以总价14亿美元的价格,与斯里兰卡港务局签署汉班托塔港为期99年的特许经营权协议。当年12月9日,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接管汉班托塔港,成立了汉班托塔国际港口集团有限公司。

自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接管汉班托塔港以来,已建成12个泊位,岸线总长3540米。今年上半年已完成散货吞吐量7.66万吨,滚装业务10.61万辆,油气业务0.43万吨,各项指标比近年同期增长至少两倍以上。此外,港口公司还完成了HIPG整体概念规划的公开招投标工作,截至6月底,已与20多家潜在投资者进行初步接触。

汉班托塔港(Hambantota)所在位置

搜航网 中国领先的国际物流综合服务平台

致力于为广大外贸进出口企业,跨境电商企业及物流企业提供一站式在线询价,订舱,报关,拖车,申报,仓储及可视化方案.服务涵盖国际贸易海运整箱FCL,拼箱LCL,空运及跨境电商的亚马逊海加派,空加派,铁加派,北美海外仓及进口跨境香港中转分拨服务。

(文章由搜航APP整理并提供,获取更多实时资讯, 敬请下载并随时查看搜航APP,各大应用市场已全面上线!)

}

高铁、核电、智能手机、屠呦呦……2015年,这一张张耀眼的“名片”受到海外媒体和网民热捧,为中国人海外形象赢来好评如潮。

新华社日前就2015年中国人海外形象进行了大数据搜索并形成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海外媒体和网民同时为中国电商、探月、互联网金融、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等彰显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领域“点赞”。

这个报告共在海外新闻网站和社交网站抓取与中国高铁相关信息36.5万余条,其中近20万条信息表达了喜爱或赞叹之情。又如,报告以“克隆技术”为关键词共捕捉了约1.5万条信息,近六成信息认为中国在这一科技领域的成就值得称颂。

一家知名媒体近期在一篇报道中这样描述中国在科技领域的革新图景:科技公司正在中国蓬勃兴起,未来20年,中国将成为投入全球科研经费最多的国家,世界上最好的工作将更多出现在中国。

中国科技新力量固然令人惊叹不已,“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等中国外交战略也赢得海外媒体和普通网民广泛好评。不少外媒认为,亚投行以其高效合理的贷款要求,受到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支持。一些海外网民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风靡世界”,不仅体现了大国外交实力,更展现了中国的“软实力”。

此外,中国海外派遣和交流人员也在这一年为中国人海外形象加了分。其中,中国维和部队、援非医疗、撤侨最受海外关注。例如,在超过2.7万条与维和部队相关的信息中,对中国维和行动表示赞赏的占比达74%。而对中国在的撤侨行动相关信息共抓取1.9万余条,其中1.4万余条给予了积极评价。

一家主流媒体在一篇报道中称,这场行动显示北京从危险地区撤离公民的能力日益增强。报道还援引新浪微博的一条评论说,“祖国的强大不仅在于和其他国家签订免签证协议,而且是在危险时刻能把你带回家”。

同时,展现“中国风”的中国元素和传统文化也大受海外媒体和网民欢迎的内容。其中,中国菜、熊猫、儒学思想、中国功夫被报道和提及较多。以“中国菜”为关键词,报告共抓取到相关信息35.4万余条,其中正面评价占比超过54%。

报告数据显示,涉及中国人海外形象的报道和话题共计约519万条,其中传统主流媒体报道75.5万余篇,其余为海外社交平台话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的5月14日,一场以“华侨试验区当前发展思路和未来发展方向”为主题的座谈会在华侨试验区召开。会上,与会的20多位专家学者针对9个议题进行热烈交流探讨。

汕头如何对接国家“一带一路”,积极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和合作?如何借助华侨试验区平台,在发展经济贸易的同时把中华传统文化及潮汕文化传输出去?如何修复好华侨标志建筑,彰显华侨功绩,重视华侨华人追根溯源,认祖归宗?如何发展“头号工程”港口经济,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这些话题,在会上成为热点。

“把试验区建设作为汕头经济特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的重大举措,积极开展先行先试,为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探索新路”是华侨试验区的重大使命。在“一带一路”带来重大机遇的背景下,华侨试验区发展之路该怎样走?

用好“华侨牌”对接“一带一路”建设

2016年,华侨试验区规划范围480平方公里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5亿元,比上年增长8.7%;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亿元,增长6.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89亿元,增长24%,在重点推进华侨试验区起步区开发建设、金融创新和通侨联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不断取得新成效,那华侨试验区如何对接国家“一带一路”,积极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和合作?

省政府参事陈鸿宇认为,汕头港是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沿海15个加强建设的港口之一,要以此为契机,全力推进港口头号工程建设。同时,要以华侨试验区为平台,全力对接“一带一路”规划沿线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港口等方面的合作,依托港口建设集聚产业和高素质人才,发展港口湾区经济,港口、产业和城市要拧成一股绳,才能发挥自身的作用。

“在全国‘一带一路’的节点都有自身对应的国家,对口有所分工,根据国务院对华侨试验区的批复,要打好侨牌用好侨情,作为华侨华人的平台,应该发挥起辐射性作用。不仅要吸引到东南亚的华侨,还要吸引到美国、澳大利亚等的侨民,团结海外侨胞,找准定位,明确使命,才能使汕头有自己的窗口来吸引华侨回乡创业。”陈鸿宇说。

据了解,目前华侨试验区在侨务工作上也有一定的探索。据华侨试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华侨试验区正积极申报“侨梦苑”。“按照裘援平主任的指示要求,主动加强与广东省侨办的联系对接,争取省侨办的支持和指导,明确‘侨梦苑’的申报路径,开展‘侨梦苑’设立的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制订申报设立的工作方案,抓紧做好‘侨梦苑’申报工作。”该负责人说。

设立仲裁中心提供良好法律保障

“作为一种争议解决及法律保障的重要制度性安排,我建议在华侨试验区设立‘汕头仲裁委员会商事仲裁中心或仲裁分会’。”汕头大学教授李广辉告诉记者,汕头仲裁委员会由200多名具有较高业务素质水平的仲裁队员组成,这个仲裁委员会的设立,是为了解决民商事纠纷的常设性机构。“仲裁裁决可以在世界上140多个《纽约公约》成员方予以承认与执行,这种巨大优势,是我国人民法院的裁决所不能比拟的。”

在李广辉看来,汕头华侨试验区汕头仲裁委员会商事仲裁院可以借鉴其他自贸区的做法,积极探索网上仲裁模式,在硬件设备上可以按照国际仲裁管理高起点规划设计,这个仲裁机构不仅符合国际上在自贸区可以设立仲裁机构的国际管理,而且仲裁机构的设立可以为区内当事人提供“零距离”仲裁咨询、立案、开庭审理等仲裁法律保护,为华侨试验区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

自从华侨试验区设立以来,目前该区已经在探索华侨服务上作出先行先试,包括设立华侨创业创新服务中心。

据华侨试验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华侨试验区创办华侨创业创新服务中心,加挂“侨之家”牌子,在华侨创业创新服务中心设立投资综合服务平台、政策咨询、信息服务平台、法律咨询服务处和生活综合服务窗口等办事机构或服务配套设施。

“未来应该有更多的律师等法律机构进驻,为华侨试验区投资者、居住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李广辉说。

打好“文化牌”开展交流活动

在国务院的批复中,华侨试验区要大力发展九大现代都市产业,即发展跨境金融、商务会展、资源能源交易、文化创意、旅游休闲、教育培训、医疗服务、信息、海洋等产业。

在陈鸿宇看来,华侨试验区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金融业、文化产业等,走产城融合的路子,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来到这里,将资源集聚,自然而然就与“一带一路”的建设联系在一起。

与会许多专家也不约而同提到要打造华侨文化牌。有的专家认为要加强潮汕历史文化保育活化工作,守住海外华侨华人的侨乡文化根脉、让海内外潮人的记得住乡愁,打造潮汕华侨华人的共同精神家园。

也有专家建议,借助潮剧、剪纸等非遗文化,加快推出一批较高水准的华侨文化精品,在东南亚等华侨众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海外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宣传汕头及华侨试验区,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和潮汕文化,提高文化认同感和感召力,提升汕头文化影响力。

有专家还提出,要建立潮汕文化博览相关的中心,并且要设计好相关的广告语,便于试验区进行文化传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路一带害苦中国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