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和尚形容有志向的成语吗?

想出家当和尚,但不知道现在什么个情况了?
从何说起?本人学生,成都念的书,今年大四要毕业了。有段时间一直想着以后可以去太湖大学堂什么的,现在看来不现实。仔细权衡,不妨去寺庙留学吧,当个和尚,既可活命,还能修不生不死之性。我妈妈之前一直担心我去当和尚。说实话,前几年我一直沉醉哲学,当时真没那想法,还笑话妈妈。现在,对不起。。。多说几句吧,供潜在的指路人参考。希望朋友不要费力劝我红尘炼心,佛法在世间等等,人各有志。生活挫折总是会有,我没啥想不开的事情,相反,是我渐渐想开了才愿意当和尚。大学看了很多书,或者说三年就只看书了。但本专业书没看过,不后悔,且深感幸运,这是我的选择。环顾四周,同学们朋友们都在拼命做加法,学很多技能证书,锻炼能力以求出人头地。我这三年,一直看书思考,却一直在做减法。现在毕业了,一无所长,一无是处。但不后悔,且深感幸运。有段时间以为自己开悟了,也遇到相似体验的朋友,什么三观尽毁,初关重关,干慧定慧啦,煞有介事。现在就只有呵呵。当真你就输了。不怕大伙笑话,看了那么多书,想了那么多问题,到头来一场空。更加哭笑不得的事情是:年少轻狂,一向瞧不起净土。三年来费了好大力气,闹腾那么辛苦,最后一切归于平淡:一句南无阿弥陀,便是无上深妙禅。那么,我为什么要当和尚?我想要的是什么?我以为,真正的哲学思考,不应该是于思想中构画的所谓体系的自洽与自圆其说(康德将形而上学判入先验幻相,的确高明)。而是应该用澄清的双眼看清真相,然后立根真实,源于真实的一种表达。所以,不想玩虚的了。只想实实在在做些事情。我想去云游,求仙访道,但没门路不现实,找个寺庙好好学习比较好。本人十分愿意劳动,换取活命口粮,顺便修行。隐隐的担忧是:我不清楚现如今寺庙里都什么情况,会不会进去又是俗务缠身。我目前还不想卷入无休无止的俗务牵扯中,只想找个清净修行地。不知道过分否?这两天在看李宗吾批评版《西游记》,对唐僧刮目相看,感觉很励志。那么,其实这段时间我是混乱的,从我零乱的叙述中就可以看出来。希望朋友不要误会我是诚意不足,我是认真的。生死如梦。世界索然无味。流光迅速,大道原深。苟或因循,何由体悟?那么,其实我还是犹豫不定的,我一度还想去找算命先生来着,哈哈。路过的朋友前辈,如有了解情况的,还希望您能告知一二。在此谢过。
跟我的经历有一些相似,大学读了些佛书,心里扎下点佛念,也曾想过出家,终被红尘牵住,现在红尘炼心,认真生活。我很认可你的想法,但是在你做出选择时一定要反复确认你是否深信因果,是否能断欲念。这两点我都做不到,所以我不能出家。不论做什么都要不委屈自己,要念头通达,不能通达就不要盲目选择。另外,我学佛入门书是熊十力先生的巜佛家名相通释》,你做为一个有思想懂哲学的人,我建议你也从这里入手,那个体系叫法相唯识,这一派里最出名的就是你刮目相看的唐僧玄奘。
@云中草 1楼
00:34跟我的经历有一些相似,大学读了些佛书,心里扎下点佛念,也曾想过出家,终被红尘牵住,现在红尘炼心,认真生活。我很认可你的想法,但是在你做出选择时一定要反复确认你是否深信因果,是否能断欲念。这两点我都做不到,所以我不能出家。不论做什么都要不委屈自己,要念头通达,不能通达就不要盲目选择。另外,我学佛入门书是熊十力先生的巜佛家名相通释》,你做为一个有思想懂哲学的人,我建议你也从这里入手,那个体系叫法........------------------------------嗯,以前就是禅宗唯识看的多些。现在在考察现代寺院情况呢,做扫地僧最好了,:D。红尘炼心不易,祝好!
不要去当花和尚哟
楼主觉得在高墙深院里会有禅吗?如果你只是为了积善并落到实处,做和尚很好。但你如果追求的是禅悟,则建议用别的方式!
不知道楼主要去什么样的寺院 现在很多寺院对学历都是有要求的 我家这边的云居寺要求博士学位
@你是我唯一的钥匙 6楼
03:10不知道楼主要去什么样的寺院 现在很多寺院对学历都是有要求的 我家这边的云居寺要求博士学位-----------------------------出个家都这么困难。
02:54:00楼主觉得在高墙深院里会有禅吗?如果你只是为了积善并落到实处,做和尚很好。但你如果追求的是禅悟,则建议用别的方式!—————————————————禅悟误了多少人,已非所求。想要的是落到实处的修行。所以慎重考虑寺庙,看是否适合修行,是否值得我抛弃现有一切。
02:19:00不要去当花和尚哟—————————————————哈哈
@你是我唯一的钥匙
03:10:00不知道楼主要去什么样的寺院现在很多寺院对学历都是有要求的我家这边的云居寺要求博士学位—————————————————可以专心清修的地方。学历要求太蛋疼。
05:06:00@你是我唯一的钥匙6楼3:10不知道楼主要去什么样的寺院现在很多寺院对学历都是有要求的我家这边的云居寺要求博士学位-----------------------------出个家都这么困难。—————————————————同问。哈哈。
我也想出家,但有了妻儿后接触佛法的,上还有高堂,牵扯太多,缘分暂时还不到。但我找了一个折中的方法。进山,住茅棚,种药材,平时读经坐禅。养家修行两不误。等待机缘成熟吧。南无阿弥陀佛!
末法时代,修行还是多考虑三根披被的净土法门吧,参禅修妙很难成就!
要学佛最好去江西庐山东林寺观摩几天,少有的正法道场!倒不一定要非成家。在网上看看大安法师,净宗法师,净空法师的视频讲座也不错!
楼主好志向,神马公务员都弱爆了。至少现在去三哥那不用走路去了。
南无阿弥陀佛!推荐一位善知识与楼主。新浪微博名:天台子达照。(我没亲见过法师,只是看他的微博多了,觉得他是一位善知识。)成不成看缘分了哈!希望楼主能处理好与您妈妈的关系,最好是皆大欢喜。
路在脚下,想怎么走就怎么走吧。没有什么对和错,只要选择了,就不要后悔,但愿留在你心中的不是遗憾就行。
四川的话去啦荣的五明佛学院吧
不要想性方面的事,不要打飞机。能做到你可以去试试。哦,向你推荐一个很好的道场,杭州临安东天目山昭明寺。那里我认为算是净土。
大家还在看当流氓与和尚,竟也成难得的历练
当流氓与和尚,竟也成难得的历练
敏敏佳句eHp
未起家前的刘邦和朱元璋,一个被人们戏称为流氓,一个被人们戏称为和尚。史记·高祖本纪说,刘邦高鼻梁,长像如龙,有一副漂亮的胡须,左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他仁厚爱人,喜欢施舍,心胸豁达。他平素具有干大事业的气度,不干平常人家生产劳作的事。到了成年以后,刘邦试着去做官,当上了泗水亭亭长,对官署中的官吏,没有不加捉弄的。他喜欢喝酒,好女色。刘邦还经常到王媪、武负那里去赊酒喝,喝醉了躺倒就睡,武负、王媪看到他身上常有龙出现,觉得这个人很奇怪。高祖每次去买酒,留在店中畅饮,买酒的人就会增加,售出去的酒达到平常的几倍。等到看见了有龙出现的怪现象,到了年终,这两家就把记帐的简札折断,不再向高祖讨帐。司马迁不愧为史家高手,他总能为刘邦皇帝把负面形象给兜回来。其一、司马迁说刘邦年轻时不是生产,便在前面加了句,刘邦平素有干大事业的气度。如此一来,刘邦不是生产,就不是不务正业了,而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其二、司马迁说刘邦当泗水亭亭长时,老捉弄同僚,便前面加了一句,刘邦仁厚爱人,心胸豁达。于是,刘邦捉弄同僚,就不再那么严肃了,顶多是因为刘邦生性豁达,爱与大家开玩笑而已,算不得什么大不了的事。同僚们若是因为被刘邦捉弄而耿耿于怀,反倒显得心胸不够豁达大度了。其三、司马迁多刘邦喜欢喝酒、好女色,还赊账,便说刘邦在店里喝酒,酒店的生意马上比平常好,而且刘邦喝醉后,还有神龙出现,于是酒店老板便主动在年终结账时,销毁了刘邦所欠的账款。大家都知道,龙这种东西,看似有,其实无;看似存在,其实不存在。而在这里,司马迁写刘邦醉后出现龙,很有意思,值得玩味。至简认为,司马迁是不是在暗示,酒店老板觉得向刘邦讨回酒钱,就像看龙一样,是水中月、镜中花?看似账本就记在那里,但钱讨不回来,于是干脆就不讨了,销毁账本?总之,如果我们刨去司马迁的春秋笔法,单看那些“干货”,那么未起家时的刘邦,就是一个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爱吃霸王餐的流氓。说完刘邦的流氓形象,我们再来看看朱元璋年轻时的形象。朱元璋年轻时,家里穷的叮当响,连父母去世也无力安葬。后来,朱元璋在某好心人的资助下,草草安葬了父母,便前往皇觉寺当和尚。朱元璋之所以愿意去当和尚,原因很简单,因为穷,他想到寺庙里混口饭吃。据说,朱元璋在当和尚其间,曾受过不少白眼和欺凌。为了生存,为了心中远大的梦想,朱元璋决定——继续忍辱负重,继续当他的和尚。这,实在是志向高远!至简对此的钦佩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啊~总之一句话,朱元璋从十七岁开始,就一直当和尚,一直当到二十四岁,当到四处兵荒马乱,连和尚也当不下去了。和尚当不下去了,但朱元璋还得生存。于是他向佛祖问出路,利用职务之便,在寺庙里以卜卦定去向。明史记载,朱元璋当时卜卦的结果是“去留皆不吉”,乃曰:“得毋当举大事乎?”“得毋当举大事乎?”这句话,翻译成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这TMD什么事儿,难道我应该起兵造反,干他NND?朱元璋就此再卜一卦,结果还真是大吉。于是朱元璋坚定了革命的信念,投奔到毫州郭子兴帐下,从此加入起义军的队伍。汉高祖刘邦年轻时象流氓,明太祖朱元璋年轻时当和尚,乍看之下好像与他们后来的成就很不相衬。不过我们细细想来,他们年轻时的这些经历,与他们后来的成就还是有一定关系的。刘邦在沛县当流氓,一方面,让他的人际关系网更广了,从而结识了一堆“狐朋狗友”,比如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卢绾、周勃等等。这些“狐朋狗友”后来几乎都成了刘邦成就帝王伟业的得利助手;另一方面,则是让刘邦深知民间疾苦和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以,刘邦在后来征战天下的过程,能够与民“约法三章”,能够顺应民心、民意。这一点,恰恰是贵族出身的项羽或其他诸侯王所不具备的。而朱元璋的和尚生涯,同样对他后来成就帝业有一定的帮助。传说中,朱元璋在当和尚期间加入了明教,这一点是否可信暂且不说,但朱元璋在当和尚期间,为了化缘而四处游历却是真实的。这样的游历生活,令朱元璋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和了解民间老百姓也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常说,一个好领导,要从基础做起,要有基层工作经验。刘邦的流氓生涯和朱元璋的和尚生涯,正是从基础做起,是一种间接的基层工作经验。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敏敏佳句eHp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一个喜欢分享美句佳句的人
作者最新文章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把‘一个人立志向,难道还不如蜀地边远之处的一个小和尚吗?改为陈述句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一个人立‘志向’还不真如蜀地边远之处的一个小和尚.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志向的诗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