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寺院皈依三宝的简单仪式,受五戒。不要出家,怎么跟师父们说?

关于皈依,这里或许可以消除你的一些疑虑
日,上海玉佛禅寺将于觉群楼二楼多功能厅举行隆重三皈五戒法会,礼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玉佛禅寺方丈觉醒大和尚作为皈依师父,欢迎随喜参加。
自“上海玉佛禅寺三皈五戒法会”通启以来,我们微信、微博后台收到了许多粉丝关于“皈依”的疑问,为此,我们特精选一些频率较高的问题,一一为众人解疑,为大家消除疑虑。
结婚人士,能皈依吗?
皈依不等于出家。结婚人士不妨碍成为在家居士。
皈依三宝,并不意味着出家。所以没有规定结婚人士不能皈依、或者必须离了婚才能皈依。
佛教的宗旨在于解脱生死,在家居士,如果能依据佛陀的教法,并依止善知识如法修持,也能够解脱生死。
皈依三宝,可以出家,但却不是必须出家。所以呀,结婚人士是不妨碍皈依三宝的。
皈依后,就是居士了吗?那受五戒后的,也是居士吗?
无论是否受了三皈依,还是已经受五戒的在家佛弟子,都可以称为居士。
居士一词并非佛教所专有,在先秦《礼记》中就已经有记载,有隐士的意义。
而在印度,居士也不是出于佛教所创,不论信不信佛教,凡是居家之士,便可称为居士。
我们一般用“居士”一词来指代在家学佛的人,而并不是依据是否皈依或者受持五戒。
所以,无论是否受了三皈依,还是已经受五戒的在家佛弟子,都可以称为居士。
我现在有孕在身,能否受皈依呢?同时能否为未出生的孩子受皈依呢?
当然可以。
有孕在身的女士可以受三皈依,法会中,如果身体原因不方便礼拜,在一旁坐着即可。
有怀孕的女性可为胎儿受三皈依,《杂阿含经》说:“有怀妊者为其胎子,受三自归,生已后有知见,复教三归”。
由此可见,不仅佛陀已经传下了最殊胜的胎教,而且安立众生受皈依,可以从自己身边的人做起。
在一家寺院皈依后,是否能到其他寺院受五戒?
无论在哪里皈依,都是皈依三宝,而非单独皈依某位法师或者某个寺院。
所以无论在哪一个寺院皈依之后,都是三宝弟子。只要诚心发愿受持五戒,在哪个寺院发愿受持五戒都没有本质区别。
求受五戒,不应该有拣择道场的心态。只要是有法师住持的、合法的佛教道场,就可以去求受五戒。另外,一般规定只能比丘授戒,比丘尼没有授戒资格。
当然,也可以考虑地缘、或者其他的因缘条件,这是不成问题的。如果觉得自己还没有能力分辨道场是否合法、如法,那么可以选择一些知名的大道场。
编辑 | 近思
手绘 | 智渡
设计 | 昊一
摄影 | 吕品霖
责编 | 慧华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如何在上海的寺庙中,皈依佛门(是做俗家弟子)?_百度知道
如何在上海的寺庙中,皈依佛门(是做俗家弟子)?
本人男,17岁,家住上海。现在想在龙华寺或是玉佛寺皈依佛门,做一个俗家弟子,就是有皈依证的那种。请问皈依佛门需要哪些条件?还有流程是怎么样的(要详细的,而且是自己写的。复制来的一律不理)
皈依证有法律效应吗?就是说我皈依佛门了还能入共产党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寺院办理皈依证一般是:农历每月初一、十五,或者是佛教欢喜日(佛菩萨生日成道日等),时间一般是上午办理皈依,机缘成熟下午是受五戒的仪式(五戒一般在欢喜日举行),皈依和五戒可以同时授,也可以分开,看自己的根基和机缘了,据说古代是同时的,考虑到如今众生根基的原因,现在一般是分开举行仪式,自己选择。这样可以避免不少人因为不了解五戒的实质而不敢或者放弃皈依。所以皈依是皈依,五戒是五戒,分开后非常适合当前的社会。注意拿上自己的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还有一张照片(一般是彩色一寸),还有不能找人代办,这个属于个人信仰,就需要亲自去才可以,另外收取30元的证件费用等,这个估计各地不一样。具体皈依仪式各地估计略有不同,一般是法师先开示一两个小时,主要讲解皈依的殊胜意义和皈依后注意事项等,之后我们需要跟着法师一起念诵皈依文,法师念一句,我们念一句。具体仪式:1.请圣:香花迎、香花请、弟子一心奉请、尽虚空、遍法界、十方常住佛法僧三宝(一般三请三拜)2.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念三遍、每遍一拜)3.正授三皈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以上念三遍、每遍一拜)皈依佛竟,宁可身命、终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竟,宁可身命、终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竟,宁可身命、终不皈依外道邪众。(以上念三遍、每遍一拜)4.发愿(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以上念三遍、每遍一拜)5.显功德利益(主持开示)灌顶经云,授三皈依者。常有三十六善神,与其无量眷属,守护其人,令其安乐,校量功德经云,若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如来,如稻麻竹苇。如人四事供养满二万岁。诸佛灭后,各起塔庙,复以香花供养,其福虽多,不如友人,以清静心皈依三宝所的功德。6.回向凡有功德,均回向众生。愿诸众生往生西方净土,同圆种智。(师父念一句,我们跟着念一句)授皈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以上为回向文)十方三世一切佛,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此为结束文)仪式进行完毕后,有已经皈依的同修或者师父分别分发皈依证,有的寺院是有皈依主持师父来分发,我于98年正定临济禅寺皈依,后来又于真际禅林再次授皈依,在我看来,皈依本身也是一种修行方式,非常殊胜,心地之欢喜无法言表。你这么小的年纪就皈依正信,将来必定具足龙象威仪,真诚随喜发心,祝愿道业早成!阿弥陀佛试着回答你增补问题:1,皈依证没有法律效应,仅仅是一个皈依证明而已,另外方便我们佛子进出寺院时使用(一般可以享受免费的待遇,不过这个要看各地的实际情况了)。我的皈依证最后是这样写的:此皈依证不作其他证明。2,皈依以后,是不是可以加入共产党?答复:完全可以!所谓皈依,就是归顺依靠之意。而皈依三宝佛法僧,实际上是皈依觉(佛)正(法)净(僧)之意。我们皈依之后,其他非佛法僧的内容不可以涉足呢?不是的。我们可以参阅,但这些都没有佛法的理论究竟圆满,没有比佛法更为慈悲和智慧,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才能在内心深处升起对觉正净无比的信心。佛法不是断人智慧的法,是非常支持在法义上进行辩论的!佛法不坏世间法,共产党不是天魔外道,也不是外道邪众,党章也不是外道典籍,所以我们可以看,可以研究和学习,为人民服务本身也是一种菩萨精神的表现。另外佛法是无形的,即不立一法,又不舍一法,可以遁形于万事万物之中,佛法只能让你成为共产党后表现出超越党员的更为优秀的品质,大公无私可以看做是佛法无我之菩提心的实际应用,就怕我们心灵做不到这么完美,所以不用担心!也可以将佛法看作是深层次的心灵范畴,将党章的要求看作是浅层次的精神范畴,这样也许你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总之,皈依佛门后,是不可以皈依其他的,也就是说不可以将其他典籍门派作为究竟圆满的心灵归宿看待,但是这个不是强制的,如果是强制的,那和基督狭隘的教义没有什么区别了,到底佛法是不是最究竟圆满的?值不值的你皈依?一方面是信心问题,一方面是知见问题。佛为何又称为正遍知??就是说佛无所不知,外道典籍佛是知道的,我们从佛陀当初成长过程也能明白这一点,最终佛陀讲法,让大家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了解最究竟的法义。
采纳率:23%
皈依就是一个书面证明 皈依了 就证明你是佛陀的正式弟子了 .而且还有了合法身份.皈依的过程也很简单,有位大和尚给会同时给很多想皈依的人一起做法事,好象需要交很少的钱 买那个证.然后 会有人问你的详细资料写在证上.大和尚会给你们这一批做皈依的人起法号然后做完法事就好了. 很简单的流程. 如果你皈依了,也只有你本人会知道,你的宗教信仰 如果你自己不写 是不会出现在你的档案上的.但是你如果想入党你最好不要写上你的宗教信仰, 入党是不允许有宗教信仰的.切记!~
不能,你如果还想入党,那么就所谓的还俗吧,两者只能择其一……不过民主党派对宗教信仰没要求,就是基本普通人不会童国大……
去问龙华寺或玉佛寺问那里的主持。不可入党。
每个庙里都有客堂,找到客堂问里面的师父具体事宜,然后付几十元报名费用,然后等通知集体皈依,现在来皈依的好多都是20不到的大中学生,皈依那天还要穿海青.不过我当时没来得及准备就没穿.
捐一大笔款就好啦,其他不管,有钱就成
其他7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俗家弟子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湖南哪里有寺院可以皈依佛教,当居士不要在家的_百度知道
湖南哪里有寺院可以皈依佛教,当居士不要在家的
为什么要皈依佛门?要从哪里说了,,?这么的说吧,自己从小到大经历很多,常人没有经历过的,小的时候父母就总是吵架,无奈的总是换学校,导致自己性格怪怪的,到大了一些总是高高在上
,也没什么真心朋友,身边的人都对我特别的好,全心的对我付出,到了最后表现的都让他们非常的失望,,,自己也很苦恼,,很想找办法解决这些问题,结果越来越麻烦……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为什么要皈依三宝信仰佛教必须三宝具足!&佛宝是指己修行而至福德、智慧圆满究竟的人。法宝是指修行成佛的方法和道理。&僧宝是指正在修学佛法,并协助他人修学佛法,护持众生修学佛法的人。&唯有三宝齐备才是完整的佛教。&如果不经过皈依三宝的仪式,当然也可以学佛,&但皈依後不论在心态、生活、习惯方面,都有善友、诸佛菩萨、护法龙天来协助、加持你。&所以意志薄弱,信心不足的人皈依三宝,就会增强你的意志与信心。我们相信,在所有的佛教徒中,大部分是没有皈依过的;因为,皈依了三宝的人,固然会烧香拜佛,但会烧香拜佛的人,则未必已曾受过三皈的仪式。虽然未曾皈依三宝,他们却依然自称是佛教的信徒,我们自也不必否认他们的信仰。有人主张:信佛只要心诚,何必一定要皈依﹖这种观念,乍听似有道理,实则不合要求。比如学生求学,首先要办注册的手续,否则的话,校中不会有其学籍,即使勉强旁听,也不会得到学历的文凭。一个正常情况下的学生,必定是按照学年学程,而逐级晋升的:最初进小学,先注册;进中学与大学,除了注册,还得举行考试,看其是否有此求学的能力,但是不进小学便想取得大学文凭,乃至取得博士的学位,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如要信佛,应从皈依三宝著手,皈依三宝虽为进入佛门的第一步,但如不走第一步,岂能走出第二、第三步来﹖要走第二、第三步,必定先从第一步开始。佛弟子的等第,是以所受戒别的层次而定:皈依三宝,是最先的基层;往上还有五戒、八戒、十戒、比丘比丘尼戒、菩萨戒,一切戒皆以皈依三宝为根本。皈依三宝既是入佛信佛的第一步,佛教不舍一切众生,故对请求皈依者的尺度,放得特别宽大:六道众生,除了地狱之中的受苦太大、太多,无暇皈依三宝之外,其馀的不论人、天、神、鬼、畜,只要发心皈依,佛教无不接受,这也正像凡是学龄已届的儿童,不论贫富贵贱,智愚俊丑,不假入学的甄别,一律可以进入国民小学就读。如要再进一步,就要讲求资质的拣择了。还有人以为自己已有看经的能力,自己可以直接向佛经之中,探求他们的成佛之道,所以不必皈依,同样可以得到学佛的受用。这在理上说,似乎可以通融,但从事相的规制上说,那就错误了。佛经是由佛陀所说(也有是出於佛的弟子们所说),再由佛的出家弟子们结集成篇,传之後世;如说只知佛经而忽略了说法的佛宝,以及流传法宝的僧宝,充其量,只是皈依了法宝,这是忘恩的行为!佛教虽以法宝为主──解脱之道皆由法宝之中流出,但是法宝的产生,必须佛宝与僧宝为之完成,所以三宝是不能分开的。如果讲到制度或规式,信佛而不皈依三宝的人,就等同一个爱好中国风土文物的外国人,跑到中国居住下来,并不申请变更其原有国籍的登记,便自称他是中国的国民。他或可能受到中国人的欢迎,但他终究不是中国人;他可以尽其中国国民的义务,但终不能享受中国国民的权益。同样的,一个不受皈依而又自称是佛教徒的人,他虽或可得到一些佛法的好处,但终不能获得身分上的印证。这不是多馀的执著,乃是必需的手续。故在佛经中说,世人虽然行善,终不能灭除先世的恶业,若能受了三皈依戒,便能破坏先世的恶业。受皈依,既是形式上的问题,更是心性上的问题。受皈依时,不仅口中念著,身体拜著,心裏还得想著。主要还是在於心的领受──纳受三皈戒体,戒体须由已先受了皈戒的人,师师相传,这是法统的一脉相承,在凡夫而言,不能无师自证,所以三皈依,不得在佛菩萨像前自誓自受。由此可知,求受三皈依的庄严性和重要性了。如说,不受三皈依,便想成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那是不可能的事;如果只信佛法,而不礼僧宝,他根本先就违背了佛法。佛法之中,三宝不能分家,强予三宝分家,他便破坏了佛法,一个违背佛法而又破坏佛法的人,仍能得到学佛的善果,那是永远不会有的事。否则,既然信奉三宝,何不皈依三宝呢﹖另有些人,尚未信佛,但对佛教颇有好感,他们却不愿意马上皈依三宝,他们唯恐皈依之後,会受到约束,或者皈依之後会无法摆脱,所以他们存著观望的态度。他们把皈依的意义,看同男女之间的婚姻一样,未到有了相当的认识之时,不敢贸然婚嫁,否则,如果彼此的性格不合,兴趣不投,难免造成终身的痛苦。其实,皈依三宝,与男女间的婚姻问题,完全是两种性质的两回事!比如,我们要学任何一种技艺,无不需要投师请益,如其不然,便难成为第一流的专家。投师的好处,是在承受老师的所学与所长,老师也是承受於老师的老师,甚至累积数百千年的经验於老师之身,我们投师学习,也就继承了数百千年的宝贵经验。但是学了一种技艺之後,我们未尝不可学而不用,即使在学习期间,感到与自己的兴趣相左,也未尝不可立即辍学;学成之後,固可不妨追随老师以至终身,但也何尝不能离开老师而独立门户﹖至於皈依三宝,也与投师学艺相似,要想多懂一些佛法,应从皈依三宝著手,如果仅仅观望,终究是站在门外,想在门外多懂一些佛理,那是打妄想。佛门不是牢笼,而是解脱大道,皈依之後,如会受到约束,佛门也就不能称为解脱之道了。佛教固然希望人人皈依三宝,并自皈依开始,一直走向成佛之境,但如由于根机的差别,不能接受佛法的胜义,不能如法遵行者,皈依之後,是许可去信其他宗教,或者不再信任何宗教;而难得的是出离佛门之後,佛教的慈悲之门,仍然永远开著,随时欢迎浪子的回头。因此,我要奉劝一切的世人,都来皈依三宝。无论你已信了佛教,或者准备来信佛教,或者站在佛教的门外观望,乃至你已是一个其他宗教的信徒,不妨请你暂时放下你的成见或原有的信仰,试著来皈依三宝,你将必能得到实益,并也不会失去你的自由。如真的皈依三宝之後,除非有魔障遮心,否则是不会退出三宝之门。皈依两字,从字面上解释,皈是回转,或是皈投;依是依靠,或是信赖。凡是回转依靠,或皈投信赖的行为,都可称为皈依,所以皈依两字,也不是佛教之所专用。小孩子皈投向他母亲的怀抱,依靠母亲、信赖母亲,所以能有安全之感,这一安全感的产生,便是出於皈依的力量。因此,凡是由于皈投信赖而能产生安全感的行为,均可称之为皈依。准此而言,儿女信赖父母,学生信赖老师,企业家信赖预算,下属信赖长官,宿命论者信赖命运,乃至独夫信赖武力,政客信赖谋略,贪夫信赖财产等等,皆有著或多或少的皈依的成分。换句话说:凡是由信仰而能产生力量的事理,均可列入皈依之群。是以信仰佛教,固可称为皈依,信仰其他的宗教,乃至是妖神鬼怪的信仰、崇拜、奉祀,都可称为皈依了。不过,讲到皈依的真义,凡是不究竟不著实不可靠的信赖与信仰,均不得称为真皈依。比如有了大水灾,人可攀上树巅,爬上屋顶,走上小丘,但是水势大了,风浪急了,水位涨了,树会倒,屋会塌,小丘会淹没。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与环境下,如果附近有一座高山,大家是否应该登上高山呢?相信除非他是白痴,否则绝不会放弃此一求生的机会。因为高山所能产生的安全效果,远非树木、屋顶与小丘所能相比呀!那麼,凡是能够认清世事无常的人,能够明白一切世相皆由对待相因而成的人,他就能够了解:父母、老师、预算、长官、命运,乃至武力、谋略、财产等等,虽可产生暂时的安全效果,但终不能绝对可靠与永久可靠。父母会死,老师的知识会落伍,预算会超额,长官会调动,命运靠不住,至於武力、谋略与财产,更是如幻如烟了。今日的南面之王,可能就是明日的阶下之囚;今日的百万富翁,可能也是明日的陋巷之丐。至於信仰其他的宗教,可以生天,但却未必由于信仰而决定生天。比如基督教,信者可能得救,但也未必得救,上帝不宠爱的,任你信得如何恳切,也不会成为天国的选民。再说,在佛教的层次上看,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即使是最高级的宗教,他们的最高理想,总不会超出生天的范围。天在佛教之中,即使生到最上最高的天界,仍在生死轮回之中。天上的寿命虽较人间为长,但亦有其限度,天福享尽,死後还堕,故其终非可靠的皈依之处。唯有皈依佛教,才能使人渐渐地走上离苦得乐的究竟解脱之道。佛教的总体,便是佛法僧三宝。实际上,皈依的倾向,固应先由皈依身外的三宝开始,皈投三宝,依赖三宝的启发与指引,走向大涅槃城的大解脱道。但当走进了涅槃(解脱)之城,自身的当下,也就是理体的三宝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由于业障的迷惑,所以不见佛性,我们皈依三宝的目的,正是在於寻求佛性的显现。我们本来与佛一样,本来就与三宝同在,只缘迷失本性,流浪生死道中,不知回家之路,所以名为众生!我们若能即日开始,回皈投向三宝的怀抱,实即浪子回头,步返原来的老家而已。因此,唯有走向回家的道路,才能算是真正的皈依。只可供人暂时歇脚的处所,绝对不足我人去死心塌地的皈依,否则便像骑著泥牛过河,刚下水时,或可有些安全的错觉,一经下水,泥牛自身难保,岂能供人作为渡河的工具呢?什麼叫做三宝?佛法僧,何得称之为宝?这是很要紧的。一个人要想信佛,必须先来皈依三宝,但在皈依之前,又必须先要了解三宝的大意,否则,莫名其妙地皈依,便不得称为真正的皈依。正像我们投考大学而在大学之中求学,如果不知那所大学的名称是什麼,那便成为笑话。但是,我们不用讳言,今日的三宝弟子之中,接受皈依之时,未必已经明白了三宝的大意,皈依师们也未必开示过三宝的大意。说起来,这是可耻的!三宝就是佛法僧,因为在佛法僧中,能够产生无量的功德,发挥无尽的妙用,并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极无限,无边无际。世间以金银珠宝的价值高、功用大,所以称之为宝;佛法与僧的功德妙用,乃是通於世出世间的,所以更可称之为宝了。由于三宝的化导,可以使人平安地在人间生活,更可使人在人间离苦得乐。所以三宝是宝并且是超出於众宝之上的众宝之宝。&什么是皈依三宝三宝的种类,古来有很多种的分别法,从大体上说,不外由于事相和理体的不同。现且分为两大类:(1)&&&&从事相上说,有住持三宝与化相三宝。(2)&&&&从理体上说,有一体三宝与理体三宝。未解释三宝的种类之先,首应知道三宝的涵义:佛是觉者,自觉、觉他、觉满;法是法则,有轨范使人理解与任持自性不失之能;僧是和合众,於事於理和合相处。所谓住持三宝:(1)&&&&凡用玉琢、石刻、金铸、铜烧、泥塑、木雕、油漆、墨画、绢绣、纸绘的佛像,便是佛宝;(2)&&&&凡是三藏经典,或古今大德的佛教著述,便是法宝;(3)&&&&凡是剃头染衣的比丘比丘尼,便是僧宝。因为佛陀入灭之後的佛教,端靠这一类的三宝,为之延续佛法的慧命,保持佛教的精神,传布佛教的教义,所以称为住持三宝。&&&&所谓化相三宝:(1)&&&&释迦牟尼在印度成道而至入灭的阶段中,释迦便是佛宝;(2)&&&&佛陀当时向弟子们所说的种种教示,如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等的道理,便是法宝;(3)&&&&当时随佛出家的凡圣弟子,便是僧宝。&&&&这是唯有佛陀住世应化之际才有的相状,所以称为化相三宝。所谓一体三宝:即是佛法僧三宝之中,各各皆具三宝的功德:(1)&&&&佛有觉照之能,所以是佛宝;佛能说法,於法自在,故有轨持之能,所以是法宝;佛无违诤之过,所以是僧宝。(2)&&&&法的本体,具有能生诸佛之性,所以是佛宝;法的本身,就有轨持的功能,所以是法宝;法法平等,互不相妨,所以是僧宝。(3)&&&&僧有观照之智者,为佛宝;僧有轨持之用者,是法宝;僧为和合之体者,是僧宝。&&&&所谓理体三宝:是说一切众生,各各本具之三宝,这有两类:(1)&&&&从修证上说,凡夫皆以「惑、业、苦」而流转生死,若能翻迷成悟,惑即成为般若,业即成为解脱,苦即成为法身;般若为佛宝,解脱为法宝,法身为僧宝;(2)&&&&从理体(真如)上说,能观之理为佛宝,所观之事为法宝,事理一如为僧宝。其实,三宝虽分四类,只有两种性质:不出事理的两面。事相的三宝,是现实的,所以也是比较易懂的。理体的三宝,是抽象的,所以不太容易懂得,除非已经开悟,已经证得了自性真如,否则总是感到陌生的,但此却是我人的究竟皈依处。为使读者更易了解起见,抄录一段印顺法师对此的解释&如下,以供参考:论究到真实的皈依处,是三宝的真实功德,这在古来,又有好多分别,现在略说二类。(1)&&&&佛的无漏功德是佛宝:依声闻来说,是五分法身(圣严案: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为佛的五分法身);依大乘说,是无上(四智)菩提所摄的一切无漏功德。&  正法或涅槃是法宝。  有学无学的无漏功德是僧宝:依声闻乘说,即是四双八辈(圣严案:小乘的四向四果,合称为四双八辈)的无漏功德;依大乘说,是菩萨,摄得声闻、辟支佛的无漏功德。(2)&&&&大乘教所说:究竟圆满所显的最清净法界(摄得体相业用),是佛宝;&  少分显现清净法界的,是僧宝;  编十法界而不增不减,无二无别的法界(或名真如、实相等),是法宝。平常所说的一体三宝、理体三宝、常住三宝,都不过此一意义的不同解说。」(《成佛之道》二九页)我们看了这段文字,如果没有一点佛学的基础,还是不懂的;不过我们终究还是凡夫,能够理解理体三宝的,当然很好,如果不能理解,那麼只信事相的三宝,信到某一阶段之後,理体三宝也就自然显现了。正像我们尚未到过太空旅行之前,对於太空的景象,任便太空人如何作详细的报告,我们所知,总是隔阂,乃至失真的,唯有亲至太空旅行一番,才能明明白白。所以,我们凡夫能信仰住持三宝,已经够了。但是,我们应该明白:没有住持三宝,无以显现理体三宝;没有理体三宝,住持三宝也无以安立。住持三宝是理体三宝的大用;理体三宝是住持三宝的全体。信仰佛教,应从信仰住持三宝开始,信仰住持三宝的目的,乃在追求理体三宝的显现(发明)。今有在家的佛弟子,自已未证理体三宝,便以只信理体三宝为理由,而不敬住持三宝的,那是本末倒置,求升反堕的行为了!我们凡夫所能见到的,只有事相的三宝,事相中的化相三宝,祇在佛陀住世时才有,佛灭之後,仅有住持三宝。然在三宝之中,虽以佛为最尊最贵,法为最高最胜,却以僧的地位最重最要。佛陀入灭之後,佛教的道埸,要由僧宝来住持;佛教的经典,要由僧宝来保存;佛教的文化,要由僧宝来传播;佛教的信徒,要由僧宝来接引。因此,佛陀在世时,佛教以佛为轴心;佛陀入灭後,佛教则以僧宝为重心。所以今世而言,信仰佛教,应以僧宝为依皈;恭敬三宝,也应以僧宝为著眼。僧人之中,固有龙蛇混杂,我人皈依,不妨择善而从,但於恭敬供养之心,则应一律平等。佛经中说,虽是破戒比丘,仍足为人天之师,所以不得分别高低,更不得妄加批评。至於皈依三宝,前面说过,乃是信佛学佛的根基,但在踏上根基,走进佛门之後,并不能抛弃了根基,而是由此根基之上,逐渐升高,逐渐扩大。级级升高,层层扩大,三皈依,便是此一道业建筑的磐石,所以,皈依三宝的种类,共有五等:1.&翻邪三皈───最初进入佛门。&2.&五戒三皈───信佛之後加受五戒。&3.&八戒三皈───六斋日受持八关戒斋。&4.&十戒三皈───沙弥(尼)受十戒。&5.&具足戒三皈──比丘(尼)受大戒。因为,凡是受戒,必有三皈。最初入佛,固须三皈;加受五戒、八戒、十戒,皆以三皈为得戒而纳受戒体,式叉犘那戒、比丘比丘尼戒,虽以羯磨法受戒,但在受戒之中,没有不行三皈依的。另有受大乘菩萨戒者,在忏悔与发愿之前,也必先受三皈。因此,虽说三皈不是戒,却是一切戒之根本(其实三皈之中含有戒义)。三皈依不但是一切戒的根本,也是佛教徒日常修持中的根本,寺院中的朝暮课诵,皆有三皈,一切佛事的终结,也都应以三皈为宗本。故在小乘佛教的地区,他们把三皈看得特别重要,以唱三皈作为行持,也以唱三皈为人祝愿&。皈依三宝方法我们既已明白了皈依三宝的概念之後,就应该来皈依三宝了。至於皈依三宝的仪节,在佛陀的当世,因为受皈者的根器厚,所以也用不著什麼仪节。比如释迦世尊的第一个三皈弟子,耶输伽的父亲,在佛前如此说:「我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唯愿世尊听为优婆塞。」这样一说,便算受了三皈依。照实际而言,佛在未度五比丘之前,世上还没有比丘僧宝,佛为两个商人及龙王授皈依,即唱三皈,要他们皈依未来僧。可知三宝是一体,皈依佛皈依法而不皈依僧,便不成其为皈依。皈依三宝的词句,实在是很简单的,但在皈依之前最好先能念熟。向来受皈依的人,都是在皈依之时,由皈依师念一句跟一句,有的人由于皈依师口齿不清或由于自己心情紧张,皈依之後竟还不知道皈依词的内容是什麼,按理说,那样的皈依是不成其为皈依的。皈依词共为三皈三结,现在照抄如下:我某甲(法名或本名均可),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说三遍之後)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也说三遍)前面三皈说三遍,便是三皈依戒的正授,後面的则为三皈的三结。皈依的紧要关头,便在三说三皈的正授之时;纳受三皈依的无作戒体,也就在此正授之际。最好能於正授三皈之时,作一种观想:说第一遍三皈依文的时候,由于自己的发心功德,感得十方大地震动,并有功德之云,从十方地面冉冉上升;说第二遍三皈依文的时候,十方涌起的功德之云,徐徐汇集於自己的头顶上空,结成华盖之状;说第三遍皈依文的时候,此一云集的华盖,即成漏斗之状,缓缓下注於自己的顶门之内,遍满於全身,并由身内扩展出去,使自己的身心,随著功德云的扩展弥盖,而充塞於十方世界──到此为止,自己纳受了三皈的戒体,自己的身心,也跟戒体的功德一样,与宇宙同等体量了。试想,如此的皈依,该是何等的神圣和庄严啊!如果不能作如此的观想,最低限度,也得将皈依词听得明明白白,说得清清楚楚这是绝对不能马虎的。所以弘一大师曾说过一段非常恳切的话,现在抄录如下:无论出家在家之人,若受三皈时,最重要点有二:1.&要注意皈依三宝是何意义。&2.&当受三皈时,师父所说应当十分明白,或师父所讲的话,全是文言不能了解,如是决不能得三皈;或隔离太远,听不明白,亦不得三皈;或虽能听到大致了解,其中尚有一二怀疑处亦不得三皈。又正授之时,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说,此最紧要,应十分注意;以後之『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是名三结,无关紧要;所以诸位发心受戒,应先了知三皈意义。又当正授时,要在『皈依佛』等三语注意,乃可得三皈依。」(见《律学要略》)以此可见,三皈虽然简单,要想如实得到三皈的戒体,却也并不容易。我们相信,准此而论,如今有许多的三皈弟子,是没有得到三皈的,如果自知没有得到三皈,不妨请求各自的皈依本师或另请他人,重新增授一次。这在集体数十人或数百数千人的大规模皈依仪式中,是最不可靠的,唯其种种善根而巳。从宗教情绪的养成和培植上说,受戒的仪式愈隆重,愈能激发虔诚之心;受戒的要求愈严格,愈能使人生起神圣庄严之感。求受三皈,本来只要请求一位皈依师,在佛前三说三结便可。为了郑重其事起见,明末南京宝华山的见月律师,编了一部《三皈五戒正范》,那是比照菩萨戒乃至具足戒的传授仪则编写的,这本书直到现今,仍在流通,并且仍为大多数的皈依师们作为蓝本。&在三皈正范中,共有八个项目:1.&敷座请师──由受皈依者为师敷设法座,列供香花,灯烛整齐,再去礼请皈依师升座。&2.&开导────开示三皈依的意义。&3.&请圣────迎请十方三宝,证明受皈,以及护法龙天,监坛护戒。&4.&忏悔────忏悔往昔业障,以求身口意的三业清净,之後,纳授无杂无染的三皈戒体。&5.&受皈────三皈三结,并发三誓。&6.&发愿────发无上菩提之心,愿度一切众生。&7.&显益劝嘱──说明三皈的功德殊胜,并嘱依教奉行。&8.&回向────将此受皈的功德,回向给一切沉溺的众生,速脱生死,早生佛土。说起来,受三皈依,唯有如此,才算郑重其事而圆满究竟。唯此三皈正范,以目前来说,也不切於实用,因为其中所用的文字,皆是文言,虽然行文典丽高雅,如果皈依师食古不化,升座说皈依时,照本宣读,那对受皈依的人是无法吸收的,既然无法吸收,也就不得皈依了。所以弘一大师对此,也有批评:「宝华山见月律师所编三皈五戒正范,所有开示多用骈体文,闻者万不能了解,等於虚文而已;最好请师译成白话。」(见《律学要略》)若就实用而言,在三皈正范所列的八个项目之中,简直可说是缺一不可的。比丘不得站立著为白衣说法,所以要敷座;示知三宝的意义,所以要开导;皈依师是代表三宝为人授皈依,故应请圣;为求重新做人,故应忏除前愆;三皈三结与三誓,是受皈的重心,故为在所必行;三皈共分三品:发心自度度人者为上品,只顾自脱生死者为中品,只求不堕三涂而仍生在人天者为下品,所以劝导发心,也是必要的;为增精进之心与坚固之志,显益劝嘱,也是应该的;为了养成不自私的慈悲襟怀,功德回向一切众生,也是对的。在此我想指出一点:原始佛教,没有大小乘的区别,但却偏於小乘形态的。所以在律中的三皈,非常简单,除了三皈依词,没有其他。佛教到了中国,一切汇皈大乘,一切戒,都比照大乘来受持,故又另外增加好多项目,但是这种增加,都是好的,并非坏的。今日如果不以最初的三皈,为大乘行门,自也可以不用发愿及回向等项目了。如果受了时间与环境的限制,也不妨将三皈的仪节简化,现在,我且试拟一个简式如下:皈依师礼佛坐定之後,受皈依者双膝长跪,两手合掌。皈依师略为开示皈依三宝的意义之後,即教受皈依者念悔过偈:「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接著便是三皈依的正授与三结:「我某甲,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僧。」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再念:「我某甲,皈依佛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天魔外道。我某甲,皈依法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邪说。我某甲,皈依僧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徒众。」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後,教发四弘誓愿:「我某甲,众生无边誓愿度。我某甲,烦脑无尽誓愿断。我某甲,法门无量誓愿学。我某甲,佛道无上誓愿成。」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皈依师略示皈依的功德,并策勉依教奉行,即&教念策勉依教奉行,即教念回向偈:「皈依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诸佛净乐土。十方三世一切佛,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至此皈依功德圆满,皈依师下座礼佛之後,受皈依者,礼谢皈依师,普通三拜,实则礼佛&礼僧,&但有一拜即可。以上所拟的简式皈依,不必唱,但能念得字字分明,使得受皈依者,能够领受即可。其中应该说明的,是三皈三结下面的三誓:「不皈依天魔外道」,「不皈依外道邪说」,「不皈依外道徒众」。由此三誓的建立,三皈也就有了戒的性质和作用了。这不是佛教的排他性,而是因为外道──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学说,虽或有其部分的道理,但那皆是不究竟的。佛是福慧具足的大觉者,所以皈依了佛,不必再皈依天魔外道;法是一切智慧的宝藏,皈依奉行,必能离去(欲)苦而得安乐,所以不必再皈依外道的邪说;僧是最能传授清净之道的师表,所以不必再皈依外道的徒众。此三誓的目的,是防止已经进入正道的人,再去误入歧路而立的。至於受了三皈依之後,如果为了维护家宅、财物、国土、人民,及其生命的安全,而去祀神祭鬼与礼天拜神,只要不存皈依之心,仍可不失皈依,若存皈依之心,便失皈依。再说到戒的问题,皈依了三宝之後,的确有一些应该戒禁的事项。上品皈依者,三宝诸戒,自然具足;即使下品皈依者,也应只食五种净肉(不疑为我杀、不见杀、不闻杀、自死、鸟兽食残),并且不得作屠业、酒业、淫业、赌业等的作恶行业,每年的正五九月,每月的六斋日(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及月底最後两日),要持戒斋。若能如此,则在当来弥勒佛的初会之中,便可得到解脱。皈依三宝,另有一个非常要紧的观念,必须明白:我们皈依三宝之後,即是皈依了十方三世的一切三宝,所以在回向偈之下,「有十方三世一切佛,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第一句是一切佛宝,第二句是一切僧宝,第三句是代表无上的法宝。在此三句之中,包括了理体与事相的三宝。我们现在是以事相的为主,所以应该恭敬供养一切佛菩萨的圣像,一切佛教的典籍,一切佛教的出家人。不过我们的本师佛是释迦牟尼,我们的本师僧是皈依师,为了报恩,偏重於本师佛与本师僧,也是人之常情。如若只以本师佛为佛,其他诸佛就不是佛,那是违背佛教的;同样的,如果只敬皈依师而不敬其他的一切僧,也是不对的。正像否定了千万椿善举,而只肯定一椿善举;只种一块田,而荒芜了千万块田,这不啻为愚痴的作为!皈依三宝的利益皈依三宝的好处,实在太多了,可以求得现世乐,可以求得後世乐,更可以由此而得到涅槃寂静的究竟乐。综合起来,约有八种:&  1. 成为佛的弟子。&  2. 是受戒的基础。&  3. 减轻业障。&  4. 能积广大的福德。&  5. 不堕恶趣。&  6. 人与非人均不能乱。&  7. 一切好事都会成功。&  8. 能成佛道。所有寺院都可以皈依的!
采纳率:37%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皈依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皈依三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