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2018年2018吉林理科考生人数考生,我想请问的是,我是少数民族且父母都是少数民族,但是我和他们不在同一个户

原标题:提醒|@家长们,你们关心的2018年我省高考报名事项通通在此↓↓↓

11月27日,三亚日报记者从市考试中心了解到, 2018年我省普通高考网上报名将于11月29日启动,其中考生提交报名申请材料的时间为11月29日至12月2日每天8:00至17:30。这两天,不少考生、家长纷纷询问今年高考哪些考生可以获得加分,以及需要提交哪些材料?对于家长们关心的这些问题,市考试中心通过本报作如下解答。

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报考省内外高校可加20分投档。

所需提交材料:荣誉证书原件、复印件。

考生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的户籍在少数民族聚居市县或少数民族聚居乡镇,且在这些地区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同时在这些地区的市县报考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省内外高校可加20分投档。

所需提交材料:县级以上民族宗教事务管理部门审核办理的《海南省普通高考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审核表》(少数民族聚居市县为:三亚市、五指山市、东方市、保亭、琼中、白沙、陵水、昌江和乐东)。

烈士子女报考省内外高校可加20分投档。

所需提交材料:原法定监护人的《烈士证明书》原件、复印件。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报考省内外高校可加10分投档。

所需提交材料:县级以上民政部门颁发的《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证》原件、复印件。

归侨、归侨子女和华侨子女报考省内外高校可加6分投档。

所需提交材料:县级以上外事侨务管理部门审核办理的《海南省普通高考“三侨生”审核表》。

台湾省籍考生报考省内外高校可加6分投档。

所需提交材料:县级以上台办审核办理的《海南省普通高考台湾籍考生审核表》。

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的户籍在少数民族聚居市县或少数民族聚居乡镇满五年(引进的优秀人才和现役军人子女的户籍要求满三年),本人在少数民族聚居市县或少数民族聚居乡镇所在市县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就读满三年且在这些地区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同时在这些地区的市县报考的汉族考生,报考省内高校可加5分投档。

所需提交材料:1、少数民族聚居市县的汉族考生的加分资格,由市县招生办根据考生报名时提供的户口和学籍材料确定考生的加分资格。2、户口满三年的“引进优秀人才子女”,提交《海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引进优秀人才子女审核确认表》。3、户口满三年的“驻琼部队现役军人子女”,提交考生法定监护人驻琼部队出具的证明书(证明书上应写明法定监护人的军人身份及其与考生的关系,贴有加盖骑缝公章的考生本人相片,并有出具证明人、盖章人、单位负责人的签名和联系电话)。4、少数民族聚居乡镇的汉族考生,提交县级以上民族宗教事务管理部门审核办理的《海南省普通高考少数民族聚居乡镇汉族考生审核表》。

在2017年及以前高考报名时已经提交过有关材料且已在省考试局网站公示、确认享受加分资格的往届考生,可以不用提交相应项要求的材料,但这些考生需提交《往届生享受政策照顾加分登记表》。

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的户籍在少数民族聚居市县或少数民族聚居乡镇,本人高中阶段在非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学校就读并毕业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省内高校可加10分投档。

所需提交材料:县级以上民族宗教事务管理部门审核办理的《海南省普通高考在非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学校就读并毕业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审核表》。

驻三沙部队半年以上且到高考报名时仍在三沙部队工作的官兵子女,报考省内高校可加6分投档。

所需提交材料:法定监护人所在驻琼部队副军级以上单位的政治部出具的证明书(证明考生法定监护人在三沙部队工作的起始时间)。

农村人口独生子女报考省内高校可加5分投档。

所需提交材料:县级以上卫生和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审核办理的《海南省普通高考农村人口独生子女考生审核表》、家庭人口信息卡、父母及子女户口本和身份证的复印件、独生子女证的复印件。

————————————————

不允许考生利用手机操作高考报名

三亚日报记者从11月27日召开的2018年三亚市普通高考报名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我省2018年普通高考报名工作于2017年11月29日至12月3日进行,网上缴纳各项考试费用的时间截至2017年12月8日17:30。

据了解,近年来,有些考生为图方便,利用手机上网报名,结束造成填报信息不全,或漏填错填,给考试部门的审核工作带来很大的工作量,同时也给考生本人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为此,市考试中心特别强调,不允许考生利用手机操作高考报名。因为手机屏幕小,字体小,而高考报名表格大,内容多,利用手机填报容易造成填报信息不全,或漏填或错填,或序次颠倒等等。市考试中心提醒,每一名考生高考报名必须慎之又慎,每一项内容都要认真填写,并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前填报完整、真实的信息,同时按顺序完成现场提交报名材料、领取报考卡、现场采集相片。

市考试中心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我市高考报名中也常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各学校报送的纸质材料不统一使用A4纸,材料整理不规范,很多材料不分类、不按报名卡号从小至大排序;工作态度不严谨,审核不认真,部分证明材料上报的是复印件,审核人不署名,甚至不盖章。目前上报的异地考生的学籍材料中,仍存在不按要求填报的情况,个别学校未按时上报或漏报材料。此外,去年有些考生提交的申报材料监护人是父亲,但网上填报的却又是母亲。

该负责人特别提醒,考生所提交材料不齐全、不完整的,必须在报名规定的时间内(2017年12月2日前)补齐,逾期没有补齐的,报名点不再受理其报名申请。

图文来源 / 崖州区委宣传部,三亚日报

}

我是一个回族女孩,和一个汉族男人恋爱,可我父母以死相逼不准我结婚。我不知道这里有没有人和我差不多情况的,回汉婚姻。大家都是怎么解决的。

这几天,我男朋友的父母到我家提亲,我父母提出了要求,男友的父母不答应,然后我父母就坚决不同意我们结婚,说如果我结婚,他们就去见死。我怀疑,我父母可能会采取一些其他过激措施,所以和男友还有他父母迅速离开我家,到市里来了,现在男友的父母已经回家了,我和男友还在市里宾馆,在电话里和父母交流,但几乎没法交流。我给很多亲戚打了电话,他们都站在我父母那边,不同意帮我去说服父母。

  其实我和男友已经偷偷领了结婚证,我父母不知道,他父母也不知道。我们就是怕回老家有什么变故,所以先领了结婚证,然后才告诉我父母我们要结婚。我父母在电话里就不同意,我老公为了表示诚意,请他父母来我父母家里提亲。

  其实我父母不同意,我早就料到的,但是我没有想到他们会以死相逼。他们说,我结婚那天,就是他们死的那天。

  他们对我男朋友父母提出的条件是根本不可能接受的,太苛刻了。对我男朋友提出的要求更甚。

  不止父母如此,兄弟姐妹没有一个人站在我这边,他们说,如果我嫁给我男朋友,他们就和我断绝关系。

  真的要崩溃了,我又不敢回去当面和他们谈,我怕回去我就出不来了。

  我是回族人,纯正的回族,父母都是回族,亲戚全是回族,至少三代以内没有一个亲戚,包括姻亲在内,不是回族,三代以内,没有哪个亲戚和汉人结婚的。

  我家在回族聚居区,回族自治县,全县回族人口大概占50%,但是在我们乡,回族人口占80%。汉族人可能就是一些教师赤脚医生之类的。

  大肉在我们乡里的集市上是看不到的,即使汉族人都不吃。    

  我家是虔诚的MSL,信奉伊斯兰教,准确的说整个家族都是虔诚的MSL。大肉是绝对的禁忌品,一天五次的礼拜,教历的斋月等都是一丝不苟的执行。连汉人的家门都是不进的,汉人的水那是绝对不喝的。   

  具体有哪些禁忌这里就不细说了,反正就是虔诚的MSL该有的禁忌都是有的。    

  我家兄弟姐妹4人,我有个哥哥,有个弟弟,有个妹妹。妹妹和哥哥已经结婚,对象都是回族人,弟弟还没有结婚。  


  我的大伯和舅舅都是阿訇。大伯是QZS里的阿訇,在当地有点地位,舅舅是散班阿訇,就是做些婚丧嫁娶,宰杀牛羊诵经的。

  我父母在镇上开清真餐厅,哥哥和弟弟都是餐厅的厨师。


  在我的老家,汉族女嫁回族男,都还有可能被接受(其实也很难),而且要经过很多道关。回族女嫁汉族男,也听说过,但是整个家族和她断绝关系,并且以此为耻辱。

其实我本人是可以吃大肉的,只是一般不吃,但是不排斥吃,也不会干涉周围其他人吃。大肉对我来说,就是一种不太喜欢的食品罢了。

  但是对我父母和兄弟姐妹来说,是绝对不能沾的,汉人用过的炊具也是不能碰的。

其实我和我的兄弟姐妹的经历不太一样。


  我小时候成绩特别好,小学时参加竞赛在省里得了奖,然后我被省城(自治区首府)一所宏志班录取了。也就是11岁那年,我到省城读书了。

当时我父母不同意我去省城读书,原因是怕我背弃我们回人的传统,给家族蒙羞。

  但是我在开学的时候偷偷跑到了学校,用我自己藏起来的一点点钱买了车票。后来父母找到了我,要我退学回县里回民中学读书。我找到了校长,校长找到了省城有名望的阿訇,请县里的有地位的阿訇说服我父母。

  而且父亲看到我们学校有回民食堂,学校周围有不少清真餐厅,学校也把我们回族学生集中居住。我一再向父母保证,我会恪守戒律的。

由于是宏志班,不缴学费书费,我又是回民,所以还有伙食费和服装补贴。所以我省吃俭用,再加上每天到学校旁边清真餐厅洗两个小时的碗(只要回民),我就完全不用家里的钱了。

不过开始一年并没有到清真餐厅去打工,生活费还是要父母给一点的。我家在当地也不算穷,父母给我钱的时候,每次总要千叮咛万嘱咐,“千万要清真啊”“每天礼拜不能少啊”,和汉族同学要保持距离。  

  但是到了学校,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我和汉族同学关系还是很好的。

  刚开始我都去回民食堂吃饭。但是经常被汉族同学嘲笑

那时候年龄还小,同学们都不是很懂事。他们捉弄我,他们在我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在我的牛肉面里放了大肉油。

  我其实也不是特别的敏感,所以吃不出来。就把面吃完了。

  吃完后同学们才告诉我。

  我当时挺生气的,但是我本来脾气就比较好,也没有怎么样,只是自己着急。因为小时候,父母告诉我,吃大肉要穿肠破肚。结果过了两天什么事也没有。

后来我被不同的同学捉弄过几次后,对大肉的排斥感逐渐减少,又经常被他们鼓励,那时年龄小,经不起诱惑,开始偿试大肉,经过两年时间也可以正常吃了。

 慢慢的十三四岁的我和汉族同学们过着差不多的生活,唯一不同的是我很少吃大肉。

  同时在学校里学政治课,思想课,受D的教育多年,为了考试,当然也要背诵唯物主义,无神论的观念。这些观念也在我的思想中潜移默化。到了高中毕业,我的思想和生活习惯和汉族同学已经无异了。

  但这一切都是瞒着我的父母家人的,在骗他们我完全恪守伊斯兰的清规,坚持做礼拜。还好,我们那里对15岁以下或者还在读书的都不要求守斋月。


  我一个学期回家一两次,回家时间不长,学校课程很重,假期经常都要补课。回家的时候我就装模做样,让他们以为我还是很虔诚的。

  他们偶尔来学校看望我,我也很同学们打好招呼,绝不会露馅。

  要是他们知道我吃大肉了,非打死我不可。


  这样到了高中毕业。

  我的哥哥弟弟妹妹成绩都不好,读到初中毕业,就去学厨师,清真厨师,然后在家里清真餐厅工作,都不出去打工,因为在外打工对回民来说也不方便。

高中毕业,我以省区少数民族考生理科第三名的成绩考入某著名大学,后来本硕连读,两年前23岁时硕士毕业,在特大城市(当然是汉族城市)的一家大型跨国公司做技术。收入还不错。

  在大学期间,我除了很少吃大肉,和同学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都一样的。不需要同宿舍的同学迁就我回族的生活习惯。

 快毕业的时候认识了男友,他是汉族人,从小在汉族城市长大,也没有怎么接触过回族人。他当时刚留学归来不久。我们恋爱两年多了。

  他现在是一家跨国公司中国总部的中层。他父母都是有文化的人,父亲是以为副厅级干部,母亲是一位医生。

  我们感情很好的。开始他父母有些顾虑,因为知道我是回族的,但是我们去他家多次以后,觉得我的生活习惯不影响他们什么,而且我也是名牌大学的硕士。他们也就不再反对了。  

  从我上大学开始,每次回家,每次和父母通电话,他们都要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和汉族男人恋爱。每次我都答应,因为我不想和他们辩论。  

  当我和男友恋爱后,我不敢告诉我父母。

  我们和其他恋人一样正常的谈着恋爱,感情越来越深,但是民族问题始终是我的心病。

  当我们感情成熟了,都认为对方是自己不二的选择的时候,男友向我求婚后,关于父母家庭的问题,才浮上了台面。


  我告诉男友,我家肯定坚决反对。他也看了一些资料,了解了回族的情况。他说他愿意在形式上入教,也就是做给我父母和家族看的。

  同时,他愿意在与我父母家人在一起的时候不吃大肉,愿意在我家准备两套炊具,当我父母家人来的时候,单独用一套炊具。

  我觉得只要男友能做到这些,我已经很满意了。而且我也认为,我们将来的孩子还是汉族的好,虽然没有加分,但是也没有那么多麻烦。

 男友说,既然你父母那边比较麻烦,我们干脆先领结婚证,反正不管你父母如何,我们都绝不分开。

  我同意了,我们领了结婚证,然后买了房子。


  然后我把和男友恋爱的消息告诉了父母。父母勃然大怒,要我立刻回家。

  男友肯定不放心我一个人回去,他就和他父母商量了,一起到我家去提亲并说服我父母。男友的父亲是领导干部,做思想工作特别在行。  

  我们请了年假,回到千里之外的老家。

我男友和他父母与我到了我家。我父母不让他们进门,让他们到餐馆的包间里谈。


  我父亲很明确的说坚决不同意我嫁给他。而且我父亲还打了我两耳光。

  我男友很生气,拉着出来了。

  我们去找我大伯,他是阿訇,在当地有点地位的。大伯比我父亲冷静,但是也不同意我的婚事。本来想请大伯劝劝父亲的,反倒被大伯劝。

  我求了大伯好久,他终于答应和我父亲商量一个办法出来。

  然后我父母,大伯,舅舅,哥哥,妹夫,弟弟一起在餐馆的包间里和我、男友、男友的父母一起谈。


  第一条,男友必须虔诚的皈依伊斯兰教,并在QZS举行仪式,大净,小净,当然也要洗肠,洗胃。并且终身不得背叛真主,即使我们离婚。

  第二条,男友改姓,跟我姓。

  第三条,男友改回族。

  第三条,男友及其父母必须从此不再吃大肉等,他父母家里也不能招待亲友吃大肉,他们也不能到亲戚家吃大肉等。

  第四条,将来我们的孩子必须是回族,跟我姓,皈依伊斯兰教。

  第五条,如果男友的父母将来违背誓言吃了大肉,那么我和男友必须和他们断绝关系,孩子也不认爷爷奶奶。

  第六条,男友父母将来去世,我和男友不能参加他们的汉人葬礼。

  第七条,男友不得再与父母以外的其他亲戚来往,因为他们吃大肉。不过男友父母可以和亲戚交往,只要不吃大肉。

  上面那七条是原则,还有一些细则。比如我男友将来必须过斋月,也就是教历每年一个月,从早上到晚上整个白天不能进食,也不能喝水,也不能房事等。

  还有每天五次礼拜。

  而且我父母将来还要到我家去监督我们。

  反正虔诚MSL所必须做的,我男友就必须做。

  还有,在洗肠之前24小时都不能进食。

 由于我 父亲不太冷静,所以由我大伯向我男友父母解释为了必须做到这些,如果做不到会有什么后果。

  第一,子女取了卡菲尔(非MSL),父母死后要下地狱。

  第二,父母兄弟姐妹会被回民社会排斥在外,在当地无法生存,特别是我家是开清真餐厅的,而且是镇里最大的清真餐厅,如果我和非MSL结婚了,将来不会有人到餐厅吃饭了。

  第三,我大伯舅舅等人的阿訇估计也做不下去了,因为家里除了我这个败类。

  第四,我哥哥和妹妹的婚姻很可能因为我而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妹妹,她的公公也是一个阿訇。他们家也不可能接受妹妹有个我这样的姐姐。

  第五,我弟弟估计找不到对象了。

  第六,一家人将来可能家门都不能出了。

  第七,将来和我之间的父女,兄弟姐妹关系也不能维系了。

大伯说:你父母反对,不完全是因为我们的信仰,我们回人的传统,也是因为我们要在这里生存下去,我们必须遵从这里的规矩。你读了那么多书,你可以在外面生活,但是你的父母,你的兄弟姐妹还必须在这里生活。你如果不顾生你养你的父母,不顾和你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的生路,你就只管去嫁给他,只管不遵守我们的教义吧。

  你们如果做不到上面说的这些,你就是在断我们的生路。

 男友的父母没有答应这些条件。男友父亲是那种学者型领导干部,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他说他同意我男友做到的有:

  为了表示对回人的尊重,我男友可以入教,但仅限于入教仪式,也就是让周围的亲戚朋友看看,做做面子。


  我男友尊重我的生活习惯,尊重我父母的生活习惯,在回我老家和我父母到我家小住的时候,进清真饮食,并且单独用一套炊具。


  当然男友父母没有将我吃大肉的事情告诉我家人,男友给他们打过招呼。

   两家没法谈妥。然后我爸爸不谈了,和我哥哥弟弟拉上我就走,要拉我回家收拾我。我男友马上把我护到他身后,两边对峙了。

  这时我大伯出来说话了,他要我父亲还是不要不冷静。我父亲很听大伯的话。放了我。


  我觉得不太安全,和男友还有他父母出来后,我们赶快离开了老家,到市里来了。我一直骗我父母的,他们到现在都以为我还是虔诚的MSL。我也不敢告诉他们我早就破戒了。要是他们知道了,可能会打死我的。

下午来了省城拜访了中学的校长,他旅游回来。他带我去见了他的朋友,一位德高望重的阿訇。当我把情况告诉阿訇后,他说他也帮不了我了。因为我的情况已经严重违背伊斯兰的教义了。他出的主意居然也和网友们一样,就是让我离开家自己生活,不要回来了。

我和男友明天将回到我们工作生活的地方,开始我们的新生活。不久后将举行婚礼。

以前我一直以为我们的祖国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大家相处多融洽。现在看来只是我们汉族人的一厢情愿, 想和回族人结婚必需皈依他们的宗教,以后有了孩子还得是穆斯林,这不叫融洽,这叫侵蚀。我们强调民族团结,可是你想和人家团结,人家可是从心底排斥你的,这不是他们心眼坏,而是他们的信仰和习俗迫使他们这样做。

记得我曾经很自豪地跟一个外国朋友炫耀:“我们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外国人笑我:“有这么多民族有什么好?”现在我才知道自己有多么幼稚!多民族可不是一件什么好事,很容易发生问题,现在还没有发生问题是因为汉族人的比例太大了,但是如果两族人的比例是一对一呢?还有这么平稳的局面吗?

看到了网上的这篇文章让我不得不开始深深地反思现在世界面临的问题与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最后还是要敬佩列侬在老早以前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吉林理科考生人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