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拍的不错的横跨悬崖上的小号 电影镜头?电影或游戏过场动画。

电影中的一个镜头是怎么划分的,怎么数一段电影中的镜头数
摄影机放在远处拍摄空旷场地画面,交代环境、营造氛围,主镜头(Master shot)、段落镜头、基调镜头; 体现深厚哲学观念与人生态度
全身镜头,介绍人物身份、体魄等特点,动作镜头
膝盖或者腰部以上,关系镜头,二人中景、三人中景,过肩镜头(反应镜头)
胸部以上,个人情绪镜头
颈部以上,人物心理,转场过渡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 物理概念
 艺术概念
 摄像师:摄影(像)机从开始摄录到停止摄录期间的全部影像
1.场记板,英文名称叫 slate,一个长方形条纹板上面用笔写了场次、镜次、导演、片名、影片公司等资料,上缘附有一段拍板,一端可以开合,能够拍出清脆的响声。场记...
很多啊 简单写几个比较喜欢的
1.甜蜜蜜 最后二人路边重逢
2.天若有情 华仔砸破婚纱店的玻璃
发哥出场时
5.东邪西毒
盲武士被割喉
像一般的亲吻,拥抱都是演员的表演,真的那么做~有的大胆些的电影里会有关性(也有性爱)的描写,一般片子都没有进行正面的描写,画面表现好了,声音也要有,演员演好了,...
答: 7月3日电影院电影,准备带小孩子去观看,麻烦姐妹们在这里给我推荐一下吧。
答: 左岸国际电影院环境还不错,应该是目前合肥最好的。
有十本之多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有哪些电影镜头有在旧金山取过景? - 知乎22被浏览6421分享邀请回答4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  【卷首语】
  这是2014年去英国的游记,也是我少数有同伴的出行,虽然回来已经1年多,但这次旅行的故事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
  以下内容分两段时间写的,开篇是9月27日到达伦敦当天,因为时差睡得不好起来完成的,我原以为后来有时间每天去完成当天的内容,但事实证明我们每天的安排都很繁忙,通常早上10点出发,晚上8点到驻地,不到凌晨几乎没可能睡觉,因此后面的内容都是完成整个行程后写的,这样也好,可以用事后总结的方式描述更全面。
  本次行程19天,除在伦敦呆了3天,后面的日子都是一路奔驰,开了近5000公里路,把英格兰和苏格兰绕了一圈,在Cotswolds待了两晚,湖区待了3晚,高地待了4晚,即便如此,时间还是太短,以至于爱丁堡、格拉斯哥、约克等地只能匆匆掠过。短暂的旅行,本来没有什么期待,但一切的美好都那么自然的发生,新鲜的经历、自我的肯定、感受UK包容、多元的文化。
  【好吧,我承认,其实我没打算那么早开始写游记,但是因为时差,第一天来到伦敦,当地时间9点多睡的,到凌晨3点多因为来自祖国敬业的agency多番来电轰炸,我终于再也无法入眠。在摩洛哥克服时差的办法是做瑜伽;在英国,应该尝试新的方法,于是…动手】
  这应该是2014年最后一次长途旅行了吧。
帖子加脸、开设专栏、免费旅游、认证加V、参加活动、旅游达人、申请出书
<a target=_blank href="/travellers/index#44
" 点击进入申请★旅游达人
<a target=_blank href="/post-travel-.shtml#44
" 点击进入【天涯客旅行君在线办公专帖】福利申请戳这里(2016版)
欢迎加入异国大家庭!惊喜不断哦! 
天涯异国达人交流群:
楼主发言:56次 发图: | 更多
    【拍这张照片的时候我的手上没有行李,于是拎个杂志店的袋,朋友笑我说不像旅行,像上街,也有朋友说,喔,还穿高跟鞋。我想这也许就是我的态度:旅行不再是那么serious,就是说走就走的决定;旅行不再是那么big issue,出行要保持风格,要有范...】  每一次旅行都希望尝试新的东西,或是新的目的地,或是新的出行方式,又或是新的伙伴…8月虽然仍然忙碌于工作,稍微空闲的时候开始策划10.1黄金周,今年还剩10天年假+补假,加上7天公共假期,哇!凑一凑好像可以有20天呢!该去哪好呢? 太冷的地方不想这时候去,东南亚又都已经没吸引力、伊斯兰文化今年已经连续两次体验、非洲又有埃博拉病毒、美国签证系统crash,西欧也去过了、印度文化也领略过,看着世界地图,我接连几天几乎抓破脑袋,想不到应该到哪里去。  正在苦苦冥想之际,突然发现自己最近看的电视剧好像都发生在一个国家: 《福尔摩斯》经典故事全新演绎,“卷福”虽不帅但幽默有趣;《风中的女王》(Reign)里苏格拉女王和法国王子的爱恨缠绵,与伊丽莎白女王的争夺,和现实中举行的苏格兰独立公投那么相像;《都铎王朝》的宗教改革,宫廷风流,让人想起英国历史重要人物伊丽莎白女王、还有她爹“亨利八世”和那野心勃勃的妈“安?博林”,亨利八世和安?博林的故事不仅成为《都铎王朝》的主线,还有几年前一部电影《鸠占鹊巢》(The Other Boleyn Girl)说的也是他们的故事,可见他俩对英国历史影响之深,这部2008年拍摄的电影,两个女主角是Natali Portman娜塔莉?波曼和Scarlett Johansson斯嘉丽?约翰逊,而“卷福”也出现在里面,扮演的是Scarlett的丈夫,几乎属于nobody,在片头闪过几分钟就消失了,若干年后,曾经的小草成为现在炙手可热的“男神”!于是“英国”成为本次假期的目的地。    英国除了伦敦,其他城市好像都不大,曾经有朋友和我说,苏格拉的高地很美,于是那里也成为行程的重点。连续好多次独自出游后,突发奇想,好像没尝试过在网上约伴哦,于是在网上发布了帖子,因此认识了在上海工作的Catherine和在英国进修的“旅游博士”文杰,“旅游博士”的确是“旅游专业”的博士!当文杰告诉我他的身份时,我心里充满疑惑和羡慕,读书可以读“旅游”,还有博士学位,我是不是也应该去读一读呢。    英国的签证既容易也不容易,容易是可以网上申请签证,线下交资料的签证中心覆盖的城市比其他发达国家的签证中心多,至少深圳市有签证中心而无需去到广州,这也是我选择去英国的其中一个小理由,我可真不想为了办个签证浪费宝贵的假期;但是网上签证的指示不清晰,反复看了好多遍才找到填写资料的入口,这对于英语还算常用语言的我打击不小。有网友说要准备户口本,房产证明,我就开了公司的放假证明、打印了半年工资单、仍然有效的护照和盖满各国签证的旧护照,户口本什么的没提供。等了将近2星期收到大使馆的邮件,言语暧昧地说,“你的签证申请已经有了结果,请耐心等待快递。”EMS的快递真的要耐心,从北京寄到深圳,3天!终于2个半星期后,打开EMS的信封,护照上贴了半年多次的英国签证。
  不想住酒店,于是在AIRBNB里找民宿。开始的时候Catherine想大家都住一起,组合是3女+1男,没有情侣,至少需要3张床,于是这样的组合找了几乎一个星期都没有合适的,最后还是分开找才终于订了下来。记得以前有人和我说过,现在的伦敦几乎已经被印巴人所占领,虽然还没正式开游,但是昨天从希斯罗机场接机的人群,地铁站的乘客,街道上行走的路人,B&B的邻居,已经让我感觉像来到南亚的城市而并非伦敦。我的B&B主人也来自印度,一个据称在LLORYS BANK上班同时也在教瑜伽的女士,名叫KAVI。B&B的位置相当好,就在泰晤士河旁边,从机场出来转一条线就到。KAVI一看就是修行人士,仙风道骨的瘦削,她说她是素食者,家里很少做饭,这从她满是其他调料就是没有盐可见一斑。KAVI的客厅、厨房都摆有神龛,点着缭绕的香薰,她说最近是他们印度教的神马“女神节”,家里非常欢迎女性客人,可见我们真的是“女神”级人物。KAVI的家大约100平米,没有照片中看起来大,但也算干净整洁,关键是地点好。伦敦的住宿很贵,在booking上随便看得上眼的没有低于CNY800的标间,而且房间面积也小。  
  说起伦敦的地铁,就昨天的体验来说,还算可以,车厢貌似有新款、旧款。旧款的和日本的地铁有点像,感觉车厢稍微狭窄,主要是门的面积!连我这么苗条的人,和一个28寸的箱子都不能并排站立,这是我一直很好奇的地方,欧洲人那么大块头,为什么有些东西的面积弄得那么小,09年去西欧的时候也是,酒店的床都极小,最多只有90厘米宽,他们就不怕掉下来么?新款的车厢好些,就是我们平常正常的车厢两扇门平开。不是每个地铁站都有电梯或升降梯,拿大件行李时如果没有这些帮助想死的心都有,好在昨天坐的站都有,不然小腰恐怕都给折了。不过就算有升降梯,也是极其狭小,好在大家素质比较高,就排队等呗。伦敦就像所有现代化城市,一张预充值的公交卡方便好用,不要去计较便宜了还是怎样啦,一张公交卡能占你多少便宜,你又能被占多少好处啊。伦敦的公交卡叫Oyster(生蚝),不知道伦敦人民是不是特别爱吃这物呢?    很多人在网上说一定要买电话卡,这又是一个我不理解的东东,有那么多电话打么?希斯罗机场有免费45分钟的WIFI,许多住的地方都有WIFI,现在的网络和几年前比普及了许多也便宜了许多,WIFI也基本属于标配了,当然如果你有许多本地朋友,要随时挂在网上那是另外的考虑。英国的电话是SWDMA,也就是“联通”制式,我开始以为电信或移动的卡在这里用不了,事实证明都是可以漫游过来的,我就是被那国内的agency不断骚扰才睡不着的!朋友的“移动”也能收发短信,打电话。所以电话卡的需求见人见智吧。不过希斯罗机场貌似没看到卖电话卡的地方。【事后看来,如果行程涉及偏远地方,有上网卡,在路上可以查讯息也是方便的,何况还可以随时“Travel Advisor”在附近找吃。城市内的I cloud无线总是注册不上,如果可以也是一个方便的选择】
  【以下内容在旅行结束后续写】  集体旅游,缺少个体与外界个体的联系,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比较少发生(虽然也有,容后再叙),我一直在想这篇游记该怎样写才有意思,万般头绪还没整理好,已经有朋友催促我赶快分享,好吧,姑且按照衣、食、住、行的顺序开始吧。      9月底10月初的UK天气比想象中好,伦敦的气温大约17度;Cotswolds乡村白天也大约15度,晚上会冷些(那时你就算出来也在交通工具里,所以感觉不到);在湖区的日子是全程最冷的,主要是因为大雨和风的威力,白天冷的时候5,6度,晚上更冷(不愿意出来);高地的气温出乎意外地比想象中高,虽然比较少阳光灿烂的日子,但风不大,感觉挺舒服的。整体而言,这个季节的天气适宜外出旅行,秋色层染,满目金黄与最后的绿色混为一体,色彩非常丰富。  
  羊杂碎、炖羊腿,这些传统的本地菜,没有逃脱我们的伶牙俐齿。羊杂碎Haggis,我还是第一次吃,他们把肝、肠等杂碎剁成很细碎的丁,然后用慢火煎,形状像一块汉堡肉,吃起来柔软绵滑,当然会有些羊味,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不过因为经过慢煎,在嘴里散发着回味无穷的甘香。后来在天空岛一个卖Fish & Chips的小店发现他们居然可以搭配Haggis,我迫不可待地要了一份,当时那老板还好心提醒问我们曾经吃过否,他那眼神里充满了狐疑,担心我们这几个老外是否吃得惯。英国最出名的菜当属Fish & Chips,几乎每家餐厅都提供,名字表达方式却不一样,有些时候的表达是“具体鱼的名字 + 炸薯条(传统做法)”,这种表达方式在苏格兰多见。        在乡村和湖区我们住在Cottage(独立屋,带厨房和完整炊具、餐具),于是成了文杰大厨大展身手的机会,牛排、羊排、酿蘑菇、鸡肉面、意大利蝴蝶粉…每天都有新花样,在外面也尝试了不同的下午茶、简餐、泰餐、意大利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伦敦唐人街附近的Burger & Lobster!餐厅名字和餐牌都很直接,就是Burger & Lobster,两样选择,每样都是20英镑,餐厅里60%以上都是亚裔面孔,80%的人点的都是Lobster!那天去的时候是中午,不用预约还有空位,两周后Catherine自己晚上去,据说排了长队没吃上。Lobster有两种做法:烤的和蒸的,除了主菜,配了沙拉和薯条,所以一定能饱;餐厅旁边有不少情色内衣店,可谓一次过满足人生两种欲望。    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餐厅是在湖区的Pier餐厅,餐厅临湖,风景一流,做的烤高地羊肉,鲜嫩可口,回味无穷,让我本来高举“素食主义”的旗帜无声地撤了下来。    UK的雪糕不错,尤其是考文特花园(实际上是个市场)内的Govida巧克力雪糕,细腻柔滑,巧克力味浓郁。  
  这么多好吃的啊,流个口水先。。
  伦敦市区内最赞的是特拉法加广场旁Portrait博物馆楼上的餐厅,可以眺望广场周围的古老建筑,出品精致,只是用文杰的话来说,“老贵!”以至于当晚收到他的微信,“Kitty姐,我们在伦敦吃好点,出了去就节省点,可以么?”哈哈…家庭条件良好的文杰看来不是那些纨绔子弟,还是很勤俭节约的。    所有光顾过的餐厅服务都很好,上菜也都很迅速,上菜时几乎是所有人的菜一起上,不会出现我看着你吃的状况,有些餐厅账单上写上小费金额,有些餐厅不写由客人自己决定,一般来说英格兰的餐厅不会明细列出餐费和税,但是苏格兰的会列出餐费+税,20%呢。英格兰的服务员绅士味浓,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恰到好处;苏格兰的服务员态度粗矿,口音浓重,粗中有细,高大粗犷的男人,身着短裙,露出粗壮且体毛浓密的小腿,据说传统穿法是不穿内裤的。  
  简单说过衣、食,现在说说“住”吧。这次旅程中住的形式多样,除了前面提过的B&B,还有青旅的宿舍、酒店、Cottage、Guess House,每种形式各具特色,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巴斯Bath,是我们自驾出行后第一个住宿点,因为是历史名城,住宿紧张,考虑到只停留一晚,所以选择了YMCA青旅的四人间,两张上下床,公共卫浴,包早餐,免费WIFI,条件可以,优胜之处是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就在城中央。从巴斯直奔乡村,待两晚,为了弥补前一晚住青旅的艰苦,于是选择了Cottage.    Cottage,俗称独立屋,村屋,一般在乡村或度假的地方多。一般上下两层,楼下是厨卫,客厅,餐厅;楼上是卧房,配套设施完备,如同家一样,可以自己煮食,不过洗衣机不一定配备。乡村的Cottage,让我们惊艳,湖区的Cottage就更让我们惊喜!一连5天让我们尽情融入本地生活。Cottage有主人住在旁边的,也有住得很远的。乡村的Cottage就没见着主人,所有服务都自助,确认邮件里除了提供具体住址,还有取钥匙的密码,是的,取钥匙的密码,这是我第一次见,那天到达的时候天色已暗,周围黑灯瞎火,没有一个人影,因为大家都没经验,打开放钥匙的保险箱费了好大的劲,第二天早上,我特意让Catherine帮我拍了组图,图解一下如何开箱,方便以后大家参考。
  湖区的Cottage,主人住在旁边的独立别墅,那天我们到早了,他也不介意,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屋内设施,提供游览指引。他的Cottage是联排,有三个单位,那个周末只有我们。屋内装饰风格完全符合英国中产阶级的想象,堆满书的架子、造型优美的门把手、清新的小花瓶、干净松软的床铺、厚实精致的地毯、楼上两个房间都有独立卫浴、客厅有巨大的沙发和火炉,晚上我们通常围在炉旁,各据一隅,低头忙乎着整理照片发送朋友圈,偶然抬起头来彼此分享各自精彩的片段。屋外旁边是主人的农场,奶牛在厨房就能看见。  后来进入苏格兰,因为赶路的关系再没选择Cottage而是Guess House,风格和Cottage又有不同,GH的主人一般住楼下或同一层楼,主人都很热情有礼,早餐亲手烹煮,完全地道UK风味,从那开始我们每天早上都被喂得饱饱的,几乎可以忽略午餐。GH因为是和主人住在一起,可以更近距离地感受主人的品味和风格。    印象最深刻的GH是在苏格兰几乎最北边的Thurso, 主人是对年老的夫妇,看样子至少有60多岁了,一进门就被墙上古老而有韵味的大钟吸引,当时奇怪怎么没有指针,女主人介绍说,那不是钟是古老的湿度计,是丈夫的家传。她家的餐厅装饰品味独特,一般来说很少人餐厅用蓝色,因为蓝色让人冷静而无食欲,可她家的餐厅充斥着各种蓝色,配着深古铜色的家具,那蓝色不仅一种,深深浅浅,桌布浅蓝立体印花;餐具白色为底,浅蓝印花;餐巾则为深宝蓝色立体印暗花;座椅垫是紫蓝;墙纸则是淡蓝条纹与白色条纹相间;窗台蓝白为主调的小装饰,甚至垃圾桶都是深宝蓝色的绸缎面印着腾飞的龙凤!家具一看就很有年份那种,厚重结实,线条流畅优美,装饰柜上摆着大大小小的钟(这些真的是钟了)和家人的照片。坐在那里除了有家的感觉,还有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
    家,是什么地方? 是家人团聚的地方,是历史传承的地方,是盘踞扎根的地方。想想国内现在许多人的家,面积巨大,装修豪华,或是中式或是欧式,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功能更多在于展示自己的财政实力,那些装修,那些搭配,有多少是自己对美的看法?对舒适的追求?他们的家只是一个壳,更多的时候享受这一切不是自己而是保姆,空荡荡的屋里没有家的暖,没有人的味。一个人的品味、格调不是金钱可以换取,那是一种修为,一种发自内心的世界观、人生观、物质观。你可能说就这家人是这样吧,不是的,GH的主人有富有的,也有平常的,即使平常人家,墙纸、餐具、窗帘、餐巾,家具你总能感受到主人细致的搭配和若隐若现的和谐,可以感受到主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对生命的热忱。这一路的住宿纤尘不染,主人精心准备的曲奇饼(或是自制或是合装)、热巧克力、咖啡、茶,无不让客人宾至如归,放下满身疲惫,忘却旅途,如同在家里一样舒服、自在。  
      行,是外出游走的主要媒介。在伦敦城内的“行”,基本采用公关交通工具:地铁Tube 、轻轨、大巴都尝试过。地铁和轻轨基本没什么区别,只是走在地面或地底的不同,地底去不到的走地面,对接的指示清晰,跟着走就行。像其他城市一样,大巴没有全部路线图,只有具体路线,于是要借助“Google Map”或“City Mapper”的指引,输入所在地和目的地,自动出来附近可以乘坐的大巴,如需换线还会告诉换乘方法。伦敦的大巴基本都是大红色,最著名的就是双层大红巴,专为观光客准备,我没坐,因为除了大红巴,其他普通巴士都能到景点,无需明显标识自己游客的身份,还可以近距离与伦敦市民一起共度一段短暂的时光,从伦敦去Wandsworth拿车时这种感觉尤其明显,坐车的市民各色人等都有。      伦敦的大巴基本都有座位,到站前2,3分钟会报出及显示即将到达的站名,可以让乘客清晰知道,不用担心过站,其实就算过站也没关系,市区内巴士站与站之间距离比较短,有的就距离2,3百米远而已,因为是用Oyster卡直接刷,所以没留意具体价钱,只知道买的时候充了20镑,用了4天还有剩,不过没用它去远程,都是在城区里转。大巴干净、舒适、安全,坐在楼上视野好,没事坐坐逛一下很轻松自在,资费应该比观光车便宜。街头还有的士,只是不赶时间,景点都有方便的公共交通所以没有尝试。        当然还有自己的双脚,通常先穿高跟鞋,然后带上一双拖鞋,于是就有了这一幕。      
  因为之前有在新西兰3000多公里独自右胎驾驶的经验,这次再开右胎车完全没有任何障碍,从车内设施到交通规则的适应几乎零距离对接,对环岛也比以前熟悉多了。  说起环岛,我一直不是很理解为什么要用环岛,一个环岛,相当于一个十字路口或超过十字的路口,比较少米字路口。对于十字路口,直接的左转、右转不是更直接么?超过十字的路口,数口就有点考技术,因为一个口包括“进”和“出”,当环岛比较大,数到第3个口的时候往往就搞不清东南西北,网上有人说不知道就继续留在岛里转,直到找到正确的口,对于这个说法,我不敢苟同。    左胎驾驶者刚开始适应右胎驾驶时,大多数人心理上是比较紧张的,因为除了油门和刹车一样,其他都相反,包括看路况的先后顺序,马路上的意外往往是一瞬间的事,明明应该先看右的,你先看了左以为没车,一冲出去,结果此时右边正好来车,你连反应的时间可能都没有;当在环岛内数口数错时,你的方向感会更混乱,心会更慌乱,我的经验是此时在安全的情况下选择最近的口先离开,英国的道路有一个好处是即使你走错了路,在不远处一定有另外一个环岛让你重新绕回来,所以宁愿先离开让你紧张的环岛重新规划路线。    环岛设计在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城区非常普遍,经常2,3百米就是一个环岛,GPS不断地响着,“前面XX米处有环岛,请在第N个出口出。”刚转完,又一个提示“前面XX米处有环岛,请在第N个出口出。”…“前面XX米处有环岛,请在第N个出口出。”…大城区这样的提示一个接一个,经常把人搞晕,还以为GPS坏了。后来我在网上查了些资料,说是环岛设计节省安装交通灯,但对于大流量交通管理效率低。的确环岛的使用规则是要求高度自律的,在没有交通灯的情况下岛外的车一定要让岛内的车,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路面没有了交通灯…这种情况我在两个伊斯兰国家遇到过:摩洛哥,大家在没有交通灯的情况下都比较客气礼让;但是在伊朗,情况就是大家挤挤挨挨,瞧准时机,强行通过…如果我们没有红绿灯,估计连伊朗都不如,可能寸步难行,所谓文明程度的高低,这应该是一个检验的方法吧。    在英国开车很爽,开始还不敢超过路旁的速度提示,文杰一再旁边说,“不用管,我朋友都是照走的。”的确旁边行驶的车辆目测速度都比提示速度快得多,于是在双向4车道的高速公路上洒开蹄子,一路狂奔,有时即使开在第2道,时速也能达到160,这对于国内120的限制是何其爽哉!当然在类似省道的双向车道、经过村口,我们还是遵守限速要求的。
  从英格兰一直北行,风景绝好!地貌变化多端,或是高山,或是湖泊,或是牧区;天色时晴时雨,或是蓝天白天,或是暮色苍凉;奔驰路上,仿佛展翅的鸟儿,自由自在…            
  说到开车,顺便说说停车吧。在伦敦没开车,一方面是因为公共交通发达,景点离得近;另一方面就是很难找停车位,即使找到收费也很贵。    出了伦敦停车要看情况,有些地方有免费停车,有些地方要收费;收费的标准每个地方也不一样,有些咪表直接标出每小时多少钱,有些只写最少要给多少,每15分钟或30分钟又是多少,初到苏格兰时的早上,睁开睡得双眼迷离的我在寒风中矗立在咪表前,看着它的指示计算资费,愣是算了差不多10分钟才算出来应该给多少钱(当然很大原因是我数学不好);有些路边停车是“被批准人士”才能停,根据路况繁忙程度,有些路边最多只能停1小时,有些最长可以停到4小时;有些咪表在你入了应该给的费用后会自动计算停留时间出小票,有些不仅需要你投足够的钱,还需要按需要停留的时间,出来的票才符合要求;几乎所有的停车晚上6点到早上8点都是免费的;打出来的小票,一定要把有停留时间的一面朝玻璃窗(即让人可以看见),否则有可能被罚款,我们第一次在巴斯停车时没留意这个细节,把票打完放在车头,结果因为没把显示时间那面亮出来,结果拿车时车窗外贴了一张罚单,文杰后来发邮件去申诉,到现在好像还没结果。最后还要提醒的是有许多咪表是不设找赎的,也就是你要按照它的要求足额投币,投多了就是你的贡献了。  
  说说参与旅游行为研究的事。我总觉得自己挺幸运,每次旅行都会有些不同的经历,旅行中参与学术研究是从来没想过的事,但它的确这么发生了,也成为此次旅行感悟最深的部分。    认识文杰是在我出行约伴的帖子里,他说自己是背包族,想去看高地但不懂开车,有行走经验,英文好。我当时以为他是出来穷游的小年青,在已经确定3人出行后,出于对后辈的爱护,加多一个人也没什么大碍,于是就把他加入我们的小团队,后来他笼统地告诉我他是旅游博士生,我那时既怀疑又羡慕,误以为这是“导游”的博士学位,心想现在做个导游要求那么高呀,但是发现他对景点的了解好像也不是特别熟悉;后来随着我们的不断交流沟通,发现其实文杰是“旅游人文学”的博士生,在做一个“移动中社会关系变化、信息通讯技术(I.C.T)应用”等有关的博士研究项目,其目的探讨中国背包族在旅行中的行为(我不知道这样总结的是否正确),从这个角度探讨行走中的社会关系变化和社交平台影响,目前还没有人做,所以不论对于文杰还是对于我们参与者都是一个很新鲜的尝试,我和他就这方面的话题作了许多讨论,对彼此的思维都有不少启发。    文杰的研究项目参与人数没想象中多,他只采用不到10个参与者作为样本,在我们这组之前他已经完成第一组的研究和观察,当时他也是以一个同行者的角色和三个与他年龄相仿的旅者在西班牙完成一个40多天的旅行,后来在我们的访谈中他分享了不少他的观察和感受给我。在完成第一组的观察后,他根据导师的建议寻找另一组年龄较senior的参与者观察,于是就找上了我们。文杰的参与,应该说是本次旅行的最大亮点,他在观察我们的时候,我也在观察他。他除了是一个严谨聪慧的学者,还是一个情商高超的年轻人,厨艺出色,性格随和,开朗活泼,行动力强,对生活充满热爱,每次听回我和他的访谈录音都有新的感受和收获。  文杰除了在旅途中作为一个参与者和我们一同行动,还会和每一个参与者在旅行开始和结束时分别做一个单独的访谈。在和他的交谈中,我也渐渐思索自己的行为模式和留意团队中不同个体的行为表现。文杰和我聊的话题关于对旅游目的地的感受(包括预期、实际以及两者之间是否有差异,如有,又有多大的差异)、对旅行这种行为的期望、物资的准备(攻略、GPS、相机、手机、旅行软件等)、对和旅伴相处的感受、独自旅行与团队旅行的分别以及很重要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在旅行中如何看待“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或遵守。    我不知道其他参与者的答案,对于我来说,英国之旅本是一个没有什么特殊期待的旅行,纯属为了旅行而选择的目的地,我常常和文杰说,“英国是一个很包容的国家,具有多元文化和多样地貌的国家”,“如果说这趟旅行有什么让我意外的地方,那就是没想到多元的地貌会集中在这个国土面积并不十分庞大的国家。”因为她的包容,我并没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在这里会有什么特殊的对待,平视、仰视、鄙视都没有,英国人都很平静地看待“中国人”,不论我们衣着光鲜或是头发蓬松,在这里我没有国籍、地域的纠结,我就觉得自己是个“人”,一个“地球人”,一个会吃喝拉撒,有喜怒哀乐的人。    因为已经去过许多不同文化的国家,见识过许多不同壮丽的山河,我的兴奋点被提得很高,更多的时候我是冷静地看待眼前的风景,少了兴奋多了观察。不同形式的旅行,让我愈来愈了解自己,愈来愈容易找到让自己感觉舒服的生活模式,愈来愈欣赏生命享受生活。我不是一个物质追求者,一张干净的床、简单健康的饮食就可以,我喜欢与不同地方的人物交流,团队的旅行把我框进一个无形的圈,我需要考虑他人的感受,学习妥协和争取,话说这在工作中经常要做的事情在旅行还要继续,多少让我觉得疲倦和厌烦。这个话题我和文杰交流时,他也非常认同,“平常我们已经要迁就不同的人,要做出不同的妥协,旅行的时候我就不想再重复这些事情了。”的确,旅行是一种“隔离”,一种暂时离开正常生活的“脱轨”,那时那刻,我们想要的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旅伴的相处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学问,文杰和我说他第一组参与者也是三个人,其中两个是菜鸟,一个是老驴,老驴因为见惯世面比较随遇而安,但也因此缺乏主见;另两个菜鸟也因为见识不同兴奋点各有不同,彼此都不喜欢大家,女孩说男孩得“直男癌”,男孩说女孩“没见识,兴奋点低。”,他们都愿意和文杰访谈的时候坦白彼此的感受,但面对面的时候却避而不谈,彼此的憎恨没令他们解散,整个旅程中还是离不开彼此,因为他们缺乏外出的经验,缺乏独自行走的勇气,不敢单独行动。类似的假设性问题,文杰问过我们组其他的参与者,得出的答案就是,“大不了,就买张机票回家嘛。”的确对于我们senior来说,旅行中的磕磕绊绊都是小矛盾,无须激化,也无须刻意解决,实在解决不了,单独行动也是一种选择。我们对感情的处理比较淡然,相处一周后,Catherine 与我们在格拉斯哥分别,我们彼此就是一句简短的“再见。”我对文杰说,在看惯了人生或旅途中的离离合合,我更喜欢如水的君子之交,这并不代表我不喜欢对方,而是让彼此能更从容地开始新的征程,不要有任何的羁绊,如果有缘我们会再相见,如果无缘也没什么遗憾。缘分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我们这个团队的相识、相聚本身就是缘分使然。    对于“文化”,是如空气般根据环境调节,还是根深蒂固的形状?我认为当见识多了,知道到达目的地不仅有一种方法时,你的包容性更强,更愿意学习先进的文化,此时“文化”如空气。从我的经历来说,旅行对我的饮食习惯影响颇大,去了印度,我开始吃素;去了摩洛哥,我开始吃煎饼;去了英国,我开始吃肉。不同宗教文化的了解,让我对人生的安排、物质的追求更淡然。当然作为一个中国人,“孝道”是如影随形的文化,在朋友圈发照片,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家里人知道我平安、快乐;围观的评论,不是我追求的目的。  我和文杰讨论最多的还不是以上的那些问题,而是对研究样本数量、研究目的和成果应用。在大数据时代,我的脑内根深蒂固的都是大样本的分析方式,而文杰说他的研究并不需要大样本,甚至只有一个个体也是可以的,他说他有个同学就是研究“自己”,我很不理解,研究“自己”从技术上当然没问题,可是得出来的结论有什么意义?从我的观点,科学研究最终应该转化为促进社会进步才有意义,如果只是研究“自己”,得出来的结论可以有多大程度推动社会?可以转化为多大经济效应。文杰说他们的研究注重的是“学术成果”,学术成果不一定具有经济效应,可能只是“学术效应”,我反驳,“如果没有经济效应,不能促进社会发展,只是一个“纸上谈兵”,意义何在?”文杰的研究对象虽不至于只有一个人,但是总数不超过10个,当中又有像我这样比较“个性”的参与者,最终研究能得出什么结论?这些结论能帮助什么?促进什么?怎样应用?文杰回答,“最终的研究成果可能促进学术理论的进步和更新,至于应用暂时还没想。”我想,这可能这就是我这个凡人和“博士”思维的区别了吧。    除了思维上的讨论,在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Technology)方面,这次旅行更多依赖各种不同的社交媒体,微信是离不开的工具,Google Map, City Mapper, Travel Advisor更是常常使用,这是一个依赖别人的意见作出决定的年代,我们常常靠TA决定吃饭的地方,说句老实话,我不是太喜欢这样的依赖,为什么TA就是权威?为什么我们要靠别人的意见而活?而选择?在餐厅里,同伴往往会问waiter,“有什么推荐?”我的想法是waiter他吃过推荐的食物么?他的口味和你一样么?我会根据自己的想法作选择,因为我相信那才是适合我的。
  UK印象之教堂  1、威斯敏斯特教堂  不知道为什么,在苏格兰参观完“罗斯琳教堂”后,教堂这种具有特殊意义和特色的建筑一直在脑内挥之不去,回来后还特意再次重温《达芬奇密码》的书和电影内关于“罗斯琳教堂”的描述。    在天主教和基督教占主导地位的欧洲地区,教堂随处可见,08年在巴黎参观过“巴黎圣母院”,在国内也去过上海的“徐家汇大教堂”,但是印象和这次在UK看到的截然不同。以前印象里教堂只是一个宗教的社交场所,是给信徒和牧师、主教交流的地方,但是这次在UK才发现教堂还有其他重要的作用—室内墓地。以前对教堂内摆设的印象无非就是信众们的椅子、主教坛和雄壮的彩色窗花,可是当步入“威斯敏斯特教堂”,那拥挤的陵墓,或是落于脚下的每块地砖,或是砌在墙上高高低低的神龛,还有在狭小墓室内层叠埋葬的亡灵,让人感觉教堂的空间感极强,活的人在地面拥挤挪动,亡的灵在空中随意飘荡。    回复 9# 白狐绅士他姨   UK印象之教堂  1、威斯敏斯特教堂  不知道为什么,在苏格兰参观完“罗斯琳教堂”后,教堂这种具有特殊意义和特色的建筑一直在脑内挥之不去,回来后还特意再次重温《达芬奇密码》的书和电影内关于“罗斯琳教堂”的描述。  在天主教和基督教占主导地位的欧洲地区,教堂随处可见,08年在巴黎参观过“巴黎圣母院”,在国内也去过上海的“徐家汇大教堂”,但是印象和这次在UK看到的截然不同。以前印象里教堂只是一个宗教的社交场所,是给信徒和牧师、主教交流的地方,但是这次在UK才发现教堂还有其他重要的作用—室内墓地。以前对教堂内摆设的印象无非就是信众们的椅子、主教坛和雄壮的彩色窗花,可是当步入“威斯敏斯特教堂”,那拥挤的陵墓,或是落于脚下的每块地砖,或是砌在墙上高高低低的神龛,还有在狭小墓室内层叠埋葬的亡灵,让人感觉教堂的空间感极强,活的人在地面拥挤挪动,亡的灵在空中随意飘荡。  “威斯敏斯特教堂”内层叠埋葬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都铎王朝”鼎鼎大名的“血腥玛丽”和“伊丽莎白一世”两个同父异母的姐妹墓室,位于亨利七世兴建的“白教堂”侧面,她们生前是你争我斗,死后是上下叠放,无处躲避,注定了永生的关系,可谓“生也躲不开,死也在一起”。与她们墓室处于同一水平线的另一个墓室,是另一个大名鼎鼎的“苏格兰女王玛丽”,她是“血腥玛丽”和“伊丽莎白一世”的表侄女,和“伊丽莎白一世”纠缠了大半辈子,“苏格兰玛丽”作为“都铎王朝”另一位强有力的王位继承者对“伊丽莎白一世”产生严重威胁,于是“伊丽莎白一世”使用强权把她软禁了19年,最终还是觉得生存着的玛丽不能让她安心,于是下令处死“苏格兰玛丽”,但是后来因为自己无嗣,只能在临终前立“苏格兰玛丽”的儿子詹姆斯为王位继承者,“苏格兰玛丽”算不算最终以这种方式战胜“伊丽莎白一世”呢?看了许多资料和文学作品后,突然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影视作品会以“都铎王朝”为主,那是一个国力强盛的时代,那个时代不仅有王位争夺,还有宗教改革、帝王离婚等充满张力和戏剧性的历史事件。    说到这,不妨简单回顾一下历史吧。都铎王朝由亨利七世开创,他的王权血脉老实说并不那么正宗,更多的是武力强盛和“黄袍加身”的结果,亨利七世的长子是阿瑟王子,为了帮助王子加强实力,亨利七世将他与西班牙的凯瑟琳公主联姻,凯瑟琳不仅能带来丰厚的财富嫁妆还能加强当时作为欧洲皇帝的西班牙对英格兰的支持,但是阿瑟王子命薄寿短,在与凯瑟琳结婚不久后去见上帝,亨利七世不想失去财富和外援,于是让当时年仅17岁的亨利八世迎娶寡嫂,这个举动原来的动机很简单,可是他没料到的后果是引发亨利八世震惊教庭的离婚案件和英国教会与罗马教廷的最终决裂。不知道亨利八世与寡嫂结婚时,凯瑟琳是否仍是处子之身,我翻阅《英国史》(大卫 .休谟著,不知道是否译者的水平高还是作者水平高,话说休谟写的《英国史》一改我对历史书生涩,枯燥的印象,译者把历史描述翻译成简单的中国文言文表达方式,水平之高,实在佩服!极力推荐!),里面描述阿瑟王子和凯瑟琳应该不仅举行了结婚仪式还有了夫妻之实,可是也有记载凯瑟琳在法庭审议她和亨利八世离婚案的当众陈词中却大声诉说自己是以处子之身和亨利八世完婚,(《英国史》和《都铎王朝》(电视剧)在这方面的描述一致),法庭之上亨利八世对皇后的陈词没有任何的否认,所以关于这个问题的真相只有当事人才最清楚。  
  17楼的开始有部分内容为什么会出现重复呢? 斑竹可否帮忙修正。
  亨利八世与凯瑟琳一开始其实还是琴瑟和谐的,虽然凯瑟琳比亨利八世年长,但是性格温和,举止端庄,完全符合皇后的身份和要求,亨利八世和凯瑟琳一起生育过几个孩子,但最终存活下来的只有“血腥玛丽”,夭折的孩子中不乏男婴,据说就是因为弟娶兄嫂,有悖天理,为教义所不容而受到诅咒,正是这个起因让亨利八世拼死也要离婚。传统封建的思想不仅在我们的社会存在,在欧洲一样存在,和中国古代帝皇不一样,在天主教统治的欧洲只有正妻(即皇后)的孩子才能算是正式的王位继承人,他们没有“妃”的等级,只有“mistress”,而“mistress”不是一个官位,其生育的孩子算“bastard”,一般来说是没资格继承王位,最多是被赐予爵位和封地,除非国王申请并经教廷批准。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的婚姻未能诞下王子,亨利八世很着急。所有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特定的背景或原因。没有合法子嗣,而此时又遇到安·博林。《英国史》中对安·博林的描述比较正面,可是诸多的影视作品对其却是充满鞭挞,尤其是《都铎王朝》和《鸠占鹊巢》中,安·博林都被描述为一个野心勃勃,擅于谋略的女人,一方面是家庭的安排,其父想利用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的危机使用“美人计”为家族谋福利;另一方面,安·博林自己不甘心只做Mistress,于是利用亨利八世对她的情愫向罗马教廷宣战。  如果说亨利八世仅为一已私欲而与教廷决裂,未免高估安·博林的魅力,彼时的亨利八世日渐强势,深感在政治和权利上受到罗马教廷的诸多限制,在与教廷多方沟通中,发现权利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实的,于是借离婚事件开始国内的宗教改革。罗马教廷之所以被英格兰背弃其主要原因在于贪欲,教堂利用信众的虔诚大肆敛财,主教们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人民怨声载道;安·博林从小在法国受教,受到马丁·路德的新教影响,也从另一面向亨利八世灌输新教,这些都是促使亨利八世奋起反抗的原因。    说回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的婚姻,最终在不顾教廷的阻止下结束,而“血腥玛丽”也因此被降级为Bastard。安·博林与亨利八世的爱情并没有在经历风雨后走得多远,她正式册封为皇后不久仅诞下一名女婴—后来名震全球的“伊丽莎白一世”,亨利八世对“伊丽莎白一世”的出生既喜又忧,安·博林的命运转折点随之而来,虽然后来再度怀孕,但是却是以流产告终,亨利八世对子嗣的急切追求迅速降温了他对安·博林的热忱,安·博林在受到冷遇后,从身边的宠臣身上获取心灵安慰,她的兄弟、年轻的乐师、随从可以随意出入她的宫闱,成为亨利八世铲除她的借口 – 出轨!    但是据《英国史》和其他影视作品的描述,这其实是个莫须有的罪名,印象最深是亨利八世一句,”send to the tower!”就结束了安·博林短暂高贵的命运,黑暗中,安·博林独坐一叶孤舟,从水闸下进入了“伦敦塔”,这里既是她加冕的圣地,也是结束她生命的囚牢。终亨利八世一生,先后因为各种原因娶了6位皇后,只有第三任皇后Jane为他生了一个官方男孩 -- 爱德华六世,但是爱德华六世没有乃父强壮,9岁即位,在位7年,16岁就撒手人寰,最终造就“血腥玛丽”和“伊丽莎白一世”的辉煌时代,这应该是亨利八世远远没料到的,不是他所期望的儿子,而是不抱期望的女儿开创了英格兰的新时代,成为盛极一时的世界强国;而安·博林如有幸知道她亲生骨肉的成就,也足以安息了。    八卦暂时说到这,再说回教堂。不知道你去教堂的时候有没这种感觉,觉得教堂里面很纵深,从大门进去,往往要走一段距离才能到达主教坛的位置,现在我才知道,这是因为教堂的建造外形如从天俯视,就是一个巨大的“十字架”,而这个“十”字不是等长的,也就是横和竖的长度是不一样的,横短竖长,信众通常从竖划的最底端进入教堂,一直走过纵横交叉的位置才到达主教坛,所以会觉得纵深感很强。    “威斯敏斯特教堂”作为皇家教堂举办过许多隆重的加冕、登基、结婚、葬礼的仪式;同时作为室内墓地,除了埋葬国王、还有贵族、对社会有贡献的科学家、军事家、艺术家,所以主殿两旁非常拥挤。而历代英王加冕所坐的椅子因为时间的磨练,连上面的油漆都剥落了,但无损它作为圣物的高贵地位。    “威斯敏斯特教堂”里面不允许拍照,只能在外面留下片刻记忆了。  
  UK印象之教堂 2  坎特伯雷大教堂  如果说“威斯敏斯特教堂”留下的是挤挤挨挨的室内坟墓印象,那么“坎特伯雷大教堂”留下的印象就是巍峨高耸了。文杰常常问我,“有什么是你来UK最想看的?”“坎特伯雷大教堂”就是计划中MUST TO DO的少数项目之一,她因此被安排为自驾开始的第一个目的地。    “坎特伯雷大教堂”Canterbury Cathedral,位于伦敦东南部的肯特郡,始建于公元324年,后来因为战火,在1070年重修,是UK最古老、最著名的教堂,她是UK圣公会首席主教的主教座堂,相当于UK的国教主教堂的崇高地位。    “坎特伯雷大教堂”最广为流传的故事应该就是“金雀花皇朝”的开拓者“亨利二世”和他的“好基友”托马斯.贝克特反目的故事了。“亨利二世”是“侵略者威廉”的重孙子,“侵略者威廉”有三个儿子,“亨利一世”是威廉的幼子,“亨利二世”是“亨利一世”女儿玛蒂而达的儿子。(外国人起名真简单,连皇家也如此,男的除了“亨利”,就是“爱德华”、“詹姆斯”、“乔治”好像就没其他;女的叫最多的就是“玛丽”、“伊丽莎白”,区别只有数字上的第XX世,叫起来让人头晕)。      “侵略者威廉”来自诺曼,血统来自法国,他的孙女玛蒂而达自然也传承了法国基因,她的丈夫是安茹伯爵,所以“亨利二世”基本上是个法国人,他从妈妈那里继承了诺曼,从爸爸那继承了安茹,又因为自己的婚姻,从老婆那得到了阿基坦(法国西南部的一个大区,也叫亚魁当,西邻太平洋,南接西班牙),这使得“亨利二世”成为法国最大的领主。后来“亨利二世”帮助他妈争夺英格兰王位未果,他妈和当时的英格兰国王“斯蒂芬”(亨利一世的外甥)达成协议,“斯蒂芬”死后由“亨利二世”继位,于是1154年,“亨利二世”成为英格兰国王。  
  “亨利二世”属于改革派的国王,在他的任内推行一系列改革,包括采用“陪审制”,奠定“英国习惯法”,固定征收“盾牌税”等加强王权和收入的措施。在他任内,爱尔兰也从教皇艾德里安四世手里被“赠与”英格兰,虽然“赠与”文件后来被判无效,但爱尔兰从此与英格兰紧密相连。    在改革内容中还有一项与教廷管辖权力有关,日,“坎特伯雷打主教西奥伯尔德”去世,“亨利二世”想借此机会收回教会权力,巩固王权,于是不接受教廷委派的主教而由自己选派的人继位,托马斯.贝克特原来是大法官兼上议院议长,也是“亨利二世”的“好基友”,“亨利二世”原以为把自己人安插上去,他的好基友一定会全力支持,结果没成想,他的这位“好基友”为了向世人证明自己不是因为国王宠信才得到如此高位,决定不做傀儡,秉公办理,秉的“公”是教廷的“公”,于是出现“亨利二世”想做的,他一概大力反对,总之就是对着干,托马斯.贝克特觉得只有和国王对着干才显示他的才能,才能证明他是优秀的主教,他的对抗获得教廷的大力支持,但他的“自以为是”也为自己带来灾难。后来为“亨利小王”加冕的事情上,托马斯处罚了几个与国王往来密切的主教,“亨利二世”被他气得半死,当场大吼,“难道就没人帮我解决掉这个麻烦的牧师?!”君子一声吼,下面的骑士立马动作起来,日,去到“坎特伯雷大教堂”捉托马斯去向“亨利二世”请罪,托马斯坚决不从,于是4个骑士一拥而上在主教圣坛上解决了托马斯。      他们了结的可不是普通人,而是“坎特伯雷大教堂”的大主教!这个事情在整个基督教世界引起轰动,教廷立马对“亨利二世”口诛笔伐,威胁要开除他的教籍,“亨利二世”是个识时务的人,自觉理亏,于是在大雪天赤脚前往“坎特伯雷大教堂”在托马斯墓前接受鞭挞,表示忏悔;同时“亨利二世”也撤销了《克伦拉登宪章》中侵犯了教士利益的条文,给足教廷面子,事件才平息下来,3年后托马斯被追封为“圣者”,从此“坎特伯雷大教堂”成为朝圣之地。但是“亨利二世”没想到后来有人帮他报了仇– 300年后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因为离婚事件与天主教解裂并自创英国国教,还命人把托马斯的尸骨取出审批,他的尸骨被当众焚烧,墓地也被玷污。    时至今天,“坎特伯雷大教堂”圣坛的中央还燃放着一支蜡烛,无声地诉说着过去的历史。  
        现在的“坎特伯雷大教堂”周边已经自成一个小镇,那天到达的时候是下午2点多,街道两旁还有小集市,卖些家里的小古董,小玩意儿,也有很传统的布料交易。      
  UK印象之教堂  3 、罗斯琳教堂 Rosslyn Chapel      这世上,吸引眼球的法宝,可以是“高大上”,也可以是“小而精”,如果再加上若干神秘色彩就更加分了,“罗斯琳教堂”可谓是其中的佼佼者。  由威廉·克莱尔爵士始建于1446年的“罗斯琳教堂”在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还没出版前,这个教堂几乎不被人知,一年的访问量也不过数千人,2003年随着《达》书出版后,“罗斯琳教堂”作为结尾的重要地点,教堂内众多神秘的符号、雕刻、传说,也开始传播,游客数量迅速增加,现在已然成为爱丁堡附近的热门景点,只是好像去的同胞不多,至少那天没看到。    几年前我就看过《达》书好几回了,只是那是虽然是对作者描写的情景很好奇,但终究因为不是教徒,没有认真学习过宗教知识,始终对里面提到的人物、景象有距离;这次回来后,我再次重温《达》书和电影,当那些古老的雕刻再入眼帘的时候感觉是那么的亲切,这应该就是“读万卷书,不如走千里路”的效果吧,当眼睛看过,手摸过,鼻子闻过后,之前所有的距离都消失了,仿佛身在其中,再次感受宗教的神秘。    罗斯琳教堂最早的建造者是威廉·克莱尔爵士,他修建这教堂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向上帝献礼,赎他在尘世间犯下的罪,以便日后可以上天堂。这座教堂历史久远,所以经历过许多事情,其中历过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风浪,被新教徒赶走驻场的主教然后就被没收并关了门;1630年,威廉爵士的后代作为建筑物拥有者的后人获苏格兰政府归还教堂;1736年,后代圣·克莱尔成为苏格兰“共济会”的首任大师;到了1842年维多利亚女王年代,某天不知何故女王陛下路过,看到教堂内精美的石刻叹为观止,说,“这么美的教堂应该与众分享。”于是,教堂开始修缮,20年后重见天日,开放给公众作为礼拜堂,直到今天仍在使用。罗斯琳教堂的神秘之一,据说是圣殿骑士建造,因为在大堂地上有一具骑士雕刻样的坟墓,但是这很有可能是1650年的时候,Oliver Crowell入侵苏格兰时,曾在教堂内驻军所埋葬的骑士。        《达》书毕竟是一本小说,里面的内容颠覆传统认识,有新的角度,但不可尽信,根据官方的正解,关注的雕刻和书中描写的有分别。进入教堂,有许多石刻会瞬间吸引你的眼球,除了穹顶上有如密码锁的雕刻,还有主教坛两侧的柱子,因为他们和平常其他教堂内只有模样相同的柱子有很大分别!他们长得不一样!是两根风格完全不同的石柱。  传说是这样的: 教堂的主人威廉爵士在建造这座教堂的时候招了许多能工巧匠, 他本身是一个热爱旅行的人,有次对雕刻大堂石柱的师傅说,他在 某地看到很漂亮的柱子,我要你帮我刻那样的柱子,那个时候没有电子设备、没有照相机、于是石匠师傅去启程去主人说的地方现场考察去了,临行时他对徒弟说,“你先别动手,一切等我回来再说。”小徒弟点点头,那个年代旅行一趟不容易,师傅去门久了,小徒弟也没啥事干,有天瞌睡时梦见一根从没见过的、异常华丽的柱子,关键是在梦里他居然看到是如何雕刻的!睡醒后,小徒弟难以忘记梦中的情景,忍不住拿起凿子开始工作起来,一天一天,一月一月,小徒弟终于把梦里的石柱变成了现实!那是一根怎样华丽的柱子啊!盘旋的如麻绳般的小石绳拧成一股,顺着柱子蜿蜒向上,如同飞入云端的巨龙!大气恢弘!    小徒弟很高兴期待着师傅回来看到如此美妙的柱子可以好好表扬他,师傅终于回来了,可是小徒弟没料到,长途跋涉回来的师傅看到小徒弟竟然雕刻出比自己水平高多了的柱子,嫉妒和怒火充斥心中,蒙蔽双眼,把小徒弟狠狠地摔到石柱上,摔死了…师傅看到小徒弟死了,慌忙逃跑,主人为主持公证派人把师傅捉回,在小徒弟雕刻的柱子面前为他了报仇。    此刻你看到主教坛一左一右两根风格完全不同的柱子,面对主教坛,左边的是师傅刻的,叫石匠之柱,也叫波阿斯;右边的是小徒弟刻的,叫学徒之柱,也叫雅斤。在大殿最后端右边角落的墙上有一张年轻人的石刻,据说就是小徒弟,他的旁边的石刻是他悲伤的母亲,在小徒弟的对面是一张丑陋的脸,据说是师傅,两个人的脸都对着柱子,据说是让小徒弟欣赏他的作品,让师傅铭刻他所犯下的罪恶。      教堂内有一组石刻探讨人性的“七善”、“七恶”,她的“善”有:帮助需要的人、把衣服给赤裸的人、照顾有病的人、探望坐牢狱的人、贪心、把饭给饥饿的人、埋葬死者;“恶”有:傲慢、贪食、施善、生气、嫉妒、懒惰、色欲。是的,你没看错,“善”里有“贪心”,“恶”里有“施善”;我也没写错,石刻上的确是这么表达的,根据官方解释这是故意为之,因为人性中的“善”“恶”其实都是一念之差,这样的安排就是提醒世人,时刻警醒“善”“恶”的转换。      UK的教堂也讲究“风水”,大堂的中轴线和大门平行线的交叉位是教堂的心脏,据说人站在此位置可以感觉通体舒泰,神清气爽,仿佛打同任督二脉,当我站在那里,的确感到整个人从头顶到脚跟仿佛毫无阻碍,气血流畅,呼吸的空气都格外清新,下次有机会去那时,可以试试。  教堂内不许拍照,雨中的“罗斯琳教堂”,深沉、厚重、不知道掩盖了多少秘密…    
  英国,向往的地方!
  赞~\(≧▽≦)/~
  一花一世界,每个地方各有时光流逝的丰富人文底蕴,能踏上心灵的流浪,启迪心境与去烦忧,在自己的时空坐标已画上一道异于正常轨迹的弧线。所以有很多人说定一城,说白了把自己的一生锁定在一地,相反,如果可以,人生几十年,愿随风,遇水而止,潮涨又起,任性遨游。
  向往可以自由行走的人。
  去过高地,感觉还不错,有机会再去湖区看看  
  UK印象之伦敦(1)  对于伦敦的印象始于“维多利亚车站”,一个历史悠久的交通枢纽,伦敦最具代表性的车站,开设于1868年12月,随着社会进步不打断完善和扩建,一年处理近8千万名乘客,高大透明的穹顶下,挂着英国国旗,顺着不同路线的指示,各色人种在往来穿梭,行色匆匆。维多利亚车站离白金汉宫不远,出站后大多数人流基本涌向白金汉宫方向,所以跟着走基本没错。     来之前看许多攻略说要在网上买门票或者London pass,我的实际体验是,如果既不是那么纠结走完所有景点,也没有很特定的行程,可以无需买London Pass或提前在网上买票,在现场买是一样的,最多就是不是马上进入,而是上午买下午的票而已。9月28日是本年度白金汉宫最后开放的日子(女王就要回城啦),即便这样,我在早上大约11点还是买到下午3点的门票。    白金汉宫前的骑兵换岗和巡游的表演,坦白说只要你曾经见识过帝都的仪仗兵表演,这些简直就是小儿科(这可不是我个人的见解,那天在白金汉宫门前等待骑兵巡游的国人朋友都那么评价),英国人按说做事情很严谨也很有品味,但是不知道为啥这些公众形象的标准有点低,高矮胖瘦不一的士兵排在一个方阵里,动作有快有慢,总有那么三几个动作与别人的节奏不一致,饶是如此,来自各地的游客还是很耐心地在烈日下等待,更多的人群用现在非常流行的远距离自拍神器在自娱自乐。        旁边的圣·詹姆斯公园里随处摆满了免费的躺椅给游人闲坐,晒太阳,秋日的阳光温暖,学校也组织了许多学生在这里秋游。  
  除了Canterbury大教堂是MUST TO DO LIST的item,“伦敦塔“和”大英博物馆“也是其中内容。对伦敦塔的情怀始于《都铎王朝》和《英国史》,基本上伦敦塔在这些作品里面都可以简称为THE TOWER!这里功能齐全,既是城堡又是监狱,还是行宫、火药库,不知道是否当时建一座这样牢固的建筑要花费时间和银子,总之感觉以前的当权者把这里每寸土地都物尽其用。     总是那样,越报希望的东西就越容易失望。伦敦塔作为一个著名景点,可以说是这次旅行去过的地方游客最集中的景点,人山人海,从排队买票的壮观人潮就可见一斑。除了城门上颜色各异的石块可以看出塔的修建经历不少年代,原本围绕其中的护城河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干涸直至消失。      城内的白塔真的很白,在阳光下甚至有些刺眼,里面现在作为展览馆,展出据说是全欧洲最精致的盔甲,而且大部分都是各朝国王穿过的,然而这些都不是最吸引我的,我最心心念念的还是安·博林。伦敦塔曾是她加冕前住过的行宫,据说当时亨利八世是要办一个豪华的婚礼来迎娶她,于是在婚礼前她就在这里等候,她曾经住过的小牌楼如今仍有哨兵把守,在游人面前默默地表演着步操。      牌楼的对面是一片草地,草地的对面有一个如今是玻璃钢的小圆桌上面有一个类似枕头的物体,据说这里就是以前斩首的地方,安·博林就是在此被专门从加莱赶来的侩子手引刀一挥,阴阳两隔,用她的话来说,“我有一个细长的脖子。”据说加莱的侩子手在路上被耽搁,安·博林的行刑日期被推后一天,这种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但又死不去的感情是如此复杂,既惶恐又充满幻想,第二次化好邢前妆走上断头台的那刻,不知道安·博林是否觉得干脆点得了,总之她在死前的深情告白好像打动了众多现场的观众。     在这里斩首的人不计其数,在玻璃转盘上刻着比较著名的几个。安·博林的女儿伊丽莎白一世在未登基前也曾被她同父异母的姐姐“血腥玛丽”囚禁于此,她也成为唯一一个囚禁塔内却没有被处死的囚犯,这可能真是“天将降大人于斯人也”的前兆。话说“血腥玛丽”也好不到哪,她也在伦敦塔呆过,如果不是亨利八世临时前恢复她和伊丽莎白的继承权,以及爱德华六世太短命,说不定她也要在此人头落地。    塔内的行宫都很简单,UK国王的待遇仿佛没有帝都的皇帝好,墙面粗糙,几乎没有什么颜色和装饰品,只有那些流线型的栏杆让人觉得不那么单调。    城堡内还有著名的珍宝馆,不过也是那句话,看跟谁比了,里面的珠宝至少和伊朗的珍宝馆有段距离,最有看点的就是伊丽莎白二世皇冠上的“非洲之星。”
    伦敦塔外的塔桥横跨着泰晤士河,河岸两边没有太多高大上的新建筑,河水泛黄,即便天色昏暗,带着愉快的心情也拍得不亦乐乎。    去过埃及的开罗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印度的国家博物馆、台湾故宫博物馆…对于古旧的历史有着莫名的亲切,只是时间有限,等我们去到“大英博物馆”时都快3点了,离5点关门只有不到2小时,于是匆匆走上埃及馆的那层(忘了是4楼还是几楼了),因为去过埃及,对于埃及的东西已经比较熟所以没花许多时间,反倒对旁边那刚在5月去过的伊朗古文物感到很亲切,再过去的就是土耳其的文化遗产,风格很不一样,一下子勾起了我对土耳其的向往。            我尤其喜欢那些小石雕,人物表情丰富,虽然他们不是在笑,但是看着很有喜感。还有那只著名的“金羊”,体积比想象中小,不知道为什么我看到它身上的羽毛总觉得很“疙瘩”。              大英博物馆的免费是巨大的贡献,真应该多来几趟,好好欣赏,不过那些众多的特别展就不是免费的啦。  
  UK印象之伦敦(2)      对于艺术爱好者来说,特拉法加广场附近绝对是“朝圣之地”,这里不仅有国家美术馆、国家肖像博物馆还有众多的戏院,既有大型的上演各式各样剧目的大剧院,又有常年只上演一个剧目的小戏院。    在伦敦常年上演的四大歌剧:《歌声魅影》、《悲惨世界》、《西贡小姐》和《狮子王》,每个剧都有专职的剧团,常年都演同一剧目,演员对角色的把握和情绪的控制可谓炉火纯青,收放自如。      也有新剧目,譬如以50年都上不了台的查尔斯王子为调侃对象的新剧;在电视剧《福尔摩斯》里面演华生的马丁·弗瑞曼也是舞台剧的常客,在《福》剧里面马丁显得比较老成,如果看过热门电影系列《霍比特人》,就知道原来他是男一号。剧院的票有正价的,也有打折的,不同代理拿到的位置和票价会有些不同,比较集中卖打折票的是在街心公园的圆形卖票亭,折扣从3折到5折不等,一般都能买到当天上演的票,不过早买晚买还是有分别的,那天我们是大约12点前买当天的《歌》剧,7排靠中间的座都可以打折,大约53镑,后来下午大约4点帮Catherine再买,就只剩下楼上最高的第三层,还是比较偏的位置,不过如果只是想凑个热闹,感受一下的气氛的话也无妨。      不懂阳春白雪,歌剧就如中国的京剧,喜欢的人很喜欢,什么角色应该具有什么容貌特征,什么角色应该有怎样的身段、功架,内行的人一看就知道高低,外行的人纯属看个热闹,看哪个长得好看,哪个嗓门吼得高,看歌剧纯粹一个希望提升个人素质的美好愿望。Her Majesty’s Theater是常年演《歌》剧的剧场,面积不大,三层楼,座位与座位前后左右都挨得很近,当晚全场座无虚席,场内显得异常拥挤,帷幕一开,所有的杂音都顷刻消失。《歌》剧的故事都很熟悉,里面的经典歌曲也耳熟能详,现场的感受与看电影的确不一样,更真实立体,演员的一呼一息都在耳边,不过因为当时还在时差调整中,下半场,周围灯光全都关闭,只有台上微弱的聚光灯,那一刻不争气的眼皮,很友好地不停地上下交流起来,头脑也昏昏沉沉,左摇右晃,辜负了台上卖力的演出…        国家美术馆门前门外都热闹非常,门外有各色民间艺人表演各种行为艺术,最多的是装扮成各色小丑人物,或奇装异服,或蹲在地面,或半吊空中,以不同的方式吸引观众赚取小费;也有表演街舞的小团体,用夸张的肢体宣泄多余的能量;还有来自全球各地的抗议者,扯着横幅,开着喇叭,散发传单,从肤色人种看,多是中东人士。      附近的街道也没闲着,有一队貌似日本的电影团队在拍戏,一群黑色紧身西装,头发光亮挺拔的男人在慢动作地做着向前进的动作,表情很认真、忘我,完全忽视周围好奇地举着相机的围观者,结果一take就完成了,世上最怕的就是“认真”啊。            (这张照片在模仿间谍接头,电影不是都这样麽?)  国家美术馆也是一个大福利—免费!只需按个人能力捐个款就成。美术馆的作品丰富,按不同时期,不同画风分为不同展馆,欣赏欧洲的画作,要对其历史,尤其是对宗教要有认识看起来才有意思。其中一幅“被斩首的简”,让人看了心里有点难过。它描述的是“爱德华六世”死后和“血腥玛丽”上台前一个无辜的16岁女孩的故事。    当年因为“亨利八世”和第一、两任皇后婚姻的混乱,曾经的官方继承人“血腥玛丽”和“伊丽莎白一世”一度被宣布为bastard,剥夺继承权,虽然“亨利八世”临死前恢复了她俩的继承权,但也成为后来好事者的话柄,因为她们俩的母亲分别代表了传统天主教和新教的两派势力。 “爱德华六世”年幼继位,短命继位6年后就匆忙跑去见上帝了,行前并未有任何子嗣留下,于是王位继承者出现斗争。  以诺森伯兰公爵为首的一派不想“血腥玛丽”上台于是怂恿“爱德华六世”传位给“亨利七世”的外曾孙女,也即是“亨利八世”妹妹的女儿-- Jane. Grey,他们认为时年16岁的女孩Jane是合适的继位人选,Jane生性善良,聪慧早熟,本不想卷入继位争端,但无耐家人对权势的追逐只好从命。她登上王位10多天后,另一派以枢密院为首,拥戴“血腥玛丽”继承王位,他们实力雄厚,把Jane推翻下台,篡位的Jane被送上断头台,本来“血腥玛丽”还是给了一条生路给Jane的,条件是放弃新教,改信天主教,但是Jane拒绝了。临刑前她的丈夫想见她最后一面,她拒绝了,理由是见面会使他软弱,她对丈夫传话,“让我们在天国相见。”年轻美貌而富于生命力的年轻人被行刑容易获得民众同情,为避免事端,Jane的行刑在伦敦塔内进行,画作描述的就是当时Jane被蒙上双眼行刑前的情况,那通透白皙的年轻肌肤,那绝望无助微张的嘴唇,让观者无不惋惜生命的伤逝,甚至连刽子手也满脸忧伤。        从特拉法加广场到大本钟还可以经过唐宁街10号,只是经过的那天已经是晚上7点多,好奇围观的游客基本散去,只留下零星示威者仍在孤独的街灯中表达诉求。作为发达国家的主要阵营成员之一,UK的政治影响力不及美国、德国,甚至也比不上新兴的俄罗斯、中国,但仍无损她作为言论自由,自由表达意见的地方,至少这是BBC,CNN等国际电视网络固定的驻点之一,能在这露个脸,说点啥,世界还是可以知道的,至于有没人理会那是另一回事。    大本钟和议会大厦犹如落寞的贵族或是风韵犹存的妇人,巍峨高耸的身姿诉说曾经的辉煌;变色的墙体缝隙不规则地刷上年月的痕迹,逐渐掩盖了曾经的光芒;她们在泰晤士河的岸边矗立和新式的“伦敦眼”默默相对,看着南来北往的各色人种在身前摆出各种姿势,告诉大家“我来过这里了”。    作为全球四大城市之一,伦敦充满了历史与现代,保守与新锐,宽容接待来自任何地方的人与文化,我常常对文杰说的就是,“伦敦是一个包容的城市,是一个多元化的城市。”短短3天只能领会其中一、二,下次再来一定要留多点时间再好好体会。
  UK印象之巴斯    巴斯(BATH),一个望文知意的城市,是UK 唯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这点我常常有点想不通,其实UK有历史且保存完好的地方挺多的,为什么她们只有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反观天朝,仿佛处处是“世遗”,没有一处不“文化”。来巴斯,一方面是因为她的“世遗”名声,另一方面她也属于Cotswolds地区的一部分,那天我们是从坎特伯雷大教堂开了3个多小时车到达的,到达时差不多晚上10点,此时的巴斯比白天安静不少,街道两旁停满了车,路上交通因为夜深也变得十分通畅。    这晚我们住在YMCA,位于巴斯城中心,浴场和教堂就在咫尺距离,晚上的巴斯仍在营业的餐馆很少,只看到一家印度菜馆,只好在一家仍提供简餐的酒吧简单解决,YMCA就是青年旅社,四人房,上下两张架子床,室内堆了行李就几乎没落脚的地方,楼下餐厅24小时有热水和简单的茶包供应,早上的早餐还算丰富,饮料包括咖啡此刻任喝没有限制。    早晨的巴斯,空气清爽,古老的建筑沐浴在温和的阳光下,我和文杰开始“进入角色”般表演路边小品。  “你不理我,生气啦?”  “哼,你看别的帅哥,不理我。”  “怎么会呢?最帅的GG不就是你嘛。”  此时店内小哥的帅帅模样现身玻璃后  我,向小哥抛个颜色; 小哥,屁颠屁颠地从店里冲了出来…    合影呢…    巴斯的街头环形的建筑物很多,仿佛是皇家新月楼的延续;刚毅有型的重型摩托车随意停靠,车上放了个萌达达的Teddy Bear;米色的骷髅推着颜色鲜艳的花朵矗立街头;还有粉嫩清新的小商店,一切都是那么符合旅游城市的气质。      巴斯的教堂(确切来说应该叫“修道院“)建于1499年到1616年间,是UK最后一座建造于中世纪的教堂。那天去的时候,正在做弥撒,信徒围着主教坐在最里面的礼堂,其他人可以坐在后面的椅子聆听,内容是关于关怀世界,关心身边的人,内容很平实不生涩,旁边一位银发的女士还很热情地邀请我上前,只是我不是信徒,微笑着婉谢。教堂内依旧是有不同人物的墓穴,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对夫妻,妻子躺在一旁,丈夫半支着身子陪在一旁微笑着俯视着即将离开人世的妻子,仿佛在安慰她说,“亲爱的,无论你去哪里,我都一路跟随。”    (自拍无国界)        以“洗澡”来命名的城市,自然是与澡堂分不开关系。据说这里温泉的发现与李尔王的父亲有关,他父亲彼时还是王子,名叫Bladud,患了麻风病被流放此地,他在放猪时常发现猪们在一个有奇特气味的泥沼里打滚,他因为赶猪的原因也走下泥沼,然后在旁边的水塘里洗脚,时间久了身上的麻风病居然好了,于是他登基后就命人在此开井,建浴场,还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个城市。          后来罗马人来了,发现了此地温泉珍贵,环境优美,于是大兴土木,建造起大浴场,在那个注重享乐的年代,洗澡的次数、用料、伺候的随处人数都是身份的象征。这个城市的名字也从国王的名字改为具有功能性的名字“巴斯BATH”。浴场里看到的,摸到的,碰到的,几乎都是文物,那些铺在地上的大麻石地板,经历了2000多年,来来去去走过多少不同人物,他们都有怎么的故事?怎么的人生?没有人回答我,只有脚步轻触地板的声音在飘荡,水还是热的,46度左右,只是不可以明目张胆地伸手下去,只能乘管理人不注意时悄悄在旁边的小沟里感受一下。浴场下面是个博物馆,展出了浴场守护神密涅瓦的镀金头像和罗马古城墙,值得好好参观。    巴斯街头还有一个不容错过的景点:普尔特尼桥(Pulteney Bridge),意大利式建筑风格,几个小落差的阶梯让水流有了截然不同的冲击感,偶尔还有几只大肥鹅在那洗澡嬉戏。    来巴斯据说不能错过的还有下午茶, Sally Lunn’s的下午茶历史悠久,建于中世纪1482年,其建筑本身就是一座古董,店内单层面积不大,挤挤挨挨地放了5,6张不小不一的桌子,其中比较特色的具有是法式大圆包,切开一半,烤得焦黄,可以抹上不同的果酱或牛油,见仁见智,喜欢的人觉得很香,不喜欢的人觉得很腻,我属于后者。
  UK印象之The Cotswolds科茨沃尔德      Cotswolds属于伦敦的近郊,中世纪的时候主要为伦敦供给羊毛,因为贸易发达,聚集了不少商人,商人用卖羊毛的钱修建了许多房子和教堂形成了今天的模样,而这里的教堂也被戏称为“羊毛教堂”。          UK的乡村和天朝乡村的概念完全不同,这里的乡村是富庶的,属于有钱人的度假地方,这里独有的蜜糖色的小尖顶房子连城片,几条小巷,几排房子再加上个小教堂就形成了一个村落。虽说在网上找住宿时到处都说满员,但是走在乡村的小路上却没觉得人潮汹涌,相反还有些冷清。            除了蜜糖色的房子是独特的标志,墙角随处散发生机的野花也是一大特色,这里的花不知道为什么会那么的鲜艳,或在拐角处,或者屋檐边,总之就是慵懒、自由而热情。            “羊毛教堂”(小礼拜堂)随处可见,这里的教堂规模比起名气大的教堂就差远了,不仅外观气势规模缩小,就连里面的装修都简朴不少,甚至因为人少的原因还弥漫着一股发霉的味道。因为里面空间小,所以这些小礼拜基本没有坟墓在室内,都是埋葬室外,这些墓地虽然就在咫尺,不过却没有像天朝的那么风水宝地让人生畏。        路上偶尔有学骑马的马队经过,或是三五知己骑自行车遛弯。LP上推荐的步道其实是一条与马路平行的穿越农场的小径,风景不算太惊艳,散散步还可以。        Cotswolds的一切用文字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一切的风景都在镜头里。
  UK印象之湖区(1)  湖区位于英格兰和苏格兰的交界,UK的中部,很久以前是人烟罕见的地方,但是风景一流。如果说Cotswolds是自驾的开胃菜,那么湖区就是正式开始的主食之一了。            10月初的UK,天气不冷不热,放假的热潮已逐渐褪去,但是热门的地方住宿还是紧张的。我们没住在湖区的中心地区,而是选择了湖区南部一个相对偏僻的地方。从Cotswolds开车到湖区也要大约3~4小时的路程,离开Cotswolds的早上开始下雨,我们一路在期盼着前方的湖区天气不要这样阴雨绵绵。          大约下午2点多开始进入湖区,满眼苍翠,远处起伏不平的山坡上不同的人家用灰色的板石砌成高高低低的围栏,防止自家的牛羊随意串门,那板石围墙就像画布上一条条不规则的线条,分割着平整柔软的草地,或白或黑的羊群、牛群闲庭信步,为绿色、灰色的画面增添生动的颜色。层峦叠嶂的山坡一个连一个,就像波涛起伏的海面。我们的惊喜欢呼一路不断,可惜路窄不能随意停车,一路的美景只能放在眼里,遗憾未能收录镜头。        湖区的三晚我们住在一个安静的小村里,小路很窄,窄得路上只有两道车轮印,只能让一台车通过,还要小心两旁不时探出的树枝,如果对面有车来,就得看谁能方便就近在让车位上让车了。          湖区的Cottage由一对年老夫妇经营,他们有自己的大别墅,另外有三间联排别墅用作出租,因为过了旺季,那个周末只有我们入住,屋内面积很大,比之前在Cotswolds住的Cottage大得多,装修布置很英式中产的风格,一楼是起居室、厨房和餐厅还有一个储物室;二楼是两间客房,分别有卫浴配套,热水很足很迅速(这在微凉的深秋是多么的重要)。老房东很友善,对我们的早到依然表示欢迎,并向我们介绍周围的景点,原来附近就有徒步的地方。        第二天吃过早饭,我们出发徒步去。之前文杰问我,“团队旅行和个人旅行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从我的感受来说,当身处都市或稍微繁华的地方,这两者的分别不大,但是当身处人烟罕见的地方,团队旅游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壮胆。        我在新西兰徒步的时候,最短的试过大约2小时,最长的大约4个多小时,路上遇不到一个人,只有自己一个人,好在新西兰的户外徒步道路修缮得还比较好,否则那种一路独行,开始可能享受,但后来就容易出现怀疑、退缩。湖区的小乡村不像Cotswolds的村庄那么有规模,很多时候只有一、两栋屋子,路也是宽不过3米,可能没有名字的私家路,两边的野草长得更为粗犷、放肆,如果没有GPS和Google Map我们也不知道怎样才能找到地址,因为路上基本没其他车辆或行人经过,想问都没得问。        湖区徒步的道路和新西兰的不一样,一是没有很像样的路;二是没太明显的标识;三是徒步路线往往要穿过各家的牧场,也就是你要自己打开牧场的铁门,然后关上,向前进,遇到门,再打开,再关上。开始我们不清楚这样的操作,走着走着就走到别人家了,不过不用担心,只要你敲门问路,UK人民都会很热情地出来为你指路,其中有一个女生,大约10度左右的阴天,她看到我们在楼下迷路的样子,光着脚没穿鞋就冲下来,站在泥地上帮我们一起看地图,分辨方向。        因为穿越的是牧场,所以没有明显的道路,泥泞的草地上一个又一个的“地雷”,小羊们会在远处好奇地打量着穿越的身影,胆大些的也会跑过来“咩”两声。不是每一扇门都打得开,打不开的只能爬过去了,于是在UK湖区上演了一幕“清宫娘娘逃脱记”。    走了大约2个多小时没遇到其他徒步者,天开始下起雨,气温骤降,拿相机的手指开始发麻,我对Catherine 说,“就算我是那么坚强有阅历,这样的环境,如果只有我一个,恐怕我也走不下去了。”Catherine看了看我,拉了拉我的手,从她眼里我看到了相同的感受,这就是团队的优势,在一个陌生、孤独的环境,因为有彼此的存在,才有前行的信心和动力。          好不容易,穿过牧区,爬上山坡,拐弯处突然蹿出一辆自行车!我惊叫着让开,自行车歪歪扭扭地从不到10厘米宽的石头上道上碾过,迅速消失,“Kitty,小心,还有!”走在前面的Catherine冲着我大叫,果然又一辆、再一辆,连续2个帅哥笑着骑着车子从我们身边经过,我也冲着他们大声喊着,“GO!GO!GO!”原来这孤独的山头不止我们!真佩服UK人民不论怎样的地势都可以骑自行车!不知道是不是之前的路实在太偏僻,等我们翻越山头后,见到的徒步或骑车的人也多了,一共也不超过10个。  徒步,是最接地气的丈量,小脚与大地接触的每一方寸,都可以感知她的平坦、她的崎岖、上坡喘、下坡爽,仿佛与大地同呼吸。    平常很少玩“自拍“的senior同伴,在这壮丽的秋色前,也开始了”自恋“,每天多些新感受,不是很好么?    
  UK印象之湖区(2)        说是身在湖区,但1天半的时间眼睛里看到的却是山景,这天晚上还下起大雨刮起大风,大风把雨水从窗户的缝隙里毫不客气地推了进来,雨水顺着窗沿,墙角慢慢滴落。第2天早上,老房东过来看我们,看见我们一脸发愁的样子说,“出去吧,没事,这天气就这样,去湖区转转,反正你们多数时间都是呆在车里。”说的也是,难得来湖区,除了天下掉下来的雨水,居然没看过湖就离开岂不是有点冤,于是大家披上厚实的衣服出发了。      Aileen经常问我,“新西兰和UK比,景色哪个好?”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我只能很公式地说,“各有千秋。”如果真的要找一样东西来比较的话,那就是湖泊吧。这天,我们从湖区的南部出发,一路向北,把湖区主要的景点都绕了一圈,不知道是天气还是季节的关系,我个人觉得,湖区里的湖没有新西兰的那么壮美。湖区的湖泊更为安静,围绕湖泊的山脉只有稀稀拉拉的小水线从高处落下,想说那是瀑布也太勉强了。          UK湖泊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反倒是黄昏的时分,当我们经过一些绕湖的小村时,不时有乳白飘渺的薄雾升腾在路面,那感觉只有一个字形容,就是“仙”!开始的时候我们还在猜测这是什么,难道是炊烟,不对呀,照道理煎个牛排,烧个土豆,做个沙拉不应该有那么大的炊烟;难道是取暖,话说现已入秋但照我们的观察UK人民生活水平还是很高的,你买了地盖了房,哪怕是再偏僻的地方,只要你向政府申报了,那么政府一定会为你拉水拉电,保证你的生活品质的。后来转到格拉斯米尔Grasmere的时候,后面终于没车跟尾,好容易找了个地方停下,匆匆站上围墙,眺望湖面,举起相机才有机会留下这个“仙境”,但是因为技术有限,不懂得怎样处理这时的光暗,最终拍出来的效果与现实距离蛮大。    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地方,是霍尼斯特山口Honister Pass到巴特米尔Buttermere这一段的峡谷地貌,蔚为壮观,有点高地的风格,两旁大山耸立,陡峭的山坡像个V字那样从两边包围,峡谷底下只有很窄的路,向头顶看去,脖子需向后仰得后脑勺要挨着肩膀才能看得见,路不仅窄而且蜿蜒曲折,从坡顶看下去,那路就像无数个S拧成麻花样。          湖区最热闹的景点要算温德米尔Windermere,这里的湖边停靠着许多游轮,无数只肥硕的大鹅在游人的挑逗下卖力的屁颠着一身的肥肉,这情景和新西兰的皇后镇码头很像,只是那里觅食的不是肥鹅而是海鸥。      仙气缭绕的格拉斯米尔Grasmere是一个盛产文豪的地方,我们一致认为,这里如此“仙”,能不让人浮想联翩,出口成对么。不过对比起白天游客众多的热闹,傍晚薄雾轻飘的宁静更让人向往。      整个湖区我们绕了一个如眼镜般的圈,同伴常常记录哪种照片在哪个地方拍的,我很少这样做,因此那时那刻的景象在我也许是精彩,等你来时可能不值一提,旅行的乐趣应该在于用自己的眼睛发现那时的美丽,用自己的鼻子呼吸那时的空气,用自己的脑子去感受那时的心情,而不是重复别人做过的事,走别人走过的路。前人的照片只是告诉你-这里很美,你要自己来感受才知道有多美,属于自己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UK印象之高校:格拉斯哥    从湖区进入高地还是有一段距离的,Catherine要赶回伦敦,于是我们决定在格拉斯哥作为中转,一方面作为进入高地的缓冲,一方面方便她在那坐火车去爱丁堡,然后从爱丁堡回伦敦,于是一个名字听起来像怪物的城市成为了进入苏格兰的第一站。      苏格兰比英格兰要冷,到达格拉斯哥,从车内钻出来感觉很冷,住处的附近应该有学校,因为有许多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不时从路上经过,以亚裔、中东裔脸孔为多,看那样子要么是在读高中,要么是刚上大学的年龄,后来出来找吃的时候才知道,原来附近不远处就是格拉斯哥大学的校园区。      格拉斯哥虽然是苏格兰最大城市,但名声却不如爱丁堡响亮,于是常常只作为交通枢纽,我们也是把她当作歇脚的地,根本没任何期望,原想着吃过晚饭回去睡一觉,第二天起床就离开,可是当晚上漫步格拉斯哥大学附近时,我们不禁有了多看几眼的冲动。        进入苏格兰感觉最明显的是人的样子、衣着和说话的口音都和英格兰很不一样。苏格兰人明显高大、样貌骨骼比较粗犷、一些有特色的餐厅侍应不论男女都穿裙子,只是看到裙子下粗壮而毛发浓密的小腿心理需要一些时间适应。苏格兰人讲话速度很快,语调或用词和英语不同,基本只能听懂3,4成,听不懂的只能让他重复或者看图说话。苏格兰侍应明显没有英格兰的温柔,但仍不失细腻,只是动作比较风风火火。    因为已经过了读大学的年龄许久,除了那些地球人都知道的大学,在来之前,我对格拉斯哥大学可以说一无所知,可就是在这种一无所知的基础上,格拉斯哥大学给我留下了异常深刻的印象。  格拉斯哥大学附近的地形貌似小山丘,起起伏伏的路面,高高尖尖的教堂,形式艺术的海报,弯弯曲曲的小路,还有那贴于窗后,浅浅的,公投的痕迹-YES!      作为全英历史最悠久的第4间大学,格拉斯哥大学创建于1451年,2014年的排名全英第9,全球第55。赫赫有名的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蒸汽机发明者詹姆斯·瓦特都是校友。无论夜晚还是白天,走在路上的学生很多是亚裔,或者是裹着头巾、身穿长袍的伊斯兰学生、皮肤黝黑的印巴籍年轻人,白皮肤的欧美籍反而是少数。校园很大,在文杰的带领下参观了南校区。        刚进入校区时,一切都像平常的大学那样,没太特别的感受,直到来到主楼Gilbert Scott Building – 首入眼帘的是那庄严神秘的主廊,让我仿佛回到坎特伯雷大教堂地下宫殿,推开门,进入苏格兰最古老的公众博物馆 -- Hunterian博物馆。那造型优美的铁艺栏杆牢牢抓住我的眼球,这优雅的线条流畅地从地面开始画了一条上升的弧线,连接了楼下与楼上的空间。        二楼除了是博物馆还是气势恢宏的毕业堂和会议室。我还未曾有过被建筑物本身的气势压倒的经历,可是那天当我们轻手轻脚地走进铺着蓝色地毯的会议室,那结实厚重的桌子,整齐优雅的椅子,高贵的穹顶,华丽的灯饰,无不让我忐忑小心,生怕惊动了这里安静庄严的气氛,能坐在这里开会的都是些什么人物啊?    会议室旁边是更让人惊叹的毕业堂!当我从屏风进入大堂时,嘴巴一直就合不拢,眼睛就停不下,脑袋不停地左右转动,层高至少有4,5层楼高吧,观众的椅子剧院式地摆放整齐,两旁还有圣诗班和主教的位置,文杰说,他曾经在这里考过试,他说当时第一次来的时候精神基本不能集中在试卷上,都被这美得惊心动魄的建筑所干扰。    旁边的博物馆里有一把椅子,据说从建校伊始到19世纪中叶,所有学生都是进行口试的,口试的时候学生坐在这把椅子上,椅子最上面有一个沙漏,坐上去沙漏就开始计时,大约20分钟,学生面前是一排老师,现在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一个20岁左右的年轻人,独自坐在一个正在倒计时的椅子上,前面是一排教授,他们向你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来考察你是否学到应有的知识,在这20分钟里你的心情怎样?感受如何?心跳么?手抖么?出汗么?说话自如么?脑袋还能想东西么?          博物馆内展品当然比不上大英博物馆,但也自有独特之处,例如恐龙骨骼标本、史前生物标本、还有专门为康熙大帝所描绘的世界地图。            
  格拉斯哥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格拉斯哥大学还有—I6!在出来旅行前两个星期I6面世,国内不在首发之列,于是“洛阳一时纸贵”,I6, I6+影子还没见着就身价暴涨,我不是“果粉”,也从来没用过,对此没啥感觉,不过身边一众好友皆翘首以待。在伦敦的时候就逛过一家“果店”,不过那里没有现货,大家只有摸摸样机,YY一下拥有时的快感。一路上文杰和Aileen就用各种方式“表达”他们对I6的期盼,一会说拍照反应慢啦、色彩不够啦、一会说屏幕裂啦,只是说归说,没有现货的情况下,都是空话。来到格拉斯哥就不一样了,首先是因为文杰“有意无意”中,手中的机子总是“不听话”地“自由落体”,最终“功德圆满”成为“粉碎性骨折”,这实在是个“不换机”就无法前行的“障碍”啊,我们即将要进入高地,没有他的Google map,我们可能找不到地儿哦,于是在临离开格拉斯哥前做的事情,就是去“果店”!    作为苏格兰第一大城市,格市区内的交通那个复杂,真开了眼,市区内大部分都是单行道,如果错过了路口,那么只能不停地绕圈….绕圈,饶到人都失去方向感,每个大城市都有自己的“东门”,格市也不例外,“东门”之地,怎少得了“果店”?!于是在已经“粉碎性骨折”的旧I phone带领下,我们终于来到了格市“东门”的旗舰“果店”!像欧洲众多城市那样,“果店”都藏身在古老的建筑物内,超过几百年的古旧建筑门上挂着时尚简约的“果”相,传统与新潮、复杂与简约,在这里如此轻易地实现。  格市的“果店”同样有许多“果粉”在内把弄柜台上的样机,文杰和Aileen在得知该店有现货时,两人从容淡定,脸上挂着不易察觉的微笑,走向柜台,说,“拿两果。”就是在水果店拿两苹果的架势,店员拿出真机,两土豪递过现金和银行卡,轻快地接过果子,潇洒地离开“果店”.    午饭前,文杰迫不及待地换上新果,一男侍应看到眼睛一亮,忙问,“可是就在旁边果店买的?”文杰微笑着点头,男侍应笑而不语,转身离去,脱下工衣,换上外套,推门而去,未及提了个相同的袋子回来,继续工作。  换了新果的文杰,从此迷上“慢拍摄”,开始满世界的跑,高地、峡谷、公路、广场、校园…一路留下他轻盈奔跑的身影,我建议他拍一个“跑世界”的专辑,不知道他最终有没完成此事。
  终于进入高地    “高地”这个概念在2005年进入脑海,当时有个“海龟同事”从英伦学成归来,闲聊时提到,“苏格兰高地很美。”但是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不叫“高原”而叫“高地”,查了“维基百科”,说苏格兰高地指的是苏格兰高地边界断层以西和以北的统称,没解释为什么叫“高地”而不叫“高原”,经过亲身掠过,我想主要是这里多山地少平原,所以叫“高地”而不叫“高原”吧。    许多帖子提到的高地行程短的1,2天,长的3天,像我们这样5天的比较少,网友们去的比较多的是“天空岛”,不免俗,我们去了,但那只是高地的一部分,5天的高地,从William fort进入,进入“天空岛”饶岛一圈,看到了“老人峰”,走了“科林丘陵”,然后继续往北,去了整个UK主岛的最北端Thurso。    从William Fort进入高地的路,是高地最美的自驾线路之一,没有去过高地,没有预先的想象,但是当车窗外现代化的建筑物向后漂移,消失殆尽,路旁一座座被秋意包围的小山包渐渐长高,长大时,眼里满是枯黄,萧瑟的蕨类铺满的高山,你就知道—进入高地了。      许多书都说苏格兰高地是欧洲风景最优美的地区,山体高大雄壮,景色苍凉萧飒,具有粗犷、孤寂、浪漫的美丽,这种描写真不假!尤其进入深秋时分。当我们把车停在路旁,脖子要做360度回转,上下左右,饶了整整一圈,才能把眼前壮观的景象放入眼帘,蜿蜒飘荡在群山之间的公路就像一条又细又长的飘带,前面看不到头,后面看不到尾,走在路上的车辆就像玩具车一样,仿佛随手可拾。        停在不知名的路段,我和文杰翻过一座小山头,前面有一个小湖泊,感觉是因为路面低洼,积水而成的小湖泊,此时天色昏暗,空气里没有一丝风掠过,湖面平静得就像一块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悬崖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