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什么,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立场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把你最喜欢的栏目添加到这里来哦
浙大马院教授刘同舫: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向度
来源:澎湃新闻 问政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而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是以文化兴盛和文化自信为支撑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开展文化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坚持科学化、民族化、大众化和时代化等发展向度,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一、科学化是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保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马克思主义对我国文化建设的指导地位是由其科学性和真理性决定的,科学化是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石,将生产力的变革作为社会嬗变和历史演进的根本力量,科学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昭示了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理论成果。在文化领域,马克思通过揭示文化的阶级属性,指出资产阶级文化只是为少数资产阶级谋取利益、将现实的人异化为冰冷的“物”的工具,只有无产阶级文化才是代表人类整体利益,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的进步文化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是选择与资本主义文化截然不同的发展旨趣,就是致力于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在全球化纵深发展,文化交流碰撞日益频繁的当今时代,面对多元多变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浪潮的冲击,必须在文化建设中高扬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把住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二、民族化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立场必须立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树立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度认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百折不挠、延绵不绝的旺盛生命力,海纳百川、多元共生的谦和包容性,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厚重底蕴傲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我们理应为此感到自豪。长期以来,西方国家通过影视、文学、流行音乐等载体营造虚假的“西方文化优越论”,严重腐蚀了国内一批所谓精英人士的思想,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妄自菲薄或全盘否定一度成为知识界的一股歪风,通过贬低传统文化、丑化中国人形象以迎合西方人的审美倾向和审美要求的文化作品数见不鲜。文化上的去民族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思想和精神上被奴役的先兆。抛弃民族文化的个性,牺牲民族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权,对西方文化无底线地迎合并不能换来理解和尊重,只能进一步强化西方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固有偏见和歧视,在民族文化的谱系中走向边缘化。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民族化为引领,在文化作品中集中体现民族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彰显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自重者人重之,自尊者人尊之,自爱者人爱之”,唯有不断提升大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重、自尊与自爱,才能真正获得其它民族的认同及认可。三、大众化是文化建设的根本基石必须植根于人民群众,夯实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化根源于群众。阳春白雪固然高贵典雅,但未免曲高和寡;下里巴人虽然通俗粗浅,却胜在脍炙人口。文化一旦有了群众的基础,就能焕发出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从革命时期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到建设时期的“双为”方针,我党一直将扎根于群众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指针。新时代下开展文化建设要继续抓住人民群众这条主线,推动文化建设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就是要极力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作主体热情,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开展文化创造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创造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推进文化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为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提供丰富多样的精神食粮;完善文化效益评价体系,以人民群众满不满意、喜不喜欢作为最终的检验标准,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四、时代化是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必须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增强文化的生存能力。文化的发展水平和具体形态取决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文化,文化的“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变则通,不变则壅;变则兴,不变则衰;变则生,不变则亡”,不同的文化之间同样适用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以文化的视角来看,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文化兴起和消亡史,各种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争相竞胜,只有能够顺应时代发展、不断自我革新的文化才能生存延续。历史上我们曾因闭关锁国而游离在时代潮流之外,对传统文化的盲目自信、在文化发展上的因循守旧几乎断绝了中华民族的文脉传承。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现今开展文化建设应谨记历史教训,紧跟新时代发展要求,反映新时代特色,彰显新时代精神。文化建设的时代化应在科学化、民族化、大众化等向度中加以体现。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运用和发展,不断生成新的理论成果,以新成果反哺、指引文化建设;要深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去芜存菁的基础上返本开新,为传统文化赋予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使命;要紧跟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发动人民群众借力新媒体、新平台宣传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新实践、新成果,传播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共建共享。 (作者刘同舫,系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发送邮件至申请加入澎湃政务号或媒体团
澎湃新闻APP下载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bd4b5d7268a43ad-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发布日期:
信息来源:学习中国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在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如果说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可以说是&千年第一理论&并且是科学理论。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
  20世纪以来中国近代史,有力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必要性、科学性和正确性。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立了新中国、建设了新中国,又发展了新中国,我们不仅解决了&挨打&问题、&挨饿&问题,而且我们还创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一个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奇迹。我国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我国制造业规模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我们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习近平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习近平强调:&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
  不同的观点产生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方法得出不同的结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状况与其研究者坚持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紧密相关。人们必须有了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才能更好观察和解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种现象,揭示蕴含在其中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
  不同的立场产生的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目的使用不同的方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立说、为人民立论。习近平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世界上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研究者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研究什么,主张什么,都会打下社会烙印。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知所不豫,行且通焉。&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仅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实践,而且还要用其指导我们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要坚持问题导向,在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中,构建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二、不忘本来吸收外来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在兼收并蓄中博采众长,善于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是中华文明的鲜明品格,也是我们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动力。习近平指出:&只有不断发掘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和丰富知识,我们才能更好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开创人类社会的未来。&世界发展到今天,学科分工越来越细,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不汲取古今中外的已有资源,不能产生新成果。习近平指出:&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为我们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与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理论,并指导我国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实践证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的事业就会不断前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只有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才能不断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更好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在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源头活水。
  要善于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民族立世之本,也是推动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习近平强调:&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
  要善于融通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其发展到什么水平,都需要学习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不能唯我独尊、贬低其他文明和民族。&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以世界的眼光、开放的胸怀、虚心的态度学习和汲取全世界一切有用之成果,做到以我为主、洋为中用。习近平指出:&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批判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倡导交流互鉴,注重汲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美好画卷。&
  三、与时俱进面向未来
  &创意造言,皆不相师。& 一种理论的建成,主要取决于理论工作者对理论的凝练、概括、总结和创新。理论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所在。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断发展、不断创造新事物、产生新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突出禀赋;革故鼎新、守成创新,是中华思想理论发展的内在动力。习近平说:&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天,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要自觉遵奉与践行日新又日新的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创造新思想新理论,解释世界,指导实践。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事世而制。&今日中国正处在变革创新的历史进程中,正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大显身手的时代。习近平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习近平强调:&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如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的新形势,如何提高改革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面对全面从严治党进入重要阶段、党面临的风险和考验集中显现的新形势,如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习近平还强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
  哲学社会科学是涉及面广、交叉学科多,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学科必须注意学科系统性、专业性和学科性。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首先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习近平指出:&下一步,要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一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二是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如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人口学、宗教学、心理学等,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三是要注重发展优势重点学科。四是要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使这些学科研究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突破点。五是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
  其次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体系。要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体系、学术交流体系、学术评价体系和学术管理体系,打造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学习氛围、研究氛围和实践氛围。
  第三,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我们已经解决了&挨打&和&挨饿&问题,但是我们还没有解决&挨骂&的问题。习近平指出:&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习近平强调:&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这项工作要从学科建设做起,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要鼓励哲学社会科学机构参与和设立国际性学术组织,支持和鼓励建立海外中国学术研究中心,支持国外学会、基金会研究中国问题,加强国内外智库交流,推动海外中国学研究。要聚焦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推出并牵头组织研究项目,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要加强优秀外文学术网站和学术期刊建设,扶持面向国外推介高水平研究成果。&
  第四,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管理体系,为整个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习近平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极其繁重的任务,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搭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创新。&
  习近平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激扬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活力,使之成为引领社会变革的时代先声。当前位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什么样的文化?
14:45:00&&作者:高长武&&来源:中国文化报
  【核心观点】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回答了我们要建设的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不是其他什么文化,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和核心要素,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文化;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是立足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当今时代具体条件的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化。
  要重视文化建设,这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但今日中国要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呢?对此,社会上的认识并不一致。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继承我们党长期进行文化建设探索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作了进一步回答和阐释。
  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这段论述进一步明确回答了我们要建设的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不是其他什么文化,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和核心要素,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文化。
  这一条说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永远是中国共产党的立身之本,更是我们开展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一切工作和实践的行动指南。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我们做好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思想基础和根本保障。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如果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就会失去指引、走向迷途乃至归于失败。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
  这一条说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性。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出中华文化一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和“魂”,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产生和发展的。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历史中国和今日中国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进行阐述并提出了若干论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优势。
  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民族,必须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如果不能懂得甚至有意模糊自己的来路,不敢正视甚至全面否定自己的历史,不够珍惜甚至彻底贬损自己的思想文化,那么,这个国家、民族是立不起来的、没有希望的。96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包括中国历史文化实际在内的中国具体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继承、维护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存续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永远需要坚持的重要原则。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立足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当今时代具体条件的文化。
  这一条说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孕育、产生、发展的客观历史条件。
  任何一种文化的孕育、产生、发展都离不开一定时间、空间所提供的客观条件,有什么样的社会和时代的客观条件,就会孕育、产生什么样的文化。具体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言,它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什么人主观臆想就能创造出来的,而是基于当代中国的具体文化和各方面实际,结合当今时代的各方面客观条件,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孕育、产生、发展起来的,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先进文化。如果脱离了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当今时代的具体条件,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不会孕育、产生,即使基于这样的实际和条件孕育、产生后,如果再次脱离实际和条件,那它也不会持续发展下去,而只能是走向衰败和没落。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这一条说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属性和发展方向。
  这里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这一长串定语规定了先进性,“社会主义文化”规定了本质属性,前后合起来,同时符合这两个标准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规定了我们所要建设的文化的本质属性和发展方向,关系文化建设的成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我们党革命时期讲建设新文化,是指新民主主义文化,今天讲建设先进文化,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二者的要旨都在强调文化建设的正确前进方向。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根据这一论断,具体到文化建设方面,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不是其他什么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指引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
  因此,从发展方向和本质属性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面向而非背离现代化、世界、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而非媚外的愚昧的小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
  这一条说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包括文化在内的社会发展各领域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创造了伟大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在改革和建设新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我们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革命文化是我们不仅不能抛弃而且需要不断发扬光大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砥砺着我们不断前行的重要精神力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需要努力建设的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引领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它是一个动态向前的过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质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继承和熔铸了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从而形成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化。
  这一条说的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针。
  为人民服务是由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立场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的。我们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内,当然应该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这个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会具有广泛代表性从而拥有深厚的力量源泉。
  为社会主义服务是由我国的社会制度属性决定的。文化作为政治、经济的集中反映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前进方向自然要从属并决定于整个社会特别是政治、经济的发展方向,服从服务于社会发展特别是政治、经济的发展需要。所以,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今日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自然要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基本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实践证明,这一方针是符合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发展客观规律,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技兴旺的正确方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必然要坚持这一方针。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最初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提出的。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中华传统文化中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所谓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十九大报告将这一方针提高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要遵循的基本方针,这就要求我们在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时代条件的变化和发展,对革命文化和已有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一些内容和形式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作者高长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赵珂
相关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