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遭遇较多反倾销或反补贴视频和反补贴诉讼,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我国出口商品遭遇国外反倾销现状分析;摘要: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关键词:反倾销现状特点成因分析;一、我国出口商品遭遇国外反倾销的现状特点;1.被反倾销调查与制裁的数量均远高于其他WTO成;2.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地区)对华反倾销立;3.金融危机爆发后,对华反倾销在短期内不仅增幅大;表我国被WTO其他成员采取反;
我国出口商品遭遇国外反倾销现状分析
摘要: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出口商品自2008年10月份以来遭遇比以往更频繁的国外反倾销。当前我国面临的反倾销涉案数量多,涉及商品范围广并未改观,相反金融危机条件下还具有短期内立案集中、反倾销与反补贴结合使用增多等新特点。本文主要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高发和我国外向型经济中暴露出的问题两个角度对我国遭遇国外反倾销的现状成因进行分析,并建议通过动员企业主动预防、实行国家宏观调控、调整企业外向经营模式以及加强立法和改善贸易环境等措施来应对国外对华出口商品的反倾销。
关键词:反倾销 现状特点 成因分析
一、我国出口商品遭遇国外反倾销的现状特点。 1.被反倾销调查与制裁的数量均远高于其他WTO成员。WTO统计,中国作为出口国共被其他成员反倾销调查677起和制裁479起。这远远高于排第2位的韩国(分别为257起和150起)。立案调查后,被制裁的比例高达71%。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我国受反倾销的危害在WTO成员中最大。 2.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地区)对华反倾销立案数量超过发达国家。目前这类国家和地区对华出口商品的反倾销调查数量占总数的65%以上。其中仅印度、阿根廷、土耳其、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南非、埃及、秘鲁、韩国在年对我国立案调查共计399起,占对我调查总数的58.9%;采取反倾销措施285起,占对我反倾销制裁的59.5%。 3.金融危机爆发后,对华反倾销在短期内不仅增幅大,而且与反补贴合并调查的案件增多。由表1可以看出,与2006相比,2008年和2009年中国被反倾销制裁数分别增加了15起和18起,增幅分别近41%和49%。 表1
我国被WTO其他成员采取反倾销制裁数一览 年份 08 2009 制裁数 37 48 52 55 另外,反倾销与反补贴合并调查的案件也越来越多,并且部分案值大。2009年,美国对我国出口该国的油井钢管、无缝管、铜版纸、磷酸盐等产品进行了10起双反调查,立案频率之高非常罕见。其中,输美遭到反倾销、反补贴的油井钢管,涉案金额约32亿美元(约249.6亿港币),在2009年11月份初步裁定征收36.53%-99.14%的反倾销税。涉案的企业被迫放弃美国市场,计划转向国内市场或开辟其他地区市场。 4.涉案反倾销商品范围广。我国遭遇反倾销的出口商品覆盖了WTO列出的除动物脂肪及植物油、珍珠、宝石等之外的所有商品大类,这在WTO成员中绝无仅有的。这些商品不仅包含了劳动密集型商品,也包含了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但主要的仍然是传统行业的劳动密集型或者低附加值的商品。据WTO 统计数据,中国被反倾销的涉案商品大类前五位是:化工及相关商品、贱金属和贱金属制品、机电及电子消费产品、纺织品、塑料和橡胶及其制品。五者立案和制裁加和分别为:488起和343起;分别占总数的72.1%和71.6%. 5.我国成为动用反倾销规则较多的WTO成员的主要反倾销对象。欧盟、美国、印度长期以来是对其他WTO成员进行反倾销的主要国家。同时他们也是对华 1 反倾销数排前三位的国家,三国对我国出口商品共发起反倾销制裁216起,占各国对我制裁总数的45%。由表2可以看出,年欧、美、印对中国实施反倾销制裁总数占其对外实施反倾销案件总数的比例平均在23%以上。
欧、美、印年对话华实施反倾销制裁数及其对外反倾销制裁数对比 立案国家
欧盟 美国 印度 合计 对中国制裁数 60 66 90 216 实施制裁总数 258 268 386 912 中国占其对外制裁总数% 23.26 24.63 23.32 23.68 而在这次世界经济危机中,我国占据三国对外反倾销调查的比例比这个平均水平更高。如2008年,印度对我国反倾销调查16起,占其对外调查的29%;欧盟对我国反倾销调查6起,占其对外调查的32%;美国对我国反倾销调查5起,占其对外调查的31%。而到2009年则分别上升为32.3%;42.9%;58%。这充分说明当前我国已成为3国主要的反倾销制裁对象。 6.对华反倾销制裁会发生消极连锁反应。我国某项产品被某国反倾销调查或裁定存在倾销后,有些国家会紧随其后对我相同商品实施反倾销调查。譬如美国2009年10月对我国发起针对铜版纸的双反调查后,欧盟在2010年3月初对我铜版纸进行双反立案调查;在美轮胎特保案后,印度、阿根廷等国家也对我国的轮胎进行了反倾销调查。 综上所述,我国出口商品多年来遭受反倾销立案的数量最多,受害最大这一基本情况并没有改观,相反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出口商品正面临遭受部分反倾销国短期内集中立案、反倾销与反补贴同时结合使用等新问题,形势十分严峻。
二、我国出口商品遭遇国外反倾销的现状分析 为什么我国出口商品会如此多地遭受反倾销?党军等认为“中国所遭遇的频繁的国际贸易摩擦是在世界国际贸易摩擦高发的背景下发生的。世界国际贸易摩擦频繁产生的根源构成了我国国际贸易摩擦的外部成因,与此同时我国国际贸易战略等自身因素构成了贸易摩擦的内部成因”。可以说,做为国际贸易摩擦表现的一个方面,反倾销是在世界经济低迷贸易保护盛行的大环境下发生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构成了我国当前频繁遭遇外国反倾销的外部成因,而外向型经济存在的问题构成了我国出口商品被反倾销的内部成因。下面本文将根据公开的统计数据结合内外因素对我国遭遇国外反倾销现状成因做一些分析。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使中国近来遭受反倾销迅速增加。 首先,世界贸易下滑导致反倾销剧增。据WTO统计,2009年世界贸易总额较之2008年,下滑了12%,是二战结束以来最大跌幅。国际贸易下滑最主要的原因是全球金融危机使得许多国家企业倒闭,员工失业,人们的收入下降,从而造成世界需求下降。各国政府为了减少失业,扩大就业,增加国民收入,缓和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措施限制国外商品输入。反倾销,因其与关税壁垒和配额不同,是被WTO允许的合法的贸易救济手段,从而被各国作为贸易保护措施的首选。WTO秘书处发布的《2008年下半年全球反倾销报告》表明,与2007年同期相比,2008年下半年的反倾销调查上升17%;最终反倾销措施上 2 升45%。 其次,中国外贸率先止跌回升,使其出口商品成为国外反倾销的主要目标。 由表3可以看出,中国外贸出口在这次危机中受到的影响非常大。不仅结束了多年25%以上的增长,2009年还下滑了近16%。但是由于中国采取了4万亿投资刺激,连续7次上调出口退税等措施,我国外贸进出口2009年3月份结束了2008年11月以来的连续大幅下挫,开始企稳回升。2009年全年的出口额依然达到12016.7亿美圆,超过德国,成为世界出口额最大的国家。 表3
中国出口总额、顺差及增长情况一览 年份 出口总额比上年增加比去年同顺差(亿美 比上年增长% 圆) (亿美元) (亿美元) 期增长%
594.9 22.4 - -
.2 7 5.9 25.8 8 9.9 17.2 9 68.8 -15.9 1961 -34 数据来源:按国家统计局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告整理 鉴于中国外贸出口的基数非常庞大,中国外贸的率先复苏,逐月增加的出口对复苏缓慢的国家进口竞争行业造成了压力。这促使我出口商品主要市场和一些新开发市场国家的贸易保守势力和竞争对手对政府施压,以我出口增加造成产业损害为名,要求进行贸易救济。2009年,共有20个国家(地区)对中国发起 118起贸易救济调查,同比增加10起,其中反倾销调查为79起。1-8月份涉案总额约100.35亿美元,同比增加112.5%。可见,在金融危机大环境下,世界各国进行贸易保护,我国遭遇的反倾销不仅涉案数量在增多,而且金额也在大幅增加。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低迷造成全球贸易保护行为增多,使中国出口近期内遭遇到来自他国比以往更多地以反倾销为主的贸易制裁。 (二)出口贸易结构不合理。 出口贸易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2)主要出口的商品是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品;3)对主要出口市场的贸易顺差过大。不合理的出口贸易结构直接导致少数国家对华反倾销立案比例大。仅印度、欧盟、美国对我提起的反倾销调查合计就达291起,占总数近43%。 1.出口市场集中。市场过于集中易引发两个问题。一是国内厂商相互压价竞销。国内同类商品企业为争取有限的市场,常常采取价格竞争策略。同样的商品,但愈来愈低的进口价格,很容易被进口国作为认定倾销存在的根据。二是国外竞争对手的反击。大规模出口抢占少数几个市场,势必挤压国外同行的市场空间,触犯他们原有的利益。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和原有市场份额,他们会以倾销造成产业损害为名要求政府商务部门对华商品采取反倾销等措施制裁,实行贸易保护。 美国、欧盟一直占据我国对外出口额的前两位,我国一度是美国最大的商品输入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表4显示,二者多年来一直占我对外出口贸易额近四成,可见欧美市场的贸易地位非比寻常。我国在对欧美大规模出口的同时,也是欧美对外反倾销的主要对象。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如2009年欧盟对华 3 反倾销调查立案7起,占欧盟对全球新立案件的58%。欧盟还对我发起12起复审调查,占欧盟针对全球发起复审案的50%。此外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反倾销案件数量的统计,中国已经替代日本成为美国首要的反倾销对象。 表4
对欧盟、美国出口总额占我国出口总额比例一览表
08 2009 对欧美出口额 52 4571 我国出口额 85.6 16.7 所占比例% 39.8 39.2 38.1 38 数据来源:按国家统计局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告整理 2.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表5表明我国目前主要出口商品依然是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家具、钢材以及消费电子产品及配件等。这些商品中,除了化学产品外,其他都在国外对我反倾销的前五大类商品内,而这些商品也是WTO统计的反倾销主要商品。 表5:2009年主要商品出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商品名称 煤 钢材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服装及衣着附件 鞋类 家具及其零件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 手持或车载无线电话 集装箱 集成电路 液晶显示板 汽车(包括整套散件) 单位 万吨 万吨 ―― ―― ―― ―― 万台 万台 万个 百万个 万个 万辆 数量
― ― ― ― 80 69
35 比上年增长% -50.7 -58.5 ― ― ― ― -8.5 9.4 -77.2 16.8 -5.1 -45.2 金额 比上年增(亿美元) 长% 24 -54.7 223 -64.9 600 -8.4
280 -5.7 253 -6.0
396 2.7 19 -78.6 233 -4.2 192 -14.1 47 -47.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告 这些商品之所以成为反倾销的主导商品,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所在产业对吸纳国内劳动力就业具有重要意义,非常敏感。对发达国家而言,像欧美,其国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为其夕阳产业,从业人员相对而言一般是低收入群体。政府通过反倾销等措施保护其落后的夕阳产业,意义在于促进就业,提高整个国家国民的总体福利。在金融危机时期,反倾销很容易被政府当局做为转嫁国内矛盾的手段,用到其大的贸易伙伴中国身上。对于发展中的国家而言,特别是像中国、印度这样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由于劳动密集产业的技术要求不高,大家的产业及贸易结构相似,在国际市场上相互竞争本来就很激烈。中国加入WTO后,这些国家承诺对中国开放市场。因此中国一旦对这些国家的出口贸易短期内快速增长,中国商品较强的竞争力会给这些国家国内产业带来冲击,招致贸易保护势力的反击。政府通过对进口的中国同类商品进行打压,不仅能保护本国产业来自外部的强力竞争,扩大就业,还有助于其争取时间,对国内工业实施进口替代计划。 3. 对主要出口市场的贸易顺差过大。表3显示,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从2002年开始每年出口总额增长22%以上,直到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为止,平均每年增加出口额1576亿美圆。在我国出口迅速增长的同时,贸易顺差同比增 4 幅也十分惊人,尤其是2006年和2007年分别达到74%和49%。而我们顺差主要来自对欧盟、美国这两个主要出口市场,见表6。这里把印度列出来,是因为印度作为我国新兴出口市场,虽然绝对贸易额与欧美日相比较小,但自2006年开始,增幅惊人,2007年比2006年增长64.7%,而且顺差是一直正增长,即使在2009年我国对外出口大幅下滑时,对印度的顺差已超过从印度的进口额137亿美圆。 表6 我国对欧美印三国贸易顺差一览
欧盟 701 917 85 美国 33
印度 -8 43.02 94 112 160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告整 我国对别国的顺差过大或者增长过快,很容易使逆差国认为本国市场被国外商品侵占,对国内产业发展、就业、福利带来损害,萌发限制我国商品输入的动机;另外当巨额贸易逆差在不能有效通过贸易渠道来平衡时,逆差国也很容易倾向于使用贸易壁垒如反倾销来限制顺差国的商品输入,减少贸易逆差,改善国际 收支平衡。事实也证明对华反倾销数量多的国家主要是对华贸易逆差大国或者是逆差增加快的国家。巨额逆差已成为反倾销主要国家对华实施反倾销的一个重要借口。 (三)出口导向战略带来的弊端。我国政府一直把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为了扩大出口,各级政府都积极对外招商引资,大力扶持出口创汇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开放,中国还付出代价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1.外商投资的项目很多是夕阳产业转移和低附加值资本技术密集商品。中国低成本的劳动力、廉价的土地等资源,以及中国政府对外商投资的税收优惠吸引了大量外国公司对华进行直接投资,使我国迅速成为世界外商投资最主要的国家。外商对华投资企业很大一部分是发达国家或者新兴市场国家转移出来的夕阳产业,主要是生产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品、金属制品;还有一部分是低附加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如消费电子产品。贸易方式主要是加工贸易。据统计加工贸易出口额目前占到我国对外出口的一半以上。外资企业把其他国家生产好的半成品,原料和零配件运到中国整合成最终产品再出口到世界各地。由于反倾销主要是针对最终产品的,所以很多反倾销案件都针对了中国。 2.政策补贴使我国商品以接近成本的价格出口世界各地。我国对出口商品实行免、抵、退税和低息补贴,对外商投资实行减免税优惠待遇。以出口退税为例,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商品,如纺织品的退税一般在11-13%,金融危机发生到现在一直是16%。这些措施使出口商品以接近国内成本价格销售给国外客户。由于中国的劳动力、土地、能源等成本低,所以出口补贴在极大增强商品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容易被国外认定为存在低价倾销。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代价。经过多年谈判,我国自2001年正式成为WTO的成员。这意味着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对中国商品开放,但由于我国在入世谈判中,也签署了一些不利于我国的贸易协议做为妥协。最主要的就是WTO成员在我国入世15内不认可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一条款使得一些国家如欧盟、美国、印度等常常对我国的商品进行贸易歧视,滥用反倾销措施,以便对其国内产业进行保护。 说“非市场经济地位”是对华歧视,是因为被调查商品的正常价值不是以我国的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来确定,而是找一个替代国来进行确定。正常价值本身就是一个模糊概念,反倾销调查当局选择替代国时常用生产成本高的发达国 5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幼儿教育、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行业资料、各类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我国出口商品遭遇国外反倾销的现状分析19等内容。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原因及我国对策_经济/市场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原因及我国对策(吕召华,广西大学商学院,13 国际商务;学号:...  我国遭遇国外反倾销的现状分析我国遭遇国外反倾销的现状分析隐藏&& 我国出口商品遭遇国外反倾销现状分析受金融危机影响,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出口商品自 2008...  一、 中国出口商品频遭国外反倾销调查的现状(一) 国外对我国反倾销调查不断扩大从 上世纪 80 年代的第一期反倾销调查开始,国外对华反倾销愈 演愈烈, 一个重要...  中国出口遭遇国外反倾销情况分析摘要:做为国际贸易摩擦表现的一个方面,反倾销是...关键词:反倾销 出口产品 政策性规定 中国出口贸易遭遇反倾销调查的现状 我国将...  二、对中国反倾销现状分析《反倾销协议》本意是为了防止部分国家滥用自由贸易原则...自1979年欧盟对我国出口的糖 精钠发起第一起反倾销调查来, 国外对华反倾销愈...  我国出口商品遭遇国外反倾销 的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摘要:我国对外贸易不断的增长,国际贸易的广度和深度随之得以拓展,在 国际贸易舞台上的地位日益上升。然而,随着经...  中国出口商品频遭国外反倾销调查的现状 (一)国外对华反倾销调查频繁 (二)国外...(二)影响我国的外商投资环境 三、中国出口商品频遭国外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分析 (...  二、外国对华反倾销的现状 我国出口产品在国外遭受反倾销投诉始于 2 世纪 8 年代。1979 年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 糖精和盐类进行首次反倾销立案调查, 自此后, 我...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问题的讨论 - 硕士社会学论文|无忧论文网
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问题的讨论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问题的讨论
  【摘要】:
  近年来中国企业频频面对的反倾销调查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贸易纠纷形式,本文将具体分析我国当前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反倾销现状、原因及我国目前在反倾销调查方面采取的措施,并将着重讨论我国企业在面对国际贸易壁垒时应当采取的反制手段,以期为有关部门和企业应对反倾销调查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反倾销、调查现状、原因分析、措施
  【正文】:
  中国自2001年年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建立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快、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不仅进一步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扩大贸易出口,更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企业的竞争意识,更好地激励了企业的技术进步。但作为一种全新的具有开创性的市场经济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处于探索阶段,面对着几百年来积累了丰富经验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进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为中国带来不仅仅是机遇,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挑战。
  在形形色色的改革开放挑战中,反倾销调查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贸易纠纷形式。倾销(Dumping)是出现在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经济行为。按照1994年WTO反倾销协议,&倾销&的定义为:一项产品从一国出口到另一国,该产品的出口价格在正常的贸易过程中,低于出口国旨在本国消费的同类产品的可比价格,也即以低于其正常价值进入另一国的商业。反倾销(Anti-dumping)则是一种政府行为,是一种行政行为,一般是指进口国当局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利益或者本国生产企业的利益,采取增加关税等措施以对进口国及其企业的倾销行为进行限制的行为。
  据世界贸易组织数据,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图1),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依据WTO历年反倾销调查案件统计,进口国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案例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在形形色色的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案件中,中国的企业却频频以失败告终,丧失贸易主动权甚至是地区贸易权,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中国在提高自身的应对反倾销调查的能力愈来愈显得重要。
  图1.全球历年针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案件统计
  (WTO依据中国提交报告统计,截止日)
  一、我国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反倾销调查现状
  (一)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例的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依据WTO数据,全球各国针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逐年增多,以反倾销启动数为例,1995年这一数字为26例,到2009年达到77例之多。这表明中国已越来越明显地成为世界各国贸易战的主要对象。仅2009年,以美国欧盟为首的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与中国产生了上百起贸易争端,案值达到120亿美元以上,这其中绝大多数为反倾销类贸易争端,涉及了化工,轻工业,建材,工业设备,造纸等十余个行业。
  (二)针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呈现的新变化
  (1)发起国从传统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
  除了针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数量的不断增多之外,发起国的变化也是耐人寻味的。除了欧盟及美国这两个强力的传统经济体外,包括印度、南非、阿根廷、巴西等新兴的的发展中国家也加入了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行列,并且贸易争端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1995年~2010年6月上半年,印度即对中国发起了105起反倾销调查,超过了美国(79例)与欧盟(68例),而同期的巴西也达到了30起之多。2009年4月~6月间即发起了针对中国产石墨碳电极、粘胶纤维和客货车轮胎连续发起了三项反倾销调查。针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的还包括埃及,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巴拉圭等。
  (2)涉及行业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向资源密集型和高科技行业转变
  1995年中国接受的反倾销调查案件构成 2009年中国接受的反倾销调查案件构成
  图2.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案件行业概况
  世界贸易组织将所有的国际贸易商品分为19大类。为便于与比较,现将纺织品(Textiles and articles),鞋帽(Footwear, feathers, artif. flowers, fans),箱包,户外用品(Hides, saddlery and travel goods)等归为劳动密集类,机电(Machinery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汽车、船舶、航空器材(Vehicles, aircraft and vessels)归为技术密集型行业。图2指出,1995年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案件中,劳动密集型行业占到了很大部分,为1/3,技术密集型行业仅为5%。而到了2009年,技术密集型行业猛增到28%。这个变化一方面体现了我国出口商品的本质变化,技术创新为我国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对外贸易,同时也反映了其他国家对我国新技术产业不光建立了技术壁垒,同时也在国际贸易中进行围堵。
  二、中国面临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分析
  (一)中国自身经济制度的特点决定了中国易于被贸易保护主义攻击
  (1)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相结合的经济形式
  中国独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公有经济主体,多种经济并存的方式,国家为了鼓励一些行业企业的发展,给一些企业优惠政策甚至是资金补贴,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竞争压力。为了鼓励企业出口,提供了一些出口退税政策,这些政策在国内看来是激励了企业的发展原动力,但是这些措施很容易被其他国家看成是贸易补贴,引来了一些国家和海外企业的不满。
  由于中国特有的经济体制不被其他经济体认可,中国目前是市场经济地位还没有被承认,这一点容易被其他国家利用,成为发起贸易战的武器。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规定,中国市场在日前,不具有市场经济地位,除非其能够自身证明。根据该条款,在2016年之前,WTO成员方可以不采用中国国内价格或成本,而是选用第三国价格(即替代国价格),计算中国反倾销涉案企业的倾销幅度,除非中国企业能证明自己的市场经济地位,这就是所谓的&非市场经济条款&。这一条款使得进口国在选择替代国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刻意采用高于我国国内价格的替代国价格,这样可能本来不存在倾销却被裁定为倾销,或者本来倾销幅度较小却被裁定为倾销幅度较大。
  欧盟对中国彩电反倾销案的几次审理和裁决中,分别用韩国、新加坡、土耳其作为替代国,以这些国家的彩电生产商的生产成本作为中国彩电的生产成本,而不顾中国产业工人的工资水平远远低于新加坡和韩国及土耳其工人的水平的事实。美国对华彩电反倾销案以印度生产彩电价格作为参照,得出中国彩电倾销度为84.17%。而我国彩电业市场化最早,是个竞争充分的行业,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相比较印度彩电业生产规模较小,管理比较落后,市场竞争程度较低,因而用印度的市场价格来衡量中国彩电生产价格是很不公平的。
  (2)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企业在国际中的综合竞争力得到提高
  在中国市场内部,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的是中小型的企业遍地开花,许多行业,比如服装,玩具,家用电器等,技术非常成熟,甚至领先全球。众多企业的不断竞争淘汰与洗涤,留下来具有极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使得这些行业的产品价低廉,在对外贸易中优势十分突出,这也使中国一些企业,尤其是传统轻工业产品容易受到反倾销调查。
  (3)诸多行业处于全球产业链末端成为贸易保护注意目标
  作为新兴经济体,中国虽然改革开放已有三十年,但是仍然没能摆脱世界工厂的角色定位。诸多行业,比如集成电路,通信,汽车,服装,生活电器,几乎完全成为跨国公司的后方制造基地。但是正是由于处于制造业的末端,才更容易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攻击的对象。众所周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流下,几乎所有的跨国企业都是在本国完成关键设计、研发等技术工作,而把制造部门等劳动密集型的工厂设于设于人力成本较低的地区。可以这样认为:发达国家企业正刻意地把易于受到反倾销调查的产业陆续迁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因此在宏观看来,中国正越来越多地向美国日本&倾销&着贴着美国日本商标的产品。
  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建议,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三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从价特别关税,即为&轮胎特保案&,媒体舆论普遍关注的是此案对中国轮胎企业的影响,但是未注意到美国在华的4家轮胎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占中国对美轮胎出口的三分之二,限制中国轮胎产品进口将给这些美资企业带来直接损失。三分之二的份额,可以推断出中国对美国的轮胎&倾销&假如真的存在的话,这四家美国企业应当难逃干系。
  (4)发展中国家的新兴技术产品在与发达国家的产品竞争中优势明显
  近几年来,依据制造行业积累的丰富经验,中国企业自力更生,在新技术产业中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新能源,新材料,高技术加工中心,通信设备,有轨交通系统,工程机械,造船等行业形成了完善的产业体系,某些新兴行业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以传统技术立足的工业国不能适应面对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冲击,只能采用贸易战的手段来保护本国企业。
  中国近几年在新能源,生物技术,新材料等方面的进步受世人瞩目。这一方面对传统工业国造成了思想压力,恐慌心理蔓延,一味的制造中国崛起论威胁论,另一方面想尽办法来扼杀中国在这些领域的进步。这就是新技术产业越来越多的受到反倾销调查的深层原因。
  (二)国外企业某些领域的竞争劣势导致其易于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
  (1)在某些传统领域,尤其是发达国家认为的附加值低的商品,比如纽扣,打火机,拉链,电线电缆,文具,螺母等等,这些商品需求量大,技术密集度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处于产业链上层的发达国家不屑于参与此类产品的生产。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作坊式企业却成为这些商品的全球生产基地。其中不乏一些企业取得规模性增长,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产业的急剧密集,使得产品的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商品,却是发达国家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须品。因此他们一方面不肯&屈身&于这些小商品行业,一方面却对中国小商品企业的蓬勃发展感到心理不平衡。此时贸易战就是他们最好的报复手段。这也是日用百货和产品小型部件成为反倾销调查重灾区的重要原因。
  (2)发达国家在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劣势地位
  发达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发达,但是带来的是企业用人成本的急剧增加,因此发达国家的企业几乎完全摒弃了劳动密集型企业。即使存在,生产出来的商品也附带着非常巨大的人力成本,产品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在与发展中国家竞争的过程中完全处于劣势。因此发达国家以自身的经济环境来分析商品的价格,难免会伤害到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利益。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然也就成为反倾销调查的重灾区。
  (3)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宽松坏境引发部分企业的自我膨胀
  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将其完善的法律制度下作为自己贸易行为的保护伞,名目繁多的反倾销,反垄断法律一方面的确有效地规范了相关企业的经营行为,另一方面也为一些自身缺乏竞争力的企业撑起了贸易保护伞,营造出宽松温和的经济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相关企业自我封闭,自我膨胀,以自己所处市场内的惯有思路来思考问题。一旦遇到竞争对手时,首先想到的是通过贸易战争或者是贸易诉讼来重新夺回市场,却不反思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来赢得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在与发展中国家新兴产业市场上的屡战屡败,他们却屡次通过&反倾销&来得偿所愿,因此越是发达国家,越是市场经济体制成熟的国家,企业越是热衷于发起反倾销调查起诉。
  (三)政治因素的作用
  (1)政治斗争在贸易保护中的体现
  反倾销本来是为了规范贸易国这件的贸易行为,防止出现恶性竞争。但是和所有的法律条文一样,它也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当成了政治斗争的工具。仍以上述的中美轮胎特保案为例,有媒体发现发起此案原告的美国钢铁工人协会曾经在奥巴马总统竞选时给予很大的资金支持。奥巴马不遗余力的推进特保案不能不令人怀疑这当中的政治交易。
  研究反倾销中的公共利益原则,离不开对反倾销制度的政治和经贸特点的分析。各国在反倾销问题上的态度,与其他国际性问题一样,是与各国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地位分不开的。例如,反倾销制度一直是美国保护本国产业的利器。而它为了限制其他国家对自己的出口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又多主张反倾销制度的规范与透明。这种双重标准的运用惯常性地体现了美国的霸权政治。欧盟在反倾销制度上同样体现它暖昧的政治色彩,在&市场经济地位&这一问题上,反倾销的政治性表现得就更为突出了。欧盟2002年对其反倾销法将俄罗斯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名单中去除,但欧盟却迟迟不给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而众所周知俄罗斯的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远不如中国。其实根本原因在于,俄罗斯已经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仍然坚持着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可以看出,欧盟评判标准并非是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而是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由此可见政治因素在贸易保护主义中的重要性,经贸利益只是政治利益的延伸与体现。
  (2)发达国家对新兴市场的排斥心理
  新兴市场的迅速崛起让许多国家暗怀戒心的国家。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口商品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中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正以一个日益强有力的挑战者形象出现在国际市场上,这是中国企业成为全球反倾销官司重灾区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传统市场经济国家一方面处于畏惧,一方面出于排斥,将中国商品妖魔化宣传,刻意排斥。更有甚者关闭中国在国外的交易市场,关押商人。相对于此,反倾销调查反而是一种&温柔&的贸易保护形式。
  (3)发展中国家的综合竞争激烈
  中国、印度、巴西等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在新兴产业的急剧发展在国际上产生了明显的竞争效应。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既是出口国,同时又是最为重要的进口消费国,这就使得各个发展中国家之间互相把商品的进出口作为贸易战的武器。尤其是中国作为重要的资源出口国,挤占了巴西等传统资源出口国在资源输出国的地位。近年来巴西,印度等国家愈演愈烈地发起对中国的反倾销,一方面是这些国家在传统国际贸易中的地位的下降,另一方面体现的是某些国家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失落。
  (四)我国出口企业低价竞销是我国遭受反倾销的重要原因
  中国在一些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出口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以低廉的价格作为竞争手段,排挤竞争对手,以达到薄利多销或垄断市场的目的。低价竞销往往伴随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很容易对进口国相关产业造成严重冲击,造成倾销。特别是出口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不惜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这时造成倾销就更不可避免了。
  随着我国外贸经营权的放开,参与外贸的企业越来越多,结果出现了分散经营、多头对外、抬价收购、压价竞销的恶性竞争局面。例如我国出口到东南亚市场的普通摩托车平均价格在几年之内由700美元/辆降到170美元/辆,每辆的平均利润仅为6美元左右。中国2004年稀土产品出口量是1990年的9倍,而平均价格却下降了46%。
  低价竞销往往引发针对我国的反倾销。以家具出口为例,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家具出口国,出口的家具有超过一半是对美出口。但我国出口家具的企业众多,如仅浙江一省就有2000多家企业。由于众多的家具出口企业盲目低价竞销,以廉价作为唯一的竞争手段,导致了2004年美国对我国木质家具的反倾销。
  (五)我国在应对反倾销问题上的消极策略也导致国外的贸易报复愈演愈烈
  面对国外竞争者挑起的争端,中国多数企业不积极应诉,结果是单方判输,不战自败。这不但使我国企业遭受高额的反倾销税,失去了进口国市场,而且还给外国企业造成了中国企业不敢应诉、软弱可欺的印象。这进一步助长了进口国企业肆意通过反倾销抵制中国出口产品的做法,从而使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行为愈演愈烈。
  三、我国目前在反倾销调查方面采取的措施
  (一)我国目前采取的措施
  在近几年的反倾销对应中,中国的企业和政府逐渐积累了经验,在应对措施方面也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但是应当看到,我国政府和企业在应对反倾销的措施中仍然是被动居多,失败居多,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
  中国企业普遍对倾销和反倾销认识不足,对预防反倾销没有足够的重视,在反倾销案件补救的过程中也没有有效的反应机制。在遭遇反倾销调查之前,不积极采取措施避免立案,遇到反倾销调查时又不敢应诉。有的企业甚至怕出诉讼费而放弃应诉权利,使申诉方轻易得逞。涉案企业不积极应诉,其后果就是客观上助长了国外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的气焰。据统计,对华反倾销案中,中国至少有一半的企业不去应诉,直接导致了80%反倾销案件的败诉,即使有企业组织了应诉,也是力度不足,难以胜诉。
  中国的行业企业在面对国外的反倾销调查中,团结性一致性不强,各自为战,多数企业着眼于眼前利益,没有长远的眼光,不愿出面应对反倾销调查。互相恶性压价促使了反倾销的产生,在发生反倾销之后又隔岸观火甚至幸灾乐祸。政府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反应机制,不能有效的组织相关企业做好应对措施。
  (二)目前采取的措施存在的积极作用与存在问题分析
  日,南非国际贸易管理委员会应南非轮胎生产商协会的请求,发布了对中国轮胎反倾销调查立案的公告,涉及中国十余家主要轮胎企业。随后,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代表国内轮胎行业提出了无损害抗辩。上海佳通、河南风神、山东三角和山东成山4家轮胎企业进行了无倾销抗辩,并于2006年8月底获得了零税率的裁定。这是中国轮胎企业第一次在行业协会的组织下进行大规模集体抗辩,也是近年来中国轮胎企业在十余次遭遇反倾销中的首次获胜。这个成功的反倾销应对案例实际上是为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调查提供了良好的榜样作用,也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行业集体在同一组织,不计个体得失的情况下,保持团结才有可能获得反倾销的胜利。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和各行业组织越来越重视反倾销的应对措施。使我国面对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调查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我国企业的利益,为我国的国际贸易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虽然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积极应诉反倾销案,但由于缺乏专门的训练,策略不当,所以胜诉率仍然很低。2010年中国轮胎行业协会在应对美国轮胎特保案调查时,在辩论中无的放矢,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支持,乃至沦为笑柄,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四、我国在反倾销调查中应当采取的措施
  (一)反倾销案件中积极应对,避免缺席
  面对反倾销指控,企业要积极、主动地应诉。在许多行业,提起反倾销诉讼的实际上行业上的几个巨头代表企业,这类的反倾销立案呈现出很强的连续性,一个国家立案后,另一个国家马上跟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企业在一个国家不应诉,那么在另一个国家就会遭受更沉重的打击。在应诉过程中还要注意提高自身的应诉技能,以提高胜诉的概率。
  (1)利用进口国有利于反倾销抗辩的力量。企业在低价出口的过程中,进口国的贸易商甚至是消费者在自身利益角度考虑是不希望出口企业败诉的,积极与之沟通协调,充分地利用WTO的《反倾销协议》提及的&公共利益&条款可以为胜诉反倾销抗辩增加筹码。因此,企业平时要与进口国经销商、下游企业用户和消费者做好沟通联系,做好调研,可以争取在申诉和抗辩中处于主动位置。
  (2)积极搜集对己方有力的产品销售价格和销售成本等证据。由于汇率和各国购买力差价的因素,相同产品在不同国家产品的价格基准是存在差异的,而这种差异往往就是判断反倾销行为是否构成的关键因素。在以往的抗诉辩论中,企业往往由于应诉成本或者应诉策略的问题,不能广泛调查进口国或第三国的同类商品价格,失去了获得有利证据的机会,在应诉过程中限于被动。而这个因素的造成往往和行业的不够团结有关,相关行业组成的商会会类似的代表组织可以有效地进行证据搜集,而分散个体企业从事类似的工作就往往十分的困难。
  (3)主动向调查机关提供无损害及因果关系抗辩意见。在上文提到的输南非轮胎反倾销案中,在南非国际贸易管理委员会(ITAC)做出的终裁中,采纳了中方大部分无损害及因果关系抗辩意见,认为虽然南非申请人遭受到损害,但其基本不生产中国向南非出口的斜交胎,南非申请人在轮胎出口市场上虽然遭受了损失,但未构成轮胎进口的迅猛增长,也未挤占南非申请人的市场;南非申请人是南非最大的轮胎进口商,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进口轮胎,况且其无法证明其汽车轮胎原配套市场和二级替换修理市场分别遭受过损害,中国出口的轮胎与申请人的损害不存在因果关系,决定终止本次反倾销调查,对所有中国轮胎不征收任何反倾销税。因此,企业要积极地与进口国的反倾销调查机关交涉,获取相关的调查信息,并主动地向调查机关提供有利证据,旨在应诉中取得先机。
  (二)针对国际经济结构特点采取措施预防反倾销案件的产生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发达国家已经不再采取价格策略,而转为采取融资、服务、质量、品牌、包装等非价格竞争策略。这样就可以规避进口国贸易当局的反倾销调查。因此,企业要清醒地意识到只有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加强行业自律,整出口战略,才能避免和预防国外的反倾销指控。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若要减少遭遇反倾销调查的风险,就要规范自身的出口行为,企业若实行低价出口,容易给进口国造成倾销印象。目前众多出口企业为争夺同一国际市场,不惜亏本出口,恶性竞争,扰乱了国内的出口市场秩序。纯粹靠价格竞争占领市场是一种短期的经营行为,它可能会带来暂时的经济效益,但难于永久地占领市场。
  (三)提高自身的产品技术附加值
  目前中国出口的产品多是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品,容易给进口国造成&低于正常价格倾销&的印象。技术密集型,信息密集型产品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同时也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发展这类产业,一方面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在对外贸易中赚取更多的外汇,同时可以摆脱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同时最终也能有效的避免中国企业遭遇反倾销调查。因此调整产业结构,立足于技术创新才是我国企业长久发展的有效机制。
  近年来中国产品的出口增长主要依靠价格竞争、数量扩张,这种&以价取胜&的经营模式已成为制约中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也成为企业遭遇国外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原因。因此,出口企业转变经营策略,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争取增加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已迫在眉睫。企业应积极跟踪、关注自身发展的前沿,掌握、获取相关专利技术、知识产权成果为己所用,提升自身产品的档次;提高研究开发能力,不断推出自有品牌,进一步提高出口效力,通过提高设计能力,创立国际知名品牌来提高出口产品的价值,树立名牌企业形象。
  (四)行业应该组成商会行会等团体组织共同应对反倾销调查
  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各自为阵,无序竞争的行业,既容易成为反倾销攻击的目标,也容易在后期的应诉中败诉。这是因为各企业在没有相应商会或其他行业组织的统一协调下,行业内部容易恶性竞争,在对外贸易中则表现为内耗,不断压低商品价格,导致疑似&倾销&的外部假象。在应诉过程中由于单个企业精力经费有限,在应诉的效益与投入比上也不客观,因此很容易造成缺席乃至败诉。因此,成立专门的行会商会,用来专门应对此类的贸易纠纷,就很容易做到有的放矢,行业协会还可在业内企业中充分开展协调工作,规范企业行为,组织各个企业有序地进行出口,防范企业间的不良竞争,形成有序的出口局面,为企业应诉及开拓其它国家市场规避反倾销风险提供了指导。在反倾销应诉阶段,行会和商会将以全行业的利益为重,规范企业行为。为防止企业遭受反倾销,行业协会应以全行业的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以全行业的胜诉为最终目标。行会和商会可以成立专门的反倾销应对机构,可以在反倾销案件发起之前就有效避免,在反倾销案件立案之后也可以组织专门人员应对,以充分发挥专业性优势。
  (五)强化政府在反倾销应对中的职能作用
  (1)前文提到,反倾销本身带有很强的政治背景。因此很多反倾销案件都包含着外交方面的因素,政府应该首先强化的外交职能。政府对反倾销应对的重视和参与,对整顿出口市场、增加企业最终取得反倾销胜诉几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通过外交手段,摆明厉害关系,阐明贸易纠纷给双方带来的贸易利益损失和外交关系的恶化,引起对方政府的重视,让对方政府能够从公正、公平的角度出发,对中国产品的出口价格进行合理评估,以确定反倾销幅度。这些外交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反倾销案件的产生,即便是没有避免也可以大大减少贸易损失。
  (2)政府应当统筹调控国内相关行业企业的贸易行为,防止恶性竞争,保护依法经营的出口企业的权益,规范出口市场秩序,推动国内出口市场稳定、有序地健康发展。这可以从源头上有效减少国外反倾销调查的发生。政府除了在国内加大立法以便在源头上杜绝反倾销的产生外,也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行政规定,强制要求涉案企业进行应诉,通过行政手段和其他手段对不参加应诉或应诉消极的出口企业,尤其是涉案金额大的出口企业采取必要的惩罚,改变企业&被动&应诉的局面。
  (3)政府应当完善贸易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贸易纠纷预警机制。适时提醒高危行业企业规范出口行为。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有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促进我国商务工作的高效开展,另一方面也顺应供信息公开的趋势,满足公众对信息公开的需求。政府部门及时提供权威的信息为国内企业随时了解国外市场情况提供了一个高效的信息渠道。政府部门为做好政务公开,也不断推动信息化建设。
  (4)我国政府也应当积极推进反倾销法的建设,避免在国际贸易中的有矛无盾的局面。因为我国的反倾销制度尚未完善,因此,进口国可以有恃无恐的针对中国产品加上倾销的罪名,而不必担心它们输入中国的产品遭到类似的调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反倾销制度至少可以有效地牵制他们贸易保护行为。进而间接减少我国企业面对反倾销调查的可能。
  五、结语
  反倾销调查的大量增加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必然经过的阶段。它一方面体现的是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日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我国诸多相关产业的薄弱与不足;一方面给我国行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却也对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着巨大的检验作用了推动作用。它和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国际地位,资源环境,社会结构,乃至城市化化工业化进程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调查和其他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行为,我们不能消极面对或者单纯地放弃自己的权益,而应该整合行业企业和国家的力量,积极应对,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积累足够的经验。一方面面对反倾销调查要积极应诉,减少损失,另一方面要在源头上尽力避免反倾销调查的产生。只有不断的积累经验,转变产业结构,才能在以后的贸易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中国商品的反倾销案件统计》http://www.wto.org/
  [2].张小峰:《WTO规则下中国应对反倾销的深层思考》.财经问题研究,-105
  [3].宋永辉,马少凌:《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集团经济研究,2007,(1)
  [4].梁颖慧:《浅析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原因》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19
  [5].王焕林:《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公共政策分析》,长沙湖南大学,2007
  [6]. 赵亮,陶红军:《反倾销背后的贸易保护》,经济论坛,-34,75
[无忧论文网]是专业论文写作润色及发表论文网站,提供论文精简,论文写作,专业辅导写职称论文,专业辅导写毕业论文,专业辅导写留学生论文等。100%品质,100%通过,是您写作的理想合作网站。我们的客户风雨同舟,帮广大客户解决各类写作和发表难题。
最专业的论文网!无忧论文网针对大学毕业论硕士毕业论文写作服务11年经验,一流服务,永生承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反补贴与反倾销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