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财政厅到省委常委坐几路公交车

省委常委刘永富:我们的梦想是做大做强甘肃旅游 - 中国网
· · · ·
省委常委刘永富:我们的梦想是做大做强甘肃旅游
中国网 .cn  时间:
我们的梦想:做大做强甘肃旅游业
———访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永富
6月8日,在甘肃文化旅游博览交易会召开前夕,本报记者专访了分管旅游工作的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永富。刘永富畅谈了甘肃的旅游梦想,回答了一系列问题:为什么甘肃文化旅游博览交易会成为今年兰洽会的“重头戏”之一,为什么甘肃省要下大气力推进旅游业的发展,为什么解决甘肃省旅游业的两个“老大难”问题却只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为什么要辩证地看待统计数字,为什么对甘肃省旅游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记者:我注意到,您的办公桌对面的墙壁上挂着《甘肃省旅游图》,每天工作时一抬头就能看见。为什么要把这幅图挂到这么醒目的地方呢?
刘永富:因为这幅图代表了我们的梦想。这幅图画出了3条旅游线和1个旅游圈。3条线是丝绸之路旅游线、回藏风情与草原风光旅游线、黄河文化与红色旅游线。1个圈指的是兰州周边1至2小时路程范围内的旅游圈。
把这3条线和1个圈发展起来,把甘肃的旅游业做大做强,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就是我们的梦想。这次兰洽会首次举办文化旅游博览会,就是我们为了这个梦想而进行的一次努力。
记者:正如您所说的,兰洽会将首次举办文化旅游博览交易会。这是一次新的尝试,而且旅游业在这次兰洽会上被作为“重头戏”之一。为什么要这么做?
刘永富:举办这次兰洽会,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是保发展、保增长、保稳定的重要措施,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举措,也是把甘肃旅游形象推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新尝试。
我们在兰洽会上举办文化旅游博览交易会,是希望借这个机会,把甘肃旅游宣传推介出去。发展旅游业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抓住一切机会去努力。而本次兰洽会来宾这么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使旅游业作为甘肃省的特色优势产业又多了一个抓手。尤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促使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更加能够发挥出旅游业的独特作用,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记者:甘肃省为什么要这样重视旅游业?
刘永富:甘肃省的传统产业,如有色金属、冶金、石油化工等,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产品价格下降,对甘肃省经济影响较大,必须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关联度大,市场化程度高,拉动内需作用明显,且有重复消费的特点,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产业。
从甘肃省旅游资源来看,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多彩的现代风貌。旅游业是甘肃省的特色优势产业。
从政策层面上讲,目前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很多。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着力发展服务消费和旅游消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旅游消费是最终消费和综合性消费,在社会总需求中特别是居民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旅游消费对交通、商业、餐饮、文化等产业都有明显的拉动作用,还可以促进国际金融、信息咨询、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当前,我国旅游消费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加快发展旅游业,对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就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省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和省“两会”明确提出了甘肃省今年“保发展、保增长、保稳定”的目标。省上对旅游业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对全省旅游工作多次作出了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
全省14个市州中,已有13个市州把旅游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或优先发展的重要产业来大力发展。煤炭、石油、冶金、林业、邮电、电力等相关行业积极投资旅游业,兴办旅行社、旅游饭店等旅游企业,丰富和活跃了旅游市场。发改、财政、交通、林业、文化、农牧、国土、宗教等部门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开展联合执法,形成了旅游产业发展协调机制。
民航、铁路、交通部门改善旅游交通条件,航空、铁路、公路交通体系逐渐完善,开行旅游包机、旅游专列、旅游专线车。同时,甘肃省的旅游企业也发展起来,有旅行社340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110家,取得导游资格证人员9488人,形成了“行、游、住、食、购、娱”齐全的旅游产业体系。旅游业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客观条件。
实践证明,在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旅游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年的“五一”小长假就很能说明这一点:全省旅游接待人数227.89万人次,旅游收入6.64亿元,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50.36%和46.85%,其中有几个市是成倍增长。端午节全省接待游客总人数116.2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1亿元,实现了旅游安全、效益、质量、秩序“四统一”的目的。甘肃省旅游业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省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甘肃省旅游行业有能力为确保实现甘肃省国民经济保持10%的发展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记者:在推动甘肃省旅游业发展中,您有哪些感受值得回味?
刘永富:要推动旅游工作前进,一是制定科学的长期规划和短期工作计划,二是从具体事情一步一个脚印地做起。
从长期规划来说,我们确定了发展目标。2003年底,省旅游局提出了编制《甘肃省旅游业发展规划()》的计划任务书。2004年,经省政府批准,开始招标,选择编制规划单位。经过一年多时间,规划编制成功,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在北京召开了规划评审会,通过了评审。经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批准,今年5月,《甘肃省旅游业发展规划》正式出版发行,明确提出“旅游业是甘肃省新的经济增长点,近期应发展成为全省经济的新兴产业,远期成为支柱产业。”
从短期工作计划来说,去年一系列灾害发生后,省旅游局迅速制定了《甘肃省旅游业灾后恢复发展规划纲要》,同时根据情况变化,编制了《甘肃省旅游业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及后期发展规划纲要》,并按计划认真执行,所以甘肃省旅游业在灾后恢复得很快。去年,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旅游产业三年翻番与质量提升计划》。即以2007年为基数,到2010年,力争全省旅游接待人数达到4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200亿元,全面实现旅游接待人数和总收入翻一番,旅游业总收入超过GDP的5%,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各市州也纷纷出台了计划,以确保三年翻番的目标实现,相继召开了旅游工作大会和旅游发展大会。
从具体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才能把工作推向前进。
比如,以前游客在甘肃省旅游时最尴尬的事是“如厕难,难如厕”。在公路沿线,你可以看到漂亮的售货店、整洁的餐厅,但是要上厕所,就得找到某个不起眼的角落,忍受难闻的气味,曾有个别游客在甘肃省戴着口罩上旱厕。在景区,要到很偏僻的角落才能找到厕所。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有的游客大热天坚持不喝水。小小的厕所,严重影响着甘肃省的旅游形象。
因此,去年以来,甘肃省集中两年时间,以旅游厕所建设为突破口,带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在资金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编制了厕所建设规划,组织交通厅、中石油、旅游系统和相关市县政府,去年在重点景区和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了156座旅游厕所。省上仅仅拿出了900多万元资金,采用市场机制,以奖代补,却撬动了6000多万元社会资金,完成了去年厕所建设任务。不仅缓解了游客“如厕难”的问题,初步改善了甘肃省的旅游形象,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传统观念,探索了多渠道投资模式,为今后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探索了新的发展路子。今年,甘肃省还要建旅游厕所,使全省旅游厕所达到500座,把这个“老大难”问题基本解决。
旅游厕所不仅要建,还要管理好,要形成符合市场机制和各地实际情况的管理机制,防止走形式。我现在出差,在公路上走一会儿见到厕所就要停一下,去看看。从目前情况来看,管理还不错,今后还要长期跟踪。明年我们还要用一年的时间,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机制,使旅游厕所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与甘肃省旅游业的发展同步前进。
实践证明,在甘肃省这样一个落后地区,要实现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必须抓住像旅游厕所这样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集中力量,合力攻坚,取得突破。
做具体事还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比如,甘肃省专业化的大型“甘肃旅游”汽车公司6月6日上午10时正式成立投入运营。在大家的努力下,政府没拿出一分钱,靠着市场机制,解决了又一个制约甘肃省旅游业的“老大难”问题。同时,每一辆旅游汽车,都成为了宣传甘肃省旅游形象的一个载体。我们还要遵循市场规律发展旅游业,扶持第二家、第三家类似的汽车旅游公司,因为只有一家就没有市场竞争了。
记者:建设旅游厕所和成立专业汽车旅游公司,本身就是解决了甘肃省旅游业的两个“老大难”问题,但是您却在不同场合多次说过,这仅仅只是“皮毛”,怎么理解?
刘永富:“皮毛”指的是我们的工作刚起步,甘肃省旅游业的发展也是处于打基础、求突破、促发展的阶段,不可高估。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不足。我们要有新观念、新举措,要有大手笔、大项目,把旅游业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推进。
甘肃省旅游业在2010年三年翻番的目标达到后,还要追求更高的目标。我们是有基础的,也有现成的例子可以借鉴。深圳的旅游资源有限,但是深圳在现代旅游、工业旅游、科技旅游上做出了不少成绩。甘肃省的旅游资源更丰富,更有理由做出成绩。我们有山水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民族民俗旅游资源,我们还要开阔视野,把重离子加速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科技旅游资源,河西葡萄旅游资源,风电旅游资源都发展起来。
我们要开阔视野,整合景区景点,走市场化道路。我们不能仅靠卖点门票,养活几个人就行。我们要与国内外有实力的机构合作,请进来走出去,搞大项目。通过大项目,使旅游对当地经济作出较大的贡献。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如阳关、玉门关等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知名,但是这些景区的效益和知名度是否匹配,开发是否到位,这里面都有很多潜力要挖掘。
我们要开阔视野,积极推介自己,“酒香也怕巷子深”。今年开展了大规模的“甘肃陕西好邻居”宣传活动,在西安等地推介了邻近陕西的甘肃省景区,使更多的游客了解了甘肃省的景区,结果“五一”节时来这些景区旅游的人非常多,宾馆的房间一床难求。这就是积极推介的一个成功范例。
记者:甘肃省上半年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刘永富:虽然旅游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市州各部门的努力下,尤其在旅游系统职工的奋斗下,甘肃省旅游业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3月份,当各地农民在备耕时,甘肃省旅游系统也开始了“备耕”。省旅游局负责人分头下乡,调查研究,问计于基层,问计于专家,问计于游客,为今年的旅游工作打好了基础。召开了全省旅游工作会议,明确了发展方向和任务。
省旅游局狠抓市场,积极改进宣传促销方式。从今年4月份开始,以系列专版、专栏、大型活动、深度专访、广告、新闻报道等形式,连续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在全省形成系列新闻报道宣传和集中广告宣传的声势。全省启动了“快乐老家—甘肃人游甘肃”宣传周活动。赴台湾、日本、德国,及国内的西安、大连、四川、天津、北京等地,参加旅交会或举办旅游推介会等活动,东部各市促销力度明显加强,先后连续组团到兰州、西安、银川、西宁及沿海各地进行巡回促销,效果明显。省旅游局和各市州出台了各种旅游优惠政策,推进旅游业发展。各旅游企业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总共发放了7100万元的旅游消费券。为了保证使消费券真正给消费者带来优惠,真正给游客带来好处,而不是作秀,各级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在兑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给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旅游业发展模式也提供了一个新经验。
全省旅游系统狠抓工作落实,正在实实在在做事。旅游厕所建设进展良好,专业性的旅游汽车公司建立运营,旅游市场整顿力度加大,旅游培训工作进展良好。
记者:从今年前4个月的统计数字来看,甘肃省旅游业形势不错。但您说要辩证地看统计数字,既坚定信心,又认识到数字后面的实质,一点不放松地努力。能解释一下吗?
刘永富: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今年的旅游市场得到了恢复后的较快发展。1月至4月,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数685.65万人次,收入38.2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17%、50.02%。旅游业已成为金融危机后率先恢复发展的产业之一。
30%、50%的增长很喜人,但是要看到,去年1月至4月遇到了几个大的灾害事件,旅游业受创很重。所以今年1月至4月虽然增长率大,但是这是在基数小的情况下增长。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既看到1月至4月旅游业大幅增长提振了发展旅游业的信心,坚定了发展旅游业的决心,又要以新观念、新举措、大项目、大手笔来发展旅游业。
比如,去年旅游业遇到了一系列灾害,经过努力,甘肃省旅游业仍然保持了平稳,游客人数增长了2%,旅游收入增长18.6%。如果今年增长3%,明年增长5%,甚至再多点,也能轻轻松松前进,看起来还在不断增长,行不行呢?不行。我们与旅游业发达省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要更快地发展,才能达到三年翻番的目标。
我们要有创新思维,敢于突破。跳起来摘苹果,不一定能摘到。但是如果不跳,那就永远摘不到苹果。实践证明,通过创新思维,一些看起来很难做到的事,我们还可能够做到。我们还要创新工作方式,建立新的机制,从政策上保障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记者:听说您在年初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今年要有几方面的突破,如今已过去几个月了,进展如何?
刘永富:甘肃省旅游业今年主要在5个方面力求有所突破。
一是抓整合,在旅游品牌开发上取得突破。二是抓项目,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突破。三是抓招商,在拓宽投融资渠道上取得突破。四是抓创新,在宣传促销方式上取得突破。五是抓交通,在解决交通瓶颈上取得突破。
为了实现这些突破,甘肃省着力落实八个工作重点,即:着力理顺体制机制,逐步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加快项目建设,努力改善基础设施;着力实施品牌战略,创新开发旅游产品;着力强化宣传促销,奋力开拓旅游市场;着力强化行业管理,促进队伍素质提升;着力促进旅游就业,培育壮大产业规模;着力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转变工作作风,保障工作任务完成。
从目前来看,各方面工作进展良好。抓整合方面,甘肃省正在打造2个比较成熟的品牌,培育2个成长型旅游产品,发展兰州1小时休闲观光旅游圈;构建“宣传、文化、旅游、林业四位一体”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全省主要的常规景区逐步实现“一票通”。
抓项目方面,甘肃省今年新建的350座旅游厕所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其中由省旅游系统承建的204座旅游厕所中,开工总数189座,占建设总数的92%。山丹、肃南、永靖、临潭四个旅游示范县的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同时,甘肃省努力抓好世行贷款项目建设,争取国家投资项目。
抓招商方面,省旅游局已推出了180多个招商引资项目,部分项目的洽谈取得了进展。各市州也推出了招商引资项目。在这次兰洽会上,将有一批项目签约。甘肃省还用市场机制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引进战略投资伙伴。探索引进或组建旅游投资开发公司、旅游演艺公司、旅游商品开发公司,设立甘肃旅游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旅游业。
抓创新方面,甘肃省创新旅游推介方式,由政府出面组织,在邻近省份和京津推介,并以系列专版、专栏、大型活动、深度专访、广告、新闻报道等形式,在全省形成系列新闻报道宣传和集中广告宣传的声势。启动了“快乐老家—甘肃人游甘肃”宣传周活动。赴台湾、日本、德国,及国内的西安、大连、四川、天津、北京等地,参加旅交会或举办旅游推介会等活动,效果明显。下一步还要去珠三角等主要客源地推介。
抓交通方面,省上加大了协调力度,争取尽快开通航空口岸,增加更多的国内航班,降低票价,为旅游提供便利的空中交通。夏河、张掖、金昌3个机场也正在筹建。铁路方面,今年兰州至北京和广州两个方向每天对开高速列车后,交通会更加便捷。兰渝铁路也正在建设之中。公路方面,天宝高速和平定高速在年内将建成通车,其他路段也会发生大的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向前。
此外,旅游市场整顿力度加大。5月1日起,《旅行社条例》及《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正式实施,甘肃省以此为契机,促进旅行社转型升级。目前正在全面开展旅游市场清理整顿,做好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缴退工作,修订完善旅游合同,取消“零负团费”,制定旅行社考核奖励制度。加快创建绿色旅游饭店。推进旅游标准化工作。建立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抓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努力创造条件,尽快开通12301旅游服务热线。
甘肃省还以培训为突破口,落实国务院支援西藏建设的要求,举办了藏区培训班,为了发展红色旅游,还举办了红色旅游培训班。近日,甘肃省迭部县腊子口景区的导游员格列坚赞经过培训后,以前八名的名次进入了全国红色旅游导游员电视大赛决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
记者:政府部门希望通过文化旅游博览交易会,达到什么目标?
刘永富:6月11日召开的2009甘肃文化旅游博览交易会是甘肃旅游首次在兰洽会上的集中形象展示,也是省委、省政府为推动甘肃省旅游业发展而提供的一次大好机遇。国家旅游局邵琪玮局长将亲自参加这次会议,预计省内外旅游局、旅游企业、专家、媒体等旅游界代表参展人数超过千人。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盛会,搭建甘肃省旅游企业与国内外旅游业界的交流平台,加强甘肃省与周边省区的旅游合作,努力开拓国内和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促进旅游业的全面发展,达到展示资源、推介产品、洽谈合作、提升形象的目标。为此,将主要开展四大活动:
一是举办专业旅游展。甘肃、陕西、宁夏、青海、新疆、广东、河北等省区市的旅游局,西安、深圳、银川、西宁、咸阳、宝鸡、渭南、延安、哈密等市区的旅游局,及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西北旅游传媒机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等单位将参展促销。
二是举办甘肃旅游推介洽谈会暨签约仪式。西北五省区旅游局将签订《旅游市场开发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旅游市场开发的深度合作机制;省旅游局与10家旅行社签订深度开发旅游市场的合作协议。仅深圳市6家旅行社就计划在10年内投资21.3亿元,用于开展或合作开展兴建酒店、景点景区、输送客人等旅游项目,并将甘肃重点推介的旅游线路产品列入其市场推广计划,这在甘肃省还是第一次。此外,甘南、白银将签订9个招商引资项目,总金额9.92亿元。
三是举办两个专业论坛。6月11日下午,在飞天大酒店举办“丝绸之路旅游与区域合作论坛”及“甘南香巴拉文化与生态旅游论坛”。邀请10位国内知名专家进行专题演讲。“丝绸之路旅游与区域合作论坛”以巩固与加强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城市之间的旅游合作,联合推进丝绸之路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宗旨。“甘南香巴拉文化与生态旅游论坛”则突出香巴拉文化、藏民俗文化、环境保护、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开发、旅游开发与管理等专题。
四是组织大型考察踩线活动。省旅游局邀请了美国西部旅游公司、台湾旅行业品质保障协会等重点旅行社,将有约300名国内外实力雄厚的旅行商和主流媒体前来参加活动,沿省内丝绸之路精品旅游线、南部藏回风情草原风光旅游线、甘肃东部丝路胜迹红色之旅考察线、兰州周边短线等主要旅游线,进行考察踩线和采访报道。这将是甘肃省近年来组织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旅游客户考察踩线活动。
此外,为了扩大影响,甘肃省还将设立旅游网上展馆,统一上网发布甘肃旅游资源产品信息,并邀请众多媒体采访报道。
记者:我看到您的手边放着《多彩甘肃》的小册子和厚厚的《甘肃省旅游业发展规划》。这两本书很重要吗?
刘永富:《多彩甘肃》的小册子,是为参加兰洽会的宾客准备的,我想还可有更多的用途。目的有两个,一是希望更多的人来甘肃省旅游,在甘肃省消费,二是希望他们能来甘肃省投资,发展甘肃省经济。这个新出的小册子虽小,但我希望它能起到较大的作用。
而《甘肃省旅游业发展规划》,确定了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方向,是我们的作战蓝图。它和墙上的旅游图一样,承载着我们的梦想。
文章来源: 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 策马踏雪
| 法律顾问:
| 对外服务: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电话: 86-10-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这是甘肃省全国人大代表名单:
  甘肃省(54名)
  马世忠、马百龄(回族)、马光明(回族)、马尚英(东乡族)、马建苹(女,回族)、马雪花(女,保安族)、王三运、王胜俊、王镇环(女)、毛生武(藏族)、石寿芳、田成、白忠华(女,回族)、冯杰、邢伟志、吕惠嫱(女)、朱纪、刘永富、刘伟平、刘德树、许锡龙、李家民、杨正平、杨东、连辑、吴云天、何丽霞(女)、张令平、张惠萍(女)、张勤和、陆武成、陆浩、陈伟(女)、陈传书、陈克恭、罗笑虎、周绪红、周强、郑亚军、赵春、赵满堂、胡浩、洪润清(女)、洪毅、夏红民、郭玉芬(女)、常海霞(女,裕固族)、康仁、梁明远(藏族)、彭长城、雷通霞(女)、虞海燕、路志强、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藏族)
  这是我们甘肃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名单,但是这些人是干什么的?什么职务?哪里人?他代表的是哪些人?他们要替人民在人大会议上说什么?谁知道?
  反正我不知道。
  我已经几十年没有得到过选民证了,谁剥夺了我的选举权?我不知道,我是被谁代表了?我不知道。
  甘肃省人大,请向百姓公布,这些全国人大都是谁?代表的是谁?
楼主发言:5次 发图:0张 | 更多
  嗯,两会又要开了中国式样的政治生活。
  不用奇怪,不要自卑,地球人都不知道的  
  这么大的事!你们居然这么草率!我觉得至少要跪求!好吧。让我来告诉你们。
  马世忠  男,汉族,1962年4月生,山东潍坊人,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7月参加工作,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  马百龄:男,回族,生于1959年11月,大专学历,1981年9月参加工作,任甘肃省经济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中华民族团结友好协会甘肃省委员会副主席、张家川宣化岗拱北管理委员会名誉主任、甘肃富民扶贫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甘肃华奥矿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甘肃省宕昌开源铅锌矿有限公司董事。  甘肃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委员、天水市政协副主席。政协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副主席。  马光明,男,回族,1960年4月生,甘肃临夏人,198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12参加工作,甘肃政法学院法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酒泉市委书记。  1993年临夏市委书记,1996年临夏州委副书记、州长,1997年省土地局副局长,2000年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正厅级),2002年嘉峪关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市长,2008年嘉峪关市委书记,2011年酒泉市委书记。  马尚英,东乡族,1949年7月生,甘肃广河人,196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4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汉语言文学专业。  1975年3月,临夏回族自治州副州长,1987年7月,临夏回族自治州委副书记兼临夏市委书记、市长;1989年12月,临夏回族自治州委副书记;1993年5月,临夏回族自治州委书记、州人大常委会主任;1998年4月,省林业厅厅长、党组书记。日,甘肃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任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马建苹(女,回族)、群众。  马雪花(女,保安族)、群众。  王三运,不解释。  王胜俊,男,汉族,1946年10月生,安徽宿州人,197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9月参加工作,合肥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大学学历。现任中共中央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央政法委员会秘书长。 首席大法官。  王镇环(女),群众。  毛生武,男,藏族,1962年2月出生,甘肃天祝人,中共党员,1982年7月参加工作,兰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毕业,博士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历任天祝县民政局局长,县委副书记,副县长,武威市委常委,凉州区委副书记、区长;合作市委书记;甘南州委副书记、代州长。  现任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委副书记、州人民政府州长。  石寿芳  47岁,现任岷县禾驮乡石门村党支部书记。在"5·10"特大雹洪泥石流灾害中,石寿芳和村"两委"班子成员,预警在先,处置及时,带领群众奋勇抗灾,保证了全村无一人伤亡,将群众损失降到了最低,用实际行动再一次彰显了"攒劲书记"的亮丽风采。  田成,甘肃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白忠华(女,回族) 群众。  冯杰  男,汉族,1963年7月生,上海市人,中共党员,1982年9月参加工作,兰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商管理硕士。  2011年任酒泉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  邢伟志  1955年10月生,黑龙江省人。大学学历。历任某师副师长,武警117师师长。2007年1月任武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指挥部主任。2008年11月任武警新疆总队副总队长(副军级)。2010年7月晋升为武警少将警衔。2010年11月任武警甘肃总队总队长。2013年1月任武警甘肃总队司令员。  吕惠嫱(女),群众。  朱纪,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总经理,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85届。  刘永富,不解释。  刘伟平,不解释。  刘德树,男,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总裁、党组书记。  许锡龙,男,农行甘肃分行长。  李家民   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杨正平  可能是宕昌县阿坞乡麻界村村支书。  杨东,不详。
  抱歉,第一条就出了问题。  马世忠  1999年山东省委组织部组织处处长;青岛市市北区委副书记,2001年代区长,2007年青岛市副市长、市北区委书记;  2008年平凉市委书记;  2011年7月至今 甘肃省天水市委书记。
  原来甘肃省人大发言人叫个“喝死了算”啊,领教啦。
  阿玛明,原来我们少数来主政了,去死吧!
  其实,我也不想挽留。
  连辑  男,汉族,1955年10月生,山西沁源人,大学文化程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1974年8月参加工作。  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2011年10月甘肃省委委员、常委、宣传部长。  吴云天  男,兰州铁路局局长。  何丽霞(女)  正高级工程师,甘肃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从事牡丹育种。  张令平  男,汉族,1962年7月出生,山东滕州人,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高级政工师,中共党员。  1994年金川公司工会副主席兼公司团委书记(正处级),1997年金川公司第二冶炼厂党委书记,2001年金川公司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副地级),2003年市委组织部部长,2008年金昌市委副书记、市长,2011年金昌市委书记。  张惠萍(女)
  成县妇幼保健站副站长、主治医师。  张勤和  男,汉族,1958年9月出生,甘肃民勤人,中共党员,1975年9月参加工作,西北师范学院政教系政治教育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工程师。  1984年至1994年,甘肃省委组织部办公室干事、副处级秘书、办公室副主任,正处级组织员;1994年至2000年建行兰州市支行副行长,行长,2001年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副行长,2004年省政府副秘书长,2011年甘肃省财政厅厅长。  陆武成  男,1953年5月生,汉族,甘肃省庆阳市人,在职研究生学历,1972年2月参加工作,197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4年至1996年甘肃省委组织部干事、副处级组织员、副处长、正处级组织员、处长;1996年金昌市委副书记;1998年金昌市长;2001年金昌市委书记;2005年副省长;2008年至2012年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2013年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陆浩  男,汉族,1947年4月生,河北昌黎人,198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9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政治学专业,理学学士。  1978年至1982年兰州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学习;1982年至1985年甘肃省委办公厅秘书处、省委书记办公室副处级、正处级秘书(1983年3月至1990年11月,李子奇任甘肃省委书记);1985年省委组织部副部长;1993年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1996年至1999年兰州市委书记,2000年省委副书记;2001年省长;2006年省委书记;2011年12月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陈伟  女,汉族,1957年4月出生,籍贯内蒙古,中央党校函授大学学历,197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4年07月,安西县南岔乡插队知青;1981年安西县团委副书记;1985年共青团酒泉地委书记;1992年安西县长;1996年酒泉地区行署副专员;2001年省乡镇企业管理局副局长;2005年甘肃省妇联主席;2006年平凉市长;2011年平凉市委书记。  陈传书  男、中共党员、河北人、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先后在共青团中央、中日青年交流中心、民政部机关服务中心、财务和机关事务司和社会福利中心工作。后来任民政部彩票发行管理中心主任,兰州市委副书记(挂职),民政部办公厅主任。  现任:民政部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会长、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会长。  陈克恭  男,汉族,1961年12月出生,甘肃兰州人,198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3月参加工作,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自然地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硕士,研究员。  1979年至1982年兰州教育学院物理系物理专业学习;1982年至1985兰州市第十中学教师;1988年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自然地理专业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1992年冰川所助理研究员;1995年冰川所副所长;2000年庆阳县委书记、庆阳地委副书记;2004年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2006年甘肃省商务厅厅长;  2008年张掖市委书记。  罗笑虎  男,汉族,1955年3月生,青海循化人,197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11月参加工作,大学普通班学历,政治历史专业。  1981年省委办公厅秘书处秘书;1986年省委办公厅秘书一处处长(1983年3月至1990年11月,李子奇任甘肃省委书记);1990年省委办公厅副主任;1994年定西地委副书记;1998年甘南州委书记;2002年甘肃副省长;2007年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2009年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党委书记。  周绪红  男,汉族,1956年10月出生,湖南南县人,198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月参加工作。  1986年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1986年至1994年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讲师、副教授(1992年博士);1994年至1999年土木工程系副主任、研究生部主任;1999年湖南大学副校长;2002年长安大学校长;2006年兰州大学校长(副部长级)。  周强  男,1962年2月出生,出生地:甘肃渭源。  1984年省林业厅造林处干事,1990年省林业厅资源处副处长;1996年省林业厅计划财务处处长;2000年甘南州副州长;2002年省计委(发改委)副主任;2005年省政府副秘书长;2008年庆阳市长;2012年临夏州书记。  郑亚军  男,汉族,1961年10月出生,甘肃宁县人,中共党员,1979年12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1988年至1995年省委组织部组织处、办公室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1996年省委组织部办公室副处级组织员、兰州市委办公厅副主任;1999年省委办公厅秘书一处调研员;2001年省政府办公厅秘书处处长;2002年嘉峪关市委副书记;2005年酒泉钢铁公司副书记;2009年嘉峪关市长;2011年省嘉峪关市委书记。  赵春  男,汉族,1955年4月生,山西临汾人,198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0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中央财经学院财政专业,经济学学士。  1979年至1983年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财政专业学习;1983年省财政厅行财处干事;1985年省财政厅行财处副处长、预算处处长、农财处处长;1996年天水市副市长;1998年省财政厅副厅长;2001年天水市市长;2005年天水市委书记;2007年省政府秘书长;2008年省发改委主任。  赵满堂  男,汉族,甘肃天水人,无党派人士。1960年11出生。全国政协委员,天水市政协常委,中华全国工商联常委,全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工商联副会长,甘肃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甘肃省矿业商会会长。  现任甘肃盛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2010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甘肃省唯一一位上榜企业,名列第189位。  胡浩  男,汉族,1962年6月出生,山东阳谷人,中共党员,1984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电子技术系雷达与电子对抗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历任中国航天总公司科研局系统工程处处长,国防科工委系统工程一司处长、副司长。  2005年08月任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主任(正局级)。2008年03月任国家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防科技工业局月球探测工程中心主任。  洪润清(女)  不洋。  洪毅  男,汉族, 1954年6月生,山东齐河人。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12月参加工作,湖南大学电气工程系理论电工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年湖南大学电气工程系教师。1992年湖南大学校长助理兼研究生部主任。1993年湖南大学副校长。1994年甘肃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1996年甘肃工业大学校长。1998年甘肃省经贸委副主任。1999年甘肃省张掖地委书记、省委秘书长。2000年省委常委、秘书长。2004年省委组织部部长。2005年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副部长级)。  夏红民  男,汉族,湖北省监利县人。1961年12月生,198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8月参加工作,农学学士,高级农艺师。   1978年至1982年华中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学习;1982年农牧渔业部农业局、办公厅科员、副处级秘书;1989年农业部综合计划司区域开发处处长;1993年农业部动植物检疫总所(局)副所长(副局长);1998年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监管司司长;2000年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2006年甘肃省省长助理。2012年甘肃省省长助理,庆阳市委书记。  郭玉芬  女,汉族,1962年1月出生,甘肃武威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民盟甘肃省副主任委员。1999年兰医二院耳鼻咽喉科主任,2004年兰医二院副院长,2008年任省卫生厅副厅长。   常海霞  女,裕固族,不详。  康仁  男,52岁,甘肃会宁人。  甘肃七建集团农民工代表,历任普工、抹灰班班长、劳务领包队长,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甘肃省劳动模范。  梁明远  男,藏族,1955年12月生,甘肃舟曲人。197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5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文学学士,二级大法官。  1978年至1982年西北民族学院汉语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1982年省民委办公室干事;1983年省民委文教处副处长;1988年省民委文教处处长;1995年甘南州副州长;1998年甘南州副书记;2003年甘南州人大主任;2004年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常务副部长(正厅级);2008年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迟夙生落选人大代表,她敢于投反对票,备受关注的刑诉法修正案有160票反对,57票弃权,她不仅投了反对票,还坦承自己投了反对票。2004年,当肖扬做完工作报告后,她按下了否决键。她说:“我们这个年龄,看到法治从无到有,不希望看到她从有到无”.
  彭长城  男,汉族,1953年12月出生,河南信阳罗山人,大学学历,编审,中共党员。  1969年12月兰州工农轴承厂工人。1978年3月兰州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学习。1982年1月甘肃人民出版社《读者文摘》杂志社编辑。1986年7月甘肃人民出版社《读者》杂志社副主编(副处)。1995年4月《读者》杂志社副主编、经营部主任(正处)。 2001年3月《读者》杂志社常务副主编(正处)。2002年1月《读者》杂志社主编。2005年4月《读者》杂志社社长。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甘肃人民出版社)副总经理(副总编辑)。  雷通霞  女,甘肃省陇剧院演员。《官鹅情歌》女主角。《官鹅情歌》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入选文化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名单。  虞海燕  男,出生地:浙江义乌。198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8月参加工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系冶金工程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程硕士学位,材料学专业工学博士。现任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兰州市委书记。  1978年至1982年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冶金系炼钢专业学习;1982年新疆钢铁公司钢研所技术员、助理工程师;1985年酒泉钢铁公司炼钢厂调度长、铸造车间副主任,酒泉钢铁公司计划处计划科副科长、科长;1992年酒钢炼钢厂副厂长、生产调度处副处长;1998年酒钢炼钢厂厂长、公司总经理助理兼生产处处长;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2002年酒钢总经理;  2004年甘肃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2007年天水市委书记;  2008年酒钢董事长;  2011年甘肃省副省长;2012年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2012年10月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副省长。
  路志强  男,汉族,1957年8月生,陕西洋县人,197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2月参加工作,陕西省委党校本科班政治理论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大检察官,甘肃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1978年至1980年陕西省商业学校计划统计专业学习;1980年陕西省委组织部调配处、研究室科员,副主任科员;1988年陕西省监察厅干部处副处长;省纪委宣教室副主任兼培训中心主任、宣教室主任;1999年陕西省纪委宣教室主任(副厅级):  2003年陕西省榆林市委副书记;  2006年陕西省委政法委副书记兼秘书长(正厅级);  2008年4月陕西省司法厅厅长。   2013年1月甘肃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仁波切  亦名周本塔尔,男,藏族,1948年生,青海省刚察县贡玛部落人。1952年古历2月11日迎进拉卜楞寺坐床,成为第六世嘉木样活佛。  1952年,夏河县拉卜楞寺院活佛(第六世嘉木样);  1957年,甘肃省佛教协会会长;  1961年,甘肃省佛教协会会长,甘肃省青联副主席;  1962年,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甘肃省佛教协会会长、甘肃省青联副主席;  1977年12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全国青联副主席,甘肃省佛教协会会长,甘肃省政协常务委员;  1990年3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甘肃省佛教协会会长、甘肃省佛学院院长;  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院长,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甘肃省佛教协会会长、甘肃省佛学院院长;  2008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院长,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甘肃省佛教协会会长、甘肃省佛学院院长。  2013年1月,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慢慢发现天朝还是汉人的主啊。
  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最好不要在这里说,没有什么意义。
  省出席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代表54名。其中:  一、中共党员41名,占代表总数的75.93%;民主党派及群众,13名,占代表总数的24.07%。  二、妇女代表12名,占代表总数的22.22%。  三、少数民族10名,占代表总数的18.52%。其中:共5个少数民族,回族4名;藏族3名;东乡族1名;保安族1名;裕固族1名。  四、公务员,24名,占代表总数的44.44%;一线工人,3名,占代表总数的5.56%;农民,5名,占代表总数的9.26%;专业技术人员,12名,占代表总数的22.22%;国有企业负责人,5名,占代表总数的9.26%;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1名,占代表总数的1.85%;解放军和武警,1名,占代表总数的1.85%。  ----加起来不是100.  五、年龄,35岁以下,3名,占代表总数的5.56%;36岁至55岁,31名,占代表总数的57.41%;56岁以上,20名,占代表总数的37.04%。  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44名,占代表总数的81.48%。
  好了,先这。
  公务员占比例还真不少啊,代表百姓还是代表
  数了一下,除了下面那8个“不详”的以外,剩下的46个代表里,只有三个不是官,这三个人中一个是高工,一个是主任医师,还有一个是演员。  哪一个是工人、农民、士兵、商人?  那8个可怜的“不详”是什么人?为什么“不详”?有什么不可公开的呢?  工农兵学商们被谁代表了?
  我咋知道!
  我2001年首次參選,曾要求自己每天走大街小巷8個小時,每天走10-15公里,以便能和更多人民直接接觸,傾聽人民的心聲。我在2008年第三次參選敗給蔣孝嚴,他是蔣家後代,但投入選舉一樣認真。每天清晨,我不是在市場公園掃街碰到他,就是在社區旅遊或進香團送行時碰到他,每天都激烈競爭,誰也不敢鬆懈。  
  蔣是國民黨副主席,當時高層安排他當政黨代表,但蔣拒絕,堅持要參選區域代表,堅持要讓人民直接選出,就和我展開六個月的激烈對決。
  都在开会,忙呀。
  54个人,代表了2千多万人,平均一个人代表了400多万人。  2013年你买表了么
  杨东  男,汉族,甘肃武威人,1965年05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是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甘肃代表团)。现任甘肃省水利厅石羊河流域管理局局长。
  马建苹  女,回族,1973年3月出生,甘肃天水人,博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马建苹同志1995年6月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基地班有机化学专业,同年免试推荐为兰州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98年6月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7月在兰州大学功能分子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其间2004年6月在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4年11月至2006年10月在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植物化学研究室进行为期2年的博士后研究。2007年3月在复旦大学药学院生药教研室工作。 2009年7月调入兰州理工大学工作,现为学校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制药工程系主任。
  常海霞  女,1987年出生,裕固族。2009年兰州理工大学毕业,2010年9月至今,担任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乡许三湾村村主任助理,曾受到当地有关部门表彰。
  常海霞  
  感谢百度,感谢词条编辑者。更新了几条信息,修正了一个张冠李戴的错误,目前差最后一个人的信息。
  科教文卫的编号有误  第八行应该是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楼主这下满意了吧!
  我是等死队的,这里的哪个代表是代表等死队的?
  一般来说常委们年龄最大。
  你们确定你们是去开会的吗?
  时间好长。
  管他呢,让他们开去吧。
  反正没我的代表
  回来戴大红花照相。
  @weiywd 35楼
08:18:00  我是等死队的,这里的哪个代表是代表等死队的?  -----------------------------  嘿嘿,我说你是个老寺沟,你还意见大的很。自己表明了怎么还恨我。老沟不一般哪,一个算一个,死二个算一对双!噗,留着你自家孩备疫苗吧,你别把大家都伤了!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