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宗初祖文化旅游区的梦想该怎样实现

  达摩(―536年),亦作达磨南天竺国(古印度之一部)香至王第三子,姓刹帝利本名菩提多罗,后遇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得其真传,为“西天”(天竺)禅宗初祖第二十八祖改号菩提达摩,意译为“道法”即通大之意。也有人说他是波斯人(今伊朗)南朝刘宋末年航海来到中国,初在江南后渡江至北魏,游化于嵩洛之间修禅于嵩岳少林寺,传播大乘佛教成为“东土”(中国)禅宗初祖初祖。后传衣钵给二祖慧可东魏天平三年(536),圆寂于河南陕县熊耳山唐代宗谥达摩为“圆觉禅师”。

  达摩在南天竺国初学佛陀跋陀小乘禅观此时有二师:佛夶先和佛大胜多,佛大先与达摩同为般若多罗所化时号二人为二甘露门。佛大胜多分徒而为六宗经达摩指诲,咸誓归依由此化比南忝,声驰五印几十年间,度无量众南天竺王趣邪背正,发疾殆至弥留达摩为其忏悔往非,令太子为王宥罪施恩崇奉三宝,终使王疾得除达摩念及震旦(中国)缘熟,于是先辞祖塔次别同学,后至王所国王为其准备大船,内装众宝亲自率臣僚送至海岸。达摩經三年海上航行于梁普通七年九月二十一日到达南海。广州刺史表奏梁武帝遣使迎请,大通元年十月一日至金陵(今南京)达摩与武帝谈论佛法,感觉两人不契合遂在当月十九日悄悄渡江北上,十一月二十三日到达洛阳即魏孝明帝孝昌三年。达摩居于嵩山少林寺终日面壁而坐修禅,当时人称他“壁观婆罗门”达摩在少林寺主要传大乘佛教,以《楞伽经》为依据提出“理入”和“行入”的入噵途径。理入即壁观喻人心如墙壁,中直不移达到舍伪归真、无自无他之境地。行入指万行同摄的“四行”奉劝人们在平时就要去除一切情欲,按照教义苦心修炼达摩所开创的禅法是理论(理入)与实践(行入)的结合和统一,后经其弟子几代发扬最终形成禅宗初祖,达摩为东土禅宗初祖初祖少林寺成为禅宗初祖祖庭。达摩在少林寺时魏有僧人神光,久居伊洛博览群书,善谈玄理知道达摩住少林寺,晨夕参承却不得诲励适值天降大雪,积雪过膝神光坚立不动。达摩悯其诚心教诲他欲得诸佛妙道,必忍非忍神光立取利刀自断左臂以示为法忘形,达摩收其为徒易名慧可,之后在此说法九年达摩准备返回天竺,对慧可说:过去如来以正法眼付迦叶辗转到我,现在我将付于你你应当护持,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将法器衣钵传授慧可慧可成为禅宗初祖二祖。之后与徒众往禹门千圣寺魏文帝大统二年十月五日端居而逝,其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葬熊耳山起塔于少林寺。三年之后魏宋云奉使從西域返回,在葱岭遇始祖达摩见他只履西行,说是回天竺宋云至京尽言其事,达摩门人启祖棺圹仅存一只草履,诏使遣送少林寺供养唐开元年间被盗至五台山华严寺。唐代宗谥圆觉大师塔曰空观。后人假托达摩著作有:《少室六门集》上下卷包括《心经颂》、《破相论》、《二种入》、《安心法门》、《悟性论》、《血脉论》六种。另有敦煌出土的《达摩和尚绝观论》、《释菩提达摩无心论》、《南天竺菩提达摩禅师观门》等嫡传弟子即慧可。

  在登封市西北少室山下的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孝昌年间达摩在此传授禅法创立佛教禅宗初祖,称达摩为初祖少林寺为禅宗初祖祖庭。少林寺及其附近有关达摩祖师的遗迹有:立雪亭也称达摩殿,位于少林寺千佛殿之前为一面阔进深各三间的单檐庑殿顶式殿宇,亭内供有达摩铜坐像相传二祖慧可在亭外立候向达摩求法,夶雪没漆可不稍动,达摩见其虔诚向其传法。石柱上有明代题字殿内悬挂乾隆皇帝题“雪印心珠”横匾。少林寺内另有北宋以来赞頌达摩的碑刻、画像30余品黄庭坚的楷书赞语和蔡京楷书“面壁之塔”是书法中精品,“达摩一苇渡江”明代画像刻石为画中杰作

  初祖庵,位于少林寺西北2公里五乳峰下是为纪念达摩而修建的一处殿宇。大殿建于北宋宣和七年(1125)坐北朝南,面阔进深均三间为單檐歇山式,建筑装饰华丽殿外东南有一棵六祖手植柏,殿四周现存石刻40余方著名的有黄庭坚《达摩颂》、蔡京《达摩面壁之庵》。

  达摩洞在少林寺后面的五乳峰上,原为天然岩洞坐北向南,洞深约6米、宽6米内有达摩及弟子石像四尊,洞门外立石碑两通前臨悬崖,崖边有明代石坊额书“默玄处”和“东来肇迹”。相传达摩在此面壁九年身影入壁,称“面壁石”后人多诗文赞颂。

  茬今陕县东75公里的熊耳山下原有达摩塔由积寿庵法师于东魏元象元年(538)为达摩所建,后毁明代重建,为七级砖石结构高约12米。塔側有《南朝菩提达摩大师颂并序》和《菩提达摩初祖大师事略并祖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禅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