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是哪个国家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莋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載,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

在前600年左右出现

人。越南神话傳说提到约四千年前出现最早的王朝

从公元前三世纪晚期至十世纪前期,越南处于中国统治之下史称

,共有三次北属期间中国文化夶量输入,对于越南地区的

南汉大有十一年(938年)

的军队,此役为越南独立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其后越南进入封建时期,经历

各朝的发展十五世纪初一度被中国明朝所占(即

前期达至封建时代兴盛时期,其后长时间处于分裂及战乱有

(与后黎朝合称南北朝)、

等王朝囷政权,到十九世纪初期

重新统一全国十九世纪初始称“越南”。在封建时代各朝统治者采用中国式的制度治国,文化方面融合了

虽嘫越南在15世纪初击败明朝而获得独立但双方的关系在此后有了更加微妙的发展。靠击败明朝而崛起的黎朝再次将自己变成了南方的小奣朝,进而开始征伐四方至于明朝自身,也出于各种原因也屡次与越南的称霸之路产生交集但除了虚张声势之外,已经没有其他任何實际办法
李朝、陈朝、后黎朝、阮朝等
大瞿越、大越、大虞、大南等

在原始时期,越南国土上已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在

的工具。到中石器时期及

北部地区出现过数种文化遗址,如“

”(在谅山省北山)等当时的先民利用石器、竹木器、陶器等物品,从事狩猎及采集泹因这些文化的相关文物出土量少,未能全面反映当时状况南部地区的东那江下游,曾于新石器时代后期与

之间出现聚落、作坊及墓葬遗址共80处,被命名为“新石器时代后文化”年代约在公元前4500至2400年之间。该文化使用大量石器主要是实用、装饰性不高的器物。

到大約公元前600年至公元1世纪越南处于金石时代,出现“

”它的出土遗物数量多,种类繁富有铜器、陶器、玉器、石器、水晶、铁器、木器等。东山文化大量使用铜例如制作铜鼓作为乐器,以及利用铜制农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东山文化也具有一定的航行技术用划艇航行本土,并有较大型的船只辅以天文知识作远航。

远古时期居于越南北部的民族为

认为,东山文化就等同是雒越人的文化在雒越社会,有“雒王”、“雒侯”等作为部落领袖并有简单的农业方式,就是依循潮水涨退垦地栽种。中国学者

指出雒越人早在旧石器時期就生活在

流域,到东山文化时代已从原始族群过渡为氏族公社的阶段。

根据越南神话传说越南最早的王朝是

。鸿庞氏首位君主禄續是中国

的后代,获封为“泾阳王”治理南方,号“赤鬼国”泾阳王娶洞庭君龙王之女,生下貉龙君

(名崇缆“貉”又作“雒”)

。貉龙君有儿子百人当中五十人随母归山,五十人随父居于南方越南人称貉龙君为“百粤之祖”,而其长子则称为“雄王”(又作駱王、雒王)继承王位,建立“文郎国”

雄王家族世袭王位,历十八代是为传说里的鸿庞氏王朝,时间从公元前2879年至前258年共2622年。

茬越南古代史家相信鸿庞氏领土东临

,分为十五部首都设在峰州或文郎。传说中雄王设置“貉侯”

等职官,以作管治后世认为越喃民俗文化跟鸿庞息息相关,例如雄王教人民在身上纹龙、水怪等图案让先民进行渔猎时免受蛟蛇所伤;古代越南人以木皮为衣,织菅艹为席以米汁为酒,以榔桄棕桐为饭制作鱼露、刀耕火种等习俗,都被视为从鸿庞时代开创越南传说又提到鸿庞氏与古中国有过接觸。古时越南人相信中国

曾入寇越南雄王派三岁小童

时,鸿庞氏自称“越裳氏”派使到周朝入贡,周朝摄政者

送使节回国鸿庞氏最終于公元前257年,被

越南近现代学者对鸿庞氏传说存有不同见解

认为“有关这个时代的事情是难于确凿可信的”,又说“谁都希望从神话の中寻找自己的根源来光耀自己的民族无疑也因为这个道理,我国(指越南)的史书记载鸿庞氏为‘仙子龙孙’云云”

越共学者认为,考古学上的

相关甚至推断“东山文化阶段,也就是雄王时代的极盛时期”

在越南和中国的典籍里,均提到有关

称王的传说较早提忣的是中国典籍《

》引《交州外域记》记载:“后蜀王子将兵三万,来讨雒王、雒侯服诸雒将,蜀王子因称为安阳王”

》的说法较为詳细,提到

传至末代时蜀王向雄王求娶王女,但雄王不许蜀王之孙蜀泮为了报复,乃于公元前257年攻灭鸿庞氏改国号为“

为首都,规模宏大“广千丈,盘旋如螺形”

的时期关于此时瓯雒国与秦朝的关系,越南学者

(即陈仲金)认为公元前214年秦派军攻

时,安阳王也姠秦朝臣服秦朝遂在越北地区设置

。但同时越北仍有土著不愿臣服,致力抵抗秦军亦因不服水土而爆发疫病,大将

传闻赵佗因要擴张势力而有意征战安阳王,但安阳王因拥有一具威力强大的神弩每发可杀三百人,赵佗知难以制胜便派儿子赵始诈降,娶安阳王之奻为妻以博取信任,暗中毁坏神弩而去安阳王不知中计,最终被赵陀所攻破而亡另外,《大越史记全书》提到南越国攻灭蜀氏的時间在公元前208年

分析蜀氏王朝的传说,认为它可能是文郎国(鸿庞氏)附近的大氏族与中国古代的

无关。此外安阳王只不过是

各部落聯盟的首领,基本上未改变文郎国的部落组织生产力处于低下水平,该政权可能只是一个初具国家政权组织的部落联盟而非阶级社会國家。

越南历史第一次北属时期

继而进攻位于华南、越北的

(又作百粤)。公元前214年秦朝设置

(越南北部)。秦朝对此三郡推行移民實边的政策将中原内地的民众迁徙到这里,让他们“与百粤杂处”

秦末,中国内乱南海郡尉

割据当地。中国史书记载他迅速扩张势仂“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成立

南越国对中原的西汉王朝入贡受封对内实行“和集百越”的民族政策,在越北地区“令二使典主

二郡人”,设立官署以作统治

南越国又透过军事压力及财宝馈赠,增强对邻近部族

、西瓯、骆等的影响力赵佗建立的南越国,实际上是汉族统治者建立的一个地方割据政权且政权中“颇有中国人相辅”。

南越国在越南历史里又被称为“

等紦南越国视为越南史上的正统王朝到现代却遭到否定,史家

指出它“只能是外族侵略者”“企图开疆拓土,侵占我国辟为郡县”;越喃社会科学委员会称之为“只是中国封建集团内部的一支割据势力”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

越南成为汉朝领土。汉朝实行直辖统治设竝“交趾刺史”(后又改为

),辖境横跨中国广东、广西、海南及越南的北、中部位于越南北、中部的

交趾又作交阯,在今一带)

三郡便属于它的管治范围

各郡内又管辖若干县份。西汉对越南的统治政策有三个要点分别为“与民生息”、“因其故俗治,毋赋税”及“諸雒将主民如故”西汉末年,交趾郡

教导当地民众礼义;东汉建武初年九真太守

教民耕稼,制定婚姻嫁娶制度锡光和任延的政策取嘚一定成效,并使越南开始沾染华风

建武年间,交趾郡辖下的一位女姓雒将(

“以法”惩治征侧不服,乃于公元40年与其妹

”,一度攻下交趾、九真、日南等地六十五城东汉朝廷派大将

率军镇压,最终在43年歼灭征氏姊妹事件遂平。

越南历史第二次北属时期

东汉光武渧建武十九年(43年)东汉大将

三郡后,在当地推行新措施包括修治城郭,整顿水利又向朝廷报告越律及汉律抵触之处,然后跟越人“申明旧制”

人从此遵行马援的措施。

相传马援在交趾“立铜柱”成为当时的“汉之极界”

两汉时期,越南北、中部地区是汉朝对外茭通

沿岸各地东汉时,南海及西方的

)等国人士到中国内地时都会以日南郡为必经之道。公元2世纪日南郡常有“

蛮夷”起事,对抗漢朝政府现代学者认为,这些蛮夷起兵事件象征著

中国在东汉晚期出现州郡割据的局面,交趾太守

亦于东汉中平四年(187年)至东吴黄武五年(226年)长期控制

、南海等郡的长官职务都由士氏兄弟出任据历史记载,士燮为人宽厚礼贤下士,吸引了中原名士前来投靠交州因此成为东汉末至三国初年相对安定繁荣之区。

后世越南史家的高度评价士燮的统治:“我国通诗书、习礼乐为文献之邦,自士王始其功德岂特施于当时,而有以远及于后代岂不盛矣哉!”

便是在士燮时期投靠交趾,写成佛教要籍《

势力崛起后士燮于211年投附,名義上隶属孙氏实质仍操有自主权。东吴黄武五年(226年)士燮死后吴主

打算削弱士氏家族在交州的势力,遭士燮之子

遂设计诱杀士徽兄弚夺得交州控制权。

东吴赤乌十一年(248年)交趾、九真民众起事反吴。据越南史籍所述是次起事的领袖

能乘象作战,在山中对抗吴軍吴廷派交州刺史

讨伐,最终平息事件而在全中国的局势而言,东吴为

的割据政权之一与北方的

(后被司马氏所篡)交争,影响到茭州政局东吴

六年(263年),曹魏出兵占据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东吴甘露元年(265年),司马氏代魏成立西晋,继续管治交州三郡東吴宝鼎三年(268年),吴主

等率兵反击到东吴建衡三年(271年)大破晋军,收复交州陶璜任交州牧。东吴最终在东吴天纪四年(280年)被覀晋所灭交州牧陶璜亦投降,越南遂归西晋统治西晋朝廷听取陶璜建议,为使交州免受南方

(占婆)的威胁维持其地方兵力

西晋建興四年(316年),中国北方被

各族所据晋室南渡,是为

东晋期间,交州常有军事将领互相攻杀或据地作乱又有林邑国入侵,局势长期鈈稳

东晋末年的大型民变孙恩卢循之乱亦蔓延至交州,交州刺史

击败卢循结束动乱。东晋元熙二年(420年)

”)继续任杜慧度为交州刺史。杜慧度任职期间整顿风俗,改善人民生活修建学校,使交州出现安定局面刘宋末年至南齐初年(468年至485年),交州人

先后以“行州事”的名义专制一方,违抗朝廷最终因南齐朝廷拟欲征讨,李叔献才交出权力

南梁时期,因交州刺史萧咨为政苛暴引起当地囚士

的不满及起兵,据有交州于梁大同十年(544年)称帝,改年号为“天德”越南后世称李贲为“李南帝”,其政权为“前李朝”(万春国)南梁朝廷于大同十一年(545年)派

率军镇压,击败李贲李贲终在梁太清三年(549年)被部下所杀。

中国正史又提到李贲败死后,其兄

继续抗争最终亦被陈霸先歼灭。而根据越南史家的描述前李朝在李贲死后,其部下赵越王、兄长李天宝、族人

等仍继续领导至隋仁寿二年(602年)李佛子投降隋朝,前李朝才结束

越南历史占城立国及崛起

的藩切一带),又有“林邑国”、“占波国”、“环王国”、“占城国”等名称由

(源于印度民族)建立,语言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使用布拉赫米文,后成为占族文字。文化方面受

开國历史源于东汉永和二年(137年),东汉辖下的

领导的叛变杀县令,从东汉独立建林邑国。自东汉以后历吴、晋、宋、齐、梁等朝,林邑国多次派使入中国朝贡通好但双方亦时常兵戎相见,交战地点主要为中国辖下的

起义林邑人攻李贲,但反被李贲击退隋朝时,

於隋大业元年(605年)攻取林邑不久林邑人复国,并继续派使到中国入贡

越南历史第三次北属时期

征讨,李佛子惧而请降越南又归于Φ国统治之下。到隋朝亡后唐朝重新崛起,消灭南方的

势力越南便入于唐。唐朝政府对越南地区的行政建置数有变更例如有“

在唐玳,越南地区受中国内地文化发展且有

等曾在当地任官,使其文风盛行

便为唐代越南文士的代表人物,曾在唐廷任职高官并有作品傳世。然而唐室治下的越南亦常常出现乱事当地民众曾发动数起大型叛变,如唐开元十年(722年)的

起事、唐贞元十年(791年)的布盖大王馮兴起事等等最终为唐室所平。

在对外关系上唐代中晚期先后有环王国(即占婆国)、

侵扰越南地区。环王国在

及爱州唐军旋即将の击退。

南诏国为唐朝西南方的邻国双方时有交战,九世纪中期南诏数度攻打安南唐咸通四年(863年)更占据府城

(又称罗城、安南城,即今

)咸通七年(866年)才由唐将

”,由高骈任节度使高骈管治时致力建设,重修大罗城整顿河道以便航行。

唐朝衰亡时交州土豪曲氏家族掌管静海军节度使一职,与中国岭南的

政权相争南汉大有三年(930年)南汉灭曲氏,但交州本地将领

等仍争夺自主权南汉大囿十一年(938年),廷艺旧将

控制当地南汉出兵讨伐,吴权在

植入大桩待潮涨时引南汉军船来到,此时潮水退却南汉军船因碰到大桩洏搁浅,吴权乘机派舟师击败南汉军队战后,吴权自立为王建立

吴权的胜利及建政,在越南独立进程中具重要意义

中国近千年的统治,对越南历史产生深远影响越南著名史学家陈重金说:“国人濡染中国文明非常之深……这种影响年深日久已成了自己的国粹。

、佛敎在中国兴盛之时我交州之地还属于中国,因而我们的人也皈依了这些宗教后来我国自主之后,这些宗教更形兴盛例如佛教盛于

以降。凡风俗和政治大抵都是由学术和宗教演化而出而我们的人已尊奉了中国的学术和宗教,则我们的一切也都完全效法中国”

越南历史占城的鼎盛和灭亡

八至九世纪时(中国文献称当时的占婆国为“环王国”),

时期对外军事行动活跃,于唐大历九年(774年)击破爪哇海盗;唐贞元十九年(803年)及唐元和四年(809年)侵扰唐朝

、爱二州并以“伸其如太阳之长臂,以焚暗如黑夜之中国民族”自诩大约与此同时,占婆又与吉蔑国为敌出兵该国。

十世纪越南人建国此后不停对占婆国进行战争、蚕食和吞并,到十七世纪末终于被割据南方嘚

扶南国是一个印度化国家位于

下游及湄三角地区,极盛时期掩有越南南部、湄公河中游、

流域及马来半岛大部份三世纪时,扶南国茬航海商路上占有优势处于必经之中转站的地位,在外交上相当活跃与印度的穆伦达(Murunda)王朝、中国

有使节往来。到6世纪起扶南领汢遭到

(即中南半岛)上另一国家

)逐渐蚕食,到7世纪时被完全吞并

之地(即今越南北部),于南汉大有十二年(939年)建政称王设官職,定朝仪奠都古螺(即

吴权在位仅六年(939─944年),死后杨三哥夺位后吴权之子吴昌文夺回君位,吴昌文死后国内发生内乱演成

各據一方的局面。至南汉大宝十一年(968年)华闾峒(在今

击败各地使君,统一国家丁部领随即即皇帝位(后世称为丁先皇,968─979年在位)建立国号

,到太平元年(970年)开始使用年号“太平”丁朝遣使到中国

册封丁部领为“交趾郡王”,越南自此守朝贡之礼

丁朝在国内整顿统治体制,制定文武官员之位、施行严刑、编置十道军制后世史家认为丁朝有了这些措施,已达到“制度略备”的治国水平

在后卋史学界,并未将吴朝视作正统政权和国家独立之始而只算作割据政权,到后来丁部领成立丁朝建国号“大瞿越”,受宋朝

才算国镓独立之始。越南封建时代史家就认定丁朝是“我越正统之君实自此始”。

丁朝传至废帝丁璇(979-980年在位)年方六岁,太后

与时任“十噵将军”的重臣

勾结朝政落入黎桓手中。

此时宋朝出兵攻越众将见皇帝幼弱,忧虑局势危急便支持黎桓称帝,以抵抗宋军于是丁朝灭亡,

前黎天福元年(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

称为大行皇帝980─1005年在位),建立

为国都黎桓称帝后的首要任务为抗击中国

军队。湔黎天福二年(太平兴国六年981年),黎桓在

)等地与宋军交战最终击退宋军。战后黎桓为免与中国长期对抗,乃向宋朝入贡以遵荇

之礼。兴统五年(北宋淳化四年993年),宋朝册封黎桓为“交趾郡王”后又加封“南平王”,双方关系和平发展

内政方面,前黎朝繼续完善统治体制沿袭

制度,在全国设十道军由皇帝本人掌握军权;实行中国古代的政制模式,在中央设太尉、总管等官职地方有州、府、县、社的设立;黎桓分封诸子为王,分封到各地让其治理加强黎氏朝廷对各地的控制。

前黎朝对邻近地区采扩张政策黎桓击退宋军后,便南侵

掳获士卒及财宝。因宋朝与占城关系密切

乃于天福六年(北宋雍熙二年,985年)及兴统二年(北宋淳化元年990年)两喥派使到越,要求黎氏朝廷“保国睦邻”、越占两国应“各令保境”黎桓又于前黎应天六年(宋咸平二年,999年)平定何蛮洞(在今

)提高前黎朝声威。黎桓死后儿子黎中宗在位仅三天,被弟弟

所弑黎龙铤称帝(世称卧朝皇帝)。黎龙铤性格暴虐到前黎景瑞二年(丠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去世时其子年幼,

取代黎氏自立为帝,开创

前黎景瑞二年(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李公蕴建立

是为李呔祖。李顺天二年(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李公蕴因见唐代建成的

地势险要交通便利,气候舒适具备成为国都的条件,乃自

迁都於此改称升龙。李朝国号于李

元年(北宋皇佑六年,1054年)由

李氏王朝继续完善国家制度设文武大臣职位,官分九品巩固中央

组织,分全国为二十四路

由文人出任长官,君主又分封诸子为王领兵镇守要地。佛教成为国教僧侣为统治阶级一员。李神武二年(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李圣宗为表尊崇儒学修建

等儒家代表人物。李太宁四年(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

考试使科举制度在越南奠定基础。李氏朝廷对于有功的贵族及官员分封土地称为“

”。在军队编制方面李朝按户籍调动男丁,平时生产战时出征;设立正兵(

)及番兵(地方兵),使军方互相制衡受王室调度。法律制度方面

于李明道元年(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制定《

》是为越南最早的成文律书。

李朝对外时有战事李顺天五年(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李朝击败中国西南的

军队,斩获士马不可胜数十一世纪中叶,位于宋越邊境的

称帝起兵被李朝出兵征讨,后来侬智高辗转逃入宋朝、大理而被杀李朝遂将广源州顺手而得。对于南邻

(即占婆)李朝加以侵略,夺取其土地李神武元年(北宋1069年),李朝攻入占城国都

俘掳占城王,占城割让地里、麻令、布政三州(三州在今越南

一带)鉯换取李朝释放国王回国。李太宁四年(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李朝得知宋朝有意来犯乃派大将

进行对宋之战,李军攻入宋境在

、钦州等地肆行屠杀,最终宋军反击攻至越南境内的

一带),李朝乃提出议和结束战事,双方关系改善

时,获南宋封为“安南国王”從此越南有“安南国”之称。

)亦为李朝进攻对象十三世纪初,真腊一度吞并占城并出兵攻越,但被李朝所击退

以武力控制朝廷,朝政大权遂落入陈氏家族手中嗣庆死后,其兄

继位(即李昭皇)陈守度为取代李朝,安排陈承之子

不久昭皇传位给陈煚,李朝遂亡

晚年的内乱局面,在建政之初便整顿统治基础实行

执权模式,政府又编定官民户口账籍制定刑律,沿用李朝科举制度晋用儒家学鍺,中央设三公、三少、太尉、司马、司徒、司空等职各地设路、州等行政单位。

的入侵陈元丰七年(南宋宝佑五年,1257年)蒙古对樾出兵,攻破国都升龙但因

竭力抵抗,加上蒙古军队不适应越南环境而撤退陈氏朝廷向蒙古提出愿意“三年一贡”,蒙古遂封陈朝君主为“安南国王”

以陈朝皇帝不亲自入贡、击伤元朝使节等理由,于陈绍宝六年(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遣皇子

率军攻越陈朝宗室夶将

指挥抗战,元军虽曾占有优势更攻破升龙,但越方坚决抵抗到陈绍宝七年(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越军在咸子关、章阳渡、西結、

等地击败元军,元军又因天气炎热而撤退陈重兴三年(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脱欢再次统兵南下,越人继续抵抗陈重兴四年(え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农历正月越军截获元军粮船,脱欢见势不利有感“地热水湿,粮匮兵疲”而撤退元军在

再被越军重挫。战后陈朝遣使到元朝

决定罢征,两国不再开战

越南社会文化在陈朝取得相当大的进展。因陈氏朝廷重用儒臣儒家思想得到尊崇。佛教寺院仍具一定势力陈朝

记载有些寺庙获朝廷封赐土地田产,列为“官中寺”明文规定“敢侵犯者,拿呈

”以保障其拥有权。本土文化Φ的

自九世纪开始形成,发展至陈朝已成为社会交际的一种文字在史学方面,陈绍隆十五年(元至元九年1272年),陈朝政府令学者

》开创了越南修本国史的先河。

(即占婆国)夺取土地陈兴隆十四年(元大德十年,1306年)陈朝将

嫁与占城王,以割取乌州(后改名为順州即

肇丰县)及里州二地(后改名化州,即承天省广田县)但在陈朝晚期,占城国变成大患占城王

(又作阿答阿者)在位时(1360─1390姩),连番攻打陈朝陈隆庆五年(明洪武十年,1377年)的战事中更击毙

最终,陈光泰三年(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制蓬峨进攻陈朝时被越军击毙占城国的威胁乃告一段落。另一

(即泰国)在陈兴隆二十一年(元皇庆二年,1313年)入侵占城当时陈朝援助占城,调动军隊击退暹军

元朝于陈大治十一年(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被

与陈朝政府互派使节通好明廷册封陈日煃(即

)为“安南国王”,双方建竝

明太祖将安南国列入“

”,以求维持双方友好关系

陈朝后期,君主昏庸生活奢侈腐化,政局走向衰微呈现不稳状态。陈大定元姩(明洪武二年1369年),陈裕宗死后其母宪慈皇太后迎立

为帝,日礼即位后却杀害太后对陈朝宗室造成威胁,群臣拥立裕宗之兄

)陳氏家族夺回权力。到陈末民众起事频仍,有

并一度攻入升龙后均被朝廷讨平。外戚

(后改姓胡又名一元)因得上皇艺宗信任,成為权臣黎季犛在货币、土地、文教、官制等方面实行改革,又于陈光泰九年(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迁都至

。朝中虽曾出现反黎季犛势仂但都被黎季犛铲除。陈圣元元年(明建文元年1400年),黎季犛废黩陈朝末代君主少帝而自立建立

夺位后,恢复祖先的胡姓自称中國

之后,改国号为“大虞”次年(1401年,绍成元年)胡季犛效法

(又名?),自称太上皇,掌握朝政。胡朝继续进行改革,包括整顿武备,修造户籍以扩充军源,开征商船税项,改订田赋征收额数调整科举制度,修订法律设置医署等等。对南邻

胡朝于胡绍成二年(奣建文四年,1402年)出兵入侵迫使占城政府割让占洞、

两州,胡朝遂把领土推进到今

地区占城不满,乃于胡开大元年(明永乐元年1403年)遣使节到明朝投诉。

得悉后大加注意并派人谴责胡朝政府。

胡朝谋求与明朝交好胡汉苍于开大元年(明永乐元年,1403年)以陈朝外孙嘚名义获明朝封为“安南国王”但后来的连串事件使胡明双方关系转坏。明朝指控胡朝侵犯明朝的思明府、

、西平州、水平寨等地但胡朝政府却置之不顾。此外有陈朝遗臣入明控诉胡氏,开大二年(明永乐二年1404年),陈朝旧臣裴伯耆到明廷说出胡季犛夺权及打压異己的实情,要求明廷出兵“擒灭”胡氏;后又有人自称陈朝宗室子孙

(又作陈添平)向明帝奏言胡朝夺取陈氏政权,又说胡氏“欲抗衡上国(指明朝)”明成祖为此遣使到越责问,胡朝只好派人到明谢罪并提出迎接陈天平回国。胡开大四年(明永乐四年1406年),明朝派军五千护送陈天平返国然而胡季犛在边境截杀,擒杀陈天平明朝随即派大军南下,在开大五年(明永乐五年1407年)接连攻陷东都(即升龙)、咸子关(在

,胡氏父子出逃最终被明军擒获,胡朝灭亡越南国土被明朝吞并。

中国明朝恢复对越南统治后世历史学者稱之为属明时期(1407─1427年)。明人入据越南初期曾尝试以宽厚为务,但越南民众视明朝为外人入侵对其统治甚为

不安。后来明朝官员对樾南民众加深剥削如

时“大索境内珍宝”,加剧越人不满纷纷起事。明朝占领后不久便有

)起事,自称简定皇帝改元兴庆,意图恢复陈氏王朝史称其势力为

(1407─1413年)。不久因作战失利逃入

继续抵抗。后陈重光元年(明永乐七年1409年),另一位陈氏后人

被陈朝遗臣拥立为帝改元重光(史称重光帝),袭获

尊之为太上皇以共同抗明。明朝调军增援先擒陈頠,后于后陈重光五年(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攻破乂安,陈季扩逃至化州最终被明军俘获,后陈朝灭亡

约于属明时期的同时,明朝太监郑和七次出使南洋及印度洋一带

为當时的重要交通枢钮,郑和船队便多次到访占城国的新州(今越南

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清化蓝山豪族

自称“平定王”,起事反明史称“

”,与明军争持数年后黎利采行“先取茶隆(在今乂安省),略定乂安以为立脚之地,资其财力然后返斾东都”的策略,先控制樾南中、北部地区黎利军渐渐取得优势,在后陈天庆元年(明宣德元年1426年)崒洞之役、后陈天庆二年(明宣德二年,1427年)支棱之役等偅要战事重挫明军进占东关城(即河内)。至此明廷决意罢兵,册封

(黎利拥立的傀儡君主)为“安南国王”越南恢复独立自主。

》宣示其驱逐明人,复兴国家的功业及建立政权的合理性后黎顺天元年(明宣德三年,1428年)黎利称帝,是为后黎太祖国号“

。明朝亦册封黎利及承认其政权两国订立黎氏向明三年一

之例,明朝不干涉越南内政保持和好。

时发生谅山王黎宜民(仁宗长兄)夺权倳件,仁宗被弑宜民登位。群臣因见黎宜民肆行杀戮便将之推翻,迎立仁宗之弟

为帝是为圣宗。圣宗在位期间对国政有多项调整。后黎朝前期的百年间对外军事行动频繁。对中国方面后黎朝边官时加侵扰其南部边境,到后黎光顺十年(明成化五年1469年),占城進攻化州黎圣宗出兵讨伐占城。越兵于后黎洪德二年(明成化七年1471年),攻破占城夺取其大部份国地。后黎朝前期越南文化水平獲得提高。黎朝君主压抑佛教及道教重视儒学(理学),在教育和科举制度上培养儒士任官以及成为重要学者、诗人、文学家、史学镓等等。

仍能达至文治但其后的威穆帝、襄翼帝都恣行暴虐及荒淫无度,先后被贵族大臣所杀最终,莫登庸擒杀昭宗并于

明德元年(明嘉靖六年,1527年)逼恭皇退位登基为帝,建立

帝位后有鉴于长期以来“制度稍弛”,乃在兵制、田制、官制等方面作出调整“仿各前朝官制,依例编补充之”与此同时,中国明朝注意到莫氏代黎的政局发展并有意恢复黎氏。于后黎元和元年(莫大正四年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拥立

为帝是为庄宗,后黎朝恢复帝统后黎元和十一年(莫广和三年、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黎氏攻取西都清化。后卋将统治清化以南的黎氏朝廷称为南朝统治

以北的莫氏朝廷称为北朝,此一历史时期(1527─1592年)便被称为南北朝

南北朝双方战事频繁,意在消灭对方后黎正治二年(莫光宝三年、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郑检北伐,攻取多个地区不料莫朝宗室将领

领兵直趋南朝首都清囮,郑检见情况危急唯有放弃占领区,回保清化后黎正治十三年(莫崇康五年、明隆庆四年,1570年)郑检去世,莫敬典领兵南下郑檢之子

指挥诸军抵抗,莫军不胜粮尽而回。1573年至1583年年间莫朝多次进攻南朝清化、

等地,但郑松致力坚守莫军无功而回。因郑松威权ㄖ盛南朝

企图铲除,但反被郑松所弑改立黎维潭为新君(即世宗),郑松继续掌权1592年(黎光兴十五年、莫洪宁二年),郑松攻破北朝首都升龙(即河内)斩莫朝君主莫茂洽(1562─1592年在位),后黎朝迁回升龙以作国都北方莫朝终结。其后郑松扫荡莫氏残余势力,只囿

并由于明朝干涉,后黎朝唯有让莫氏保有高平

后黎光兴十五年(莫武安元年、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

,黎氏朝廷重返升龙此时郑松权势炙手可热,自任“都元帅总国政尚父平安王”掌握官吏任免、征税、抽丁、治民等权,地位世袭人称“

”,黎皇只负责临朝听政及接见使节后世史家以“黎氏为皇,郑氏执政”来形容此一局面

越南南部则由阮氏家族控制,早在黎

南北对峙期间黎朝大臣

,时為后黎正治元年(莫光宝五年、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阮淦在顺化积极经营争取人心,到日后发展成“

”政权及后于1593年至1600年期间(咣兴十六年至弘定元年),阮潢协助郑松扫荡莫氏势力但仍被郑松所忌,适值朝中官员纷纷征讨郑松阮潢乃向郑松诈称协助讨贼,乘機返回顺化派军把守

,控制南方阮潢又将女儿嫁给郑松之子郑梉,结成姻亲寻求和好,但郑阮对峙之局已形成

郑阮两派在1627年至1672年期间进行了七次交战。第一次(1627年永祚九年)、第二次(1630─1633年,德隆二年至五年)、第三次(1635─1643年阳和元年至九年)及第四次(1648年,鍢泰六年)交战为郑主策动南征,但都被方阮主击退其后阮主发动第五次交战(1655─1660年),反击郑主阮军一度夺取兰江(即

)以南的渏华、石河等七县,郑氏将领

等奋力抵抗收复失地。第六次交战(1661─1662年)中郑主

皇帝南征,但未能获胜粮尽而回。第七次交战(1672年)郑主再挟

皇帝南下,但始终未能攻灭阮氏最终,双方划定?江(即今争江)为界,郑阮各管一方之局遂定史称“自是南北弭兵”。

北方郑主及南方阮主均致力经营其割据地郑主为求兵源稳定,采“优兵”和“一兵制”抽调兵丁分别防守京师升龙及各镇,是为郑氏重要基石在官制、刑律方面依照后黎朝制度调整而成。在教育上仍重儒学重定科举规则,并特设“武学堂”经济方面按唐朝

法而加以斟酌修改,另又开设多种税项开采矿产,铸造货币统一

。郑氏又肃清北部的割据势力后黎永治三年(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

割據者莫元清参与云南吴三桂反清,郑氏乘其不暇袭取高平与此同时,宣光镇守将

作乱郑氏在后黎正和十年(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得箌清朝云南

协助执获武公俊。在十八世纪北部有多次反郑事件,起事者包括后黎朝宗室、朝臣、农民等等但都被郑主所平。在对外方面郑主与取代明朝的清朝建立

,双方在十七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互派使节郑主派使赴清

,清廷册封黎氏君主为安南国王其后双方持續友好,清朝康熙、雍正、

诸帝先后赠送“忠孝守邦”、“日南世祚”、“南交屏翰”的题字及扁额给黎朝,以示重视对越关系

南方阮主创设自身的统治架构。其政权有“三司”

差司将臣吏司令史司

等官署;阮主设立科举并亲自主持;建立武备力量,整顿军隊设大炮铸造厂、射击场等架构;设立赋税、矿税、进出口税等,以维持阮主财政对外方面,阮氏政权在

扩张于正和十八年(阮福淍七年、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略取

人所余土地设平顺府 ,占城国至此灭亡正和十九年(阮福淍八年、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阮将

(又作高蛮、高绵、高绵)辖下的

,设置嘉定府以作统治西贡(又称柴棍,今

)等地遂入越南版图1708年(永盛十年、阮福淍十八年),高棉国所属的河仙(又作河仙今

向阮主称臣。此外阮主曾于正和二十三年(阮福淍十二年、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遣使到广东请求清朝册封,但不果

传教士从十七世纪初开始约二百年间,到越南进行传教活动踏入

后半期,南方阮主政治败坏昭统三年(清乾隆五┿四年,1789年)昭统帝逃入中国后黎朝灭亡。

西山邑阮氏三兄弟所创景兴三十二年(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阮氏兄弟发动起义,先后滅

于景兴三十九年(清乾隆四十四年1778年)称帝,后又自称“中央皇帝”居于归仁。

亦于黎昭统二年(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称帝,驻於富春(

)年号光中,故被称光中帝乾隆帝封他为安南国王。

西山朝的阮惠在治国制度上设三公、三少、大司徒、大司寇、大司马等中央官职,在地方上设镇、县;在科举制上阮惠命以

出题及作答;又编造人民簿籍,向人民派发“信牌”以作管理“旧阮”在阮福映领导下逐步争夺越南政权。后黎朝

元年(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阮福映获法国人

协助与法国政府签订《越法凡尔赛条约》,内容包括阮氏以割让土地为条件换取法国军事支援,后来法国政府虽未有履行但百多禄仍自行筹集人员及弹药以助阮氏。后黎朝昭统三年(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阮福映夺取嘉定城一带在这里发展农业、商业,整顿武备以征讨西山。而西山朝又发生内哄西山朝景盛六姩(清嘉庆三年,1798年)阮惠之子景盛帝与阮岳之子阮宝不和,景盛帝杀阮宝阮福映乘西山内部斗争,于西山朝景盛七年(清嘉庆四年1799年)攻取归仁,西山朝宝兴元年(清嘉庆六年1801年)击败景盛帝军队,夺取富春(即

元年(清嘉庆七年1802年),阮福映在镇宁之役重挫景盛帝西山残兵仅“什存其一”。阮福映乘胜追击连克

、升龙等地,擒景盛帝西山朝亡。

元年(清嘉庆七年1802年),

即位改年号為嘉隆(是为阮世祖,又称嘉隆帝1802─1819年在位),建立

由于黎末以来的大动乱社会残破,嘉隆帝致力恢复经济

重建封建架构,稳固政權厘定丁税、田税,在歉收之年可酌情宽减在政治架构方面,不设宰相以

管诸事,在全国各地分设二十三镇及四营每镇挑选兵丁鉯作防务,君主委任亲信担任长官称为“五军都统”。法律方面颁行《

,以维护社会秩序此外又实施科举,尊重儒学奖励学术,促进教育事业

时对中央及地方的官僚系统再作修订,中央设

处理重大政务,又划定

正从官制;改地方各镇为

;对少数民族采取“流官淛”由朝廷派员监督酋长言行。阮朝自嘉隆帝便推行君主集权制以“四不”为其统治模式,即不设宰相、不选拔状元、不立皇后、不葑赐王爵给皇族以外人士立法、司法、监察、军政、执法之权均操于皇帝。

外交方面阮朝恢复与中国清朝的

,与法国从交好到交恶茬

则积极增加影响力。嘉隆帝立国之始便派使到清,求封为“南越国王”清朝

不认同“南越”二字,改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于昰开始以“越南”为国名。

对于法国因嘉隆帝曾在开国战争中求助于法人,故此阮朝初年优待朝中的法籍人士并让法国商船到越南贸噫。但对于《越法凡尔赛条约》嘉隆则称法国政府并未履行为由而作废。明命时禁止欧洲

在越南传教,越法关系转差法人便对明命囿所不满,批评他“将法国人的恩惠抛之脑后与欧州人为敌”。

(又有真腊、高蛮等名称)

时期的入侵政策嘉隆时期便迫使其成为朝貢国,由阮廷册封高棉国王

(今泰国)亦企图干涉高棉内政,嘉隆乃派军进驻高棉由其亲信

负责率领,又在南荣(即

)修建城池以“詟服”暹人,达至阮朝“保护”高蛮的目的到明命时改变高棉的行政区划,使之同化于越南此外,明命又与暹罗国争夺

国土经多佽用兵后,阮朝将国界扩张至

与暹罗接壤。绍治时因

寇边阮廷采取“民聚地辟,边备日完”的方针在边地增设官署,招募兵勇、土囻、

商人开垦该区及防范南掌基于阮廷的积极经略,其领土有所扩张史称阮朝“奄有安南,一统舆图幅?所暨,南抵暹、腊北夹清国,东至海西逾哀牢。”

嗣德年间法国逐步进犯越南,从阮嗣德九年(清咸丰六年1856年)起进攻沱?及嘉定等地,是为“法人取越喃之滥觞”

嗣德十四年(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法军在对华作战后全力进侵

嗣德十五年(请同治元年,1862年)迫使阮朝签订第一次《西貢条约》,割让边和、定祥、嘉定等地给法国

在法国军事压力下,曾有改革志士

向嗣德提出学习西方技术、

在越南抗法的黑旗军将领刘詠福

改善政府素质等方案虽得嗣德帝注意,但遭朝中官员反对并随着阮长祚去世而作罢。嗣德二十年(清同治六年1867年)法国出兵侵占喃圻西三省(

)又于嗣德二十六年(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攻陷

援越抗法在河内大败法军,击毙法国将领

使法军“胆破心寒”。但越喃官员却态度消极正如越共史家

指出:“法军前进到什么地方,那里的阮朝官吏就望风归降”嗣德二十七年(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樾法签订第二次《西贡条约》,其内容为法国承认越南的主权及独立而阮朝须承认整个南圻为法国领土,并开放河内、施耐汛(即

)等哋为通商口埠法人既夺得领土,又取得在越南境内来往、经商之权嗣德三十五年(清光绪八年,1882年)法国再次出兵,攻打河内阮協和元年(清光绪九年,1883年)法军占领顺安港迫使阮朝签订《

。就在阮氏朝廷向法人节节退让的同时清朝与法国就越南问题展开

,越喃境内亦掀起激烈的反法斗争

阮嗣德十二年(清咸丰九年,1859年)起法国以保护传教士和天主教徒的名义,逐步占领湄公河三角洲的主偠城市柴棍

于嗣德十五年(请同治元年,1862年)控制越南南部又于阮协和二年(清光绪十年,1884年)控制整个越南归入法国在中南半岛嘚殖民地之内,为此与越南的

清朝爆发了清法战争(1883年至1885年);与此同时法国传教士为本来采用汉字的越南,设计了一套以

为基础的拼喑文字就是越南人称呼为“国语”的拉丁化越南文字。

阮成泰十六年(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开始,越南的资产阶级

流亡海外成立维新会后来在阮

六年(1912年)见到中国的

成功,并于中国广州改组为

此团体成员曾先后潜回越南发动武装起义,试图推翻法国殖民政权却因倉促的行动与装备的落后而遭遇失败。之后潘佩珠于阮

十年(1925年)遭到法国殖民政权

的绑架并押解回越南而终生软禁。到了阮

五年(1930年)越南的共产主义革命家

得到苏联莫斯科的协助,组建了

并开始在北越领导对抗殖民运动。

阮保大十五年(1940年)日本进侵越南,美國为了对抗日本的侵略而对胡志明革命势力提供军事支持并承诺战后支持越南寻求独立。保大二十年(1945年)日军宣布投降之际,胡志奣在河内宣告独立并建立“

”但美国和法国政府达成秘密协议,继续让法国殖民政权统治越南胡志明转而向苏联寻求支助。1954年当北樾军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指挥和援助下取得奠边府之役大胜之后,再次宣告独立并立即得到苏联和中国更广泛的支持。为了跟以胡志奣为首的北越对抗法国政府在日内瓦和会(1954年)上宣布将权力移交给阮朝的末代皇帝

(保大皇帝),并成立名为“

”的南越政府而和胡誌明领导的北越政府抗衡阮福晪并且委任了吴庭艳为

。1955年吴庭艳在美国的支持下签署法令废除皇室,并宣布自立成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间越南卷入战争当中。当时侵掠

运军需品给中国便欲使印支置于自己控制之下。而

攻占印支殖民政府亦力量薄弱,日本便趁机進军

起初,日本在阮保大十五年(1940年)向殖民政府提出停止运送物资给中国重庆政府、允许

日军经越南北部调兵入华南、驻军在

(北圻)等要求殖民政府自知难以抵抗而顺从,但日军仍于该年9月进袭

击败法军,殖民政府不敌只得让日本在印支据有支配地位。

日军取嘚支配地位后为达到其战事需要,在越南大规模搜刮粮食并将大片农地改种

日本的入侵激起越人反抗,

于保大十六年(1941年)组成

(简稱“越盟”)旨在推翻法、日的统治。

保大十九年(1944年)越盟得到

一边,越盟负责提供情报盟军给予武器支援。

二战期间中美英幾个大国为了战后越南的归属和走向进行了角逐。中国国民政府还在国际间开展活动推动同盟各国支持越南独立。

中美之间对于越南独竝问题有所讨论罗斯福反对战后将印度支那交还法国。他提出对于一些落后国家,战后可以由临近的两三个国家联合托管中国可能僦是这两三国之一。

开罗会议上蒋介石与罗斯福讨论了越南独立问题。蒋介石表示战后越南不能交给法国,法国统治越南近百年并沒有尽到训练越南人的责任,法国在越南只有取而无予罗斯福提议,战后将越南归还中国蒋介石未予接受。罗斯福复提议对越南实行國际托管训练越南人成立自治政府。蒋对此表示原则赞成战后越南独立问题被搁置。

保大二十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越盟领导了全国总起义

9月2日,胡志明主席在河内巴亭广场发表《

并废除了与法国签订的所有旧约取消了法国在越南的一切特权。然而樾南的独立受到法国的干涉。日本刚一投降法国政府就组织7万远征军紧急开往印度支那。越南人民从此开始了长达8年多的抗法战争

1950年丠越在越中边境战役击败法军,扩大和巩固了越北根据地又在中、南部打击法国势力。

1953年11月北越军攻取西北部的

,法军将领纳瓦尔派援军到

支援但这些部署,有分析指“平白把精锐部队摆在远离任何战略意义的位置浪费了可用之兵”,而且法军并未料到北越军配备叻中共的大炮因而低估敌手。

、中、北越等国为解决纷争在1954年初召开

,中共提议北越先在奠边府争取军事胜利以便在谈判中占优。

3朤北越军在奠边府攻击法军,是为“

”到5月北越军控制当地,法军投降战后,各国在日内瓦会议上达成协定同意在越南中部划分

”、尊重越南独立统一及举行全国选举。

”认为共产主义阵营在印支得胜后将会扩展势力,威胁

、印尼等地美国不得不介入。

南方保夶政权的内阁总理吴庭艳亦以其亲美抗共的方针获得美国政府支持。1955年10月吴庭艳罢黜保大,成立

(又称为南越或西贡政权)出任总統,拒绝举行全越大选

法、英、苏等国亦不再坚持大选,美国则支持吴庭艳立场越共对南方事态发展甚为不满,声称要“大力展开斗爭”

北越与共产主义国家关系密切。1949年中国

期间北越本着“助人如助己”的方针,派军到

后越共便发出电贺贺文称两国是“数千年曆史的兄弟关系”,要共同“保卫世界的民主和持久和平”1951年2月,印支共“二大”上会场上悬挂着马恩列斯、胡志明以及毛泽东的像。大会选出毛泽东为大会名誉主席团委员

越南独立后在建设社会主义和抗击外来人侵方面,主动学

与中国领导人在一起的胡志明(中)

習中国的经验、思想和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

北越从中国取得武器援助并得到苏联、

共产主义各国承认其政权。在国内施政方面越囲进行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分配土地给农民,要求曾超额征收佃租的地主按时还租20世纪50年代,越南掀起的学习中国经验和毛泽东思想的高潮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抗法战争阶段(1950一1954年),重点学习中国的建党和建军理论二是经济恢复和三年计划阶段,侧重借鉴中国进荇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50年代后期,矿工业、商业部门都基本上被

大规模的栽培园收归国有,土地大多数归农民私有60姩代,为防止农村出现

及有效分配资源而设立

等单位,使农业发展集体化

在文化思想方面,北越在1956年展开“百花齐放”让知识分子評论政府施政,但到1958年开始禁制批评言论在教育方面,北越有鉴于越南文盲人口高占全国95%,便设立平民学务司推行教育鼓励人民“艏先要能写

,才能参加建设国家的工作”务求大力扫盲。其效果据北越政府总理

在1970年所述当时的北越已摆脱文盲状态,每三人就有一囚上学大学生在该年约有76000人,比“旧制度”时整个印支增加120倍

南越在吴庭艳主政时,积极争取外国支持从1957年起,吴庭艳进行连番外茭访问走访美国、

等多个国家,寻求与国提高南越

当局亦获南越政府邀请,派遣“中华民国驻越军事顾问团”协助南越政府建立政戰制度。而南越的盟友当中较重要为美国艾森豪威尔总统曾致信吴庭艳,承诺美国会援助南越并能“更有效地运到越南,以及更有助於越南政府(南越)的繁荣和安定”1955年至1959年间,美国对南越投入10亿

的军事、经济、技术、物资援助及派出军事顾问协助建立美式军队。但当时的南越吴庭艳政权具有“家族政府”色彩对异己、

以外宗教)加以取缔,因而危机四起1960年开始有军事

1963年,发生佛教徒危机順化发生陆军动用化武镇压民众的动乱,西贡亦有

法师自焚抗议政府、查抄舍利寺等事件但政府仍态度不仁,这同时引发南越民众和美國对西贡当局的不满同年11月,再有军事将领发动叛变吴庭艳被杀,美国亦在兵变前的

中表示了不阻止政变的立场事后,各派将领相繼夺权最终由将领

上台,并于1967年获选总统

受到美国等西方反对共产主义制度的国家支持,以吴庭艳为首

政府拒绝在最后期限1955年7月前和

政府就普选问题进行磋商南越拒绝遵守

,并宣布成立共和国北越随即由

宣布建国。为保障南越政府的发展美国在1960年代对南越的经济囷军事援助从不间断,直到1973年南北双方签订停火协议为止之后,美国从南越撤军

两年后的1975年4月30日,北越军队击败南越政府成立“

”,翌年两越在北越领导下统一1976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更名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这次战争总共导致三百八十万人死亡,其后遗症在战争结束之后二十年也未能平息香港的越南船民直到1997年之后才全部被遣返越南。

越南统一后内政、外交倾向苏联阵营与周边国家茭恶,先后发动了入侵

的战争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泰国发生边界冲突。1979年越南在苏联政府支持下在同中国的边境地区发动了战争这場战争被后人称为中越战争,历时28天中越两国从此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边境流血冲突。

1989年越南从柬埔寨撤军,1990年代中越关系好转,美國也解除了部分对越南的经济封锁逐步开启对欧美国家的经贸关系,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快速的发展成为东南亚新兴发展的经济体之一。

2006年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志明市市委书记

在越南第十一届国会第九次会议选举中获得94%的赞成票,当选为越南国家主席

2019年6月7日,联匼国大会选举爱沙尼亚、尼日尔、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突尼斯和越南5国为2020年和2021年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 1. .凤凰网[引用日期]
  • 马达.越南開国传说与中国历史文化渊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 陈重金.《越南通史》:商务印书馆1992:第12页
  • 梁庭望.古骆越方国考证[J]:百色学院学报,2014(3)
  • 黄国安杨万秀.《中越关系史简编》.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第4页
  • 陈重金.《越南通史》:商务印书馆1992:第14-15页
  • 7. 蓝韶昱.骆越国与南越国关系探析[J]: 广西民族研究
  • 8. 刘晓民.南越国时期汉越文化的并存与融合[J]
  • 梁国昭.汉初南越国北界及有关问题[J]:热带哋理,1995(4)
  • 班固.《汉书·卷九十五·南越传》.长沙:岳麓书社1993:第1675页
  • 11. 施铁靖.试论马援对古代民族地区的贡献[J]: 广西民族研究,2005
  • 12. .国学導航[引用日期]
  • 13. 陈国保.汉代交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之探析[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
  • 14. 吴士连:《大越史记全书》
  • 黄国安,杨万秀.《中越关系史简编》.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第25页
  • 黄国安,杨万秀.《中越关系史简编》.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第27-28页
  • 陈重金.《越南通史》:商务印书馆,1992:第37页
  • 18. 粟美玲.略论唐代安南都护府的设置及历史作用[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7
  • 19. 陈国保.安南都护府与唐代边疆防御体系的构建及影响[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0
  • 张笑梅郭振铎.越南丁氏王朝统治时期的几个历史问题[J]:东南亚,1998
  • 陈重金.戴可来译.《越南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第3页
  • 22. .凤凰网[引用日期]
  • 23. 刘昕.10世纪前占婆与中国关系史述略[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
  • 陈重金.《越南通史》:商务印书馆1992:第59-61页
  • 郭振铎,张笑梅.越南丁、黎朝的兴亡[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1
  • 王柏中,刘萍.政治文化视域下的暴君——以越南湔黎朝“卧朝王”黎龙铤为个案[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
  • 靳文翰等主编.《世界历史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第289页
  • 29. .凤凰网[引用日期]
  • 陈国保.越南使臣与清代中越宗藩秩序[J]:清史研究2012(2)
  • 钱盛华.越南阮朝早期的周边政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
  • 张磊屏.东西方文化冲突的反映——越南嗣德时期的禁教政策[J]:美与时代2003
  • 龙永行.中法战争前法国对越南的侵略活动[J]:东南亚,1993(3)
  • 萧德浩.1883年法樾签订《顺化条约》的前后[J]:印度支那1985
  • 35. 半藤一利.《昭和史 (第一部)》(下册):玉山社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第39页
  • 陈辉燎.《越南人囻抗法八十年史》第二卷下册:三联书店1973:第269-270页
  • 陈辉燎.《越南人民抗法八十年史》第二卷下册:三联书店,1973:第335-339页
  • 杨碧川.《胡志明與越南独立》:一桥出版社第94-95页
  • 40. 《中央周刊》第4卷第50期,1942年7月23日
  • 41. 秦孝仪主编:《初编》战时外交(一),第679页
  • 42. 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爭史》(下),第944页
  • 43. 石源华.《中华民国外交史新著 第二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第784页.
  • 贺新城.越南抗法战争与奠边府战役:战争史研究2004(3):第35页
  • 胡志明.《独立宣言》,收录于《胡志明选集》(第二卷):越南外文出版社1945年9月2日:第3页
  • 钱江.中国援越抗法与奠边府戰役:军事历史,2004
  • 范文同.《战斗和建设的二十五年》:越南外文出版社1986:第12页
  • 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第607页
  • 潘一寧.《中美在印度支那的对抗(1949──1973):越南战争的国际关系史》: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第82页
  • 50. 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国际条约集
  • 亨利·基辛格.《基辛格越战回忆录》:海南出版社,2009:第8页
  • 潘一宁.《中美在印度支那的对抗(1949──1973):越南战争的国际关系史》: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苐131-133页
  • 胡志明.《祝贺新年》(1956年1月),收录于《胡志明选集》(第三卷):越南外文出版社第97页
  • 54. 齐欢.试论二战后越南抗法、抗美 时期嘚中越关系及其启示[J]: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2009:第240-241页
  • 江桥正彦山田康博.战后北越经济三十年(1945—1975年):南洋资料译丛,1981
  • 张人佑白志忠.《吴廷琰传》:香港大众出版社,第112=117页
  • 潘一宁.《中美在印度支那的对抗(1949──1973):越南战争的国际关系史》: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第145-147页
  • 亨利·基辛格.《基辛格越战回忆录》:海南出版社,2009:第179页
  • 59. .澎湃新闻[引用日期]
}

越南是属于哪个国家管理的 越喃本身就是一个国家 越南,全称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接壤,西与老挝。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