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怎么这么多年为什么不是美国世界霸主主

如果英国继续当霸主,世界会更好吗?
刷新知识系列112
如果英国继续当霸主,世界会更好吗?
现在是美国当道,世界是这个样子。好还是不好呢?看和谁比了。
如果大英帝国能够继续日不落,美国没有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得利,英国继续是世界霸主,将会怎样呢?
这个问题分两个部分:
第一,“如果英国继续当霸主”。那就要问:英国为什么不能继续了呢?它衰败的原因是什么?它当年成为霸主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北欧各国等等,当年都曾通过海洋称霸一方,为什么最终没有坚持下来?央格鲁撒克逊民族有什么特殊的DNA吗?而后,这个民族的DNA为什么不起作用了呢?美国为什么起来了呢?它的DNA与英国有什么不同吗?
还要问的是:中国可以不可以当霸主呢?有人说不适合,因为中华民族不具扩张性,都是其他民族主动选择中华文明的。那就要问:这种内敛的民族,为什么不适合当霸主?难道这个世界就是相信“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吗?难道光讲理不行,非要动枪才行吗?为什么罗马帝国、蒙古成吉思汗等可以横扫欧亚大陆?难道真像西方谚语说的那样:真理只存在大炮的射程内吗?霸主都有什么责权利呢?
那俄国可不可以当霸主?法国呢?还有日本、印度、德国、巴西、南非,还有其他人口上亿的国家。新西兰是个小国,为什么小国就不可以当霸主了呢?
更要问的是,这个世界必须要一个霸主吗?没有霸主行不行?
第二,“世界会更好吗?”难道现在不好吗?当然不好了,大家都觉得太差了。那什么叫好呢?中国唐朝时、宋朝时,世界好吗?英国当老大时,好吗?好在哪儿呢?美国不好在哪儿呢?它总是欺负人?美国用的军事、石油、美元等法宝,对其他民族造成怎样的伤害了呢?
这个问题,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等各个方面,比较各个有可能当霸主的国家的实力,做N多种假设。同时,必须比较其他不当霸主国家的特点,然后把有可能当霸主的国家置入进去,进行抽象的思维和逻辑推理。
不说别的,光把相关国家的文化了解清楚,进行一下文化比较,就不是一个人一生能完成的,何况还要其他诸多方面的比较?
这需要怎样的知识面和抽象能力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300年前的世界霸主!如今帝国落魄,问题却是出在这
300年前的世界霸主!如今帝国落魄,问题却是出在这
  300年前,它是世界的霸主,100年前,它是中国屈辱的祸首。但世道轮回。现在的英国,荣光都已散去,几乎到了历史上最落魄的时候。殖民地几乎都已失去,与欧洲大陆也成了陌路。更糟糕的是,本土还在裂变,悲剧不断上演。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遭顶头风”。最近三个月,一个月一起严重恐怖袭击事件。雾霾已经消散,但整个英伦,笼罩在一篇恐怖气氛中。  最新一起——6月3日,伦敦桥袭击,恐怖分子驾驶面包车高速冲向人群,三名男子跳下汽车,拿着大砍刀,见人就砍,如同当年中国昆明的砍人事件。多人被捅死,三恐怖分子最终被击毙。突如其来的恐袭,让夜晚的伦敦成为地狱。警察在很多地方疏散民众,要求所有人立刻撤离,现场警方不停地高喊:“KEEP MOVING!(不要停!)”  上个月一起——4月22日,曼彻斯特体育场发生恐怖袭击,当时正在举行一场音乐会,可怜很多人瞬间成了亡魂,共22人死亡,包括不少儿童。事发后,英国曾将恐袭威胁级别提升为最高级的“危急”,这是十几年来的首次,但也没能阻止伦敦最近的这次恐袭。  再之前一起——3月22日,一名凶手驾车冲向英国议会大厦,多名无辜路人遭遇碾压丧生。正在议会内开会的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被塞入一辆捷豹轿车,火速离开。议会关闭,所有议员和记者被立刻转移到安全场所。凶手随后被击毙,事件共造成多人死亡,20多人受伤。  一个月至少一起严重恐怖袭击。这种近乎常态化的恐怖袭击——很多似乎是独狼式的进攻,而且就使用简单的汽车和砍刀,让昔日还算安静的英国,可以说已没有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3月22日这一天,正是布鲁塞尔机场和地铁站恐怖袭击一周年。那次惨烈的袭击,共造成32人丧生,300多人受伤。英国,则成为近来受恐袭冲击最严重的欧洲国家,甚至比某些中东国家更加危险。很多因因为脱欧而心存观望的各国企业家,或许更会与伦敦“轻轻地告别”。  可怜的英国,肯定还有新的恐怖袭击发生。最新恐怖事件发生后,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也进行了深刻反思。她说,过去73天来的3起恐袭事件,虽然不是同一个组织所为,但它们都在一个重要的方面相互关联。 它们和伊斯兰极端主义的邪恶的意识形态紧紧相关,这个意识形态宣传仇恨,播种分裂,强调宗派主义。恐怖分子开始向其他恐怖分子“学习”,复制他们成功的恐袭过程,恐怖主义繁衍更多的恐怖主义,这是目前的新趋势。  在反恐方面,英国在过去的几年有很多进步,但实话实说,我们国家对极端主义仍然有太高的容忍度。够了,够了!认识太晚了!这次袭击发生在英国大选前5天,也传递出恐怖分子嚣张的气焰。
英国流年不利。第一,因为要脱离欧盟,英国正在与德法等国进行艰难的谈判,如果最后不欢而散“硬脱欧”,英国经济将蒙受重创,伦敦金融城的影响将一落千丈。  第二,更可怕的是,公投开启了一个潘多拉魔盒。因为苏格兰已经公开提出,要举行第二次独立公投。苏格兰一独立,北爱尔兰很可能同样效仿,如同当年苏联解体一样,偌大的英国,将只剩下英格兰的一个地方。  这个昔日拥有全球最广阔土地的日不落帝国,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一层层蜕皮,最终回到英伦三岛,而三岛,很可能也是梦想了。英国《金融时报》就哀叹,应该不出十年,现在已经不大的英国,将彻底分崩离析。  第三、恐怖袭击接踵又来。那个叱咤风云的日不落帝国,早已成为历史的背影。300年一个轮回,你看他起高楼、你看他宴宾客、你看他楼塌了。每一次恐怖袭击之后,必定是一次猛烈的报复。但治标不治本的打击,本身复杂的宗教格局,往往又催生出更多的仇恨,新的恐怖袭击在酝酿中,而且,很多袭击都是内生性的。  在极端思想攻击下,西方文明似乎格外得孱弱。所以,特朗普才从来不谈民主自由,而是宣称要保卫文明。对英国人来说,世界已经不用他们操心,他们也操不起心,他们更关心的,是当下的安全。感谢大家阅读我的文章,欢迎您在下方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如果你喜欢本文章,不妨订阅一下小编,将有更多精彩文章与你分享!谢谢!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一个专业的军事爱好者俱乐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开始向外殖民扩张,英荷争夺海上优势的矛盾、英法争夺欧洲优势的矛盾,成为欧洲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经过三次英荷战争,英国成为海上霸主,荷兰从海上霸主地位上跌落下来。
“海上马车夫”的永久憾事
荷兰,这个面积仅4万多平方公里、自然资源贫乏的小国,按理并不足道,但它却
在历史上有过一段耀眼的辉煌。17世纪上半叶,它拥有商船1.6万艘,是法国、英国、
西班牙和葡萄牙四国商船总吨位的四分之三。荷兰人垄断了世界的相关信息,荷兰商人的足
迹遍及五大洲各个角落。因而荷兰人被称之为“海上马车夫”。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开始向外殖民扩张,英荷争夺海上优势的矛盾、英法争夺欧洲优势的矛盾,成为欧洲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经过三次英荷战争,英国成为海上霸主,荷兰从海上霸主地位上跌落下来。
“海上马车夫”的永久憾事
荷兰,这个面积仅4万多平方公里、自然资源贫乏的小国,按理并不足道,但它却
在历史上有过一段耀眼的辉煌。17世纪上半叶,它拥有商船1.6万艘,是法国、英国、
西班牙和葡萄牙四国商船总吨位的四分之三。荷兰人垄断了世界的相关信息,荷兰商人的足
迹遍及五大洲各个角落。因而荷兰人被称之为“海上马车夫”。
然而,正像历史上许多国家一样,其衰败往往从一次大的灾难性的战争开始。荷兰
17世纪上半叶对海上的垄断权,当成为后起的英国海外扩张最大的障碍和威胁之时,战
争就不可避免了。正因为英荷战争,使得荷兰从海上霸主地位上,迅速跌落下来,从此
再也没有占据海上霸主地位,此战成了“海上马车夫”永久的憾事。
17世纪起,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而摆脱西班牙统治的荷兰,在短短几十年间就在发展
上超过许多欧洲国家,成为“1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粮食,
由它运往地中海。德意志的酒类、法国的手工业品、西班牙的水果和殖民地产品,由它
运往北欧。它于1619年在爪哇建立第一个殖民据点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然后由爪哇
向西侵占苏门答腊岛,向东从葡萄牙手里夺取香料群岛(今马鲁古群岛),还相继侵占
了马六甲和锡兰(今斯里兰卡)。在亚洲东部一度侵入中国领土台湾。在日本九州岛的
长崎取得了商业据点。1652年,荷兰在南非建立了好望角殖民地,为它在亚洲的殖民扩
张取得了强大的中继站。在北美以哈得逊河流域为基础,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并在
河口夺取曼哈顿岛建立新阿姆斯特丹。在南美洲,荷兰殖民者占领了安得列斯群岛中的
一些岛屿。
英国于16世纪晚期,挫败了西班牙海上霸权,打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垄断局
面。英国脱颖而出,逐渐发展为后起的却又是强大的殖民主义国家。它在同荷兰殖民强
国的斗争不仅不可避免,而且要求独占海权、独占原料、独占市场,因此由竞争、抢夺
发展到武装冲突。165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航海条例》,规定一切输入英国的货
物,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或由实际产地的船只运到英国,这就是说不许其他有航运能
力的国家插手。荷兰一向以商船多、体积大、效率高、组织完善而成为贸易中介国家、
全世界商品集散的中心。英国的新航海条例显然是对付荷兰的,打击它在英国对其他国
家贸易中的中介作用。荷兰反对英国的航海条例,英国拒绝废除航海条例,这就导致了
英荷海上大战。一共有三次。
第一次英荷战争(年),是荷兰于日发动的,目的是为了
回击英国国会针对荷兰把持贸易经纪权而于1651年通过的航海法案。英荷之间,除了在
两国近海展开作战行动(如1652年普利茅斯海战、1652年和1653年纽波特海战、1653年
波特兰海战)以外,还在地中海、印度洋以及连接波罗的海和北海的各海峡同时进行了
海战。英军舰艇装备有较先进的火炮,而且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占优势,因此击溃了荷兰
海军,并对荷兰海岸实施封锁,迫使荷兰于日缔结了《威斯敏斯特和约》。
根据这一和约,荷兰实际上承认了航海法案。
第二次英荷战争(年),是由于英国占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
特丹而引起的。日,荷兰对英宣战。1666年2月,法国和丹麦同荷兰结成同
盟。在—14日的敦刻尔克海战中,廖特尔海军上将统率的荷兰舰队击败了
英军,但未能巩固既得的战果。同年8月4—5日于北福伦角再度交战,荷军败北。1667
年6月,荷兰海军封锁泰晤士河口,歼灭部分英国舰只。由于伦敦直接受到威胁,英国
被迫缔结和约。根据日《布雷达和约》,英国占有新阿姆斯特丹,但将英
军在战争期间占领的苏里南(在南美)归还荷兰。
第三次英荷战争(年),是荷法战争(年)的一个组成部分。
根据英王查理二世和法王路易十四之间的秘密条约,英国参加了这场战争。英军突然袭
击了荷兰海军。1673年8月,廖特尔指挥的荷兰舰队在特克塞尔附近击溃英法联合舰队。
海战失利和对于比荷兰更危险的竞争者法国实力增强的畏惧,促使英国退出战争。1674
年2月19日,《威斯敏斯特和约》规定1667年《布雷达条约》继续有效。
前后达20多年的英荷海上争霸战争,尽管荷兰在军事上没有完全输给英国,但从整
体上说,荷兰海上实力大为削弱了。荷兰在经济、贸易、海运方面的实力大为下降,从
此“海上马车夫”把海上霸权让给了英国,沦为欧洲二流国家,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以这次战争为标志,海上霸权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一是西欧各国进一步鼓励造
船工业的发展,以增加本国船只数量,以备发动更大规模的海战,进行更大的海外贸易;
颁布和完善排它性的航海条例,或禁止外国船只装运货物进出本国及其殖民地港口,或
对进出本国港口的外国船只课以重税,以促进本国航运业的发展;发展渔业,以扩大航
海人员的来源;招聘外国科技人员,以研究和提高本国的航海造船技术。
总之,西欧各国此时期实行了全面的拓海政策,增强海上实力。二是改进海上武器
装备,强化海上武装力量,提高海上作战能力。①研制和装备大战船。这个时期战舰最
大长达300多英尺,有的排水量达2500吨左右,载负约1000人;②在战舰上装备多种大
口径火炮,以增强火力,大型战舰装有甲板,共配备数十或100门以上的完全标准化的
加农炮等;③采用旗语,使海军历史上指挥官第一次能够在交战开始前对舰队实施不间
断的指挥和发布命令。与此同时,海上战术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如英国海军发明了海上
封锁和拦截的战术。
三是抢占海上交通要道、占据海上岛屿、掠夺海外殖民地等进一步加剧。英国、美
国、荷兰、法国等国,以原殖民地为基础,进一步实行扩张政策,到处争夺殖民地,侵
略魔爪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英国,依靠其强大的海军,在先后的两个多世纪中一直成
为世界超级殖民、商业和军事大国,在世界各地发动殖民战争,制造一个又一个灾难。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荷兰商人的足
迹遍及五大洲各个角落。因而荷兰人被称之为“海上马车夫”。
然而,正像历史上许多国家一样,其衰败往往从一次大的灾难性...
“海上马车夫”的永久憾事
荷兰,这个面积仅4万多平方公里、自然资源贫乏的小国,按理并不足道,但它却
在历史上有过一段耀眼的辉煌。17世纪上半叶,它拥有商船1.6万艘,是法国、英国、
西班牙和葡萄牙四国商船总吨位的四分之三。荷兰人垄断了世界的相关信息,荷兰商人的足
迹遍及五大洲各个角落。因而荷兰人被称之为“海上马车夫”。
然而,正像历史上许多国家一样,其衰败往往从一次大的灾难性的战争开始。荷兰
17世纪上半叶对海上的垄断权,当成为后起的英国海外扩张最大的障碍和威胁之时,战
争就不可避免了。正因为英荷战争,使得荷兰从海上霸主地位上,迅速跌落下来,从此
再也没有占据海上霸主地位,此战成了“海上马车夫”永久的憾事。
17世纪起,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而摆脱西班牙统治的荷兰,在短短几十年间就在发展
上超过许多欧洲国家,成为“1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粮食,
由它运往地中海。德意志的酒类、法国的手工业品、西班牙的水果和殖民地产品,由它
运往北欧。它于1619年在爪哇建立第一个殖民据点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然后由爪哇
向西侵占苏门答腊岛,向东从葡萄牙手里夺取香料群岛(今马鲁古群岛),还相继侵占
了马六甲和锡兰(今斯里兰卡)。在亚洲东部一度侵入中国领土台湾。在日本九州岛的
长崎取得了商业据点。1652年,荷兰在南非建立了好望角殖民地,为它在亚洲的殖民扩
张取得了强大的中继站。在北美以哈得逊河流域为基础,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并在
河口夺取曼哈顿岛建立新阿姆斯特丹。在南美洲,荷兰殖民者占领了安得列斯群岛中的
一些岛屿。
英国于16世纪晚期,挫败了西班牙海上霸权,打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垄断局
面。英国脱颖而出,逐渐发展为后起的却又是强大的殖民主义国家。它在同荷兰殖民强
国的斗争不仅不可避免,而且要求独占海权、独占原料、独占市场,因此由竞争、抢夺
发展到武装冲突。165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航海条例》,规定一切输入英国的货
物,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或由实际产地的船只运到英国,这就是说不许其他有航运能
力的国家插手。荷兰一向以商船多、体积大、效率高、组织完善而成为贸易中介国家、
全世界商品集散的中心。英国的新航海条例显然是对付荷兰的,打击它在英国对其他国
家贸易中的中介作用。荷兰反对英国的航海条例,英国拒绝废除航海条例,这就导致了
英荷海上大战。一共有三次。
第一次英荷战争(年),是荷兰于日发动的,目的是为了
回击英国国会针对荷兰把持贸易经纪权而于1651年通过的航海法案。英荷之间,除了在
两国近海展开作战行动(如1652年普利茅斯海战、1652年和1653年纽波特海战、1653年
波特兰海战)以外,还在地中海、印度洋以及连接波罗的海和北海的各海峡同时进行了
海战。英军舰艇装备有较先进的火炮,而且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占优势,因此击溃了荷兰
海军,并对荷兰海岸实施封锁,迫使荷兰于日缔结了《威斯敏斯特和约》。
根据这一和约,荷兰实际上承认了航海法案。
第二次英荷战争(年),是由于英国占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
特丹而引起的。日,荷兰对英宣战。1666年2月,法国和丹麦同荷兰结成同
盟。在—14日的敦刻尔克海战中,廖特尔海军上将统率的荷兰舰队击败了
英军,但未能巩固既得的战果。同年8月4—5日于北福伦角再度交战,荷军败北。1667
年6月,荷兰海军封锁泰晤士河口,歼灭部分英国舰只。由于伦敦直接受到威胁,英国
被迫缔结和约。根据日《布雷达和约》,英国占有新阿姆斯特丹,但将英
军在战争期间占领的苏里南(在南美)归还荷兰。
第三次英荷战争(年),是荷法战争(年)的一个组成部分。
根据英王查理二世和法王路易十四之间的秘密条约,英国参加了这场战争。英军突然袭
击了荷兰海军。1673年8月,廖特尔指挥的荷兰舰队在特克塞尔附近击溃英法联合舰队。
海战失利和对于比荷兰更危险的竞争者法国实力增强的畏惧,促使英国退出战争。1674
年2月19日,《威斯敏斯特和约》规定1667年《布雷达条约》继续有效。
前后达20多年的英荷海上争霸战争,尽管荷兰在军事上没有完全输给英国,但从整
体上说,荷兰海上实力大为削弱了。荷兰在经济、贸易、海运方面的实力大为下降,从
此“海上马车夫”把海上霸权让给了英国,沦为欧洲二流国家,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以这次战争为标志,海上霸权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一是西欧各国进一步鼓励造
船工业的发展,以增加本国船只数量,以备发动更大规模的海战,进行更大的海外贸易;
颁布和完善排它性的航海条例,或禁止外国船只装运货物进出本国及其殖民地港口,或
对进出本国港口的外国船只课以重税,以促进本国航运业的发展;发展渔业,以扩大航
海人员的来源;招聘外国科技人员,以研究和提高本国的航海造船技术。
总之,西欧各国此时期实行了全面的拓海政策,增强海上实力。二是改进海上武器
装备,强化海上武装力量,提高海上作战能力。①研制和装备大战船。这个时期战舰最
大长达300多英尺,有的排水量达2500吨左右,载负约1000人;②在战舰上装备多种大
口径火炮,以增强火力,大型战舰装有甲板,共配备数十或100门以上的完全标准化的
加农炮等;③采用旗语,使海军历史上指挥官第一次能够在交战开始前对舰队实施不间
断的指挥和发布命令。与此同时,海上战术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如英国海军发明了海上
封锁和拦截的战术。
三是抢占海上交通要道、占据海上岛屿、掠夺海外殖民地等进一步加剧。英国、美
国、荷兰、法国等国,以原殖民地为基础,进一步实行扩张政策,到处争夺殖民地,侵
略魔爪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英国,依靠其强大的海军,在先后的两个多世纪中一直成
为世界超级殖民、商业和军事大国,在世界各地发动殖民战争,制造一个又一个灾难。
第一, 在1661年时,印度主体不是任何别的国家的殖民地。当时的印度绝大部分被莫卧儿帝国统治。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法国人在印度建立了若干个贸易口岸,但当时...
  国际问题专家、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金灿荣分析认为,美国的霸权主义在新的世纪里有新的表现。其不断膨胀,根源在于冷战之后,国际关系力量出现失衡现象,呈现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发战争财。第三次科技革命,美国走在最前列
历史不容假设,德国与苏联必有一战
直接抢夺金银,掠夺财富、资源和劳动力
答: 这一运动起源于12或13世纪法国的一种叫做“jeu de paume”(意思就 是“掌上运动”)的运动。参加运动的球手用手掌来来回回地击打一个球。 “现代的网球...
答: 斯德哥尔摩教育18世纪,斯德哥尔摩开始了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如斯德哥尔摩气象台就是那个时期建立的
答: 当然,把人模式化啊
分析犯罪心理学等
下一个比尔.盖茨或爱因斯坦呗
答: 你是想说什么问题呢?
这个证是全国通用的,广东只是证明那是证书发放的地方而已,以后的年检需要在广东年检,不过在其它地方找到工作后可以把会计证转过去的.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英国怎么这么多年为什么不是世界霸主_百度知道
英国怎么这么多年为什么不是世界霸主
我有更好的答案
二战之后,英国元气大伤,不仅军事实力下降,而且英镑贬值,由此失去了世界大国地位。
采纳率:55%
没落的大阴帝国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海上霸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