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和GDP均领跑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个省是怎么做到的

福州领跑全国省会城市 GDP增速福州继续全省第一_福州新闻_海峡网
您现在的位置:&&&
(备注:1.数据来源于各市统计局官网;2.暂未更新4月数据,表中为今年第一季度数据) & &
5月23日讯(海都记者&王林成&袁丽群)一年一度的海交会,是招商引资的年度盛会。今年海交会昨日闭幕,福州签订重点项目145项,总投资2700多亿元,项目数和总投资均超过去年,为新福州建设提供了强劲支撑。
今年以来,福州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践行&马真&精神,委、市政府果决担当出台政策,扶持企业创新发展;一线考核干部,全市干部精气神全面提振,优化了投资环境;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同时一系列工程快速推进,提升市民获得感。
最新出炉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4月,全市GDP达1641.08亿元,同比增长9.0%,增幅继续列全省九设区市第一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福州市第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62.59亿元,增长23.5%。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增速排名第一。
数字 GDP增速,福州继续全省第一
第一季度,福州就以9.2%的GDP增速,居全省第一位。最新出炉的1&4月数据,福州继续以9.0%的增速排名第一。
各项经济指标中,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抢眼。1&4月,福州全市固投完成1561.65亿元,增长20.5%,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4.9个百分点。放眼全国,一季度(4月数据暂不全)的固投增速,达到或超过20%的省会城市只有5个,其中,福州以23.5%的增速排名第一。排在第二位到第五位的,分别是乌鲁木齐、海口、呼和浩特和贵阳,与福州不同,其他增速居前的省会城市固投总量较少、基数低。
福州市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说,在固投大幅提升的过程中,福州民间投资参与活跃,贡献加大,福州一季度民间投资完成668.87亿元,增长30.7%,较上年提高25.6个百分点,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71.1%。这体现了福州一系列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收到了成效,激发了企业家的热情。
解读 &又好又快&实现优质增长
重点项目建设,是撬动经济发展的&总开关&,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去年9月以来,&百日攻坚&、&攻坚2017&、&抓招商、促发展&的推进,以及滨海新城建设,使得一大批重大项目得以落地生根。
福州经济还体现出&又好又快&的特点,实现了&有质量有效益的优质增长&。今年1&4月,福州市项目投资完成977.19亿元,增长21.4%。其中,五千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完成787.17亿元,增长43.1%,占项目投资的比重为80.6%。
多个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户滨海新城,福州京东方第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投产,促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快速推进民生工程,也让老百姓有了更多获得感。今年来,福州不断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系治理、绿道建设、交通缓堵等项目也快速推进。今年前4月,福州基础设施投资486.73亿元,增长24.0%,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35.4%。
专家 践行&马真&精神,福州投资吸引力大增
&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福州能在今年前4个月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单,实属不易。&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说,福州经济拿下开门红,与去年以来通过攻坚、招商等行动,促进了一批大项目落地、开工,有着重要关系。
黄茂兴表示,福州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尤其亮眼。固投,被誉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福州GDP增速持续居全省第一的同时,固投增速也实现飘红,不论是基础设施,还是产业项目都在加快布局,这就反映了福州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将拥有强大后劲。
去年以来,福州市委、市政府践行&马真&精神,干部精气神全面提振,政府服务效率大大提升。&市场环境的改善,极大增强了福州的投资吸引力,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竞争力。&
&当前福州正加快滨海新城、福州新区、自贸区建设,大力推动产城融合,积极培育发展大数据、物联网等高端产业。&黄茂兴说,这些综合因素叠加,&我相信,福州后续的经济发展将呈现更加趋好的态势&。
责任编辑:陈锦娜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 举报邮箱: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C)2016 海峡网(福建日报主管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号-2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友情链接: |31省市区GDP公布:西藏连续三年GDP增速领跑全国
随着2月19日海南省两会开幕,地方两会时间进入尾声,2016年各地GDP数据也已全部出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根据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和统计部门数据发现,GDP总量达到3万亿元以上的省份增至9个。
  原标题:31省市区GDP公布:“3万亿俱乐部”成员增至9个
  随着2月19日海南省两会开幕,地方两会时间进入尾声,2016年各地GDP数据也已全部出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根据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和统计部门数据发现,GDP总量达到3万亿元以上的省份增至9个。
  “3万亿元俱乐部”成员增至9个,广东江苏山东位列前三
  2016年,经济总量超过3万亿元的省份达到9个。相比于2015年,除了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和四川6省外,2016年湖北、河北和湖南三省跻身“3万亿元俱乐部”。
  2016年全国31省区市的经济总量,仍由广东、江苏和山东三省领跑。其中广东经济总量达到7.95万亿元,同比万亿元增长7.5%。2017年,广东经济总量目标增长7%以上。按照这个势头,目前2018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广东,今年经济总量有望达到8.5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辽宁今年的两会上,辽宁省长陈求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对外确认,辽宁省所辖市、县,在2011年至2014年存在财政数据造假的问题。因此,辽宁省在2016年经济总量排名从2015年的第9名,一下子跌落至第14名。湖南、福建等5个省市的排名也因此整体向前迈了一步。
  四川、湖北GDP先后赶超河北
  湖北和河北两省2016年经济总量都是首次迈过3万亿元大关。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发现,湖北经济总量在2014年仍和河北相差2千亿元之多,但2015年这个差距已经被迅速拉近至不到400亿元。2016年,湖北后来居上一举赶超河北。而2014年经济总量同样少于河北的四川,早在2015年以3万亿元的数据超越河北。
编辑:徐钟慧
扫码变身小作家
惊喜大礼抱回家
未来网为中央新闻网站&如有新闻线索请点击“”或发至邮箱: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来源:未来网"的稿件均为转载稿件,如涉版权问题,联系电话:010-
来源:中新网  19:08
来源:中新网  19:08
来源:中新网  18: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18: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18: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18:47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号-1
&&|&&&&|&&客服电话:010-文章关键词:
开业:2013-10面积:70万O开业:2018面积:20万O开业:面积:17.5万O开业:2013-01面积:5万O
业态:休闲娱乐面积:O业态:精品零售面积:150-250O业态:生活服务面积:35-100O业态:精品零售面积:10-30O
×扫描分享到微信反腐和GDP均领跑全国,这个省是怎么做到的?
中国经济转型发展需要更多的广东这样的领先地区。广东低调、务实、重视产业的特点,是成就广东当前经济的重要因素,也是今后中国各个地方发展经济可以借鉴的内容。
来源 | ANBOUND 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作者 | 高级研究员 贺军
有一个颇有意思的对比,广东在保持经济领先的同时,也在全国反腐中保持领先。
广东经济在国内始终名列前茅。尽管长三角的上海在全国城市经济中排名第一,江苏、浙江又是两个传统的经济大省,但至2016年,广东已经连续28年在全国省域经济中排名第一。2016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79512.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高于同期全国经济增速。2017年第一季度,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438.05亿元,依旧名列全国第一。
据广东省纪委官网公布,十八大以来至2017年4月,广东共查处地厅级干部470人,是前10年查处人数的1.6倍,相当于每隔3天就倒下一名厅官;继2013年查处43名厅级以上干部后,广东查处的厅局级官员总数一直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在第一位,2014年、2015年、2016年度分别查处厅级干部95人、170人、149人。
广东在反腐高压的情况下,依然于2016年实现了7.5%的GDP增长,同时东莞、佛山等地的制造业转型也走在国内前列。经济与反腐败同时领先,说明广东经济增长的根本上靠的是在市场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不是靠腐败作为润滑剂。
广东江门市南车
广东经济不仅是总量规模大,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最突出的一点,广东经济发展有强大的工业支撑,而且工业结构向高端化方向发展。2016年,广东先进制造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9.5%,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增长11.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49.3%和27.6%。2016年,广东高技术制造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0.6%,先进制造业完成投资增长11.0%;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2.8%。
从这些官方数据看,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转型之中,广东经济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候,正在逐渐进入经济结构不断向好的进程中。那么,广东经济是如何有效转型的?有什么特点?有何借鉴意义?在我们看来,广东的发展经验对全国都有不同的借鉴意义,值得总结。
01 广东经济市场化程度高,民营经济发育良好
在传统上,广东的民营经济就很发达,2016年,广东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长11.4%,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提升到49.5%;民营工业增速比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高6.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13.5%,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2.1%。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0.4%,占全省进出口的43.5%。作为全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区域之一,广东有着深厚的市场经济土壤,比较注重实干。
曾经有广东官员和企业到北京拜访ANBOUND智库的研究人员,谈及广东发展领先,有广东官员笑言,广东能有点成绩,大概是因为离北京距离远,得到中央的指导少,只好扎扎实实多干些事。在我们看来,这里说的离北京远,并不是指远离中央,而是与官僚体制保持距离,少受一些体制束缚,放开手脚发展经济。
02 广东经济一直没有舍弃工业
正如前述数据所示,广东的产业实力是比较强大的。曾经有一段时间,珠三角地区的出口加工业纷纷倒闭,腾笼换鸟也陷入僵局,过去的外向型代工业明星城市遭遇发展瓶颈。不过,这些都未能让广东放弃发展工业。在经过了产业外迁、制造业成本上升等现实压力的淘洗之后,广东保留了全国最完善、最灵活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形成了“搬不走的系统优势”。
另外,广东以深圳为代表,发展了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正如此前的数据显示,广东省的制造业已经有了结构性的升级。尤其是深圳市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对广东全省的经济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支撑。
03 广东商人务实的商业传统
历史上,广东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清末时期的“十三行”曾是全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此后虽历经战乱和动乱,广东还是保持了商业和开放的氛围。
传统上,粤商与徽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称为五大商帮,而粤商中的潮商更是与徽商、晋商并列的中国三大商帮。悠久的商业培育了发达的市民社会,广东地区在很大程度上更看重个人在经济上的成就,也鼓励了他们从小赚钱的商业意识。
另外,在亚洲金融风暴之中,广东经历了以整顿广国投为代表的华南金融风暴,经历了不小的金融震荡期。据了解,之后,广东商界对此吸取教训,没有过度热衷于追逐金融产业的发展,而是稳守实业。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奇迹中,地方经济功不可没,而广东经济在国内始终名列前茅。中国经济转型发展需要更多的广东这样的领先地区。广东低调、务实、重视产业的特点,是成就广东当前经济的重要因素,也是今后中国各个地方发展经济可以借鉴的内容。
欢迎转载分享,机构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25省份三季报来了!粤苏GDP超6万亿,这个省领跑全国增速!
广东、江苏这两个经济大省前三季度的生产总值都超过了6万亿元。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7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后,各省份也纷纷发布了各自的“三季报”。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发现,截至目前,除了东北等部分地区外,已有25个省份披露了三季报。其中,广东、江苏这两个经济大省前三季度的生产总值都超过了6万亿元,贵州的增速则在已公布的省份中处于领跑位置。
东部沿海转型升级显效
经济第一大省广东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风向标”。
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测算并经国家统计局核定,前三季度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48万亿元,同比增长7.6%,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广东省统计局分析称,广东经济总量占全国的份额增加,前三季度广东的GDP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为10.6%,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广东GDP同比增速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继续保持增速高于全国,提高幅度快于全国的态势。
制造业发展对广东经济平稳增长至关重要。广东坚持“制造业立省”,坚持“脱虚向实”,实体经济回暖成为推动整体经济稳中向好的关键所在。在前三季度,广东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7.9%,比上年同期和今年上半年分别提高1.6个和0.5个百分点。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肖鹞飞对第一财经分析,广东尤其是珠三角的转型升级起步较早,成效也比较明显,比如珠江西岸的装备制造业和家电业,其智能化成效明显;而在东岸,东莞的智能手机产业发展迅速。
图表来源:广东省统计局网站
广东之后,江苏前三季度GDP也突破了6万亿元的大关。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江苏全省实现生产总值6260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2%。
这其中,先进制造业贡献提升。前三季度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47万亿元,同比增长14.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2%,比上半年提升0.3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4万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4个百分点。
不仅是粤苏,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整体转型升级效果比较明显,今年以来在全国的引领作用非常突出。浙江今年前三季度的GDP达36958亿元,同比增长8.1%。从产业结构看,服务业仍是浙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快于全省GDP1.2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51.5%。
在上海,前三季度,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完成总产值7524.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9%,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27.9%,新一代信息技术增长12.3%。
前三季度,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4834.8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4%。其中,9月份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139.34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10.9%。来源:上海市统计局网站。
长江中上游地区增速名列前茅
从增速上看,包括贵州、重庆、云南、安徽在内的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增速仍位列前茅。其中,贵州的经济增速在已公布的省份中领跑。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贵州全省地区生产总值9499.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增速高于全国水平3.2个百分点。
贵州省统计局总统计师彭龙说,从发展趋势上看,贵州经济运行延续了近几年来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从2003年以来,贵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已经连续14年稳定在10%以上,这样长时间保持两位数增长,实属不易。值得一提的是,全省经济增速自2011年第1季度以来,已经连续27个季度保持在全国前三位。
这其中,随着沪昆高铁等快速交通通道的开通,“多彩贵州”的旅游业呈现井喷态势。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贵州全省旅游总人数5.91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0.0%;旅游总收入5621.97亿元,增长41.6%。
附:25省份三季报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国各省人均gdp排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