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确权政策,老人过世了,土地确权政策是不是只能确权在老大

目前农村已经进入了全面冲刺阶段,2018年年底这一项工作将会彻底结束,这也预示着我国将会进入一个的新的阶段,土地确权之后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赋予了农民更多的土地权益,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在土地确权工作开展中,依然面临着许多棘手的问题,从实行家庭承包制止呕,农村的土地都是采用集体决策进行分配,而且土地分配都有着明确的时间界定,目前为30年一次,所以许多新增的人口都没有获得土地的二分配,导致部分农民没有土地,而如何解决这部分农民土地也成为改革的关键难题。目前农村土地确权保持的原则是不调地,也就是说当前农村土地确权是按照1997年农村二轮土地承包分配为标准,而二轮土地承包距离现在已经20年时间,这期间随着农村的发展以及老人过世、孩子出生、结婚、专户等等,部分农民根本就没有土地,而这些农民在确权时根本就不能够进行确权。没有土地就不能够,土地确权是按照之前承包土地为标准,但是为什么许多农民土地确权之后承包的土地却增加了呢?其实目前农村土地确权之后土地增加主要是由于以下源于:1、时,将土地边的地沟、田坎以及靠近路边被蚕食的面积一起计算了,2、农村剩余土地(等闲置用地)进行瓜分导致。最新评论为农民找出路,关注农民生活相关新闻农村土地确权后, 没有土地的农民怎么办? 怎么办?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网友一:  首先可以告诉你这种情况你可以申请在机动地里解决。  但是咱们先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单个农民个体没有土地还是整个家庭没有土地这个问题。如果是一个家庭没地,那只能说没有参与分地,不能说没有地,国家实行的是家庭联成承包责任制,家庭有地,个别成员就用不着说自己没有地,相信你不去地里干活,你的父母也不同意,逼着你也得去。另外既然是家庭承包,势必确权对象也是家庭,这样与个人群众就扯不上。  据我所知,个人的土地也只能是来自于父辈的遗留或者是集体的分配,国家不会给个人分配土地的。    网友二:  土地确权工作引发关注,不仅因为它涉及到农民的切实利益,也因为它决定着未来我国土地改革的基础和方向。  过去农民不敢出去打工,把土地转包给别人,将来不承认了,我什么证明也没有,万一他是村干部,我更吃亏了。如今土地确权了,农民收入大大增加,所以才会放炮庆祝。土地确权能够激发农民积极性。  但随着土地确权的持续进展,有新问题产生了,那就是由于新生儿没有分地,或者土地被征收等等原因,农民手里已经没有土地了,那该怎么确权,难道和确权就没关系了吗?  土地确权,没有土地的农民怎么办?"  没有土地的农民将不会确权  农民没有土地存在很多原因。自实行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都是以集体决策进行分配的。就目前情况,很少再有村集体组织对新增人口进行分田地了,即曾经以户为单位分配的天地已固定化,谁家新田人口则从自家责任田里分。  而且国家明确提出“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具体的意思就是家里有新生人口的,不再分土地,家里有老人去世的,所分土地也不收回,还在原来家庭中自行分配。  其实看似不太公平,人去世了土地还依旧在,新生的孩童却没有土地,这要考虑现实执行问题,如果谁家的老人去世了,把土地收回,估计都不太好执行,没人愿意把土地给别人,所以才导致这种状况产生。  当然还有那些已经因征地丧失土地的农民,农村土地确权已经与他们关系不大。前面已经说了,这次土地确权就是明确土地的使用权是谁的,如果你因为种种原因手里没有土地,这次确权对你来说就没有关系了。    网友三:  从2013年1月底开始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将会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如今计划5年完成的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已经开展了4年了,到2018年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将会全面结束,届时土地将会成为农民的固有资产,而且在土地确权之后农村的土地可能不会再重新分配!这样一来就预示着很多农民将会没有土地。  如今土地确权工作是以户为单位开展,确权之后土地成为了农民的固有资产,也就预示着未来可能不会在进行农村土地集体分配了,这样一来将会导致很多农村新增人口将会没有土地。  随着现在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开展,很多农民的土地都被征收、拆迁,随着土地征收、拆迁工作的开展,这些农民未来也将会没有土地。  现在很多农民都选择进入到城市买房落户,土地确权后,农民进城依然能够享受到土地的相关权益,但还有一部分农民进城落户之后选择了退出农村土地享受补贴,这些农民也将会永远没有土地。  那么没有土地的农民应该怎么办?还能够获得新的土地吗?  对于那些因为土地拆迁、进程买房落户自退出农村土地的农民来说,将不能够在获取农村的土地,而对于农村的新增人口,只能够通过继承的方式来获得土地,或者通过申请农村多余的“预留地”或者集体组织内部有人自愿退出土地,而导致这些土地重新分配才能够获得土地。    网友四:  在农村没土地的人很多,其中包括(因村里没有可分配机动地,没有得到土地的,这大多都是80后至现在出生的人口。还有些部分人因早些年在农村生活的比较贫困。种地又不挣钱,在村里欠债累累所以举家从村里迁出,有的把土地流转出去了。但因年限以久几经流转土地早以确在他人名下。有的把土地自愿上交到村里。但又没有签订上交的合同。以备不时之需。土地自然也就分配给当时没有土地的人,)  我们看在农村没有土地的人口无非是以上三种原因:  没能分配到土地的,只是个人没有土地,其家庭成员均有土地。这个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日后可以依照相关政策确权继承父辈们的土地。  原本分配到了土地,又因为某种原因失去了土地的人,他或她们大多是年近古稀之年的老人,没有土地的收入,又丧失了劳动能力,体弱多病,养老日常生活成了大问题。年轻人可以外出打工或流转土地进行再创业。他或她们(老人)怎么办呢?  事实上国家对这一部分老人们(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家庭收入低于正常水平,残疾人家庭)以经出台相关政策,失地的老人们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低保。希望不要让失地农村老人寒心。    网友五:  现在农村种地的大部分是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原因是70年代的人不想种地,80年代的人不懂种地,90年代的人不提种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流逝,农村老龄化人口越来越多,因此劳动力量有限,导致农村耕地面积沒人种植,从而长满野草。  至于农村土地确权后,没有土地的农民怎么办?介于以上原因的叙述,年轻人外出打工都不想回农村发展。只有年龄大的农民工(50岁以上)在城市不好找事做,回农村没有土地,是个难题。不过只要会想办法,动动脑筋,问题可以解决的。  50岁的农民工没有土地,只要有劳动力量,可以在农村县城搞基建,或者承包有土地的家庭户,并且家庭户的老年人无能力干活。  没有土地的农民,只要不偷懒,会想办法,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吧!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400-818-9919
我把律师当做事业而非职业,我会为之奋斗终生。责任、良心是律师的生命线。欺骗当事人就是欺骗律师自己。
执业律所:杨永建联系电话:400-818-9919
我把律师当做事业而非职业,我会为之奋斗终生。责任、良心是律师的生命线。欺骗当事人就是欺骗律师自己。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杨永建律师
知识专题咨询农地确权背后的利益之辩
▲近年来,土地征迁等带来的收益越来越大,这也是很多农民不愿种地,仍然看重土地确权的重要原因。
2012年底,这次土地确权开展前,全省签订家庭承包经营合同1865万份,经营权证书1681万本,依法确认了农户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
临沂市是我省较早开展集体土地确权的地区。农村土地确权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又带来哪些变化?记者进行了采访。
□记者 张海峰 本报通讯员 张圣虎 田宝宗
耕地异议少,宅基地难题多
“大婶,听说咱这土地都发证,您家的发了吗?”
“上年发了仨证呢,在屋里锁着,这就去找出来你看看。”2月2日(大年初三)上午,蒙阴县坦埠镇来石庄村村民刘英告诉记者。
来石庄村离镇驻地一公里,共202户678口人,其中耕地只有300多亩,此外还有300多亩的荒山,共有宅基地235处。
村干部于化水告诉记者,村里对耕地确权没有大的异议,相对来讲宅基地和房权证有一些问题,来石庄村目前发证率在80%。全村一户多宅的有8户;全家户口已不在本村,仍有宅基地的有5户;房屋买卖转让的有6户;有些户口还在,但人还没有联系上。对这部分户,村里暂时没有发证,主要是怕将来有争议,但总的想法是只要经过村里相关备案手续的,就应当尊重本人意愿给予发证。
距来石庄村10多里的下东门村是坦埠镇数一数二的大村,共有1800多口人,耕地2064亩。去年这个村的土地确权被列入全县第二批试点,目前正在进行过程中。
村支书阚积玉年前年后接到很多电话,也有人趁过年回家上门来问宅基地问题,有外地的子女要求继承已过世老人房屋的,还有一户父子两人都常年在外地打工,全家户口全部迁走了,留下的土坯宅子已坍塌只剩荒地,这次听说房屋和宅基地确权,他们着急了,村里一时答复不了,他们又问,“把宅子再盖起来行不行”?
一般说宅基地是地随房走,那房子不在了咋办?阚积玉觉得从管理和节约的角度讲,不应当再让他们盖了。但毕竟乡里乡亲,他希望上级最好能明确宅基地退出的具体办法,否则村委会比较头痛,实在不行只能开村民大会集体研究。
土地碎片化影响政策利好
对于“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办法,阚积玉说,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地固定了,村委少了麻烦,也有利于农民加大投入;坏处是没有地的人成了不稳定因素。镇经管站长张荣泉认为,确权不是重新分地,更不能借此调地。
虽然土地承包关系近年来比较稳定,但土地严重的碎片化和过低的比较收益,大大抵消了这些政策利好。下东门村很多农户的承包地都分散在十多块,走下来要转大半天,让普遍年龄偏大的种地农民苦不堪言,由于地块实在太分散,土地流转不规范也不成气候,容易出现纠纷不说,流转价格也很低。
沂水县道托镇韩家曲村也正在进行土地确权,52岁的村民魏廷松家里有7口人,8亩多地。他告诉记者,家里的地主要种粮食和花生,今年花生价格每斤不到3元,一亩地也就能卖1000多元,净收入也就四五百元。由于多是山岭地,地块又小,不管是粮食还是花生,多数只能靠农民手工耕种。去年,魏廷玉出去干建筑小工,不到两个月挣了4500元;相比之下,在家种地的妻子张维娟更辛苦,收入却太微薄。“都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但有时候觉得这地种着真是不‘亲’了。”
尽管如此,自家前几年雇挖掘机开荒出来的3亩多地,能否确权却成了全家现在最担心的事情。“俺别的不会,种地挣钱少也还是要种。”张维娟说。
土地承包权如何变“活资产”
近年来,土地征迁等带来的收益越来越大,这也是很多农民不愿种地,仍然看重土地确权的重要原因。距离县城不太远的韩家曲村新社区正在建设中,村干部季廷告诉记者,明年村民搬到新社区后,估计村旧址能复垦腾出土地200多亩。根据增减挂钩政策,一是能获得上级每亩近20万元奖励,;再者村民都相当于股东,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多财产性收入。
下东门村去年制定了“边确权、边流转”的方案,村委从村民手中成方连片反租倒包流转了300余亩土地,价格是每亩600-800元不等,价格虽不高,却比村民自发流转高出近一倍。
流转的土地,绝大多数租给了引进的海润现代渔业园项目发展淡水鱼塘,投产后亩均收益有望达到2万元。另一部分,阚积玉与19户村民成立了众鑫达果蔬合作社,建了7个高标准蔬菜大棚,暂时由7户村民分户管理,按照绿色标准种植。阚积玉说,土地确权之后,农民就相当于把土地承包权变成存折,装到了“挎包”里,变成了“活资产”,随之而来的肯定是土地使用权、经营权的搞活。
目前很多地方搞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房屋所有权抵押贷款,阚积玉认为,本村的确也存在资金问题,也找当地金融机构咨询过,他们答应可以给予支持,但在调整结构、规模经营还缺少经验的情况下,不能操之过急,宁可先靠自身积累滚动发展,慢一点,稳一点。
本文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购房直通车
意向楼盘:
姓  名:
手  机:
人  数:
看房日期:
关键词阅读: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1从化 待定
2荔湾 43800/㎡
3天河 待定
4黄埔 25000元/㎡
5从化 15000元/㎡
7番禺 待定
8黄埔 20000元/㎡起
9南沙 24000元/㎡
10南沙 15000元/平
地产大佬们普遍表示,今年房地产市场变化过快,调控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土地确权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