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2008年后中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吗失业率上升?新的失业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内容实质/滞胀
美国经济滞胀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经济停滞,包括危机期间的生产下降和非危机期间的经济增长缓慢和波动,以及由此引起的大量失业;另一方面是持久的通货膨胀,以及由此引起的物价上涨。这两种现象互相交织并发,贯穿于资本主义的各个阶段,并成为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共同经济现象。西方经济学家把停滞(stagnation)和通货膨胀(inflation)两词合起来,构成停滞膨胀()这一新概念,就表明两者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滞涨”的实质,是在发展到一定时期以后,特别是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经济上的一种新的特殊的表现形式,也是资本主义腐朽性的一种突出表现。
形势变化/滞胀
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停滞膨胀并非直线上升,而是波浪式地发展。有起有伏,有弛有张,甚至也不排除有可能出现某些间歇。这主要 是由于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包括的变化所引起的。同时,也是由于有关国家在货币金融上和财政上有时采取膨胀政策,有时采取紧缩政策,或两种政策同时交替使用,这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的反复变化,对“滞胀”不能不发生重大的影响。
正因为“滞胀”的发展是波浪式的,所以它的形式也不是千篇一律、而是不断变化的,它大体上有三种形式:①严重的经济停滞与严重的通货膨胀同时并发,即高停滞与高膨胀相结合,这是“滞胀”的严重的形式,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害最大。年的期间美国及西欧一些国家的情况就是这样。②“滞”与“胀”此起彼伏互为消长,有时是严重的停滞、缓和的膨胀,有时是缓和的停滞、严重的膨胀,这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交替实行膨胀政策与紧缩政策的结果。如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后期,美、英等国的下降了,但经济停滞却更加严重。③缓和的停滞与缓和的膨胀同时出现。如年危机以后的经济回升期间,美、英等国暂时出现的情况那样,这是“滞胀”的比较缓和的形式。以上无论那种形式,只是表明“滞胀”的严重程度不同,但“滞胀”却并未消失。
产生原因/滞胀
马克思主义观点“滞胀”的基本原因有两条:①它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积累和不断发展的产物;②它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长期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反危机政策的结果。
这两条是互相结合的,而归根结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是产生“滞胀”的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它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生产的不断扩大同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过剩与市场狭小之间的矛盾,这种生产过剩首先表现在消费资料方面,同时也反作用于生产资料方面。过去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不占统治地位的时期,通常是通过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对生产力和产品造成巨大的破坏去消除或缓解生产过剩,使生产与消费达到某种相对平衡,来强制地、暂时地解决这一矛盾。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的反危机政策,主要是财政和货币方面的膨胀政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一方面使每次危机都不能充分展开,以致使生产过剩同市场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因不得发泄而被不断地积累起来,导致经济停滞;另一方面,财政和货币金融的膨胀政策,又促进了通货膨胀的加剧。结果,进入70年代以后,便出现了普遍的停滞膨胀。这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被压抑多年之后而出现的一种变异形态,也可以说是被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压抑的经济危机以另一种形式的扩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反危机的办法起来反抗资产阶级自己,从而出现了停滞膨胀。、曾说过,资产阶级用来克服危机的种种办法,都只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机的办法,不过是使防止危机的手段愈来愈少的办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7页)。停滞膨胀,作为危机的,确实使资产阶级防止危机的手段愈来愈少了。
资本主义控制贫富差距的方式是自由竞争。因为自由竞争减少了垄断,从而减少了超额利润。当经济衰退时,失业率上升,企业破产率上升,使得贫富差距增大。贫富差距增大,使得消费减少,使资本家有生产过剩的预期。资本家就不愿过多的投资于实体经济。此时,经济复苏是缓慢的,若增发货币,过度的剌激经济,资本只有部分流入了实体经济,从而增加了滞胀风险。
进入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经济的停滞、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对此,西方一些主要经济学流派从不同角度对产生滞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主张。其他学说观点1.新古典综合学派认为滞胀的原因之一在于劳工市场结构出现失衡
劳工市场上的均衡,应该是既无失业又无空位,但这种情况很少见,常见的是失衡。这种失衡表现为失业与空位并存。这是因为在劳工市场上,由于工人工种不同,技术水平不一样,又居住在不同地区,他们之间缺乏自由替代的可能?所以失业与空位是并存的,即存在着结构性失业。比如劳工市场上缺乏技术人员,但失业的却是瓦工,瓦工是无法替代技术人员的。东部地区的劳动力也不会因西部地区缺乏劳工愿去填补空位,造成失业与空位并存,即“人找工作”与“工作找人”并存。
由于失业与空位并存,又存在着工资刚性和价格刚性,这样,虽然有失业存在,工资并不下降;有空位,工资就上升,出现了失业与工资上升并存的滞胀局面。对此,必须制定收入政策和劳工市场政策,对工资和物价进行管制,使工资增长不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避免通货膨胀;并对劳动力进行再训练,增加劳动力的流动性,实现劳动力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
2.新剑桥学派认为滞胀的根源在于初级产品部门和制造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失调
新剑桥学派认为,应从区分不同类别的经济人手来解释滞胀问题。他们把世界经济分为三个部门:初级产品部门、制造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初级产品部门和制造业部门之间的生产比例失调。他们认为,如果这两个部门产品的价格都由市场决定,那么市场机制可以调节两部门产品之间的贸易条件,使两者比例协调。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初级产品市场上,对个别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市场价格是既定的,这种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而在制造品市场上,由于大部分生产集中在大公司手中,因而价格是被操纵的,即由生产者自己决定,而不由市场决定。这样初级产品与制造业产品之间增长的比例失调所引起的后果就落在初级产品上。初级产品价格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都会对工业活动起抑制作用。当初级产品价格下降时,虽然有可能刺激工业部门吸收更多初级产品,但因为贸易条件对初级产品生产者极为不利,所以投资会减少,从而会抑制加工工业发展。当初级产品价格上升,虽然一开始贸易条件有利于初级产品生产者,但这种有利条件并不会持续长久,原因是制造业部门将通过由成本上升引起的产品价格上涨来对付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这样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它在工业品成本方面便具有强有力的通货膨胀的影响。
3.货币主义认为滞胀的原因在于货币增长率超过经济增长率
货币主义在解释滞胀问题时引入了预期的因素。他们所用的预期概念是适应性预期,即人们根据过去的经验来形成并调整对未来的预期。当发生通货膨胀时,工人必然要求增加名义工资。但是,在短期中工人来不及调整通货膨胀预期,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可能低于以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这样工人所得到的实际工资可能小于先前预期的实际工资,从而使实际利润增加,刺激了投资,就业增加,失业率下降。但是,在长期中工人将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期。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迟早会一致,这时,工人会要求增加名义工资,使实际不变,从而通货膨胀就不会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而且,在长期中,经济能实现充分就业,失业率是自然失业率。这时,无论通货膨胀率如何变动,失业率总是固定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正是因为存在着自然失业率,所以凯恩斯主义以充分就业为目的的扩张性经济政策就无法完全消灭失业。这些扩张性政策的实施只能使投放的货币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需要,引起了通货膨胀,而又无法消灭失业,这样就出现了严重的滞胀局面。
要走出滞胀局面,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认为,政府应该放弃执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选择一个与经济增长率大体相一致的货币增长率。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把货币变成经济波动的根源。
4.供给学派从供给不足的角度来解释滞胀问题
供给学派认为,主义把需求看作经济生活中的首要因素,供给是派生的次要因素,因果关系被颠倒了。正是由于面向需求的政策,使政府总是设法改变各阶层收入悬殊的状况,以提高低收入者的需求水平,如扩大社会福利、向高收入者大量征税等。这些政策的实行,一方面打击了人们的储蓄、投资和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降低了失业成本,使很多人宁愿失业。这正是导致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原因。他们认为,美国经济中的根本问题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不足。解决滞胀的唯一办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增加供给。为此,必须加强个人刺激,提高人们储蓄、投资和工作的积极性。
在供应学派看来,大幅度降低税率是增加刺激的主要手段。因为人们从事劳动和进行投资并不是为了纳税而是企望得到丰厚的税后净收入。这种净收入越高,劳动或投资的积极性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降低税率虽然在短期内政府税收会减少,但由于降低税率刺激了企业和个人生产的积极性,因而课税面会扩大,长期内税收会增加。因此,降低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特别是削减边际税率,是增加供给的重要手段。
供给学派还非常重视“精神”在发展生产中的作用,把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看作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让企业自由地进行经营,生产能够收到最佳效果。政府给予过多的、不适当的管制,则会阻碍经营的创造性,影响生产增长。
5.卡尔多学说
卡尔多认为,经济活动中存在三类部门:初级部门,即为工业部门提供必需原材料的部门;第二级部门,即制造加工部门;第三级部门,即服务业。他认为,在初级产品生产的增长和制造加工业的增长之间存在的比例失调是导致“滞胀”的原因。罗宾逊的论证思路与此相仿,但她把市场区分为初级产品市场和制造品市场,指出:初级产品的市场价格对个别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是既定的,其价格变动是调节未来生产和消费的信号;而制造品市场价格是被“操纵的”,即是由生产者自己决定的,生产对需求的调节不是通过价格机制而是通过库存机制进行的,就是说,工业品的这种“操纵价格”由成本决定,而不是由市场决定。这样初级产品价格无论上涨或下降,对工业制造品的影响都不能充分发挥。“操纵价格”必然使通货膨胀有增无减。在通货膨胀下,低收入居民为了弥补实际工资减少,还不得不增加工作时间或提高劳动强度。由此,通货膨胀不仅不提供较多工作职位,反而使劳工市场上供给增加,导致物价同失业率一起上升。
6.二元系统说
制度学派经济学家J.K.加尔布雷思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结构上有很大区别,但产量上则大致相等的两大部门,一个是集中经营部门,另一个是分散经营部门。前者由若干家大公司组成,它有经营计划,要摆脱市场束缚,想实行价格控制,可称为计划系统;后者由许多分散的小企业、个体生产者组成,它受市场力量支配,故称为市场系统。在这个二元系统中,市场系统屈从于计划系统,二者在交换关系中处于不平等地位,这就导致收入不平等。他认为,在计划系统中,企业权力已转移到“技术专家阶层”,他们掌管企业,并不以实现最大为目标,而追求“稳定收入水平”和“尽可能高的经济增长”。因此,“技术专家阶层”为了避免工人罢工对企业造成损失,往往同意工会增加工资的要求,然后按工资成本加成定价,导致物价上涨,进而使生活费用提高,从而又引起下一轮提高工资的要求。在另一个市场系统中,由于存在攀比机制,工会部门也会迫使企业主提高工资。这样,竞相提高收入的压力便引起一轮又一轮的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控制总需求的结果,只表现在产量和销售额的压缩,进而市场系统内大量出现失业工人,但企业并不会降低价格。这样,通货膨胀和失业并发症将被维持下去。
7.两种价格体系说
英国经济学家J.R.希克斯的观点。他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至少存在两种。一种是“固定价格”市场,包括大部分工业品市场,其价格由生产者来决定;另一种是“弹性价格”市场,其价格仍然决定于供求关系。他认为,所谓固定价格并非指商品价格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发生变化,而是指商品价格在某种程度上不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希克斯把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历史以60年代后期为界,区分为两个阶段。在60年代后期以前的第一阶段,通货膨胀是需求膨胀,它的特点符合菲利普斯所描述的关系。而在60年代后期以后的第二阶段,提高工资的"社会"压力已居于统治地位,而不再囿于劳工是否缺乏。这样,工资上升的程度在衰退时期与繁荣时期便会相等或接近相等。这就是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发,即“滞胀”。他认为,在弹性价格体系内,对膨胀性工资上升和相应的价格上涨,有可能产生一个“膨胀性均衡”,尽管这种均衡是凯恩斯意义上的均衡,但它已不含有充分就业的意思。60年代后期以来,既定的各行业工资差距已被打乱,所以经济不处于均衡状态。这样,通货膨胀与失业将无限期地并存下去。因此,弹性价格市场上的需求因素与固定价格市场上的供给因素共同作用于物价和工资,形成一种结构性通货膨胀,迫使“滞胀”继续下去。成本推动说以P.A.萨缪尔森为代表的后凯恩斯学派把滞胀主要归罪于所谓的成本推动。他们认为,滞胀产生的原因在于工资的上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解决的办法是金融紧缩加上收入政策,其核心是以工资管制或社会契约等方式来控制工资上升。
8.国家干预说
以M.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认为,滞胀的形成是战后推行凯恩斯主义和相应加强国家干预的恶果。他们认为,政府干预经济过多导致开支增大,赤字增加,不得不用滥发钞票的通货膨胀办法来弥补,同时也削弱了市场机制的作用,支持了不成功的企业,反而使物价、工资、生产受到不利影响,造成低效率和高浪费。政府开支增加必然提高税率,打击和居民的积极性,挫伤人们的储蓄意愿。这些情况,都会造成经济停滞。因此,他们认为,摆脱经济滞胀的条件是抑制通货膨胀,而首先要做的则是减少政府干预。
产生发展/滞胀
望而生畏的房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经济停滞(包括生产下降)和大量失业只是发生在经济周期的危机阶段和萧条阶段,与此 同时发生的则是、物价跌落;而通货膨胀以及由此引起的物价上涨则总是发生在高涨阶段,但在这个阶段里却没有经济停滞和大量失业,当时在经济周期的发展中,“滞”和“胀”是互相排斥的,二者并没有在周期的某一阶段里同时并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有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曾先后出现了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现象。例如,美国在年的中,工业生产下降了13.5%,而消费物价却上涨了4.2%。意大利在不同程度上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到了70年代,特别是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及其以后,“滞胀”开始扩展到所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并且十分严重。在这次危机中,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的下降幅度都达到了两位数字:美国为15.3%,英国为11.2%,联邦德国为12.3%,法国为16.3%,日本为20.8%;同时,上述几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也达到了两位数字:美国为15.3%,英国为43.9%,联邦德国为11.1%,法国为19.1%,日本为32.5%。年的危机以后,在70年代的后5年中,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仍然处于停滞状态,而通货膨胀比70年代前5年更加严重。美、英、日、联邦德国、法、意六国年的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为4.1%,年平均失业率为2.8%,消费物价年平均上涨率为7.9%;而年的相应数字则分别为2.6%、4.5%和10.1%。80年代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即年的危机,是在长期“滞胀”的经济条件下爆发的,仍然是在“滞胀”中发展的。在这次危机中,就工业生产来说,美国下降了11.8%,加拿大下降了19%,英国下降了14.8%,联邦德国下降了12.2%,法国下降了7.4%(系1982年数字),意大利下降了22%;日本受危机的打击较轻,工业生产下降了4.1%。与此同时,各国的失业人数和失业率都超过了年危机时期的水平。美国1982年12月份,失业人数高达1220万人,失业率为10.8%。1982年底,国家的失业人数达1200万人左右,失业率约为10%。在这次危机的初期,即1980年,各国的通货膨胀以及由此引起的物价上涨,比年危机期间更加严重,例如,美国1975年的消费物价上涨率为9.1%,而1980年则为13.5%,法国、意大利的物价上涨率也都超过了1975年。但由于美、英等国坚持推行货币金融方面的紧缩政策,主要是控制货币发行量和提高,从1981年起通货膨胀率开始下降,1981年的消费物价上涨率:美国为10.4%,日本为4.9%,联邦德国为5.3%,法国为13.3%,英国为8.6%,意大利为19.2%。综上所述,可见“滞胀”的发展是波浪式的。从年的危机起到年的危机初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滞胀”趋于严重。1981年,通货膨胀开始减弱,但经济下降仍在继续。年的危机以后,迄1984年上半年,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都趋于缓和。
对立统一/滞胀
贬值的钞票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既是互相矛盾的,又并存于一个共同体中。在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 要方面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但是,从长期来看,从根本上说,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加剧的经济停滞却是“滞胀”的基础,是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而通货膨胀则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并由这个基础所决定的。它与一般的通货膨胀不同,是与经济停滞相结合的通货膨胀,并且是由反停滞、反危机的措施而加剧的。列宁指出,资本主义的垄断“必然要引起停滞和腐朽的趋向”(《选集》第2卷,第818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剧了这种停滞和腐朽的趋向,并伴随着通货膨胀,从而形成了“滞胀”,通货膨胀还比较容易对付,而帝国主义的停滞和腐朽的趋向则是难于逆转的。
“滞”与“胀”的对立统一关系,还表现在两者总是互相钳制、互相掣肘、互为起伏的。要医治经济停滞,就得采取膨胀政策,如扩大,造成巨额,增加货币发行量,降低利息率,扩大公私信贷,通过政府的大量采购来人为地创造市场,等等。所有这些,势必加剧通货膨胀。反之,要医治通货膨胀,就得采取紧缩政策,如压缩财政支出,控制货币发行量,提高利息率,抽紧信贷,等等。从而导致银根吃紧,投资疲弱,市场萎缩,而这又势必加剧经济停滞,甚至诱发经济危机。正因为这样,所以“滞胀”这种并发症很难医治。
经济周期/滞胀
高耸的楼房“滞胀”贯穿于当代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各个阶段,对周期发生重大的影响。在危机阶段,由于通货膨胀,物价 高涨,从而使资本主义经济通过价格跌落而自发地、强制地消散过剩商品的机能受到干扰,削弱了价格调节生产和消费关系的杠杆作用。这样,虽然由于价格的上涨掩盖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的尖锐程度,缓和了危机。但是,持续的通货膨胀必然使过剩的商品难于消散,使经济难以摆脱危机,从而拖长了危机的时间。美国、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日本6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危机阶段综合平均,50年代和60年代为8个月左右,70年代平均为14个月。年的危机则拖延3年之久,“滞胀”使危机阶段拉长了。在萧条和复苏阶段,“滞胀”使经济回升乏力,减慢,回升时间延长。在50年代,美国各次危机后的回升时间平均是7.5个月,60年代延长到8.5个月;70年代,由于“滞胀”严重,回升时间延长到10.5个月。最后,“滞胀”使周期的高涨阶段不明显,出现了经济增长走走停停的局面,并且没有真正的繁荣。年的危机后,美国于1976年11月工业生产达到了危机前的最高点,进入了高涨阶段。从1976年11月到1980年1月的39个月的高涨阶段中,美国的竟下降了13次,这是过去在高涨阶段从来没有过的现象。英国、意大利、联邦德国、法国也有类似的情况。这些事实证明“滞胀”在周期的高涨阶段所具有的抑制经济增长的作用。
一个新的现象,就是美国在年的危机中,工业生产竟发生了两次下降,呈现下降一回升一再下降的曲线。从1980年2月开始,美国的工业生产连续下降了6个月,下降幅度达8.1%。但从1980年8月起,工业生产又逐渐回升,到1981年7月,不仅超过了1981年1月的水平,也超过了1979年3月的水平。从1981年8月起,美国的工业生产又急转直下,到1982年底,工业生产下降了11.8%,明显地超过了1980年第一次下降的幅度。年加拿大的危机发展过程也有类似情况。这种奇特现象,总的来说,也是由“滞胀”、特别是由反通货膨胀的紧缩政策所造成的。由此可见,“滞胀”使经济周期发生了变形:危机阶段的冲击力受到了抑制,使生产下降较缓,甚至出现W形(锯齿形);萧条和复苏阶段经济活力受到麻痹,使回升无力;高涨阶段受到钳制,经济增长缓慢而艰难,“滞胀”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具有严重的破坏作用。年的危机后,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紧缩的,如降低货币的增长率,大幅度地提高利息率等等,以对付严重的通货膨胀,到1981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开始下降。迄198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如下:美国3.8%,日本1.9%,联邦德国3.3%,英国4.6%,法国9.6%,意大利14.6%。这与过去一些国家的百分之十几、百分之二十几的消费物价上涨年率比较起来,显然是降低了。同时,1983年美国经济以较快速度回升,比上年实际增长了3.5%,失业率已由1982年的10.8%下降到1983年底的8.2%。根据这种情况,于是国内外有些经济学者便认为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或者即将摆脱“滞胀”,可以实现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了。事实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真正从"滞胀"中摆脱出来。通货膨胀率虽然有所下降,但迄1984年上半年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物价下跌的现象,何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仍在推行,巨额的和庞大的,很可能重新使通货膨胀率上涨。同时,西方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回升,正在放松对货币增长率的控制,膨胀性的货币金融政策又开始抬头,在这种情况下,并不能排除通货膨胀有再次加剧的可能。至于经济停滞,只有美国1983年的经济回升稍快一些,但仍低于战后历次危机后第一年的增长速度。1983年欧洲经济共同体10国的只有0.8%,其中法国仅为0.5%,意大利比1982年还下降了1.5%。就失业来说,1984年2月,美国的失业率降到7.8%,仍然是一个较高的数字。欧洲经济共同体10国失业人数,1984年2月已突破1300万人大关,失业率一直在11%左右,以上这些,证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未能摆脱“滞胀”。滞胀虽然在年危机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停滞膨胀确实有所缓和,但这只是“滞胀”采取比较缓和的形式,并不意味着“滞胀”的消失。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紧缩政策,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使通货膨胀有所缓和;采取膨胀政策,也可能在另一段时间内使经济停滞有所缓和;在实行紧缩政策以后的经济回升阶段,也不排除在一段时间内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都有所缓和。但要从根本上克服“滞胀”,实现没有通货膨胀的经济稳定增长,却是极其困难的。
关于“滞胀”问题,国内外经济学家有不同的观点,特别是对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后,个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回升较快,通货膨胀率下降,失业率有所下降。有些学者便认为“滞胀”已经结束,有些学者认为“滞胀”并没有结束,产生“滞胀”的原因和条件依然存在。这个问题尚待进一步探讨研究
众说纷纭/滞胀
较高的、经济增长停滞和并存的经济现象。 成因:从一般理论分析,滞胀是需求膨胀后各经济主体的预期变化及其行为调整所导致的商业周期现象,如图:图中横轴Y为产量,纵轴P为价格,D为总需求曲线,Sn()表示对应于不同的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供给曲线。当总需求曲线由D0移到D1时,表示总需求增加,导致商品供求缺口AA′出现。与A′点对应的产量水平是不可能达到的,因为它偏离了S0。企业只是在S0上(较低工资水平上)才愿意生产较高产量。此时短期均衡点是B,即D1和S0()的交点,表示较高价格水平和较高实际产量。但B点不可能是长期均衡点。短期供给曲线S0是根据预期价格水平给出的,而与B点对应的实际价格P1高于P0。在短期均衡中,企业主满意了,但工人不满意。当工人知道实际价格P1高于预期价格时,他们将修正预期,使=P1,并要求增加工资,于是,供给曲线由S0()移至S1与D1的交点C,该点意味着价格上升(P1升为P2)和产量下降(从Y1降至Y2),这就进入了“滞胀”阶段。但在C点,实际价格水平P2又高于预期价格,工人感到被欺骗,并会再次要求名义工资提高以保持实际工资水平,总供给曲线将再次向左上方移动。只要S与D的交点(短期均衡)在Y0线右边,实际价格就会比预期价格水平高,上述调整过程就会继续。如果总需求D1不变,只有在N点,即Sn()与D1的交点,才能实现长期均衡,此时产量Y0与初始均衡产量(即A点)相同,但Sn反映了货币工资对较高价格水平的充分调整,实际工资与在A点时的实际工资一样。上述过程可以分两个阶段。A→B是扩张阶段,需求增加表现为暂时的通货膨胀,产量增加和就业增加同步。B→N是滞胀阶段,此时通货膨胀上爬,但供给函数根据较高成本而调整,产量下降就业则减少。除上述被多数人接受的一般理论外,西方经济学家关于“滞胀”产生原因还有各种解释。这些观点彼此间具有互补性,有些已被包括在上述一般理论中,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理论的发展。 滞胀劳工市场上的均衡与失衡说新综合派经济学家和等人认为,传统的刚性理论(工资刚性、价格刚性)虽然可以说明持久性通货膨胀的原因,但不足以说明为什么通货膨胀和失业会同时并存。指出,失业可归因于劳工市场失衡,非自愿失业说明劳工市场不均衡的存在。与此同时,工资未能在各行业间迅速调整。这样,在劳工市场上,过度供给表现为失业存在,过度需求表现为岗位空缺,无论何时,劳工市场都在两者之间变化着。因此,经济总体上就显示出既有空位又有失业的现象。他们断定,在任一劳工市场上,货币工资增长率都是两种成分,即均衡成分和失衡成分的总和。由于空位存在,势必减弱失业增量降低通货膨胀的影响,同时,工资刚性也使失业对货币工资率下降的作用力减小;但工作空位存在却会使货币工资迅速上升。这样,失业与空位并存,就转化为失业与工资率上升并存,进而转化为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发。 市场操纵说代表人物、等人反对只根据货币供应增量来说明通货膨胀。他们主张区分不同商品市场类型或不同类别经济部门来说明通货膨胀,进而说明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发的现象。卡尔多认为,经济活动中存在三类部门:初级部门,即为工业部门提供必需原材料的部门;第二级部门,即制造加工部门;第三级部门,即服务业。他认为,在初级产品生产的增长和制造加工业的增长之间存在的比例失调是导致“滞胀”的原因。罗宾逊的论证思路与此相仿,但她把市场区分为初级产品市场和制造品市场,指出:初级产品的对个别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是既定的,其价格变动是调节未来生产和消费的信号;而制造品市场价格是被“操纵的”,即是由生产者自己决定的,生产对需求的调节不是通过价格机制而是通过库存机制进行的,就是说,工业品的这种“操纵价格”由决定,而不是由市场决定。这样初级产品价格无论上涨或下降,对工业制造品的影响都不能充分发挥。“操纵价格”必然使通货膨胀有增无减。在通货膨胀下,低收入居民为了弥补实际工资减少,还不得不增加工作时间或提高劳动强度。由此,通货膨胀不仅不提供较多工作职位,反而使劳工市场上供给增加,导致物价同失业率一起上升。二元系统说制度学派经济学家J.K.加尔布雷思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结构上有很大区别,但产量上则大致相等的两大部门,一个是集中经营部门,另一个是分散经营部门。前者由若干家大公司组成,它有经营计划,要摆脱市场束缚,想实行价格控制,可称为计划系统;后者由许多分散的小企业、个体生产者组成,它受市场力量支配,故称为市场系统。在这个二元系统中,市场系统屈从于计划系统,二者在交换关系中处于不平等地位,这就导致收入不平等。他认为,在计划系统中,企业权力已转移到“技术专家阶层”,他们掌管企业,并不以实现最大利润为目标,而追求“稳定收入水平”和“尽可能高的经济增长”。因此,“技术专家阶层”为了避免工人罢工对企业造成损失,往往同意工会增加工资的要求,然后按工资成本加成定价,导致物价上涨,进而使生活费用提高,从而又引起下一轮提高工资的要求。在另一个市场系统中,由于存在攀比机制,工会部门也会迫使企业主提高工资。这样,竞相提高收入的压力便引起一轮又一轮的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控制总需求的结果,只表现在产量和销售额的压缩,进而市场系统内大量出现失业工人,但企业并不会降低价格。这样,通货膨胀和失业并发症将被维持下去。 说经济学家J.R.希克斯的观点。他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至少存在两种市场。一种是“固定价格”市场,包括大部分工业品市场,其价格由生产者来决定;另一种是“弹性价格”市场,其价格仍然决定于供求关系。他认为,所谓固定价格并非指商品价格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发生变化,而是指商品价格在某种程度上不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希克斯把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历史以60年代后期为界,区分为两个阶段。在60年代后期以前的第一阶段,通货膨胀是需求膨胀,它的特点符合所描述的关系。而在60年代后期以后的第二阶段,提高工资的"社会"压力已居于统治地位,而不再囿于劳工是否缺乏。这样,工资上升的程度在衰退时期与繁荣时期便会相等或接近相等。这就是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发,即“滞胀”。他认为,在弹性价格体系内,对膨胀性工资上升和相应的价格上涨,有可能产生一个“膨胀性均衡”,尽管这种均衡是凯恩斯意义上的均衡,但它已不含有充分就业的意思。60年代后期以来,既定的各已被打乱,所以经济不处于均衡状态。这样,通货膨胀与失业将无限期地并存下去。因此,弹性价格市场上的需求因素与固定价格市场上的供给因素共同作用于物价和工资,形成一种结构性通货膨胀,迫使“滞胀”继续下去。经济成本推动说以P.A.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把滞胀主要归罪于所谓的成本推动。他们认为,滞胀产生的原因在于工资的上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解决的办法是财政金融紧缩加上收入政策,其核心是以工资管制或社会契约等方式来控制工资上升。 国家干预说以M.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认为,滞胀的形成是战后推行凯恩斯主义和相应加强国家干预的恶果。他们认为,政府干预经济过多导致开支增大,赤字增加,不得不用滥发钞票的通货膨胀办法来弥补,同时也削弱了市场机制的作用,支持了不成功的企业,反而使物价、工资、生产受到不利影响,造成低效率和高浪费。政府开支增加必然提高,打击企业和居民的积极性,挫伤人们的储蓄意愿。这些情况,都会造成经济停滞。因此,他们认为,摆脱经济滞胀的条件是抑制通货膨胀,而首先要做的则是减少政府干预。
解决对策/滞胀
国外对策消除滞胀的政策主张主要是: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紧搭配。一种是松的财政政策辅之以紧的货币政策,即通过减少税收、扩大政府开支、鼓励投资和消费以消除危机和失业,同时又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防止通货膨胀加剧。另一种是松的货币政策辅之以紧的财政政策,即扩大信贷、增加货币供应量,以降低利率,鼓励投资,同时又缩小政府开支,减少对市场的压力以稳定物价。②财政政策和政策微观化。即针对个别市场和个别部门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有区别的财政、货币政策,即解决市场需求量的个别问题,又不影响整个市场态势。③实施包括收入政策、人力政策和消费政策在内的补偿性政策措施,以弥补财政和货币政策的不足。
年,在治理“滞胀”的政策实践中,和英国都采用了以货币主义为主的政策措施,即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放松政府管制,将国有企业私有化,减税,金融市场自由化,同时加强各国在国际资金流动、汇率、利率、关税、外贸诸方面的协调。这些措施获得了较好的效果。1983年起,主要发达国家先后走出滞胀陷阱,通货膨胀率逐年下降,经济则低速稳定增长。我国对策中国如何应对和避免滞胀的发生:一是保持适度的货币通胀政策,有利于扩大社会投资与消费;二是坚持贯彻以公有制为基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与效率;三是切实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有利扩大内需与消费;四是走好人民币国际化之路,有利于对外出口与投资;五是打击取缔垄断行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胀不可避免,滞胀能够避免;关键在于有效消除社会生产的大量相对过剩,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
消除政策/滞胀
消除滞胀的政策主张主要是:①和的松紧搭配。一种是松的财政政策辅之以紧的货币政策,即通过减少税收、扩大政府开支、鼓励投资和消费以消除危机和失业,同时又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防止通货膨胀加剧。另一种是松的货币政策辅之以紧的财政政策,即扩大信贷、增加货币供应量,以降低利率,鼓励投资,同时又缩小政府开支,减少对市场的压力以稳定物价。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微观化。即针对个别市场和个别部门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有区别的财政、货币政策,即解决市场需求量的个别问题,又不影响整个市场态势。③实施包括收入政策、人力政策和消费政策在内的补偿性政策措施,以弥补财政和货币政策的不足。 年,在治理“滞胀”的政策实践中,美国和英国都采用了以货币主义为主的政策措施,即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放松政府管制,将国有企业私有化,减税,,同时加强各国在、、、、外贸诸方面的协调。这些措施获得了较好的效果。1983年起,主要发达国家先后走出滞胀陷阱,通货膨胀率逐年下降,经济则低速稳定增长。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8次
参与编辑人数:11位
最近更新时间: 23:10:28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